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4-12-15
  

  • 全选
    |
    科技进步论坛
  • 盛世豪;王立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与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的关系,然后从网络结构、知识溢出和创新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植根性和创新文化3个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机制。

    盛世豪;王立军. 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4-7..

    分享
  • 魏江;夏雪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经济系统中起着知识创造、传播和利用等作用,如在产业集群中,它作为特殊的子系统承担了向一般制造企业提供知识服务的功能。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之一,通过连接融合公共知识库和组织特有知识库来达到集群系统有效创新的目的

    魏江;夏雪玲. 产业集群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功能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7-9..

    分享
  • 康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集群不仅存在着促使集聚的向心力,也还存在着破坏集聚的离心力。正是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使得集群存在进化和退化两种演化方式。着重对企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因素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集群演化方式进行探讨。

    康胜. 企业集群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向心力与离心力相互作用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0-12..

    分享
  •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伦德瓦尔、麦勒特等对创新与地理联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模型,利用实证方法,研究产业的空间集聚对产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主体间结网互动、更好地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有利,创新主体间的空间集聚有利于区域产业的创新。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 集群式产业创新的空间集聚效应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3-14..

    分享
  • 刘林青;谭力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鉴别一个国家、地区的产业集群?是目前各地政府纷纷着手制定当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拟通过对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的历史回顾,从中探求其开展集群鉴别的主要方法。

    刘林青;谭力文. 基于波特理论的产业集群鉴别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5-17..

    分享
  •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 鞠洪云;李红艳;储雪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扩散是社会性过程。将社会资本概念应用于对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研究,将深化对其的认识和理解;发掘社会资本,采取有效措施激活社会资本,能促进技术创新扩散。

    鞠洪云;李红艳;储雪林. 发掘社会资本 促进技术创新扩散[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8-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8-20..

    分享
  • 窦彬;田志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调查问卷方式分析了在动态竞争环境下钢铁行业技术创新信号的不同特征及其对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号的敌对性和强度对企业反应决策有显著性的影响,而信号的可信度则影响不显著;信号的不同特性与企业反应速度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号的敌对性、强度与企业反应的敌对性和强度有匹配关系,信号的强度对企业反应方式的选择没有显著性的影响。

    窦彬;田志龙. 动态竞争中的技术创新信号与企业反应决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2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21-23..

    分享
  • 谢家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品的设计方案决定其环保属性,各种绿色设计方案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消耗不同,所产生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一样,各有其优势,也存在不足。如何找到各方面都较满意的设计方案,这就需要进行方案优选。因此,试图建立一个设计方案选优的0-1型目标规划模型,使之在满足一系列约束的基础上,尽量实现各种预期目标。通过模型的求解及其参数变动分析,还能明确其差距所在,以指导设计方案的改进。

    谢家平.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优选的目标规划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24-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24-26..

    分享
  • 茅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电子制造服务企业——EMS生产经营模式的演变及其发展动因;然后从过程、资源整合、技术附加值的角度,分析了EMS生产经营模式技术创新的特点;最后分析了电子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选择以及我国EMS的情况。

    茅炫. EMS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与技术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27-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27-29..

    分享
  • 楚鹰;孔保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中小企业板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作用与局限性,论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各种可行的融资方式。

    楚鹰;孔保抢. 中小企业板及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30-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30-32..

    分享
  • 夏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归纳了企业所有权结构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现有研究,总结了所有权结构与经营者因素的关系以及经营者因素与企业创新的关系的研究现状;对现有相关研究以及所有权结构与企业创新联系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说明与评述。

    夏冬. 研究述评:企业所有权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相互联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32-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32-34..

    分享
  • 梅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林业高新技术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指出了当前林业高新技术发展的3大方向。同时分析了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征,并指出资金短缺会成为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大障碍。对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风险投资在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当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一些建议。

    梅斌. 发展风险投资促进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35-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35-37..

    分享
  • 谢瑾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市场化的新型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体系的构建途径。

    谢瑾岚.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38-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38-40..

