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驱动下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
——沈鼓集团纵向案例研究

张学敏1,2,王海军1,温兴琦3,孟翔飞1

(1.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110870;2.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辽宁 沈阳110161;3.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430072)

摘 要: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是企业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掣肘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手段。由此,探讨其演化路径与运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模块化为视角,从情境、结构、模式、机制4个层面对沈鼓集团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演化路径进行纵向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市场、技术情境赋能下,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与平台模块化构成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结构基础;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深度融合运行模式、资源整合机制、知识转移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逐渐演化形成;情景赋能与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经历松散耦合型产学研结合策略、优势加成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策略到多维嵌入型产学研深度融合策略的演化路径。结论可丰富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为相关企业产学研合作策略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块化;运行模式;管理机制

The Evolution Path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Deep Integration Driven by Modularity: A Study of Shenyang Blower Works Group

Zhang Xuemin 1, 2,Wang Haijun1,Wen Xingqi3,Meng Xiangfei1

(1.School of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2.Liaoning Administrators College of Police and Justice, Shenyang 110161, China;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Nowaday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is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and systematic, and it is difficult to fulfill innovative breakthrough by only relying on their own resources. Therefor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UR) deep integration, as a powerful way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has 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current scholars. With IUR deep integration, enterprises can promote the full play of resource elements and capability advantages, realize the cross-organizational flow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and then bring long-term supply to thei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endogenous motivation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the leading role of enterprises in IUR innovation is not prominent and IUR deep integration cannot be effectively realized. In this situ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dynamic factors, evolution path and operating mode of IUR deep integration to improve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bout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IUR deep integr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s obviously insufficient.There is a lack of discussion about enterprises’ beneficial practices for IUR deep integr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Besides, relevant studies have proposed scattered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IUR deep integration and have not yet construct an adaptive theoretical system. The theory of modularity can effectively dissolve the complexity of innovation system and clearly de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network of IUR cooperation. Wherefore, based on modularity theory, the paper conducts an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IUR deep integration in a Chinese enterprise to meet practical needs and bridge research gaps. This paper raise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s: (1) how does the enterprise’s IUR network develop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ual empowerment? (2) how does operating mode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evolve during different IUR cooperation stages? (3) what kind of strategy should enterprises choose to boost IUR deep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ularity, this paper conducts a longitudinal single case study on the evolution path of IUR deep integration innovation in Shenyang Blower Works (SBW) Group and analyzes its IUR cooperation milestones and performance from 1998 to 2023. A variety of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are adopted such as interviews and field observations. Then by data coding, the research framework is proposed including four aspects, namely context, structure, mode and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framework, the process of IUR deep integration in SBW is analyzed from four dimensions and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inall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ffective mode,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path of IUR deep integration, and makes suggestions on the choice of IUR cooperation strategy for related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1)contextual factors empower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UR. Throughout the IUR cooperation process of SBW, political, market and technological contexts have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IUR cooperation strategies and deepened the IUR integration innovation. Under the empowerment of political, market and technological context, product modularity, organizational modularity and platform modularity gradually form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IUR coope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2) Furthermore, modularity is embedded in the practice of SBW’s IUR deep integration and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its operating mode, resource-integration mechanism, knowledge transfer mechanism and benefit-distribution mechanism. Product modular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demand matching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or research institutes. Organizational modularity promotes the flexible interaction between nodes in the IUR cooperation network. Furthermore, platform modularity facilitates the boundary integration of cooperators with its functions of resource agglomeration and innovation incubation. (3) Driven by context and modularity, the strategy selection of IUR cooperative innovation has gone through the evolution path from loose coupling IUR combination strategy, advantage adding IU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y to multidimensional embedding IUR deep integration strategy. The loose coupling IUR combination strategy, in which cooperators are interrelated but less dependent, adopts project mode with resource bricolage, explicit knowledge transfer and benefit agreement mechanisms. The advantage adding IU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y which is based on mutual advantage and aimed at deepening collaboration matches the resource orchestration, tacit knowledge interaction and benefit sharing mechanisms in the co-construction mode. Finally, the multidimensional embedding IUR deep integration strategy employs the symbiosis mode with resource network ensemble,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and benefit integration mechanisms.

Key Words IUR Deep Integration; Modularity; Operating Mode;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23-01-11

修回日期:2023-03-08

基金项目: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22YZ0203);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2021B017)

作者简介:张学敏(1988—),女,辽宁康平人,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王海军(1977—),男,安徽滁州人,博士,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协同创新;温兴琦(1978-),男,湖北松滋人,博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学研合作;孟翔飞(1966—),男,辽宁朝阳人,博士,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2301022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4)08-0149-12

0 引言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日趋严重。同时,技术创新活动日益复杂,企业仅依靠自身资源很难完成复杂系统的突破性创新。因此,与大学或科研院开展深度融通合作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能充分发挥资源要素与能力优势,实现创新资源跨组织流动[1],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长效创新供给并带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应集决策主体、研发主体、成果应用主体与利益分配主体于一身,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深度融通创新。当前,由于内生动力不足、创新能力较弱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导致产学研深度融合无法实现。上述情景下,探讨领先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动力因素、演化路径与运行模式,强化企业创新主导作用,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阶替代,也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延伸及发展。产学研合作相关研究从情境[2]、结构[3]、模式(鲁若愚等,2012)、机制[4]等视角出发,围绕利益分配[5]、知识转移[6]、网络关系[7]、动力因素[8]等问题展开分析。基于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两个阶段理论的研究较为丰富[9],而基于中国情境探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概念框架、演化规律及管理机制的研究鲜见。同时,现有文献针对产学研深度融合问题的研究角度分散,尚未构建适配性理论体系。就研究对象选取看,相关文献大多关注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的有益实践(章芬等,2021),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研究匮乏。

