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1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01-12-18
  

  • 全选
    |
  • 陈昌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有中央 有力支撑,地方政府的积极主导,社会和部门行业的大力支持。

    陈昌盛. 高校后勤社会化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6-7..

    分享
  • 谭仕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华南农业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分析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机遇,探析后勤改革在体制、内部运作机制及认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谭仕林. 深化后勤改革 服务教育创新—从华南农业大学后勤实体的发展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8-1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8-10..

    分享
  • 龙新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系统创新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观念创新是先导,体制创新是基础,机制创新是保证,管理创新是重点,而单项创新的融合-系统创新则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龙新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系统创新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1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1-12..

    分享
  • 陈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绩效评价是联结组织目标和激励政策的中间环节。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一直缺乏一套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运用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尝试建立一套包括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在内、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陈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1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3-15..

    分享
  • 陈炳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高校教职工住房的属性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住房私有化、产权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这就给高校教职工住房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过去那种单一行政性、福利型的管理模式显然已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高校的住宅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炳东. 高校住宅管理未来模式之我见[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6-17..

    分享
  • 伍亚泰;余茂全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高校的物业管理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高校物业管理也存在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影响高校物业管理的发展。

    伍亚泰;余茂全.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物业管理面临的机遇及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8-19..

    分享
  • 覃枝安;许益尊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高校后勤企业的现状、性质以及高校后勤经理人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责任,论述了高校后勤企业经理人强烈的时间观念、广博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管理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等四大素质要求。

    覃枝安;许益尊. 论高校后勤企业经理人的素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2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9-20..

    分享
  • 王新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概括介绍我国学生宿舍公寓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宿舍公寓化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和建设模式,并重点分析了学生宿舍公寓化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与物业管理的异同,如何提高有效需求。

    王新华. 高校学生宿舍公寓化趋势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21-22..

    分享
  • 邱友媚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3-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后勤的服务功能在内生的基础上也会衍生出一些外化的功能。首先,对后勤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内生和外化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分析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内生功能,以及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内生功能的拓展和变化,接着分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服务功能的外化及其表现;最后,对后勤服务的内生和外化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邱友媚. 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内生和外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3-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23-24..

    分享
  • 李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的规则要求,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对策建议。

    李炼. WTO《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反思[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5-2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25-27..

    分享
  • 张素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8-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即将加入WTO,但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WTO规则的地方。政府将如何应对体制性挑战?重点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方式,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张素珍. 加入WTO政府将如何应对体制性挑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8-2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28-29..

    分享
  • 黄加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信息服务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对策建议。

    黄加卒. WTO与中国信息化发展[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0-3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30-31..

    分享
  • 季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定位与优势进行分析、审视和思索,提出加入WTO后开发区应以环境创新、体制创新、产业创新为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提高我国产业国际整体竞争力。

    季杉. 面对WTO: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2-3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32-34..

    分享
  • 朱星华;潘舟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简称Bt-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微生物农药杀虫剂)在我国的标准化问题,及技术标准的实施对我国Bt行业发展和进出口管理的作用。

    朱星华;潘舟等. 在WTO/TBT规范下Bt技术标准的制订及其对贸易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5-3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35-36..

    分享
  • 唐崇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加入WTO后南方大豆市场面临的形势,探讨了南方大豆发展的基本对策。

    唐崇伟. 加入WTO后南方大豆发展的基本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7-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37-38..

    分享
  • 武汉东湖高新区战略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武汉区域性资本市场是完善资本市场层次结构的需要,更是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分析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障碍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研究了建立武汉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武汉区域性资本市场的体系结构和运作方式;提出要从政策法规建设、生产要素的股份化和股份流动的市场化等六个方面推进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建立;并建议有关部门精心筹划,积极推进区域性资本市场的试点工作。

    武汉东湖高新区战略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构建武汉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初步设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39-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39-41..

    分享
  • 邹德文;邵维中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42-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证券市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助推器。以湖北上市公司为例,提出重组湖北上市公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问题,并对湖北上市公司的历史和现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方式、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如何利用湖北的上市资源,通过重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出了若干建议。

    邹德文;邵维中. 利用证券市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对重组湖北上市公司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42-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42-43..

