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3-04-18
  

  • 全选
    |
    政府资助项目
  • 延吉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21世纪“智力资源”作为新的特有的生产要素的观点,分析了智力资源时代科技经济一体化所引起的深刻社会变革,以及由此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延吉生. 关于21世纪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若干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6-8..

    分享
  • 卢纪华;赵希男;郭伏;朱春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科技型中介服务机构的现状,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和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对科技型中介机构的外部体制及内部机制进行规范和优化,构建出规范化、多元化、网络化模式的运行机制。

    卢纪华;赵希男;郭伏;朱春红. 科技型中介服务机构运行机制的优化及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9-10..

    分享
  • 李向荣;赵建生;孙东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经典的商品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从市场交换的角度研究企业作为商品所具有的特殊属性,研究企业能力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提出了企业的商品二重性、企业使用价值概念的异化和同化、企业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本质上的统一性、企业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在形式上的同一性等观点,并以这些观点为核心构建了企业能力价值论的理论框架。

    李向荣;赵建生;孙东川. 企业能力价值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1-13..

    分享
  • 尹柳营;樊友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点,在国际化竞争中常常不被重视,但另外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加入WTO的新环境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需要及时面对的问题。认为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完全有可能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关键是一定要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在策略上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自身的微观机制创新、国际化人力资源的投资、参与国际产业键分工、形成战略联盟。

    尹柳营;樊友乐.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4-16..

    分享
  • 郭碧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过程的分析指出,研究与开发活动可以看作是在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且其选择与企业战略有着密切关系。从高技术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可以采取的3种总体战略的基本特征出发,给出了企业应对这些战略的研发活动的各种选择,以有效推动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

    郭碧坚. 基于企业战略的高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7-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7-19..

    分享
  • 蓝海林;张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入WTO给我国旅行社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以探讨规模、经济效益等一直位居全国前列的M省中国旅行社应对WTO的发展战略为例,研究整个行业的应对WTO的战略。

    蓝海林;张平. 入世后旅行社的发展战略研究——以M省中国旅行社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20-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20-22..

    分享
  • 研究前沿
  • 陈劲;尚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23-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论述了产品创新项目战略管理的框架,项目评价与选择的方法以及跨职能项目团队的管理问题,只有实施完善的战略管理过程,产品创新才能取胜。

    陈劲;尚鹏. 产品创新项目的战略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23-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23-25..

    分享
  • 彭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模仿创新中的知识运动模型和模仿创新知识运动管理模型,并对其内涵做了阐释。它对于人们了解和掌握模仿创新中的知识运动规律,进而搞好模仿创新知识运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彭灿. 模仿创新中的知识运动及其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26-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26-27..

    分享
  • 李金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28-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组织激励是影响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组织目标、技术特点和组织结构的不同,高科技企业在目标相容度和工作协作度上具有明显差异。由于组织激励情境是多样的,高科技企业的组织激励目标并不是以单一的个人激励方式能实现的。组织激励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包含着企业激励、团队激励和成员激励等方式。高科技企业只有根据具体的组织激励情境选择适当的激励方式,才能实现有效的组织激励。

    李金生. 论高科技企业的组织激励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28-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28-30..

    分享
  • 张余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最普遍的企业类型,早已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目前全世界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并不多见。对家族企业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张余华. 家族企业存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状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3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31-33..

    分享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 崔万安;覃家君;赵廷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探讨了区域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的计算,自然资源开发的正副外部效应,其它区域的资源政策,据此分析提出了区域资源优势的发挥、优势与劣势资源的利用以及再生与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所采取的策略与政策。

    崔万安;覃家君;赵廷周. 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策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34-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34-36..

    分享
  • 吴传清;刘方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形态与功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而且可以推进区域经济的制度创新。

    吴传清;刘方池. 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37-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37-38..

    分享
  • 项云帆;袁艳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及武汉市区位优势的分析,探讨武汉市经济发展定位、经济发展模式。

    项云帆;袁艳辉.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性调整下武汉市经济发展政策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39-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39-41..

    分享
  • 刘永凤;钟毅;苏世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林业是一个大系统,其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林业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应从森林资源状况、功能、结构、环境几个方面进行,并遵循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科学合理、有可比性等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论述了每个指标的涵义和计算方法。

    刘永凤;钟毅;苏世伟. 林业大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42-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42-43..