鉴于此,本文对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由于模块化思想可以有效消解系统复杂性,清晰解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故本文基于模块化理论,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不同时期情境赋能下,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基于何种结构基础发展?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是如何演化形成的?如何选择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策略才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本文期望在以下方面有所贡献:首先,通过探讨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情境因素、结构要素、运行模式、管理机制演化路径,拓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研究,丰富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其次,以模块化作为新的视角与理论基础,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问题理论体系并丰富相关领域研究范式。此外,对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成功经验进行理论研究与系统论述,以期为相关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1.1 产学研合作

现有研究指出,产学研领域的发展主要涵盖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3个阶段[1,9]。其中,产学研结合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初始阶段,是指企业与学研机构各创新主体初步建立合作关系与互动交流机制(张羽飞,原长弘,2021)。产学研协同创新从协同学角度,强调产学研各方利用自身优势、分工合作[10]产生协同效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自主创新[11]。进一步地,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并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创新资源和能力共享,在创新链和产业链全链条、各环节相互渗透,进而促进各创新主体组织边界融合,最终形成创新合力[12]

产学研合作以三螺旋[13]、社会网络[14]、协同学[15]、开放式创新[16]、知识管理[17]等为理论基础,研究范畴包括合作动力、影响因素、知识转移、利益分配、创新绩效、演化发展等。现有研究大多围绕情境、结构、模式、机制4个维度展开分析。

(1)情境因素。情境是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关键赋能因素,相关文献大多基于大数据(张振刚等,2021)、区域政策[18]、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19]等情境要素对产学研合作联盟建设、模式选择、管理机制进行探讨。付丙海[19]基于情境性维度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出文化情境、知识情境、价值情境3个层次,论证了“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是基于中国情境的创新模式。

(2)结构因素。产学研合作网络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节点及其相互间的合作关系组成[24]。围绕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因素,现有研究主要从网络嵌入[20]、模块化[9]、主体异质性[21]等视角展开分析。李梓涵昕[21]认为,产学研异质创新网络中合作主体在资源基础、组织类型、利益诉求、知识技术等方面具有差异,企业应构建与自身知识存量及合作目标相匹配的互补性合作网络。

(3)运行模式。多数研究关注产学研合作运行模式,以不同维度为标准对合作模式进行划分(鲁若愚等,2012)。Rajalo[22]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根据合作者间的动机与吸收能力匹配程度,将产学合作模式划分为联合结构下的优异型合作、高吸收能力下的前景型合作与不匹配前提下的一般型合作;张羽飞等(2021)分析民营制造业领军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并探讨其采用的合作研发、课题承担、共建创新共同体与研究中心等具体合作模式。

(4)管理机制。围绕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现有研究大多以资源统筹(苏敬勤等,2017)、知识转移[4]以及利益分配[5]为切入点,探讨产学研合作现实逻辑。董睿等[4]认为,注重绩效的显性契约、注重关系强度的社会契约以及注重投资因素的隐性契约的机制设计有利于提高不同阶段知识转移效率;王海龙等[5]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利益协同应注重知识产权界定、主体权益分配以及研发风险补偿等。

既有研究大多关注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合作动因、合作治理、影响效应,仅少量研究以研究院或新型研发机构为例,分析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中的相关实践[1]。相关文献主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对策为目标进行探索[10],基于适配性理论对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演化及实现机制的研究较为匮乏。

1.2 模块化

模块化是指将复杂系统分解为多个具有标准化界面的子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协同合作,各子系统既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23]。模块化可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探索视角。已有研究证实,模块化对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交互、以需求为导向的合作创新具有正向影响(郑帅,王海军,2021)。结合相关研究与具体实践[10],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具有模块化结构基础,即在不同阶段以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或平台模块化为基础形成架构。

实施产品模块化是指以市场需求分析为起点,将企业产品划分为不同模块,每个模块开展独立设计、采购、生产等活动[23]。在产学研合作网络中,产品模块化遵循其特有的“透明设计原则”,促进技术需求端与供给端信息共享。在组织模块化视角下,各组织模块独立决策,并基于共同利益诉求形成产学研合作网络[24],网络中企业模块与学研模块形成合作机制并实现价值共创。平台模块化是模块化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即运用平台思维进行组织架构管理[10],以互动共享为基础,在产学研合作网络中依托领军企业平台与联盟平台,推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实现模块化分工与融合创新。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本文围绕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问题,探讨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深度融合情境、结构、模式、机制及其互动关系。为了更好地挖掘现象背后的理论逻辑与运行规律[25],本文采用纵向探索式案例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事件发展过程,以此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分析,进而对复杂现象进行更深入的解释[24]

2.2 案例选择

根据理论抽样原则,考虑到案例典型性与启发性,本文选择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原因如下:

(1)案例典型性。沈鼓集团作为国家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多年来在研发、生产过程中探索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与平台模块化,与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实践丰富。因此,本文选择沈鼓集团作为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的典型案例。

(2)案例启发性。沈鼓集团构建了模块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多种合作模式,可为相关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借鉴。同时,其创新实践中蕴含着广泛的理论构建空间,对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研究具有现实价值。

