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部知识源化、非研发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
陈恒,侯建,陈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Impa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ing and NonR&D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Hightech Industry
摘要 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型过程中,正确选择技术创新路径对创新转型至关重要。在考察高技术产业开展内、外部知识源化和非研发创新路径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2008-2014年高技术产业内外部知识源化、非研发和创新绩效的空间相关性及分布结构,并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多种创新路径驱动创新绩效机理框架下进行比较分析,实证考察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外部知识源化与非研发投入所占比重远远小于内部知识源化,技术创新路径非均衡性发展特点显著;高技术产业内外部知识源化、非研发与创新绩效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内外部知识源化、非研发与创新绩效一定程度上呈现为相似值在空间上趋于集聚的分化态势,相邻地区空间溢出效应显著;高技术产业外部知识源化对创新绩效起到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现阶段内部知识源化和非研发规模对创新绩效分别呈现微弱的正向和负向影响,没有充分发挥促进效应。
关键词 :
内部知识源化 ,
外部知识源化 ,
非研发 ,
创新路径 ,
创新绩效 ,
高技术产业
作者简介 : 陈恒(1972-),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侯建(1990-),男,河南新乡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路径;陈伟(195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创新管理。
[1]
戴勇,朱桂龙,刘荣芳. 集群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吸收能力是中介变量吗?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9): 16-22.
[2]
周恩德,刘国新.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9): 42-47.
[3]
田颖,田增瑞,赵袁军. H-S-R三维结构视角下众创空间智力资本协同创新对创客创新绩效的影响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8): 15-23.
[4]
谢永平,王晶,李尧,卢彬彬. 核心企业领导风格、网络承诺对网络绩效的影响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7): 88-96.
[5]
李云梅,徐惠. 团队信任认知中介下非物质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7): 118-124.
[6]
臧维,陈向阳,徐磊. 中国情境下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关系元分析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7): 106-112.
[7]
穆钰,徐明. 产品创新性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7): 153-160.
[8]
阳银娟,陈劲. 企业非正式独占性机制、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70-76.
[9]
杨以文,,周勤,李卫红,张松林. 审计质量、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6): 106-112.
[10]
姜骞,唐震. “资源-能力-关系”框架下网络能力与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绩效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5): 126-133.
[11]
谢洪明,,邵乐乐,李哲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模式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5): 81-87.
[12]
王凯,韩翼. 企业师徒关系对徒弟工作活力与创新绩效的影响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5): 147-153.
[13]
郑浩,李贞. 全球生产性服务价值链位置、知识链整合与本土企业创新绩效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4): 72-80.
[14]
何向武,周文泳.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生态关系与演化趋势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4): 50-55.
[15]
吕宛青,邵慧敏,卜臣.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2): 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