    分享
  • 张汉萍;徐四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从技术进步的视角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张汉萍;徐四平.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44-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44-45..

    分享
  • 周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贸易壁垒是当今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限制他国商品进口、保护本国市场的有效手段,我们长久以来讨论最多的是如何去适应及应对国外施加给我们的技术壁垒,很少把焦点集中到我们如何去在世贸规则内合理运用技术壁垒保护自己,如何提高技术壁垒的有效性。最近我国在采用技术壁垒限制国外转基因大豆的进口上,由于技术壁垒的有效性较低而显得有些无可奈何。对我国技术壁垒有效性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有效性进而保护自己的针对性意见。

    周灏. 从中美大豆贸易摩擦看技术壁垒的有效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46-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46-47..

    分享
  • 陈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石油工业面临的资源形势、资源潜力及加入WTO对国内石油工业的影响等方面,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进行了初步探讨。

    陈玲. 基于WTO的石油工业发展战略刍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48-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48-50..

    分享
  • 周上游;向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明了加入WTO对湖南农业的影响,提出了湖南农业发展的对策。

    周上游;向阳. 加入WTO对湖南农业的影响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5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51-52..

    分享
  • 陈省平;刘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广东地区承担国家863项目的现状分析,提出广东地区在申请863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中,应鼓励和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强强”联合,更好地为广东技术创新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陈省平;刘梅. 广东地区承担国家863项目的现状与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53-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53-54..

    分享
  • 创新与产业化
  • 刘昔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湖北省生物工程研究有限公司从姓“事”到姓“企”、从姓“公”到姓“民”的体制改革为例,介绍了公司从理念、制度、技术等方面进行二次创业的新举措与新经验。

    刘昔平. 以体制创新带动二次创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55-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55-56..

    分享
  •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适应现代科技生产一体化发展规律的要求,科技型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相当多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大力创办科技小企业,在实践中形成了大学衍生模式、园区孵化模式、科研机构转制模式、大型企业派生模式和自主创业等5种模式。政府及社会各方面,要努力创造适应科技型小企业发展特殊要求的条件,推动其快速健康发展。

    杨忠泰. 科技型小企业的创办模式及发展条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57-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57-59..

    分享
  • 刘小辉;符少玲;符小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社会信息化趋势下,数据库业已成为信息产业的基础产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内容,而数据库产业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大力发展数据库产业,能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简要介绍了我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刘小辉;符少玲;符小花. 发展数据库产业 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0-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60-61..

    分享
  • 毛禹忠;高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化风险使生物药物之类朝阳产业难以大发展,产业化风险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困扰各投资者的重大难点,在诸多的产业化风险对策中,比较有效并实施中的就是风险预警系统。就此提出基于风险数据库的生物药物产业化风险预警系统,力图对我国生物制药企业有所借鉴,以加速生物药物产业的发展。

    毛禹忠;高艳. 基于风险数据库的生物药物产业化风险预警系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2-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62-64..

    分享
  • 杨集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科技服务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桥梁和纽带。根据科技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提出了发展我国科技服务产业的对策。

    杨集政. 我国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对策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5-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65-66..

    分享
  • 张素珍;徐江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力发展服务业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它关系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分析我国服务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对策。

    张素珍;徐江林. 试论我国服务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7-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67-68..

    分享
  • 兰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城市农贸市场改造为生鲜超市(也即“农改超”),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解决农产品卫生安全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产品的价格;利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国内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在具体分析了“农赶超”的现实意义后,

    兰萍. “农改超”:提升国内农产品竞争能力的途径之一[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69-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69-71..

    分享
  • 肖引;陈杰;杜鹃;王艺;陈海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科研成果转化的三个阶段相互依托、相互连结、依次递进点的角度,分析了市场、利益驱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和企业吸收力等五个方面所造成的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原因,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九个方面的相应对策。

    肖引;陈杰;杜鹃;王艺;陈海平.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72-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72-73..

    分享
  • 张硕;张爱国;胡宝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00年河北省全社会R&D清查活动中制药工业企业的有关数据,从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两方面对河北省制药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了测度分析,反映了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张硕;张爱国;胡宝民. 河北省制药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74-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74-75..

