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1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4-10-15
  

  • 全选
    |
    科技进步论坛
  • 崔志明;万劲波;施琴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来说,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是很重要的驱动器,创新能力、知识的分布与挖掘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政府希望在这些变化中受益,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探讨了在新经济形势下科学、技术和创新的作用,同时讨论了技术预见在高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中心中的作用。

    崔志明;万劲波;施琴芬. 技术预见:高技术产业集群与集群式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4-6..

    分享
  • 柏遵华;聂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时代,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成为隐形知识传播、扩散的重要途径。论述了在产业集群的大环境下产生的社会资本和产业集群化的互动,指出社会资本是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根源和本质。

    柏遵华;聂鸣. 产业集群背景下的社会资本与产业集群互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7-9..

    分享
  • 郑江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基础设施作为进行科技活动的基础条件,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实施创新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科技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将决定科技活动的最终执行效率。从公共物品理论出发,从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两个特性来界定科技基础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为进一步探讨科技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郑江锋. 从公共物品角度对科技基础设施的相关界定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9-11..

    分享
  • 孙祥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这个系统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的。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而言,其进化的原动力是什么?从个体、竞争与协同、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系统自组织4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孙祥斌. 技术创新进化原动力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2-13..

    分享
  • 易显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工业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同时,人们也发现传统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社会与自身的双重困境。从科学学的角度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传统工业所依赖的科学技术基础本身的问题;二是技术应用的社会方面的问题。我们主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来消解传统工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在传统工业的高新技术改造过程中,要注意传统工业吸收高新技术的本质特征:嫁接性和排异性。还应始终注意传统工业高新技术化的几项战略原则:协调原则、效益原则、发挥优势原则、技术相容性原则。大体说来,传统工业高新技术改造模式可分为两大类:融合型与转移型。

    易显飞. 从科学学的视角看传统工业的发展困境与消解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4-16..

    分享
  • 张涛;彭华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生态学的角度,引入竞争场、竞争度参数的概念,对Logistic增长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高科技企业的生态学竞争模型,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张涛;彭华涛. 高科技企业的生态学竞争模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7-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7-18..

    分享
  • 黄颖;王勉;张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委托代理问题是引起企业研发活动低效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企业研发活动中委托代理问题的来源,并进一步研讨了企业研发活动中委托代理行为的表现形式,最后探讨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理论模型和实践对策。

    黄颖;王勉;张铀. 企业研发活动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9-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9-20..

    分享
  • 史宪睿;林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知识的创新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知识集成的目标是提高企业吸收、使用、集成和开发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阐述了企业知识集成的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企业知识集成的概念、集成效应、集成机理,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了企业知识集成系统并对其组成进行分析。

    史宪睿;林莉. 企业知识集成系统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2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21-23..

    分享
  • 制度建设与政策研究
  • 吴秋凤;危怀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国家大学科技园现行管理体制模式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效管理体制的构建框架;宏观统筹指导层→中观协调服务层→微观运行管理层。

    吴秋凤;危怀安. 国家大学科技园高效管理体制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23-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23-25..

    分享
  • 王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订单农业合同主体的实际状态为出发点,描述了法律框架下的订单农业合同主体的合格性、相对性和平等原则,揭示了订单农业合同主体的法律内涵,指出合同主体的失范是订单农业合同履行发生障碍的原因之一,并在最后简单归结了此法律分析对我国订单农业的发展应注意的有关内容。

    王肃. 订单农业合同主体的法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26-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26-28..

    分享
  • 邓社民;王予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比较分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与救济制度,建议我国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应以财产权理论和公平竞争理论为基础,吸收禁令救济制度,引入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以完善我国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

    邓社民;王予民.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28-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28-30..

    分享
  • 敖荣军;李新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环境保护的实质是实现对城市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由于相关制度安排的缺陷,现存社会经济体系对城市环境资源的配置出现了低效率,城市环境问题随之产生。因此对环境资源配置制度进行创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关键,基本思路包括明确城市环境资源的产权、建立环境保护的市场竞争机制、发动公众参与和创新城市环境管理制度等。

    敖荣军;李新民. 城市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3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31-33..

