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00-11-20
  

  • 全选
    |
  • 梅松;侯汉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国内外发展态势和竞争态势,分析了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技术、市场背景及优势。

    梅松;侯汉屏. 论武汉地区建设中国光谷的背景、基础和条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3-6..

    分享
  • 周信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是指如何解决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并按照资金特性来创造条件建立和发展相应的市场。金融支持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备条件,重构投融资体系是金融支持的重要路径,重新安排政策和加强法制建设是金融支持的必然结果。

    周信忠. 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兼认武汉建设中国光谷的金融支持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2-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2-13..

    分享
  • 张红;李燕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中低技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入手,分析了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与指导思想中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才能谋求中低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张红;李燕义. 我国中低技术产业发展与升级问题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4-15..

    分享
  • 刘国新;刘升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H型战略发展理论,探讨了H型战略格局下实现湖北经济大发展的具体构想。

    刘国新;刘升富. 西部大开发的H型战略构想:兼论湖北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6-18..

    分享
  • 韩民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信息化的角度阐述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将信息化建设置于优先发展位置的重要意义。

    韩民春. 西部大开发中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8-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8-20..

    分享
  • 黄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武汉对应西部大开所具备的区位、科教、市场、工业基础四大优势,指出了限制武汉进一步加速发展的现实问题,建议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创新,对武汉进行科学定位。

    黄涛. 武汉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21-22..

    分享
  • 姜爱林;祝国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目前旅游业的取向、趋势及发展入手,阐述了在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业对于地区经济建设及生态改良的作用,并分析了应当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姜爱林;祝国勇. 论旅游业对西部生态脆弱区改良的作用及相关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3-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23-24..

    分享
  • 柯贤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思路和主要途径。

    柯贤文. 西部大开发的人力资本积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5-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25-26..

    分享
  • 梁桂金;刘满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中药产业在加入WTO后将会遇到巨大的挑战,目前中药产业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中药产业的创新。从制度、管理、技术和市场创新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梁桂金;刘满平. 加快我国中药产业的创新促进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6-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26-28..

    分享
  • 卢发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十堰市具有天然中药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武当药谷”的构想,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卢发光. 关于建立中国“武当药谷”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29-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29-31..

    分享
  • 曾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五个方面总结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即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评价与测度方法研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决策支持系统(DSS)研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研究。

    曾伟. 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的热点[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2-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32-33..

    分享
  • 陈水清;李勇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3-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提出21世纪初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发展重点。

    陈水清;李勇等. 21世纪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3-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33-35..

    分享
  • 吕乃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即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一头联系高技术产业化,另一头联系传统产业改造,从而实现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三方的共同发展。

    吕乃基. 高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改造的桥梁: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6-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36-38..

    分享
  • 万君康;杜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沿江开放开发政策的形成,结合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分析了沿江开放开发政策对湖北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万君康;杜超. 沿江开放开发与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39-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39-40..

    分享
  • 彭新育;宋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东高技术产业的背景、现状和有利条件作了实质分析,认为广东的高技术产业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东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高技术产业的内容结构是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自然转换的结果。

    彭新育;宋雷. 广东省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40-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40-41..

    分享
  • 宋东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东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区域,科技发展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中,华东地区采用自身独特的发展方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对华东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对华东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宋东林. 华东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43-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43-45..

    分享
  • 谭武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知本主义理念的内涵,指出高科技企业在该理念下形成和利益共同和事业共同体,能在企业内产生很强的凝聚作用。

    谭武昭. 知本主义:高科技企业的经营理念: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实践谈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46-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46-47..

    分享
  • 黄沛;王一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风险投资基金在设立和动作方面的一些建议,认为应大力培养风险投资家,强化风险投资的私幕性,以及采取有效的投资管理模是发展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关键所在。

    黄沛;王一栋. 对我国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若干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48-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48-50..

