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圈创业政策比较分析及启示

范 柳,张亚男,刘新民

(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摘 要:基于内容分析法对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圈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的重点扶持产业和重点政策工具区域化特征显著,但均出现了重供给和环境类扶持政策、轻需求类扶持政策的结构失衡问题,其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结构失衡问题尤为突出,且其在整个政策扶持链中存在较多薄弱环节。根据三大经济圈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比较分析结果,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优势和特点,提出了政策优化和改进建议。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区域出台创业扶持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政策;供给类扶持政策;需求类扶持政策;环境类扶持政策;经济圈;比较研究

0 引言

为突破“三期叠加”经济发展困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积极倡导“创新创业”,以“创新”、“人才”、“科技”等为主要特征的创业企业成为区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支撑[1],也成为以城市群为主要支撑的区域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动力源。由于创业企业具有规模小、管理不成熟等特点[2],加大创业扶持政策力度,便成为各经济圈不可替代的调控选择,而制定结构合理、切实有效的政策以激励创业并扶持创业企业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各经济圈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城市群的经济实力、创业环境及创业企业发展状况良好,成为区域发展的样板与领头羊,并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扶持经验,而中国第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虽然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要成为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新生代经济圈之一,尚需借鉴成功经验,开展进一步创新。本文期望通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创业政策体系文本内容的比较研究,挖掘三大经济圈创业扶持政策的优势和不足,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及其它新生代经济圈未来创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 文献综述

创业政策作为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业水平[3]。Anders lundstrom和Lois Stevenson[4]最早开展了对创业政策的相关研究,并认为创业政策应该包含激发创业动机、提供创业机会、培养创业能力3个方面。而Maria Soledad[1]认为,政策的制定应该通过促进商业机会的产生,抑或保障创业活动产权,致力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来鼓励个体创业。Jacquemin和Janssen[5]通过讨论为企业家创造机会的“赋权”法规和政策,分析了支持性政策和约束性法规之间的区别。

从当前创业政策研究的受众来看,可将相关研究分为以下4类:①对国内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研究。大学生作为重要的潜在创业者而受到创业研究的重视。肖潇[6]采用“三维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估模型和内容分析法,对中关村和东湖高新区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呈现出阶段化特征,体系逐渐完备,但政策的实质性扶持力度不够。王辉等[7]从效能视角出发,对大学生创业扶持优惠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政策存在顶层设计不合理、实际效果不佳等问题,并给出了提高政策效能的建议;②对海归人员创业政策的研究。万玺[8]建立了海归人员创业政策吸引度、满意度和忠诚度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政策满意度对海归人员的创业政策忠诚度具有显著影响。彭伟[9]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16座城市海归人员创业政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海归引进存在过分强调高学历、创业跟踪等后期政策缺失等问题;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研究。童星等[10]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的风险偏好、年龄、政策支持综合认知和政策满意度等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显著影响。刘小春等[11]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开展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对相关创业政策中创业培训的评价以及农民工个人特征等均会对创业政策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④从创业政策实施载体,即创业服务平台视角出发,对创业政策进行研究。创业孵化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看作政府实施创业政策的代理人(徐菱涓等,2009),且创业政策在创业平台中通常以各种创业服务的方式体现,因而创业平台对创业活动的扶持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Maria Soledad[12]采用三因素模型,以泰国的大学孵化器、科技孵化器等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孵化器政策对创业企业发展的影响。Johana Vanderstraeten[13]等以巴西的孵化器为调查对象,证明了孵化器的灵活个性化服务对创业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创业政策研究对了解创业政策现状、进一步优化创业政策等作出了贡献,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以往研究视角大多从政策受众出发,而在区域视角下对创业政策的研究也只集中于单个区域[14-15],对于区域间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较少,因而对新生代经济圈制定创业政策的指导意义有限;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以往对创业政策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研究较少,未能以客观方法挖掘地区政策的趋势、特点、存在的问题等。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这一定量研究方法,对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典型城市的创业政策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总结现阶段三大经济圈典型创业政策的特点,挖掘三大经济圈创业政策的优点和不足,以期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以及未来新生代经济圈创业政策的制定、优化提供借鉴和指导。

