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fore, 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theme of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focuses on the important issue of how large enterprise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can identify and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o a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with an attempt to open the "black box" of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of large enterprise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The study constructs a process model of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in large enterprise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sorting. First, it re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scenario-based innovation and brand extension,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Corporate-related entrepreneurship. Then, it explains how scenario-based innovation and brand extension drive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enterprises and constructs a process model of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in large enterprises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Finally, it draw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managerial insight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firstly, digit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nsumer demand give rise to a large number of scenario-based innovation activities, which realize scenario-based innov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scenario-based reconstr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chain, so as to satisfy users' personalized needs and create new value for the enterprises. Secondly, brand extension is a natural result of the mature development of scenario-based innovation, which helps to promote the incubation of new businesses. Thirdly, through scenario-based innovation and brand extension, large enterprises develop associated new businesses, gradually break through industry boundaries and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 build systematic product series and modular business portfolios, cre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s and ecosystems, and realize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digital economy, this study deeply analyzes the process mechanism of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of large enterprises, and refines the management theory innov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by exploring and constructing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scenario-based innovation, brand extension and corporate-related entrepreneurship, and form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with large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It enriche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contributes to the new path of "scenario-based innovation, brand extension, and corporate-related entrepreneurship" for large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roug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opens up the "black box" of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for large enterprises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Meanwhile, it also provides certain theoretical reference value for how to realize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of large enterprises. The large enterpris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specially user demand- oriented scenario-based innovation, actively se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digital technology, fully utilize existing brand reputation and influence to promote 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on this basis, they are warranted to promote organizational change, build platform and ecosystem based organizations, and further deepen the innovation and corporate-related entrepreneurship.