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4-11-15
  

  • 全选
    |
    科技进步论坛
  • 田家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构建的非货币评价模式,并提出了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系统介绍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的原理、过程及预警系统的功能。

    田家华.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4-6..

    分享
  • 李秋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的公共卫生事件尖锐地显现了知识产权中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紧张关系。从理论上讲,对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保护都有正当性,其平衡点应该停留在以保护基本公共利益为前提并能够激发知识产权人创造力的最低值上;从法律规范上来看,国内法和国际法都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在利益保护的价值取向上有明显的差异,立法技术和相关制度也存在诸多缺陷,这都会导致利益冲突的加剧。为此,我国需要在观念上准确定位知识产权制度中利益保护的价值取向,并在法律、制度和技术上予以保障。

    李秋容. 知识产权的制度选择——以利益冲突与平衡为基点的理论与法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7-9..

    分享
  • 刘凤朝;王元地;潘雄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入手,分析了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基础,从知识产权增值管理的角度对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刘凤朝;王元地;潘雄峰. 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知识产权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0-11..

    分享
  • 王能民;杨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造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的革命性变革使得制造商的生存环境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柔性已经成为了制造商在动态环境条件下获取生存与发展机会的基础要素之一。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分析了柔性的内涵,认为知识是决定柔性的关键要素,而知识管理是提高制造商柔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了知识管理对制造商柔性提高的作用机制,指出了为实现柔性提高的知识管理措施。

    王能民;杨彤. 柔性与知识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2-14..

    分享
  • 肖伟;赵嵩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群件系统特点、虚拟团队分布式协作特征以及群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应用群件系统来促进虚拟团队的有效沟通,给出了其功能模型,为支持虚拟团队协作的群件系统开发打下了基础。

    肖伟;赵嵩正. 支持虚拟团队协作的群件系统功能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5-17..

    分享
  • 刘良炎;赵新国;王子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着重探讨了在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如何从创新分配激励机制入手,来解决人才这个关键问题,从而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介绍了切实可行的成功经验。

    刘良炎;赵新国;王子宽. 抓住分配这个根本 解决人才这个关键 促进科技进步与经济的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7-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7-19..

    分享
  •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 郝云宏;曲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扶持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机制,指出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扶持体系的组织层次性、功能针对性、运行合法性以及构成的系统性。

    郝云宏;曲亮.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府扶持体系的制度机理和系统构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20-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20-22..

    分享
  • 周小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竞争性领域融资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对于以自然垄断产业为主的基础设施领域的融资制度改革却相对滞后。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应“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主要对通过股票和企业债券市场为自然垄断产业融资问题的分析,说明自然垄断融资制度改革的趋势。

    周小梅.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融资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23-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23-25..

    分享
  • 易杨;杨为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我国专利法“一奖两酬”实施现状,透析职务发明远远低于非职务发明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调整和完善“一奖两酬”制度的立法建议。

    易杨;杨为国. 职务发明创造奖酬制度透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26-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26-27..

    分享
  • 操小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转基因生物(GMOs)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生物多样性、生物环境以及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因此控制GMOs转移显得日益重要。可依据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方面着手解决GMOs越境转移的问题: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协定缔约方会议,争取有利的国际立法地位,同时寻求公平的争端解决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国内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同时加强对GMOs进口环节的管理。

    操小娟. 转基因生物(GMOs)越境转移控制的法律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28-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28-30..

    分享
  • 李振全;陈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比较英德法3国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策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李振全;陈霞. 英德法三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3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31-33..

    分享
  •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 王建鸣;蒋元涛;王宗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中小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相应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王建鸣;蒋元涛;王宗军. 中小城市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34-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34-36..

    分享
  • 李亿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湖南浏阳市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健全机制、完善规范、培育主体,发展效益、人才开发、队伍建设方面入手,大力推进“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促进浏阳跨越式发展,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基层科技工作试点县市。

    李亿龙. 大力推进“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 促进浏阳跨越式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36-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36-37..