    分享
  • 李志强;李传宝;林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国际合作方式来研究和开发航天技术,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固有规律。对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航天技术国际合作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国家航天技术国际合作政策的6大重要特点,为我国制定航天国际合作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李志强;李传宝;林镝. 国外航天技术国际合作政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34-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34-36..

    分享
  • 成良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武汉市是一个全国性的大都市,位于中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湖北省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供给、环境和需求等层面对武汉市技术创新政策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武汉市技术创新政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成良斌. 武汉市技术创新政策现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37-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37-39..

    分享
  • 评价与预测
  • 成桂芳;宁宣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虚拟企业是企业提高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的最佳途径。而在虚拟企业成功构建和运转中,如何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工程的思想设计了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灰色定权聚类和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的评价模型,并首次提出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评价指标库”的概念。

    成桂芳;宁宣熙. 虚拟企业合作伙伴评价体系与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0-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40-42..

    分享
  • 王元地;刘凤朝;徐国泉;潘雄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老工业基地辽宁省为样本,创造性地采用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全面刻画了辽宁专利申请结构国内比较情况,用图示法分别分析专利申请结构的国际比较情况和权属结构情况。另外,采用成份数据分析法对辽宁省专利申请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种成份数据的预测方法,同时结合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对辽宁省2003~2005年的专利申请结构进行了预测。

    王元地;刘凤朝;徐国泉;潘雄峰. 知识创造能力的结构分析与预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3-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43-45..

    分享
  • 沈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知识结构组成的分析,建立了知识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知识结构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

    沈波. 知识结构的多级综合模糊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6-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46-47..

    分享
  • 管云松;戴大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实物期权的观点分析了高技术企业的内在价值评估问题,针对其企业自身的特点,探讨了传统估值方法对于高技术企业的不适用性,并对其中存在实物期权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运用Black鄄sholes定价模型为高技术企业的内在价值评估提供了合理的实物期权评估方法,最后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管云松;戴大双. 高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48-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48-50..

    分享
  • 田家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大指标体系;简评了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系统的设想,并简要介绍了该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值得重视研究的几个问题

    田家华.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5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51-52..

    分享
  • 邹照菊;许世林;刘宝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Kirkpatrick的四维培训效果评价框架的内容进行了评述,然后对许多学者沿着Kirkpatrick的四维培训效果评价框架所作的成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这些成果的优缺点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指明目的在于为培训实践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邹照菊;许世林;刘宝发. Kirkpatrick的四维培训效果评价框架及其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53-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53-54..

    分享
  • 刘伟;张巧龄;夏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湖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和模型,对湖北省1990~2002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同时,采用一元回归分析法对未来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预测。

    刘伟;张巧龄;夏岩. 湖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综合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55-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55-57..

    分享
  •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 段志刚;冯珊;岳超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省级区域结构变化的可计算性一般均衡(CGE)模型,通过与各省级的宏观经济数据相联结,可用于分析我国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变化及对未来宏观经济的影响。

    段志刚;冯珊;岳超源. 我国省级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可计算性一般均衡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58-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58-60..

    分享
  • 黄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中的科学技术之进步着手,分析了其对经济区域系统的作用机制。

    黄寰. 论科技进步对经济区域系统的作用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6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61-62..

    分享
  • 胡树华;杨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部5省(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产业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分析,选取中部区域的支柱产业;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中部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胡树华;杨威. 中部地区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63-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63-65..

    分享
  • 李勇;黎苑楚;陈水清;彭于福;赵庆厚;陆健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6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区域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采用区位商方法,从统计数据分析入手,对湖北省16个重工业制造行业在全省各主要市州之间发展的比较优势予以评价,并据此提出各主要市州特色主导产业的布局建议。

    李勇;黎苑楚;陈水清;彭于福;赵庆厚;陆健华. 湖北省主要市州特色主导产业评价与布局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65-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65-67..

    分享
  • 石长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发挥科教优势、园区优势、顾问团优势,做好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高校、科技与企业、科技与招商引资工作,突出探索新模式、搭建新平台、扶持新项目,苦练区校合作这门“内功”,使之成为助推区域经济腾飞的“独家绝活”。

    石长松. 实施区校合作战略 推进区域经济腾飞[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68-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68-69..

    分享
  • 卢向南;吴倩;李慧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比较了世界和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及竞争力水平;并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影响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4大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卢向南;吴倩;李慧巍. 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0-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70-72..