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消费者在购物、社交、医疗等生活场景中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改变,对需求的理解不局限于实体产品功能性诉求,还追求特定场景中的体验价值与情感满足。用户消费愈加期望极致的场景化与个性化,逐渐形成新型消费模式(左喜梅,2023)。同时,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企业能够及时获取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偏好等相关信息,进而提供精准化、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基于场景链和供应链延伸的创新活动不断涌现(王福等,2022),成为企业创造价值、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型企业如何围绕技术迭代和消费升级,识别和把握创新创业机会并推动战略和组织变革,进而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公司创业既包括创新创业活动又包括组织战略更新,是企业获取、提升竞争优势和实现战略、组织更新的关键路径[1]。在数字技术创新和消费需求升级背景下,大型企业无边界、多元化创新创业行为日益增多。一方面,大型企业创业实践活动可为其识别发展机会提供更多可能;另一方面,大型企业创业实践活动会对既有相关理论产生一定冲击[2]。因此,有必要构建新的理论解释和指导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型企业创新创业活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聚焦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知识学习[3]、资源编排[4]、突破性创新[5]、组织形态演变[6]以及用户与企业关系[7]等方面,视角较为广泛,成果较为分散,缺少对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过程机制的探讨。因此,本文关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创新驱动的创业活动,探究大型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创业的内在过程机制。
数字经济背景下,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数据能够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催生大量应用场景[3]。因此,如何精准识别用户基于特定场景的个性化需求并提供满足其消费期望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实践难题。从市场角度看,应用场景代表着市场需求。应用场景大量涌现,市场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促使企业加快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以及实现基于特定应用场景的产品和服务创新[8]。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除关注自身功能性价值外,品牌成为其作出购买决策的重要参考[9]。各类企业加快谋求品牌转型升级以迎合用户需求[10],从而增强自身竞争优势。
现有研究表明,产品创新和品牌管理已成为公司创业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基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引入场景化创新和品牌延伸理论,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一是数字经济时代,大型企业如何凭借数字技术实现创新驱动创业,即大型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机制是怎样的?二是场景化创新和品牌延伸如何促进大型企业开展公司关联创业,即在不嵌入公司组织情境的同时,与企业在信息、资源和市场等方面保持重要关联的公司创业活动?[2]。本文通过分析场景化创新、品牌延伸与公司创业的内在联系,探讨大型企业如何基于产品和服务的场景化创新创建新品牌、发展新业务,进而推动公司关联创业活动这一过程,进一步揭示大型企业在数字经济新情境下创新驱动创业的内在机制,以期丰富大型企业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同时为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场景”一词表示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一系列场景元素构成的具象画面。Kenny & Marshall[11]将“场景”应用于管理学领域研究,从需求侧用户视角定义“场景”的概念,认为场景是指用户生活中的特定情景,以及在这一情景中产生的需求或情感。随后,有学者将供给侧的企业和其他相关利益者纳入研究范围,认为“场景”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由企业、用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和行为构成的具象画面或特定过程[12]。此时,“场景”的内涵更加丰富全面。数字时代背景下,“场景”更具有动态性特征,强调人(用户)—货(产品和服务)—场(特定情景)随时、随地匹配(江积海,2019)。基于企业视角看,产品从构思设计到研发生产再到终端销售皆需匹配恰当的“人”“货”“场”,即场景化。综上所述,数字经济时代的场景化创新是企业联合利益相关者,借助数字技术将产品和服务、用户需求、应用场景相匹配,实现供应链、价值链和商业模式场景化重构的过程[13],其本质是在数字技术推动和用户个性化需求拉动下的企业价值创造过程。管理学领域中“场景”内涵演变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管理学领域中“场景”内涵演变
Table 1 Evolu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scenario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studies
“人”“人”+“货”“人”+“货”+“场”指用户生活中的特定情景,以及在这一情景中产生的需求或情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由企业、用户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关系和行为构成的具象画面或特定过程更具有动态性特征,强调人(用户)—货(产品和服务)—场(特定情景)的随时、随地匹配
注:资料来源为Kenny & Marshall(2000),赵振(2015),江积海(2019)