    分享
  • 李永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硅谷地区文化的主要特征,指出硅谷发展与风险投资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风险投资是硅谷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发动机,反过来,硅谷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又成为孕育美国风险投资的摇篮。

    李永周. 美国硅谷发展与风险投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5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51-52..

    分享
  • 卢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ASIC设计产业必须以IP复用为核心。提出了在系统级芯片设计中应用IP复用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对IP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ASIC产业发展对策。

    卢波. 以IP复用为核心发展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53-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53-54..

    分享
  • 陈京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57-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型企业在创新战略选择中面对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选择,正确的战略选择能够使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优势得到发挥。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其核心能力、组织结构和员工的创新积极性。网络形状的组织结构和员工和个人自由创新行为是促进大型企业技术突破性创新的基础与动力。

    陈京民. 大型企业技术突破性创新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57-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57-59..

    分享
  • 彭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心能力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赢得竞争优势的最有力地最有效的“武器”,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始终把培育、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作为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何来抓,着力搞好企业核心能力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文章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开发模式、开发步骤、开发方法与开发手段等问题做了探讨。

    彭灿. 企业核心能力开发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0-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60-61..

    分享
  • 苏敬勤;吴爱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比较核心能力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探讨了比较核心能力形成之路径。最后,以大连第二电机厂为例对其加以论证。

    苏敬勤;吴爱华. 比较核心能力之形成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2-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62-63..

    分享
  • 王宗润;周艳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的制度研究一直是各界关心的焦点,在研究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就传统产权制度的弊病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做了分析,并对技术创新制度安排的主体、发展观、全局进行了论述。

    王宗润;周艳菊. 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4-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64-66..

    分享
  • 王韬;周建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分析我国政府采取行政干预、制定财税政策、技术创新立法等政府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并改进这些政府行为提出相应的对策。

    王韬;周建军. 刍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行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7-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67-68..

    分享
  • 刘江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有企业战略环境的分析以及国有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应采取的经营战略的深入研究,提出国有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刘江啸. 国有企业经营战略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69-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69-71..

    分享
  • 贾家君;尤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绿色营销的概念,指出了绿色营销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导营销理念。

    贾家君;尤敏. 绿色营销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71-72..

    分享
  • 张忠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几种主要类型,并以此为脉络,分析了技术创新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模式及其选择。

    张忠凯. 试论企业技术创新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3-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73-74..

    分享
  • 顾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乡镇企业技术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已成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顾桥. 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5-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75-76..

    分享
  • 孙艳琳;康灿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采用SWTO分析法对通信设备制造厂商进行环境分析和内部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企业联盟是巩固国内优势和加快向国外市场进军,创造双赢局面的一种战略选择。

    孙艳琳;康灿华. 构建企业联盟 取得竞争优势: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厂商面对新形势的战略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7-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77-78..

    分享
  • 王铁明;周才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9-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族制是一种典型的民营企业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日益成熟,企业规模的日趋扩大,家庭制已成为民营企业的瓶颈制约。因此,我国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已迫在眉睫。我国家族制企业已经具备了进行创新所要求的经济条件,但却难以顺利地实现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家族制有更为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制度创新障碍也更复杂。

    王铁明;周才堂. 文化冲突—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障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79-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79-80..

    分享
  • 吴春梅;高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方式面临严峻挑战。着重从企业管理的目标管理、人员管理和销售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吴春梅;高韧.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方式的更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81-82..

    分享
  • 叶远谋;金青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石东贝制冷集团为背景,探讨和分析了技术创新和特色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叶远谋;金青松. 技术创新、特色管理:企业制胜之道[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3-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83-84..

    分享
  • 陈华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福州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陈华钦. 福州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对策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5-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85-86..

    分享
  • 王兴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济南市重点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创新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改善措施。

    王兴元. 济南市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创新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6-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86-87..

