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4-04-15
  

  • 全选
    |
    科技进步论坛
  • 陈清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始阶段,我们党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我们党发展观念的二.次历史性升华,建议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陈清泰. 应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基本国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1..

    分享
  • 孙中峰;崔志明;浦根祥;王秋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禽流感”和SARS尽管二者产生的起因有所不同,但其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几近相同的,那就是人类对自身的健康、安全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技术的规范发展无疑是对人类相应生活条件保障的最为直接的手段和最为重要的“信心”指数。因此,“禽流感”和SARS的出现,对技术预见提出了一个极高的要求,那就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技术预见与社会的交流、沟通与融合将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孙中峰;崔志明;浦根祥;王秋莲. 技术预见与社会交流机制的构建与分析——由“禽流感”和SARS等事件引发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4-6..

    分享
  • 刘则渊;孙延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评价国内学者关于技术跨越概念的基础上,从哲学视角分析了跨越的涵义与特质,界定了技术跨越的概念。主张技术跨越是技术后来者以非连续性、非常规的飞跃式发展方式,越过原有的技术轨道,赶超先行者并接近、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质变形态。

    刘则渊;孙延臣. 技术跨越概念辨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7-9..

    分享
  • 苏琴;桂昭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人才资源区域性流动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地域人才流动的现状和态势,对人才资源非正态流动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苏琴;桂昭明. 人才资源非正态流动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0-12..

    分享
  • 吴洁;尹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领导责任制考核的因素复杂性、指标不确定性,建立了党政领导科技责任制考核层次结构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层次结构模型进行了要素分析,提出了基于AHP的评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出了党政领导科技责任制考核的综合评价结果。

    吴洁;尹宁. 层次分析法在党政领导科技责任制考核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2-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2-14..

    分享
  • 廖方宇;阮祖启;邓心安;严湘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科研项目评估方法的系统研究,对空间科学和空间科学工程项目的内在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方法应用进行了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空间科学工程项目立项建立了5个一级评估指标,13个二级评估指标、41个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判断矩阵和模型,并应用实例进行了检验。

    廖方宇;阮祖启;邓心安;严湘赣. 层次分析法在空间科学工程立项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5-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5-19..

    分享
  • 陈轶;舒正荣;马连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博弈论是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军事科学等领域的一种现代系统理论,“纳什均衡”是一种非合作博弈均衡理论,这一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一个管理新时代。在知识产权管理新兴领域中,权利人与大众就知识产权权利进行博弈,作为执法者和管理者,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尽力保证这一领域管理中的平衡和稳定,并利用博弈理论来指导知识产权管理。

    陈轶;舒正荣;马连杰. 知识产权管理中的博弈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20-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20-22..

    分享
  • 余翔;姚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引进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尽快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捷径。企业技术引进与专利战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技术引进工作是一个对引进技术以及引进模式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专利战略,指导企业的技术引进工作。

    余翔;姚黎. 企业技术引进中专利战略的运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23-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23-25..

    分享
  • 谢获宝;李小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审计委员会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公司治理制度。探讨了审计委员会的运作机理,总结了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并力图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其治理效应。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建设的一些建议。

    谢获宝;李小明. 审计委员会运作机理分析及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26-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26-28..

    分享
  • 梅昌超;万小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回顾了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概括介绍了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并为武汉中国光谷相应科技发展战略提出初步建议。

    梅昌超;万小龙. 量子信息科技的理论基础、发展前景与我们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28-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28-30..

    分享
  •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 郑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力资本配置制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其整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项基本制度安排的完善与发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在系统阐述人力资本配置制度的涵义、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的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应主要从配置的政策法规、市场配置制度、配置的价值观念等基本制度安排入手,进行相应的创新,进而推动整个人力资本配置制度的发展。

    郑伟. 人力资本配置及其制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3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31-33..

    分享
  • 李序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将专利战略置于核心地位。专利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不仅涉及法律,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创新。

    李序南. 关于我国专利知识产权开发与保护的制度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34-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34-36..

    分享
  • 王小非;李世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国防科研院所改制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目标、产权模式、组织结构、经费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王小非;李世其. 国防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现状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37-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37-39..

