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0-06-20
  

  • 全选
    |
  • 刘光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高等院校在知识经济时代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措施。

    刘光临. 论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2..

    分享
  • 钟丽萍;卢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知识经济对高校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入手,提出了知识经济对高校管理人员的新要求。

    钟丽萍;卢进.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管理人员面对的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2-3..

    分享
  • 赵宏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

    赵宏中. 创新人才的素质与培养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4-5..

    分享
  • 刘文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说明了在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突出地位。

    刘文初.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5-6..

    分享
  • 韦建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

    韦建平. 知识经济:呼唤高校综合素质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7-7..

    分享
  • 肖红娟;毛丰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包括教育主张、理论学说等。不同的社会阶段会有不同的教育观念,教育应树立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观念,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肖红娟;毛丰勤. 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8-9..

    分享
  • 万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要求我们在保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万弘. 夯实基础 发展个性 努力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浅谈素质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9-10..

    分享
  • 袁小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包含着全面的智育观、素质观和人才观这三个层面的内容;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原则,划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及其它各种片面教育的界限,指导素质教育的探索性实践,对于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袁小鹏. 牢牢把握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关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1-12..

    分享
  • 卢金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推行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途径。

    卢金城. 培养创新精神 推进素质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3-14..

    分享
  • 刘苍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高校在深化教育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着重提出素质增长率核心是破除旧观念,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自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刘苍剑. 素质教育与专业教学——高校教育改革若干问题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4-15..

    分享
  • 程晓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高校学生干部的要求,学生干部职责的转变以及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对策。

    程晓鹏. 素质教育与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6-17..

    分享
  • 韦春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地方高等工科院校实际,提出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应树立的两个观念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韦春北. 地方高等工科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7-18..

    分享
  • 周军;周红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振兴教育和科技、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增强跨国集团实力以及与国际准则和机制接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增强实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周军;周红霞.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9-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9-20..

    分享
  • 孙国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纪之交,我国军事工业体制中的科研院所面临着体制、机制变化的重大转折,在生存与发展中必须建立战略性对策和内部激励机制。

    孙国际. 军工科研院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21-22..

    分享
  • 李云峰;黄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针对西部大开发中的“水瓶颈”问题,分析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对策。

    李云峰;黄宏.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解决西部开发中的“水瓶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2-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22-23..

    分享
  • 蔡建国;王汛琳周绪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历史地理,进行科学治水的理论探讨,藉此呼唤全社会更多关注、正确认识和管理利用水资源。

    蔡建国;王汛琳周绪锦. 论我国治水的技术创新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4-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24-25..

    分享
  • 高少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我国加入WTO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国内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民主政治和现代文明社会的内在要求。

    高少初. “入世”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5-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25-26..

    分享
  • 林晓明;周洞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地球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依托,是新经济建设增长点。分析了数字地球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对策。

    林晓明;周洞汝. 建设“数字地球” 促进新经济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7-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27-28..

    分享
  • 吴咏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改进人们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探讨了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路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吴咏梅.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28-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28-29..

    分享
  • 纪九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面回顾总结了武汉市建国50年来科学技术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纪九军. 武汉科学技术事业五十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0-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30-31..

    分享
  • 严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的类型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的对策。

    严良. 我国高新区管理模式现状与对策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2-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32-33..

    分享
  • 李艳军予.rB干杨光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科技人员兴办科技产业对科技产业和农业科研的促进作用,指出高校农业科技人员兴办科技产业是当前促进农业科技产业与农业科研互动的一条有效途径。

    李艳军予.rB干杨光圣. 农业科技产业与科研互动的一条有效途径——对高校农业科技人员兴办科技产业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3-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33-34..

    分享
  • 黄中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实际出发具体阐述了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黄中文. 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态势、问题与应对[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5-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35-37..

    分享
  • 赵玉林;汪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湖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为湖北省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玉林;汪芳. 高新技术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37-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37-39..

    分享
  • 徐林江;朱江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高科技企业的资本运营实质是知识资本运营的观点,进而阐述了知识资本运营的操作及其战略。

    徐林江;朱江波. 论高科技企业资本运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0-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40-40..

    分享
  • 胡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高校兴办和发展校办产业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更新观念,增强意识,强化管理,突出服务,突出特点.形成支柱及改革产权制度等几个方面的思路与对策。

    胡舟. 发展高校校办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41-42..