    分享
  • 王治纲;秦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提出了管理集成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当前企业管理的环境以及趋势,探讨了管理集成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集成的主要内容,构筑出管理集成的基本框架。

    王治纲;秦岭. 管理集成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88-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88-89..

    分享
  • 慕继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知识管理包括编码法和个人化法,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应的方法而不是脚踏两只船,选择正确的策略对企业知识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慕继丰. 知识管理的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0-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90-91..

    分享
  • 陈立颖;张建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资源的共性和人力资源以及知识型人力资源的特性,提出根据知识人力资源分布的地域性,科学地制定和实施知识型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根据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再生性和两重性,大力推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开发知识型人力资源的建议。

    陈立颖;张建洲. 知识型人力资源开发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2-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92-93..

    分享
  • 张永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有独立应用型科研机构转制为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科技机构企业化要本着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适合科研开发自身规律的前提,进行体制、管理、组织机构、专业结构、人才结构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建成具有现代企业制度,创新能力很强的科技企业。

    张永锋. 科技机构企业经转制需要全方位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4-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94-95..

    分享
  • 徐道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股票期权制能激励企业经营者努力工作,有效抑制经营者行为的短期化,激励企业家不断创新。但在我国实践中存在法规不健全,证券市场不完善等障碍和阻力,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合理设计股票期权计划,坦步培育股票市场和企业家人才市场,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和监督机制,使期权激励形式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徐道宣. 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6-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96-97..

    分享
  • 陈辉;高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8-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电算化问题,分析了我国财务软件中的缺陷及发展趋势。

    陈辉;高星. 科学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电算化问题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8-9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98-98..

    分享
  • 叶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税收指的一种政府为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化发展,以税收为手段、利益机制为诱导,以加快经济发展为目的政策活动。作为一种税收鼓励,其实质是政府的“补贴”,在当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轨迹的过程中,政府调节的手段逐渐由直接向间接转变,以前弱化了的税收调控作用也变得重要起来了。

    叶昕. 论科技税收中的效用扭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99-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99-100..

    分享
  • 高强;顾云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0-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高等学校科技体制改革趋势,提出了改革的具体内容。

    高强;顾云华. 论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与措施[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0-1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00-101..

    分享
  • 傅廷斌;李建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成果转化和思维方式等角度出发探讨了高校科研机构管理及科技人员管理的问题,进而论述了高校科研管理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需要这一命题。

    傅廷斌;李建平. 高校科研管理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2-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02-103..

    分享
  • 张兴隆;王维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4-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制度创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彻底解决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状况,这是当前高校科技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文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张兴隆;王维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4-10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04-105..

    分享
  • 刘璇华;肖君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知识经济的特征出发,提出了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应之策。

    刘璇华;肖君等.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技工作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5-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05-106..

    分享
  • 曾健雄;戴晓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7-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湖北省星火技术密集区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曾健雄;戴晓京. 湖北星火技密集区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7-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07-109..

    分享
  • 杨建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创新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人所皆知,但在县(市)域技术创新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观念上的误区,成为技术创新的巨大障碍,为此,我们试对这些误区进行剖析。

    杨建超. 县(市)域技术创新中存在的误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09-1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09-110..

    分享
  • 龙文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不同资源利用方式对持续发展的影响比较分析、农业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总结了可持续发展要求与资源利用规划及其优化利用技术。

    龙文军. 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及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1-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11-113..

    分享
  • 黎东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提出农业技术无形资产的主要特征和分析影响其价格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农业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定价模型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黎东升. 论农业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特征及定价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3-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13-114..

    分享
  • 阮灶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5-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广东省及清新县的实际,分析认为知识扶贫是继续推进农村扶贫工作的客观要求,指出知识扶贫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途径,提出了知识扶贫工作的若干对策。

    阮灶新. 知识扶贫与治贫致富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5-1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15-117..

    分享
  • 林太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共产党员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村党员的素质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介绍了湖北省襄阳县在促使基层党员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代表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

    林太学. 基层共产党员应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7-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17-118..