(3)资料可得性。研究团队就模块化、产学研合作等问题对沈鼓集团进行多次现场调研。此外,该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新闻报道和文献资料较多。

2.3 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访谈、实地观察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整合包括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在内的多种数据信息渠道资料,形成证据三角链,以提高案例研究信度与效度[26]。2021年,研究团队多次到沈鼓集团研究院、科技管理部、沈鼓—大工研究院等部门进行调研,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以确保研究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同时,广泛收集沈鼓集团相关新闻报道、出版物、学术论文、公司公告等二手资料,形成数据三角验证(见表1)。

表1 主要数据来源
Table 1 Main data sources

数据类型数据内容一手资料2021年7月至8月,对沈鼓—大工研究院、沈鼓集团研究院及科技管理部实地观察形成的资料,对集团管理人员、核心员工的半结构化访谈(时长72分钟,转录2.73万字)二手资料中国知网上关于沈鼓集团模块化、技术创新的学术研究《锻造中国芯———沈阳鼓风机集团振兴发展纪实》等书籍《沈阳鼓风机厂志》、沈鼓集团宣传资料等档案材料沈鼓集团官网及主流媒体上有关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块化新闻报道

2.4 数据分析与编码

2.4.1 开放式编码

考虑到不同类型数据的特点,本文采用多种编码策略进行案例资料简化与标记[27],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等。开放式编码过程包括:第一,贴标签。以研究问题(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为切入点,对案例数据中的相关资料贴标签,整理形成151个标签。第二,概念化。对提取的标签进行归纳,提取出初始概念(关键词)40个。第三,范畴化。对初始概念归类,提炼形成12个范畴,部分编码示例见表2。

表2 数据编码示例
Table 2 Results of data coding

原始资料贴标签概念化范畴化1992年国家两委一院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a3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aa1政策支持(a3、a16、a17、a72、a89、a90)a1政策情境(aa1-aa4)可以满足国内战略合作伙伴因走出去而带来的国际化需求a22国际化市场需求aa5市场需求(a7、a22、a74)A2市场情境(aa5-aa7)能做十万空分的只有德国的曼透平和西门子a6十万空分压缩机垄断aa8技术垄断(a6、a31、a33)A3技术情境(aa8-aa10)现场采集站采用模块化、独立板卡设计,随意组合板卡类型和数量a27采集站模块aa12产品模块(a27、a29、a30、a101)A4产品模块化(aa11-aa14)沈鼓集团总公司下设研究院、设计中心、客服中心......a30部门模块aa16组织结构(a30、a35、a38)A5组织模块化(aa15-aa16)沈鼓集团的云制造服务平台,使集团和子公司之间实现共享资源a52沈鼓云平台作用aa17云平台(a52、a67、a103、a104)A6平台模块化(aa17-aa19)沈鼓委托大工研发了“离心式压缩机热力性能在线监测评估系统软件研究”等项目a5委托大工研发aa21委托研发(a5、a8、a10)A7项目式(aa20-aa22)研究院基于沈鼓集团和西安交大双方良好合作基础,旨在促进基础研究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a19沈鼓—西安交大研究院aa23共建研究院(a19、a20、a21)A8共建式(aa23-aa26)沈鼓—东大研究院的成立,是助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实践a97助力深度融合aa31深度融合(a96、a97、a105)A9共生式(aa27-aa31)

续表2 数据编码示例
Table 2(Continued) Results of data coding

原始资料贴标签概念化范畴化在风动压缩机(军方大型连续式风动系统)等联合攻关项目中,沈鼓集成其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多种资源a137资源集成aa34网络集成(a136、a137、a141)A10资源整合(aa32-aa34)在共建研究院中,企业与高校作为不同知识源,企业具有技术经验及行业信息,高校具有先进研究成果......a139知识源aa37知识协同(a139、a140、a144)A11知识转移(aa35-aa37)高校根据沈鼓的人才需求调整培养方案,沈鼓选派技术人员到高校进修。a149人才融合aa40利益融合(a135、a149、a151)A12利益分配(aa38-aa40)..................共151个共40个共12个

2.4.2 主轴编码

通过主轴编码,对上一阶段初始范畴进行归纳,形成情境因素、结构基础、运行模式、管理机制4个主范畴,并对初始范畴涉及的关键词进行梳理,进一步分析编码间的逻辑关系。为确保编码过程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不断精炼已有资料直至理论饱和。部分编码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主范畴、初始范畴与关键词
Table 3 Main categories, initial categories and key words

主范畴初始范畴关键词情境因素政策情境市场情境技术情境政策支持、政策要求、政策文件、政策利好市场需求、市场前景、市场变化技术垄断、技术进步、技术限制结构基础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平台模块化单元技术需求、产品模块、设计流程、透明设计原则研发体系、组织结构云平台、共建机构、联盟运行模式项目式共建式共生式人才交流、委托研发、联合开发共建研究院、成立企业技术分中心、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加入产业联盟牵头联盟、平台、接口组织、互利共生、深度融合管理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知识转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资源拼凑、资源协奏、网络集成显性知识传递、隐性知识交互、知识协同协议约定、成果共享、利益融合

2.5 研究框架

基于产学研合作及模块化理论,结合编码结果,本文从情境、结构、模式、机制4个层面构建模块化驱动下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如图1所示。政策、市场、技术情境作为赋能因素,能够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该网络以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与平台模块化为结构基础,驱动合作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协同演化。运行模式包括项目式、共建式与共生式,管理机制包括资源整合机制、知识转移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

