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2年, 第1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2-11-18
  

  • 全选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 刘茂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还应包括文化建设的内容。为复兴西部地区文化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要处理好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坚持、加强主流文化;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应充分利用好西部现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文化模式,彻底破除陈旧观念。

    刘茂海.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文化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62..

    分享
  • 创新与产业化
  • 徐顽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新区是我国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的重要模式。在正视加入WTO带给我国高新区严峻挑战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入世”带给我国高新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徐顽强. 加入WTO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机遇[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73..

    分享
  • 王学力;沈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家信息化6要素为基础,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环境、社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广州的信息化发展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广州目前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基本判断。

    王学力;沈超. 广州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与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85..

    分享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 凌晓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建筑业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入世后如何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凌晓玫. 入世与我国建筑业人力资源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58..

    分享
  • 刘爱玲;张冀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要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针对西部贫困地区的现状,实施科教优先战略和高科技开发战略,从而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刘爱玲;张冀满. 依托教育和高科技 实现西部贫困地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60..

    分享
  • 郑笑冬;陈安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目前仍是国内外讨论的一个热点,在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过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就目前流行的定义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自己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同时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探讨。

    郑笑冬;陈安民.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之管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54..

    分享
  • 鲜于德清;黄晓东;鞠耀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协调性分析,阐述了系统协调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且科技子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器”,并给出了描述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的数量方法。

    鲜于德清;黄晓东;鞠耀绩. 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56..

    分享
  • 严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是西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立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路径关系到西部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首次提出了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由宏观环境路径、中观管理路径与微观具体路径组成,并围绕它们进行了探讨。

    严良. 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路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65..

    分享
  • 张亮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经济即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三层次划分法,指出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基石,也是我国企业按照游戏规划、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

    张亮. 诚信经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67..

    分享
  • 创新与产业化
  • 黄兰;李志强;龚佳山;李向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阶段郴州的小城镇建设主要存在布局分散,设施落后,规划滞后,管理力度不够,建设秩序较乱,产业结构趋同,特色不鲜明,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分析认为郴州的小城镇建设应该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农字特色的产业结构模式,示范性的城镇建设道路模式,因地制宜的城镇类型模式,突出环境保护的生态模式。

    黄兰;李志强;龚佳山;李向东. 山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初探——以郴州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69..

    分享
  • 夏保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地位上看,技术创新竞争是当代企业竞争的最根本形式;从形态上看,当代技术创新竞争是高度动态发展的;从内容上看,技术创新战略的竞争是当代技术创新竞争的关键;从形式上看,技术创新竞争的合作形式越来越突出。

    夏保华. 当代企业技术创新竞争的特点和趋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71..

    分享
  • 柯进生;刘兵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滞后的现状从技术需求(企业)、科技开发机构、科技成果本身以及科学技术推广等4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成功实践,提出了加快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一系列方法及对策。

    柯进生;刘兵红. 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滞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80..

    分享
  • 李莹;赵付民;沈玉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归纳,透视出河北省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技术创新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创新的战略体系以及相应的策略。

    李莹;赵付民;沈玉春. 河北省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82..

    分享
  • 张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对我国传统产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战略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体内容包括:依据企业信息化能力值对将要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类型的划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的差异化选择等内容。

    张慎. 我国传统产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差异化实施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75..

    分享
  • 徐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通过对我国外贸产业市场竞争度的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外贸产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并对造成过度竞争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徐锋. 我国外贸产业市场竞争度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77..

    分享
  • 政府资助项目
  • 李卫宁;张平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集团公司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集团公司的影响和组织机制是整个集团公司创造价值的关键。当集团公司的业务组合与组织结构出现不匹配时,可以有三种调整的思路。价值创造是调整业务结构的原则,总部职能和分权与集权的关系则是调整组织结构必须处理好的问题,当集团公司的业务组合与组织结构相互匹配时,才能形成并发挥集团的核心优势。

    李卫宁;张平等. 集团公司业务组合和组织结构调整的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13..

