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2-18
  

  • 全选
    |
  • 经士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复杂性研究在国内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简要介绍了复杂性研究在国外的概况,阐述了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中国的研究和应用的进展,指出我国系统科学研究起步不晚,取得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在推动系统性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

    经士仁. 复杂科学时代: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和现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7-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7-20..

    分享
  • 赵亚男;刘焱宇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介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特点以及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在系统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并给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集成处理问题的步骤。

    赵亚男;刘焱宇等.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法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2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21-23..

    分享
  • 李习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24-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系统是最高层次,也是最为复杂的系统,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其复杂性的根源,而组织化(组织整合)是个体复杂性发展为系统复杂性的基本途径,介绍了作者关于社会系统的组织化的研究,以社会系统特有的非完全整合研究为主线,从建立与社会系统组织事的复杂性相适应的要领体系入手,逐渐形成从新的系统哲学(总体系统观),组织化理论,到应用方法论的一套初步完整的社会系统组织化理论体系。

    李习彬. 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24-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24-26..

    分享
  • 叶民强;张世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系统论的角度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含义与特征,研究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

    叶民强;张世英.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其目标实现过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27-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27-29..

    分享
  • 高隆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社会系统是迭加在自然系统之上的系统,因此有其特有的复杂性,进而从本原性角度给出了社会系统的五个复杂性过程,此即多动力系统原理,高维空间低维实现原理,性格空间差异性原理,心理世界模糊性和难度原理,人的局限性原理等。

    高隆昌. 社会系统中几个复杂性原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30-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30-31..

    分享
  • 曾庆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十五届五中全会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湖南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内在需求,是湖南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科技办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曾庆炎. 全面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重要内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32-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32-33..

    分享
  • 王新祝;黎志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湖北宜昌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城的构想,分析了其独特的水电品牌,旅游文化品牌,历史文化品牌和群众文化品牌优势。

    王新祝;黎志成. 论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城的文化品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34-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34-36..

    分享
  • 钟水映;杨为德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科技开发促进三责移民安置面临的问题归结成10个方面,并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促进科技开发在移民安置中的作用和对策思路。

    钟水映;杨为德等. 科技开发促进三峡移民安置面临的十大问题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37-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37-39..

    分享
  • 杨晓年;廖光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阐述了欠发达地区构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和面临的因难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杨晓年;廖光辰. 构建欠发达地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0-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40-41..

    分享
  • 李旭;杨建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质上要求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科技的发展在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人们对传统科技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科技可持续发展观中的三个命题和二重关系,指出其持征应包括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创新性。

    李旭;杨建安. 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2-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42-43..

    分享
  • 周亚庆;张方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相关研究为基础,总结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要领及其构成,在美国犹他州区技术创新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教育,科技,资金,区域文化,政府的调节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和组增长的重要因素。

    周亚庆;张方华.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4-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44-45..

    分享
  • 段尧清;常贤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支柱,城市住处建设势必促进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变人类生活,生产方式,重点探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动因,基本形式,提出了我国城市住处化建设的措施。

    段尧清;常贤波. 论城市信息化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6-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46-48..

    分享
  • 代薇;祁婧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9-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任何生物技术的使用都必须经过周密的安全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论证,基因技术也不例外,因此,人类在享有HGP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必须对其进行伦理和法律的规范,以减少它对人类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代薇;祁婧等. 对HGP的伦理和法律规范——拟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49-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49-51..

    分享
  • 李志飞;牛海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区域经贸合作,区域民族文化,区域人口就业的联动效应,提出了发展可持续旅游业,观光农业旅游,实施“科教兴旅”战略和吸引民间投资,开发大众旅游等四个区域旅游开发的新型模式。

    李志飞;牛海卫. 旅游开发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及开发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52-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52-53..

    分享
  • 苏更生;赖传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认为政府主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从可持续的发展观,政府主导的原则,战略实施的基本思路等三个方面对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

    苏更生;赖传珍. 对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54-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54-55..

    分享
  • 方子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56-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的水土资源情况,认为西部开发的成败在不,西部水资源开发中的重视两件的工作,一是做好水资源开发规划,二是利用高新技术对水资源进行管理。

    方子云. 西部水资源开发管理与环境保护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56-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56-58..

    分享
  • 王学军;朱东海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西部开发特殊项目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国际流行的“项目融资”的特点,提出了西部开发的若干适用融资模式。

    王学军;朱东海等. 西部开发适用融资模式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59-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59-60..