    分享
  • 科技进步管理
  • 董雄报;林燕雄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供应链管理是当前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大学科技园作为一个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加入WTO之际,应将供应链管理作为管理创新的战略目标与国际接轨。就此阐述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及基本内容,并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董雄报;林燕雄. 大学科技园供应链管理刍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76-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76-77..

    分享
  • 雷小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78-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来源归为四种,对于每种来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雷小清. 试论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78-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78-79..

    分享
  • 胡大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知道自己的竞争优势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思路,并从价值链理论出发,探讨了企业寻求成本竞争优势、歧异化优势的战略途径。

    胡大立.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与获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0-8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80-81..

    分享
  • 张新兰;郑银华;石晓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企业中应用ERP系统有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购买软件开发商提供的ERP系统等几种形式。企业在为ERP系统选择适当的结构平台时,必须考虑以下技术实现问题:选择适合的ERP系统结构;重视ERP系统集成;关注系统的可扩展性;确定适用的操作系统;重视系统管理;实现ERP系统与电子商务的整合。

    张新兰;郑银华;石晓梅. 企业ERP系统的技术实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2-8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82-83..

    分享
  • 钟剑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是软件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ISO9000与SW-CMM讨论了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的软件过程在软件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和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

    钟剑龙. 试论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4-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84-86..

    分享
  • 陈有文;龙子泉;田毕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入世成功,现代企业将进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洪流之中。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因事务性、操作性强的因素制约,已不能满足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调整和转型。基于此,提出了切实改善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有效性的建议与对策,以推动现代人力资源部门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陈有文;龙子泉;田毕飞. 对现代人力资源部门职能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7-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87-88..

    分享
  • 马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日益成为现代企业最活跃、最具创造力、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企业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从智力维度、管理知识与能力维度、人格品质维度三个方面,对广西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建立高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模型,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马璐. 企业管理人员高绩效素质特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89-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89-90..

    分享
  • 周亚庆;张振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提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坚持顾客导向的问题,接着论述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面对的现实可能使企业偏离顾客导向原则,由此产生的危害是出现企业成长的“瓶颈”。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周亚庆;张振陵. 顾客导向难题成因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1-9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91-92..

    分享
  • 陈军;袁炎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一股独大”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投资人和经理层的有效约束机制也不能建立。“一股独大”已经给中国上市公司脆弱的治理结构带来种种弊端和负面影响,成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而在当前情况下,“国有股减持”是一个长期的资本转换战略,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所以,在现阶段要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

    陈军;袁炎林.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3-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93-94..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
  • 丁祖荣;朱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伦理作为科技时代的一种新型道德观,属于最广义的社会公德范畴,具有对全人类共同的约束性和评判价值标准的统一性,因而它是对人类最深刻的生存关怀。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加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消费也悄然兴起。它不仅是对传统消费的深刻变革,而且对传统生产方式的转换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应大力倡导环境消费,构建生态伦理道德观,做合格的环境人,从而保证人类的长远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丁祖荣;朱棣. 论生态伦理与环境消费[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5-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95-97..

    分享
  • 高文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活动实践使人与自然构成了二重化的关系,人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对自然负有责任。唯有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高文盛. 科技时代人与自然二重化关系的理性思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98-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98-100..

    分享
  • 夏华;钱建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科技的进步推动人文科学与时代同步发展,并使科学与人文融汇。新世纪高等教育应强调人文与科学交融的办学理念,让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相互支撑,比翼齐飞。

    夏华;钱建荣. 科学与人文琴瑟共鸣[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00-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00-102..

    分享
  • 王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0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是绿色世纪,生态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建筑的生态问题又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生态建筑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但在对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着一些偏见。结合技术社会化的哲学观点,阐明了对我国建筑生态技术应用的看法,同时指出,结合国情,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道路是生态建筑的正确发展方向。

    王兵. 生态建筑的技术社会化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03-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03-104..

    分享
  • 宁钟;司春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05-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技术变革的需求拉动模式和技术推动模式进行了分析,引入了范式和轨道的概念并分析了生产理论的进化含义。

    宁钟;司春林. 技术变革与生产理论的进化含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05-10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05-107..

