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即不同主体基于既定利益诉求,相互分享、交流、使用自身信息及信息产品的过程。胡玲等[1]认为,共享机制就是参与成员间各类需求业务的总集,不同数据在参与者间相互交换,参与成员需遵从统一规则,彼此需要相互让利,以此推动合作。钱弯弯等[2]认为,有授权的共享机制,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企业间的信任基础,推动双方信息交互与效率提升;另一方面,还可提高信息共享安全度,避免信息共享带来隐私泄露问题。王瑞文[3]认为,搭建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以信息采集和信息共享为基础,提高信用管理和决策的准确性,可以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与发展。宋丽丽等[4]从虚拟企业联盟角度研究信息共享问题,认为信息共享是成员合作的重要环节,提高信息利用率和联盟运行效率,可以促使虚拟企业联盟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杜艳绥[5]认为,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都要充分利用信息共享平台,破除企业信息孤岛,在海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益升。刘家财等[6]认为,构建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更好地反映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开展合作、共享信息时经常出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任思颖等[7]认为,校企合作网络信息共享需要具备全面性、完整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等特质。贺超等[8]认为,信息共享平台可为用户提供从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加工、展示等全流程的信息管理服务,并在数据积累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加深入的增值服务,从而给各方带来价值。张玉华等[9]认为,供应链需求预测信息共享提供了一种基于行为因素的协调方法,在供应链实际运作中,可为企业提供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需求预测信息共享途径。冯庆勋等[10]认为,财务信息共享模式构建能够为企业财务资源管理打造一个良性的管理格局,具有集中化、系统化优势,是辅助现代企业结构转型的有效方式。
本研究构建的“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是指军队、“民参军”中小企业以及风险投资机构在“民参军”过程中彼此合作,对内共享各自的固有信息,对外共同获取与交换外部信息,共同推进高技术研发及国防创新技术转化的一种信息合作模式。这种信息共享机制区别于其它“民参军”信息共享机制之处在于:一方面,国防创新技术发展是军民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参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灵活性较大,技术创新效率往往高于大企业;另一方面,“民参军”中小企业虽然自身融资渠道受限,但技术创新潜力巨大、企业机制灵活,与风险投资数额大、风险高、收益并存特性相呼应。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打破三方主体固有的信息孤岛、解决三方合作中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如何提升各自在信息共享机制中的信息实力,是制约信息共享机制运行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从信息共享机制结构出发,分析信息共享机制内部运作机理,借助三方主体间博弈分析,探寻机制运作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现存问题及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个信息共享机制内部是由哪些要素驱动运作,外部具有何种运作环境,机制各功能板块的有机构成便是“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的结构分析。
“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是由多种要素共同驱动而形成的一种三方信息主体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而在信息共享机制内部,究竟有哪些驱动要素,则是本研究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
(1)相互依赖的信息共生关系。军方技术需求[11]、创新来源、成果转化可以在民方市场中获取;“民参军”中小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拥有创新所需全部信息;风险投资机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仍需自身评估部门开展广泛调研与筛选[12]。三方在信息需求方面相互重叠,而彼此掌握的信息也相互涉及,这就形成了一种基于三方信息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依赖的信息共生关系,并由此推动共享机制发展,见图1。
图1 相互依赖的信息共生关系
(2)技术创新需求层次性和序列性。一方面,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创新层次由单纯产品向理念、技术和管理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综合体转移,信息需求转向对市场环境信息、技术发展动向信息、市场需求容量信息、消费者和消费行为信息、竞争结构信息等多方信息的综合。另一方面,由技术创新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研究再到产品研制及其商品化,彼此之间需要紧密接触、相互依赖,这就要求信息共享机制成员间信息传递在质上的提高和量上的扩展[13]。
(3)信息势能差和利益互补。所谓信息势能差,是指三方主体基于各自的信息背景差异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拥有自身独特的信息优势[14]。这种彼此间的异质信息互补性势能差对主体间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一方面,主体间基于各自间的信息势能差,彼此相互分工、互补合作,共同推进自身创新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基于彼此间利益互补,三方主体相互学习,亦是对其它主体关于信息获取、传递及利用等一系列深层次、内在价值体系及思想观念的一种冲击与碰撞。