    分享
  • 尹全忠;刘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以开拓创新研究,探索新观念,新体制,新管理和新技术,努力建设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尹全忠;刘勇. 以创新精神开发西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6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61-63..

    分享
  • 石玉凤;单博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6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节庆活动具有作为文化现象象载与经济内容载体的双重力功能,并且这两种功能的错缩复杂地同时体现节庆活动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对节庆活动进行分类,并着重对其中的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类节庆活动对地区经济作用研究的必要性。

    石玉凤;单博诚. 对节庆活动文化与经济内涵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64-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64-65..

    分享
  • 李序南;胡树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技术创新资料开发利用利效率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状况水平,由此提出了充分发近湖北省区域性创新资源系统效力,实施技术创新“机构联动工程”的构想。

    李序南;胡树华. 实施湖北省技术创新“机构联动工程”发挥区域性创新资源的系统效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66-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66-67..

    分享
  • 易宇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长沙市实施技术带动战略,加大“创新,产业化”力度,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做强做精做大长沙高新技术产业的做法与经验。

    易宇欣. 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做强做精做大沙高新技术产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68-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68-70..

    分享
  • 斯洪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设计了相应的目标模式及政策措施。

    斯洪标. 关于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71-72..

    分享
  • 杜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初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技术创新的评价实证研究。

    杜栋. 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2-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72-73..

    分享
  • 唐烈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政策法律环境,企业氛围,资本投入环境,信息与服务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环境构建问题。

    唐烈. 高技术创业企业发展环境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4-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74-76..

    分享
  • 季全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绍兴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做法,探讨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的途径。

    季全富. 运用多种方法 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7-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77-78..

    分享
  • 高金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的技术创新除了自身的内生动力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外在的创新激励制度的安排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激励系统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是企业产权不清及创新成果分享不公,围绕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问题的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高金德. 产权激励与国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79-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79-80..

    分享
  • 汪秀婷;杨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品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探讨了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应采取的对策。

    汪秀婷;杨强. 企业产品创新的实现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8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81-82..

    分享
  • 钟荣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准确的市场定位,恰当的广告宣传定传定位,适中的谷格定位三个方面阐述产品定位在技术创新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钟荣丙. 新产品定位—实现技术创新价值的关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83-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83-84..

    分享
  • 刘享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早提出创新理论的熊彼特认为,垄断企业和大企业有创新优势,卡曼,施瓦茨二人认为,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笔者认为在住处产业发达和知识经济时代,小企业具有创新优势。

    刘享平. 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85-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85-87..

    分享
  • 俞仁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8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加快产权制度发展,拓宽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健合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新型激厣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发展我国科技小企业的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俞仁龙. 发展我国科技型小企业的对策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88-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88-89..

    分享
  • 张和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9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教育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教育的产业属性和教育产业定义的探讨,论述了发展教育产业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张和平. 关于发展教育产业的几点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90-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90-91..

    分享
  • 张晓新;张子刚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9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管理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具全剖析了企业管理技术引进的途径,选择原则及持续性创新的方法。

    张晓新;张子刚等. 试析管理技术的引进与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92-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92-94..

    分享
  • 孙惠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保护应采取的宏观举措。

    孙惠民. 浅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宏观举措[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95-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95-97..

    分享
  • 魏纪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无形资产开发运营的好坏,是创名牌,发展名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民族工业的标志,从架构重组企业资本全面提高我国产品的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适应国情,突出重点,加强特色,开发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好引进与创 新养分以及营造健康有序的技术创新条件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无形资产开发运营的对策。

    魏纪林. 关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无资产开发运营的几点对策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98-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98-100..

    分享
  • 孙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业结构高极化发展的方向,要使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再上新台阶,必须进一步发挥科技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走科技成果产业化道路,科学技术成果是科技产业的基础,高等院校是科技成果的重要来源地,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就科技成是样业化形势下如何改革民族地区高校科研管理做一些探讨。

    孙力.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民族地区高新科研管理改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1-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01-102..

    分享
  • 梁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走过了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到准时生产,精益求产,柔性生产,直至并行工程的过程,沿着这条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是各自独立又相互联,不断完善的过程,每一轨迹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与内涵,是当代计算机与住处技术的运用,是先进管理思想的真实体现。

    梁东.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轨迹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3-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03-104..

    分享
  • 邵晓峰;黄培清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知识源腺和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了现代企业应把开发与管理科技人才放在战略性的地位,分析了我国企业科技人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我国企业的科技人才管理提出了策略。

    邵晓峰;黄培清等. 刍论我国企业的科技人才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5-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05-106..