    分享
  • 毛中明;曹玉霞;彭华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技术创新与职工医院竞争力的辩证关系,并给出了职工医院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毛中明;曹玉霞;彭华涛. 技术创新与职工医院的竞争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41-42..

    分享
  •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 高文武;高冠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和我国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必须促进军队以建设跨越式发展、打赢信息化战争和满足平时处理紧急事件的需要为牵引,作出相应转变。在转型中,要以实现军事需要与国民经济有效供给的无缝衔接为着眼点,围绕国家的经济安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加强相应的法制建设,努力建成军民兼容的信息化动员系统。这是合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然选择。

    高文武;高冠新. 简论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动员转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3-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43-45..

    分享
  • 王仁祥;孙亚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是综合国力的衡量标准,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内容。从中观的角度将区域金融引入到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内,分析了武汉等12个相关城市的金融竞争力现状;以求为中部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序流动及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王仁祥;孙亚超. 城市金融竞争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5-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45-48..

    分享
  • 杨怀中;祝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末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因技术的伦理原则,其基本要求是有利于人类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让基因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当前,坚持这一原则,就要从人类自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两方面树立新观念,从法律和道德两方面进行立法,从科学家努力和公众理解两方面营造基因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杨怀中;祝娟. 可持续发展:基因技术必须坚持的伦理原则[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49-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49-51..

    分享
  • 杨薇薇;刘心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JohnH.Dunning投资发展水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理论模型。同时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4个阶段,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各个阶段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推测了我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杨薇薇;刘心全. 我国FDI的阶段特征与走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52-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52-53..

    分享
  • 刘开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推进,技术美学及其创造实践方兴未艾。唯有“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才能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

    刘开云. 技术美学与消费观念的嬗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54-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54-55..

    分享
  • 胡树华;高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收集了东、中、西部近年来各项评价科技能力指标的具体统计数据,从科技人员投入和R&D经费投入两方面分析了中部科技投入的现状,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别对东、中、西部以及中部5省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了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胡树华;高艳. 中部科技投入的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56-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56-58..

    分享
  • 杨新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回顾了武汉市科技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基本经验,分析了重大战略机遇期武汉市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并就“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从发展定位、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杨新年. 抓住战略机遇期 促进科技大发展——关于编制武汉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58-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58-60..

    分享
  • 彭未名;王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现代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条件下,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合作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湖北作为高校云集、人才辈出的教育大省,应运用科教兴鄂的产学研一体化理论构想,加强对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系统的形成。当务之急是推动新的制度环境的产生,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重视科教创新,以促进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湖北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彭未名;王颖. 科教兴鄂的产学研一体化理论构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6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61-63..

    分享
  • 古继宝;徐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州工业园区在10年的时间里获得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形成了以“亲商”为主要服务理念的新型“政府—企业”关系。分析了园区这种新型“政府—企业”关系产生的原因、这种“关系”的特征表现以及“关系”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从一系列的分析中论证我国政府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立的关键因素是建立一种全新的“政府—企业”关系。

    古继宝;徐鸣. 苏州工业园区新型“政府—企业”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64-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64-67..

    分享
  • 张迎龙;钟新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教兴区”之路,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努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协调发展科学决策能力、科技资源凝聚转化能力、科技投入滚动发展能力、科技信息优化服务能力、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科教兴区管理调控能力),加快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张迎龙;钟新莲. 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68-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68-70..

    分享
  • 李采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回顾达州市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已取得的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

    李采明. 加快达州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1-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71-73..

    分享
  • 李群;白滇生;邓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云南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也日益凸显。保护好旅游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抉择。

    李群;白滇生;邓艺. 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战略重点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4-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74-75..

    分享
  • 王红玲;柏振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转轨时期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利于完善和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经验和启示。

    王红玲;柏振忠. 世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较与借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6-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76-78..