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政策文本是记录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客观凭证,通常以意见、办法、计划、文件等形式呈现,是政府政策行为的反映[16]。因此,对创业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可以较好地把握政府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意图和作为。

首先,在创新创业浪潮迅速席卷全国的同时,中国区域间创新创业发展不协调、纵向上以创业政策扶持创业企业发展的成熟经验较为缺乏等问题限制了创新创业的发展。区域创新政策是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发挥各自优势的差异化举措,必然存在不同特点。但为了提供借鉴价值,需要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和尺度,以体现差异。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一套适用于各经济圈的、较为科学合理的创业政策分析体系,并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圈创业政策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等迫切需要发展创新创业的新生代经济圈提供审视自身创业政策体系的基准,使其明确自身与其它经济圈创业政策的差距,并为新生代经济圈提供较为成熟的创业政策制定、优化经验,为创新创业发展经验缺乏、区域间创新创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提供解决之道。

其次,创业政策内容的丰富性、语言复杂性和非数字化特征,使得政策内容定量化特征和主要发展趋势较难把握。内容分析法能够将复杂的非定量政策文本定量化,使研究者能以定量方式对政策本文进行研究,这对把握政策体系的结构化和层次化特征有较大帮助。综上所述,基于中国创新创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内容分析法的功能特性,本文选择内容分析法对三大经济圈创业扶持政策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2.2 政策工具

借鉴Rothwel和Zegveld[17]对政策工具的划分标准以及以往学者对政策文本的研究成果[18-19],本文从供给类政策、需求类政策和环境类政策3个方面对三大经济圈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分析。

(1)供给类政策。供给类政策主要指向创业活动的前期。比如财政补贴中的科研经费推动了拥有知识产权的个人、团队以及创业企业对创业项目进行研发投入。供给类政策是通过提供直接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对创业活动予以支持的一类政策。

(2)需求类政策。需求类政策主要指向创业活动的后期。比如政府通过购买创业企业的创新产品或服务,使得创业企业产品或服务市场化,从而为创业团队或创业企业提供下一轮科研活动和企业经营资金。需求类政策以直接方式对创业企业进行扶持。

(3)环境类政策。环境类政策主要指向为个人、创业团队或者创业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比如政府通过对创新平台的资质规制或者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和监督等,为个人、创业团队及创业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环境类政策通过间接方式对创业企业发展提供扶持。

2.3 政策收集

为缩小政策搜索范围,提高分析结果精确度,本文从政策搜索关键词、政策发布城市、政策发布年限、政策收集途径4个方面界定并收集与本文研究契合的政策文本。

(1)政策搜索关键词。对现有创业政策进行浏览和分析发现,目前创业扶持政策按照受众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潜在创业者的政策扶持,另一类是对实际创业者及其企业的扶持。潜在创业者一般指大学生创业者、留学回国人员、海外创新团队等,而实际创业者一般是指处于初创期或者孵化期的中小微企业。因此,本文在搜索政策文本时,主要以大学生创业、留学回国人员(海归)创业、海外创业团队等创业扶持政策和中小微企业、创客空间、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发展扶持政策为关键词,对政策文本进行搜索。

(2)政策发布城市。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城市数量较多,加之同一经济圈城市出台的创业政策同质性较高,因而本文在研究中选取各大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和部分代表城市为研究对象。代表城市为各经济圈除中心城市外的其它城市中2015年经济总量排名前两位的城市。这些典型城市为各大经济圈发展的领头军,因而在创业政策制定方面具有一定地域代表性和先进性。本文研究对象见表1。

