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2-18
  

  • 全选
    |
    特别报道
  • 蔡玉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长期以来科技论文中折射出的科学道德下滑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给出重建识假、打假机制的建议,进而提出痛击学术腐败的社会学问题。

    蔡玉麟. 论文中的科学道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6-8..

    分享
  • 杨怀中;陈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科学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科学文明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采取措施加强科学文明建设已经迫在眉睫。科学文明重在建设,反对学术腐败,遏制乃至彻底铲除科学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倡导科学道德、建立健全科学法规,在全社会营造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良好氛围。

    杨怀中;陈艳.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明[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9-11..

    分享
  • 夏劲;冯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透视了时下社会正在蔓延的各种学术腐败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了学术腐败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若干杜绝学术腐败的对策。

    夏劲;冯斌. 学术腐败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2-15..

    分享
  • 政府资助项目
  • 王娅莉;陈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5-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府投入对企业R&D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政府资助企业R&D活动的各种方式以及不同资助方式的利弊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王娅莉;陈雷. 政府对企业R&D资助的方式及利弊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5-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5-17..

    分享
  • 岳洪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基础研究投入与产出指标,采用集中度、变差系数、排序-频度分布计算方法,描述分析了“211工程”大学基础研究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岳洪江. “211工程”大学基础研究差距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8-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8-21..

    分享
  • 张金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诠释了家族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在家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创建家族企业文化提出了一些看法。

    张金霞. 试论家庭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2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21-23..

    分享
  • 周亮;韩玉启;魏世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田口方法与质量功能展开(QFD)对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角度保证质量。在比较分析田口方法与QFD的基础上,提出了走田口方法与OFD相结合的道路,对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和提高质量改进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周亮;韩玉启;魏世振. 田口方法与QFD的综合应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24-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24-25..

    分享
  • 范体军;崔南方;陈荣秋;谢家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MRPⅡ的基本原理和总结MRPⅡ管理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今天,MRPⅡ管理模式的适用性问题,并对其局限性进行了探讨。该项工作是研究当今环境对传统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影响的开端,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范体军;崔南方;陈荣秋;谢家平. MRPII管理模式的适用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26-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26-28..

    分享
  • 研究前沿
  • 胡卫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对5种科研竞争力战略作了简单介绍与分析,为中国研究大学的科研提供若干发展思路。

    胡卫庆. 研究型大学科研竞争力战略浅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29-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29-30..

    分享
  • 张振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大学在知识经济的环境里做知识的经纪人的方法,即通过对知识的预测、寻找、获取、管理、传播和应用,促进大学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以及与企业创新互动,提高大学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具体研究了知识经纪人的特征、基本活动、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及大学在做知识经纪人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张振刚. 论知识的经纪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3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31-33..

    分享
  • 张红兵;徐丹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追踪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

    张红兵;徐丹纳.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趋势与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协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34-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34-36..

    分享
  • 邹辉霞;何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观点及其用于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基础,进而研究了供应链管理的复杂性特征及基于复杂性的供应链管理研究方法

    邹辉霞;何为. 复杂性科学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36-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36-38..

    分享
  • 刘学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基因治疗的特点及其发展历史,对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基因治疗实践中必须遵循安全、知情同意、公正、保密等伦理原则。

    刘学礼. 基因治疗的发展及其伦理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39-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39-41..

    分享
  • 唐南山;欧阳明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的企业开始研究供应链的时候,国外的优秀企业如思科、戴尔等已经在使用一种更为先进的业务模式——价值网。基于这种背景,主要介绍了价值网这种新的业务模式定义、特点及操作要点,以期给国内的企业一些启发与思索。

    唐南山;欧阳明德. 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价值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42-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42-44..

    分享
  • 马玉波;陈荣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下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过程,提出实现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离”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并从价值创造公式、企业运作趋势、三权分离模型等不同角度进行这一进程的内在机理论述,最后分析了现有企业制度中对三权分离思想的体现和存在的问题。

    马玉波;陈荣秋. 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离:公司制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44-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44-46..