    分享
  •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 谢根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及政府在风险投资角色定位上的弊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选准自己的法律地位,并承担起肩负的重要责任。

    谢根成. 论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法律地位及职责[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79-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79-80..

    分享
  • 张风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险投资机构与风险企业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和“道德风险”。从这一问题出发,着重探讨了风险投资中的有效治理机制,进而阐明在我国建构这一机制的必要性及其思路选择。

    张风帆. 论构建风险投资运作中的有效治理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81-8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81-83..

    分享
  • 王德祥;黄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预算制度。绩效预算改革的关键是部门预算改革。分析了美国新一轮绩效预算改革的原因和特点,讨论了绩效预算改革对于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王德祥;黄萍. 美国新绩效预算改革及其对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84-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84-86..

    分享
  • 骆正清;刘小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界定出发,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实施经营者年薪制时比较流行的几种具体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后的经营者年薪模式。最后,对当前国有企业在实施年薪制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骆正清;刘小群.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改进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87-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87-88..

    分享
  • 李利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说明了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若干建议。

    李利军.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89-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89-91..

    分享
  • 欧阳华生;谭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我国现行科技税收改革的特色及存在的缺陷,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科技税收政策的原则和思路。

    欧阳华生;谭军. 我国科技税收政策优化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91-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91-93..

    分享
  • 王道明;方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基层税务机关的角度,对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分析。以期在当前社会收入不均衡的情况下,加快对企业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完善,从而充分发挥所得税参与社会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作用。

    王道明;方波. 发挥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作用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94-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94-95..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
  • 童纪新;程书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是归根到底又可说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绩效文化,而高绩效的企业研发文化则是企业绩效文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因而探究基于绩效的企业研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童纪新;程书萍. 基于绩效的企业研发文化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96-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96-97..

    分享
  • 吴其伦;卢丽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协调与协调管理的一般含义入手,讨论了项目团队的协调关系的发展,提出了项目团队协调—合作关系模型。着重研究了模型中信任关系在项目团队中建立、发展过程和协调的6种基本方法,进一步讨论了在项目团队中建立基于信任的合作关系的依据、作用机制和意义。

    吴其伦;卢丽娟. 项目团队的协调管理:信任与合作[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98-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98-100..

    分享
  • 冯永田;罗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现代企业推动领导力重塑的客观必要性,比较了传统领导人与新型领导人的本质区别,指出了企业领导力重塑的具体内容和推动途径。

    冯永田;罗鸣. 应对企业变革的企业领导力重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0-1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00-101..

    分享
  • 黄攸立;司冬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性,致使企业时刻面临着危机的存在,因此危机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尤以人力资源危机管理引人关注。以危机及危机管理的界定为基础,提出了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定义,并分析了引起人力资源危机的人力资源危机因子。

    黄攸立;司冬玲.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及其因子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2-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02-103..

    分享
  • 刘冬银;龚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4-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能力的薪酬设计方案,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得到了应用。主要探讨了基于能力的薪酬设计方案兴起的背景、作用和实施难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冬银;龚慧. 基于能力的薪酬设计方案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4-10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04-105..

    分享
  • 王文奎;徐辉;王恒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激励效益是激励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激励效益分析有助于深化对激励理论的认识以及提高激励效果。从投入与产出比的角度界定了激励效益的概念,并根据工作实践概括了5种激励效益曲线,分析了激励效益曲线的特性及其形成原因,探讨了提高激励效益所应采取的对策。

    王文奎;徐辉;王恒君. 基于投入产出比视角的激励效益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6-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06-108..

    分享
  • 霍建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文献内容的分析,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寻租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力求从准租金和不完全契约的角度出发,探求企业存在准租金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的定义、特点和本质特征。

    霍建生. 公司治理中的准租金和不完全契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08-1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08-110..

    分享
  • 顾桥;喻良涛;梁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业者在创业企业中起着关键作用,创业者的能力决定创业企业的成长与生存。借鉴威克姆创业模型,建立了创业者能力与企业成长关系曲线模型,并应用这个模型分析解释创业者能力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内在机理。

    顾桥;喻良涛;梁东. 论创业者能力与企业成长的关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1-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11-112..