    分享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 杜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推进产品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建设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普及科学知识等6个方面,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实践与体会。

    杜伟. 试论江泽民的技术创新思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43..

    分享
  • 吴献成;聂晓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泽民同志从当代世界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出发,强调技术创新,提出系统地加强技术创新的思想,对于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从内涵、意义、任务、体系、方针、机制等方面,概括了江泽民同志的技术创新思想。

    吴献成;聂晓霞. 试论江泽民的技术创新思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45..

    分享
  • 田少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的分析,阐述了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系统辩证性,为人们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更准确、完整、简明、生动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

    田少波. 试论邓小平系统的改革开放思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47..

    分享
  • 黄敬宝;莫晓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中国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它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入WTO给中国环境带来机遇和挑战,加大了中国环境建设的难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

    黄敬宝;莫晓红. 中国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0-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0-50..

    分享
  • 政府资助项目
  • 杨兰蓉;鲁耀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转化。汽车制造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主导产业,在应用电子商务进行传统产业改造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杨兰蓉;鲁耀斌. 汽车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4-16..

    分享
  • 郭跃华;张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供应链与电子商务的整合,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供应链概念和特点的分析,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供应链与电子商务整合的体系结构,并对建立该体系结构的整合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

    郭跃华;张红. 供应链与电子商务整合的体系结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7-19..

    分享
  • 钟映丽;侯先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和顾客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合作已成为一个成熟企业应对竞争的有效手段,而且这种合作关系相对于其他优势是难以模仿的。形成合作竞争的趋势由是系统的固有特性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在实际的横向和纵向合作竞争系统中得到了体现。合作竞争的系统学原理使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效益,我国和谐统一的文化传统更为合作竞争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

    钟映丽;侯先荣. 合作竞争的系统学原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9-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9-21..

    分享
  • 罗云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防策略投票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防操纵性社会选择机制的设计框架,提出了防操纵性社会选择机制设计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罗云峰. 防操纵性社会选择机制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22-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22-23..

    分享
  • 研究前沿
  • 连燕华;孟宪棠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水平、实力和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探讨了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若干评价理论与方法,并企业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估的实践。

    连燕华;孟宪棠等. 试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评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24-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24-26..

    分享
  • 刘荣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高新区纷纷提出“二次创业”的口号,在这个高新区再发展的特殊阶段,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近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把评价结果与1994年的情况进行对比,力图反映各地区高新区发展演变的最新动态。

    刘荣增.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态势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27-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27-29..

    分享
  • 李浩;戴大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关技术轨道识别和沿技术轨道创新这一课题,国内外尚无人进行过深入研究。通过对技术轨道特点的分析,论证了高新技术企业沿技术轨道创新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预测和识别新技术轨道的策略和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进入新技术轨道的策略,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浩;戴大双. 高新技术企业沿技术轨道的创新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0-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30-32..

    分享
  • 张兰霞;关志民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我国转制科研院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选择的5种战略。

    张兰霞;关志民等. 我国转制科研院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3-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33-34..

    分享
  • 贾一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生化过程中的融资来源及面临的困境,探讨了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融资环境的出路。

    贾一伟. 高校科技产业化面临的融资困境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5-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35-37..

    分享
  • 李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战略定位、产业关联、主要动力、着力点和突破口等7个方面,探讨了大学城建设的有关问题。

    李光. 关于大学城建设的几个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7-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37-38..

    分享
  • 夏江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层次人力资源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人才竞争的必然结果。中国加入WTO以后,人才竞争更为激烈。从经济发展、工作环境、人事制度等多方面对高层次人力资源流向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

    夏江敬. 高层次人力资源流向问题的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39-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39-40..

    分享
  •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
  • 肖耀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在带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在这一背景下,阐述了环境科学的兴起原因及学科定位,指出加强环境的治理时,环境道德意识的培育尤为重要。

    肖耀根. 略论环境科学发展中的环境道德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5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51-52..

