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1-18
  

  • 全选
    |
  • 李华;祁智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7-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我国高新区的管理模式分为政府主导、政企合一和企业主导三种类型,逐一进行分析,并揭示目前高新区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力图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我国高新区健康顺利的发展。

    李华;祁智宏.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7-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7-19..

    分享
  • 吴林海;彭纪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在微观层面上,站在企业应该成为创新主体的角度,从制度创新与战略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科技园区企业主体能力的若干对策建议。

    吴林海;彭纪生. 提高中国科技园区企业主体能力的对策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0-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20-21..

    分享
  • 熊军;胡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熊军;胡涛.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2-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22-23..

    分享
  • 石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科技园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石峰. 抢抓机遇,促进科技园区大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4-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24-25..

    分享
  • 吕鸿安;彭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6-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郑州高新区围绕高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年来的实践证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郑州高新区发展的根本战略。

    吕鸿安;彭灿. 郑州高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探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6-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26-27..

    分享
  • 杜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资源型产业结构合理化的5个基准,以实现其合理化为目标,介绍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杜蓉. 论信息技术与资源型产业结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28-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28-29..

    分享
  • 吴巧生;张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过程,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开发利用区域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功能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求保护资源,使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其承载力范围之内,最终实现区域资源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讨论资源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关系入手,对资源滥用或过度消费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资源成本问题、资源利用最优化问题等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探讨了资源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机制问题,旨在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吴巧生;张俐. 论资源问题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0-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30-31..

    分享
  • 吴树山;梁晓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南京建设科技研发中心的研究与论证分析,探索一条加快南京科技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优势的发展之路。

    吴树山;梁晓沭. 如何将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地方经济优势——南京建设科技研发中心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2-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32-34..

    分享
  • 董文麟;周菲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广州市推动科技进步的做法,探讨了面临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卓有成效地全面推动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董文麟;周菲菲. 全面推动区(市)科技进步若干对策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5-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35-36..

    分享
  • 姚景峰;钟书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电力规划、电力市场、电网建设和电力工业技术改造与建设等4个具体环节,探讨了我省电力工业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

    姚景峰;钟书华.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7-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37-38..

    分享
  • 蔡铂;聂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9-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选择若干支柱产业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是推动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蔡铂;聂鸣. 湖北省支柱产业重点技术创新领域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39-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39-42..

    分享
  • 周上游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推动全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理的思路与对策。

    周上游.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4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41-42..

    分享
  • 左应鸿;童一兵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4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探讨了其转制方式及其相应的体制和机制类型。

    左应鸿;童一兵. 地方农业科研院所转制方式及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模式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43-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43-44..

    分享
  • 李国亭;邹珊刚;杨俊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特点及趋势,探讨了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给出了研究启示。

    李国亭;邹珊刚;杨俊杰. 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45-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45-47..

    分享
  • 张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论证区域环境建设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汉·中国光谷”的区域经济特征,提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关键在于创业环境,并提出了改善“武汉·中国光谷”创业环境的几点相关建设。

    张平. 创业环境是“武汉.中国光谷”的生命[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48-5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48-51..

    分享
  • 王诗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5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迎接新世纪的曙光,武汉市政府不失时机地推出“武汉·中国光谷”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目前,光谷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为促进武汉科技新城暨光谷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就武汉光谷的政策环境、产业发展重点,以及超常规发展应予重点考虑的体制创新等提出若干建议。

    王诗才. 以体制创新推动“武汉.中国光谷”建设持续快速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52-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52-54..

    分享
  • 朱春奎;宋海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剖析了创新系统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建设河南创新系统的总体目标与原则,提出了建设面向知识经济的河南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

    朱春奎;宋海龙. 建设面向知识经济的河南创新系统[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55-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55-56..

    分享
  • 周亚庆;项保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57-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合作理念,要求中小型企业定位于自己的特色,加强与外部的联合,改变观念,经营上以人为中心。

    周亚庆;项保华. 共同生存——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合作理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57-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57-58..

    分享
  • 陈年友;田晓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59-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创新体系的提出和建立,企业孵化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许多城市提出了建立城区企业孵化器网络的战略。通过对武汉等地创业中心的调研、论述了企业孵化器定位这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陈年友;田晓红. 企业孵化器定位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59-6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59-60..

    分享
  • 程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外部性,是一种准公共物品,效益外溢。根据市场失灵的理论,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市场在激励创新上的有限性及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制订系列政策措施,矫正市场缺陷,构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

    程华. 外部性,农业科技创新与政府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1-6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61-62..

    分享
  • 徐红燕;周亚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3-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股份制模式是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较为成功的一种模式,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深远的意义,但利用此模式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也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式的若干建议。

    徐红燕;周亚庆.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模式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3-6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63-64..

