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1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9-07-20
  

  • 全选
    |
  • 张正铀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确立产品创新在科技与经济结合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体现了时代“创新,发展”的特征,确立以创新计划为载体,促进科技资源与生产资源有机结合,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新突破。

    张正铀. 实施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计划 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3..

    分享
  • 霍福广;陈建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我国经济中心城市完善创新机制的对策。

    霍福广;陈建新. 论我国经济中心城市完善创新机制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4-6..

    分享
  • 张裕民;张素娟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建立企业创新体系,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手段,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一切知识资源,最终形成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企业发展内在机制。

    张裕民;张素娟. 建立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创新体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6-7..

    分享
  • 解宗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框架-政府启动战略,主体到位战略,人才为本战略,功能耗合战略,持续发展战略和分类发展战略。

    解宗方. 农业科技创新特征与创新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8-10..

    分享
  • 程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技术创新法律调节中的首要原则和其它原则,提出完善我国技术创新法律调节体系的相关对策。

    程浩. 完善我国技术创新法律调节体系的相关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1-13..

    分享
  • 夏松;张金隆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4-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湖北省特点,分析了当前技术创新工作中的优质与不足,从而提出了构建湖北省创新体系的对策。

    夏松;张金隆. 关于湖北技术创新体系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4-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4-15..

    分享
  • 章廷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科技奖励的激励作用,分析了影响科技奖励激效的因素,并针对目前的科技奖励激效下降的现状提出了进行科技奖励有效管理的若干对策。

    章廷兵. 影响科技奖励激效的若干因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6-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6-17..

    分享
  • 彭德芬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目前几种主要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思路,建立了我国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指标框架。

    彭德芬. 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8-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8-19..

    分享
  • 赵愚;罗荣桂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思想,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具有长远性,面向用户,政策相关性,综合性与定量化,可选择性五个特征,指标选择应遵循层次性,关联性,简明性等四项特殊原则,提出了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动态调控系统。

    赵愚;罗荣桂. 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特征,选择原则,基本框架及动态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20-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20-21..

    分享
  • 古新功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古新功. 湖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对策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22-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22-24..

    分享
  • 谷志孟;白世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25-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长江干堤整险加固中运用现代科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谷志孟;白世伟. 依靠科技进一步做好长江干堤整险加固工作的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25-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25-26..

    分享
  • 仝培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27-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充分认识“数字地球”多方位战略意义把建立“数字地球”战略作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目标去考虑,以推进“数字地球”的需求分析和中国战略的规划,但更应积极慎重地制订针对“数字地球”的中国战略。

    仝培杰. 面向21世纪人类星球 审视“数字地球”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27-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27-29..

    分享
  • 王旗林;黎志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企业的职能细分化,业务专门化的管理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和竞争环境的革命性变化,企业需要整体优化发展,信息技术提供了集成企业管理的技术路线,而BPR则提供了企业业务重组,人员重组,组织重构这一条组织路线的思想和操作方法,二者的结合,是在集成基础上的技术路线与组织路线的趋同,以适应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讨论了信息技术流程重组中的应用模式和两种典型重组方法的信息系统结构。

    王旗林;黎志成. 应用信息技术 重组企业流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0-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30-31..

    分享
  • 盛亚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播论是新产品扩散过程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因素,营销变量在扩散中的作用,扩散的一体化模式及扩散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盛亚. 新产品市场扩散过程的传播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2-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32-33..

    分享
  • 袁明;彭友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经济发展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知识创新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方式,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前提,是瓶颈和希望。

    袁明;彭友华. 重视知识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4-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34-35..

    分享
  • 陈剑锋;万君康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我国高新技术国际转移与投资现状,阐述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高高新技术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动作用,提出风险投资四种具体模式,对风险投资主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陈剑锋;万君康. 我国高新技术国际转移与风险投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6-3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36-37..

    分享
  • 邓德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湖北省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若干问题。

    邓德龙. 关于加速发展湖北高新技术产业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38-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38-39..