    分享
  • 张正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4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科学内涵;以“三个代表”审视科技工作,推进“科教兴桂”全面实施。

    张正铀. 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科学内涵大力推进“科教兴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44-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44-45..

    分享
  • 肖茂严;胡萍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4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信息领域的成就和管理经验,展望了“十五”期间信息领域攻关的方向。

    肖茂严;胡萍等. 加强自主技术创新 支撑国家信息化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46-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46-47..

    分享
  • 王强;韩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48-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航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为背景,叙述了知识管理的定义及航空工业的知识化趋势,并结合对20世纪90年代先进飞机开发技术的标志性进展-波音777飞机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分析,研究了航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同知识管理的相互关系,探讨了知识经济条件下面向知识管理的航空装备设计与制造模式。

    王强;韩岷. 面向知识管理的航空装备设计与制造[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48-4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48-49..

    分享
  • 李序南;魏纪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5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体系进行综合系统研究,以探讨如何从政策、法律、融资、信息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建立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环境机制和有效途径。

    李序南;魏纪林. 关于发展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社会环境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50-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50-52..

    分享
  • 古立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5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国家标准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盲点。通过分析指出,缺乏这些标准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市场竞争力差、产销脱节、无法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而制订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国家标准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古立秀. 应迅速制订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国家标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53-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53-54..

    分享
  • 王章豹;洪天求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5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定位、生产力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属性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实例,探讨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生产力促进功能。

    王章豹;洪天求. 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生产力促进功能[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55-5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55-57..

    分享
  • 孙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科技创新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实现充分就业的战略途径与对策。

    孙力. 科技创新与劳动力就业统筹兼顾的对策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58-5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58-59..

    分享
  • 龙翔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科技进步对企业就业的正、负面影响,分析了科技进步导致企业劳动力失业的条件和根源,提出了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就业率上升的4条途径。

    龙翔. 科技进步对企业就业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0-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60-61..

    分享
  • 蒋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互联网屡次被大规模入侵的问题,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成因,从整体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蒋华. 我国网络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2-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62-63..

    分享
  • 蒋细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转基因植物的进展及特点,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争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证转基因植物安全的对策建议。

    蒋细旺. 转基因植物及其安全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4-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64-65..

    分享
  • 徐茂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6-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转基因植中外源基因,包括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环境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徐茂军.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6-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66-67..

    分享
  • 贾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8-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并根据“十五”环保目标提出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

    贾荧. 关于加强我国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68-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68-69..

    分享
  • 余敬;姚书振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0-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约占我国城市1/4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对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使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过以矿业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为基石,构建出以“发展力”和“协调力”为两大支撑功能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余敬;姚书振.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糊综合评价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0-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70-71..

    分享
  • 胡春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莱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密西西比河等,管理机构、运行机制等成功经验。借鉴经验,针对汉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水环境质量现状,探讨汉江流域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政策、措施和行政首长管理责任制,流域监督资料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

    胡春华. 汉江流域水环境监督管理体系研究与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2-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72-73..

    分享
  • 张晓萍;郝志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4-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面积问卷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县(市)党政领导干部的科技、环保素养,与决策水平的相关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张晓萍;郝志功. 湖北省县(市)党政领导干部的科技、环保素养问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4-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74-75..

    分享
  • 彭靖里;普万里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6-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了云南省“十五”期间产业技术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研究了云南省工业关键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重点发展的产业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并且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彭靖里;普万里等. “十五”期间云南工业关键技术的选择及重点领域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6-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76-77..

    分享
  • 赵喜仓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城市理论为指导,基于详实的统计数据和事实根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将江苏经济区域划分为“长江沿岸经济带”和“江苏北部经济带”,进而提出了实现江苏区域经济区共同发展的对策体系。

    赵喜仓. 江苏经济区域的划分及共同发展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78-8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78-80..

    分享
  • 陈东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81-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三峡库区自然环境、经济状况、边际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和潜力及三峡工程对库区环境的影响,探讨了库区边际土地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和技术体系,其中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典型模式。

    陈东明. 三峡库区边际土地开发利用的战略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81-8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81-83..