现有场景化创新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概念梳理、场景价值创造机制(江积海,2019)、商业模式和营销策略创新[14-16]、场景链赋能(王福等,2023)等方面,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3类:一是关注场景化创新的价值创造过程。企业从用户期望出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将场景要素嵌入价值创造各节点,主动迎合消费者基于特定时间与空间的个性化需求和行为偏好,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场景体验价值,最终满足消费者期望,为自身创造价值[17]。二是探究场景如何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用户时空化的消费期望,企业价值主导逻辑从“产品功能”演变为“服务效用”,最终演变为“场景体验”,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等不同竞争战略引导(王福等,2023),以及“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动态能力进阶,赋能商业模式创新[18]。三是进一步探讨场景化创新如何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转型升级。通过场景解构和重塑供应链各节点的商业模式,促使供应链、价值链、场景链三链融合以及不同产业场景嫁接、混搭,延伸后服务市场,重新动态匹配人货场,进而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19]。通过文献回顾发现,场景化创新通过解构、重塑场景要素赋能价值创造过程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研发新产品、开发新业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与企业竞争战略选择、动态能力演化密切相关,推动企业跨界融合与转型升级。
数字时代背景下,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迅速普及,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创新创业各方面,可为场景化创新提供技术支持[20]。数字技术的本质逻辑是把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转化成二进制的0和1,具有可编辑性和可扩展性,能够促使数字内容解耦和再次重组,进而赋予物理实体新功能和价值或创造出新产品(蔡莉等,2019),使创新具有组合性和延伸性,以适应新的情境和市场需求。此外,数字技术进步只有基于特定应用场景才能转化为市场需求(李凤萍,2018)。对于企业而言,场景代表用户需求。基于已有研究,产品场景化创新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分析特定时间、地点、情感、关系等元素所构成的场景,并与用户持续互动、洞察用户需求,帮助用户完成特定场景下的价值创造活动[21]。由此,“产品功能”“服务效用”持续升级,而“场景体验”不断下沉(王福等,2022)。产品场景化创新往往能够识别和利用市场潜在需求,为品牌延伸创造新的市场机会,通过拓展产品线或进入新的市场细分领域促进产品整合,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构建丰富的品牌生态系统。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利用已有品牌优势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22]。在产品场景化创新情境中,企业进行品牌延伸的底层逻辑和手段方法正发生深刻变化,品牌延伸目标不再局限于降低营销成本、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绩效等(孙国辉和韩慧林,2014),而是通过数字化方式挖掘用户在特定场景中的隐性需求或未来消费期望,在此基础上创造新产品、新价值以满足用户现有消费需求,并进一步引导用户未来消费期望。数字技术不仅可以改变企业产品创新方式,而且能够推动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技术、生产和营销协同能力提升(郑季良和高秋婷,2023),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数字技术支持下,企业通过线上虚拟社群或数字平台与消费者开展实时互动,感知用户在不同时间、空间和场景中的消费需求、习惯及偏好(许华和宋琦,2021),精准绘制用户画像,进而推动用户与企业实现价值互动和价值共创,满足用户对产品功能效用和体验价值的期望,实现产品和服务价值增值。第二,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能够为品牌延伸提供更多可能方向。例如,在线上虚拟品牌社区中,消费者能够较大限度地参与品牌创建活动,与企业实现双向互动、价值共创,成为产品或服务研发创新的合作者,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以企业利润增长为主导的品牌延伸逻辑(余文伟等,2020)。第三,成功的品牌延伸对数字技术的依赖度较高,通过数字化媒介搭建多元化场景,促使消费者与品牌实现超时空互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情感与价值体验需求,在消费者和品牌及企业间形成强连接,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国秋华和程夏,2019)。
品牌延伸是通过提升品牌价值、激发品牌活力强化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王延臣和焦原,2010)。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和市场创新对企业品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3]。
从企业角度看,一方面,数字技术创新能够加速产品迭代,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只有实现差异化发展才能生存;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创新可以提高企业信息获取和资源整合能力,从而增强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
从消费者视角看,随着数字技术创新和移动互联媒体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偏好发生改变,进而重新定义了消费者在供需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在进行品牌延伸时,既要强调差异化产品创新和价值创造,又要关注消费者主体地位,通过品牌延伸丰富品牌内涵和更新品牌形象,满足差异化市场需求并引导未来消费预期,进而提升品牌价值和激发品牌活力,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此外,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倾向于从产品和服务中获得个性化体验价值与情感满足(高丽和尹润锋,2019)。因此,企业品牌延伸应转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徐大佑等,2016),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场景化创新[24-25],重视消费者与品牌间的互动,围绕高频消费场景实施品牌生态战略,以满足用户多元化消费需求(左治稷和闫晨曦,2023),获取品牌溢价优势,并通过孵化新产品、新业务构建新生态(朱国军等,2021)。