    分享
  • 曹葆青;方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高校专利申请工作中存在着重论文发表轻专利申请、专利申请权主体的多样化、发明人设计人确定的复杂性以及专利申请与维持的随意性先进特点,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曹葆青;方放. 高等院校专利申请工作特点辨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19-1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19-120..

    分享
  • 王先甲;匡小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2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决策过程与步骤,对各种不同决策态势的决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选择机制并分析了这些选择机制的科学原理。

    王先甲;匡小新. 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选择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21-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21-123..

    分享
  • 王克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24-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新兴的系统方法-门捷列夫周期系方法,发现绿色食品产销中的主要难题-信任难,提出初步对策-实施“面对面”工程。

    王克强. 绿色食品产销中的主要难题与对策:从新视角探索科学及其转化为生产力的未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24-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24-126..

    分享
  • 韩世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27-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经济计量预测模型,从产业分布的角度探究未来时期(2000~2005年)全球跨国并购的产业分布演变规律,以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产业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韩世坤. 九十年代全球跨国并购的产业分布及其演变趋势预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27-1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27-129..

    分享
  • 罗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经济”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诸如“双赢”、“网络”等许多新现象、新事物的思考,从而使传统经济下形成的观念受到冲击,探讨和分析这些观念的变化和新意,有助于采取积极态度转变观念,从而对新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罗蕾. “新经济”与观念的更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0-1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30-132..

    分享
  • 严中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活动内外环境的变化,咨询企业的企业管理咨询提出的挑战及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思考。

    严中华.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咨询的策略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3-1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33-134..

    分享
  • 赵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企业进行诊断的目的是要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智能诊断的任务就是在从企业生产所涉及的大量数据中找出影响生产发展的因素。通过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企业在建立数据仓库的过程,一种基于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智能诊断方法。

    赵瑛.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有企业智能诊断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5-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35-136..

    分享
  • 张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思维具有群体性、独特性、开放灵活性及整体性四个方面特点的思考、论述了应从思维氛围、知识经济、思维方法及思维习惯诸方面去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

    张谨. 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思维的培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7-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37-138..

    分享
  • 周兆德;张令宏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9-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农业部“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通知”的方法对海南省各县市“八五”期间农业科技率进行测算,对期对海南农业生产及其经济调整与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周兆德;张令宏等. 海南省“八五”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39-1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39-140..

    分享
  • 赵国求;万小龙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1-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量子力学几率解释的不足,从量子力学数学形式中分离出曲率因子,指出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描述的是微观客体自身的时空特征,介绍了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研究的现状。

    赵国求;万小龙等. 量子力学曲率解释[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1-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41-143..

    分享
  • 刁生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觉思维具有直接性、意会性、整体性、非逻辑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这种思维方式对科学研究和发现、技术发明和掌握具有愈来愈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刁生富. 直觉思维与现代科技进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3-1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43-144..

    分享
  • 蔡国强;梁瑞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5-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网络经济的到来,传统企业必须进行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以求得进一步的发展。详尽分析了网络经济的涵义与特征,深入探讨了网络经济下企业应实行的管理创新对策。

    蔡国强;梁瑞心.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5-1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45-146..

    分享
  • 秦德智;莫晓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网络经济对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影响,说明了网络经济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生意搬到网上,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企业的传统营销、生产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企业管理日臻完善。

    秦德智;莫晓明. 网络时代的企业经营与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7-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47-148..

    分享
  • 赵洪明;冯运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B2B电子商务及其实际实际应用,结合我国企业所入的环境、企业住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特有的管理模式,讲座了发展B2B电子商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B2B电子商务的实施策略。

    赵洪明;冯运仿. 我国企业如何发展B2B电子商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49-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49-150..

    分享
  • 林浩;徐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网络迅速兴起,并形成有别于传统(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第四媒体的形势下,传统媒体如何认识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影响已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分析了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在传播手段和运营方式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

    林浩;徐晨. 网络媒体的兴起及其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和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1-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51-152..

