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1997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7-01-20
  

  • 全选
    |
  • 顾钧祚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持续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所推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依靠技术创新,方能促成产业技术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当代不少经济学家和科学家都认为技术创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的优化组合,包括从一个新的构想开始,到获得成功的商业应用为止。亦即技术创新贯穿于科学发现、发明,新成果的开发引进,新市场的开拓,新的原材料的获取,工业企业组织新形式的实现,科学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全过程。所以,技术创新是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它已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是属于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范畴。

    顾钧祚. 论企业全面持续技术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0-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0-12..

    分享
  • 景宗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景宗. 正视困难和问题强化和落实对改革的投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0-0..

    分享
  • 秦光荣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全社会的投入都要从科技的大门走进去,实现社会投入的科学化、高效化;把它作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抓。

    秦光荣. 全社会的投入都要从科技的大门走进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5-6..

    分享
  • 张正铀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意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在新形势下,科技意识体现为全民族现代化的意识;全体人民学科学、用科学、识别伪科学的能力;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追求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意识;领导者决策科学化的意识和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

    张正铀. 科技意识——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7-8..

    分享
  • 李宝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期,企业科技发展战略新趋势的特点是:从发展战略高度选择、孵化、积极培养新的科技生长点;“虚拟企业”将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发展中谋求技术与市场的协调推进。

    李宝山. 企业科技战略发展新趋势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9-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9-10..

    分享
  • 夏士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受了“于志安叛逃”严重影响的长动集团,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由于新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的努力,正重振雄风,朝着新的发展目标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刊特发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夏士杰的文章,以满足关心长动集团的广大读者的要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未春”。我们深信,英雄的长动人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必将再创辉煌。

    夏士杰. 重振雄风再创辉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13-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13-15..

    分享
  • 邱成利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1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九五”期间,科教兴市战略实施必须做好的八项重点工作。

    邱成利. 推进科教兴市战略的若干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16-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16-17..

    分享
  • 李向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李向东. 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树立大科技观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18-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18-19..

    分享
  • 李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科教兴国”背景下科技与教育的相关性及整体功能,以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李光. 科教兴国:科技与教育的相关性及整体功能[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20-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20-22..

    分享
  • 刘行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刘行敏. 适应形势要求大幅度提高教育事业的科技含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23-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23-24..

    分享
  • 潘德均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区域经济共荣的概念与战略思想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阐述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共荣的必然性,并提出了推动区域经济共荣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潘德均. 区域经济共荣与可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25-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25-27..

    分享
  • 杨国秀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史及其内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认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酝酿形成经历了人类关心生态环境问题的开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里程碑等阶段。并从国际流行解释、根本要义、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等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分析。

    杨国秀.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历史及其内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28-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28-31..

    分享
  • 杨新年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32-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杨新年. 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32-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32-33..

    分享
  • 夏承禹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3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夏承禹. 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述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34-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34-35..

    分享
  • 杨久炎;沐华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杨久炎;沐华平. “广船国际”创新之路及其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36-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36-38..

    分享
  • 张宏仙;梁景理;廖志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3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张宏仙;梁景理;廖志刚. “分组作业、丢牌轧制”管理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39-4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39-40..

    分享
  • 季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季璐. 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4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41-42..

    分享
  • 蔡昌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4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科研院所的职能转变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这是搞好科技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

    蔡昌文. 科研管理转变职能的若干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43-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43-44..

    分享
  • 冯星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45-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冯星安. 确立发展新思路探索发展新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45-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45-46..

    分享
  • 贾志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贾志平. 科技风险投资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48-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48-49..

    分享
  • 张燕陵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张燕陵. 关于使用科技专项贷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0-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50-51..

    分享
  • 宁钟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产业功能、产业组合、产业发展市场导向模式并提出了其运行机制。

    宁钟. 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2-5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52-53..

    分享
  • 胡德贵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拟定了今后15年内武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标,通过重点学科的系列研究开发、形成系列产品和实现产业化的作法,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胡德贵. 武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践与战略构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4-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54-56..

    分享
  • 范春国;熊远著;邓昌彦;吴梅芳;王振骅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与推广利用”系湖北省“八五”重点课题。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自199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来,又采用先进的育种方法和手段,持续进行第五、六世代的选育研究,使品系群生产性能大大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国内领先.成为目前国内性能最优的专门化父本品系。同时,通过建立良种繁育体系、饲料营养标准化体系、疫病控制体系、养猪生产科学管理与工艺流程体系、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体系,加快了杜洛克猪新品系及其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速度.4年来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杜洛克优良种猪6018头,成为我国杜洛克种

    范春国;熊远著;邓昌彦;吴梅芳;王振骅. 抓杜洛克猪新品系推广促科技成果转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7-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57-58..