    分享
  • 科技进步管理
  • 许庆瑞;毛凯军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8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杭州市高技术产业缺少集聚效应是其落后的主要因素之五。为了指明具体不足之处及原因,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发展对策。

    许庆瑞;毛凯军等. 杭州市高技术企业群现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86-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86-87..

    分享
  • 李智;叶良朋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领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离不开知识管理的支持,通过对客户关系管理中的知识分类和知识管理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集成的知识管理体系,以支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企业的实际应用。

    李智;叶良朋等. 基于CRM的知识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88-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88-90..

    分享
  • 张皓月;王方华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内涵和本质,由此提出企业文化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的论断。同时,分析作为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功能及不断进行创新的要求。

    张皓月;王方华等. 构建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91-9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91-92..

    分享
  • 陈浩;王永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9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并购是企业实施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并购企业将面临着双方文化冲突问题,在分析了这种冲突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文化冲突、进行文化整合的一些对策。

    陈浩;王永等. 并购企业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93-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93-94..

    分享
  • 谢武;陈晓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弄清股份制企业的真正决策者对于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资本所有者对经营者存在的强烈依赖性;资本所有者所有权的分散性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股份制企业的真正战略决策者是经营者而不是股东。

    谢武;陈晓剑. 国有股份制企业的真正战略决策者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95-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95-97..

    分享
  • 王洋;张子刚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学术界对企业联盟失败率高低的不同认识,并结合具体事例剖析了导致企业联盟失败率居高不下的具体原因,提出了促使企业联盟取得成功的对策。

    王洋;张子刚等. 企业联盟高失败率的原因剖析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98-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98-100..

    分享
  • 刘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竞争可以从企业外部形成持久的发展动力激励系统。最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竞争型和完全竞争型之间的动态竞争型市场结构。要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必须注重加速市场化建设进程,塑造技术创新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培育企业家市场,创造能有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

    刘炜. 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0-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00-102..

    分享
  • 赵景峰;孙亚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科研型企业成本核算的一种模式,并对成本核算目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赵景峰;孙亚锋. 科研型企业成本核算模式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3-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03-104..

    分享
  • 杨忠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人们对企业技术创新还存在着单纯从技术角度理解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当成技术的创新和重大企业轻小企业,忽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以及片面理解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忽视企业之外科技力量吸收等三个方面的认识误区。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已严重束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杨忠泰. 企业技术创新的几个误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4-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04-106..

    分享
  • 王丽;王强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军事的到来,使装备保障领域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对知识军事条件下的装备保障模式进行构想,将积极推动装备保障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从而构想了网络保障、虚拟保障、知识保障、可持续保障、可视化保障5个全新的保障模式,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王丽;王强等. 知识军事条件下的装备保障模式构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7-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07-108..

    分享
  • 蔡敬标;范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舰船装备的全系统、全寿命过程管理角度,以及适应现代舰船装备技术发展的需要,借鉴美国军方实施“持续采办与寿命周期保障”(CALS)战略应用实践经验以及供应链管理技术成果,研究探讨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学、高效地进行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管理,提出了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集成化舰船综合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方案,通过采用建立分布式开放型综合数据库进行交互式存取与联机服务,以建立一个共享的舰船综合保障数据环境。

    蔡敬标;范英. 集成化舰船综合保障管理系统方案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09-1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09-111..

    分享
  • 科技进步理论
  • 鲁德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制度与技术的互动原理,认为技术竞争实际上是制度的竞争。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论述了制度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分析了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科技制度创新及制度环境优化的路径。

    鲁德银. 科技进步的制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12-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12-114..