    分享
  • 胡树华;周凡;石永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部五省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后,效率优先使得东部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制造业一度滞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通过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和产业界的协同发展,采取多维协同的主体创新战略、聚类突破的龙头拉动战略、借势扩张的集群创新战略、重点倾斜的项目支撑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进程、实现我国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胡树华;周凡;石永军. 中部五省制造业创新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38-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38-40..

    分享
  • 左汉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有关统计数据,从总量、人才密度、人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部门分布、论文与专利数量、R&D经费投入方面对湖北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创新活力进行了描述,并提出湖北科技人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外流,结构性短缺及创新活力不足;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湖北经济和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不足。因此,建议政府在转变人才观念的前提下,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创造一种需求推动型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并辅之以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左汉宾. 湖北科技人才调研报告[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41-43..

    分享
  • 庞世伟;邵中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在一些西方达国家早已普遍实施,并经过长期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比较良好的机制、多样的形式和完备的制度,对我国军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庞世伟;邵中印. 论外军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基本经验及其借鉴意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4-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44-45..

    分享
  • 郝立勤;赖于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云南省全社会R&D活动的经费、人力投入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西部省市区3年的科技投入进行了动态对比与分析、评价,指出因科技投入经费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匮乏、企业未成为科技投入与创新主体等问题的存在是制约西部各省市区科技、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并提出相应对策。

    郝立勤;赖于民. 云南与西部地区全社会R&D投入特点分析与动态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6-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46-48..

    分享
  • 朱丽莎;刘显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政府应紧跟形势,积极转变思想和行为去适应新的变化,尤其要注重职能的转变、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维护社会秩序、完善政府公共行政服务等;这些工作要有效地实施和开展,就必须通过政府公共关系活动才能得以保证和实现;因此,政府应迅速确立“公众至上”的公关意识,积极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统一思想和价值观念,塑建新型的政府服务文化以及塑造良好的新型政府服务形象。

    朱丽莎;刘显清. 政府新型形象的塑造呼唤政府公共关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48-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48-50..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
  • 葛星;王惠芬;何明昕;黄微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5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企业现行管理模式、ERP系统管理模式和ERP业务的分析,参考企业ERP实施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首次在ERP实施的过程中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借鉴软件工程中的重构技术和组件化分析方法,促进企业现行管理模式与ERP系统管理模式的整合,满足企业快速成功实施ERP的需要。

    葛星;王惠芬;何明昕;黄微平. 基于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快速成功实施ERP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5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51-53..

    分享
  • 周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我国企业FDI的战略意义和发展阶段,分析了我国FDI企业面临的机会、威胁和具备的优势、劣势,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FDI的战略进行了初步研究。

    周伟.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54-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54-56..

    分享
  • 张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交通网络流量的预测是城市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的前提。对几种重要的预测模型的理论和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影响预测模型的因素,提出了未来交通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

    张帆. 城市交通网络流量预测方法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57-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57-59..

    分享
  • 王有远;席永明;冯雪飞;丁秋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6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流程型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如何将先进的过程控制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如何实现跨企业经营管理,是当前流程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流程型企业SCM/ERP/MES/PCS集成框架,阐述了各系统间集成的方法。

    王有远;席永明;冯雪飞;丁秋林. 流程型企业SCM/ERP/MES/PCS集成系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60-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60-62..

    分享
  • 陈敏;万希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报模型。

    陈敏;万希宁. 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投资回报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63-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63-64..

    分享
  • 黄任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科研机构实现研产一体化是农业科技产业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的。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在研产一体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技术研究以及开发经营活动没有形成有机整体,企业型科研机构发育缓慢,培育农业科技企业的环境条件不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针对于此,分析了农业科研机构研产一体化的理论机制,并提出若干改革措施。

    黄任燕.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研产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65-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65-67..

    分享
  • 雷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供应链管理要求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然而供应链成员间关系的不对称引起各方权力的不平衡。权力较大的一方会运用权力在价格、库存、运营、信息等方面对其他成员施加影响,从而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权力冲突将最终导致供应链联盟关系的破裂。

    雷昊. 供应链中的权力冲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68-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68-69..