(3)政策发布年限。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迎来了创新创业新浪潮。2015年至今,中国各大经济圈城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当下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以促进当地创新创业发展,重塑新常态下经济动力引擎并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创新创业受到中央与地方的高度重视并获得大力扶持。因此,本文将创新创业政策研究年限定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

表1 各大经济圈创业政策代表城市

经济圈中心城市代表城市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广州深圳 珠海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上海杭州 苏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烟台 潍坊

(4)政策收集途径。首先,为保证政策文本的权威性及发布部门的全面性,选择各经济圈城市政府网站为第一条创业政策收集途径;其次,由于科技局在支持创新创业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且创客空间等创新型平台的管理监督等工作大部分由科技局负责,为缩小政策搜索范围、提高搜索精度,选择各经济圈城市的科技局网站为第二条创业政策收集途径。

根据以上政策文本界定,本文共收集到116份相关政策文本,其中珠三角39份,长三角43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34份。三大经济圈的创新创业政策节选见表2。

表2 创新创业政策节选

经济圈政策名称城市年份《广州市超算服务券实施细则(试行)》广州2016关于印发《广州市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若干办法》的通知广州2015珠三角经济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实施办法的通知深圳2016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深圳2015关于印发《珠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办法》的通知珠海2016关于调整创业小额贷款贴息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珠海2015转发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上海2016关于印发《上海市天使投资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上海2015长三角经济圈关于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的若干措施苏州2016关于实施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的意见苏州2015关于印发《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管理办法》的通知杭州2016关于印发《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助保贷”管理办法》的通知杭州2015青岛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青岛2016大学生创业“海鸥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青岛2015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潍坊市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潍坊2016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潍坊2015烟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烟台2016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拓展高端人才(队)引进“双百计划”的意见烟台2015

2.4 政策分析与编码

分析单元是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文本分析时的最基本分析单位[20]。由于政策内容的复杂性和语言表述的多样性,本文以政策文本段落为分析单元,以避免因表述方式不同而出现编码遗漏现象。分析编码步骤如下:

(1)锁定每一政策文本中有关措施、保障措施、实施细则等具体政策扶持手段的章节,并以该章节每个段落为基本分析单元。

(2)借助NVIVO8.0质性分析软件,针对创业扶持政策目标章节文本内容中的具体扶持手段设计节点,并进行编码(若一个节点在一份政策文本中出现两次及以上,只对其进行一次编码)。

(3)编码结束后,剔除三大经济区中编码频次均少于两次的节点,最终形成自由节点集合和高频词汇集合。

(4)对自由节点的从属关系进行梳理,形成具有结构层次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并统计高频词频数,以进一步对三大经济圈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

3 统计分析与研究发现

本研究对收集到的116份政策文本按区域经济圈进行归类,并从政策数量、重点扶持领域、政策工具3个方面对三大区域经济圈的创业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3.1 三大经济圈创业政策数量比较分析

按照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海归创业扶持政策、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政策等关键内容,对相关城市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收集和整理,各经济圈及代表城市的创业政策数量如图1所示。

政策发布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政策对创业的重视程度,同时能够反映政府对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的细化程度。从政策数量上看,长三角创业扶持政策总量最多,其次为珠三角,最后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政策数量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于创业活动的扶持以及政策体系的细化可能稍微落后于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和长三角各代表城市的政策量较为平均,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近50%的创业扶持政策来自于青岛,潍坊和烟台政策数量明显少于青岛及其它大多数代表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典型城市间创业扶持力度不均衡,还可能存在城市间创业扶持协同性不强的现象。