图1 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演化路径研究框架
Fig.1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evolution path of IUR deep integration driven by modularity

3 案例分析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成立于1949年,是国家装备制造业重点支柱企业,经营产品包括大型离心压缩机组、大型轴流式压缩机组等,服务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1998年以来,在“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的推动下,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沈鼓集团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根据沈鼓集团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历程,结合其产学研合作里程碑事件(见图2),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21],本文将其演化过程划分为初始阶段(1998—2006年)、成长阶段(2006—2015年)与加速阶段(2015年至今)。在此基础上,对各阶段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情景赋能、结构基础、产学研深度融合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演化进行分析。

图2 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里程碑
Fig.2 Milestones during the IUR cooperation of SBW

3.1 情境赋能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模块化结构基础

3.1.1 初始阶段情景赋能与产品模块化(1998—2006年)

初始阶段,政策情境是沈鼓集团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动力因素。1992年3月,国家经贸委(国务院原经贸办)、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联合施行“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此后,在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下,沈鼓集团开始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并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初步探索。

市场情境进一步推动沈鼓集团产学研结合。压缩机设备国产化之前,国内企业只能向国外垄断企业购买价格高昂、售后服务脱节产品。随着西气东输、煤化工等项目开展,国内石化、冶金等行业普遍存在压缩机等通用机械国产化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为满足国内需求,沈鼓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之路,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在技术情境方面,产品固有技术特征及其所面临的关键核心技术掣肘问题进一步推动沈鼓集团产学研结合。沈鼓集团主要从事大型压缩机、风机、水泵研发与制造,产品技术复杂度较高。在成立初期,上述产品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被德国西门子、意大利新美隆等公司垄断。因此,沈鼓集团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压缩机等重大装备国产化制造。然而,受制于资源禀赋与研发能力,仅依靠自身力量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较为困难,沈鼓集团意识到必须与技术研发实力较强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创新。

初始阶段,政策、技术、市场多方情境推动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在结构上,企业以产品模块化为手段促进合作网络中各节点间链接,编码见表4。在设计、研发过程中,沈鼓集团基于市场需求对产品模块进行划分,并与学研机构合作开展关键模块创新。例如,在PLC离心式压缩机设计过程中,沈鼓集团对活塞机模块、控制模块等进行组件预设计与集成,并基于控制模块的具体需求信息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实现气体恒温控制装置与混合气体节流系统研发。这一时期,随着基于产品模块化设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增加,在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各节点成员依托不同产品模块构建合作关系,产品模块化成为合作创新网络结构基础。

表4 结构基础相关编码示例
Table 4 Partial results of structural data coding

主范畴初始范畴关键词标签数原始资料示例结构基础产品模块化产品模块4PCL压缩机机壳作为主要的拼接模块,即其它转定子零部件均需要保证与机壳接口匹配单元技术需求3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的研制遭遇大抽压器模块的技术难题,沈鼓与大工开展项目合作,年节约成本120万元设计流程2根据压缩机选型软件结果,在PDM三维模型库中直接调用适配的机壳系列,缩短设计周期透明设计原则2经过协商,沈鼓与干气密封厂商规划了适用不同轴颈的干气密封接口,设计压缩机时可直接选取组织模块化研发体系4在当前两站三院四中心研发体系构架的基础上,未来沈鼓还会向更高层次进发组织结构3沈鼓集团目前组织机构包括流体研究室3个、气动研究室2个、力学研究室1个、工艺材料研究室1个、新产品研究室1个平台模块化云平台4沈鼓集团云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将集团内部的设计研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生产制造等软件整合,建立在线应用平台,实现专业化运维和服务共建机构3设立校企重大科技发展基金、筹建校企共享平台和科技研发基地,为“沈鼓—大工研究院”校企合作新模式平台建设奠定了基础联盟3沈阳市压缩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以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创新相结合,集聚创新资源,共同开展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与攻关

3.1.2 成长阶段情景赋能与组织模块化(2006—2015年)

2006年后,在多方情境持续推动下,沈鼓集团加强与学研机构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进入成长阶段。《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等一系列规划相继出台,强调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突破口,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1计划”以协同中心建设为载体,引导和支持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及区域实现创新发展。《辽宁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企业技术联盟建设。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沈鼓集团深化与学研机构合作:实体层面,成立沈鼓—大工研究院等机构;项目层面,与中科院金属所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同时,沈鼓集团产学研发展源于国内市场需求升级与国际市场开拓。国内能源化工领域蓬勃发展使得客户企业对压缩机、风机等高端装备产品的需求升级,沈鼓集团亟需生产出具有更高技术性能的产品。随着国际市场机会涌现,沈鼓集团以印度为起点进军南亚市场,又开拓了以伊朗为代表的中东市场。由此,沈鼓集团面临着差异化市场需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因此,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满足差异化市场需求成为沈鼓集团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此外,在技术层面,为了更好地推动技术创新,沈鼓集团引入精益思想。自此,技术研发计划更加细化,沈鼓集团可以发布分解的单元技术需求,向高校或科研院所招标,双方能够真正实现以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