    分享
  • 许继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出发,探讨高技术、高技术产业的理论含义。

    许继琴. 关于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理论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07-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07-109..

    分享
  • 范运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产权是无形财产权,与有形财产权一样,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并且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只有出现社会分工,尤其当社会进入工业资本经济时代,知识财产为法律确认和保护,被赋予独占和专有使用的权利,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才始得正式形成。

    范运和. 知识产权产生属性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0-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10-112..

    分享
  • 张友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各国都将出口贸易视为彼此间的市场份额竞争。在出口竞争中,出口退税政策之所以广受各国政府欢迎,是因为它有助于扩大本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出口促进效应),增加利润收益(利润转移效应),改善本国厂商在与其它国家厂商的非合作性竞争中的相对地位。非合作性纳什出口退税均衡是:各出口国政府都实行出口退税。但这不是实现共同福利最大化的最优解。

    张友仁. 出口退税与出口促进: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3-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13-114..

    分享
  • 苏银娟;费鹏;屠梅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个人在进行环境方面决策时的种种窘境,并借鉴美国农业部为了促使农场主采用保护性耕作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提出了应在信息及经济等方面给予个人帮助,以鼓励个人作出有利于环保的决策。

    苏银娟;费鹏;屠梅曾. 个人环境决策的窘境及其解决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5-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15-116..

    分享
  • 评价与预测
  • 杨青;黄津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出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供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决策时参考,也可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改善管理的指导。

    杨青;黄津金. 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7-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17-118..

    分享
  • 张锡林;唐元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预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出发,为企业提出了一个技术威胁与机会评估结构化的系统框架,该框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决策。

    张锡林;唐元虎. 企业的技术威胁与机会评估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19-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19-121..

    分享
  • 金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与必要性,提出了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应注意的问题,建立了信息化水平、经济、竞争力三维评价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反映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性以及信息化的效应对企业管理影响程度等状态,并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方法。

    金勇.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22-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22-123..

    分享
  • 周春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信用评价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企业信用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量相结合,对企业信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目的在于提高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科学性。

    周春喜. 企业信用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24-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24-126..

    分享
  • 石金涛;冯羡诗;王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在沪外资12家电子制造企业管理人员的有效问卷为第一手资料,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构成这些人员管理技能的四大要素,分析不同企业绩效水平管理者管理技能的差异情况,讨论管理技能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企业管理提出建议。

    石金涛;冯羡诗;王莉. 管理技能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27-1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27-129..

    分享
  • 国外考察
  • 张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法国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在法国科研活动中所处地位的探讨,介绍了法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模式,并联系我国实际,强调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张菊. 法国高校与政府研究机构的合作及对中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30-1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30-132..

    分享
  • 钟叶姣;勾瑞波;李立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3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和一定实践调研基础上,对硅谷模式进行了历史追溯与评述,提出应对其进行客观、理性的审视;认为硅谷模式是“存在主义”的产物。在我国科技园区建设对其借鉴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加强体制和制度建设。

    钟叶姣;勾瑞波;李立生. 审视硅谷模式——兼议我国科技园区建设的借鉴和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33-1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33-135..

    分享
  • 韩立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36-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系统总结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应从调整科学技术政策管理机构、推进尖端研究开发事业、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扩散等方面借鉴韩国的经验和做法。

    韩立达. 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的新动向及借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36-1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36-137..

    分享
  • 庄庆德;苏桂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38-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作者在日本10年的体会,介绍了日本多元化的教育体制特点、多样化的全民教育体制。

    庄庆德;苏桂兰. 论日本的教育特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38-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38-140..

    分享
  • 赵娟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是在借鉴发达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经验的基础上诞生的,在17年的实施过程中,结合本国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和培养特色。但由于这十几年正值经济体制转型期,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博士后制度、管理模式与现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不免产生一系列矛盾。通过对美国、日本与我国博士后制度的比较研究,探索出可资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以促进我国博士后事业的发展。

    赵娟娟. 借鉴美日博士后制度 促进我国博士后事业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1-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41-143..

    分享
  • 科技投资
  • 罗良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向股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于1984年11月首创的,自1991年以来得到了稳步发展,目前已扩展到世界许多国家。它有许多优点,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用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我国那些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定向股这种新的资本运营方法。

    罗良忠. 定向股:一种新的资本运营方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4-1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44-146..