    分享
  • 杨逢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在论述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是海南产业结构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的基础上,从海洋产业、农业、资源加工业、信息产业和旅游业5个方面,就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推动海南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杨逢春. 技术创新与海南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3-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73-75..

    分享
  • 李晓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国内学者有关社区建设研究的3种理论取向之上,探讨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福利建设中的自主性互动关系,并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了这种关系建立的历史条件、制度因素以及可能实现的途径。

    李晓凤.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城市社区福利建设中的关系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6-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76-78..

    分享
  • 杨德才;许爱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湖北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从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出发,指出了教育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教育强省的战略选择。

    杨德才;许爱凤. 论湖北教育强省科技发展战略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78-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78-80..

    分享
  • 张世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创新为灵魂,营造高校整体优化的生态育人环境,这个环境主要是:长期形成的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校风学风和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以三峡大学为例,重点论述优化环境建设促进创新思想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张世梅. 以创新为灵魂 营造高校整体优化的生态育人环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81-82..

    分享
  • 杨永忠;钱存阳;胡月明;陈羽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制度问题,而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教育的方向错误、农村“义务”教育的名存实亡、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等等是这一制度导致的派生问题。改革不合理制度,学习他国经验,严格执行我国的农村教育政策是破解农村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

    杨永忠;钱存阳;胡月明;陈羽白. 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3-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83-84..

    分享
  • 创新创业与企业科技进步
  • 康江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条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探讨。

    康江峰.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成长机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5-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85-86..

    分享
  • 晏敬东;简利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工业区资源配置管理决策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线性规划及其对偶模型,运用对偶理论的原理和影子价格建立求解工业区资源配置的最优解模式。通过实例分析,寻求工业区目标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晏敬东;简利君. 线性规划在工业区资源配置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7-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87-88..

    分享
  • 张子刚;周永红;刘开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9-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知识管理是这个时代提高企业知识活动的效率和效益的有效管理方式。在分析知识管理涵义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概念、模式和类型的基础上,探讨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能动性。

    张子刚;周永红;刘开军.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的能动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89-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89-91..

    分享
  • 李春兰;李宝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瓶颈,要推动我国科技风险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制”,加强法制及相关政策的建设;另一手抓“改治”:眼光向内,规范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以此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李春兰;李宝山. 我国科技风险投资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2-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92-93..

    分享
  • 韩式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市场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创新,推动了科技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在总结我国技术市场20年来的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着重从观念、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4个方面论述了技术市场体系创新。

    韩式灼. 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与体系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4-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94-95..

    分享
  • 陈敏;万希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研机构的转制加快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技术进步,促进了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科研机构的生存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科研机构转制的动因、转制模式的经济影响与实证分析,得出科研机构的重组与兼并模式为科研机构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实际操作困难的结论。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适当配套政策,鼓励科研机构转制尽可能选择重组与兼并模式。

    陈敏;万希宁. 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模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6-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96-97..

    分享
  • 李焱焱;叶冰;杜鹃;肖引;桑建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学研合作是解决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问题的重要手段,其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已为国内外实践所证实。但是由于合作模式选择失误等原因,导致产学研合作效果不佳或失败,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运用分类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了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的主要依据。

    李焱焱;叶冰;杜鹃;肖引;桑建平. 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及其选择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98-9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98-99..

    分享
  • 陈省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申报国家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项目,并获得立项支持。该项目在组织申报和实施过程中,强调了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行为,通过股份制等方式促进产学研之间的“强强联合”,以体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组建国家“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陈省平. “863”计划项目研究中的产学研合作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00-1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00-101..

    分享
  • 丁皓;郭新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钢铁工业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而目前国内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日益严重,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的能源成本压力已成为制约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概述了我国钢铁企业利用二次能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我国钢铁企业利用二次能源的具体建议。

    丁皓;郭新有.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二次能源利用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02-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02-104..

    分享
  • 金荣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我国企业技术联盟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对策:第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第二,制定企业技术联盟发展计划;第三,加强技术信息网建设;第四,实施重点联盟项目拨款;第五,建立企业技术联盟风险投资基金;第六,鼓励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技术联盟;第七,金融界大力扶持企业技术联盟;第八,协调联盟技术开发过程管理;第九,为企业技术联盟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金荣学. 推进我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04-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04-106..

