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0-08-20
  

  • 全选
    |
  • 梁亚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技术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法制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证,二者相互协调将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梁亚红. 西部大开发的两个重要选择:科学技术与法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2..

    分享
  • 张重珩;黄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国际国内环境条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实施的宏观设计和微观操作思路。

    张重珩;黄涛. 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3-4..

    分享
  • 钟云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提出湖北省高校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对策。

    钟云泉. 西部大开发的相遇与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5-6..

    分享
  • 金凌志;赵学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高校在科技与人才方面的优势,提出了高校在服务西部大开发中应该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金凌志;赵学峰. 发挥高校优势 服务西部大开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7-8..

    分享
  • 李杰;张俐;何甲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论述科学技术协会在人才资源、科学普及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指出科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及贡献。

    李杰;张俐;何甲英. 发挥科协优势 为开发大西北作贡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9-10..

    分享
  • 向显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严重偏低的现状决定了西部加强技术创新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现状,指出西部应制定正确的创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与高科技产业,完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高校作用。

    向显智. 关于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0-11..

    分享
  • 张俐;王方正;李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土资源西部科技项目基础差、探索性强、科学上新发现的机遇多、条件艰苦、科技计划不可预见性多及成果转化条件差等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对策。

    张俐;王方正;李杰. 中国西部国土资源科技项目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2-13..

    分享
  • 陈俐敏;姜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政府、企业、银行、社会筹资(基金)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多元化的科技投入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多元化科技投入系统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陈俐敏;姜萍. 论我国多元化的科技投入系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4-16..

    分享
  • 刘善琨;沈重耳;田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科技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国家计委提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必须转变运行机制,实行体制创新,以更好的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转制后如何实现国家目标与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运营机制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转制后的科技经济实体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目标。

    刘善琨;沈重耳;田珍. 试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转制后的若干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7-18..

    分享
  • 管靖;王贵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9-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础研究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和源泉。基础研究对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基础研究,科学技术将变成无源之水。我们可以这样说:21世纪的产业技术基础研究成败要取决于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和新理论的发现。

    管靖;王贵方. 稳定基础研究队伍建设的若干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9-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9-19..

    分享
  • 许兵武;肖文韬;朱湘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要求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协调发展。教育在实现协调发展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许兵武;肖文韬;朱湘辉. 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0-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20-21..

    分享
  • 马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探讨了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马莉. 论面向21世纪的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2-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22-23..

    分享
  • 汪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跨世纪创新人才的涵义入手,指出当今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三点不足,提出了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的五项对策。

    汪瑛. 关于跨世纪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4-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24-25..

    分享
  • 金菊清;彭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可持续发展观、知识经济理论是人类社会几乎同时出现的两大革命。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金菊清;彭攀.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6-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26-27..

    分享
  • 张巧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将取决于科技创新的水平,科技创新虽然是发展知识经济所需要的最关键的前提,但不是唯一的前提。发展知识经济还需要社会各领域的诸多相关因素的协调创新,并在一套有操作性的创新系统工程的有力支撑下,才能真正使科技创新成为现实,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发展知识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张巧玲. 试论发展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8-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28-29..

    分享
  • 王贵方;胡澄宇;管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出发,针对我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从引进与吸收、风险投资、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王贵方;胡澄宇;管靖. 对知识经济时代促进高科技发展的几点看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29-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29-30..

    分享
  • 王占彬;史铁汉;张宏文;王利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贫困山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了发展对策。

    王占彬;史铁汉;张宏文;王利平. 贫困山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之对策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1-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31-32..

    分享
  • 范祖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建瓯市访道镇竹业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房道镇振兴竹业产业的几点体会。

    范祖兴. 依靠科技进步 振兴竹业经济——建瓯市房道镇10年依靠科技发展竹业生产纪实[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2-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32-33..

    分享
  • 李杰;张俐;何甲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科普工作的不足,提出科普工作需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科普内容要系统化,要重视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宣传和倡导,重视科普人才的培养。

    李杰;张俐;何甲英. 论加强科普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4-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34-35..

