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4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3-04-10
  

  • 全选
    |
    绿色技术创新与管理
  • 董姗,龚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1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5056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初创企业作为国家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受到绿色发展外部性和新创弱势的双重限制,生成极为困难。从技术结构升级视角出发,探究相关与不相关环境技术多样化对绿色初创企业生成的作用机制,以期推动绿色初创企业生成。结果发现:①相关与不相关环境技术多样化均能显著促进绿色初创企业生成,前者的促进作用更显著;②绿色专利申请会挤出绿色初创企业生成,其在相关与不相关环境技术多样化和绿色初创企业生成关系间发挥的中介效应为遮掩效应;③绿色专利申请负向调节相关环境技术多样化对绿色初创企业生成的正向作用,但正向调节不相关环境技术多样化对绿色初创企业的正向作用。结论不仅可为环境技术创新与绿色创业融合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而且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指明适宜的环境技术创新方向。

    董姗,龚红. 环境技术多样化与绿色初创企业生成——技术结构升级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11.,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564.
    Dong Shan ,Gong H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iversification And Green Start-Up Cre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Upgrad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1-11.,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564.

    分享
  • 张慧智,孙茹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2-2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10051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有效路径,而政府环境注意力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前提。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从区域政府治理视角,考察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政策层面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政府治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可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强于中、西部地区,且政府环境注意力赋能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效果在2015年后显著增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环境注意力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果是通过命令型治理政策与鼓励型治理政策实现的,政府治理能力能够强化政府环境注意力与绿色技术创新以及命令型治理政策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

    张慧智,孙茹峰. 政府环境注意力如何影响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基于政府治理视角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2-22., doi: 10.6049/kjjbydc.2022100515.
    Zhang Huizhi,Sun Rufeng. How Does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Attention Affect Regional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Capability[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12-22., doi: 10.6049/kjjbydc.2022100515.

    分享
  • 赵鑫,杨棉之,曹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23-3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220734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外部性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利用2013—2021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对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有股权参与显著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国有股权持股比例越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吸收能力在国有股权参与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同时分析师跟踪是有效的调节变量,国有股权参与与分析师跟踪的交互效应正向调节上述中介关系。分层类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中央国有股权参与、属于高污染行业,以及所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国有股权参与更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

    赵鑫,杨棉之,曹迅. 国有股权参与、吸收能力与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23-33., doi: 10.6049/kjjbydc.Q202207343.
    Zhao Xin,Yang Mianzhi,Cao Xun. State-owned Equity Particip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A Moderated Mediating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23-33., doi: 10.6049/kjjbydc.Q202207343.

    分享
  • 区域战略与绿色发展
  • 陈震,田冠军,王铭瑞,文传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34-4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20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颁布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实现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借助长江大保护战略颁布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长江大保护战略对长江经济带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大保护战略颁布持续促进了长江经济带重污染企业的绿色专利申请与授权,但更多的只是策略性绿色创新,并非实质性绿色创新,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重污染企业均进行了策略性创新,其中,长江大保护战略对处于财政压力较大地区与政治关联等级较高的重污染企业作用显著。机制分析发现,长江大保护战略通过对长江经济带重污染企业施加环境合法性压力与外界关注压力,进而促进其开展策略性绿色创新。研究结论对利用国家战略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陈震,田冠军,王铭瑞,文传浩. 长江大保护战略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来自长江经济带上市公司的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34-44.,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514.
    Chen Zhen,Tian Guanjun,Wang Mingrui,Wen Chuanhao. Great Protection Strategy of Yangtze River and Heavily Polluting Enterprise Green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34-44., doi: 10.6049/kjjbydc.2022020514.

    分享
  • 张旭娜,吴建銮,卢山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45-5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1042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构建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与内生性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旧稳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加环保支出、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增加逆向知识溢出3条中介渠道,间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内陆节点城市、低清洁行业以及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论对政府制定外贸与绿色创新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旭娜,吴建銮,卢山冰. “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了中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吗[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45-56.,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424.
    Zhang Xuna,Wu Jianluan,Lu shanbing. Do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nhance the Level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45-56.,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424.

    分享
  • 马志强,王琰,苏佳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57-6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307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对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度,考察其空间分布和动态演进情况。结果表明:①在时序发展上,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②在空间演变上,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现空间不均衡分布,其中,东南区域和西北区域的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显著;③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正相关性,且存在显著的“高高—高效型”和“低低—低效型”各自集聚的空间结构特征,时空跃迁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稳定性。

    马志强,王琰,苏佳璐.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时空发展特征及动态演变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57-67.,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707.
    Ma Zhiqiang,Wang Yan,Su Jialu. Spatial-tempor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of Yangtze River Delt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57-67.,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707.

    分享
  • 企业发展与绿色转型
  • 章砚,孙自愿,盛安琪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68-7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507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并购是促进企业实质性绿色转型还是沦为策略性回应的工具?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采用内容分析法手工收集重污染企业2007—2019年的绿色并购数据,运用多时点PSM—DID方法检验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有效激励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熵平衡匹配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虽然绿色并购会消耗企业资源,但企业可以通过从内部挤出其它技术创新和从外部享受更多绿色创新补助两种途径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资源支持。此外,绿色并购还具有改善媒体评价、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和提振投资者信心等溢出效应。上述证据表明,重污染企业绿色并购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并非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可以实现实质性绿色转型和绿色印象管理的“双赢”局面。拓展性分析发现,在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强和媒体监督较为健全的地区,绿色并购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更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并购与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同时,可为碳中和背景下重污染企业如何通过绿色并购实现实质性绿色转型提供决策参考。

    章砚,孙自愿,盛安琪. 实质性转型还是策略性回应——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68-78.,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775.
    Zhang Yan,Sun Ziyuan,Sheng Anqi. Substantial Transformation or Strategic Response? The Impact of Gree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Enterpris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68-78., doi: 10.6049/kjjbydc.2022050775.