    分享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 秦书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复杂性科学角度出发,阐述“三个代表”在探索中国社会系统演化中的复杂性思维,指出“三个代表”为中国社会系统自组织进化指明了方向

    秦书生. “三个代表”的复杂性思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47-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47-49..

    分享
  • 许先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是江泽民同志创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科学的本质,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时代的呼唤。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国家创新体系”;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先导;创新主要是自主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许先国. 论江泽民科技创新思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50-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50-52..

    分享
  • 高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对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研究和分析是评估一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着力培育的基础动力,并可以此作为判断一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行性的重要依据。通过论述中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10年里,在政府调控能力建设、生存安全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指出在能力建设中还存在的不足

    高岩. 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看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行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52-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52-54..

    分享
  • 宋军;陈建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造成火灾发生几率增加,也加大了火灾防范工作的责任和困难。然而,我国目前城市消防管理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建立以社区组织为基础的城市消防自治管理模式的构想,并对它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具体运作进行了具体探讨。

    宋军;陈建新. 建立我国城市社区消防自治管理模式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55-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55-57..

    分享
  • 吴开松;吴文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社会转型,传统社区正逐步为数字社区取代。探讨了公民个体的生活模式、生存方式发生变革,其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生活观发生嬗变给道德建设带来的影响,提出了重塑道德行为主体,构建其权利与义务关系等举措,以促进数字化社区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协调发展。

    吴开松;吴文生. 数字社区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协调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58-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58-60..

    分享
  • 黄解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数字化工程的启动,数字城市成为普遍关注的研究热点。分析了构建数字武汉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构筑数字武汉的战略意义,并提出发展数字武汉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黄解军. 数字武汉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61-62..

    分享
  • 荆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今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状态,我国还要履行入世承诺,在这种“内外双紧”的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质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开放边际收益增幅为零时是一国最佳开放度;指出了我国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相关性弱化;说明了目前我国加快进口规模增长速度的重要性大于出口;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增加出口创汇规模不应是外贸发展的根本任务,出口规模扩大不应是越快越好等。

    荆娴. 我国外贸发展规模反思[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3-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63-65..

    分享
  • 马家国;张顺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入世后受冲击最大的将是政府。目前我国的政府行政范式很不适应WTO规则,必须进行转换分析了我国政府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行政范式转换的具体对策。

    马家国;张顺铃. 入世与我国政府行政范式的转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6-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66-67..

    分享
  • 李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当今世界信息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入世对我国信息市场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环境、加大投入、推动整合、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

    李玲. 关于入世与信息市场发展问题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68-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68-69..

    分享
  • 刘建卫;冯庆;向安强;陈菁;阮灶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70-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科教兴村”计划与农科教结合系统的关联性,认为农科教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教兴村”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进而指出了农科教结合在“科教兴村”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农科教结合的目的是振兴农村经济,从而达到“科教兴村”计划的最终目标;农科教结合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有利于促进“科教兴村”计划的顺利进行;农科教结合是实施“科教兴村”计划,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最后就农科教结合系统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农科教协调机构的建设,农科教协调机构的职责、农科教的有机结合、农科教结合的信息传递与利益分化、农科教结合的资金支撑等。

    刘建卫;冯庆;向安强;陈菁;阮灶新. “科教兴村”计划与农科教结合系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70-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70-72..

    分享
  • 陈向军;田志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环境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优化环境,推动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陈向军;田志龙. 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基于环境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73-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73-75..

    分享
  • 创新与产业化
  • 段茂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一些能源技术创新的扩散,系统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4个基本要素:作为扩散对象的技术创新本身;技术创新信息的传播途径;描述扩散速度和过程的重要参数-时间;技术创新扩散所处的社会系统,并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各种主要因素。

    段茂盛. 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76-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76-78..

    分享
  • 蔡铂;吉晓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产业集群的几种基本定义,分析了成功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提出了隐含知识的扩散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集群化是创新绩效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

    蔡铂;吉晓莉. 产业集群的创新特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79-8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79-81..

