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2-10
  

  • 全选
    |
    科技管理创新
  • 曹阳春,张光宇,戴海闻,欧春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1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4036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到颠覆性技术演进的14个特征范畴,从低端颠覆和高端颠覆视角选取电动自行车等4项不同类型颠覆性技术演进特征进行跨案例分析,遵循复制法对特征范畴进行反复修正、补充与融合,分别得到12个低端颠覆性技术演进特征和13个高端颠覆性技术演进特征,并据此构建全过程视角下颠覆性技术特征模型。通过对两种颠覆性技术演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在创造性、异轨性和迭代性上的特征共性,以及在价值主张、价值路线和价值检验上的特征差异。

    曹阳春,张光宇,戴海闻,欧春尧. 基于跨案例研究的颠覆性技术演进特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361.
    Cao Yangchun,Zhang Guangyu,Dai Haiwen,Ou Chunyao. Analysis of Disruptive Technolo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Cross-case Research[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1-10.,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361.

    分享
  • 郑春美,吴东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1-2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8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持续性研发投入能否真正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价值?基于2008-2020年A股高新技术企业数据,通过构建真实研发增长指标检验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考察战略投资者和管理层研发操纵行为对价值相关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研发投入提供了正向影响买入并持有收益率的盈余无关信息;②战略投资者可以提高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③部分企业管理层为调节市场反应作出研发操纵决策;④当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被市场识别时,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下降。该结论表明,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提高公司治理效果,研发操纵无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结论对于政府优化创新激励政策和创新监管政策,引导企业调整创新策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郑春美,吴东昇. 研发投入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1-20.,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803.
    Zheng Chunmei,Wu Dongsheng. A Study about the Value-relevance of R&D Investment: Base on the Interfering Factor of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11-20.,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803.

    分享
  • 卢艳秋,施长明,王向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21-2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模块化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探究技术集成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多重中介模型进一步探究复杂产品创新情境下技术集成能力的内部结构。对收集的353份调研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技术集成能力的3个维度对复杂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存在先后顺序;产品建构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资源识取能力、技术融合能力在产品建构能力与复杂产品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有助于明晰复杂产品创新情境下技术集成能力内部结构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为复杂产品企业更好地通过提升技术集成能力促进复杂产品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卢艳秋,施长明,王向阳. 技术集成能力对复杂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21-29.,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375.
    Lu Yanqiu,Shi Changming,Wang Xiangyang.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Capability on Complex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21-29.,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375.

    分享
  • 刘新民,张亚男,范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30-3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30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2015年以来,我国创业活跃度整体呈显著下滑趋势,影响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SSO框架,构建感知创业阻碍对创业行为倾向的作用机制模型,揭示我国创业活跃度不高的原因,探讨创业教育对该机制的调节作用,从降低感知创业阻碍对创业行为倾向不良影响视角明确创业教育实施效果。采用259份创客问卷调研数据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感知创业阻碍的3个维度中,感知失去金融资源对失败恐惧的正向影响最强,感知失去社会支持次之,感知失去市场需求对失败恐惧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失败恐惧对个体创业行为倾向具有直接阻碍作用;创业教育明显削弱了感知失去金融资源、感知失去社会支持对失败恐惧的正向影响,并降低了失败恐惧对创业行为倾向的阻碍作用。

    刘新民,张亚男,范柳. 感知创业阻碍对创业行为倾向的影响——创业教育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30-39.,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621.
    Liu Xinmin,Zhang Yanan,Fan Liu.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Perceived Entrepreneurial Obstacles on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Tendency: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30-39.,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621.