此阶段,随着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各主体间关系更加紧密,网络结构呈现高度组织模块化(编码见表4),网络组织模块间实现灵活对接与深度链接。在合作网络中,组织模块化体现在主导企业内部及其与学研机构间的模块化架构上。沈鼓集团内部组织模块化以项目为依托,以产品为导向,通过任务分解以及各部门模块独立决策与分工协作展开。总公司研究院、技术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与分公司设计部、工艺部等部门模块分工协作、灵活对接,紧紧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改进,从而提高组织敏捷性。集团外部组织模块化主要依托“两站三院四中心”的产学研联合研发体系,通过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沈鼓—大工研究院、沈鼓—西安交大研究院、企业技术分中心等,企业模块与学研模块实现独立决策并以此为桥梁建立深度链接,进而开展持续性战略合作。

3.1.3 加速阶段的情景赋能与平台模块化(2015至今)

2015年后,情境因素进一步为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赋能,其合作伙伴持续增加,合作方式更加丰富,产学研合作进入加速阶段。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下,装备制造业谋求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学研机构关注国家重大需求与科技前沿,两者致力于实现深度融合创新。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促进了创新平台化。在上述政策情境下,沈鼓集团深入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采取联合攻关、建立共建机构、依托联盟开展合作、构建云平台等创新方式。

在市场情境方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相关产品市场需求渐趋饱和,沈鼓集团制定并实施“5+2”转型升级战略,重点向高端装备、服务型制造、国际化、工程成套等方向转型。在技术情境方面,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沈鼓集团智能制造发展提供支撑。在市场拉动与技术推动下,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迈向深度融合的新台阶。

此阶段,为促进资源集成与成果孵化,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以平台模块化为结构基础,推动创新主体边界融合,编码见表4。一方面,沈鼓集团平台模块化体现为云制造与云服务平台建设。“沈鼓云”提供创新平台、制造平台、产品平台、服务平台等八大平台,为组织中各子公司模块及各部门模块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流渠道。另一方面,平台模块化体现在合作网络中产学研联盟及共建机构所发挥的作用上。通过联盟、共建研究院等平台,企业模块与学研模块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例如,沈鼓集团依托高端装备制造业协会合作联盟与相关企业及高校合作,入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岱山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从而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在合作网络各模块间,平台充分发挥其资源集聚与创新赋能作用,促使沈鼓集团与学研机构突破组织边界,实现资源跨组织流动。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一:政策、技术、市场等情境因素赋能下,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与平台模块化作为结构基础能够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发展。

该命题的理论依据如下:基于三螺旋理论,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故涵盖产业政策、制度的政策情境能够决定企业产学研合作走向。从初始阶段、成长阶段到加速阶段,相关政策导向始终引领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市场作为企业生存基础与服务对象,能够决定产学研合作成果应用场景,因而市场情境是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拉力。市场需求变化能够影响企业转型升级并加快产学研合作进程。同时,市场需求多样性可以决定合作伙伴与合作方式。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外部技术环境变化能够影响企业资源获取及产学研合作的技术方向,技术情境可以推动企业产学研合作。技术垄断、技术进步等一系列情境是促进沈鼓集团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的重要因素。综上,在政策、市场、技术三方情境因素赋能下,企业与学研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链接形成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与价值共创,逐步突破创新边界实现深度融合。同时,企业模块化实践作为内部动力因素,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结构基础,能够促进合作网络发展,驱动深度融合创新。产品模块化设计可以明确企业技术需求,成为产学研合作纽带,遵循模块的“透明设计原则”连接技术供给侧与需求端,将学研机构整合进企业产学研合作网络,从而促进持续性创新活动。组织模块化以模块为交互载体,提升产学研合作网络中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的互动频率,推动双方深度合作。平台模块化可为企业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知识与资源交互提供支撑,发挥其资源集聚与创新赋能作用,突破组织边界,深化合作关系与节点关系。

3.2 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深度融合运行模式演化

3.2.1 项目式

初始阶段,为了获得外部异质性创新资源,沈鼓集团基于产品模块化设计,与高校、研究院等技术供给方开展人才交流、委托研发、联合开发等项目式合作,并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高校企业技术分中心以便后续开展合作,如表5所示。合作过程中,沈鼓集团构建模块化产品架构,并遴选出需要委托高校院所开发和验证的模块,采用项目制形式开展合作。初期,沈鼓集团多次邀请大连理工大学教师对不同产品模块技术问题进行诊断,并与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离心压缩机半开始叶轮轴孔变形优化设计”等4项委托研发合同。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定义、设计产品模块,沈鼓集团根据不同模块面临的技术问题,提出单元技术研发需求并与院校签订合同进行联合研发。例如,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压缩机转子动力稳定性技术研究”等项目。在联合研发时,企业派专人担任项目负责人,参与项目研究、验收、推广全过程,在调动企业研发人员积极性的同时,避免院校研究周期长、需求导向不足等问题。

表5 产学研合作运行模式演化
Table 5 Evolution of the IUR cooperation operating mode

运行模式项目式共建式共生式时间阶段初始阶段(1998—2006年)成长阶段(2006—2015年)加速阶段(2015至今)结构基础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平台模块化关键事件项目合作,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分中心共建沈鼓—大工研究院、沈鼓—西安交大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共建沈鼓—东大研究院,牵头成立省透平压缩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压缩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方式人才交流、委托研发、联合研发、企业技术分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项目合作、企业技术分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共建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合作、企业技术分中心、“两站”、共建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攻关、联盟合作、联合培养重要特征合作简便易行、短期效果显著;资源互动性低,知识积累效果差,交易成本高优势互补,促进各创新主体进行分工协作与资源集成;涉及的合作伙伴相对有限,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不足以联盟为平台、共建研究机构为接口,建立高质量、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主体创新边界融合