    分享
  • 江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相互关系为基本分析框架,重点讨论了影响信息技术创新过程的几个主要社会问题:①信息技术创新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从而产生错误或“缺陷”的机会很大,必须进行过程监护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创新的质量;②信息社会技能的短缺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创新的过程;③企业家的期望直接决定信息技术创新的内容与创新成果的推广;④社会文化、政治、道德价值观念,主导信息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应用途径。

    江昀. 信息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81-8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81-83..

    分享
  • 刘瑞娜;汪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8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90年代工业园的兴起是城镇发展区域经济普遍采用的方式,这些工业园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这些工业园该如何发展是非常紧迫的问题。在对杭州市古荡镇工业园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园的特点和问题,对其如何向高新特色方向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刘瑞娜;汪蕾. 基于中小企业的小科技园发展管理模式——古荡科技园发展的启示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84-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84-85..

    分享
  • 肖平;蒲伟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8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竹科学工业园无疑是世界众多科技园区中的一颗明星。在分析了新竹科学工业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独到一处的基础上,对“武汉·中国光谷”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肖平;蒲伟芬. 新竹科学工业园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对“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86-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86-87..

    分享
  • 张方华;许为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台湾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利用信息产业推动工业化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和浙江省产业结构的现实,为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张方华;许为民. 台湾产业结构的优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88-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88-90..

    分享
  • 石国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然而要实现科技的突飞猛进,当前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科研机制创新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对中美两国HGP工作的比较分析,试图提出我国科研机制创新的一种模式。

    石国进. 从中美HGP工作的比较看我国科研机制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0-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90-91..

    分享
  • 范秋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是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美国技术创新主要是靠企业来实现的,政府只在创新系统制度的安排方面起主要作用,通过对美国技术创新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些建议。

    范秋芳. 借鉴美国经验 加快我国技术创新步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2-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92-94..

    分享
  • 李远志;刘志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软件是信息社会的核心,它的渗透性、可复用性、适变性使其获得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和爱尔兰两国的软件产业均得到了发展,但是目前它们的发展水平却有很大的差距。试从市场环境,政府政策、人力资源状况和软件技术园建设这四个方面对两国软件业进行比较,结合国情对我国软件业发展提出建议。

    李远志;刘志高. 中国与爱尔兰软件产业的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5-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95-97..

    分享
  • 科技进步管理
  • 朱桂龙;杨飞虹;彭有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中介服务是联系科技和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其发展规律和水平衡量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的繁荣程度。从科技中介的服务内容和功能两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国内外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状况的比较,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对科技中介服务的渗透和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从体制独立化、功能社会化、机构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组织网络化、市场国际化几方面,对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未来发展的趋势特征进行了探讨。

    朱桂龙;杨飞虹;彭有福. 科技中介服务及其发展特征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98-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98-100..

    分享
  • 刘志远;谭淑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进行问卷调查及专利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以实证材料为客观依据,分析了高等院校专利技术成果在产业化问题上的阻碍因素及困难,系统评价了专利产业化状况及所存在的缺陷,深入剖析了各种体制原因,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刘志远;谭淑琴. 跨越专利成果与商业价值的鸿沟——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01-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01-103..

    分享
  • 叶向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04-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建立和健全高效的农业咨询服务体系,使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我国当前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课题。在对独具特色、运转高效的丹麦农业咨询服务体系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农业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叶向东. 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如何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丹麦的农业咨询服务体系及若干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04-10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04-107..

    分享
  • 姚蓉;严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着手,并从国内、国外环境以及科技人才自身特点上分析了造成现状的原因,最后对科技人员未来的流向趋势进行了展望。

    姚蓉;严良.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原因及发展趋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07-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07-109..

    分享
  • 李卫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是提高组织整体效能的前提。基于对组织相关要素的系统分析和定量评价,并从可操作性出发,提出了一个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及双向选择模型,以期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帮助

    李卫星.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双向选择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0-1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10-111..

    分享
  • 李素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人才测评和传统人事考核都是人才评估的方法和手段。对二者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提出现代人才测评取代传统人事考核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李素矿. 现代人才测评挑战传统人事考核[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2-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12-113..

