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1-03-18
  

  • 全选
    |
  • 唐波;杨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千年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我国现代化建设应立足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在贯彻执行这些战略时要注意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解决的办法以供大学探讨。

    唐波;杨垚. 我国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战略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25-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25-26..

    分享
  • 苏芷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2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我国城市排水的重大意义、现状与对策,提出必须扩大、优势排水系,加强对泵站增容、增建工作,提高排渍中心自动化测控手段以及排水与环境保护等,并提出城市排水信息网络建设的策略。

    苏芷莉. 新世纪城市排水的战略与决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27-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27-28..

    分享
  • 王太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高校与政府、产业、校友等三方互动的基础、连接的方式、互接的内容、机制的运行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方协力,构建21世纪高校互动机制的工作设想。

    王太平. 试论构建21世纪的高校互动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29-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29-30..

    分享
  • 刘强;王明和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3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和探讨了广东工业大学结合地方经济目标,开展科技工作的实践经验。

    刘强;王明和等. 地方经济目标与省属重点大学科技行为的定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3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31-33..

    分享
  • 黄志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具体分析了我国政府决策创新信息消费结构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优化信息消费的对策。

    黄志文. 浅析我国政府决策创新信息消费结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34-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34-35..

    分享
  • 李亚华;袁琪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如硅谷代表的是微电子产业一样,光谷代表的光电子产业则是新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科学界预言:光电子行业将在10年内形成5万亿美元的产值,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产业。全球经济开始追“光”,中国也不例外。根据对世界先进的高技术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特点的分析评估,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武汉建立“光谷”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发展模式选择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李亚华;袁琪等. 借鉴国际经验 加速建设“武汉·中国光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36-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36-38..

    分享
  • 黄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闽粤赣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关联、生态环保等方面不协调问题,提出了产业素质升级应围绕着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总目标和方向进行。

    黄燕. 闽粤赣经济区产业素质升级:理论研究与发展战略构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39-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39-41..

    分享
  • 陈文俊;张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西部开发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及应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对西部开发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陈文俊;张庆. 西部开发战略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42-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42-43..

    分享
  • 文伏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一步搞好长江治理开发,要按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修订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进一步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把长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摆在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和内河航运发达的优势,加大长江上游治理开发力度,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根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给予政策支持。

    文伏波. 进一步搞好长江流域治理开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44-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44-45..

    分享
  • 李锦红;李建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国情出发,阐述了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研究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实现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现存的问题及其可操作性,提出了促进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对策。

    李锦红;李建强. 论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46-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46-47..

    分享
  • 戴勇;张清华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20个统计指标的计算和比较,对湖北省的科技发展现状和地区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模型形象地进行了表述。

    戴勇;张清华等. 湖北省科技状况地区差异分析与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48-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48-49..

    分享
  • 陈荣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湖北作为农业大省、生态农业先进省份开发绿色食品产业滞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陈荣清. 开发绿色食品 振兴湖北经济[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50-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50-52..

    分享
  • 刘焕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是企业科技进步的基础。结合河南省省情阐述了企业信息化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而提出了河南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刘焕成.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促进河南经济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53-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53-54..

    分享
  • 刘家栋;黄和平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武汉市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进展情况,主要服务功能和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刘家栋;黄和平等. 营造局部优化环境 为“创新产业化”服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55-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55-57..

    分享
  • 黄和平;赵杏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武汉市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的实际,提出了新时期加快武汉市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黄和平;赵杏娥. 加快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58-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58-59..

    分享
  • 刘昆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论述国内外电动车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加速创建我国电动车辆品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述及发展我国电动车辆的战略要点及近期目标。

    刘昆敏. 关于加速创建我国电动车辆品牌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60-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60-61..

    分享
  • 蓝海林;蒋峦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企业战略。只有企业战略的选择中,才能最终实现技术创新的价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企业战略都需技术创新作支撑,其中依赖程度较高的是: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先动战略以及非限制性相关多元化战略。

    蓝海林;蒋峦等. 技术创新与企业的战略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62-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62-65..