    分享
  • 贾冬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湖北省信息服务业从1992年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之处。

    贾冬青. 湖北省信息服务业的现状与特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0-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40-41..

    分享
  • 郭俊华;杨新年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重点发展的领域。

    郭俊华;杨新年. 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2-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42-44..

    分享
  • 肖海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若干初步思考,提出建设具有开发区特色,体现开发区品牌,代表武汉乃于湖北水平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措施。

    肖海林. 关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若干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5-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45-46..

    分享
  • 朱福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7-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剩作为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一种现象,是任何产品市场都难以避免的;而如何在过剩环境下继续生存和发展,则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和考虑的,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过剩的成因,负面影响及与技术创亲的关系,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是企业规避过剩威胁的根本途径。

    朱福良. 市场过剩与企业技术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7-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47-48..

    分享
  • 梁栋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增强企业集团凝聚力首先树立所有成员企业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壮大核心企业的经济实力,强化产权(资产)资金和文化三条纽带。

    梁栋. 增强企业集团凝聚力建造市场经济海洋中的“航空母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49-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49-50..

    分享
  • 徐志国;龚业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我国经济形势和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指出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增长方式的途径。

    徐志国;龚业明. 技术创新与集约型增长方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50-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50-51..

    分享
  • 李荣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54-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剖析影响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科技创新动力的对策。

    李荣山. 试论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54-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54-55..

    分享
  • 谢科范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5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内容,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方法体系,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对策。

    谢科范.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56-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56-57..

    分享
  • 胡永铨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58-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型企业应具有的基本管理特征。在考察国内外一些著名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知识型企业管理具有下列特征: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管理;重视并建立企业内疗知识网络;建立强大的外部知识网络,网络型的企业组织结构,以知识资本开发和管理为核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设立企业知识主管;培育“学习,合作,创新,共享”型的企业文化;制定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胡永铨. 知识型企业的管理特征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58-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58-60..

    分享
  • 陈锦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知识经济形势下的营销观念,营销关系,营销手段进行了探讨。

    陈锦. 知识营销:知识经济下市场营销的新理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0-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60-61..

    分享
  • 陈建煊;杨建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知识经济的涵义,主要特征和知识经济与R&D资源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知识经济中R&D资源配置的主要特点,以及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R&D资源配置应采取的调整对策。

    陈建煊;杨建梅. 知识经济与R&D资源配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2-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62-63..

    分享
  • 董卫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知识经济与科技期刊的关系,指出科技期刊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对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重大和深刻的影响,科技期刊的集约化和全球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董卫国. 知识经济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4-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64-65..

    分享
  • 叶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科技伴随着高收益,高风险,如何避免高风险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事,提出了采用模糊数学的工具对高科技项目创新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叶飞. 高科技项目技术创新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6-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66-67..

    分享
  • 段尧卿;李若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项目管理是科研基金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对基金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了正确,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评价,有利优化学校我科研资源配置,指导学校基金投放的方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系统分析。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学校科研基金投资效益评价的量化评估体系。

    段尧卿;李若梅. 高校科研基金的投资效益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68-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68-69..

    分享
  • 史翎;孟根发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研机构评估工作的基础是评估方案,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自然科学类科研机构的评估方案,在高校科研机构评估工作实践中,通过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对评估工作的客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进行了探索。

    史翎;孟根发. 高校科研机构评估的实践与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0-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70-70..

    分享
  • 王俊生;杨丽君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科技和教育已成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的科技工作通过实行转变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是势在必行的,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及运行模式,建立新的运行机制的观点。

    王俊生;杨丽君.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工作的转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3-7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73-74..

    分享
  • 霍沛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在高校合并中政府行为的必要性,详细讨论了政府行为的表现形式。

    霍沛军. 高校合并中的政府行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5-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75-76..

    分享
  • 罗昌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7-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积累的金融风险越来越严重与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这一尖锐矛盾,提出建立信贷担保机构,发展金融互助,是缓解这一矛盾,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发展的融资创新形式。

    罗昌宏. 建立信贷担保机构是融资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7-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77-78..