机制信息来源于外部环境信息获取与机制内部信息提供,机制运作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者均为机制提供信息,但角色与作用却又各不相同,两者之间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渗透。
(1)内部环境。在机制运作内部环境中,各主体围绕提高信息传递与交流效率,主要从组织结构、主体协同和利益分配等方面提供相应支持。具体来说,组织结构是指从构成信息共享机制的主体成分角度出发,为机制内主体间合作模式的正常运作提供基础性支持;主体协同是指各主体对于自身在机制运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任务分工及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划分,以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行;利益分配是对信息共享机制运作的实质性保障,即合理确定共同利益分配比,是维护机制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2)外部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外部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地方院校以及部分中介机构等,它们为机制运作提供关于技术创新的有效信息,而信息背后蕴藏的利益则是外部环境对信息主体所具备的现存贡献或潜在贡献。外部环境大体包括3个方面:社会保障、技术保障及市场保障。这里的社会保障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社会文化、管理理念等各方面公共领域的保障,为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广阔平台[15];技术保障主要是指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信息管理向网络化、电子化方向不断延伸,信息共享机制也会通过外部环境中的技术支撑,合理构建一个技术环境与技术需求相匹配的共享机制;对于市场保障,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的初衷主要是为促进创新技术研发与转化,为“民参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机遇,为军队国防创新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为风险投资机构运作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转化与应用。
(3)相互联系。内部信息环境与外部信息环境紧密交流、接触,使得信息主体之间在合作广度上逐步拓展、深度上不断融合、创新效益日渐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部信息源与外部信息源表现形式。除机制内部主体间自有信息共享外,彼此通过自身渠道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也可进入机制内部共享。由此,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与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一一对应,共同为信息共享机制的运作注入信息动力,推动创新技术研究与转化。
二是机制与外部信息互换和交流的重要体现。机制既需要自身信息主体的信息资源,又需要来自外部环境给予的信息保障。但同样,外部信息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内部共享机制给予内部信息来不断反馈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
三是机制运作环境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两部分,但两个环境在操作中也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社会保障为例,社会保障构造的外部环境会不断渗透到机制内部,逐渐成为机制内部信息共享的内部环境;同样,机制内部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类似信息,也会随着内外信息的不断交流而逐渐传递并影响外部信息环境构成。
图2 信息共享机制运作环境
“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结构是指在军队—“民参军”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这一系统内部要素构成及各要素间的结合方式。关于结构样式,本研究根据调研与大量资料搜集,基于三方主体间相互合作信息运作模式,将机制描述为一种环状结构。这是在链式结构的基础上,各主体进行密切交流而演化形成的一种结构样式,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信息共享机制结构
(1)信息获取。TEDxNanjing曾经进行过一次关于信息获取的演讲,他认为,现今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日益发展和丰富,因此如何从海量信息中选取与利用有效信息是最需要了解的事情。信息获取作为机制内部第一个环节,决定后面环节操作对象的优劣与成败,而信息主体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径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共享机制应结合各信息主体自身的信息背景,整合各主体能力与信息知识结构,同时积极与外部信息源保持联系,及时掌控对外界信息价值的认知与动态评价[16]。各信息主体除彼此相互交流外,还应持续不断地从政府、地方高校、各专业信息机构、咨询机构、商情机构、信息市场等获取技术创新所需信息资源。
(2)信息识别。面对当今世界浩如烟海的信息,信息资源种类广泛、外部信息源分散且信息时效性越来越强。关于信息识别设计,本文具体思路如下[17]:基于获取信息对比技术创新信息需求,根据信息需求种类、来源及主体,提取出n个关键词,然后利用单文本词汇频率/逆文本词汇频率值tf-idf的概念,将关键词与获取信息转化为相应的tf-idf值。如果单词表中的某个词不在信息中,则代表对应值为零。由此,将64 000个数组成一个64 000维的向量,用向量代表一条条获取的信息。之后,将各关键词特征向量与信息特征向量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其关联度,通过事先确定好关联度区间,对各类获取信息进行识别与分类,将信息传送给共享机制内部各主体。
(3)信息转化。外部信息与主体间内部信息通过信息获取功能进入机制内部后,经过机制内部信息识别,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甄别,根据各主体创新技术分工分发信息[18]。当信息接收方获得信息后,将原有的信息资源潜在价值转化为技术创新活动所需内在价值,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形成创新成果并带来创新收益。