    分享
  • 雷玉明;江文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农户投资与金融信贷进行实证研究,然后从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政策性金融3个角度研究了农户融资困难的原因,最后说明如何从金融上支持农户投资。

    雷玉明;江文力. 论农户投资的金融支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7-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47-148..

    分享
  • 王德祥;谭红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房地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化建设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发展房地产业,必须改革传统的融资方式,开展金融创新。

    王德祥;谭红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房地产融资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49-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49-150..

    分享
  • 段进东;周熔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51-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学研一体化碰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高校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尽管目前有20~30家高校企业直接或间接在主板市场上市,但它的进入门槛对广大高校科技企业而言仍然太高。通过对二板市场与高校科技企业实行对接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高校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的途径及加入二板市场的应对策略。

    段进东;周熔基. 高校科技产业金融资源配置分析——利用二板市场实现技术与资本的对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51-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51-153..

    分享
  • 蔡祖国;郭胜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54-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险投资是涵盖筹资、投资、管理、退出的动态全过程,它对投资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法律环境。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立法存有诸多缺陷,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税法》、《知识产权法》等一些条款已不适应当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亟需修改和完善。

    蔡祖国;郭胜伟. 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环境的法律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54-1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54-156..

    分享
  • 网络天地
  • 伍丁红;邬平涛;唐小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5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跨世纪的旅游业大发展浪潮中,我国的旅游业规模必将达到空前的水平。探讨了网上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伍丁红;邬平涛;唐小琦. 开发网上GIS 促进旅游业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57-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57-158..

    分享
  • 尹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加强网管系统建设的观点,并通过对国内外通信网络网管系统研发经验和教训的分析,提出国内电信厂商建设网管系统的思路和要求。

    尹群. 试论开发网管系统的思路和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59-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59-160..

    分享
  • 刘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0-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青少年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方式,但单一的网络人际交往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对青少年走向社会、接受社会规范造成一定阻碍。在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社会化面临的问题后,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刘立. 网络人际交往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0-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60-161..

    分享
  • 金嗓子论坛
  • 娄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2-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信息时代,科技传播的作用日益凸现,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许多原有的思维、行为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科技传播的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我们不仅要在传播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在思维、行为方式上也应不断借鉴新思想、新方法。

    娄伟. “高科技、高思维”对科技传播的借鉴意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2-1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62-164..

    分享
  • 林李穆;徐学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5-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民营企业要求做大做强的趋势,指出必须首先解决“先做大还是先做强”的战略性问题;提出了企业强大化的3种模式,并进一步得出企业发展循环模式;指出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普遍处于“做强”阶段。

    林李穆;徐学军. 对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5-1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65-166..

    分享
  • 潘汉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加入WTO,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将日趋凸现。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制度改革等诸多方面,探讨了武汉工交职业学院的办学思想与经验。

    潘汉莲. 坚持面向市场 办好高职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7-1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67-168..

    分享
  • 秦冬生;马曲立;吴国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应科学合理地调整实验教学结构,大力增强中心意识,紧密围绕实验教学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准确把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要大力增强优化意识,优化实验教学结构,实验教学资源配置,丰富实验教学内涵;要紧密围绕高等学校办学特色来定位,大力建设一批品牌和特色实验室;要大力增强市场意识,建立适应实验教学结构调整的现代实验室管理制度。

    秦冬生;马曲立;吴国文. 调整高校实验教学结构 建设名特实验室[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69-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69-170..

    分享
  • 汤旸;唐晓波;于俊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71-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EJB的概念及其特性,探讨了电厂实时成本分析系统的原理,展示了EJB技术在开发电厂实时成本分析系统中的应用。

    汤旸;唐晓波;于俊清. 基于EJB技术的电厂实时成本分析系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71-1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71-173..

    分享
  • 综述
  • 朱春奎;朱立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剖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从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生命周期等角度对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进行了讨论。

    朱春奎;朱立奎. 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发展阶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74-1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74-175..

    分享
  • 李咏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76-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新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国际研讨会”的相关思想成果进行了综述。

    李咏吟. 新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之关系综论——“新经济条件下的生存环境与中华文化国际研讨会”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4): 176-1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4): 176-17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