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1-05-18
  

  • 全选
    |
  • 韩雄辉;杨瑞海;洪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比湖北、四川两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活动情况,分析两省存在的差异,从而得出对处于相对弱 势的湖北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启示。

    韩雄辉;杨瑞海;洪磊. 湖北、四川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活动研究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0-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0-42..

    分享
  • 程森成;卢宏明;孙泽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结合我国大学管理的特殊情况,指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做 好的基础工作。

    程森成;卢宏明;孙泽厚.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可能性与现实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0-0..

    分享
  • 杨超;张子刚;何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一种在网络扩张中的最优流量问题:如何确定一个最优流量r 使得网络容量扩张后的效益函数f (*),减去扩充费用函数(r*)后的净效益达到最大?在假设f(r)是分段函数的条件下,这个问题存在有效的算法。

    杨超;张子刚;何琼. 网络管理与调整中的最优流量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0-0..

    分享
  • 蔡厚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巨大的潜在动力,也有着更为 强大的现实阻力,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

    蔡厚清.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阻力及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0-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0-36..

    分享
  • 孙睦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科技创新体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企业在市场中奠定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对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机制的建立进行了系统研究。

    孙睦优. 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创新体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7-19..

    分享
  • 胡兴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当前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对策主要有:大幅度提高政府对R&D经费的投入;鼓励企业增加R&D的投入,提高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胡兴河. 科技创新能力:我国的差距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20-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20-21..

    分享
  • 李龙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技术创新如何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然后探讨了在技术创新方面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集群创 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虚拟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以核心技术建立核心能力。这在目前探 讨和建立企业核心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李龙一. 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企业核心能力培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22-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22-24..

    分享
  • 杜晓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物流概念所蕴涵的基本内容、物流系统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以及21世纪物流技术的发展趋 势。我国企业物流系统设备落后,规划不足,遏制了企业物流技术的现代化,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必须重视物流系统创新设计,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杜晓君. 物流创新──现代制造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新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25-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25-26..

    分享
  • 刘毅;徐顽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刘毅;徐顽强.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27-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27-29..

    分享
  • 戴春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技术创新的特性及其给财务管理所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了会计主体、理财观念、融资渠道与方式、激励机制与分配制度、财务信息披露等5个方面的财务创新。

    戴春兰. 技术创新对财务的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0-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30-31..

    分享
  • 刘胜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我国农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模式应该是“模仿 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

    刘胜祥. 我国农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2-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32-33..

    分享
  • 孙淑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个产品优势转瞬即逝的知识驱动型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被看作是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企业最基本的资 产就是这些知识和技能,只有对知识和技能不断进行创造和更新,优势才能持续。然而对中小企业来说,创新和更新面临着 更大的障碍。只有知识联盟,才能真正有助于中小企业在这个充满知识竞争的世界里不断发展壮大。

    孙淑生.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出路──知识联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4-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34-35..

    分享
  • 李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整个社会变革具有重要 促进意义。但是现实中,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政府有必要了解这些困难并采取相应措施和企业一起克 服这些障碍,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李峰. 建设技术创新环境 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7-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37-38..

    分享
  • 温伟韬;黄栋;邹珊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科研院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技术创新不足是科研院所存在问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在科研院所企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温伟韬;黄栋;邹珊刚. 创新与科研院所企业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39-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39-40..

    分享
  • 罗国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武汉市传统产业改造中存在的“四大障碍”问题,借助知识经济兴起、传播、启迪、导入的效应,探讨了武汉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的问题

    罗国轩. 知识经济与武汉市传统产业高新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43-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43-45..

    分享
  • 谭斌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科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指出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就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谭斌昭. 科技全球化的对策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46-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46-47..

    分享
  • 张乃平;万君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管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指出了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有利于 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产业管制的方向性建议。

    张乃平;万君康. 试论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管制与技术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48-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48-49..

    分享
  • 任贤锋;齐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来有的挑战和机遇。按“智猪”博弈的方法选择企业的战略方向有利于中小企业抵御风险和把握机遇。

    任贤锋;齐欢. 入世后中小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50-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50-52..

    分享
  • 上官文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实力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根本保证。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科技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并提出科技开发的有效措施。只有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使西部地区真正地发展起来。

    上官文慧. 科技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53-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53-54..

    分享
  • 桂昭明;田辉玉;张文学;程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全国科技人才的总量、时序变化、结构、空间分布的特点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桂昭明;田辉玉;张文学;程芳. 我国科技人才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点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55-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55-58..

    分享
  • 李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我国贫困地区的调研表明,现有许多有碍于脱贫致富的现象,归根到底都与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关,与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有关。我国要夺得反贫困决战的最后胜利,必须大力开发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尽可能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及面向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李光. 反贫困攻坚取决于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59-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59-61..