    分享
  • 李晓宇;戴大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3-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项目管理的诸多要素中,人力资源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要素,而且对非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分析非投资项目的内涵及特点,阐述了如何加强非投资项目中人力资源的管理科学化问题。

    李晓宇;戴大双. 非投资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3-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13-115..

    分享
  • 王玉华;王美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6-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责任制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激励原则、流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是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工作效率的提高来源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新武汉大学图书馆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王玉华;王美华. 效率来源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6-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16-118..

    分享
  • 胡继灵;段松;何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般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计划或者需求定单为主,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对供应链中信息流的特点分析,提出了双向信息流的参照模式以及模式的扩展,并且指出了模式的实现基础

    胡继灵;段松;何新.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管理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19-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19-121..

    分享
  • 王黎萤;陈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新的测评体系,为经理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用以把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绩效测评指标。通过ZDZC公司对平衡计分卡的设计实例,说明了平衡计分卡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公司在绩效测评和战略管理方面提供可操作性的管理工具

    王黎萤;陈劲. 平衡计分卡在ZDZC公司中的应用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1-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21-123..

    分享
  • 肖海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虚拟经营具有使企业避免非战略价值链环节对战略环节的价值侵蚀、强化战略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增加启动价值链循环机会等作用,因而,它有利于企业整体的价值创造,同时,虚拟经营也是企业竞争战略转型和市场环境变迁的必然选择。企业实施虚拟经营后,使企业的能力、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经营效应等方面出现特征变化。

    肖海林. 企业虚拟经营的动因与特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4-1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24-125..

    分享
  • 秦德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6-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探讨将现实期权思想应用于战略投资决策与公司价值评价,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世界里,运用布莱克-舒尔斯模型来鍪别正确的问题和正确的行动

    秦德智. 现实期权的应用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6-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26-128..

    分享
  • 李永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股票期权能够以其特有的社会化评价机制、长期利益捆绑机制和社会化筹资机制等制度安排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这对于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尤为适用。从而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股票期权制的现实可行性,以及在推动这种新的激励机制中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李永周. 股票期权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29-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29-130..

    分享
  • 王震良;崔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员工持股是我国企业界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员工持股设计中,融资成功与否是决定整个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并成功的关键。在明确员工持股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员工持股融资的现状,从分析造成融资难点的法律制度障碍入手,通过考察国外员工持股融资理论,总结并借鉴其成功经验,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可供借鉴的若干操作设计。

    王震良;崔毅. 员工持股融资的理论分析与操作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31-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31-133..

    分享
  • 胡朝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因特网空间中社会伦理秩序的特点和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网络规制的问题,指出了网络规制中法治的局限、“技治”的困境、德治的障碍,以及实现全球“共治”的困难,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进行了分析。

    胡朝阳. 网络规制中的法治、技治、德治及其全球“共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34-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34-136..

    分享
  • 陈明亮;赵国忻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ASP(应用服务提供商)商务模式在传递地方电子政府服务中的应用潜力。ASP模式能够帮助地方政府在提供新一代电子政府服务时克服诸如IT人才缺乏、资金不足等障碍。但要充分实现ASP模式的潜力,地方政府必须具备足够的IT能力和管理能力,并有高层领导的强力支持。

    陈明亮;赵国忻. 利用ASP创新地方电子政府服务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37-1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37-139..

    分享
  • 张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0-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推进湖北信息资源网络化管理与联合开发利用的9个建设性对策。如政府引导,宏观控制;集中投入,确保重点;多头并进,协调发展;横向联系,共享资源;集约管理,联合开发;网络管理,网络服务;抓好示范点等

    张帆. 湖北省信息资源网络化管理与联合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0-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40-142..

    分享
  • 贺晓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探讨了远程教育中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如何获取信息及如何加强其安全性的问题。

    贺晓敏. 远程教育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获取及其安全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3-1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43-144..

    分享
  • 网络天地
  • 郑永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计算机犯罪证据的提取与分析是侦办计算机犯罪案件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计算机证据本身的特点,取证过程及证据分析与传统物证差别较大,因此需要对计算机证据的提取与分析技术进行研究。从侦查工作的实际出发,对计算机证据的基本取证步骤、证据分析及证据审查等问题进行探讨。

    郑永红. 计算机犯罪证据的取证问题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4-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44-145..