    分享
  • 刁兆峰;黄晓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视角考察了企业规模经济扩张问题,提出企业规模经济的培育实质上就是核心能力的培育,即核心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延展,并据此提出了企业良性规模扩张的三个主要阶段:外部扩张、内部扩张和市场扩张。

    刁兆峰;黄晓卫. 培养核心竞争力——企业良性扩张之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6-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36-37..

    分享
  • 卫汉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企业成本管理越来越重要,其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主要区别在于创新理念,它们的成本费用构成和管理重点不同,因而对成本核算与控制需求不同,所以需分别采用不同方法降低成本费用。

    卫汉明.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8-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38-39..

    分享
  • 朱培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与设计的相关因素及其确定的一般程序,分析了六种管理模式的利弊,指出比较现实的管理模式是模拟事业部制的直线职能制管理模式。

    朱培军.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合理化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39-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39-40..

    分享
  • 胡燕;张思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对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的争夺成为企业问竞争的核心与焦点,不断开发人才资源,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为此,我们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访问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企业管理者对人才开发和管理的高度重视,在借鉴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着手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并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初显成效。和西方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相比,我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尚未走出两个误区:

    胡燕;张思思. 浅析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两个误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1-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41-41..

    分享
  • 唐雁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投机文化是病态的企业文化。分析了投机文化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影响。

    唐雁凌. 投机文化的成因及其对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2-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42-43..

    分享
  • 余鼎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界定了高科技集团化和垄断化,按九个部分阐述了它们的现状并剖析原因,提出了六点对策建议。

    余鼎章. 论高科技集团化和反垄断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4-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44-46..

    分享
  • 陈祝安;周创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产学研”、科技创新、高科技产业化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开拓、发展和创新“产学研”,推进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的相应对策。

    陈祝安;周创兵. 拓展“产学研”,推进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7-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47-48..

    分享
  • 陈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是重要的高新技术源。必须紧贴社会发展的实际,发挥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

    陈哲.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 为经济建设服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49-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49-50..

    分享
  • 唐康德;伍朝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从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定位、风险资本来源、塑造风险投资主体、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政策研究。

    唐康德;伍朝晖.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政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51-52..

    分享
  • 张群;李忠斌;王建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必须借助风险投资这个助推器,而风险投资在我国还刚刚起步,风险投资机制尚不健全,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因而,对此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张群;李忠斌;王建华. 风险投资机制试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3-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53-54..

    分享
  • 杨玲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科研管理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提出高校科研管理应调整自身的工作,使它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杨玲莉. 高校科研管理的新变化及其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5-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55-56..

    分享
  • 梅伏生;汪虹;吴绮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高校科研发展规划与部署、科研管理工作及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三个层次的若干方面,对新形势下如何搞好高校科研工作进行了阐述。

    梅伏生;汪虹;吴绮慧. 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科研工作[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6-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56-57..

    分享
  • 田晓红;陈年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高校科研工作实际,提出如何在工作中处理若干关系。

    田晓红;陈年友. 论高校科研工作中的若干关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8-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58-59..

    分享
  • 胡澄宇;吴学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高校科研工作正面临空前繁荣的新局面。为适应发展需要,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文章论述了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队伍建设的措施。

    胡澄宇;吴学军. 关于加强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建设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59-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59-60..

    分享
  • 李滨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研工作量化管理是将需考核的对象赋予一定的值,通过对数值的统计和比较,对其科研工作进行评价和管理。量化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针对建立量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条件及原则进行了探讨。

    李滨江. 关于高校科研工作量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61-62..

    分享
  • 陈翔;孙中建;王翠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普通高校科研工作的作用和主要方位。

    陈翔;孙中建;王翠宝. 普通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应用与方位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3-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63-64..

    分享
  • 陈宏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科研工作在一般工科高校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提出了科研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陈宏杰. 论科研工作在一般工科高校的地位和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5-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65-66..