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数字经济情境下,企业品牌延伸更加关注用户基于特定场景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价值和情感需求等因素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提升。越来越多大型企业开始与用户开展价值共创,以场景链形式为用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19],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以满足用户场景化与个性化体验需求。上述基于应用场景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本质是企业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与消费者及其他参与方互动的结果,既与传统企业价值主导逻辑相异,也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东方不亮西方亮”等以产品为中心的多元化产品战略具有本质区别。换言之,数字经济情境下的品牌延伸将多样化、个性化用户需求作为重要突破口与创新起点,是产品场景化创新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结果,既能够满足现有市场需求,也可以引领未来市场需求,最终体现在新产品、新服务与新价值创造上[26],有助于企业长远生存和发展(周静和李雁晨,2005)。
品牌延伸与公司创业内在联系相关研究表明,品牌延伸对公司创业发挥促进作用。例如,陈江等(2013)基于组合创业视角,发现企业在坚持原有业务的同时,能够综合利用现有管理、物质、组织和品牌等资源形成创业组合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涌现出基于公司创业视角的品牌延伸(如何复兴老字号品牌)相关研究。吴国峰(2015)研究发现,品牌延伸有助于企业识别和把握创新创业机会,进而激发企业创业行为。根据上述文献回顾,品牌是公司创业驱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品牌延伸作为品牌管理策略已成为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手段。在公司创业过程中,品牌延伸主要通过延伸母品牌的影响力、内涵等突破品牌和行业边界,沿着产业链方向延伸新业务,形成多元化品牌和模块化业务,从而突破产品和市场局限[27]。
从公司创业角度看,大型企业品牌延伸过程实际上是通过获取、整合创新资源探索和开发市场机会,基于关联性元素推出新的品牌,从而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创业活动[28]。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企业品牌延伸更加侧重于丰富品牌个性化内涵,通过创建新品牌更新母品牌的市场定位,拉动产品和服务创新,进而为用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促进企业价值创造[10]。数字经济背景下,大型企业创业活动突破组织嵌入的束缚,在资源、信息、市场等要素方面保持紧密联系,向“关联性创业”演进[2],并构建创新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围绕产品和服务场景化创新吸引更多利益相关主体参与,打造体系化、跨界联通的品牌形象[29]。这有助于企业将资源配置到新的业务领域,实现跨市场边界的品牌延伸和跨领域经营,进而构建庞大的产品族群和品牌生态圈(许晖等,2017),加速创新创业步伐(陈江等,2013)。
数字经济时代的品牌延伸与公司创业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经济时代的品牌延伸与公司创业
Fig.1 Brand extension and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作为产品提供者居于价值创造中心,在供需关系中拥有绝对优势。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需求时空化、个性化特征显著,消费者在供需市场中掌握着更多主动权。企业具有解耦、重组现有资源,创造新产品或赋予已有产品新价值的场景化创新能力,而上述能力是确保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原因在于,场景化创新关注消费者在特定场景中对产品功能和消费体验的个性化期望,由此打开了企业品牌延伸的新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场景化创新为品牌延伸探索新方向。企业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获取用户消费记录,识别用户消费习惯和行为偏好,精准勾画“用户画像”,进而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或服务,并预测用户在未来特定场景的消费需求。第二,场景化创新为品牌延伸提供物质载体。产品是品牌的载体,随着场景化创新实践活动越来越多,企业能够识别和掌握的场景元素日益丰富,可以开发更多场景化产品。这些基于特定场景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成为品牌延伸的物质载体。一方面,基于场景化创新的品牌延伸能够适应用户消费需求向个性化、体验化演变的趋势;另一方面,基于场景化创新的品牌延伸成为推动企业开展创业活动,突破发展瓶颈、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诱因。
作为重要品牌管理策略,品牌延伸有助于企业利用消费者对母品牌的信赖和忠诚推广新产品(马振文和杨全,2015),进而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升级,大型企业仅在某一市场领域精耕细作、自给自足难以应对高度不确定性风险。此时,品牌延伸成为大型企业跨界创新创业的最佳选择和内生动力。越来越多大型企业试图通过构建品牌生态圈增强产品协同效应(许晖等,2017),从而满足消费者基于特定场景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因此,大型企业通过突破原来封闭的组织边界改变以往与其它企业零和博弈式的竞争格局,发展利益关联的战略伙伴关系,促使平台、生态系统等新型组织形式不断涌现[30],加速信息、资源、技术等要素流通,积极打造配套完整的产品体系和系列化品牌族群,为用户提供整套个性化解决方案,进而实现从开发新产品到发展新业务,从一个市场领域延伸到另一个市场领域的发展目标。产品场景化创新驱动的品牌延伸可提升产品与服务间的互补性,强化不同业务模块间的协同效应[31],鼓励公司关联创业行为,从而推动大型企业不断拓宽关联创业领域。
公司创业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其概念内涵和行为特征随时代变化而持续丰富迭代。关于公司创业的概念界定,早期学者们认为公司创业属于组织更新行为[32],并将其界定为组织主导下的管理或产品创新行为,即由组织变革引导业务创新[33],包括公司创投和战略创业,目的是追求创新和谋求转型[34],从而构建新的竞争优势[35]。数字经济情境下,数字技术创新能够增强企业信息获取和资源开发能力,颠覆传统价值创造方式,重塑价值创造流程(胡宇辰等,2023),使企业创造价值或探索价值创造途径的方式发生本质变化,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方面,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改变企业传统研发生产、资源配置与业务管理流程和方式,有助于企业加快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36-37],扩大资源获取范围,丰富创新创业资源[38],推动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变革[39],促使创业活动呈现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跨界融合创新,并逐渐演化为平台化、生态化的新型组织形态[40]。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推动企业与用户实时互动、价值共创,重新定义消费者在企业研发创新过程中的地位,表现为普通消费者通过数据驱动和数据支持等数据化形式参与企业创新研发,实现企业与用户价值共创、共享(肖静华等,2018),进而改变传统产业价值链供需关系、价值创造、价值转移节点和逻辑(王文倩等,2020),有助于企业发现和识别更多创新创业机会,最终为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生态系统构建提供更多可能性。