    分享
  • 程承坪;魏明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论中的一种新概念,集成化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应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企业道德体系,制度系统,创新活动,使用性开发,人员培训,人力资源评价机制以及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智力因素与非智力素质的整合等因素是企业人力资源集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程承坪;魏明侠. 论企业人力资源的集成化开发与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7-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07-108..

    分享
  • 尚政国;殷正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选择确定人力资源开发思路和对策时,应当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以教育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高层为导向,以法律为保障,构建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尚政国;殷正坤. 构建面向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09-1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09-110..

    分享
  • 周晓东;陈南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1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人才和创新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人才的内涵和特征,并就创新型人才的评价进行了探讨。

    周晓东;陈南岳. 关于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11-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11-112..

    分享
  • 周咏梅;邵一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理有赖于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的建立,有赖于企业有效的知识管理,有赖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支持。

    周咏梅;邵一民. 谈我国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13-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13-114..

    分享
  • 唐昌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近代还原论科学的反思,从内因,外因两方面探讨了科学转型的可能方向--从还原理论向整体论方向转变,并概括出来科学的基本特征。

    唐昌飞. 科学转型的方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15-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15-118..

    分享
  • 袁泽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中既存在由固定投资,知识和技能差距,环境等因素形成的成本壁垒,也存在新技术经济体系和新生产技术系统,规范形成过程留下的机会窗口,然技术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阶段I和阶段IV为后来者提供了最容易获得的,实现技术跨越的阈值条件。

    袁泽沛. 关于企业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19-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19-120..

    分享
  • 吴国斌;夏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知识测定和技术学习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隐含知识的负作用,论述了隐含知识对技术创新赞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对策。

    吴国斌;夏劲. 隐含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21-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21-122..

    分享
  • 许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认知不协调假说是西方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认知论研究纲领,该假说建构了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态度改变模型,把个体认知系统内部的不协调看作是态度改变的动力机制。在概要考察认知不协调假说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评述了认知不协调假说的科学贡献,并且提出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许峰. 认知不协调假说——动机心理学的新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23-1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23-125..

    分享
  • 童俊;何敏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26-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赛博空间的出现给版权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单纯依靠法律已经不足以全面地保护版权了,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挑战最终必须由技术本身来解决,因此目前人们纷纷引入技术保护措施以充实原有的版权制度,适应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挑战,这样,我们就必须重新的构建由习惯规则,技术保护措施及新的适用于赛博空间版权法的,适应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挑战,这样,我们就必须重新构建由习惯规则,技术保护措施及 新的适用于赛博空间版权法构成的版权制度。

    童俊;何敏等. 构建赛博空间中的版权制度[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26-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26-128..

    分享
  • 高建明;杨建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29-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器物层,而且表现为对人类意识层的深刻改变,基于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技术风险是指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人类可能发生的利益损失的变动,为此,从系统观出发,对技术风险评估系统进行的构建并指出在技术风险评估时应坚持科学精神人道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生态主义与功利主义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呼呈科技时代重视对技术风险的评估,寻求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发展方向。

    高建明;杨建安. 技术风险评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29-1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29-131..

    分享
  • 唐建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均衡价格决定论,提出高新技术资产转让价格的评估应先构建一个评估区间,再进而确定具体评估值的评估思路,并对评估对评估值的确定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唐建新. 高新技术资产转让价格评估方法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31-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31-133..

    分享
  • 梅小安;彭俊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34-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传统创新能力指标计算方法的分析,得出弱势指标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评价方法-弱势指标倍数法来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以期为企业的创新管理提供借鉴。

    梅小安;彭俊武. 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弱势指标倍数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34-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34-136..

    分享
  • 冯凯;李忠富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测算模型分析了我国“八五”时期和1995年以来住宅产业的科技进步,探讨了住宅产业各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的发展趋势,定量分析了我国住院产业“九五”末期和未来15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冯凯;李忠富等. 我国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现状与预测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36-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36-138..

    分享
  • 张润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39-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采用指数法,对计算得出的指数进行分析级评价,并建立对评价结果进行多次反馈,循环,直至满意的调控系统,以保证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施。

    张润红. 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调控系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39-1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39-141..

    分享
  • 刘华楠;邹珊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42-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风险投资的运作机理入手,阐述了外部环境对推动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性,进而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和人才环境待方面出发,详细而系统地分析了外部环境对风险投资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华楠;邹珊刚. 从外部环境透视风险投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42-1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42-144..