    分享
  • 易云飚;严红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7-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公安院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实现公安院校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易云飚;严红英. 公安院校科研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7-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67-67..

    分享
  • 李红林;谭德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8-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学高等院校不仅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科学研究的中心,是我国科研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医学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逐步完善和解决。

    李红林;谭德福. 医学院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8-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68-68..

    分享
  • 陈中文;陈年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马太—波敦克效应对科研管理工作以及成果管理工作的影响,提出如何弱化负面影响的对策。

    陈中文;陈年友. 试论马太—波敦克效应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69-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69-70..

    分享
  • 田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充分肯定激励机制在科研管理中所产生积极功效的同时,针对目前因过分依赖激励机制,使政策制定失衡而产生负面效应的现状,强调科研管理部门要迅速启动负激励机制.只有将正负激励机制紧密结合,共同实施。才能使科研工作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田野. 正负激励机制在科研管理中的运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71-72..

    分享
  • 陈杰;田珍;肖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来源、发展以及发生的变革,提出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应不断发展、完善。

    陈杰;田珍;肖引. 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3-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73-74..

    分享
  • 张起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高等院校在新时期深化“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分析,提出深化“产学研”合作是高校实施科技创新有效途径的观点,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张起民. 深化“产学研”合作 促进高校科技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4-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74-75..

    分享
  • 高卫;黄建英;黄雪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医学学术论文可以反映一所教学医院的科研能力及医院临床医疗和科研水平。

    高卫;黄建英;黄雪琴. 对我院十年学术论文及六年科技成果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6-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76-77..

    分享
  • 邢作云;秦小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8-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权利的转移》一书中指出:“知识正取代昔日金钱至上的地位成为权利的主要象征,谁握有大量的知识,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纪中取胜。”因此,我们必须对高教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思想、观念和行为等进行大力改革,全方位创建高教创新体制,培养造就新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抢占新世纪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邢作云;秦小玲. 高等学校知识创新体制浅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8-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78-78..

    分享
  • 李厚祥;李四年;杨晓云;杨君;曹逢春;魏艳开萧宏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高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以及高校技术创新面临的自身体制上的问题,探讨了建立有利于增强高校技术创新实力的新体制,阐明了高校只有更新观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和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才能够有效的增强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实力。

    李厚祥;李四年;杨晓云;杨君;曹逢春;魏艳开萧宏年. 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实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79-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79-80..

    分享
  • 张红兵;徐丹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科学技术形成与应用过程中,增加对科技成果的储备过程,对于促进科技成果的熟化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从分析科技成果储备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科技成果储备的方式,提出了储备成果质量控制措施。

    张红兵;徐丹纳. 论科学技术成果的储备及其质量控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81-82..

    分享
  • 刘汉红;兰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就如何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刘汉红;兰丹. 高校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之我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3-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83-84..

    分享
  • 郑坚;陈中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态势出发,较具体地提出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对策。

    郑坚;陈中文.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5-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85-86..

    分享
  • 宋慧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湖北省地方高校的特点入手,剖析了湖北省地方高校现行科技体制的弊病,提出了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宋慧君. 论湖北省地方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原则[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7-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87-88..

    分享
  • 杨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科技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措施及对策。

    杨晴. 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89-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89-90..

    分享
  • 周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高校报刊资料使用的现状,阐述了加强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提出只有对报刊资料进行多形式、深层次地研究加工,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周晞. 加强高等学校报刊资料的开发利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0-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90-91..

    分享
  • 陈邦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十五”国家科技计划制订、西部大开发等为高等学校发展提供了三大机遇。结合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特色学科的思路。

    陈邦富. 抓住三大机遇 发展特色学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2-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92-93..

    分享
  • 周来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开发的风险主要是由科技成果不成熟、技术人才缺乏、开发经费过少等原因造成的,建立校内开发基地、大力培养技术人才、建立风险投资体系及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是减少技术开发风险的主要途径。

    周来英. 技术开发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4-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94-95..