图1 三大经济圈政策数量对比

3.2 三大经济圈创业政策重点扶持领域分析

对三大经济圈代表城市创业扶持政策的重点扶持领域进行整理,结果见表3。首先,三大经济圈的创业政策重点扶持领域大多为高新技术领域,这凸显了三大经济圈力图通过对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扶持,从而达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区域经济转型的目的。其次,三大经济圈创业政策的重点扶持领域具有区域特色。珠三角经济圈致力于互联网金融、数字媒体、地理信息技术等互联网技术。长三角经济圈中苏州市重点支持的纳米技术、上海市重点支持的超高压级特种电缆技术,以及苏州、杭州、上海3个典型城市共9份政策中重点支持的“跨境电子商务”,说明长江三角洲正充分发挥其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以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全球资源整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青岛市重点支持的海洋科技为蓝色经济区重点产业,为此青岛市颁布了《青岛市海洋人才创业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等相关文件,支持海洋科技和海洋项目发展与创新,而潍坊市则依托其农业发展优势,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表3 三大经济圈创业政策扶持重点

经济圈重点扶持领域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3D打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数字媒体技术、云计算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物联网、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纳米技术(微纳制造等)、未来网络、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精准医学、超高压级特种线缆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高端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家电等)、精准医学、大数据与云计算、新能源汽车、石墨烯、虚拟现实、脑科学、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农业开发、食品加工等

3.3 三大经济圈创业政策工具分析

3.3.1 政策工具关键词统计

在三大经济圈政策文本节点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供给类政策、需求类政策和环境类政策对高频词进行筛选,剔除共同词频少于2的节点后,形成供给类政策高频词库、需求类政策高频词库和环境类政策高频词库,然后进一步对三大经济圈创业政策词库中的高频词词频进行统计。

(1)按照供给类政策的定义,首先对自由节点进行编码,选取创新券(科技服务创新券、超算服务券、职业技能培训券等创新券)、科研项目经费补贴、孵化器孵化服务、孵化面积、人才引进、人才培训等关键词作为自由节点,然后对此类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并通过对自由节点的梳理,形成供给类创业扶持政策的树状节点,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供给类创业政策关键词及词频统计

树节点供给类政策关键词珠三角词频 长三角词频 山东半岛词频 创新券882科研项目经费10136成果交易补贴423财政补贴政策孵化器专项经费71112投资引导基金4147创业补贴6109贷款贴息12106小计516845差异化服务350孵化服务111612创新载体建设孵化面积654绩效评价353创新载体集群241小计253520人才引进8147人才评价551人才激励545生活保障1085人才政策创业导师884培养载体584创业培训7107人才交流471职业技能332小计556736总词频数151170101

(2)按照前述方法,对需求类创业政策进行统计和分析。选取政府采购(政府对创业企业相关创新产品的采购)、技术交易市场、成果转化平台等关键词作为自由节点,然后统计关键词词频,并对选取的自由节点进行梳理,进而形成树状节点,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需求类创业政策关键词及词频统计

树节点需求类政策关键词珠三角词频 长三角词频 山东半岛词频 政府采购政府采购685小计685技术交易市场352成果转化平台371成果转化政策收益分配7115知识产权运营363产学研协同7152小计234413总词频数295218

(3)按照前述方法,对环境类创业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选取风险补偿、新型质押、政策保障、职责分工、政策规制、产权保护等关键词作为自由节点,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3.3.2 三大经济圈政策关键词比较分析

为了便于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创业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利用雷达图对以上供给类政策、需求类政策以及环境类政策的关键词词频进行可视化处理。

表6 环境类创业政策关键词及词频统计

树节点环境类政策关键词珠三角词频 长三角词频 山东半岛词频 风险补偿7174风险融资682科技银行340金融政策科技保险382新型质押474融资租赁330小额贷款9109小计355721政策保障19117政策落实落实监督14139职责分工101710小计434126创业氛围596产业集群563创业环境政策规制232222产权保护6102税收优惠5146小计446139总词频数12215986