    分享
  • 蒋峦;蓝海林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战略创新理念、战略动态理论与战略柔性理念是21世纪企业战略制定的基础。对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行了分析。

    蒋峦;蓝海林等. 创新—动态—柔性—21世纪企业战略的新理念[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84-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84-86..

    分享
  • 胡实秋;宋化民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87-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是高科技大发展的世纪,试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分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高科技系统自身、市场需求、国际竞争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而人才、资金、管理、政府行为、基础设置等则是它的支撑条件,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正负反馈交错的复杂的动态系统。

    胡实秋;宋化民等.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87-8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87-89..

    分享
  • 冯振环;齐二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0-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支柱产业的性质、形成条件及其选择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二维效益综合评价模型对保定高新区的现有主要产业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阐述选择光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电子信息业可以作为保定高新区支柱产业的依据。

    冯振环;齐二石. 保定高新区支柱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0-9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90-92..

    分享
  • 王柏轩;张永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内涵为基础,从系统学的角度重点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促进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及途径。

    王柏轩;张永泉. 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3-9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93-94..

    分享
  • 李龙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特点,探讨了可供中小型企业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和组织模式,对指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李龙一.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5-9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95-96..

    分享
  • 鲍晓慧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7-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讨论高校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从分析现已成功的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入手,说明企业孵化器对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快速提升企业的转化为大企业的重要性,建议健全高校企业孵化的运行机制,并特别提出了企业孵化器也是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催化器的观点。

    鲍晓慧. 对武汉高校科技中小企业孵化与技术创新的建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7-9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97-98..

    分享
  • 刘满平;苏镇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9-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C公司成功的经验模式,为我国电声行业企业或其他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提供借鉴。

    刘满平;苏镇松. 从G公司的成功经验谈我国电声行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99-10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99-100..

    分享
  • 王陆萱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尔和长虹是国内家电业的第一和第二品牌,围绕4PS组合对二者营销策略及其效果进行对比,指出海尔超前的营销战略定位和策略组合体现出更多面向新经济的因素,赢得了相对于长虹的优势;最后提出我国企业要从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出发进行新营销实践,以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经济的双重挑战。

    王陆萱. 从长虹和海尔的营销策略对比看新经济下我国企业的营销策略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01-1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01-103..

    分享
  • 李艳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04-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高技术产品的自然属性和市场特性决定或影响其营销策略选择。科学、有效的营销策略主要体现为多层次产品开发策略;营销服务理念和全过程营销服务;直观、实用的促销方式和手段以及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推销人员队伍的建设。

    李艳军. 农业高技术产品营销策略初探[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04-10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04-105..

    分享
  • 解宗方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06-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要增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更新观念,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和思维惯性,树立市场观、效益观、价值观和系统观。

    解宗方. 重建农业科技技术创新观[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06-10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06-107..

    分享
  • 吉炳安;罗云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08-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吉炳安;罗云峰.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的发展、现状及特点[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08-10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08-109..

    分享
  • 申学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为了迎接新经济朝代的挑战,必须充分拓展自身职能,寻求适应知识创新需要的产学研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高校产学研联合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目标的偏离、办学思想的错位,管理体制滞后,科研成果推广体系缺乏,保障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不畅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钻石”型产学研联合最优模式的构想。

    申学武. 高校产学研联合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最优化模式构想[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0-11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10-111..

    分享
  • 孙圣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2-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高校一直是科研中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通过探讨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的现状及不足,用系统观的思想,建立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旨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孙圣兰. 高校技术服务系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2-11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12-113..

    分享
  • 唐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21世纪,我国大力开展技术创新,高校专利工作是专利制度与高校技术创新相互结合的产物。通过分析制约高校专利工作发展的因素,建立影响因素模型,为新时期高校专利工作促进技术创新、寻求发展对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唐恒. 试论制约我国高校专利工作发展的因素[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4-11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14-116..

    分享
  • 袁建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6-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竞争的焦点。岳阳市科委从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出发,总结了当前的工作重点。

    袁建华. 高擎科技旗帜 推进科技进步[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6-11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16-117..