    分享
  • 余澜;刘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6-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分析了网络侵权对传统的国际私法管辖权原则的挑战,并尝试看结合有关的司法实践对网络侵权案件中管辖权的确认问题进行了探讨。

    余澜;刘华. 浅析网络侵权案件中管辖权的确认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6-1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46-147..

    分享
  • 科技投资
  • 刘小辉;符少玲;符小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8-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是为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而实施的战略性决策、、它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其投资强度超过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承受能力。背负着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的中国,综合国力远不及发达国家,投资资金短缺严重不足,必须拓宽基础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建议采用ABS融资新思路,并分析了其应用的可行性

    刘小辉;符少玲;符小花. ABS融资:我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融资新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48-1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48-149..

    分享
  • 郑芸;朱海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5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贷营销是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信贷营销的观念在我国尚属初级阶段,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营销的必要性,并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信贷营销的策略。

    郑芸;朱海洋. 浅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50-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50-152..

    分享
  • 叶建木;詹永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53-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并购将进行第二次登陆,研究外资并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别探讨了外资并购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分析了跨国并购的动因以及外资并购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

    叶建木;詹永东. 外资并购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53-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53-155..

    分享
  • 刘捷;刘爱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56-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21世纪,伴随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作为衡量和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基于对社会文化氛围的相关阐述,客观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对创新的束缚,指出了如何在我国建立有利于创新精神的社会文化氛围。

    刘捷;刘爱玲. 造就创新精神的社会文化氛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56-1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56-157..

    分享
  • 金嗓子论坛
  • 王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60-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高校招生系统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省级招办、高等学校及其主管部门,考生等多个因素,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等特点,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目标、多干扰、多变量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具有多级控制结构。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各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省级招办和高等学校、考生具有不同的控制要权限,各自以不同的机制控制着高校招生系统的行为。

    王福. 我国高校招生系统哲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60-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60-162..

    分享
  • 郭朝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63-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后勤既有教育属性,又有经济属性,两者的辨证统一是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高校应该重视后勤的经济属性,继续加大对后勤的扶持力度,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高校后勤实体。

    郭朝东. 后勤的经济属性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63-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63-165..

    分享
  • 柴典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6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的中国,需要高校博物馆在两个面向的基础上,探索价值功能的新定位,争取更多观众

    柴典腾. 21世纪高校博物馆建设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66-1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66-167..

    分享
  • 舒建平;刘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6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租赁业已成为世界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金融工具,并成为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我国水利行业已积累了大量的存量资产,充分利用固定资产售后回租,是盘活这些存量资产的有效方式之一。

    舒建平;刘波. 固定资产售后回租决策问题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68-1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68-169..

    分享
  • 赵奇平;刘雪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CAD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程设计理念和方式的变革,决定着工程图学课程深入改革的任务和方向。三维设计理念是工程图学面临的新课题,在图学教育中引入三维实体造型理论和技术,使教学过程与工程应用相联系,是推进工程图学课程深入改革的必然趋势。

    赵奇平;刘雪红. 现代CAD技术发展与工程图学深入改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70-1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70-171..

    分享
  • 何丹;张文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72-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建立职工持股法律制度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得出职工持股法律制度的规制对象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以分享企业利润为表现形式的职工持股行为的结论。

    何丹;张文楚. 试论职工持股法律制度规制对象的性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72-1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72-173..

    分享
  • 张宏建;许跃彩;蔡晓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对台军事斗争需要出发,论述了现有纳米技术成果在军事渗透打击武器方面的应用

    张宏建;许跃彩;蔡晓红. 纳米技术在军事渗透武器上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74-1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74-175..

    分享
  • 综述
  • 侯锡林;黎志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76-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企业家概念展开了历史考察和经济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学者提出的企业家概念进行了综述、对比和简要评价。

    侯锡林;黎志成. 综论企业家概念的沉浮变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2): 176-1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3, 20(2): 176-17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