    分享
  • 郭爱芳;周建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的高等院校已经成为美国技术创新的最主要力量,美国政府主要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财政资助等方式进行宏观控制,为进一步发挥高校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创造宽松的外部政策环境。美国高校十分重视与学术界、产业界、政府和研究机构等各方面的合作,并以高校为依托建立了多种多样的组织,注重规范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建立专门的机构协助科技成果转化。美国政府和高校在促进高校技术创新中的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郭爱芳;周建中. 美国发挥高校在技术创新中作用的做法及其借鉴意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0-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40-42..

    分享
  •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 胡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制造业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全球制造业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这实质上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以国际价值链为纽带的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形成。我国应采取对策,考虑如何在已有基础上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以提升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

    胡慧. 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重构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3-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43-45..

    分享
  • 马兰;郭胜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剑桥科技园经过30年的发展,平均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6.3%,大大高出英国3.4%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累计为英国创造税收550亿英镑,出口总值达到了280亿英镑。这种以高科技为核心的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造就了英国的“硅沼”。对剑桥科技园区发展过程的研究,能够对我国科技园区和大学城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马兰;郭胜伟. 英国硅沼——剑桥科技园的发展与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6-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46-48..

    分享
  • 王晓娟;黄益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持续稳步发展的新疆兵团农业,对新疆兵团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促进新疆经济的繁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探讨新疆兵团农业依靠科技进步,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新世纪新疆兵团党政、生产和研究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分析了新疆兵团农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并从科技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王晓娟;黄益宗. 科技进步与新疆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49-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49-51..

    分享
  • 张晓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认为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不足;管理体制不顺和投融资体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是制定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张晓萍. 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52-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52-53..

    分享
  • 陈省平;陈春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了广东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广东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策略、政策建议及发展规划建议。

    陈省平;陈春燕. 广东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54-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54-55..

    分享
  • 张玉斌;孙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归纳总结了国外非营利机构的概念、特征和主要功能,分析了非营利机构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指出建设非营利科技机构对加强我国区域服务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论述了公益性科研机构改制是建设我国非营利科技机构的主要途径以及改制需要的政策支持。

    张玉斌;孙斌. 借鉴国外非营利机构建设经验 加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56-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56-58..

    分享
  • 邹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公益事业性特点,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环境、经济发展的作用,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多元化的模式。

    邹卫.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58-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58-60..

    分享
  •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 王名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技术创新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从技术创新是一个信息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需求、企业技术创新分类及信息源、企业技术创新信息资源管理及规划、企业技术创新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企业技术创新信息资源网络等几个方面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名福. 论企业技术创新信息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6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61-63..

    分享
  • 王艳艳;李锡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共享是企业整合知识资源的前提。管理不但应该而且能够参与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知识交易)中。企业激励制度的设计要考虑到知识分享主体和客体的特性。

    王艳艳;李锡元. 知识共享与企业激励制度[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63-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63-65..

    分享
  • 吴正刚;韩玉启;朱慧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下,能够长久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将是基于能力的企业。从企业能力的定义出发,给出了企业能力的构成体系,并建立了基于能力的企业组织范式。

    吴正刚;韩玉启;朱慧明. 基于能力的企业组织范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66-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66-68..

    分享
  • 晏双生;章仁俊;尹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变革时代,企业进行全面创新的前提是文化创新。指出了企业进行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从不同方面研究了企业进行文化创新的途径。

    晏双生;章仁俊;尹豪. 变革时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及其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69-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69-71..

    分享
  • 曹玉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移,如何留住客户、发现客户成为每个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能够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的呼叫中心的出现,解决了企业的这一问题。而呼叫中心的外包则更能让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曹玉枝. 企业的新选择——外包呼叫中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72-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72-73..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
  • 黄本笑;张晓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企业文化是否可融合这一问题在并购的实践中易被忽视。通过引入通约性这一哲学概念,指出在并购前期的调查中对目标企业文化与并购企业的原有文化的可通约性进行测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测度方法与标准。

    黄本笑;张晓维. 并购中目标企业选择的文化通约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74-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74-76..