    分享
  • 厉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东北大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际,论述了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要提高高校的科研工作水平,必须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跟踪国际科技最新发展动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才能保持科技发展与世界同步。

    厉英. 抓住机遇 开创高校国际合作新局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5-9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95-96..

    分享
  • 夏惠忠;戚昌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高校科技成果管理制度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当前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冲突,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夏惠忠;戚昌文. 高校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冲突与协调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7-9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97-98..

    分享
  • 邓行;严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防止职务技术成果的流失,仅靠在我国现存的法律框架下通过制定配套法律法规强化政府对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的管理力度是不够的,必须在职务技术成果权利归属的理论上有所突破,实行职务技术成果权利归属的契约制度,通过高校内部的利益调控,达到绝其源头的目的。

    邓行;严安. 用内部利益调控防止高校职务技术成果流失[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99-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99-100..

    分享
  • 张武军;徐宁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1-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与一般技术相比,高新技术具有国际新颖性、高风险性、垄断性、知识密集性和一般不可国际转让性等特点,以一国的财力、人力已不可能涵盖该领域的全部,因此各国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高新技术发展政策,重点发展某几个领域或某几项技术,并保证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在资金、人才、技术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

    张武军;徐宁. 对加强高新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1-1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01-101..

    分享
  • 蒋学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事业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使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几乎形成微距离。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诸多实惠的同时,网络侵权已成为日益紧迫问题。通过各国立法现状及我国网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蒋学枝. 网络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2-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02-103..

    分享
  • 胡细全;钟春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一起侵权事例分析了我国出版行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胡细全;钟春敏. 由一起侵权事例引起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3-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03-104..

    分享
  • 王克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5-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一体化至少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①科研的“探索”层次上的科学一体化;②科研的“探索—评价—管理—传播”四个层面上立体交叉的科学一体化。

    王克强. 整体科研史观及其应用实例——科学一体化未来走向的再探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5-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05-108..

    分享
  • 王恕立;赵富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社会环境对创新的影响及创新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王恕立;赵富强. 关于创新环境和创新评估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09-1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09-110..

    分享
  • 沈重耳;田珍;刘善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科技产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规则而生存和发展,除了依靠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之外,还要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形成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论述了高校科技企业如何从院所文化向企业文化转变的几个观点。

    沈重耳;田珍;刘善琨. 论高校科技企业如何从院所文化向企业文化转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1-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11-112..

    分享
  • 肖金权;韩登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并从对当今较为流行的关于现代化理论流派的研究与批判入手,提出了关于现代化的哲学思辩。

    肖金权;韩登池. 刍议“现代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2-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12-113..

    分享
  • 秦小玲;邢作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4-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是世界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向全球一体化迈进的进程中,我们已深切感受到国外经济势力加速渗透的压力。在我们的衣食住行等各行各业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跨国公司及世界名牌产品的巨大影响。具管理专家的研究,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技术落后,制造不出这些产品,而是我们的管理无法实现这些产品的低成本高质量的大量生产和销售。

    秦小玲;邢作云. 知识经济与管理科学[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4-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14-114..

    分享
  • 居继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科技与经济快速增长的思想。

    居继清. 邓小平的发展科技与经济快速增长思想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5-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15-116..

    分享
  • 陈冠华;袁小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命题入手,深刻地论述了小平同志知识分子政策理论的产生及伟大意义,并指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方针。

    陈冠华;袁小鹏. 邓小平知识分子政策理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7-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17-118..

    分享
  • 聂磊;丁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注意力经济的发展由来和其基本特点,并就企业如何利用自己的注意力,如何获取注意力和如何将注意力转化为经济价值作出讨论并给出对策。

    聂磊;丁梅. 注意力经济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19-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19-120..