    分享
  • 齐工业;徐振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金短缺现象是制约大批高科技成果及时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和鼓励高科技企业股票上市是解决转化基金不足的有效途径。

    齐工业;徐振明. 论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金短缺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5-6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65-66..

    分享
  • 卢长利;唐元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障碍是缺乏风险投资。结合上海所具备的条件分析了上海风险投资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最后提出发展上海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对策建议。

    卢长利;唐元虎. 浅析上海高科技风险投资的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7-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67-68..

    分享
  • 刘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四通利方例,介绍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风险资本市场成功融资并获得巨大发展的典型经验,并从企业和政府、金融机构两具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得到启示。

    刘畅.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风险资本市场上的融资[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69-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69-70..

    分享
  • 刘志强;方云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72-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风险投资运行机制角度出发,阐述了风险资金退出机制的重要性,并对风险投资退出方式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我国现状,对拓宽风险资金退出渠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志强;方云安. 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72-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72-72..

    分享
  • 卢纪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支持性文化的建设模式,并针对创新战略支持性文化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运行效果评价模型。

    卢纪华.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战略支持性文化模式运行效果评价模型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73-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73-75..

    分享
  • 冯勤;余春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硅谷的成功是基于硅谷企业营造的一种不同于传统商业文化的“创新文化”,这种“创新文化”是造就硅谷当今昭名于世的真正源泉。以此为契机,呼吁创建“天堂硅谷”要再造硅谷企业的“创新文化。

    冯勤;余春生. “天堂硅谷”创新文化再造[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75-7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75-76..

    分享
  • 杨斌;卓凤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研院所的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但部分科研院所在实行转制后,出现了“市场不适症”,如何消除这些症状,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江汉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基础,以构造灵活机制为手段,以全面走向市场为契机,以科技兴院为动力,着力打造品牌的经济和做法。

    杨斌;卓凤池. 勇闯市场 强抓机遇 努力争创一流勘察设计研究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77-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77-79..

    分享
  • 徐飞;李玉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80-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国现代科学家的认定标准、年龄结构、学成年龄、学位结构、出生地域以及留学状况的定量统计,得到了关于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状况的量化分析结论,其中科学家年龄普遍老化,科学家出生地域不平衡以及正确对等留学生问题等看法,对科技发展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飞;李玉红. 中国现代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80-8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80-81..

    分享
  • 常林朝;郭洁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传统计划经济逐步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相对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政治体制,特别是政府改革方面较为滞后,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影响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深化。

    常林朝;郭洁莹. 我国政府科技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82-8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82-84..

    分享
  • 潘金虎;余珊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各国技术创新政策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

    潘金虎;余珊萍. 技术创新政策的国际比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85-8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85-87..

    分享
  • 欧阳华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88-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经济发展注重科技进步,选择税收优惠政策加以支持是我国一项重要变革。现行科技税收既有其合理性,又存在许多缺陷,难以使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基于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完善我国科技税收政策,提出若干建议。

    欧阳华生. 科技进步与税收政策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88-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88-89..

    分享
  • 余良耘;夏昆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界定标准,只有那些R&D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产业才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可是在界定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时,有些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的R&D强度不具备“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于是就有必要引进一个新的界定指标--即技术应用(TA)强度指标。该指标能反映那些不具备高R&D强度,但仍集中高效地使用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余良耘;夏昆. R&D强度指标与技术应用(TA)强度指标[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0-9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90-91..

    分享
  • 蔡龙书;冯刚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改革开放以后,湖北省科技奖励政策的新发展和新特点。

    蔡龙书;冯刚顶. 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的新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2-9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92-93..

    分享
  • 雷瑞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阐述了在向知识经济演进的新时期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湖北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优势,及其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并且与其它省份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最后提出了3方面的建议。

    雷瑞鹏. 关于湖北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3-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93-95..

    分享
  • 黄和平;王朝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6-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科委应如何转变工作职能,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作用,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大发展的具体措施。

    黄和平;王朝平. 转变职能 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大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6-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96-97..

    分享
  • 张国安;孙忠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企业文化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的根据与意义,提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文化的自然扩展和自我完善的观点,在企业文化边界扩展中的作用。最后讨论了客户关系管理在企业文化体系和企业中协调的机理和作用。

    张国安;孙忠. 客户关系管理与企业文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98-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98-100..

    分享
  • 肖拥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论,实行知识管理对我国饭店经营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饭店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从如下方面着手:设立饭店知识总监;建立饭店内部知识网络,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干化;建立广泛的“知识联盟”。

    肖拥军. 我国旅游饭店知识管理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01-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01-103..

    分享
  • 夏承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04-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科技情报工作战线面临的新形势,总结了各级科技情报工作领导者扮演的新角色及角色到位需要具备的意识和能力。

    夏承禹. 科技情报部门领导在新形势下的新角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04-10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04-105..