    分享
  • 吴伟;陈功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已转化和转移的高技术成果作为研究对象,就其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加以数孛处理,构造出一个间接Satty判断矩阵,对因素层次结构和权重进行定量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结果加以分析评论。

    吴伟;陈功玉. 高技术产业化影响因素的结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2-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42-44..

    分享
  • 舒筱倩;张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舒筱倩;张琪. 面向知识经济企业管理趋势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5-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45-46..

    分享
  • 张琪;王学军;张晓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虚拟运作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最显著特征。探讨了我国企业管理组织模式变革的可行性及运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张琪;王学军;张晓红. 虚拟企业在我国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6-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46-47..

    分享
  • 白玉;林根祥;王万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规律,提出了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组战略的基本要求。

    白玉;林根祥;王万成.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重组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48-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48-49..

    分享
  • 王义平;王学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5个方面的问题。

    王义平;王学军. 企业技术创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0-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50-50..

    分享
  • 李齐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条思路。

    李齐姣. 浅谈企业信息化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51-51..

    分享
  • 葛玲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要敏捷地对市场进行反应,必须组成由供应商、顾客、合伙人参与的动态联盟,而非矩阵组织下仅由组织内部成员组成团队;强调公司内部的相互作用,破除“非此即彼”的思想和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葛玲英. 新产品开发:如何对市场反应更敏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2-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52-53..

    分享
  • 吕久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红桃K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详尽地论述了企业管理的“三化”和“六法。

    吕久琴. 论企业管理的“三化”和“大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4-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54-55..

    分享
  • 万昌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9年,荆门热电厂在用电需求严重不足、机组设备调峰频繁、高等运行小时锐减等外部经营环境十分不利的形势下,以创建一流火电厂总揽全厂工作,搞好“三改一加强”(即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改革用人机制,改造低效率的设备,加强企业管理),抓好“三控制一提高”(即控制安全、成本、质量,提高企业效益)。狠抓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眼睛向内,挖掘潜力,

    万昌发. 面向市场挑战 狠抓成本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7-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57-58..

    分享
  • 周远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企业信息部门为促进本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信息服务的途径。

    周远琴. 搞好信息服务 促进企业技市进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59-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59-60..

    分享
  • 万罡;赵向平;韩智林晓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特点和概况,以及在电量测量方面的运用,并提出了基于DSP的电测仪表的设计思路。

    万罡;赵向平;韩智林晓明. 数字信号处理器在电测仪表中的运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0-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60-61..

    分享
  • 周毓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再应用BP神经网络软件进行一致性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周毓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神经网络检验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2-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62-63..

    分享
  • 张晓红;常涌;张秀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发展多种办学形式的改革构想。

    张晓红;常涌;张秀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4-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64-65..

    分享
  • 黄红梅;东玲;曾春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跨入21世纪,随着社会对人才总需求的增加,中国教育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会有一个大的飞跃,而国际合作办学,将成为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

    黄红梅;东玲;曾春年. 国际合作办学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6-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66-67..

    分享
  • 李正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在新世纪必须面对的重大教育工程,对国运兴衰有深远影响。从6个方面就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正元.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策略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7-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67-68..

    分享
  • 冯艳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冯艳飞. 论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69-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69-70..

    分享
  • 陈中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培养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了具体论述。

    陈中文. 创新: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试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71-72..

    分享
  • 余国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对开展教育创新活动提出了树立新观念,提高师资素质,采用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开设第二课堂、注重个性教育等建议。

    余国宇. 高校如何开展创新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2-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72-73..

    分享
  • 李昌禄;曹桂华;郑晓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武汉市高等教育市场供需情况的调查和与国内外特别是与上海、北京的比较分析,指出了武汉市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李昌禄;曹桂华;郑晓军. 武汉市高等教育市场调研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4-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74-75..

    分享
  • 陈建思;钱耕;魏治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等函授教学管理应着重抓好面授、自学、考核和毕业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以此带动其他教学环节,变此过程控制为为目标管理为主,从而形成能达到教育目标的教学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陈建思;钱耕;魏治发. 电力高等函授教育教学主要环节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6-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76-77..

    分享
  • 徐德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8-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新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如何对他们从信息和技术方面进行指导,并提供有效咨询服务,发表了一些具体的意见。

    徐德平.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人才流向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8-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78-79..

