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支撑决策的科学、技术和创新(STI)评价指标体系及启示 |
王立伟;郑军卫;赵纪东;刘学 |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00 |
|
|
摘要 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要国策,为指导国家创新政策制定和评价实施效果,各国均加强了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美国国会的授权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通过其下属的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及其前身围绕美国研发支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就业培训以及美国科学技术状况等定期提出科学、技术和创新(STI)指标制定或更新的对策措施,并在2013年底发布了最新的美国STI指标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美国的STI指标体系,对美国STI指标的内涵、改进后新STI指标体系的特点以及NCSES的STI指标完善途径与步骤等进行归纳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对我国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的启示。
|
|
关键词 :
科技创新,
STI,
评价指标
|
收稿日期: 2015-03-12
|
|
通讯作者:
王立伟
|
[1] |
王朋举. 企业科技创新失败项目政府补偿方式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9): 62-66. |
[2] |
杜跃平;马晶晶. 科技创新创业金融政策满意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9): 96-102. |
[3] |
张元萍;杨哲;韩晓宇. 众筹融资与科技型企业成长契合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6): 89-93. |
[4] |
陈姚朵;郝义国;涂山峰. 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6): 40-46. |
[5] |
朱蓓倩;高向东. 上海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与耦合协调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5): 139-143. |
[6] |
汪志红;谌新民;周建波. 企业视角下人才流动动因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5): 149-155. |
[7] |
杨武;施妙君. 区域科技创新中短周期测度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5): 1-8. |
[8] |
王文寅;梁晓霞. 创新驱动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3): 43-49. |
[9] |
赖一飞;覃冰洁;雷慧;李克阳. “中三角”区域省份创新要素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3): 32-39. |
[10] |
祝新;王邵.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广西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2): 109-115. |
[11] |
刘大海;徐孟;王春娟;李晓璇. 中国海洋科技资源配置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1): 32-39. |
[12] |
毛良虎;姜莹. 长江经济带省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空间关联格局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1): 126-131. |
[13] |
王元地;陈禹. 区域“双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0): 115-121. |
[14] |
李燕萍;王健;张韵君. 高校专利合作能力评价指标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124-129. |
[15] |
吴晗晗;刘传江;胡威. 创新驱动下武汉市研发产业发展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 48-5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