    分享
  • 盛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组织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以核心能力为主线是企业正确处理技术创新问题的关键。提出了基于竞争战略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问题,指出技术创新战略应围绕核心能力展开,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详细地阐述了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了企业应以核心能力为基础来组织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

    盛亚.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66-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66-68..

    分享
  • 李龙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典型的几种企业组织结构类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下分析对比,并对适用于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作了探讨,以此来研究组织结构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李龙一. 技术创新与企业组织结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69-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69-72..

    分享
  • 焦长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诠释绿色技术创新概念基础上,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相对传统创新机制的特色及注意问题。

    焦长勇.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73-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73-74..

    分享
  • 方志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差异,认为前者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后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进步的道路;指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机制缺乏认识和了解,沿用技术改造的管理模式,是导致目前企业的技术进步存在种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出了转换企业技术进步的机制,构建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的设想。

    方志军. 从技术改造到技术创新—论企业技术进步的机制转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75-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75-76..

    分享
  • 别传武;张乃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知识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分析,结合我国现实情况,阐述了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三分”的思路,即分地区、分阶段、分环节。

    别传武;张乃平. 知识经济和传统产业改造[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77-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77-80..

    分享
  • 杨强;汪秀婷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湖北省作为我国的一个工农业大省,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就抓好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因此,研究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对湖北省传统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强;汪秀婷等. 湖北省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8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81-82..

    分享
  • 王章豹;洪天求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8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现实紧迫性和历史必然性,并提出了 几点发展对策。

    王章豹;洪天求等.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之必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83-8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83-85..

    分享
  • 李秀菊;刘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8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市场预测、市场定位、上市时机等三方面分析了美国铱星公司“陨落”的原因,并以此为鉴,提出市场调研的重要性。

    李秀菊;刘晨. 关于铱星“陨落”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86-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86-87..

    分享
  • 张德金;余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8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武汉市旅游业的现实状况出发,从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发展武汉市旅游的几点建议。

    张德金;余超. 对发展武汉市旅游业的几点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88-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88-89..

    分享
  • 程国平;于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国内目前出现的MBO雏形进行了探讨,着重讨论了MBO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的意义及其运行模式。

    程国平;于浩. 一种企业改制模式的创新—论MBO在中国的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0-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90-91..

    分享
  • 谢香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又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从大的方面讲,我们建设企业文化主要有两大误区:一是生搬硬套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片面模仿西方的企业文化模式,二是摆脱不了传统文化的束缚,意识观念落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已是燃眉之急。

    谢香芝.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2-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92-93..

    分享
  • 王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纪之交,我国的工业化尚处于发展之中,需要大量的制造业方面的技术人才;我国又必须赶上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潮流,需要大批高新技术人才。在剧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中能不能争得相应的主动权,为构建新世纪国家竞争力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大事。

    王中. 论高科技产业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的内在关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4-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94-95..

    分享
  • 陈昭锋;徐国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6-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新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功能的作用存在不足。实践证明,“政府失灵”是影响高新技术创新活动发展,特别是国家创新能力形成和强化的关键因素。具体研究了高新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陈昭锋;徐国祥. 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中“政府失灵”的表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6-9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96-98..

    分享
  • 邓泽宏;丁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台湾政府在高科技发展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以及其对我国大量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邓泽宏;丁宇.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99-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99-100..

    分享
  • 钱金良;钱平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农业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科研管理工作者和决策者的需求,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数据仓库等先进技术进行了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钱金良;钱平等. 农业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实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01-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01-102..

    分享
  • 王晓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0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清洁生产能够节能、降耗、减污、增效,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使企业的局部利益和当前利益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王晓光. 论推行清洁生产方式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03-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03-104..