    分享
  • 张峰;徐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益性建设项目由于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在决策和经营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在所有者、责任者缺位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投资决策,常常造成在软预算约束下的投资决策失误。从公益性建设项目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现实的投资风险,提出应尽快建立包括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资金约束机制在内的投资控制与风险约束机制。

    张峰;徐莉. 公益性建设项目的风险约束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3-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13-114..

    分享
  • 郑军;郑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是按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确认划分作业与作业中心,对作业和作业链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成本管理、增加企业价值的一种管理方法。重点对此管理方法的运用环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郑军;郑艺. 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实施的适应性相关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5-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15-116..

    分享
  • 周少甫;曹小勇;欧阳琼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因与并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期权特征,并用实物期权的方法对并购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定价进行了研究。

    周少甫;曹小勇;欧阳琼琳. 企业并购定价决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7-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17-118..

    分享
  • 胡文斌;华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挑战,提出分布式能源站这种解决问题的新举措。介绍了分布式能源站的概念及其优势。针对我国国情,总结了8类适合发展分布式能源站的用户,并给出推动分布式能源站在我国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胡文斌;华贲. 分布式能源站在我国的推广前景及对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19-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19-120..

    分享
  • 强雁;修立军;羌维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名牌系统工程三维体系,探讨了名牌创造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量、名牌创造发展系统管理模型,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航天知识型产品的品牌策略及实施。

    强雁;修立军;羌维立. 航天知识型产品品牌创造发展系统管理模型及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21-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21-123..

    分享
  • 方政军;程世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同世界大通讯社的竞争中,新华社的对外报道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外国资本和信息产业可在基本同等条件下与我国新闻集团一争高下,这将对新华通讯社这一受政府高度保护的产业形成强烈冲击,市场竞争正在由国内的、局部的、不完整的竞争转向国际化的、全方位的竞争。提出了新华社国外业务工作的管理对策,论述了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国际化拓展的策略。

    方政军;程世寿. 论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的国际化拓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24-1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24-125..

    分享
  • 柳菊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26-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和谐发展的思想。体现事物的规律性、有序性的发展一定是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应是和谐的发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支撑是和谐伦理。为了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高校领导干部应该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

    柳菊兴.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伦理支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26-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26-128..

    分享
  • 余武明;周应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2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和贫困生资助问题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关切。从大学办学目标角度,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和贫困生问题产生的现实背景,提出解决问题应以政府为主导,齐抓共管,并改革教育内容。

    余武明;周应佳. 大学办学目标下的学生就业与贫困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29-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29-130..

    分享
  • 顾桂芳;何有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领导者的影响力一般有两种,即强制的权力影响力和自然的非权力影响力。由于高校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弱化及大量人才的流失,迫切需要提高高校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针对高校管理的特点,提出了提高高校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的对策性建议。

    顾桂芳;何有世. 高校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1-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31-133..

    分享
  • 徐晓林;石海燕;吴开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湖北省委党校和武汉市委党校在职学员的调查,分析了当今社会背景下领导行为展现的新特点:知识储备丰富,心理承压能力强,角色意识浓。同时分析了领导素质的高低与学历教育的互动关系,大学教育在领导素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的重要性。

    徐晓林;石海燕;吴开松. 领导者行为研究——对武汉市现任领导者的调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4-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34-136..

    分享
  • 评价与预测
  • 陈君宁;许团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实物期权的角度,基于市场竞争状况和技术转换成本,将IT行业投资机会分为4类,指出必须根据不同类型投资机会的特点调整延迟期权和增长期权等实物期权模型。

    陈君宁;许团次. 基于实物期权的IT投资机会分析与价值评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7-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37-138..