    分享
  • 区域科学发展
  • 徐维祥,周建平,周梦瑶,郑金辉,刘程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40-49.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304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以网络节点韧性、网络结构韧性以及网络群落韧性为核心的城市网络韧性评价体系,并运用ERGM模型分析创新网络韧性形成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①创新网络节点韧性分布格局呈动态演进特征,由以“沪宁”为强韧性核心形态向以“沪苏锡”为强韧性核心再向以“沪宁苏杭”为强韧性核心形态转变;②网络结构类型相对稳定,三元结构中以核心节点散射联系的网络结构为主,四元结构中以散射联系及三元结构为基础的网络结构为主,随时间演进,整体网络结构韧性表现为曲折提升趋势;③创新网络群落逐渐减少,聚集指数持续上升,长三角创新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抵御外部冲击能力增强;④创新合作互惠性及交互性逐渐成为创新网络韧性强化的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及对外开放的驱动作用也较为显著,而创新网络韧性与信息距离网络存在强依赖性。

    徐维祥,周建平,周梦瑶,郑金辉,刘程军. 长三角协同创新网络韧性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40-49.,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414.
    Xu Weixiang,Zhou Jianping,Zhou Mengyao,Zheng Jinhui,Liu Chengjun. Resilience Evolution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40-49., doi: 10.6049/kjjbydc.2021030414.

    分享
  • 曾龙基,秦颖,邓娅娟,王元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50-5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404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新战略背景下,成渝地区必须贯彻一体化发展理念,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是关键一环。技术作为生产要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分析其流动性不仅可以了解与掌握创新体系运行状况,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合作提供政策启示,还可以为促进技术、信息等流动提供科学建议。以成渝地区2002-2019年专利许可和交易数据为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UCINET软件构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基于拓扑结构和空间关联角度分析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结果表明,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呈现为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为核心的结构,成渝地区虽然存在技术流动但是缺乏深层次的跨区域交流,且社会关联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各子群内部融合性较差,地区内部流动分布不均衡。

    曾龙基,秦颖,邓娅娟,王元地. 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特征、演化及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50-58.,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401.
    Zeng Longji,Qin Ying,Deng Yajuan,Wang Yuandi.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50-58.,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401.

    分享
  • 产业技术进步
  • 方莹莹,刘戒骄,冯雪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59-6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40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两阶段共享投入关联DEA模型,测算中国内地23个省市样本期整体及各子阶段创新效率,并从时间、空间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构建空间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创新生态环境对其创新效率的空间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样本期整体与创新研发阶段效率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呈M型变化趋势,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较低,呈W型变化趋势;创新生态环境与创新效率具有强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地理邻近空间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在整体创新阶段,劳动力素质、政府支持均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而市场结构与创新效率正相关;在研发创新阶段,人均GDP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除对外开放程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外,其余影响因素均与创新效率正相关。

    方莹莹,刘戒骄,冯雪艳. 空间相关性、创新生态环境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效率——基于中国23个省份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59-68.,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545.
    Fang Yingying,Liu Jiejiao,Feng Xueyan. Spatial Correlation, Innov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fficiency of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High-tech Industrial of 23 Provinces in China[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59-68., doi: 10.6049/kjjbydc.2021040545.

    分享
  • 谢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69-7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50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正走向更为复杂、不定的蔓延阶段,基于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中药在中国抗疫阻击战中发挥的显效作用全球瞩目,中药从中国走向国际恰逢其时。专利价值作为中药商品溢价的核心因素,是中药创新技术私权化的最佳工具。中美贸易协定中有关药品专利强价值实现的内容,以及中药发展高质量内需等政策、意见密集出台,均为中药国际化竞争中专利价值实现提供了新契机。现阶段,中药专利价值存在审查规则不匹配、变相延长瑕疵专利期限及低质量特征明显等困境。为此,基于西药为主流的国际专利规则比较视域,提出构建中国特色中药国际化竞争中的专利价值实现进路,以期为中药持续性惠益全人类生命健康提供权利保障。

    谢伟. 中药国际化竞争中专利价值实现的困境与进路——以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高价值内需为新契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69-76.,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387.
    Xie Wei. Difficulty and Approach of Patent Value Re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garding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Sino-US Trade Conflicts and High Valuable Domestic Demand as New Opportunities〖S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69-76., doi: 10.6049/kjjbydc.2021050387.