此外,院校与企业作为不同创新主体,在目标、资源、能力、文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沈鼓集团在选择合作院校时,不仅要考虑资源互补性,而且需要避免主体间目标冲突。产品模块化的“透明设计原则”可以将不同产品模块需求信息清晰地展示出来,便于沈鼓集团选择能够实现资源互补与目标协同的合作伙伴。因此,根据不同产品模块技术需求与不同高校学科优势,沈鼓集团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设立企业技术分中心,提升创新能力。综上,初始阶段,沈鼓集团采用产品模块化驱动下的项目式合作模式实现产学研合作。

3.2.2 共建式

初始阶段的项目模式虽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但资源互动性与知识积累效果较差,在项目对接过程中会因沟通机制不健全而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进入成长阶段后,基于前期合作建立的信任关系,双方能够开展更加紧密的协同创新。2006年,在企业技术分中心的基础上,沈鼓集团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立沈鼓—大工研究院、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沈鼓—西安交大研究院挂牌成立,这一时期沈鼓集团采用共建模式实现产学研合作,具体见表5。共建模式下,沈鼓集团借助“外脑”形成“两院四中心”的创新战略联盟新格局。2006—2015年,沈鼓—大工研究院开展合作项目160余项,发表论文162篇,解决了“年产百万吨级乙烯工程用离心压缩机装置”的4项重大前沿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40余项奖励。

沈鼓集团共建模式有利于产学研主体发挥各自创新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组织模块化采用独立决策与对接式合作方式,实现共建模式下的协同创新。模块化合作网络不仅有利于企业模块与学研模块实现独立决策下的连接及协同创新,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异质性资源流动壁垒。结构上,沈鼓集团作为处于合作网络中心位置的焦点企业,更容易获取新资源与新技术。关系上,沈鼓集团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的强连接有利于要素资源优化组合、人员互动交流以及核心能力整合。综上,组织模块化促进了沈鼓集团共建式协同创新发展演进。

3.2.3 共生式

共建模式虽然促进了各创新主体分工协作与资源集成,但涉及的合作伙伴有限,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有限。2015年后,随着共建研究院发展成熟,沈鼓集团牵头成立辽宁省透平压缩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沈阳市压缩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此,形成以联盟为平台,以共建研究院为接口的共生模式,如表5所示。借助联盟,沈鼓集团形成广泛的产学研合作网络,与更多高校、科研院所、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甚至竞争企业实现深度链接,并发挥作为枢纽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行业共性技术与前沿技术创新集成,采用企业模块与学研模块互利共生的运行模式,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例如,沈鼓集团以辽宁沈鼓流体机械产学研联盟为平台,与相关高校及北京恩优科技等公司合作,“揭榜挂帅”辽宁省首批科技攻关项目“大功率集成压缩机组”,以联合攻关形式共享与集成创新要素,解决关键技术掣肘问题。

此外,在平台模块化产学研合作网络中,企业模块与学研模块实现有效对接,促使资源与知识双向流动。沈鼓—大工研究院、沈鼓—西安交大研究院与沈鼓—东北大学研究院作为接口组织,能够发挥重要桥接作用。企业向高校提供研发资金、市场需求信息、技术人才等,高校向企业提供研究人员、仪器设备、前沿技术信息等。由此,在接口组织中,异质性资源、信息实现共享与集成,组织边界被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得以实现。综上,平台模块化能够促进以联盟为平台、以共建研究机构为接口的深度融合共生模式演化。该模式下,企业、学研机构作为共生单元,平台模块化产学研网络作为共生界面[28]。在联盟平台与共建研究院接口作用下,共生单元在共生界面中实现对接交互,有效的资源整合、知识转移与利益分配机制得以形成,从而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2021年,基于产学研融合共生模式,沈鼓集团完成新产品开发330种、科研项目147项。其中,新一代“6+1”空分压缩机样机(整体性能达国际一流水平)、国产首台120万吨/年和140万吨/年乙烯“三机”相继出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流体机械新型节能与系统智能调控技术》完成各项考核指标,产学研成果有效应用于新产品工程。

基于此,本研究得出以下命题:

命题二:在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与平台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合作运行模式经历了从项目式、共建式到共生式的演化阶段,共生模式以联盟为平台、以共建研究机构为接口,是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的有效路径。

理论依据如下:产品模块化聚焦于关键模块创新需求,确立了微观细化的研究方向,促进产学研项目式合作。组织模块化驱动共建模式发展。基于组织模块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产学研合作交易内部化有助于建立顺畅的沟通交流机制、解决项目模式中交易成本过高问题,促进共建模式发展。平台模块化集聚创新资源、共享创新机会,有助于企业与学研机构实现共生共演。基于资源基础与能力基础观,高效的资源整合有助于企业动态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而信息共享与知识转移有助于学研机构研发能力提高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模块化网络中的互利共赢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向共生模式演化。共生模式以联盟为平台,以共建研究院为接口,通过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知识转移,并与管理机制协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的有效路径。