    分享
  • 李良红;方晓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HAACCP体系作为一种世界上广泛认同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及我国实施HACCP体系的历史和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和不足等方面因素,提出我国企业建立这种经济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一些具体建议。

    李良红;方晓阳. 对我国食品企业实施HACCP体系的思路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07-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07-109..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
  • 曾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入世之后,跨国公司R&D机构的快速涌入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在京、沪、粤三地的R&D活动反映出对我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跨国公司实现R&D全球布局的战略意图,对此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到应对措施,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

    曾路. 跨国公司在华R&D——京、沪、粤三地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10-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10-112..

    分享
  • 陈霞;范亚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图完善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通过将产业结构特定优势和东道国企业特定优势补充进入“三优势模式”理论,更加全面地解释了国际技术转移成因中的动力和引力问题。

    陈霞;范亚洵. 国际技术转移成因分析——兼论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13-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13-114..

    分享
  • 杨兰品;李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证券市场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探讨了目前影响这些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杨兰品;李军. 证券市场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15-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15-116..

    分享
  • 曾建国;陈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印两国国家软件技术园区发展现状的对比,研究分析两国国家软件技术园区的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国家软件技术园区的发展对策。

    曾建国;陈光. 中国与印度国家软件技术园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17-1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17-119..

    分享
  • 李欣;梁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专利与技术秘密是企业进行技术管理的两种重要方式,其中技术秘密以其独特的优势日益受到经营管理者的关注。如何认清两种方式的利与弊,在合理分析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市场策略、经营方向等选择合适的保护方式,建立严密的技术管理体系,成为每一个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李欣;梁琦. 企业管理中技术保护模式的战略选择——谈专利和技术秘密的比较与结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0-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20-122..

    分享
  • 周慧;郑伟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组织特征、资金需求特征和风险特征,并结合对社会投资体系风险偏好的分析,提出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差异性资金要求与社会投资体系风险偏好特点相匹配的、融资成本最小化的融资方式。

    周慧;郑伟均. 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融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3-1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23-124..

    分享
  • 熊志斌;李国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经营杠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一个两阶段厂商竞争模型,从阻止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市场角度出发,给出垄断厂商应保持的最佳经营杠杆。

    熊志斌;李国妤. 市场竞争中的经营杠杆作用分析及垄断厂商最佳经营杠杆的确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5-1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25-127..

    分享
  • 但蕾;冯允成;姚李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供应链销售渠道中道德风险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最优风险分担原理解释了零售商风险态度对道德风险问题形成的影响,提出了解决不确定市场需求下道德风险问题的一般激励模型。

    但蕾;冯允成;姚李刚. 供应链销售渠道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28-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28-130..

    分享
  • 常荔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在企业构筑持久竞争优势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提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化的管理战略。

    常荔. 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化管理的战略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0-1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30-132..

    分享
  • 李敏;韩立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作抽样的方法已在机器效率问题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效,而将这门技术应用在管理人员工作效率问题上的研究还不多见,尤其是实际案例不多。以广州某一制药企业为案例,详细介绍了在该企业通过应用工作抽样的方法,研究岗位分析中管理人员工作效率问题的实施过程和步骤,以及在中国企业应用的实际技巧,最后总结了该方法的优缺点。

    李敏;韩立国. 工作抽样在管理人员工作效率问题应用的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3-1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33-134..

    分享
  • 陈晓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企业文化概念及其经济内涵进行了分析,确定企业文化符合作为有别于市场契约组合的企业契约组合的基本特征要求,可以进行经济学分析。其次,阐述了企业文化作为显性的制度规范,是企业行为和企业家行为的“行为-道德”生产线。进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企业文化是如何符合经济学原则,从而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最后,希望能通过企业文化的重新认识,确立企业文化在激励机制中的精神激励地位,有效地防范企业家的道德风险。

    陈晓川. 企业文化在激励约束机制中的作用——从经济学角度重新审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5-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35-136..

    分享
  • 郝玉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改制影响企业相关各方利益,尤其影响银行资产的保全与增值。分析了企业改制对银行资产的积极影响、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防范治理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以最大限度维护银行资产债权的权益。

    郝玉贵. 企业改制对银行资产的影响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7-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37-138..