    分享
  • 张丽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0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股票期权制度理论的探讨,提出了我国高科技企业中实行股票期权制度(ISO)作为有效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障碍、设计难点及解决思路。

    张丽华. 激励股票期权的理论及在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05-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05-106..

    分享
  • 常林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生物进化研究的基本结论,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探讨企业的生物性,以及在此基础上上形成的企业进化规律,从而提出在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发展战略的新思路。

    常林朝. 经济转型时期的企业进化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07-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07-109..

    分享
  • 崔安定;马连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企业面临管理组织的重大变革。通过对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的分析,指出信息时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取向。

    崔安定;马连杰. 试论信息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0-1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10-111..

    分享
  • 冉秋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知识成本构成企业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品成本结构发生变化,客观上要求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应有所创新。智力资产的计价、知识成本的核算以及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成本管理新视角成为这一时代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

    冉秋红.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2-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12-113..

    分享
  • 徐天亮;连国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4-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企业研发部门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在该部门实行目标管理难度较大。分析了研发工作的特点和实行目标管理的难点,介绍了深圳市电信局技术中心目标管理的做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更为有效的改进方法。

    徐天亮;连国生. 企业研发部门实行目标管理的新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4-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14-115..

    分享
  • 王学军;朱东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6-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不同项目所具有的不同的风险特点,重点探讨了资源贮量风险、能源与原材料风险,以及经营管理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王学军;朱东海. 有关项目生产经营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6-1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16-117..

    分享
  • 刘蔚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8-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企业创新产品的开发过程、市场周期以及技术引进等三方面探讨了信息需求的内容。

    刘蔚玲. 企业产品创新中的信息需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18-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18-120..

    分享
  • 曾伟;戚昌文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知识产权行政调处行为的诉讼性质进行阐述,并认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调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应统一作为行政案件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就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行政调处行为的司法审查提出了一些建议。

    曾伟;戚昌文等. 论知识产权行政调处行为的法律地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21-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21-122..

    分享
  • 周春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科学在技术发明中的作用,选取了一些重大的技术发明进行分析,并将技术发明的产生对科学的依赖大致分为改进型和开拓型两类,分别加以研究。针对改进型技术发明进行研究:主要将其分为两种:理想-科学-改进型和经验-科学-改进型技术发明,通过实例研究,归纳了科学在这两种技术发明中的作用。

    周春彦. 论科学在改进型技术发明中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23-1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23-125..

    分享
  • 谭斌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美国为什么‘盛产’诺贝尔奖得主”和“中国有利于重大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正逐步形成“这两个问题的分析,说明什么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谭斌昭. 诺贝尔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环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26-1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26-127..

    分享
  • 夏水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2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116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部分统计资料和产生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必事实支持的基础上提出了获奖的年龄势能、势能资源、阶梯效应和集群效应。

    夏水华. 对80年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的统计分析及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28-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28-130..

    分享
  • 张莹;陈国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特征及我国引进技术能力两方面分析我国在接受国际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原因分析提出:在我国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应争取主动地位,引进一些真正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提高技术水平、促进技术升级的世界高新技术;同时,还应增强我国技术引进的能力,完善技术要素市场,促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市场换技术”的过程中主动出击,以求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面对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国际化的趋势,要增强我国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更要通盘筹划,系统运作。因此,应合理加快组建国内企业集团

    张莹;陈国宏.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技术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31-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31-133..

    分享
  • 陈海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作出了界定,指出其核心是高新技术的企业化和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各种创新在特定地域空间的汇集,产业化的关键是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的效率。其次围绕如何提高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率,对科技创新集群理论、增长极和科学园区理论、孵化器和风险投资等理论进行了评述和分析,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的模型,并从系统要素投入产出的角度对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现象进行剖析。

    陈海宁.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浅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34-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34-136..

    分享
  • 范如国;陈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技术创新的N-R协调准则,分析了其内涵,依据该准则给出了N-R协调结构模型,得到了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结论。

    范如国;陈坤. 技术创新扩散的N—R协调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37-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37-138..