    分享
  • 卢加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的动态变化对企业竞争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企业转变战略思维模式,从线性思维模式转向动态组织学习模式,从静态竞争思维转向动态竞争思维,从局部的产品竞争思维转向全程竞争思维,从竞赛式竞争思维转向超越式竞争思维,从对立竞争思维转向合作竞争思维。

    卢加业. 动态环境中的竞争战略思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14-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14-116..

    分享
  • 张会云;唐元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1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采用行为,构成了技术创新扩散的关键环节。利用博弈原理,对企业采用技术创新的决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采用决策过程实质上是企业选择最佳采用时机的博弈过程。

    张会云;唐元虎. 企业采用技术创新决策的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17-1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17-119..

    分享
  • 胡继灵;何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现有的几种合作伙伴的挑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博弈分析法这种新的方式,是博弈论这种工具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另外,还系统地分析了博弈分析法与其他各种方法相比的优缺点,以及这种方法在现实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定量地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的对供应商选择中的最佳策略。

    胡继灵;何新.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博弈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19-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19-121..

    分享
  • 吴洁;陈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应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分析理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的“创新研究群体”的科研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吴洁;陈卫. 模糊决策在基础研究创新群体评价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22-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22-123..

    分享
  • 刘国彦;孔凡士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研究与开发(R&D)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具体到对每一项科研成果的经济作用进行评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对R&D的一般经济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确定科技投资经济效益的方法。

    刘国彦;孔凡士等. R&D投资贡献分析理论模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24-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24-126..

    分享
  • 秦刚;周明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信息资源一体化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在整合内外部资源方面的迫切需求,指出企业制造资源计划(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RM)整合的必然性;分别从价值体系、业务管理和技术层次来研究企业制造资源计划(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RM)整合的机制,为企业整合外部资源提供了思路。

    秦刚;周明等. 关于整合CRM和ERP系统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27-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27-128..

    分享
  • 方明;韩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29-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多阶段投资项目作为分析对象,利用期权定价模型和决策树,对多阶段投资项目的价值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种新的投资评价方法,将项目评估、资本预算决策和投资者的风险预期纳入了期权评估法这一分析框架内,为投资评价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方明;韩平. 期权定价理论在多阶段投资评价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29-1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29-131..

    分享
  • 王文慧;梅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管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尝试构建了一套员工满意度的综合评估模型,并通过该评估模型对一高科技企业进行了实际调查和评价分析。

    王文慧;梅强. 企业员工满意度的评估模型与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31-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31-133..

    分享
  • 郑伯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通常的3种融资方式分别为内部融资、股票融资、债权融资。运用模糊系统方法,通过对3种融资的对比分析,确定各因素的隶属度,得出单因素评价矩阵,求出评价指标,从而达到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综合分析目的。

    郑伯良.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34-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34-136..

    分享
  • 科技投资
  • 詹亮明;胡荣才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定义投资基金体系、分析我国现存投资基金体系的整体性缺陷和层次性缺陷的基础上,就建立完整的投资基金体系、基金体系的整体性创新和层次性创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詹亮明;胡荣才等. 投资基金体系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37-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37-138..

    分享
  • 唐炎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着重从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两个不同的角度对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与风险规避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唐炎钊. 高科技产业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估与规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39-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39-140..

    分享
  • 蔡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应适时引导已具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跨国竞争。借鉴日本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阐明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设想,包括行业选择、区位选择及政策扶持3个方面。

    蔡丹. 我国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1-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41-142..

    分享
  • 网络天地
  • 殷雄;王浣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的电子化改革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电子政务的概念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由于政府规模的不断扩大,行政管理费用也正在不断上升,传统的政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主要通过电子政府与传统政府的比较,从成本角度分析了电子政府相对于传统政府的优势。

    殷雄;王浣尘. 电子政务的成本优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3-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43-145..

    分享
  • 张子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5-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经营决策的重要性,开始运用经营决策的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具体决策过程。传统的经营决策理论因为缺乏对内外条件变化的适应性和互动性,而逐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战中面临更多的挑战。而融入了博奕论的现代经营决策有利于克服传统经营决策的不足,以崭新的视角看待和解决经营决策中的问题。以解决电子商务的瓶颈--信用问题为例,探讨了如何在博弈论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现代经营决策。

    张子刚. 基于博奕的电子商务经营决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5-1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45-147..