    分享
  • 黄丹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06-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我国科普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索和思考科普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措施,是摆在各级领导、科普工作者、广大科技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快科普社会化,主要决定于科普的宣传力度、公众认识转化程度和科普产业化程度。就突出科普宣传和推进科普产业化,加快科普社会化,提出几点管见和雏议。

    黄丹斌. 科普宣传与科普产业化——促进科普社会化雏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06-10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06-107..

    分享
  • 沈先利;吴集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08-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通用计价电子秤作为数字库数据采集接口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并从管理学的角度介绍了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数据交换、数据组织的规律和方法,为广大中小企业实施低成本计算机信息管理提供实例。

    沈先利;吴集美. 计价电子秤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08-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08-109..

    分享
  • 赵建生;李克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0-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综合运用当前流行的管理学前沿理论进行企业组织整合的思路,并根据这一思路初步构建了一个企业总体整合模型。

    赵建生;李克华. 管理学前沿理论与企业组织整合[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0-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10-112..

    分享
  • B. Ives.洪水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3-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目前企业发生的一些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21世纪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竞争手段进行了展望。

    B. Ives.洪水峰. 信息技术授予知识网络的权力——信息竞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3-11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13-114..

    分享
  • 范如国;庄跃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5-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系统论角度给出了创新的一种新定义及其系统学特征,阐述了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特性、系统涨落的动力因素、非均衡的扩散及技术创新产业化形成的过程。

    范如国;庄跃凯. 技术创新系统的耗散特征及其非均衡扩散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5-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15-116..

    分享
  • 胡锋;朱怀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7-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虚拟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对虚拟企业的产生、特性作了介绍,阐述了虚拟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影响,论述了在我国实行虚拟企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胡锋;朱怀意. 论虚拟企业管理新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7-11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17-118..

    分享
  • 邓晓岚;陈功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自主创新战略下以企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和改进为主线的技术创新模式进行探讨。首先对顺轨性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描述,其次阐述了自主性产品创新过程中核心能力的培育和运用,最后给出了结论:①在技术和经济实力有限的条件下,企业应集中力量抓好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②企业沿着特定的技术轨道对核心技术进行渐进性的改变,引起了技术平台的升级和更新,系列化产品樊附在这些平台上,构成了一个技术创新集群;③当旧的技术轨道失去潜力时,应适时发动根本性创新,开辟一条新的技术轨道;④企业在特定的技术轨道上通过内部技术学习培育核心能力。如

    邓晓岚;陈功玉. 企业的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19-12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19-121..

    分享
  • 赵新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2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品竞争归根到底是设计与制造水平的竞争。随着设计思想的演进,设计的概念和内涵在不断改变和拓宽,为实现“优势设计”,数字化技术、并行技术、虚拟技术等不断得到应用和完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当代设计思想及其手段的创新趋势,缩短该领域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赵新军. 优势设计思想及其技术手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22-12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22-123..

    分享
  • 毛禹忠;宗明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2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新技术大量应用的时代,科技风险是项目投资和管理中十分重要的意识之一。就技术风险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风险机制、定时和管理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以促进我国企业对技术风险的重视和管理现代化进程。

    毛禹忠;宗明华. 技术风险的可测度技术和管理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24-12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24-125..

    分享
  • 张黎夫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26-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揭示全球问题具有相互交织性、全球性、持久性和加速放大效应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求解全球问题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原则(包括共生原则、整体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和全球合作原则。

    张黎夫. 从全球问题的特点看求解全球问题的基本原则[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26-1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26-127..

    分享
  • 李顺才;邹珊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28-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是组织所拥有的一种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具有使用上的非排他性、结构上的互补性、内容上的排同一性、路径依赖性和衍生性。知识的分类必须考虑知识的适用性和可转移性。

    李顺才;邹珊刚. 基于知识经济的知识涵义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28-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28-130..

    分享
  • 王开明;万君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1-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认为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战略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下一步研究将深入到知识或能力的微观活动过程,资源基础理论将演化为知识基础理论和能力基础理论,并将在最后走出融合。

    王开明;万君康. 企业战略理论的新发展:资源基础理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1-13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31-132..

    分享
  • 华建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入手,探析了道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及思考,提出应从三方面汲取道家智慧,寻求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华建宝. 道家的生态智慧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3-1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33-134..

    分享
  • 李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5-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即将进入21世纪,而本世纪末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应用,它将在不久的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性质,为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要重视网络技术,对企业来说,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创新,而网络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李莉. 重视网络管理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5-1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35-136..