3.3 产学研深度融合管理机制演化

3.3.1 资源整合机制

随着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为获取与统筹不同模块的异质性资源,沈鼓集团资源整合机制逐步演进。初始阶段,沈鼓集团资源基础与能力基础较为薄弱,其资源行动主要以任务为导向进行资源拼凑。项目模式下,为完成委托研发等项目任务,对沈鼓集团的市场信息资源、高校的科研资源进行简单拼凑,主要体现为沈鼓集团提出需求信息,高校凭借仪器、设备、人才等科研资源开展研究。以任务为导向的资源拼凑机制可以确保沈鼓集团在产品模块研发过程中获得外部异质性资源支撑,进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经过初期资源拼凑,沈鼓集团与学研机构在资源积累、能力、合作经验与信任程度方面有所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合作绩效,沈鼓集团开始将资源行动重心转移到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上,开展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资源协奏。共建模式下,沈鼓集团对沈鼓—大工研究院每年投入2 000万元以上的研究经费并匹配专业技术人才,高校凭借科研条件与企业共组研发团队。由此,双方形成以协同创新为重心的资源协奏机制。

随着沈鼓集团资源情境日益丰富,产学研网络中的异质性资源集成编排成为新的关注点。由此,形成以多元融合为导向的网络集成机制,即共生模式下对合作网络中模块间异质性资源进行统筹运用、融合创新的资源行动机制,如图3所示。例如,在联合攻关中,合作伙伴的项目资金、研发人员、信息、仪器设备、中试基地等资源可以通过平台模块化产学研合作网络实现灵活调配、优化集成,从而促进深度融合创新。

图3 产学研深度融合管理机制
Fig.3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of IUR deep integration

基于此,本研究得出以下命题:

命题三:产学研合作资源整合机制经历了从以任务为导向的资源拼凑到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资源协奏再到以多元融合为导向的网络集成演化路径,网络集成机制能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理论依据如下:共生模式下,企业构建了资源富集的产学研合作网络,网络集成机制以多元融合为导向,通过联盟平台与接口组织促进网络中多元化资源集成与利用。首先,网络中过多冗余资源不利于产学研合作,网络集成机制可以高效利用资源,减少资源冗余,促进融合创新。其次,网络集成机制以联盟与共建机构为中介,不断引入互补性资源,并通过绩效总结与反馈将不合格的资源及时滤出,为融合创新提供助力。此外,网络集成机制能够有效整合创新资源,通过强化产学研协同效应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为融合创新奠定基础。因此,网络集成机制能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3.3.2 知识转移机制

合作初期,知识供给侧(高校、科研院所)与知识需求方(沈鼓集团)主要依托项目实现知识转移,主要通过书面或实体成果交付形式实现,采用从供给侧到需求方的单向显性知识传递机制。例如,沈鼓集团与郑州齿轮研究所签订合同,委托其研发齿轮箱传动装置参数化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研发成功后软件交付给沈鼓集团,实现显性知识传递。

进入合作成长期后,主体间逐渐形成隐性知识交互机制。共建模式下,创新主体间知识转移不仅仅是显性知识单向传递,更是基于双向信息共享的隐性知识交互。特别是在共建研究院中,企业的市场信息与技术经验、高校的技术前沿信息与研究成果等隐性知识,可以通过人际互动等非正式沟通渠道实现交互。

随着合作加速发展,共生模式下双方形成知识协同机制(见图3)。联盟平台能够推动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传递及扩散,而接口组织可以促进知识嵌入式协同,不同模块异质性知识在联盟及接口组织中嵌入、交互与衍生,有助于企业与学研机构实现深度融合创新。

基于此,本研究得出以下命题:

命题四: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机制经历了从显性知识传递到隐性知识交互再到知识协同机制的演化路径,知识协同机制能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

理论依据如下:首先,知识协同机制通过联盟、接口组织促进合作各方互动交流,这是实现知识消化吸收与整合创新的前提。尤其是对隐性知识而言,人际互动等非正式沟通渠道是实现知识转化的基础。其次,知识协同机制可为知识交互与创新提供嵌入式协同机会。从资源依赖视角看,企业、高校掌握着互补性知识与技术资源,因而知识转移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嵌入式知识协同机制能够实现知识双向转移,从而促进创新主体跨边界融合。此外,知识协同机制能够调节供需双方匹配方式与合作策略。平台模块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知识协同机制能够帮助创新主体根据知识需求与供给情况迅速达成合作。

3.3.3 利益分配机制

初始阶段,沈鼓集团采用协议约定机制对合作利益进行分配。根据协议,高校院所提供技术支持或转让创新成果,沈鼓集团给予一定报酬。项目模式下,沈鼓集团按照协议对高校院所进行一次性支付而不对资金进行监管,只负责验收研发成果,且知识产权归企业单独所有。项目纽带作用下,异质性主体在资源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协议约定易于实现,利益分配相对简单。

随着合作紧密性与广泛性提高,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收益处置矛盾显现,如果沿用协议约定机制,则会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因此,共建模式下,成果共享机制成为收益分配的主要依据。在共建机构中,沈鼓集团提供运行与研发经费并交由机构统一管理,研究成果由企业与高校共享,高校获得论文发表、基金申请、职称评定等非经济收益,沈鼓集团取得专利所有权与成果转化收益。由此,成果共享机制能够降低协同创新交易成本,提高主体间的利益关联度。

进一步地,沈鼓集团通过利益融合机制促进共生模式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如图3所示。在成果共享的基础上,共建机构合作双方实现利益融合。依托研究成果,高校申请建设科研基地、增补二级学科博士点,沈鼓集团获得国家项目经费支持并签订百万吨乙烯压缩机合同,同时以项目经费、成果产业化收益为机构提供运行与研发经费。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双方寻求利益融合,通过合作构建专业人才能力提升与信息沟通渠道。高校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高校进修,为高校传递行业信息。由此,双方实现利益与目标深度融合。