    分享
  • 邓京岚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9-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的大企业,尤其是信息业的大企业与国外的风险投资机构联合组建中外合资的风险投资公司是一条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国情发展风险投资的途径。

    邓京岚. 探索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途径:试论国内信息业巨头与国外风险投资机构合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79-8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79-81..

    分享
  • 屠挽生;臧国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浙江省乐清市实际,探索了县(市)区域科技风险资金的市场运行办法。

    屠挽生;臧国华. 乐清市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市场运行办法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81-82..

    分享
  • 刘红宾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风险投资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及成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刘红宾. 从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看中国的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3-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83-84..

    分享
  • 曾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5-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财会分管体制是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主体作用的前提,建立财务结算中心是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提出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主体发展的思路。

    曾伟. 试论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体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5-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85-86..

    分享
  • 郭天河;睢庆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7-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安阳市科委进行了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科技项目公开招标的具体实践和探索。

    郭天河;睢庆民. 科技项目公开招标的实践与探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7-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87-88..

    分享
  • 钟翔;李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类型的科技项目立项过程有着共同的规律;立项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引力最大律);开展技术经济论证(代价最小律)承担项目的难易程度与人才智力密集成正比(人才载体律)全局观念,整体最优(整体最优律)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突出重点律);着眼发展,远近结合(技术储备律);按不同时期要求进行调整(适应性改动律)。

    钟翔;李平. 科技项目立项规律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88-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88-89..

    分享
  • 满群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知识经济中加知识产权所起到的决定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保护知识产权与发展知识经济的关系,紧密结合实际发展我国的知识经济。

    满群. 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90-9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90-92..

    分享
  • 高华;何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我国现行《专利法》对职务发明创造界定标准及权利归属的规定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高华;何敏. 试论职务发明人的权益保护[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95-9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95-96..

    分享
  • 毛锦文;熊兆铭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9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赴荷兰,德国考察技术贸易的情况及体会。

    毛锦文;熊兆铭. 赴荷兰,德国考察技术贸易的体会[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97-9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97-98..

    分享
  • 史振寰;胡兴娥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峡二期大坝混凝土施工模拟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二期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并融入以往混凝土施工经验,对三峡二期大坝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此模拟对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进行计算和记录,从对坝体每一三的浇筑情况到周,月,季,年计划直至大坝建成进行模拟,可对大坝建设任何时段的形象进度,浇筑量等进行快速查询。其模拟采用二维,三维动态显示,是一个很形象的施工过程。这个系统据推断可提高效率上千倍,对

    史振寰;胡兴娥. 一项高科技成果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三峡二期工程大坝混凝土浇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99-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99-100..

    分享
  • 李扬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清江梯级水电站实行统一上网电价的运作方案,论述了统一上网电价对清江流域开发的重要意义。

    李扬. 清江梯级水电站统一上网电价的探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1-10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01-102..

    分享
  • 聂规划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2-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特点与势头,许多经济学提出了一些知识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对其中几个主要的理论问题:“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特点”“新经济”理论,“新经济周期”理论,“新通胀”理论,作了介绍与讨论。

    聂规划. 关于“新经济”理论的若干观点[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2-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02-103..

    分享
  • 杨利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4-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阐述企业经营者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贡献,进一步提出了收入股权化的物质激励手段。

    杨利. 收入股权化: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浅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4-10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04-104..

    分享
  • 李占雷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5-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有企业改革向产权结构调整的深入,要求必须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协调问题。通过对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的实质分析,论证了委托代理对策的模型及其激励,约束作用。

    李占雷.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及其委托代理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5-10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05-106..

    分享
  • 陈永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9-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高等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21世纪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复合型,创造型两种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陈永志.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科技人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09-1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09-110..

    分享
  • 朱志浩;李炎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14-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药用氨基酸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湖北省应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朱志浩;李炎清. 药用氨基酸的现状和对今后发展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16(4): 114-1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9, 16(4): 114-1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