(1)供给类创业政策雷达图如图2所示。在图2中,考虑到可视化效果,将财政补贴类政策编码为“1”,并将财政类补贴下的具体政策名称简化,如“成果1”代表财政补贴类政策下的“成果交易补贴”。将创新载体建设类政策编码为“2”,同时将其属类下的具体政策名称进行简化,如“集群2”代表创新载体建设下的“创新载体集群”。同理,将人才政策编码为“3”,如“交流3”代表人才政策下的人才交流。由图2可知,长三角经济圈的雷达图几乎覆盖了珠三角经济圈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雷达图,这说明从整体上看,三大经济圈供给类政策扶持力度依次为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其次,三大经济圈的供给类创业扶持政策出现了一些共有特点或趋势,即三大经济圈在孵化器专项经费、孵化服务、人才引进、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较大。相较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在科研项目经费、成果交易补贴、差异化服务、人才评价、人才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力度不足,其中创新型平台的差异化服务尤为薄弱。

(2)需求类创业政策雷达图如图3所示。将政府采购编码为“4”,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编码为“5”,如“协同5”即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下的产学研协同。需求类政策也出现了与供给类政策同样的特点,即长三角经济圈的雷达图覆盖了珠三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雷达图。在需求类政策供给上,长三角依然走在三大经济圈前列。同时,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的雷达图形状均是较为相似的梯形,说明在需求类政策扶持方面,三大经济圈有着相似的趋势。其中,三大经济圈在科技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较大。广州市在其出台的《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在广州实行转化的科技成果,其收益的95%可归创业团队或科研团队所有。相比之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在成果转化平台、技术交易市场、产学研协同等方面均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

图2 供给类创业政策

图3 需求类创业政策

(3)环境类政策雷达图如图4所示。将金融类政策编码为“6”,如“银行6”即金融政策下的“科技银行”;同理将政策落实编码为“7”,创业环境编码为“8”。由图4可知,三大经济圈的环境类政策除政策规制外,其它政策扶持方向一致性不是很高。长三角在风险补偿、科技保险、新型质押、融资租赁等金融政策和政策职责分工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而珠江三角洲在政策保障和融资租赁方面优势较为明显。相较于长三角及珠三角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环境类政策在科技银行、风险融资及新型质押等科技金融方面明显处于弱势,其环境类政策整体扶持力度也不大。

3.3.3 三大经济圈政策工具比较分析

供给类创业政策、需求类创业政策和环境类创业政策编码数在总编码数中所占比重,可以从宏观上反映三大经济圈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的结构与现状。本文将三大经济圈创业扶持政策按照政策工具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将整理结果转化为饼状图。为简化图例,用字母“GJ”“XQ”“HJ”分别表示供给类政策、需求类政策和环境类政策。三大经济圈政策工具分布见图5、图6与图7。

图4 环境类创业政策

图5 珠三角经济圈创业政策工具分布

分析图5、图6与图7,可得出以下结论:

(1)从整体上看,需求类政策缺失较为严重,供给类政策比重偏高,政策体系结构失衡。三大经济圈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出现了重供给、重环境而轻需求的特点,而在需求类政策中存在政策手段单一的问题。其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需求类政策及需求类政策中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其扶持力度均在三大经济圈中最弱。由此可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策结构失衡问题较为严重。

图6 长三角经济圈创业政策工具分布

(2)在各创业政策扶持工具中,三大经济圈均呈现出了各自独有的特点和政策倾向。

珠三角对人才政策的扶持力度居三大经济圈首位。人才,尤其是企业家,对创业企业治理[20]、企业决策制定[21]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珠三角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承接来自香港、澳门等比内地其它经济区先进的产业,因而需要引进并聚集一大批高端人才,支撑起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引进与人才集聚一如既往的重视是经济新常态下珠三角快速重塑经济动力引擎、实现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深圳市于2015年荣登福布斯中国大陆城市创新能力排行榜榜首,这与深圳市对创业企业家等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等政策有着莫大关系。但珠三角创业环境占比并不高,存在创业氛围、创业意识逐渐淡薄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珠三角城市总体上持续走高的房价、物价使创业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创业者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创业环境每况愈下,进而导致创业意识和创业氛围逐渐淡薄。