    分享
  • 企业创新管理
  • 严若森,郭钧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77-8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120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一环,校友关系会对管理者决策产生影响。选取2012—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董事长—总经理校友关系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考察公司内部控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进而揭示其中相关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董事长—总经理校友关系会促进公司创新投入;公司内部控制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均正向调节董事长—总经理校友关系对公司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校友关系对公司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公司中更显著,而地区市场化程度差异对上述促进作用的影响并未表现出显著不同。研究结论能够为公司更有效地植入校友文化、完善选人用人与高管再教育机制等提供管理启示。

    严若森,郭钧益. 董事长—总经理校友关系对公司创新投入的影响——公司内部控制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77-86.,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133.
    Yan Ruosen,Guo Junyi. The Impact of Chairman-CEO Alumni Relation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Investment:based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Sharehold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77-86.,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133.

    分享
  • 王雪原,何美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87-9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100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信息化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影响的黑箱,基于中石化智能化转型案例与文献分析,从认知逻辑与行为逻辑双视角,提出信息化战略认知与信息化建设行为分别通过知识偏好、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产生积极影响的理论假设。结合逐步回归法与Bootstrap法综合验证了其完全中介效应的存在,并通过调节作用检验证实了技术人才丰富的制造企业其信息化建设行为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通过稳健性检验一方面证实了结论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对智能化转型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制造企业尤其是具有高技术要求的制造企业,需重视技术人才培养,通过信息化发展促进企业形成知识偏好,加强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化转型。

    王雪原,何美鑫. 信息化战略认知与建设行为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87-95., doi: 10.6049/kjjbydc.2020100448.
    Wang Xueyuan,He Meixin.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formatization Strategic Re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Behavior on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87-95., doi: 10.6049/kjjbydc.2020100448.

    分享
  • 罗超平,胡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96-10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120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理论分析框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的机制。结果发现,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互联网可以通过成本和人力资本的中介促进制造企业创新,即互联网能通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治理成本,成为制造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拓展性分析中,制造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传统公司治理方式显著负向调节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从降低成本和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两个方面,解释互联网如何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为解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创新机制的“黑箱”提供新视角。

    罗超平,胡猛. 互联网对制造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96-106.,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632.
    Luo Chaoping,Hu Meng.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f Internet on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96-106.,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632.

    分享
  • 杨兵,杨杨,杜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07-117.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10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0—2018年沪深上市企业年报文本,运用计算机文本挖掘技术并结合情感分析,测算企业发展预期指数,进而揭示企业发展预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企业发展机遇预期、前景预期、计划预期对企业创新均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风险预期提高会抑制创新产出,但没有证据支持资金预期对创新存在影响;②基于财政刺激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并未显著放大企业发展机遇预期、前景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也未缓解风险预期对创新的抑制作用,但会强化计划预期和资金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政府补助有利于强化企业机遇预期、前景预期、计划预期和资金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未缓解风险预期对创新的抑制作用;③融资约束抑制企业发展机遇预期、计划预期和资金预期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但未强化风险预期对创新的抑制作用;④不同行业性质和股权性质下企业发展预期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

    杨兵,杨杨,杜剑. 企业发展预期的创新效应:基于上市企业年报文本挖掘的实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07-117.,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172.
    Yang Bing,Yang Yang,Du Jian. Innovation Effect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Expectation: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ext Mining of Annual Reports of Listed Compani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107-117.,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172.

    分享
  • 科技法制与政策
  • 粟立钟,张润达,王靖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18-128.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70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产业政策之争”发展至今,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产业政策”比继续争论“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带来积极效应,表现为政策能够促进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另一方面也存在消极效应,表现为政策会引发研发操纵等机会主义行为,同时,消极效应会对积极效应产生替代作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抑制政策的消极效应,并放大政策的积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消极效应的产生源于企业借助政策开展研发操纵,提升短期财务绩效和短期市场绩效。

    粟立钟,张润达,王靖宇. 研发激励型产业政策具有两面性吗——来自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经验证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18-128.,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075.
    Su Lizhong,Zhang Runda,Wang Jingyu. Is there two Sides to R&D Incentive Industrial Polic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Deduction Policy for R&D Expense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118-128.,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075.