    分享
  • 黄琨;张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全球银行业并购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银行并购所带来的正负社会经济效应,指出:为了顺应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潮流,我国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不仅要在宏观环境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并购创造一定的条件,而且要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企业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监管制度创新。

    黄琨;张坚. 新一轮全球银行业并购风潮与我国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3-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53-154..

    分享
  • 谢晓辉;孙东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4-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庞大的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已经对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巨大的障碍,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已经成为券市场建设者所必须面对的战略选择。指出国有股上市流通实际上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的股票市场又一次金融创新开始。

    谢晓辉;孙东川. 关于国有股上市流通问题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4-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54-155..

    分享
  • 张振;王亚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6-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一定的设定条件下,利用数学分析工具,探讨了企业产权比率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了最佳资本结构确实存在并提出了寻求使净资产收益率最大的最佳资本结构的途径。

    张振;王亚筑. 资本结构对股东收益影响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6-1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56-157..

    分享
  • 李志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和借鉴申能股份公司回购,其国有法人股的正负两方面效果,为我国全面解决国有股问题,真正发挥股份制的作用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

    李志武. 国有股回购的利弊分析:谈申能股份公司国有股回购的意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7-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57-158..

    分享
  • 夏翠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9-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干部考核中,人们的心理因素常常是造成考核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干部考核中的心理偏差及其纠正的对策。

    夏翠云. 论干部考核中的心理偏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59-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59-161..

    分享
  • 段新胜;顾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2-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分析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知识经济对建筑业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建筑业应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

    段新胜;顾湘. 中国建筑业应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2-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62-163..

    分享
  • 刘宇;王增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4-1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我国的非国有投资现状和通信领域的投融资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通信领域当前加强非国有投资的诸多有利方面,并对如何加强通信领域的非国有投资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宇;王增民. 加大通信领域投资力度的有效途径:非国有投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4-1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64-166..

    分享
  • 姚景峰;钟书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电力规划、电力市场、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战略的问题。

    姚景峰;钟书华.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6-1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66-167..

    分享
  • 陈正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医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完善的,健全的药政法规、高尚的职业道德、详尽的规章制度、具体的操作规范,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准则。在实际工作中,改造旧环境、更替旧设备、学习新技术、利用高科技、是继承传统、发扬光大、合拍时代、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的切合点。

    陈正尧. 关于提高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68-1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68-169..

    分享
  • 龚小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引发工程风险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提出了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的防范措施。

    龚小兰. 工程承包合同风险管理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0-1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70-171..

    分享
  • 茅力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1-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效防范和处理房地产金融风险是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目前存在的各类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入手,借鉴国外的经验,指出建立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客户信用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以及方法及策略。

    茅力可. 客户信用信息系统在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1-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71-172..

    分享
  • 吴邦文;张谢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3-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通流量预测分析研究是智能运输系统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概述了道路交通流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与总结了道路交通流量预测的几类模型。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为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具有实用的价值和研究成果打下基础。

    吴邦文;张谢东. 道路交通流量预测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3-1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73-174..

    分享
  • 王秋华;向铁元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5-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我国高校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任务及人才培养模式。

    王秋华;向铁元等. 高校创新教育之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5-1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75-176..

    分享
  • 李丹;陈荣秋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套MBA(学员)评价体系,这里借用生产制造领域里的名词术语,将其分为:1“原料”检验;2过程控制/评价;3“成品”检验;4效果评价,共四个阶段/部分,即从MBA学员的选拔、教学、毕业实践、结果反馈诸方面详细论述了其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以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李丹;陈荣秋等. MBA(学员)评价体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6-1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76-177..

    分享
  • 王瑛;胡恩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8-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新构建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条件。

    王瑛;胡恩华. 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1): 178-1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0, 17(11): 178-17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