    分享
  • 何朝远;吴广谋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8-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系统的观点,对工业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全过程进行讨论,指出了过程各阶段的目标、任务以及一些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

    何朝远;吴广谋等. 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的讨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18-11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18-119..

    分享
  • 姜太平;卫平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0-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技术转移模式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调查表明,民营科技农业企业已成为我国促进农业发展和向农业转移技术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影响农业技术转移的供求因素分析,提出了农业技术转移创新的设想,阐述了政府制度供给的必要性和措施,提出了充分发挥民营科技农业企业作用,改革现行推广体系,建立“技术教育-研究-推广”一体化体制,强化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姜太平;卫平等. 民营科技农业企业转移技术的创新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0-12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20-122..

    分享
  • 黄镇宇;黄焕山;郑柱泉;屈文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3-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营造武汉市人才强磁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营造实力强磁场,提高武汉市的综合实力,“充磁”以吸引人才;二是营造价值强磁场,包括人才的市场价值人才的社会价值,人才的自我实现价值,提供人才发挥能量的财富基础;三是营造环境强磁场,营造“水”环境特色,营造“武汉·中国光谷”环境,营造发展私企的政策环境;四是营造事业强磁场。

    黄镇宇;黄焕山;郑柱泉;屈文峰. 营造武汉市人才强磁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3-12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23-124..

    分享
  • 程国平;胡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5-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母子公司体制的演进以及类型,阐述了母子公司中集权、分权的设计,提出了管理和监督的措施。

    程国平;胡浩. 母子公司体制—企业集团组织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5-12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25-126..

    分享
  • 杜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7-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要深刻认识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内容及意义,并分析了其成功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杜栋. 企业信息化工程及其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7-12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27-128..

    分享
  • 何流清;田四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革命使商品市场从卖方转向买方,市场人员更加注重客户关系管理和建立忠诚的客户这一最终目标,而不仅仅是通过某种渠道来完成一个简单的买卖;品牌必须始终超越客户的期望,品牌价值与客户价值的协调是留住忠诚客户的根本途径。

    何流清;田四海. 客户关系管理中品牌价值与客户价值的协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29-13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29-130..

    分享
  • 叶建新;兰琪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武钢一炼钢改造项目中以技术为依托,以管理为手段把创新意识贯穿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该改造项目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交工、当年投产、当天达产的施工记录,取得了投资者、质量优、工期短、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为武钢基建创造了多项历史记录。

    叶建新;兰琪等. 技术与管理是高效优质达到项目合同的支柱[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1-13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31-133..

    分享
  • 巫影;李庆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4-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控制论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科学技术方法,展望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趋势,并根据控制论形成的方法之一-系统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当各门边缘学科填补着自然科学的空白的同时,新的技术革命、技术手段将有力地促使科学理论向整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巫影;李庆等. 从控制论的产生、发展和科学方法看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趋势[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4-13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34-135..

    分享
  • 彭未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站在历史空间形态的全景和进程中,以文化和历史的视角,从价值观的维度上,考察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启蒙和传播,理性地审视了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思想家们乃至当代中国人对科学的了解、诠释、演绎和实践,进而指出了作为救亡工具理性的科学与作为启蒙价值理性的科学之不同和相融,旨在面对新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的竞争和世界化洪流的挑战,在更复杂、更多元、更广阔的视野和角度上,考虑民族的未来-中国文化与科学的未来。

    彭未名. 文化敏感的缺失—近代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另类审思[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6-13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36-138..

    分享
  • 余良耘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9-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科学的理解有两种不同倾向的把握,一种是把握科学的知识属性,一种是把握科学的价值负载。在功利与求知双重目标并行的大科学时代,科技主体的伦理规范和社会责任成功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提出了科技伦理建构的四条原则,即为人类造福原则,公众利益优先原则,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和暂停研究原则。这四条原则是科技伦理建构的核心,应该为规范伦理实践指明一个总的方向。

    余良耘. 科学的价值负载及其伦理建构原则[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39-14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39-141..

    分享
  • 黄曼慧;黄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2-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理论、分工理论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孵化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孵化器的产生和发展实践提供一个经济学理论基础。

    黄曼慧;黄燕. 孵化器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2-14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42-143..