    分享
  • 王晓莉;仲维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企业由单打独斗到供应链之间竞争形式的变化,原有的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供应链竞争的要求。根据影响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的主要要素,建立新的企业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指标,并运用DEA方法建立企业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模型对企业供应链竞争力指标进行评价。最后运用实例根据所建立的企业供应链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将所得结果与运用神经网络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与实际基本相符合的结果。

    王晓莉;仲维清. DEA方法在企业供应链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39-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39-140..

    分享
  • 刘锡健;周娟;张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石油工程项目社会效益的定量化综合评价,运用AHP法建立了石油工程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BP人工神经网络,提出了一套能够模拟专家思想的智能型投资项目社会效益定量化评价方法,实例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刘锡健;周娟;张恒. 关于石油工程项目社会效益的定量化综合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41-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41-142..

    分享
  • 邓咏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4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于高校管理,从多方面考察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为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邓咏梅.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43-1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43-144..

    分享
  • 熊焰;赵铁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45-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一系列能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测度指标,构造相应的测度统计指标体系和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企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以求找到福建省企业竞争力不强的症结之所在,从而提出增强福建省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对策建议。

    熊焰;赵铁山. 福建省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45-1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45-147..

    分享
  • 网络与信息化
  • 曾勇;徐茂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47-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经营理念和商务模式,信用是制约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企业在电子商务中信用模式和信用程度的选择是虚拟市场中交易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

    曾勇;徐茂卫. 电子商务中买卖方之间信用模式选择的博弈论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47-1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47-149..

    分享
  • 徐莹;侯安才;邓洪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宁波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为立足点,通过具体详实的数据,就宁波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成效进行了深入剖析。

    徐莹;侯安才;邓洪涛. 从电子商务的实施论宁波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的对策与成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0-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50-152..

    分享
  • 邓咏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3-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我国IT上市公司的2002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选用托宾Q值代表企业价值成长能力,净资产收益率代表公司的价值,分别建立了以人力资本和R&D的一些具体指标为回归变量的多元线性数学模型,实证分析了它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董事长兼总经理、独立董事的比例、R&D的投入和从事R&D的人员数与IT企业价值的成长呈明显的正相关性;高管人员报酬、总经理持股和资本投入与IT企业价值的成长也具有不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企业规模与IT企业价值的成长则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

    邓咏梅. 影响IT企业成长的因素分析——基于我国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3-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53-155..

    分享
  • 欧阳电平;黄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6-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提高对客户资产的运营能力及防御赊销风险的能力。以面向日常事务处理的数据库技术为基础,按职能管理组织结构建立的信息系统不利于赊销决策分析。DW、OLAP、DM解决了面向决策分析的数据资源管理及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难题,是支持赊销决策分析的一种有效而可行的体系化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建立数据仓库的关键是数据建模。

    欧阳电平;黄嵩. 基于数据仓库的企业赊销决策数据建模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6-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56-158..

    分享
  • 梁书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校园网在教学中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英语网络教学为例,从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网络资源几方面分析了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梁书轩. 校园网在大学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59-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59-160..

    分享
  • 案例点评
  • 陈祥国;季建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61-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上汽集团运用具有本土特色的“一体化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新探索,对“一体化管理”的理论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上汽经验实质是国外先进管理理论的本土化,并认为这种本土化的管理理论对国企改革和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陈祥国;季建华. 上汽经验验证本土化的“一体化管理”理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61-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61-162..

    分享
  • 综述
  • 段尧清;谭春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63-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信息化的内涵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着手,通过对国内外各种信息化水平测评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和评价,进而提出要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信息化水平测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段尧清;谭春辉. 信息化水平测评40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63-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63-165..

    分享
  • 万守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6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类型、选择依据及战略评估要素,在此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工具,探讨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型构架,并对其相关支撑条件进行了研究回顾。

    万守杰. 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66-1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66-168..

    分享
  • 吉宏;叶小兰;汪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了国内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历史演进,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较成熟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传统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为我们构建符合实际需要的企业集团绩效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吉宏;叶小兰;汪倩.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2): 169-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2): 169-17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