    分享
  • 吴其伦;卢丽娟;钱刚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为背景,分析了项目团队协同建设的实质,从实践的角度提出项目团队协同的三阶段在项目生命周期中发展的过程,分阶段讨论了各阶段的特性、方法与过程、评估标准与方法等详细内容。对项目团队以协同工作为中心的建设务实有着指导意义。

    吴其伦;卢丽娟;钱刚毅. 项目团队的协同三阶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77-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77-79..

    分享
  • 郭颖梅;蒋永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8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全球化的“临时雇佣”制成为主流,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临时性一线员工”的影响力凸现。结合实地调研资料,以“临时性一线员工”这一独特的人力资源主体为视角,分析其特点,提出激励忠诚度不高的“临时性一线员工”的对策及建议。

    郭颖梅;蒋永宁. “临时性一线员工”的激励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80-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80-82..

    分享
  • 程志超;杨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ERG激励理论、西方经济学理论、东方道学文化,提出人力资本运作的激励组合模型,并详尽阐述了如何以人为本,实现公司和员工的价值最大化,提高入世后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程志超;杨建. 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的激励组合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82-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82-84..

    分享
  • 邓宁;张守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柔性的研究出发,用柔性的多重性特点来构建一个能适应外界变化的柔性供应链网络,并对其提出4个测度标准。

    邓宁;张守凤. 柔性供应链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85-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85-86..

    分享
  • 鲁耀斌;杨光明;杨敏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一系列节点企业所组成的联盟组织,其基本特征是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交叉性。通过论述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的来源及表现,提出了预防和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对策。

    鲁耀斌;杨光明;杨敏才. 供应链管理中不确定性的来源、表现及应对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87-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87-89..

    分享
  • 朱萍;明小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分类等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了物流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从选择原则、选择内容、选择指标、选择步骤等方面作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基于供应链基础上的物流联盟的概念,并以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为例说明了建立物流联盟所带来的收益。

    朱萍;明小波. 物流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0-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90-91..

    分享
  • 容榕;邢相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现代供应链理论,针对传统供应链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库存控制与运输管理的优化模型,并为采用第三方物流策略的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法。

    容榕;邢相勤. 供应链下库存控制与运输管理的优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2-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92-94..

    分享
  • 赵敏;崔南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备件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运行管理和检修管理一起被称为设备管理的3大支柱。综合阐述了备件分类,分析了备件供应模式分类,在提出了备件库存三维度要素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备件库存的管理模式,最后给出了不同备件分类下的备件控制策略。

    赵敏;崔南方. 备件库存模式与控制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5-9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95-96..

    分享
  • 左相国;范佩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介绍了逻辑函数参数辨识模型,进而对中国铁路客运产业的周转量序列的变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相应的逻辑参数,建立了中国铁路客运产业成长过程逻辑函授模型。最后,对中国铁路客运产业成长过程进行了简略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左相国;范佩红. 中国铁路客运产业成长过程的逻辑函数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7-9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97-98..

    分享
  • 龚小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家正推行实施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形成市场价格,引入充分竞争的机制。建筑企业为尽快适应这种计价模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清单计价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龚小兰. 实行清单计价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99-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99-100..

    分享
  • 王承新;张世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学校可以大有作为的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出了我国高校必须抓住战略机遇期,走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开门办学、特色立校,调整结构、适度发展,制度创新、科技兴校之路,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王承新;张世梅. 高等学校抓住战略机遇期发展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1-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01-102..

    分享
  • 评价与预测
  • 马璐;黎志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面向顾客需求、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和战略管理的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模型(BSC-SPMS),并通过建立由顾客要求、企业价值和风险约束形成的“价值三足鼎”模型、基于战略诊断及制定的“三角战略分析”模型、由战略所驱动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不断学习与反馈的战略管理循环、诊断式与交互式控制并存的战略管理控制系统以及基于业绩的报酬系统,对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马璐;黎志成. 动态环境下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3-10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03-105..

    分享
  • 周少甫;刘林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传统项目评估方法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实物期权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说明实物期权方法由于充分考虑了项目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更具有优越性。

    周少甫;刘林春. 项目投资的实物期权评估方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6-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06-108..

    分享
  • 周仁俊;夏淑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和其派生出来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日益暴露出局限性,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质疑。由美国Stern&stewart公司首倡的EVA应运而生,其优势体现在进行业绩评价时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主要通过对股东价值的创造的衡量来进行业绩评价。论述了EVA的优越性,并介绍了其对GAAP相应的调整,最后指出其局限性所在。

    周仁俊;夏淑宜. 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突破视角:EVA[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08-1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08-110..