    分享
  • 冯广森;杨建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4-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企业组织模型的三维结构,从企业组织的结构形式、业务流程方式和控制结构三方面来分析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发展,在综合虚拟企业、流程再造、敏捷生产、生物制造系统等理论的基础上,揭示企业组织结构演变发展的方向。

    冯广森;杨建梅. 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4-14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44-145..

    分享
  • 吴淮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6-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人力资源培训效益评估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人力资源培训效益评估的要素及指标体系。

    吴淮平. 人力资源培训效益评估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6-14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46-147..

    分享
  • 颜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7-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现阶段物业管理综合效益不高为背景,分析了物业管理综合效益不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建立专业化物业管理体系,使物业管理走上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市场竞争运作轨道。

    颜莉. 物业管理综合效益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7-14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47-148..

    分享
  • 肖江文;罗云峰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9-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产生环境污染的一般原因。基于公共物品的私人自愿供给模型,建立了污染者自觉治污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污染者自觉治污的不可能性,阐明了供给不足的程度会随着收入分配的差距的扩大而减弱。

    肖江文;罗云峰等. 公共物品的私人自愿供给与污染者自觉治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49-15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49-150..

    分享
  • 尚淼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1-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造性思维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的一种思维能力,是创新的有效方法。工业设计是一个涉及面很广且综合性强的应用学科。创新是工业设计的本质,在工业设计中如何有效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技法,是人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尚淼. 工业设计与创造性思维[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1-15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51-152..

    分享
  • 关志民;马钦海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3-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险投资对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开发和产业化实现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它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分析我国加速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措施建议。

    关志民;马钦海等. 关于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3-154..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53-154..

    分享
  • 杨国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为参照,结合内地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提出了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框架。

    杨国平. 香港创业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5-15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55-156..

    分享
  • 田笑丰;吴友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7-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业板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实现风险资本合理退出的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的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直接影响到创业板市场的规范运行。

    田笑丰;吴友军. 对建立创业板市场运行机制的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7-15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57-158..

    分享
  • 于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9-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技术推进金融创新理论及实践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电子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给银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特别是电子网络的惊人扩张,使得金融技术因素不仅成为金融创新的手段,而且成为推动金融创新的强大压力和巨大动力。金融发展应把握电子商务及电子金融、网络安全与金融安全、金融工程及金融教育等相关问题。

    于敏. 关于技术推进金融创新相关问题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59-16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59-161..

    分享
  • 梁鸣;周玉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2-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项目融资和风险投资是两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对我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外资金具有重要意义,但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项目融资和风险投资的不同之处,这对于我们具体实践及灵活运用这两种融资方式,以取得最佳的资金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梁鸣;周玉珍. 项目融资与风险投资差异性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2-16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62-163..

    分享
  • 阎维杰;杨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4-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股权结构对公司行为和公司治理的影响,针对国内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改善股权结构的建议。

    阎维杰;杨凡.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4-16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64-165..

    分享
  • 李柏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6-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了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意义和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国有企业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障碍和对策建议。

    李柏洲. 经理人股票期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6-16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66-167..

    分享
  • 杨明;房润南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8-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有望在今年出台,这将对未来几年的债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从市场参与主体、债券发行要素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债券市场未来几年的变化趋势。

    杨明;房润南. 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市场化探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68-16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68-169..

    分享
  • 王芳;杨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市政建设的投融资体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王芳;杨明. 市政建设投融资体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0-17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70-171..

    分享
  • 欧阳小珍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2-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当前网络营销面临的困境,并指出我国企业现有的生产和营销方式极大地影响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认为大规模定制模式能兼顾顾客需求和企业效益,能为网络营销带来新的契机,能解决网络营销中的某些难题,因此,应以大规模定制模式作为网络营销的突破口。

    欧阳小珍. 大规模定制模式将成为网络营销的突破口[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2-17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72-173..