    分享
  • 倪苏云;吴冲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7-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从全球大系统的角度对新经济内涵加以剖析,并论述了新经济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之间的关系,指出新经济以以上几种经济的出现和形成、发展为基础,是这几种经济形态的延续,也是其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

    倪苏云;吴冲锋. 新经济与网络经济等的关系剖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7-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37-138..

    分享
  • 王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8-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上交易作为新经济时代证券市场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国外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我国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结合网上交易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对它在国外开展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我国风上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王丹. 网上交易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38-13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38-139..

    分享
  • 王韬;张睿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1-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贸易方式,同时也使传统税收理论、原则和制度面临着挑战,必须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

    王韬;张睿. 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1-14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41-142..

    分享
  • 杨瑞海;韩雄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3-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出发,探讨了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杨瑞海;韩雄辉.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3-14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43-144..

    分享
  • 陈家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5-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专利法的修改为基点,人健全发明创造人发挥潜能的创新制度,发展和完善技术创新的保护机制,创建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与尊重国际惯例的良好环境,以及完善现两条保护途径,健全专利保护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新专利法对发明创造的法律制度实现了创新与发展,从而提出抓住机遇,加速技术创新,全面提升我国科技整体水平的对策。

    陈家宏. 发明创造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5-14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45-146..

    分享
  • 黄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产权垄断是指知识产权人凭借其知识产权的优势地位限制竞争、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反垄断法应当规制知识产权垄断,而制裁的方法则用解除知识产权垄断。经济全球化迫使我国应当制定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垄断。

    黄龙. 知识产权垄断及其法律规则[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7-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47-148..

    分享
  • 余鼎章;余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知识产权法律诉讼,对鉴定科技转化合同、文献检索、合作双方的股权、委托开发的知识产权、委托开发后专利申请所有权、诉讼第三人的知识产权、违约法律责任等的创新,对科技转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获得了理论启迪,这将有利于科技转化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同时也有利于科技转化活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余鼎章;余辉. 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法律诉讼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49-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49-150..

    分享
  • 陈迎春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陈迎春. 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影响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1-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51-152..

    分享
  • 朱湘晖;肖文韬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能源枯竭、自然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等严峻现实,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得到各的普遍认可,而高等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我国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也必须与之相适应。

    朱湘晖;肖文韬. 高等教育改革应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3-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53-154..

    分享
  • 俞长春;王志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4-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身与环境、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入认识成果,并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

    俞长春;王志东.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4-15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54-155..

    分享
  • 谢香芝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6-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元化经营在大型企业的成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力、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讨了多元化经营战略认识区的基础上,提出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技巧。

    谢香芝.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再认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6-1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56-157..

    分享
  • 孙安彬;汪静静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8-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强势品牌的5个特征、3个作用及其创建的6个途径。

    孙安彬;汪静静. 强势品牌及其创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58-1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58-159..

    分享
  • 杜丹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0-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条件的转化以及消费者消费行为日益成熟,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及获利手段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物耗、人工费用的降低及销售额的扩大日益困难的状况下,企业须关注利润创新,尤其是重视现代物流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第三利润。

    杜丹清. 论企业的利润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0-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60-161..

    分享
  • 沈翠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2-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在实行年薪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对策思路。

    沈翠珍. 关于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2-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62-163..

    分享
  • 李云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年,湖北省旱灾呈加剧之势,灾情严重,严重地制约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从气候水文、地理因素、环境因素、水文因素分析了湖北省近年来旱灾加剧的原因。

    李云峰. 湖北省近年来旱灾加剧成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4-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64-165..

    分享
  • 张中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6-1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知识对未来战争的影响,提出了军队迎接经济挑战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张中举. 知识经济与未来战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6-16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66-168..

    分享
  • 叶明;蔡正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9-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从战略计划、组织管理和开发政策三个方面评述了国外高科技发展政策趋向。

    叶明;蔡正平. 国外高技术发展政策的新趋向[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69-17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69-170..

    分享
  • 吴韦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71-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中国光谷发展现状制约瓶颈,结合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启迪,提出加速中国光谷发展的对策。

    吴韦华.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对中国光谷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71-17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71-172..

    分享
  • 张云清;赵景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73-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美国PNGV计划及其涉及的高科技,着重讲述了PNGV计划在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进展状况及其对当今汽车产业的影响。

    张云清;赵景山. 美国“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PNGV)及其涉及的关键高新技术[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73-1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73-175..

    分享
  • 马建新;杨丽坤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76-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印度和我国同为发展中国家,有着相近的国情,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曾经是不毛之地。可如今,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并在以软件业为主流的信息技术产业带动下,印度经济已经步入全面增长的轨道。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西部地区再造新优势,重现辉煌的战略性步骤,必须以更高的起点,更大的步伐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借鉴印度软件业迅速发展的经验,确定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突出抓好以信息技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建新;杨丽坤. 印度软件业迅速发展的经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 176-17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 176-17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