    分享
  • 邹锐;侯光明;贺亚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招投标是规范和促进武器装备研制竞争的有效手段,科学规范的评标是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招投标的中心环节。根据对武器装备研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参照相关评价标准,建立了反映投标单位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为我国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招投标提供一定的参考。

    邹锐;侯光明;贺亚兰. 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招投标综合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1-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11-113..

    分享
  • 杨军;曹冲;周儒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4-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分析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概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杨军;曹冲;周儒欣. 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4-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14-115..

    分享
  • 网络与信息化
  • 王兴元;杨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6-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以名牌为龙头的品牌商业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特点,系统描述了名牌生态系统的信息流程网络的结构及复杂性测度,探讨了名牌生态系统信息流程网络状态及优化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

    王兴元;杨旭. 名牌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程网络优化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6-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16-118..

    分享
  • 王宗军;蒋元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战略决策是企业高层决策者重要的管理职能。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WOT的智能型动态战略决策支持系统(SWOT—basedIntelligentDynamicStrategicDecisionSupportSystem,简称SIDSDSS)的结构框架,首先分析了系统设计原理和设计要求,根据SWOT战略分析体系,重点研究了SIDSDSS的框架结构、功能特点和系统实现,最后给出了研究总结。

    王宗军;蒋元涛. 基于SWOT的智能型动态战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19-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19-121..

    分享
  • 张睿;陈卫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信任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商务的一般信任模型,提出对电子商务交易的信任包括对另一交易方的信任和对控制机制的信任,并举例说明了一般信任模型在电子支付和国际电子贸易中的应用。

    张睿;陈卫华. 基于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模型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21-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21-123..

    分享
  • 王求真;柳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SO9000和CMM是国际上通行的质量标准,它们都可用于软件过程的管理和改进。针对2000版ISO9001标准和CMM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并对我国软件企业如何选择质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王求真;柳俊. 软件企业的质量标准:ISO9000与CMM的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24-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24-126..

    分享
  • 案例点评
  • 文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冲突严重影响着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文化差异是跨国并购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实施文化整合是保证跨国并购成功的关键。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成功以后,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文化整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跨国经营中文化冲突的普遍性和主要表现,提出了文化整合的模式及内容。

    文风. 从广州标致公司的解体看跨文化冲突与整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27-1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27-129..

    分享
  • 王君华;潘勇辉;韩世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拟以美国为参照系,运用经济计量学方法探究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效应,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王君华;潘勇辉;韩世坤. 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效应评价——以美国为参照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30-1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30-132..

    分享
  • 胡少六;童杏林;何建平;王又青;龙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3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括地阐述了功能薄膜材料研究发展及其哲理,并从唯物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和科技哲学的角度分别讨论了功能薄膜研究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作用,为功能薄膜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技方法论的启发。

    胡少六;童杏林;何建平;王又青;龙华. 功能薄膜研究发展过程中的方法论探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33-1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33-134..

    分享
  • 探索与争鸣
  • 邹俊;方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35-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在发明专利申请人向专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专利申请以后到发明专利申请被授予以前这段期间内,对申请人的相关权利缺乏法律上的充分保障。分析了该相关权利的性质和特点,重点审视了其受侵犯法律救济的不足,认为应当从鼓励技术创新的角度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完善,并提出了可操作性立法建议。

    邹俊;方放. 关于发明专利申请人权利若干问题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35-1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35-137..

    分享
  • 刘宝发;杨庆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38-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研究大学生权利的性质、内容入手,分析了我国大学生权利的保护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立法建议与对策构想,为缓解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压力提供一些可行的做法。

    刘宝发;杨庆芳. 论我国对大学生权利的法律保护[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38-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38-140..

    分享
  • 综述
  • 舒晓;丁寰翔;余宏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企业培训的发展历程对9种培训模式的核心思想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有助于实践专家和理论研究者了解培训的作用及其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发展企业培训理论。

    舒晓;丁寰翔;余宏俊. 企业培训模式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4): 141-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4): 141-14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