    分享
  • 杨德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提出了创造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的历史新使命,并全面地分析和较详尽地论述了创建高校创造教育新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杨德平. 创造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灵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79-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79-80..

    分享
  • 王学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转变观念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命题,阐述了为迎接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必须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具备的素质及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积极构建开放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思考。

    王学东.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人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81-82..

    分享
  • 夏庆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对教师评价制度、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有创见性的观点,对高校管理目标和要求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夏庆利. 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评价与定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3-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83-84..

    分享
  • 王佑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确立全新的现代观念,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心态等方面阐述了跨世纪新人应具有的素质。

    王佑江. 跨世纪新人应具有的素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5-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85-86..

    分享
  • 李斌;翟晓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高校德育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全员德育意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从而构建21世纪德育的新格局。

    李斌;翟晓燕. 试论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6-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86-87..

    分享
  • 陈明清;冯纪明;卢年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进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预防和消除心理疾病,有利于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是促进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因此.应当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对策。

    陈明清;冯纪明;卢年桥.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8-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88-89..

    分享
  • 李丹;李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9-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企业管理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了管理学科在职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途径。

    李丹;李彭. 管理学科在职研究生教育改革刍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89-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89-90..

    分享
  • 肖爱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才=德+智+体+美+劳,任何一个方面缺乏都会影响到人才的素质,而其首要是德。以大量的事实对德的重要性作了历史的总结。阐述了“成才”先“成人”是新世纪的呼唤。

    肖爱兰. 成才先成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1-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91-91..

    分享
  • 袁龙;尹显萍;朱小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风险投资的特征,指出了我国目前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对策。

    袁龙;尹显萍;朱小江. 对我国风险投资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2-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92-93..

    分享
  • 陆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风险投资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提出了政府直接参与风险投资,引导和吸引大众参与风险投资发展构想。

    陆芸.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3-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93-94..

    分享
  • 徐绪松;吴健谋;胡则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具体介绍了金融数据分析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从方法上为现代金融理论建立了数据分析理论和模型系统。提供了数据分析的理论框架。

    徐绪松;吴健谋;胡则成. 金融数据分析智能信息处理技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5-9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95-96..

    分享
  • 何黄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7-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债券投资、股票投资中的价值、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提出了最佳投资方案的选择方法。

    何黄吉. 证券投资中的价值、收益与风险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7-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97-97..

    分享
  • 杨玲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8-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了设想及建议。

    杨玲莉.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管理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98-9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98-99..

    分享
  • 戴春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市场中介体系的构想,着重探讨了市场中介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发挥市场中介体系所需的支撑体系建设问题。

    戴春兰. 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市场中介体系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0-1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00-101..

    分享
  • 徐世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科研工作的好坏与科研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从思想政治水平、专业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等方面探讨了科研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徐世艾. 关于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2-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02-103..

    分享
  • 陈春花;肖智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4-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防止人才流失是当前企业管理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结合经济学原理,分析揭示人才个体作出流动决定的整个决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如何有效地控制人才流失提出几点建议。

    陈春花;肖智星. 人才流动的微观动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4-10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04-105..

    分享
  • 斯洪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新时期农技推广的主要职责,并结合农技推广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县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构想。

    斯洪标. 关于新时期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设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5-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05-106..

    分享
  • 聂规划;唐喜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加入WTO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从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了解和掌握FIDIC条款、学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掌握国外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和学会按国际惯例解决项目承包中的的争议问题等5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建筑企业面对“入世”应采取的积极对策。

    聂规划;唐喜林. 加入WTO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7-10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07-108..

    分享
  • 李仁安;韩新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8-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人力资源对企业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及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李仁安;韩新伟. 人力资源与集约化经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08-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08-109..

    分享
  • 梁伟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英法两国的科技政策,提出我国应从科技战略制定、制度建设、政策倾斜、科技普及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科技政策。

    梁伟军. 英法两国的科技对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0-1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10-111..

    分享
  • 陈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日本、美国、新加坡三个国家在农村土地城市化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并总结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

    陈霞. 国外农村土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2-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12-113..

    分享
  • 黄红梅;刘升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4-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产业缺口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当前产业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和对经济的危害,并提出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法。

    黄红梅;刘升福. 从产业缺口看结构调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4-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14-115..