    分享
  • 马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29-13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0120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借助共有制度,将单位与科研人员间的行政管理关系转变为民事法律关系,但从规范性视角而言,其存在三方面问题:①客体范围不清晰;②团队主体化与法律不兼容;③共有权行使缺少规范性建构。由于共有关系的运行依赖于客体合法性、主体有效性以及共有权行使规则的合理性,因此上述3个问题直接影响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实践效果。基于政策法律化和法律政策化原则,在共有制度三要件的逻辑框架下,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目标,建议从3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通过修正《科技进步法》或扩大解释《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扩大试点单位享有的知识产权范围;第二,明确单位与科研人员的二元主体结构;第三,构建符合政策目标的共有权行使规则。

    马波. 论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规范表达与完善措施[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29-136.,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360.
    Ma Bo. On the Normative Expression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Mixed Ownership of On-dut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129-136., doi: 10.6049/kjjbydc.2020120360.

    分享
  • 科技人才培育
  • 苏伟琳,林新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37-144.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10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并验证建设性上级反馈对下属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详细讨论工作卷入的中介作用以及特质型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对三阶段收集到的365套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与Bootstrap分析,结果发现建设性上级反馈对下属工作卷入与创新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卷入部分中介建设性上级反馈对下属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特质型调节焦点不仅调节建设性上级反馈对下属工作卷入的积极影响,还调节工作卷入在建设性上级反馈与下属创新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苏伟琳,林新奇. 建设性上级反馈与下属创新行为:调节焦点与工作卷入的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37-144.,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042.
    Su Weilin,Lin Xinqi. Constructive Supervisor Feedback and Subordinate Innovative Behavior:the Roles of Chronic Regulatory Focus and Job Involvement[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137-144., doi: 10.6049/kjjbydc.2021010042.

    分享
  • 贾建锋,李会霞,刘志,刘秋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45-152.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CQ20210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突破式创新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路径。在此背景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布局,而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承担着细分领域的突破式创新任务,这就对任务最终落实者——员工的突破式创新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聚焦员工突破式创新前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组织创新氛围这一柔性管理因素如何通过提升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激活突破式创新;同时,阐释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影响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172份员工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对突破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员工和谐型创新激情在组织创新氛围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显著中介作用;第四,员工不确定性规避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和谐型创新激情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贾建锋,李会霞,刘志,刘秋余. 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突破式创新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45-152.,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9001.
    Jia Jianfeng,Li Huixia,Liu Zhi,Liu Qiuyu. Research on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 Climate on Employee Radical Innov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145-152., doi: 10.6049/kjjbydc.CQ202109001.

    分享
  • 综述
  • 王馨博,李春利,高良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53-160.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2107034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可视化   收藏
    以技术管理、战略管理、产业组织和生态系统为代表的研究视角,对平台本质的限制性理解直接导致学术界对平台到底是什么存在异议,将平台本质限制性理解为特定情境的平台功能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突破现有研究视角局限,引入分工与协调视角,对平台本质特征进行阐释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方案。在梳理平台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平台是一个以共享界面和接口为黏合剂的互补性自治主体进行分工与协调的元组织。通过解决平台本质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与问题,揭示平台到底是什么,进而深化对平台的理解及在现实中的应用。

    王馨博,李春利,高良谋. 平台到底是什么——基于分工与协调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 39(3): 153-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340.
    Wang Xinbo,Li Chunli,Gao Liangmou. What Exactly is the Platform: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22, 39(3): 153-160., doi: 10.6049/kjjbydc.202107034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