(4)信息扩散与增值。机制内部信息扩散主要是指信息到达信息接收方并进行转化后,信息主体基于自身技术创新实践,将信息扩散给其他主体与外部信息源的过程,分为内部扩散与外部扩散两种情况。信息扩散有助于促进信息获取,而信息获取反过来又保障了信息充分转化,而有效的信息转化可进一步促进信息扩散,因为有效的信息转化机制可促使信息主体得到更多有效信息,即信息增值过程。
信息共享机制基于三方主体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围绕信息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不断进行交流互动,进行多元化创新合作。而主体间在进行合作时,应如何选取主体合作策略?本研究通过广泛调研,决定借助演化博弈[19]分析手段,将三方主体信息合作置于博弈视角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机制主体的合作策略选择问题。
本研究博弈分析主体为军队、“民参军”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三方选择采取的策略为:共享或不共享。根据学者对三方博弈的研究与探析,本研究将三方博弈拆分成3个双方博弈模型进行两两分析,并在最后进行群体演化讨论。为便于贴近现实情况和模型求解,现作出如下假设[20]:
(1)“民参军”中小企业、军队与风险投资机构在博弈过程中,可能选取的策略“共享”比例分别为x、y、z,而“不共享”比例则为1-x、1-y、1-z。
(2)对于“民参军”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而言,信息共享意味着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进行资金与技术扶持,而企业则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3)对于军队与“民参军”中小企业而言,信息共享即表示企业不仅要参与军队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还要积极参与到军队技术创新科研计划中,共同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深度融合。
(4)对于军队与风险投资机构而言,信息共享主要是指双方共享关于创新技术的相关信息,共同扶持“民参军”中小企业技术发展与转化。
在对信息共享机制主体进行博弈分析时,本研究采用两两分析再群体演化的思路,将三方博弈拆分成3个双方博弈。
在军队与“民参军”中小企业模型中,假定军队没有足够能力将创新技术成功研发、应用及转化,但军队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时能够获得军方经费支持,正好抵消了创新活动成本,即净收益为零。而“民参军”中小企业独立进行创新活动过程中,因为自身条件有限,虽然无法完成整个创新技术的成功研发、应用及转化,但自身可以获得基本收益p。当军队与“民参军”中小企业选择合作后,双方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总收益为r,而技术创新成功率为a,企业技术收益率为q。此外,双方通过合作能够获得技术收益,假设在双方合作中,“民参军”中小企业投入成本为cx,军队投入成本为cy。
由此,可以构建军队与“民参军”中小企业基本博弈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军队与“民参军”中小企业博弈矩阵
军队 “民参军”中小企业共享(y)不共享(1-y)共享(x)(p+aqr-cx,a(1-q)r-cy)(p-cx,0)不共享(1-x)(p,-cy)(p,0)
由表1可以得出:“民参军”中小企业采取共享和不共享行为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民参军”中小企业平均收益为:
πx=xπx1+(1-x)πx2=xyapr-xcx+p
(1)
风险投资机构平均收益为:
πy=y(x(1-q)ar-cy)
(2)
分别将演化博弈复制动态分析用于两个有限理性博弈方群体,从而得出“民参军”中小企业与军队复制动态方程分别为:
(3)
(4)
根据Friedman[21]提出的均衡点确定理论,令得到5个平衡点:
A(0,0)、B(1,0)、C(0,1)、D(1,1)、E(x*,y*),其中
同理,对剩下的两个模型进行相同处理,即:
在“民参军”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中,企业基本收益为v,风险投资在不进行投资时的收益为0,当企业引入风险资本后,设定m为创新技术成果研发后带来的利益,α为技术研发成功率,β为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率,1-β为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率,而企业进行信息共享的成本为cx,风险投资投入的资金成本为cz。
进而得到模型二的5个平衡点:
A(0,0)、B(1,0)、C(0,1)、D(1,1)、E(x*,z*),其中
在军队与风险投资机构中,为便于模型求解,在设定双方初始信息价值时采用相对值的概念,即军队拥有的信息资源价值为w,而风险投资机构则为0。当双方进行相互合作时,设定n为信息共享后带来的信息增长价值,λ为军队获益比例,1-λ为风险投资机构获益比例;在共享过程中,军队产生的成本为cy,风险投资机构投入成本为cz。
进而得到模型三的5个平衡点为:
A(0,0)、B(1,0)、C(0,1)、D(1,1)、E(y*,z*),其中
根据模型构建,利用Friedman对于演化博弈稳定点的判断方法对上述3个模型进行求解,可以发现:当cx<αβm且cz<(1-β)αm时,模型会出现两个均衡点A(0,0)和D(1,1)。由此,结合各点,通过图像具体分析如下:
由图4可知,区域ABCD构成了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的演化博弈策略域,其中点A(0,0)、D(1,1)为系统演化的稳定状态,点B(1,0)、C(0,1)则代表了演化过程中的不稳定点。由此发现,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策略演化结果取决于区域ADCE与区域ABEC的面积大小比较:
(5)
同理,可以推理出与
的表达式:
(6)
(7)
图4 博弈模型系统演化
在分析单个模型参数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后,进一步对3个模型进行群体分析,得出各参数对于模型整体的影响。
对于技术创新成功率与技术创新总收益,如表2所示,这两个参数对于模型一、二、三的作用机理相同。同理也可以发现,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投入成本及收益分配比例对模型一、二、三的作用机理也相似,分别为:与
而在群体演化博弈中,cx、cy、cz属于三者在信息共享过程中共同投入的成本,三者单独分析时分别取最小值,但这并不代表在群体博弈中可以达到博弈均衡。本研究认为,确定三方利益分配比例,可借助学术界已经成熟的效用评估体系,通过评价各方主体在信息共享机制中的“贡献值”,最终得出三方利益分配比。综上可知,技术创新成功率、技术创新总收益及利益分配比是影响信息共享机制的重要因素。其中,利益分配比由主体间信息协商确定,而现实中的信息孤岛现象成为阻碍机制运作的重要问题;技术创新总收益则取决于三方主体的信息合作结果,而现实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则成为影响信息合作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成功率主要依靠各主体间的信息实力,而如何提升各主体信息质量,是保障信息共享机制稳定运作的必要前提。