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39],品牌延伸是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表现。企业通过将现有品牌应用于新产品、新服务或创立新的子品牌、开发新的业务板块,从而进入新的市场领域,即通过创新实现公司创业。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驱动创业成为创新创业研究理论框架的核心构念(蔡莉等,2021)。在公司创业实践内容方面,公司创新创业经历了从新产品开发、新事业管理、战略更新、组织更新到平台型创业、裂变创业、衍生创业的跃升[41];在公司创业行为方面,创新创业集中体现为公司嵌入度提升而组织情境嵌入度降低,由此产生了大量理论上介于独立新创企业与公司新事业开发间的“中间体”,被称为“公司关联创业”现象[2]。上述公司关联创业主体并不完全依附于母体企业,两者间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既能够在原有组织外开展与母体企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又可以通过产业投资、战略联盟、兼并收购等方式广泛吸纳其他参与主体,跨越组织边界构建创业平台或生态系统,不断拓展自身业务能力及产业领域,呈现出创业主体多元化、组织无边界化等特点,由此衍生出跨界创新平台、生态系统、孵化器等新型创业模式。
数字经济情境下,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进行场景化创新,通过识别消费者的消费时间、地点以及情感需求与用户实现价值互动,预测用户未来消费期望,进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42]。新创产品与服务在不同场景中呈现出不同的功能效用和价值主张,以品牌延伸方式发展成为新业务板块,后者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公司创业活动由目标主导创业向创新驱动创业转变。具体过程如下:首先,企业在数字技术创新的推力和消费需求升级的拉力作用下,利用数字技术对用户消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深入挖掘用户期望和消费偏好,开发新产品或赋予现有产品新价值,以满足用户在特定场景中的情感需求、体验价值及未来消费期望,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其次,企业以场景化创新过程中创造出的新产品为物质载体,利用母品牌的良好声誉推出新创品牌,实现产品和品牌协同创新,从而推出新业务板块。最后,场景化创新和品牌延伸能够推动大型企业组织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李明和王卫,2023)。大型企业凭借动态能力和社会网络关系,与不同参与主体积极互动,加快资源获取和整合,开展跨界融合创新,呈现出创业平台、生态系统等新型组织形态。大型企业从场景化创新到公司关联创业过程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经济时代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模型
Fig.2 Process model of innovation-driven entrepreneurship of large enterprises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得益于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用户需求及应用场景创新驱动的公司创业实践呈现创业边界模糊化、创业主体多元化、组织形态平台化和生态化等特征。由此,诸多依托平台和生态的大型企业开展了公司关联创业活动,如跨界、互联、重组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大型企业组织僵化、大型企业不擅长开展突破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的主流研究观点。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场景化创新理论、品牌延伸理论和公司创业理论,构建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1)数字技术创新和消费需求升级催生大量场景化创新。大型企业利用数字技术的可编辑性和可扩展性加快资源重组、优化消费洞察,进而将场景元素引入价值创造过程,实现产品和服务场景化创新以及企业价值链条场景化重构。
(2)品牌延伸是场景化创新发展成熟的结果,有助于企业孵化新业务。实际上,品牌依附于产品或服务存在。大型企业围绕高频消费场景,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痛点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为品牌延伸提供物质载体,加快孵化新业务板块,构建品牌生态。
(3)数字经济时代,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场景化创新和品牌延伸实现创新驱动创业。依托数字技术,大型企业结合特定应用场景与用户实现价值共创,将特定场景元素融入新产品、新价值创造过程,以品牌延伸方式打造系列产品和业务模块,逐渐突破行业和组织边界,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和生态系统,开展公司关联创业实践。
本文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关注数字技术创新和消费需求升级对大型企业创新创业底层逻辑与行为选择的影响,基于场景化创新研究视角,深入分析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机制,通过挖掘场景化创新、品牌延伸与公司关联创业三者间内在联系,构建以大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驱动创业理论框架,打开了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的“黑箱”,丰富了创新驱动创业理论与公司创业相关理论。同时,阐明了场景化创新和品牌延伸在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为何以及如何主动进行创新驱动公司关联创业这一问题,主要理论贡献如下:
(1)将场景化创新理论与品牌延伸理论结合起来,探究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机制,为大型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场景化创新—品牌延伸—公司关联创业”路径。不同于以往研究基于资源整合(赵玲等,2020)、机会开发(葛宝山等,2013)、组织冗余(戴维奇,2012)等视角探究大型企业创新创业活动,本文基于场景化创新研究视角,引入品牌延伸理论,探讨数字技术创新和消费需求升级对大型企业创新创业场景的影响,构建了“数字技术创新和消费需求升级—场景化创新—品牌延伸—公司关联创业—创业平台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响应了肖静华等(2018)、张洪金等(2021)探讨基于数字技术的用户参与大型企业跨界创新,以及关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关联创业行为等研究呼吁。结果发现,大型企业可基于特定场景重新匹配“人”“货”“场”,通过新的资源组合创造客户价值。因此,本文关注用户需求,重构了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机制,打开了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的“黑箱”,对进一步理解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创业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深度对话公司创业相关文献,丰富了公司创业相关理论。本文关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用户个性化需求对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的拉动作用,揭示了大型企业创新驱动的创业行为演变底层逻辑与过程机制。公司创业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项国鹏等,2016)。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市场环境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风险。因此,企业创新创业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以满足用户在特定应用场景中的体验价值和情感需求为目标,从而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大型企业应识别和满足用户基于特定场景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未来消费期望,需要将用户视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和核心,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新产品,并通过制定品牌延伸策略将场景化创新形成的新产品培育成为新的业务板块,进而演化形成公司关联创业行为,实现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的同时,引导组织形态向平台和生态系统演化(王节祥等,2018)。本文考察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大型企业组织属性与公司特征演变,丰富了创新驱动创业理论研究[2]。
本文基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揭示了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公司创业的过程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型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驱动公司关联创业行为提供理论参考。
(1)大型企业应积极把握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高度重视用户需求导向的场景化创新。用户需求是企业创新创业的风向标,企业应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与用户实现价值共创。
(2)大型企业应在产品场景化创新的基础上实施品牌延伸战略。一方面,围绕母品牌延伸子品牌,在各业务领域形成品牌族群,丰富母品牌内涵;另一方面,沿着产业链纵向和横向延伸新业务,拓宽企业经营边界,开展跨行业边界的创新创业活动。
(3)大型企业应在创新的基础上驱动创业活动。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场景化创新和品牌延伸推动组织变革,构建平台型、生态系统型组织,加速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流动,进一步开展公司关联创业活动,增强自身竞争优势。
本文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将研究对象限定为大型企业,对新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关注较少。未来可将研究对象拓展至独立新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对比分析创新驱动的大型企业创业和新创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异同。第二,本研究聚焦数字技术广泛应用而产生的用户需求及应用场景创新驱动的创业实践,尚未关注大型企业向科学端移动的创新创业现象。对此,后续可作进一步探究。第三,本研究通过与场景化创新理论、品牌延伸理论和公司创业理论对话,重构了大型企业创新驱动创业的过程机制,但尚未探讨行业异质性的影响。后续可以对比分析不同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同时收集大量数据,采用大样本定量分析方法检验本文理论模型,进一步完善研究结论。
[1] COVIN J G, MILES M P.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pursui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9, 23(3): 47-63.
[2] 张玉利,冯潇,田莉.大型企业数字创新驱动的创业:实践创新与理论挑战[J].科研管理,2022,43(5):1-10.
[3] DESS G G, IRELAND R D, ZAHRA S A,et al.Emerging issues in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9(3):351-378.
[4] YIU D W, LAU C M.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s resource capital configuration in emerging market firm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8, 32(1): 37-57.
[5] 胡山,余泳泽.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突破性创新还是渐进性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2022,44(1):42-51.
[6] 李海舰,李燕.企业组织形态演进研究——从工业经济时代到智能经济时代[J].经济管理,2019,41(10):22-36.
[7] 张洪金,胡珑瑛.用户体验、创业机会迭代与用户型企业创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3,45(2):122-129.
[8] 邹波,杨晓龙,唐倩,等.花开并蒂:人与AI协同的场景化产品开发机会识别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24,27(1):51-65.