    分享
  • 贺盛瑜;何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巨大的潜力和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已经是制约我国物流大规模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构建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加快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贺盛瑜;何求. 我国物流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0-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70-72..

    分享
  • 李怀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流理论的发展历史不长,物流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正处于成长阶段。为了促进物流研究持续发展,梳理其理论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明确界定了传统物流、后勤管理、商业物流、一体化物流管理、集成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物流管理及研究的侧重点;并以此为基础归纳了现代物流理论兴起与发展的路径。

    李怀政. 现代物流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3-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73-75..

    分享
  • 汪涛;李瑱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顾客经济已经或正在改变着营销的规则,应对顾客经济的挑战,公司面临着把经营管理活动从以产品(业务)为中心的模式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模式的变革。在论述产品组合管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并提出了顾客资产组合管理。

    汪涛;李瑱贞. 顾客资产组合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6-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76-78..

    分享
  • 张顺铃;倪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必须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张顺铃;倪飞.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79-8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79-81..

    分享
  • 陈建新;姜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品牌风险和品牌风险控制的概念,分析了品牌风险的主要来源,阐述了品牌营销中风险控制的3个基本策略。

    陈建新;姜海. 论品牌营销中的风险控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82-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82-84..

    分享
  • 田玲;赵晓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不可逆转的潮流。在这一大趋势下,传统的金融监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此,各国监管当局首先必须更新监管理念,从权力监管转向功能监管,从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在监管中融入激励相容和风险管理的观念,才能适应混业经营的世界潮流,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

    田玲;赵晓琴. 论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85-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85-86..

    分享
  • 向安强;王新华;江青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后勤产业边界不断拓宽,新的产业形式不断出现,一部分高校后勤产业具备了完全市场竞争属性,而传统的高校后勤产业具有教育和市场竞争双重属性,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后勤产业进行属性区分,并按产业属性进行分类管理。探讨了高校后勤产业属性,提出了高校后勤产业分类管理的思路。

    向安强;王新华;江青英. 高校后勤产业分类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87-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87-88..

    分享
  • 胡继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形式及其特征以及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胡继东.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探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89-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89-90..

    分享
  • 评价与预测
  • 蔡坚;龙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9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内涵,对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理论作出了进一步诠释,并提出了更具特点和可操作性的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

    蔡坚;龙潭. 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及其评价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91-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91-93..

    分享
  • 安士伟;单成宗;万三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94-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基础。结合我国旅游开发现状和新时期对旅游评价的新要求,以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为基础,提出旅游三元复合评价理论。旨在指导我国旅游开发走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安士伟;单成宗;万三敏. 旅游三元复合评价理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94-9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94-96..

    分享
  • 夏佐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97-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我国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特殊性,把评估的对象类别、行为目的类别、价值类型、评估途径及方法、计价定位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首次提出了矿产资源资产评估体系。

    夏佐铎. 矿产资源资产评估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97-9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97-99..

    分享
  • 喻金田;窦泽文;阳攀登;鲁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形象(CI)是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企业形象直接关系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中外企业日益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和管理。在了解企业形象的含义和内涵的基础上,设计评价企业形象的指标体系,并从理论上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企业形象进行评价。

    喻金田;窦泽文;阳攀登;鲁雯. 企业形象的模糊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0-1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00-101..

    分享
  • 邬文斌;王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广泛搜集当前研究生教育状况及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信息等资料,并对之加以整理、分析和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理论做了一定的探讨,初步设计了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鉴于该体系指标的复杂性,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多级多因素综合评判模型构建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模型。

    邬文斌;王菲. 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及评估模型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2-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02-103..

    分享
  • 邓咏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常用的企业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方法——功效系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存在的局限性;其次,阐述了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构造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最后应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进行了检验。

    邓咏梅. 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4-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04-106..

    分享
  • 叶厚元;董大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湖北省普查的数据,对湖北全省767家汽车及配件厂家的经营及规模状况进行了定量描述,运用图、表工具,揭示出汽车企业的取得的成绩和现存的问题,希望对湖北汽车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所益处。

    叶厚元;董大宏. 湖北汽车工业的规模评价与劳动力结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07-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07-109..