    分享
  • 陈世强;庄晓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可持续发展基本思想为指导,对我国陶瓷工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概括出陶瓷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世强;庄晓芳. 中国陶瓷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62-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62-63..

    分享
  • 吴巧生;王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6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系统论的有关知识,对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的界定、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及可持续发展型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并指出可持续发展型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的形成必须建立若干支持系统。

    吴巧生;王华.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64-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64-65..

    分享
  • 万小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藏东南的经济地理、民族历史和资源特征出发,依据科学技术哲学的一般发展观,对照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构想,论述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在生物基因、水电能源等方面的开发意义。

    万小龙. 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关节点──藏东南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66-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66-67..

    分享
  • 董淑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旅游业全球化发展、WTO进程进一步加快对我国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培养现代旅游业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对策。

    董淑霞. 旅游业的全球化与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68-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68-69..

    分享
  • 赵海燕;易法海;赵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产品市场体系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多样化、多元化等特点,但其结 构及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率不高,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应采取适宜措施,不断完善湖北 省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育。

    赵海燕;易法海;赵立. 湖北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0-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70-71..

    分享
  • 龙荣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各级领导为了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确立云南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提出促进云南农业持续 发展的几点建议。

    龙荣华. 抓住机遇 促进云南农业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2-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72-73..

    分享
  • 张心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广东林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完成其发展目标,林业科技及其产业化是关键。加快培育林 木良种繁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木浆造纸、林产品加工等林业科技产业,是促进广东林业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心结. 科技产业化是广东林业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4-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74-75..

    分享
  • 李梦媛;罗昌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当今国际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战略性入侵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国 际化经营战略。

    李梦媛;罗昌宏. 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入侵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6-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76-77..

    分享
  • 刘帮成;余宇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环境行为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企业四维竞争模式[Q(质量)、C(成本)、T(时效)、S(策 略)]正在被五维竞争模式[Q(质量)、C(成本)、T(时效)、S(策略)、E(环境)]所取代。环境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国际竞争力 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刘帮成;余宇新. 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新要素:环境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78-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78-80..

    分享
  • 李国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企业不得不改善自己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网络的发展使虚拟企业管理成为可能。随着信息工具、电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企业管理将成为管理的新的发展趋势。阐述企业面临的信息时代环境,虚拟企业管理的内涵及其与传统企业管理的区别,分析了基于网络的虚拟企业管理的优势和劣势。

    李国栋. 信息时代的虚拟企业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81-82..

    分享
  • 金艳;王学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企业,特别是有跨国经营战略的企业集团,最为重要的改革方向应是重视企业环境中的多元化因素,加强企业多元化文化管理,使其员工队伍更具创造性,更善于从事全球性经营。

    金艳;王学军. 企业的多元化文化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3-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83-84..

    分享
  • 刁兆峰;余东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内容的日益复杂和现代企业环境的日益多变,将企业中重大要素联结在一起实现聚合的界面管理就显得日益重要。分析了企业中管理界面的内涵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企业界面管理的基本准则。

    刁兆峰;余东方. 论现代企业中的界面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5-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85-86..

    分享
  • 李大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辨析了知识、技术、信息三个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对三者融会贯通,实施三位一体化管理的新思路。

    李大茂. 论工程咨询设计企业的知识技术信息一体化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7-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87-88..

    分享
  • 付晓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入分析科技服务企业成本过高的种种原因,提出降低成本的可行措施。

    付晓灵. 科技服务企业的成本控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89-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89-90..

    分享
  • 彭辰;蔡庆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9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产品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做法。

    彭辰;蔡庆青. 用产品创新打赢“桥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91-9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91-92..

    分享
  • 梁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9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产品──市场为中心,是建立有效、高增长性渠道战略的基础;其次,渠道与客户购买行为应相匹配;第三, 应建立产品──渠道的适应性;最后,提出了建立“杠杆型”销售队伍的模式及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梁岚. 科学确立市场切入点方能保持企业竞争优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93-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93-94..

    分享
  • 杨战兵;罗昌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长飞公司的成长道路和竞争优势,其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对于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杨战兵;罗昌宏. 从长飞公司的成长看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95-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95-97..

    分享
  • 李庆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刻剖析了造成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深层次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深 层次问题的对策思考。

    李庆祝. 关于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深层次问题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98-9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98-99..

    分享
  • 王维真;吴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政府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形式,剖析了政府行为失范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王维真;吴军. 试析政府行为失范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0-1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00-101..

    分享
  • 黄焕山;刘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2-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当今世界3种影响深远的变化,生产力的内涵及要素变得越来越丰富,生产力有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之分,社会生产力又有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之别,生产力的定义必须涵盖上述内容。生产力的要素由4个部分组成:实体性因素、形成性因素、标志性因素、运筹性因素构成生产力要素体系。知识经济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知识阶级”。

    黄焕山;刘帆. 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范畴新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2-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02-104..