[9] 张建军,赵启兰.面向新零售的全渠道供应链整合与优化——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4):23-29.
[10] 邹波,仝鑫,杨鹤清.消费升级背景下企业品牌转型的营销导向调节效应[J].商业经济研究,2021,40(1):69-73.
[11] KENNY D K, MARSHALL JOHN F.Contextual marketing: the real business of the interne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0,78(6): 119-125.
[12] 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32(10):146-160.
[13] 王福,刘俊华,冀强.企业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及其营销策略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5):62-73.
[14] ROSENBAUM M S,MASSIAH C.An expanded servicescap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2011,22(4):471-490.
[15] AKAKA M A,VARGO S L,LUSCH R F.The complexity of context:a service ecosystems approach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i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13,21(4):1-20.
[16] RANJAN K R,READ S.Value co-creation:concept and measurement[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16,44(3):290-315.
[17] TEECE D J. Business models,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0,43(2-3):172-194.
[18] 王福,刘欣悦,刘俊华,等.场景如何基于价值主导逻辑演变与企业动态能力进阶交互赋能商业模式创新——蒙草生态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23):11-21.
[19] 王福,何佳华,刘俊华,等.场景链如何基于“人货场”主导逻辑演变赋能制造业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福田汽车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41(6):30-39.
[20] EREVELLES S,FUKAWA N,SWAYNE L.Big data consumer analytic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keting[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2):897-904.
[21] 邹波,杨晓龙,董彩婷.基于大数据合作资产的数字经济场景化创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4):34-43.
[22] KEVIN LANE,KELLER K L.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M].Beijing:Press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1998.
[23] ZHOU K Z,CHI K Y,TSE D K. 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 on technology and market-base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4) : 42-60.
[24] HOORNAERT S,BALLINGS M,MALTHOUSE E C,et al.ldentifying new product ideas:waiting for the wisdom of the crowd or screening ideas in real tim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7,34(5):580-597.
[25] GHASEMAGHAEI M,HASSANEIN K,TUREL O.Increasing firm agility through the use of data analytics:the role of fit[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7,101(6):95-105.
[26] 夏红梅.论我国企业品牌延伸战略——以海尔公司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6):65-67.
[27] 王雪莲,张雪,刘宏,等.结构化理论视角下数字技术驱动的品牌跨界机理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22,15(6):636-651.
[28] 黄磊,杨涵.战略创业视角下制造型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多案例的探索性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33(4):68-79.
[29] 焦豪,张睿,杨季枫.数字经济情境下企业战略选择与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基于共演视角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3,39(12):201-229.
[30] CHRISTENSEN J F, OLESEN M H, KJAER J S.The industrial dynamics of open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umer electronics[J].Research Policy, 2005,34(10): 1533-1549.
[31] 国旭,贺俊,陶思宇.多平台企业协同效应的来源及作用机理——阿里巴巴多平台体系的案例研究[J].经济管理,2022,44(10):92-110.
[32] SATHE V.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diversified firm[J].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989, 18(1): 20-32.
[33] 魏江,戴维奇,林巧.公司创业研究领域两个关键构念——创业导向与公司创业的比较[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1):24-31.
[34] ZAHRA S A.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s knowledge creation and conversion:the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hub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5,44(4):727-735.
[35] GUTH W D,GINSBERG A.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1):5-15.
[36] STEININGER D M,KATHRYN BROHMAN M,BLOCK J H.Digital entrepreneurship:what is new if anything[J].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2022,64(1):1-14.
[37] STEININGER D M, GATZEMEIER S. Digitally forecasting new music product success via active crowdsourcing[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9, 146(1):167-180.
[38] 陈晓红,蔡莉,王重鸣,等.创新驱动的重大创业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科学基金,2020,34(2):228-236.
[39] 倪克金,刘修岩.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成长: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J].经济管理,2021,43(12):79-97.
[40] 陶小龙,甘同卉,张建民,等.创业型企业跨界创新模式建构与实现路径——基于两家典型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4):73-80.
[41] 张玉利,宋正刚.内创业的本质及实践促进的学术研究[J].软科学,2022,36(8):40-47.
[42] 江积海,廖芮.商业模式创新中场景价值共创动因及作用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8):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