    分享
  •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 张炜;王重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联合生产理论、资源理论和网络理论等观点,着重分析了企业孵化器在促进创业公司生成与成长过程中的有效运作模式,提出了企业孵化器的联合生产模型、资源能力模型和网络效用模型,并指出了企业孵化器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

    张炜;王重鸣. 企业孵化器创业机制的理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10-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10-112..

    分享
  • 王林;曾宇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技术创新的组成要素:机会、环境、支持系统和创新者。通过从对科技开发开始,经样品试制、批量生产到市场销售各阶段的过程机理的分析,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原则。

    王林;曾宇容.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机理研究及策略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13-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13-114..

    分享
  • 任工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欲设计出创新度高的产品,设计师必须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取决于如何克服设计中的思维惯性。提出了有效克服思维惯性的几种方法,并认为设计师需要用这些方法系统地进行训练。设计师在从事产品概念设计时,有效地使用克服思维惯性方法能得出新颖的创新度高的设计方案,并附以实例说明。

    任工昌. 产品设计的关键创造性思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15-1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15-117..

    分享
  • 何俊德;陈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行为金融理论是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金融学说。目前这一学说正是西方金融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热门领域。在简述了行为金融和风险投资的有关内容之后,分析了二者的切合点,最后介绍了行为金融理论从心理和决策角度对风险投资决策的建议。

    何俊德;陈威. 行为金融指导下的风险投资决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18-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18-120..

    分享
  • 王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非正式金融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进行非正式融资的原因,论述了非正式金融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提出非正式金融的存在与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正确对待非正式金融是建设我国私营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非正式金融应进行正确引导和规范,同时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非正式金融制度变迁。

    王谦. 非正式金融与私营中小企业融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0-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20-122..

    分享
  • 袁磊;周晶;邱亿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熊彼特开创了企业规模与R&D的关系之讨论后,众多学者对R&D投入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他们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具体产业。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石油企业R&D投入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公司规模、油价、资产结构和上游业务在公司业务中的比重。最后,通过引入Shell公司的数据,计算了各因素R&D费用的关联程度,并建立了由这些因素构成的GM模型。

    袁磊;周晶;邱亿如. 石油企业R&D投入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3-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23-126..

    分享
  • 安华轩;彭靖里;杨丽萍;郝立勤;夏宇;罗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6-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云南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深入分析,围绕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提出加快云南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安华轩;彭靖里;杨丽萍;郝立勤;夏宇;罗靖. 对提高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6-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26-128..

    分享
  • 网络与信息化
  • 宋光兴;杨德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9-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电子商务中的信任类型和影响交易信任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建立信任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宋光兴;杨德礼. 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及信任建立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29-1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29-131..

    分享
  • 李卫东;徐晓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32-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子政务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廉洁、高效、透明、服务型的“阳光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是制约权力和监督权力的有效途径;构建电子政务联网核查系统模型能有效地实现对政府的动态监督,最有效地防范腐败。

    李卫东;徐晓林. 电子政务:治理腐败的有效手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32-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32-133..

    分享
  • 刘蔚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3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子信息网络给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如信息污染、信息霸权、信息病毒、信息欺诈、信息侵权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网上伦理道德教育,创建一个信用良好的社会环境,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立法和安全管理措施。

    刘蔚玲. 电子信息网络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34-1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34-135..

    分享
  • 罗清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36-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是它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网络对未成年人不良影响的表现及原因,探讨了防止网络对未成年人不良影响并促进网络与未成年人协调发展的途径。

    罗清萍. 促进网络与未成年人协调发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36-1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36-137..

    分享
  • 吴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38-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了我国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机理因素,运用SWOT法分析了我国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进行了需求分析。

    吴恒. 旅游电子商务的需求和机理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38-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38-140..

    分享
  • 马治国;朱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4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放源代码运动是近年来在软件业兴起的新的软件开发模式,开放源代码软件的发布一般都要附带许可证,通用公共许可证是其中最为著名的。通用公共许可证的法律性质是否为合同目前存在较大争议。虽然该许可证有不同于商业软件许可证的特点,但是从内容以及表现形式来看,应当将该许可证的法律性质界定为合同。

    马治国;朱建. 开放源代码软件通用公共许可证的法律性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40-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40-142..