    分享
  • 高家望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4-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步入电子交易市场阶段。电子交易市场(eMarketplace)是允许所有企业进入的功能完整、中立、规范的电子商务平台,国际上已成立全球贸易网站(GTW)国际组织,我国已实现与全球市场平台(GTP)的对接,各地政府建立公共电子商务平台,连接为全国平台,接入GTW,是必然趋势。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迅速进行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利用已经建立的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高家望. 电子交易市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空前机遇[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4-17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74-175..

    分享
  • 汪少敏;程少锋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6-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发展信息网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几点对策。

    汪少敏;程少锋等. 发展信息网络 服务经济建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6-17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76-177..

    分享
  • 刘军;潘非寒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8-1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因特网的普及把人们带入了信息网络时代,这对开展高校的德育工作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从需要驱动、情感调动和利益拉动2个切入点出发,探讨了将网上教育与服务紧密结合,在网络服务中潜移默化进行德育熏陶,从而进一步拓展德育空间的新措施。

    刘军;潘非寒. 信息网络与高校德育[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78-17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78-179..

    分享
  • 胥青云;尹承宏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0-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电子文件的特点,从电子文件的特性入手,结合工作实践,客观地分析了电子文件在管理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以及对传统文档工作的影响,对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促进文档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

    胥青云;尹承宏等. 电子文件的特性及其对传统文档工作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0-18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80-181..

    分享
  • 王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1-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比较,存在较大的距离,甚至落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机遇、问题、出路作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

    王红.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机遇、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1-18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81-182..

    分享
  • 蒋远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3-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从8个方面深入剖析了20世纪90年代企业并购的内在动因。

    蒋远华. 20世纪90年代全球企业并购动因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3-186..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83-186..

    分享
  • 孙惠民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7-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用企业具有行业特殊、国有国营普遍的特点,但可竞争性仍然是其主要的市场属性,必须从立法上对其垄断和竞争进行规范。

    孙惠民. 我国公用企业制度改革的法律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7-188..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87-188..

    分享
  • 马自欣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9-1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企业品牌资产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提出了企业开展专业化品牌经营管理的几点措施。

    马自欣. 企业品牌资产的开发和利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89-190..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89-190..

    分享
  • 郑安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1-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汽车运输现正在进入公路高速化时代。在此过程中,高速公路运输中的重大、恶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分析我国汽车运输公路高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对策。

    郑安文. 关于我国公路高速化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1-192..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91-192..

    分享
  • 汤懿芬;罗云峰等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3-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有利于产业化规模经营和产业内部的优化管理机制,购并、重组是企业通过外部扩张迅速实现规模经营的主要手段,也是促进传媒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动力,而购并、重组需要资本市场给予充分支持。尽管存在政策方面的障碍,由于传媒产业化对资金的需求和媒体高额的投资回报,传媒企业还是通过多种方式,被引进资本市场。

    汤懿芬;罗云峰等. 传媒产业化及其资本运作模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3-19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93-195..

    分享
  • 夏翠云;程启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6-1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入WTO,领导干部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把创新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敢于并且善于开展创造性工作,努力成为创造型领导干部。

    夏翠云;程启明. 知识经济与领导干部的创造性工作[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6-19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96-197..

    分享
  • 杜棘衡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8-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行政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行政效率则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工作结果的度量和评价。就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行政效率的概念、行政“三效”这间的区别和联系、行政效率的三要素及科学效率观进行了思考。

    杜棘衡. 浅谈行政效率的基本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198-199..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198-199..

    分享
  • 李勇武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00-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勇武. 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的几个不利因素[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00-201..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200-201..

    分享
  • 赵友法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02-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之一,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强化创新意识、加强创新思维和实践训练几方面着手,自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赵友法.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02-203..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202-203..

    分享
  • 黄进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04-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东省清远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整体情况作了调查,在分析粮食企业改革对农发行信贷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发行信贷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黄进强. 对广东省清远市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04-205..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204-205..

    分享
  • 罗蕾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06-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发展的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使竞争的展开机制、决胜因素以及证券标准都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自觉把“双嬴”作为竞争所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积极调整竞争心态和竞争策略,有助于竞争主体的持久发展和社会的长远进步。

    罗蕾. “双赢”与“竞争”[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18(12): 206-207..
    .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01, 18(12): 206-20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