    分享
  • 朱小纯;刘丽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正在进行面向21世纪的高等学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这一改革的目的是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于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国家未来的发展对人才有什么样的需求?显然,国家发展的关键在科技,科技发展的根本在人才。因此,上述问题就变成:未来科技发展的图案是什么?这种发展图案对人才培养会提出什么样的需求?只有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才能把握好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朱小纯;刘丽琴. 未来信息技术发展与跨世纪科技人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1-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21-122..

    分享
  • 覃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高校科研信息管理所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提出应用智能信息“推-拉”技术来解决高校的科研信息管理问题,该技术包括智能信息推送技术和智能信息获取技术;进一步分析了应用该技术的科研信息管理方案,并指出了该技术给实际工作带来的好处。

    覃璇. 智能信息“推-拉”技术在高校科研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3-1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23-124..

    分享
  • 张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5-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时代的会计,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务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重构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进行会计制度、会计实务创新是当前会计工作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同时,网络技术为解决会计的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给会计理论与实务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遇。

    张振. 网络时代的会计:机遇与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5-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25-126..

    分享
  • 李智;刘杰;陈敏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今后,计算机软件的应用重点将是建立在Internet/Intranet基础上的信息综合应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体系结构也将要适应Internet的要求。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二层开发结构是现今成熟、稳定的开发模式,但其结构和特点并不完全适合Internet的特性。

    李智;刘杰;陈敏德. Internet时代的软件开发/应用模式——基于分布式应用的三层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7-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27-128..

    分享
  • 陈菁华;王学东;潘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实际应用出发,对几种通用的网络与数据库互连术——CGI、API、Java、IDC和ASP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陈菁华;王学东;潘婷. Web数据库互连技术的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29-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29-130..

    分享
  • 王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1-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诺贝尔奖是对当代世界重大科技成果最具权威的评价,创新是当今社会被称为民族灵魂的重要素质。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就创新教育的几个重要环节谈了自己的看法。

    王培. 培养冲击诺贝尔奖的人——兼论高校的创新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1-1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31-132..

    分享
  • 程森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环境与特点,论述了树立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的重要性,提出从教育管理服务等多方位做好学生工作的新思路。

    程森成. 坚持“四个积极主动” 做好高校学生工作[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3-1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33-135..

    分享
  • 叶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大学实施创新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并从大学的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成果中概括提出相应的个样以供参考。最后,提出全部有效个性的集成将是大学创新教育基础的观点。

    叶翠.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略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5-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35-136..

    分享
  • 王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充沛的后备力量与不竭的发展动力,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教育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要完成时代赋予中国教育的这一历史使命,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王彬. 创新思维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7-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37-138..

    分享
  • 项盛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世纪的临近,人类社会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越来越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研究了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项盛发. 知识经济与高校人才培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39-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39-140..

    分享
  • 孟桂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教育了知识经济的关系,提出了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的观点。

    孟桂菊. 知识经济与教育之我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1-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41-142..

    分享
  • 周宏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人才素质结构全面性的基本要求出发,从方法论思想、功能取向及结构特征三个方面探讨了面向21世纪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若干基本特征,包括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趋向整合、建立主体性教学机制;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趋向整合,以“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方法的功能取向;教学方法的运用趋向综合,注重教学过程整体优化。

    周宏弟. 面向21世纪大学教学方法改革若干特征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3-1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43-144..

    分享
  • 张红燕;易立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5-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理工科院校外语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主要优势与劣势,提出了理工科院校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张红燕;易立新. 知识经济条件下理工科院校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的管理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5-1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45-146..

    分享
  • 程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创新人才、适应中等教育需要的改革思路。

    程焰. 改善高等师范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7-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47-148..

    分享
  • 杨子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性和高校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杨子卿. 浅谈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素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49-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49-150..

    分享
  • 吴恒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向21世纪,立足于现实,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及进行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办法。

    吴恒梅. 面向21世纪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1-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51-152..

    分享
  • 肖竟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2-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的素质,首要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成为当前党的建设中带根本性的问题。

    肖竟章.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干部素质的提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2-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52-153..