    分享
  • 吉寿松;牟敦山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39-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论述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结构,比较研究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优势,针对风险投资基金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分别研究投资者对投资基金管理人、投资基金管理人对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有效措施。

    吉寿松;牟敦山等. 风险投资基金组织结构及激励约束机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39-1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39-141..

    分享
  • 凌晨;蔡继彪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4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从经营者和投资者的角度,就风险投资运和过程中应引起注意和容易忽略的问题,如:企业的资本结构、项目评估、投资组合、资金退出等展开讨论,完善实际操作者的理论框架。

    凌晨;蔡继彪等. 从不同角度看风险投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42-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42-143..

    分享
  • 刘志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4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行政主管、业务监管以及金融信托投资机构内部三方面分析了金融信托投资机构存在的管理误区,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

    刘志平. 走出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经营管理误区的几点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44-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44-145..

    分享
  • 周群;孙德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46-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高效并行的全局优化搜索方法,已应用到许多领域。通过将遗传算法引入到证券投资分析领域,对最佳证券组合问题进行优化计算,介绍了利用遗传算法计算最佳证券组合问题的求解步骤。

    周群;孙德宝. 遗传算法求解最佳证券投资组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46-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46-148..

    分享
  • 莫少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49-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科学学科结构等因素对科学家采纳和应用电子交流的影响,讨论了电子信息技术(电子网络)对传统的科学交流系统的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科学的社会结构的变迁。

    莫少群. 电子网络与科学社会结构的变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49-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49-152..

    分享
  • 胡继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胡继东. 网络文化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53-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53-154..

    分享
  • 康灿华;孙艳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5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联想和商路易为例,分析了我国互联网企业应采取的发展战略。

    康灿华;孙艳琳. 中国互联网产业下的企业应何去何从—联想、商路易企业案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55-1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55-157..

    分享
  • 周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0-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民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必须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薄弱环节,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将管理主体从人力资源部扩大到企业核心领导层及各个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对象扩展到外部顾客,并且进行管理手段与激励方式的创新。

    周莉. 知识经济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0-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60-161..

    分享
  • 程维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2-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语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桥梁,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分析了培养目标、师资素质、课程体系和受教育者知识结构的状况,探讨了培养外语?人才的途径及对策。

    程维华. 知识经济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途径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2-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62-163..

    分享
  • 王春来;赵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宜昌市外贸发展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入世带来的影响,为今后10年宜昌市外贸发展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王春来;赵金. 宜昌市外贸发展的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4-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64-165..

    分享
  • 沈国民;谢军龙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社会经济、劳动生产力、房地产投资、节能等四方面分析了智能建筑的经济影响,指出了智能建筑具有巨大的经济性。

    沈国民;谢军龙等. 智能建筑的社会经济性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6-1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66-167..

    分享
  • 杨小冬;贾东旭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水调业务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调业务管理软件的设计思想和总体框架,重点探讨了有关技术问题,对东北电网水调业务管理软件实例进行研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杨小冬;贾东旭等. 东北电网水调业务管理软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68-1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68-169..

    分享
  • 严国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一种利用交流电源线路进行全双工串行通信的接口电路,以交流强电作为数据通信媒介,与其它标准串行通信接口相比,具有抗干扰能力更强、系统成本更低、传输距离更长等特点。

    严国志. 基于交流强电的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70-1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70-171..

    分享
  • 李海燕;吴泽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72-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国外发展风险投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了有益于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李海燕;吴泽锋. 美、日、以色列发展风险投资业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72-1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72-173..

    分享
  • 刘建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商业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商业形式灵活多样、商业组织联合化、销售方式多样化、经营战略多角化等特点,对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零售商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把握世界商业主流,勇于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城郊商业中心,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重新确立大型零售商业的发展方向。

    刘建堤. 西方商业发展趋势对我国零售商业发展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3): 174-1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3): 174-17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