    分享
  • 王建辉;张毅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8-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网络组织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网络组织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机制。

    王建辉;张毅等. 基于网络组织的协调观——从适应性的角度谈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48-1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48-149..

    分享
  • 郑国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网络经济核心的电子商务,其应用程度是企业应对网络经济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而言,应用和发展电子商务是迎接网络经济时代的生存和决胜之道。首先界定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概念及其,并据此分析了我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郑国华. 试论电子商务在我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0-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50-151..

    分享
  • 杨幺明;肖茂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2-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我国教育资源不足和教学手段落后的现状,提出了开展网络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杨幺明;肖茂严. 在我国发展网络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2-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52-153..

    分享
  • 李露;刘美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CAI教学中存在的典型缺陷,提出应将创意融入地体课件开发流程中,以发挥CAI教学的潜在功能。

    李露;刘美珍. 浅谈多媒体课件开发中的创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3-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53-154..

    分享
  • 金嗓子论坛
  • 娄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公众更倾向于选择“快餐式”的文化,回避深刻、回避思考的今天,“创新传播快餐现象”地出现也是情理中事。大众媒介“快餐式”地传播创新,极大促进了各种创新在我国的推广、普及、应用。不过,“快餐”毕竟不能代替精雕细刻的传统食品,而且自身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媒介传播创新的效果。

    娄伟. 创新传播“快餐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5-1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55-157..

    分享
  • 萧成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8-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科技与人文发生着越来越多联系的时候,我们的某些教育却正在使它们走向脱节。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说明:在当今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科技工程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强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尤其是与科技和工程相关的伦理道德教育。目前,纠正在市场经济中愈来愈烈的重智轻德的不正常倾向,已经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和改革教育的当务之急。

    萧成勇. 切莫制造没有“文化”的工程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58-1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58-159..

    分享
  • 周德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60-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福利行政又称为社会工作行政或社会行政。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社会福利行政管理亦相应地发生了变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行政管理必将进入一个全面推进、稳步发展、不断完善的阶段,呈现八大发展趋势。

    周德民. 略论中国社会福利行政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60-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60-162..

    分享
  • 李晓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63-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理论上分析了社区建设概念下社会工作的社区发展涵义,并从实践上探讨了专业社会工作者在我国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李晓凤. “社区建设”概念下的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63-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63-165..

    分享
  • 王权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6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特许连锁经营的本质出发,指出特许连锁经营的核心是特许权的转让,对特许连锁经营合同的特定内容规则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结合我国实际,检视现阶段特许连锁经营领域的立法弱点及法律适用的冲突问题,强调完善相关立法、消除法律盲区与误区。

    王权典. 特许连锁经营中若干法律问题之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66-1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66-168..

    分享
  • 夏佐铎;姚书振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产权理论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现有农用土地资源产权制度不足,提出了改革农村土地资源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即土地资源产权的明晰化和土地资源产权交易的市场化。

    夏佐铎;姚书振等. 浅谈农村土地资源产权的改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69-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69-170..

    分享
  • 陈中文;袁小鹏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1-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严重脱离社会现实需要的弊端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陈中文;袁小鹏等. 地方高校科研三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1-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71-172..

    分享
  • 综述
  • 肖江文;赵勇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3-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手段,总结了国内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研究概况,并阐述了主要的研究方法。

    肖江文;赵勇等. 我国环境管理研究概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3-1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73-175..

    分享
  • 高建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6-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建平. 加强技术创新 促进区域发展——全国“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6-1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76-178..

    分享
  • 黄志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8-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志文. 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系统——全国科技信息工作研讨会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19(11): 178-1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2, 19(11): 178-17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