    分享
  • 钱耕;金伟;黄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6-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和在入世后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钱耕;金伟;黄宏. 入世后中国建筑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6-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16-118..

    分享
  • 李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主体,构建房地产金融市场中介体系,改善房地产金融的运行机制,构筑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

    李鑫. 加快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18-1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18-119..

    分享
  • 张莲梅;肖创英;常涌斯汉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0-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国家电力公司要求,计划于2010年前在我国实行电力市场营运,这在我国是一种全新的运行机制、结合湖北的实际,构架了电力市场的交易运作初步设想。

    张莲梅;肖创英;常涌斯汉均. 湖北电力市场的交易运作初步设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0-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20-121..

    分享
  • 刘江平;汪红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力市场的改革对传统调度管理模式产生极大冲击,对调度部门的管理和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调度部门履行电网调度和经营职能,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三公”调度,努力创造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提高电网调度和管理水平。

    刘江平;汪红波. 湖北电力调度现状分析和展望[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2-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22-123..

    分享
  • 肖创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家电九体制的改革,促进了以省为实体的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如何促进这一改革进程的高效快速。提出了建立电力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并构筑了电力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运行体系和评价的指标体系。

    肖创英. 电力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4-1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24-125..

    分享
  • 肖启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电力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安全生产的意义,并制订了设备安全管理的办法。

    肖启标. 设备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6-1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26-127..

    分享
  • 杨宏亮;江心光;王宏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电力施工市场力量严重过剩,分析了电力施工企业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亏损的原因,提出了对策。

    杨宏亮;江心光;王宏生. 电力施工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7-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27-128..

    分享
  • 杨红亮;揣小勇;王宏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电厂设计中两个典型的局部方案的比选,说明在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方案的比选有很好的效果。

    杨红亮;揣小勇;王宏生. 价值工程理论在电厂设计方案比选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29-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29-130..

    分享
  • 刘建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烟草业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烟草业改革的构想。

    刘建清. 烟草业发展之我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1-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31-133..

    分享
  • 王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知识创新的内容、目的和知识经济与知识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知识创新对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我国知识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王东. 论知识经济与知识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4-1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34-135..

    分享
  • 魏建国;赵宏中;邹珊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6-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知识影响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

    魏建国;赵宏中;邹珊刚. 论知识对产业发展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6-1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36-137..

    分享
  • 唐文伟;徐立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7-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条件下,营销概念和营销策略都会发生变化。从营销观念变化、销售创新、企业竞争的变化、新产品开发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唐文伟;徐立新.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营销演进趋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7-1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37-139..

    分享
  • 刘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仍然是德才兼备,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德才条件将赋予新的内容,根据新的要求,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要着眼于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去实施干部工作的改革与实践。

    刘杰. 关于知识条件下干部德才标准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39-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39-140..

    分享
  • 范理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培训事业对知识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搞好新时期行业培训工作的认识。

    范理明. 论知识经济浪潮中的培训事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1-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41-142..

    分享
  • 李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自然延伸。知识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形式,更是一种在发展中的人类文明的社会形式。它的出现和发展必然要引起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发生根本性变革。教育作为培养、提高新劳动力的摇篮,不可避免地首当其冲,这首先表现在:知识经济的创新特征,要求中国教育从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转变。

    李红. 知识经济呼唤创造教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2-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42-143..

    分享
  • 梅福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的基础是知识,核心是创新,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所以,高校必须把培养创造性人才放在首位,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从观念、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上有新的突破,树立终身教育观,不断更新人才的知识和能力。

    梅福林. 论知识经济与高校人才培育工作[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4-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44-145..

    分享
  • 史翎;孟根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5-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史翎;孟根发. 论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5-1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45-146..

    分享
  • 张汉萍;周世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事实,从人类文明发展的事实,探索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走向,探究对未来发展的若干对策。

    张汉萍;周世平. 科学技术发展走向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7-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47-148..

    分享
  • 沈嘉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进化的促进作用入手,揭示了邓小平同志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内涵的巨大影响,精辟地分析了改革科技体制,解决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意义。

    沈嘉达. 邓小平科技思想三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49-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49-150..

    分享
  • 周国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1-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分析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实质及其深远的意义。

    周国灿. 试析邓小平“三个面向”的基本内容及其深远意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1-1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51-151..