表2 “民参军”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博弈矩阵
SABEC的表达式技术创新成功率技术创新总收益模型一SⅠABEC=cyq+cx(1-q)2a(1-q)qr模型一中技术创新成功率a与SⅠABEC呈反比,当a增加时,SⅠABEC减少,则意味着鞍点EⅠ向A点靠近,促使初始状态落于折线BEC上方的概率增加模型一中技术创新总收益r与SⅠABEC呈反比,当r增加时,SⅠABEC减少,则意味着鞍点EⅠ向A点靠近,促使初始状态落于折线BEC上方的概率增加模型二SⅡABEC=czβ+cx(1-β)2αβ(1-β)m模型二中技术创新成功率α与SⅡABEC呈反比,当a增加时,SⅡABEC减少,则意味着鞍点EⅡ向A点靠近,促使初始状态落于折线BEC上方的概率增加模型二中技术创新总收益m与SⅡABEC呈反比,当m增加时,SⅡABEC减少,则意味着鞍点EⅡ向A点靠近,促使初始状态落于折线BEC上方的概率增加模型三SⅢABEC=czλ+cy(1-λ)2(1-λ)λn无模型三中技术创新总收益n与SⅢABEC呈反比,当n增加时,SⅢABEC减少,则意味着鞍点EⅢ向A点靠近,促使初始状态落于折线BEC上方的概率增加
通过对“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结构要素、主体特性及博弈分析进行详细阐述,本研究结合机制运作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阻碍机制信息主体间相互获取与交流信息的原因可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政策制定匮乏、设施保障不足及经济支撑缺位。
(1)对于政策制定,重点在于丰富有效政策信息。一方面,政府应将目光投向“民参军”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深入实践,广泛调研,确保政策内容具体、明确[22];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政策反馈交流力度,定期对“民参军”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同时在机关中设立相应反馈受理部门,使得意见能够得到及时反馈。
(2)设施保障主要是指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如光缆、微波等移动通信网络设备设施。这类设施的建设特点是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通用性强并且具有公益性。基于这一特点,政府应承担拓宽投资模式的重要任务。而在信息传递技术方面,政府也应关注信息传递技术革新,方便信息在共享机制中快速、可靠、安全地转移。
(3)对于经济支撑,信息主体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高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建立起能够吸收民间资本参与信息共享机制的渠道。一方面,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吸纳多元化民间资本,并以此宣传“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的构想;另一方面,借助第三方机构,彼此合作,共同对信息共享机制进行监督、考评,以减少机制内部出现矛盾、摩擦的可能性。
信息安全问题源于信息共享机制参与主体间对于彼此信息利益受保护的质疑,因此应切实有效消除各方顾虑。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从产权保护、风险防范及准入门槛3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完善科学的产权保护制度。信息安全问题的核心在于产权归属问题,如何完善现有产权保护制度,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国家应加大军民融合相关领域基于合作研发的技术产权保护立法工作,让“民参军”中小企业、军队及相关领域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立法,探索建立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论证咨询机制[23]。如法国曾在数个国防白皮书中提出完善军用研究与民用研究相结合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确保军民两用技术稳定研发、转化。
(2)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预案。应科学合理地分析各种风险,将各类风险按强弱等级进行分类,构建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类风险对信息共享机制运作的影响,以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预案奠定坚实基础。另外,运用科学预案制定方法,将上述得出的风险分析结论结合信息共享机制运作具体情况,邀请专家参与讨论,综合多方意见,制定风险防范预案。
(3)设定合理的机制准入门槛。一方面,军队应展开充分调研,思考“民参军”中小企业中存在哪些不利于信息共享机制运作的企业及不符合的标准,在极具潜力优势的相关企业间寻找联系,在实体方面完善准入许可实施标准[24]。另一方面,在审查准入许可程序上,工作人员审查分为程序审查与实质审查两种。其中,程序审查多审查文件格式、内容,要求工作人员确保提交的材料齐全、真实;实质审查则更为重要,要求工作人员实地考察,核实材料情况,将标准与实地情况一一核实,保证程序与实质审查的统一[25]。
“民参军”中基于三方主体信息共享机制的特点是以环式结构为基础,信息主体通过各自固有信息间的相互交流,提升信息价值,这是促进技术创新、提高机制活力的重要手段,由此提升各信息主体的信息质量,是保障信息机制运作的重要前提。
军队在机制中提供的固有信息主要来源于内部科研、军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以及关于“民参军”中小企业参与军队科研生产、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等一系列的政策规定。该部分信息质量的提升,一是加大对内部科研机构、军工生产资金、管理的投入;二是引导社会高技术人才积极参与军队创新技术研究,同时对现有军内人才采取一定的奖励补偿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三是合理制定相关政策,确保政策的可行性与响应程度,既打开军民融合深入发展的多元化大门,又合理约束与管理实际运作中的各个程序。