    分享
  • 案例点评
  •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陕西为代表的我国不少地区严重存在着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对称的现象。对此,人们从体制、资金、人才等多方面找了不少原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收效甚微。其根本症结原本在于陕西等地科技知识生产的性质来源和成果结构本身有问题,科技相对优势实际上是远离生产实际的基础研究成果(论文)的优势和壮国威型的国防科技的优势,这些成果和优势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很难也不可能转化为当地的经济实力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改善科技知识生产的类型和结构,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

    杨忠泰. 解析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对称现象的深层原因——以陕西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43-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43-145..

    分享
  • 庄东;杨建梅;孙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Checkland的软系统方法论为蓝本,将软系统方法论应用于广东省邮政报刊零售战略的研究;针对切氏的理论未能有效地解决战略制订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问题,引入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ISSM)的思想,得出了新的软系统战略研究框架。

    庄东;杨建梅;孙一. 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在广东省邮政报刊零售战略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46-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46-148..

    分享
  • 张武农;陈文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49-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政策是为实现科学发展而制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准则,科技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的效果如何将关系到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对湖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现行科技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张武农;陈文波. 湖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49-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49-151..

    分享
  • 王琛;曾刚;陈建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1-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张江高科技园生产与研发的现状研究发现,新竹科学园区的这种模式对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不能完全摒弃“生产”这一具有优势的产业环节,而应利用现有的这种优势作为园区发展的基础,同时更应该建立具有园区特色的技术能力体系。

    王琛;曾刚;陈建国. 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1-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51-153..

    分享
  • 探索与争鸣
  • 王枫云;陆稻稻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3-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代,一国科技行政管理水平的高低,对该国的科技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提高科技行政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科技行政管理中依法行政,不断减少行政侵权行为,并使科技行政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保证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因此,对科技行政管理中侵权行为的内涵、分类、法律责任作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对我国科技行政管理中侵权行为的减少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王枫云;陆稻稻. 科技行政管理中的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3-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53-155..

    分享
  • 李良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6-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释了摧毁性创新及其特点;比较了摧毁性创新与持续性创新;分析了在顾客对主导公司主流产品足够满意和顾客被服务过度的市场条件下,摧毁性创新将成为企业寻找新市场的一种新增长模式。

    李良成. 摧毁性创新——一种新的商业增长竞争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6-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56-158..

    分享
  • 陶富维;马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运作存在着弊端;在阐述这些弊端的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途径。

    陶富维;马雷. 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运作机制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59-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59-160..

    分享
  • 徐佳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61-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8年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变化最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最多的几年,突出表现在:我国加入WTO,经济的开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使得《职业教育法》自身的规范力与对职业教育的驾驭力在不断降低,亟须我们调整,修改与WTO基本原则、规则不相适应的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

    徐佳丽. 关于修改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法》的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61-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61-162..

    分享
  • 邹小芃;唐元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63-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融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整体角度考察物流产业所涉及的金融问题在金融界还是一个空白。正视物流业独特的产业运动规律,提出物流金融的范畴,试图对物流业所涉及的金融问题作全面俯视。

    邹小芃;唐元琦. 亟待关注的领域:物流金融学[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63-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63-165..

    分享
  • 综述
  • 李娟;王丽萍;纪昌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65-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内涵、特性、影响因子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策略,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讨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李娟;王丽萍;纪昌明. 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理论研究与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65-1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65-167..

    分享
  • 陈旭东;高马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68-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Internet时代的企业国际化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是“有序而逐步发展”的。基于Internet的中小企业(SMEs)国际化模型则认为,以Internte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机遇和有效的工具,使众多的中小企业具有了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中小企业的资源、规模和市场知识等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的制约作用逐渐缩小,企业的国际化过程可能发生于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

    陈旭东;高马良. 基于互联网(Intenet)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1): 168-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1): 168-17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