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创新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 |
吴卫红,杨婷,张爱美 |
北京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
|
Study on Spillover Effects of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Resources Gather on Region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
|
摘要 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各省市创新效率,引入创新要素集聚水平构建包含权重矩阵的面板数据模型,在考虑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校创新要素集聚对本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溢出效应及对周边地区的间接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区域中,高校创新人力和财力要素集聚对本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溢出效应都是非线性的,集聚水平只有在适度的门槛范围内才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三大区域内高校两大创新要素集聚的间接溢出效应多为负值,说明区域内部高校间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新发明在不同城市间转移共享,进而抑制了创新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各区域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产业结构普遍表现出负向影响,说明当前各区域产业结构与其创新效率提升所需结构并不匹配。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创新要素配置、提高要素使用率、促进创新效率提升等相关建议。
|
|
关键词 :
高校创新要素,
创新要素集聚,
区域创新效率,
溢出效应
|
|
作者简介: 吴卫红(1972-),女,安徽定远人,博士,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杨婷(1992-),女,河南周口人,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张爱美(1965-),女,吉林抚松人,博士,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 |
[1] |
董鹏刚1,2,史耀波2. 市场需求要素驱动的创新溢出效应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9): 19-25. |
[2] |
孙凤娥,田治威. 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之道:选择性保护还是全面开放[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8): 35-43. |
[3] |
张涵,杨晓昕. 创新环境约束下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及收敛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3): 43-51. |
[4] |
高丽娜;朱舜;李洁. 创新能力、空间依赖与长三角城市群增长核心演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5): 40-44. |
[5] |
童纪新;李菲. 创新型城市创新集聚效应比较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19): 35-3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