图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创业政策工具分布

长三角在科技金融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高于其它两大经济圈。一方面,上海市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科技金融发展较好,且其金融业发展的溢出效应对长三角其它城市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长三角其它城市积极主动接受上海市的辐射和带动,并明确体现在相关政策中,如《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意见》。因而长三角经济圈各城市在金融包括科技金融等方面形成了较强协同发展态势。较为健全的风险投资、银行等机构体系又为长三角经济圈创业企业、创业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资金基础和持续转化动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政府重视创业财政支持、创业环境营造和创业政策落实。从关键词词频分析中可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创业环境建设主要集中于政策规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创业政策规制,如创业扶持对象范围界定、人才引进要求、政府采购创新产品目录等,对优质创业环境的营造和规范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拉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创业扶持市场化机制建设不足的警报。政府过于强调创业政策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会丧失创业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导致即便有前景较好的创业项目,但因当前规模较小等原因达不到优惠政策规定标准的一些创业企业、创客空间或其他创业政策受众被排除在创业扶持政策之外,同时限制了市场在创业企业、创客空间等运作中的调控作用,进而增大了创业活动失败风险,降低了潜在创业者的创业积极性。

4 政策建议

当前,中国各经济圈创业政策有所交叉,体系大致相同,但同时由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创业企业实际需求等不同,创业扶持政策各有所重。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创新创业的发展走在各经济区前列,一方面其依托各自优势制定创业政策的经验为新生代经济圈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政策提供了借鉴;另一方面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的共有结构问题值得新生代经济圈反思,通过政策对比找出自身创业政策的短板与不足。本文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创业扶持政策的统计与分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政府及未来新生代经济圈颁布创业扶持政策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产业整体规划和布局。从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来看,珠三角的优势在于其城市皆属于广东省,便于广东省对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如珠三角实施的“腾龙换鸟”政策就是在整个广东省实施的产业升级战略。长三角创新创业发展优势在于上海绝对中心的地位,而苏州和杭州等城市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使得长三角发展的协同性较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均属于山东省,因而山东省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对各城市产业统筹规划的优势,在全省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发展梯次,构建产业联盟,避免产业间同质化恶性竞争;明确青岛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定位,以青岛市的发展带动其它城市发展,促进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实现共赢。

(2)重点扶持产业应符合自身发展特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经济区,应该依托自身地理位置、海洋科技、海洋产业优势,推动海陆经济统筹发展。除此之外,经济区内的各个城市应该有自身发展特色,实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多样化,满足创业者不同的项目发展需求。如青岛市及烟台市的船舶制造、海洋生物科技,以及潍坊市的现代农业等。

(3)强化创业扶持政策的薄弱环节,形成环环相扣的优质政策扶持链。对比研究结果可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供给类政策上应强化科研项目经费、成果交易补贴等方面的扶持,尤其要重视创新平台差异化服务政策。创新平台提供的孵化服务,例如租金减免等日渐全面,使得各平台开设的孵化服务项目种类差异性降低,因而服务提供方式(一对一、个性化等)将成为决定孵化器绩效和创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3]。在需求类政策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技术交易市场、产学研协同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在环境类政策上,需要加大科技银行、风险融资及新型质押等科技金融方面的扶持力度。同时,应注意增强政策弹性并适当扩大政策适用范围,使政策惠及更多创业者、小微创业企业及创新平台;强化创业扶持的市场化机制建设,积极探索政府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调控相结合的模式。

(4)调整创业扶持政策体系结构,形成具有山东半岛特色的政策体系。首先,要强化需求类政策的扶持力度。对于创业企业而言,需求类政策扶持有助于其将创意或成果转化为盈利,完成初步积累,使创业企业有能力实施下一步市场拓展等战略;对于政府而言,重视需求类政策能够加强各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性,实现政策工具之间的合力,减小政府投入变为沉没成本的风险。由分析可知,当前各经济圈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需求类政策最为薄弱,手段单一。因此,在强化已有政策,如政府采购、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政策手段,例如市场拓展、供需对接等。其次,可借鉴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圈创业政策优势,立足山东半岛创业企业实际需求,加大人才政策和科技金融政策扶持力度,打造人才集聚中心和科技金融中心,形成具有山东半岛特色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 MARIA-SOLEDAD,MARIA-TERASA,MIGUEL-ANGEL.The effect of public policies o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11):5280-5285.