“民参军”中小企业固有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自身实力、资金需求、创新成就及发展潜力等,这些信息大体上都取决于“民参军”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在提升“民参军”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方面,企业大体可从增加收入与减少开支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企业应打开融资通道,根据自身情况拓宽市场范围,积极获取关于政府、企业联盟的各种信息,把握好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企业应从自身固有体制入手,优化管理体制,简化自身结构,将生产与科研置于首要位置。
风险投资机构信息质量主要依靠自身市场调研部门与项目评估部门,由此内部人才质量决定该机构的信息质量。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应积极去地方大学、研究院所进行调研,广泛获取当代投资人才的基本信息,在不降低自身录用标准的前提下,灵活采取多种方式获取更多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对于机构内部人才管理,风险投资机构应积极调动内部员工的积极性,既应注重员工业务能力的实现,也应重视继续教育培训;既要完善员工各项奖惩制度,也要及时获取内部人员的思想动态。
[1] 胡玲,金钟文,成栋. 全球供应链背景下制造业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的案例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43-52.
[2] 钱弯弯,江文华,谢子霖,等. 基于价值链的中小企业状态跟踪和信息共享解决框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8(2):68-75.
[3] 王瑞文. 金融科技时代[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7(12):54-56.
[4] 宋丽丽,冯勇,王嵘冰. 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企业联盟信息共享分析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8(4):105-110.
[5] 杜艳绥. 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息共享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4):108-109.
[6] 刘家财,李登峰. 基于直觉模糊合作对策的信息共享利益分配[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4):1057-1064.
[7] 任思颖,方丽丽,龚娇. 基于校企合作理念下校企网络信息共享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14):50-51.
[8] 贺超,庄玉良,张岩. 面向“互联网+”的闭环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商业模式[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4-91.
[9] 张玉华,戴更新,韩广华,等. 需求预测信息共享中基于信任的价格折扣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7(12):2737-2746.
[10] 冯庆勋. 集团企业财务信息共享模式构建与部署[J].统计与管理,2017(11):2737-2746.
[11] 吕彬,李晓松,姬鹏宏. 西方国家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12] 洛伦佐•卡弗. 风险投资估值方法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13] 张陆洋,何国杰,王永胜. 风险投资增值服务研究: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14] 曹晓丽,马金芳,樊伟芳.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信息共享激励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17(4):68-75.
[15] 徐慧芳,杨雨寒,王溯. 基于实践调研的产业技术联盟信息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17(8):68-75.
[16] 杨瑞霖. 金融危机视域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分析[J].中国外贸,2012(10):32-41.
[17] 吴军. 数学之美[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18] 柳成彬,闫宏,赵旭.美军支持小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创新的政策研究——“小企业创新研究”和“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J].军事经济研究,2017(7):28-30.
[19] 蔡冬松,毕达天,周浩. 产学研共同体信息供应链的演化博弈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9):51-56.
[20] 孙伊云,袁汝华.技术创新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介入的互动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1):80-87.
[21] FRIEDMAN D. On economic applications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8(8):15-43.
[22] 王振南,叶晓凌. 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成长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5卷)——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C].2014.
[23] 宫动喜. 关于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影响的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6(2):19-22.
[24] 庄蓓蓓,刘双.美军国防风险投资模式及对我军的启示[J].军事经济研究,2017(7):76-79.
[25] 胡伟.武汉市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及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研究[J].科技信息,2014(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