    分享
  • 陈谷;何爱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创造是科学的突破。实现科学的突破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对科学创造的素质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各构成要素的关键,希望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陈谷;何爱华. 浅析科学创造的素质构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5-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05-106..

    分享
  • 肖耀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遗传工程为基础,提出了科技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问题。

    肖耀根. 从遗传工程看科技发展与道德的关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7-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07-108..

    分享
  • 王学东;易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的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两个方面。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拓展重视不够,知识经济时代特有的价值增长机制又决定了人本管理必将被既强调员工的积极性又重视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管理代替。

    王学东;易明. 论人本管理向知识管理路向的演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09-1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09-111..

    分享
  • 梁祥凤;张顺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人才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知识经济以人为本,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科技人才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作为高科技载体的高科技人才。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人才的观点,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梁祥凤;张顺铃. 科技人才:知识经济的内动力──试论江泽民的科技人才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12-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12-114..

    分享
  • 衣长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企公司化改革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国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梳理与借鉴中西方公司治理理论基础上,探讨对我国公司制改革实践的指导意义。

    衣长军. 中西方公司治理理论综述──兼谈对我国公司制改革的指导意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14-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14-116..

    分享
  • 胡社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列举了我国科研成果评价中对于专家、成果总体水平、评审专家组成人员和方式、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和认识科研成果客观条件等方面的若干认识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专门科研成果评价机构的的必要性和设想。

    胡社荣. 关于建立科研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讨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17-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17-118..

    分享
  • 张连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技成果价值的科学性、经济性和社会性进行分析,探讨目前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办法的局限性,给出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

    张连革. 科技成果价值分析及评价方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19-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19-120..

    分享
  • 姚永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外对科技文献的统计评价的多种典型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综合指数评价法,这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克服了其他评价方法的缺陷,采用多指标进行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建立指数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的分类方法对各类科技文献进行客观全面的定量评价,从而更合理,更科学,更有使用价值。

    姚永翘. 科技文献定量评价方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21-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21-122..

    分享
  • 岳松涛;黎志成;刘学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房地产租(售)价预测就是对房地产租(售)价未来水平的估计。对房地产投资决策而言,预测出房地产租(售) 价各种可能的结果,特别是给出定量的评价、分析,是房地产投资决策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运用模糊系统和神经网络相结 合的模糊神经网络(FNN)来实现企业经济指标的综合评判,进而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

    岳松涛;黎志成;刘学工.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房地产项目评判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23-1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23-124..

    分享
  • 黎强;陈清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讨论空气重介质选矿方法的理论基础、产生过程和作用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创新思维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应用过程,指出空气重介选矿方法是逆向思维的结果,其产生机制是借鉴+移植。

    黎强;陈清如. 新思维的应用过程分析──兼论空气重介质选矿方法产生的机制和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24-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24-126..

    分享
  • 葛秋萍;殷正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脑网络使人步入全面的信息自由化时代,人脑以有限的思维加工能力承载着互联网上无限的信息,由此构造出的“双重生活世界”,使同一个体置于不同的生存环境之中,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生活的不同世界里轮流切换,在信息超载的压力下,虚拟经验常常面临挫败的危险。当人的生存环境变成他自身的创造物并受其所控的时候,虚拟的结果淡化了生活中真实的纯朴。虚拟生存在欢欣鼓舞的正功能背后,隐含着巨大的张力。

    葛秋萍;殷正坤. 信息时代数字化生存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27-1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27-129..

    分享
  • 郑双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0-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电子商务最基本的是企业级的电子商务体系。ERP代表了当代最先进的企业经营生产管理模式与技 术,我国的企业只有把ERP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才能使ERP具有生命力。B2B是商家与商家之间的产品、服务、信息 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交换,是买卖双方多元化交易在Internet新环境中的结果。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必须以ERP实现企业信息 化管理和推进B2B业务为重点,使企业成为发展和应用电子商务的主体。

    郑双怡. 试论ERP和B2B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0-1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30-131..

    分享
  • 朱丹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2-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阐述国际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与现状,分析了我国证券电子商务的中国特色及对策,提出发展中国证券电子商务必须结合中国国情。

    朱丹丹. 论发展中的中国证券电子商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2-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32-133..

    分享
  • 刘英;陈晓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的出现使全球税收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可能严重影响目前的税收体制。从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刘英;陈晓芳. 互联网对税收体系的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4-1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34-135..

    分享
  • 刘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6-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网络会计系统的概念、技术基础、特点出发,分析了网络会计系统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刘燕. 网络会计系统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6-1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36-137..

    分享
  • 龚小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8-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多媒体及其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使现代教育产生了根本性变化。就网络教育的前景、高等教育的网络课程开发、对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对教学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

    龚小兰. 网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38-1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38-139..