[2] 范柳,王垒,刘新民.PPM理论框架下的创业型企业迁徙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7(3):227-232.

[3] 赵都敏,李剑力.创业政策与创业活动关系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19-26.

[4] LUNDSTROM A,STEVENSON L.Entrepreneurship policy for the future[R].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ch.Irwin,2002:45.

[5] JACQUEMIN A,JANSSEN F.Studying regulation as a source of opportunity rather than as a constraint for entrepreneurs:conceptual map and research proposition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C:Government and Policy,2015,33(4):862-864.

[6] 肖潇,汪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10):1511-1519.

[7] 王辉,吴新中,董仕奇.效能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政策优化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6):101-104.

[8] 万玺.海归科技人才创业政策吸引度、满意度与忠诚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2):165-173.

[9] 彭伟,符正平.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海归创业政策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5):115-119.

[10] 童星,孙思.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79-86.

[11] 刘小春,李婵,朱红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评价及其完善——基于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J].农村经济,2011(6):101-104.

[12] MARIA-SOLEDAD,MARIA-TERASA,MIGUEL-ANGEL.Policies to promot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Management Decision,2015,53(9):2073-2087.

[13] JOHANNA V,ARJEN VAN W,PAUL M,et al.Being flexible through customization-the impact of incubator focus and customization strategies on incubatee survival and growth[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6,41:45-64.

[14] 戚湧,王静.江苏省大众创新创业政策评估[J].科技管理研究,2017(1):75-81.

[15] 王德才,赵曙明.创业制度与公司企业家精神关系——基于珠三角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9):83-88.

[16] 李钢,蓝石,江雪梅,等.公共政策内容分析方法:理论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

[17] ROTHWELL R,ZEGVELD W.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preparing for the 1980s and the 1990[M].London:Frances Printer,1981.

[18] 霍慧智.京鄂皖苏等地创新驱动政策分析——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2):114-118.

[19] 刘忠艳.中国青年创客创业政策评价与趋势研判[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2):114-118.

[20] 王霞,郭兵,苏林.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上海市科技政策演进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3):104-107.

[21] 王垒,刘新民,王松.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的创业企业治理框架构建与研究展望[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8-73.

(责任编辑:云昭洁)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in Regional Economic Circle

Fan Liu, Zhang Yanan, Liu Xinmi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ystem of entrepreneurship support policies of 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circl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circle and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key support industries and the key policy tools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support policy system of the three major economic circle appear significa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but there are structural imbalance problems such a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supply, environmental support policies while ignoring demand support policies.Among them, the policy structural imbalance problem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and there are certain weak links in the whole policy support chain.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three economic circle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this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to the policy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ities in China to issue the entrepreneurial support policies.

Key Words:Entrepreneurship Policy; Supplying Support Policy; Demanding Support Policy; Environmental Support Policy; Economic Circle; Comparative Study

收稿日期:2017-4-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6031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6YJC63002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5DGLJ0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M592224);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DSKL150728);青岛市软科学项目(16-5-2-1-(19)-chx);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15TDJH103)

作者简介:范柳(1984-),女,湖南长沙人,博士、博士后,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业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张亚男(1993-),女,山东滨州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刘新民(1965-),男,山东莒南人,博士,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家理论、区域经济。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协办

DOI:10.6049/kjjbydc.2017030054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7)13-00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