    分享
  • 鲁惠中,黎方,陆堇,栾炳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79-9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120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企业作为推动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能否影响企业绿色转型?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能够影响公司绿色转型,具体表现为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和绿色治理绩效下降。基于企业层面,企业价值越低或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股权质押行为对绿色转型的影响越显著;基于政府层面,国有股权能够有效缓解股权质押对绿色转型的影响,但地方环境规制力度未能发挥显著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质押下企业绿色转型行为能够降低股权质押期间股价崩盘风险。

    鲁惠中,黎方,陆堇,栾炳江. 企业股权质押与绿色转型——企业特征与政府行为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79-90., doi: 10.6049/kjjbydc.2021120196.
    Lu Huizhong,Li Fang,Lu Jin,Luan Bingjiang. Enterprise Share Pledge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s and Government Behavior[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79-90., doi: 10.6049/kjjbydc.2021120196.

    分享
  • 绿色创新与绩效
  • 贾涛,严蕊,王玉,陈秋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91-101.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10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将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作为运作系统的演进方向已经成为决策者的共识。基于企业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主线,提出以客户参与为驱动,以双元绿色创新应对差异化定制需求,并提升企业绩效的具体路径;进一步,结合企业绿色新产品研发中普遍融入的产品智能化策略,识别出转型阶段必须面对的中间层知识(产品适应各种场景的新知识)难点,由此分析智能化情境下客户参与绿色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对163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客户参与绿色新产品研发对开发式绿色创新和探索式绿色创新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开发式绿色创新和探索式绿色创新均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产品智能化对客户参与与双元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企业在智能化情境下开展客户参与绿色新产品研发活动提出政策建议。

    贾涛,严蕊,王玉,陈秋俊. 客户参与、双元绿色创新与企业绩效——产品智能化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91-101.,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204.
    Jia Tao,Yan Rui,Wang Yu,Chen Qiujun. Customer Involvement, Ambidextrous Green Innovation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roduct Intellige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91-101., doi: 10.6049/kjjbydc.2022010204.

    分享
  • 王欢欢,杜跃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02-11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9037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绿色创新源于一定的文化情景,根植于文化情景的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中庸价值理念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而明确的结论。基于个体视角探讨中庸价值取向对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剖析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调节效应,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346份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中庸价值取向与个体绿色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正向调节中庸价值取向对知识共享、绿色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

    王欢欢,杜跃平. 中庸价值取向对个体绿色创新行为的影响——知识共享与组织绿色创新支持感知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02-112.,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74.
    Wang Huanhuan,Du Yueping. Impact of Zhong-yong on Individuals′ Green Innovation Behavior: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ole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or Green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102-112., doi: 10.6049/kjjbydc.2021090374.

    分享
  • 李亚兵,夏月,赵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13-123.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30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战略认知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分析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影响,以及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探究整个研究路径在环境规制下的作用边界。对2012—2019年深沪A股上市重污染行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绿色认知正向促进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济绩效存在U型关系;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正向促进企业环境绩效提升;高管绿色认知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绩效发挥U型中介作用;高管绿色认知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环境绩效发挥线性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高管绿色认知与经济绩效间的U型中介作用;环境规制正向调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高管绿色认知与环境绩效间的线性中介作用。

    李亚兵,夏月,赵振. 高管绿色认知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13-123.,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266.
    Li Yabing,Xia Yue,Zhao Z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cutives' Green Percep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Heavy-pollution Industries: A Moderated Mediating Effect Model[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113-123., doi: 10.6049/kjjbydc.2022030266.

    分享
  • 王海花,谭钦瀛,李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24-13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6073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交汇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采用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中的重污染企业数据,探究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探讨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当规制性制度压力、模仿性制度压力较大时,数字技术应用与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增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同时,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王海花,谭钦瀛,李烨. 数字技术应用、绿色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24-135.,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734.
    Wang Haihua,Tan Qinying,Li Ye. Digit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reen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124-135.,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734.

    分享
  • 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
  • 钱丽,汪美鑫,肖仁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36-14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Q202207069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异质环境分权理论,采用2009—2020年我国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和检验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和环保立法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探讨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后分析财政分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①环保人事分权、环保立法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而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域的3种环境分权均未跨过拐点,环保人事分权、立法(或资金)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处于促进(或抑制)阶段;②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是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路径,其中,绿色研发人员投入、绿色研发经费投入、绿色技术产出与绿色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③财政分权正向调节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对环保立法分权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钱丽,汪美鑫,肖仁桥. 异质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考虑多重中介与财政分权调节效应[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36-147., doi: 10.6049/kjjbydc.Q2022070695.
    Qian Li,Wang Meixin,Xiao Renqiao. Nonlinear Effects of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Decentralization on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Considering the Multiple Mediation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136-147., doi: 10.6049/kjjbydc.Q2022070695.

    分享
  • 李宇坤,张映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48-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2060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能耗双控”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与早期聚焦于单位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存在明显不同,其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关系到新发展理念能否得到有效贯彻。基于制度理论框架,利用2017—2020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能耗双控制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结果表明,能耗双控制度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其中,能耗总量目标控制的作用更加显著,能耗强度目标控制的作用不太显著;机制检验发现,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和环境类政府补助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能耗总量目标控制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地方经济增长压力较低、企业财务柔性较高时更加显著。

    李宇坤,张映芹. “能耗双控”与企业绿色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 40(7): 148-160.,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738.
    Li Yukun,Zhang Yingqin. Dual Control System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and Green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3, 40(7): 148-160., doi: 10.6049/kjjbydc.202206073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