    分享
  • 李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Internet的技术和发展现状,讨论了如何从学校的角度,建立一个适应当今网络技术发展的具有安全措施的校园内部Intranet网。

    李幸. 校园网的规划与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41-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41-142..

    分享
  • 吕筱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4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险投资的发展不仅需要在风险基金和风险企业之间、风险基金的投资人与管理者之间形成有效率的制衡 机制,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还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来实现风险资本的价值评 估和退出,以达到风险资本的有效循环。

    吕筱萍. 对我国目前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43-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43-145..

    分享
  • 周少甫;王维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46-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这三个方面讨论了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冲击,提出了加入WTO 后我国金融业应采取的对策。

    周少甫;王维真.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46-1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46-147..

    分享
  • 付亚东;张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48-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金融信息化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指出金融信息化是金融业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并提出信息金融这个概念,分析了信息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特征,指出电子货币的出现预示着信息金融时代的到来。

    付亚东;张焱. 从金融信息化到信息金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48-1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48-149..

    分享
  • 杨俊祥;张忠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5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特点的分析,针对当前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高科技创业企业大量涌现的新形势,为投资银行探索了一条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业务拓展的有效途径。

    杨俊祥;张忠伟. 从企业生命周期看投资银行的业务拓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50-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50-151..

    分享
  • 刘丹平;江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52-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对比较优势原则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 过程,是比较优势原则由静态到动态、由短期到长期的过程;而国际贸易政策围绕“最优贸易政策”的选择,也相应经历了 “自由贸易”到“保护贸易”再到“新保护贸易”(或“战略贸易”、“管理贸易”)的螺旋上升过程。发展中国家应从本国国情出 发,依据贸易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制定出相应的切合本国实际的贸易政策。

    刘丹平;江涌. 比较优势原则的发展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52-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52-155..

    分享
  • 廖霞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5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权利质押的法律规定出发,探讨了计算机软件出质的合法性,同时分析了当前软件出质容易出现的问 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廖霞林. 计算机软件质押的法律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55-1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55-156..

    分享
  • 史建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5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两只“有形之手”的行为──随意性的政府干预和党对国有企业的人事控制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扭曲变形的外在原因。同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制度背景──中国特色的国有制进行了分析。

    史建国.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扭曲变形的深层原因分析──从党政联手干预和制度背景角度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57-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57-158..

    分享
  • 陈金银;成中梅;朱增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0-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做好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全新的理念制定适应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管理办法,提出了严格管理是确保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

    陈金银;成中梅;朱增荣.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0-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60-161..

    分享
  • 王华;吴巧生;肖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2-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科建设的软、硬件条件与环境(包括“211工程”建设)、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技术手段等在其中的作用等若干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内、外用人市场的新需求,提出了针对培养工科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灵活式、开放式办学的建议。

    王华;吴巧生;肖军. 对地质工科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2-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62-163..

    分享
  • 熊腊仙;梁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对高校行政人员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高校行政人员必须树立一系列新意识,才能适 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熊腊仙;梁庆. 知识经济赋予高校行政人员的五个意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4-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64-165..

    分享
  • 易立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5-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21世纪对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和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缺陷,并对改革传统模式和建立新的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易立新. 面向21世纪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5-1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65-166..

    分享
  • 郎可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顾了我国MBA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种不同的MBA英语教学模式,提出改进MBA英语教学的观点和思路。

    郎可夫. 我国MBA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7-1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67-168..

    分享
  • 杨小冬;万俊;艾学山;高仕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目标和原则,给出了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示意图。对该软件 用户界面的特点、性能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杨小冬;万俊;艾学山;高仕春. 《水资源开发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69-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69-170..

    分享
  • 朱建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1-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制图课程教学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观点,指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思路、 编程方法及软件工具。

    朱建霞. 高校教学模式变革与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1-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71-172..

    分享
  • 郑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3-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问题、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乱摊派等外部环境,从现念陈旧、管理落后、包袱较重、 职工责任心不强、设备老化等内部原因,分析了火力发电企业面临困境的成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郑剑. 火力发电企业面临困境的成因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3-1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73-174..

    分享
  • 陈加勉;张步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5-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中山电网配电管理系统(DMS)应用软件的功能设计。其应用为提高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供了重要手段,并为故障恢复控制、网络重构提供依据。

    陈加勉;张步涵. 中山电网配电管理系统(DMS)应用软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5-1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75-177..

    分享
  • 刘宇芳;何志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7-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工业监控系统中的红外摄像机为研究对象,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和回归模型设计出消除噪声的自适应滤波 器,提出采用基于多项式的焦平面非均匀校正方法,讨论实现该方法的算法并对图像校正效果进行了分析。

    刘宇芳;何志彪. 基于工业管理的红外监控系统非均匀校正法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5): 177-1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5): 177-17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