    分享
  • 黄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45-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NASDAQ与传统股市相异之处的分析,提示其内在优势,最后说明了NASDAQ于1997年实行的新指令处理规则及其意义。

    黄静. NASDAQ市场结构与指令处理浅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45-1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45-147..

    分享
  • 姜曦;李青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48-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认为:资本结构同企业的经营者激励和治理结构密切相联,结合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以及国内外实证结果两方面来解释国中上市公司中经营者激励和公司治理结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姜曦;李青原. 上市公司中资本结构的若干问题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48-1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48-149..

    分享
  • 陈艳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0-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子商务自出现以来,迅速发展为一场波及全球的浪潮,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具有和很大的影响,形成新型国际贸易,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怎样抓住,,迅速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陈艳林. 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0-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50-151..

    分享
  • 汪纯孝;温碧燕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2-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许多网上企业管理人员集中精力吸引顾客,而不是尽力留住顾客,实际上,与传统的企业相比较,顾客忠诚感对网上企业更重要,因此网上企业应络终如一地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消费经历,迅速地赢得最能使企业赢利的现有孝顾客的忠诚感,并吸引恰当的新顾客。

    汪纯孝;温碧燕等. 顾客忠诚感—电子商务的秘密武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2-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52-153..

    分享
  • 黄文波;王浣尘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4-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应用两个角度考察互联网的吸引力,互联网产业为国民经济创造产值,其绝对值和相对比重日趋增加,互联网是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为其他产业创造新的产值,并在政府,企业,个人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电子政府成为世界潮流,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个人体会新的生活方式,这表明互联网产生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引起巨大的社会效应。

    黄文波;王浣尘等. 论互联网的吸引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4-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54-155..

    分享
  • 邹时荣;蔡希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6-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WTO对我国大型售业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是需付出一定代价的,但从长期成本来分析,有利于我国充分借鉴发国家在管理营销方式上的“后发性优势”,提升我国流通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邹时荣;蔡希贤. WTO对我国大型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6-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56-158..

    分享
  • 叶方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世界各国的职业伤害和病伤日益突出,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世界GDP的4%,中国加入WTO后将促进中国职业卫徨管理与国际接轨,加快职业卫生立法,改善劳动者健康和安安水平,但应注意国外有害产业的国内转移,引进技术,设备,材料带来的职业卫生和部分中小企业劳动安全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

    叶方位. 职业卫生与全球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59-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59-160..

    分享
  • 张仁一;彭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1-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以“竞价上网”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电力企业将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博弈论的思想,讨论了如何运用纳什均衡分析方法来制订企业的合理的价格竞争策略,从而达到竞争中取得优势的目的。

    张仁一;彭勃. 电力企业在竞价上网中的博弈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1-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61-163..

    分享
  • 刘晓莉;陈树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3-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我国即将入世,电力通信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指出应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电力通信宽现的建设,以参与社会通信市场的竞争,同时还从适用性,复杂程度,投资费用等方面将几种电力宽带网组网方案进行了比较。

    刘晓莉;陈树槐. 加入WTO与我国电力通信宽带网的发展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3-1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63-164..

    分享
  • 李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5-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质量成本的PAF分灶法是基于“作业”的分类,这种分类的属性是围绕“符合性”而衍生出的自愿成本与非自愿成本,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质量成本信息系统,并以ZD模型来强化质量成本控制与改善。

    李晨. 基于作业的质量成本控制与改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5-1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65-166..

    分享
  • 赵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7-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概念营销这一营销新手段入手,通过典型企业的事例分析,阐述了要领营销形成的原因,理论依据以及与产品差异性策略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运用这一手段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赵农. 论产品差异性与概念营销[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7-1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67-168..

    分享
  • 彭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名牌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分析名牌产业在武汉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名牌产业上新台阶的系列措施。

    彭攀. 以高新技术为动力 加速发展武汉名牌产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69-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69-170..

    分享
  • 龚剑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70-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府在当今风险投资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我国风险投资业正处于初期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支,借鉴美国风险投资发展中政府作用有效发挥的经验,探讨我国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问题。

    龚剑玲. 借鉴美国经验 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在风险投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70-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70-172..

    分享
  • 李纪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73-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发展武汉市环保产业的目标,以美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机制,政府等要素为对照系,研究和分析了美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及未来趋势,提出了武汉市发展环保产业的设想。

    李纪武.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政府研究及对武汉市环保产业发展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73-1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73-175..

    分享
  • 许强;徐金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76-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美科技创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并借鉴美国科技创业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我国科技创业企业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几点建议。

    许强;徐金发. 中美科技创业企业融资方式比较与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2): 176-1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2): 176-17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