    分享
  • 鲍宏礼;彭旺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2-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群体性和个体性科学发现过程的分析出发,指出人类的科学发现乃是发端于问题的出现和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有意观察。

    鲍宏礼;彭旺林. 论科学发现的逻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2-1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52-153..

    分享
  • 张梅;韩光辉;邢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科技查新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加强科技查新系统建设的若干建议。

    张梅;韩光辉;邢军. 科技查新——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好助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3-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53-154..

    分享
  • 张晓红;王学军;蔡建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汉末年的治黄战略家贾让,针对汉代黄河河患频发的原因,提出了以“宽河行洪”思想为主的全面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种不同对策,上策主张滞洪改河,中策提出筑渠分流,下策则为缮完故堤。贾让还对此进行了对比选优和评估。贾让“治河三策”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晓红;王学军;蔡建国. 贾让“治河三策”——水利决策史上的杰出代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5-1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55-156..

    分享
  • 廖联凯;王芳;叶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定价的方法和实际运作策略。

    廖联凯;王芳;叶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产品定价方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7-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57-158..

    分享
  • 王学军;袁运华林文兴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9-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贷款银行或有关部门对某项目进行评价分析时,应不仅关注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还款期限等,而且要关注并分析项目现金流量过程的风险,继而分析项目的全部风险,采取有力措施构筑项目风险防范体系。重点探讨了项目现金流量过程的有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风险防范的科学体系与方法。

    王学军;袁运华林文兴. 关于项目现金流量过程的风险分析与防范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59-1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59-160..

    分享
  • 王学军;林文兴;张晓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0-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指出了在项目评估中作出重要判据的NPV的计算思路中的不足,提出了项目NPV概率分布的Bayes推断方法和利用项目NPV概率分布外包线作为了解整个项目NPV变化态势的设想。

    王学军;林文兴;张晓红. 项目评估中净现值NPV的推断与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0-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60-161..

    分享
  • 陈久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2-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谭家山煤矿急倾斜煤层的赋存特点,提出了5种技术上可行的采煤方法,并建立了层次分析模型,从而确定了伪倾斜钢结构“八字形”掩护支架采煤法是最优选择。

    陈久良. 层次分析法在急倾斜煤层采煤方法选择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2-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62-163..

    分享
  • 宋德昌;徐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Browser/Server模式中CGI、XXAPI、JDBC、ASP等几种主要的Web服务器与数据库连接的接口技术以及常见的套装软件系统,阐述了它们的实现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宋德昌;徐静. B/S模式中的数据库访问技术及其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4-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64-165..

    分享
  • 龙朝双;徐士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理论上指出了我国企业文化的误区,提出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传统,东西融合,特色鲜明,重在建设。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发表了几个方面的意见。

    龙朝双;徐士元. 中国企业文化误区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6-1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66-168..

    分享
  • 张锡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干部素质的基本内涵,并从学习的角度,分析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实现途径。

    张锡纯. 提高干部素质的内容及途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69-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69-170..

    分享
  • 戴继平;华润;兰于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1-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近亲繁衍”问题的严重性,论述了国内外著名学府防止近亲繁衍的措施,提出了改善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近亲繁衍状况的几点建议。

    戴继平;华润;兰于颖. 略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近亲繁衍”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1-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71-172..

    分享
  • 刘明;向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2-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科技企业影像资源管理工作现状,介绍了科技企业影像资源管理操作办法。

    刘明;向武. 科技企业影像资源的管理及利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2-1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72-173..

    分享
  • 林根祥;白玉;王子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控股合资已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热点。详细地剖析了并购的方式、特点、成因与应对对策。

    林根祥;白玉;王子峰. 外资并购我国有企业若干问题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4-1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74-176..

    分享
  • 曾玲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剖析了当前“债转股”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的有关问题。

    曾玲玲. “债转股”及其实施中的有关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6-1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76-177..

    分享
  • 朱苏丽;张建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8-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企业实行股票期权的客观背景,阐述了对企业经营者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运作股票期权的外部环境障碍和内部操作问题。

    朱苏丽;张建明. 我国企业实行股票期权的障碍与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78-1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78-179..

    分享
  • 李建平;卢险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80-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高师院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实质。

    李建平;卢险峰. 浅谈高师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6): 180-1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6): 180-18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