    分享
  • 曾宪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施“九五”计划开局之年,我们市委、市政府在对全市科技发展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制定了科教兴市战略规划和科技进步奖励政策、办法,决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进科技进步为重点,加大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力度,加大科技成果应用和转化的力度,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促进科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十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施这个战略,目的在于兴市,菝心是加速经济发展,近期目标是全面

    曾宪武.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实施科教兴市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59-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59-60..

    分享
  • 肖先铨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全国的报刊上、广播中、电视里,您找不到关于湖北省十堰市科委先进事迹的报道:既没有经验介绍,也没有为标新立异而搞花架子式的“创新”,更没有豪言壮语式的承诺。然而近几年,十堰市科委一班人默默无闻地奉献,扎扎实实地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累累硕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委会议经常听取科技工作情况汇报,解决实际问题;市里的重要会议请科委领导参加;市里的重大决策都听取科委的意见;科委成了当地信得过、靠得住、有影响的部门。湖北省科委推举十堰市科委为全省科委系统实现“兴科强委”目标的“排头兵”。本刊记者采访了十堰

    肖先铨. 如何搞好基层科技工作[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61-63..

    分享
  • 陈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贫困的山区,有丰富的优势资源.由于客观和历史的原因,生产力低下,资源开发慢,经济落后.属“富饶”的贫困。因此,对科技的需求也就更迫切。几年来,我们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本着立足本地资源,注入科技因子,壮大支柱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原则,运用多种途径,采用帮扶、解难、培植等方法,始终不移地为全县支柱产业的形成、发展、壮大服务.同时,着力提高其科技含量和效益,已初步或正在形成几个高产、高教、高科技、富民、富县、壮财的支柱产业,逐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

    陈斌. 实施“支柱科技”工程化资源为经济优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3-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63-64..

    分享
  • 范顺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山区,地处汉江中上游,被誉为汉江上的水电城。自古以来,古均州就是湖北通往陕西、河南两省的交通要道,现已建立起以机械制造、冶金、纺织、建材、化工、造纸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和以闻名中外的武当山为中心的旅游业。

    范顺超. 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5-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65-66..

    分享
  • 袁中富;杜绪福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村科技咨询业是指咨询部门凭借知识、信息和智能,向用户(主要是农民)提供农村科技方面的问题解答、参考意见、技术指导、可行性研究、选择性方案,以及有关农业信息等,满足用户需要,使用户行为和决策科学化的一种新型服务行业;是我国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中正在建设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智能型社会公益事业。相对于城市科技咨询和其它咨询业而言.它更具有服务形式的多样性、咨询内容的广泛性和服务对象的普遍性等特点。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件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市场的规律性变化,这样势必要求农村

    袁中富;杜绪福. 我国农村科技咨询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7-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67-68..

    分享
  • 王建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9-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合同无违约条款和违约条款显失公平的现象是目前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中折射出的思想文化意识、法律规范、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审判制度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击思考和对待;并从以上4个方面论述了这一现象的根源所在。

    王建萍. 技术合同“无违约条款和违约条款显失公平”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69-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69-71..

    分享
  • 刘毅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这已成为现代人们的共识。在高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科技知识及其物质成果被大量运用到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在许多具体立法中,都必须有科技知识作为报据;在司法实践中,在各种诉讼中,都必须运用科技知识去鉴别和认定有关证据。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科技法保障“科学——技术——生产”的循环渠道畅通,保证科技矸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保护科技成果所有者的利益和鼓励科技上的发明创造。

    刘毅. 法律界与科技界需要相互沟通——由“邱氏鼠药案”引发的思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72-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72-73..

    分享
  • 黄欣晔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不少发达国家向我国投资的方式已开始由输出产品、输出资金向输出商标品牌等无形资产悄然转变.图谋“吃掉”中国有竞争力的名牌,而“吃”的方式又以收购为主。令人痛心的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对此竟麻木不仁,不以卖牌为悲,反以合资为喜!对此,许多经济学家告戒企业界:长此以往,中国的品牌将被洋人“蚕食”殆尽!

    黄欣晔. 生存?还是灭亡?!——国企“卖牌合资”现象扫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74-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74-75..

    分享
  • 沙新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76-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今天的许多人眼里,曾一度被新闻媒体炒得火热的信息技术,也许不再是一个值得质疑的话题了。因为一个全新的网络计算模式,正在把很多人过去不可想象和充满神奇色彩的东西,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

    沙新. 互联网∶创造一个新世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7, 14(1): 76-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7, 14(1): 76-7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