    分享
  • 帅传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和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业引进外资和加强农业外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性建议。

    帅传敏. 中国农业利用外资及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39-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39-140..

    分享
  • 李小玲;黄敏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调查国外使用中文数据库的现状及使用电子资源的习惯,分析了制约中文数据库在国外推广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李小玲;黄敏学. 中文数据库的国外营销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1-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41-143..

    分享
  • 张曙红;张金隆;鲍玉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业主的角度对工程项目招标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粗糙集理论给出了招标风险分析的决策表,进而运用粗糙集理论和方法对招标风险决策表的属性和属性值进行分析,得出了招标风险决策的最小决策表,使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招标风险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为管理和规避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曙红;张金隆;鲍玉昆. 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工程项目招标风险分析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4-1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44-146..

    分享
  • 魏华林;田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型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中,风险无处不在,工程保险是因项目风险管理需要而设计产生的一类综合性保险,具有复杂、保险金额巨大、保险期限长等特征。概述了我国工程保险的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我国工程保险的对策。

    魏华林;田华. 我国工程保险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7-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47-148..

    分享
  • 网络与信息化
  • 李小东;赖国华;江海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9-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国内IT企业技术管理普遍不理想的现状,结合IT企业特点和信息经济特征,有针对性地讨论了对IT企业技术管理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技术战略管理(SMOT)理论,并重点对新技术开发管理进行了探讨。

    李小东;赖国华;江海文. 面向下一代网络的IT企业技术战略管理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49-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49-151..

    分享
  • 王正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52-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简单介绍J2EE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J2EE技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架构。并对软件分层实现机制和系统业务功能模型进行了设计与阐述。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王正成. 基于J2EE技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52-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52-154..

    分享
  • 蔡国沛;王伟军;李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54-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沃尔玛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零售企业的启示,在比较我国零售企业信息化与沃尔玛差距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零售企业成功实施信息化的可行策略。

    蔡国沛;王伟军;李伟. 我国零售企业的信息化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54-1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54-156..

    分享
  • 邹晓辉;李学红;岳超源;徐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5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工程进度管理时,常常需要对工程项目中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处理。通过建立影响区间的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解决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处理方法。

    邹晓辉;李学红;岳超源;徐赟. 基于综合评价的工程网络计划的优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57-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57-158..

    分享
  • 刘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59-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数据挖掘(DM)的分析模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DM模型,包括多个多维立方体模型和一系列多维算子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通信企业消费者行为分析中提供了消费分析的实例和方法

    刘蓉. 数据挖掘及其在通信企业经营分析领域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59-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59-161..

    分享
  • 探索与争鸣
  • 李艳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62-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nti鄄science一词有诸多解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必然引起使用的混乱以及一些恶意的滥用。对反科学进行词义分析,并得出结论———反科学就是站在科学的反面,主张丢弃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应用等方面,企图代替科学,成为人们新的信仰的一套言论。并将反科学和伪科学、反科学主义区分开来,力图梳理反科学的思想脉络,使“反科学”一词更明确更清晰。

    李艳鸽. 反科学的语境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62-1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62-164..

    分享
  • 张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65-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某些学者提出的技术无飞跃与非赶超战略观点做出了解释,探讨了技术跨越与技术无飞跃、赶超战略与非赶超战略的辩证关系。

    张晶. 技术跨越与技术无飞跃及赶超战略与非赶超战略辨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65-1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65-166..

    分享
  • 刘振元;郭敏;费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67-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供应链分类是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集成研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供应链典型定义的分析,指出供应链的形成是由客户需求驱动引发某些实体组织起来对一些增值对象进行的一系列努力,从而基于客户需求、实体组织和增值对象3个基本物理要素分别按照不同的原则提出了供应链的分类,继而引出在此供应链分类法下对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体系结构研究的一些思考。

    刘振元;郭敏;费奇. 供应链的分类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67-1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67-169..

    分享
  • 综述
  • 蔡兰;郭顺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调度是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对企业的经营起到了指导作用。调度问题通常是多约束、多目标、随机不确定优化问题,已被证明是属于NP问题。叙述了智能调度的发展及其特点,并研究了调度问题的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糊理论等智能求解方法。

    蔡兰;郭顺生. 智能调度问题的综述和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21(10): 170-1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4, 21(10): 170-17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