    分享
  • 陈小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4-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知识经济的特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

    陈小玲. 知识经济对领导干部素质的新要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4-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54-155..

    分享
  • 邱绪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6-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调整和完善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应该从提高认识,加强法制建设,深化企业改革,实现政企分开,改变分配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等几方面做好工作。

    邱绪旺. 面向知识经济,调整和完善我国政府管理体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6-1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56-157..

    分享
  • 陈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法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本企业的知识产权不受他人侵犯和避免本企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从完善事前预防措施入手,强调加强事中控制,做好事后处理。

    陈涛.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7-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57-158..

    分享
  • 马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9-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有资产所有者虚位和外部竞争机制不健全是国有企业不活的本质所在。而两者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偏一不可,只有在推进产权改革的同时大力进行市场化建设,才能最终搞活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马璐. 国有企业不活原因再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59-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59-161..

    分享
  • 姚少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1-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假日经济从实行双休日制度开始初见端倪。面对假日经济,厂商应树立假日营销理念。假日营销应注重研究节假日消费心理、消费方式、消费趋势,将假日意识贯穿于整个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最好地满足消费者节假日需求为手段,充分把握好节假日商机。

    姚少国. 假日营销策划之我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1-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61-162..

    分享
  • 唐嘉耀;辛建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3-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旅游热潮的爆发启示:旅游行业的地位亟待提高。旅游活动的非生态指向性决定大众旅游乃至生态旅游都对旅游景观及其环境造成冲击,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把握。

    唐嘉耀;辛建荣. 国内旅游热潮的突发性及其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3-1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63-164..

    分享
  • 胡先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5-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论述了国际贸易的几种主要支付方式,比较它们之间的利弊关系,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胡先明.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比较及利弊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5-1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65-166..

    分享
  • 柯正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职工行为心理的分析入手,提出职工行为规范管理应遵循企业利益原则、合情合理原则和稳定性原则。

    柯正来. 职工行为规范管理应遵循的“三性”原则[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6-1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66-167..

    分享
  • 周金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会计信息的状况入手,较全面地分析了目前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就各报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告信息的要求及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从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三个角度提出了业绩考核的办法。

    周金旺. 财务报告与绩效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68-1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68-169..

    分享
  • 唐凌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影响银行业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出发,对存款保险产生的基础和积极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认为要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唐凌云. 银行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0-1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70-171..

    分享
  • 徐兴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2-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有线电视的历史、现状及发展作了概括性阐述,同时运用经济管理相关理论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和改善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徐兴东. 论抓好CATV事业中的科学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2-1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72-173..

    分享
  • 王秋庭;王先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多目标决策的基本要素,给出了多目标决策的程序,探讨了多目标非劣解的特征、求解方法与问题,分析了基于决策人多种偏好选择行为的多目标决策最优解的特征、求解方法和与非劣解的关系。

    王秋庭;王先甲. 多目标决策的程序与偏好选择行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4-1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74-175..

    分享
  • 宋先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我国“银发”市场的发展现状,可供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厂商制定营销战略参考。

    宋先道. 中国“银发”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6-1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76-177..

    分享
  • 胡建文;夏海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8-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高校中的贫困生视为一个系统,通过研究系统与环境、系统与要素、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关系,从而提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胡建文;夏海力. 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8-1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78-179..

    分享
  • 朱建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9-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变频器控制参数及其拖动负载力矩特性的分析,针对变频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指出了变频器节能原理及正确配置控制参数的方法。

    朱建霞. 变频调速器的节能分析及其能参数配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79-1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79-180..

    分享
  • 邱卫民;王康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81-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为例,简析了差异原因、参数取值方法和计算结果的一致性问题,据此提出了正确理解和执行规范条款的应用方法。

    邱卫民;王康平. 桩基规范公式差异及应用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81-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81-182..

    分享
  • 陈金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83-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微分方程在经济分析中的若干应用。

    陈金和. 微分方程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8): 183-1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8): 183-18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