基于此,本研究得出以下命题:

命题五: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经历了从协议约定到成果共享再到利益融合机制的演化路径,利益融合机制能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

理论依据如下:利益融合机制可为共生模式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使企业与学研机构建立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收益等方面,利益融合机制能够提高合作主体获得超过预期收益的概率。已有研究显示,商业收益与预期目标一致性程度越高,主体合作意向越强[29]。因此,利益融合机制能够持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同时,利益融合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合作双方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减少合作障碍,为深度融合创新提供制度性与功能性保障。

4 结语

4.1 结论

为探寻中国情境下产学研深度融合机理,本文基于模块化视角,以情境—结构—模式—机制为研究框架,结合沈鼓集团24年合作实践分析情景赋能、模块化驱动下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梳理产学研合作的3个阶段与4个维度,并结合案例分析合作情境因素、结构基础、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如图4所示。

图4 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
Fig.4 Evolution path of the IUR deep integration

(1)情境因素可为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纵观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发展历程,政策、市场、技术因素始终推动企业合作策略与合作行为转变,同时合作网络结构演化均与不同时期情境变化相契合。

(2)模块化根植于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实践,并驱动合作运行模式、管理机制演化。产品模块化成为企业与学研机构需求对接的基础,组织模块化能够促进合作网络中各节点间灵活交互,平台模块化凭借资源集聚与创新孵化功能推动合作主体边界融合,模块化网络结构发展衍生出产学研深度融合运行模式与机制。

(3)随着情境与结构因素演化,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策略也有所改变。初期,松散耦合型产学研合作是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合作策略,采用的是项目式合作模式下的资源拼凑、显性知识传递与协议约定机制。成长期,优势加成型产学研协同创新策略匹配共建模式下的资源协奏、隐性知识交互与成果共享机制。加速期,多维嵌入型产学研深度融合策略体现为以网络集成、知识协同与利益融合机制共同促进合作主体互利共生。

4.2 管理启示

本研究可为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如下启示:

(1)企业应根据所处政策、市场及技术情境,实现产品模块化、健全组织模块化、探索平台模块化,选择互补性学研机构,构建模块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2)企业应综合考虑外部情境因素与内在结构因素,与时俱进地调整产学研合作创新策略,选择合适的运行模式并辅以相应的资源整合机制、知识转移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

(3)借助模块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企业能够探索共生模式下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以模块化为驱动引擎,以联盟为平台,以共建研究机构为接口,采取资源网络集成机制、知识协同机制与利益融合机制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4.3 局限与展望

本文存在以下局限:首先,本研究采用纵向单案例分析方法,虽然沈鼓集团产学研合作创新具有代表性,但受研究对象数量所限,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探讨。未来可以进行多案例或跨行业研究,以进一步检验本文结论。其次,本研究基于演化视角对产学研深度融合进行定性分析,关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但未涉及具体管理机制,未来有必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相关机制的作用原理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羽飞, 原长弘, 王涛,等. 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路径分析:基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纵向案例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36(7):87-98.

[2] 曹霞, 于娟, 张路蓬. 不同联盟规模下产学研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演化研究[J].管理评论, 2016, 28(2):3-14.

[3] 宋琪. 基于产学研合作网络嵌入的企业创新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

[4] 董睿, 张海涛.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演进中知识转移机制设计[J].软科学, 2018, 32(11):6-10.

[5] 王海龙, 张悦, 丁堃, 等.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利益协同机制——基于辽宁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多案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6, 34(5):65-68.

[6] DE WIT-DE VRIES E,DOLFSMA W A,VAN DER WINDT H J,et al.Knowledge transfer in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partnerships:a review[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9,44:1236-1255.

[7] 任义科, 张立成, 段伟宇. 网络结构、企业特征与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演化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 38(19):19-28.

[8] BEERS C, ZAND F. R&D cooperation, partner divers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4, 31(2):292-312.

[9] 王海军, 陈劲, 冯军政. 模块化嵌入的一流企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演化:理论建构与案例探索[J].科研管理, 2020, 41(5):47-59.

[10] 王海军, 祝爱民.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理论模式:研究动态与展望[J].技术经济, 2019, 38(2):62-71.

[11] FITZGERALD C, CUNNINGHAM J A. Inside th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 mission statement analysis [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6, 41(5):1235-1246.

[12] 张羽飞, 原长弘, 张树满. 产学研融合程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2,39(9):64-74.

[13] ETZKOWITZ H, LEYDESDORFF L. The dynamic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 and “mode 2” to a triple helix: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Research Policy, 2010, 29(2): 109- 123.

[14] CALVER J, GOLD J, STEWART J. Action learning an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efficacy of an action learning set in build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a university and creative industries[J].Action learn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3, 10(1):25-38.

[15] YUKO A H.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to take on here from 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J].Trade and Industry, 2002,4:42-49.

[16] 陈劲. 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17] DEALTRY R, NICOLOSI M, ELMUTI D,et al. An overview of strategic alliance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2005, 17(1/2):115-129.

[18] CALOGHIROU Y,GIOTOPOULOS I,KONTOLAIMOU A, et al.Industry-university knowledge flows and product innovation:how do knowledge stocks and crisis matter [J].Research Policy,2021,50(3):104195.

[19] 付丙海, 谢富纪. 基于情境性和过程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70-74.

[20] 吴兴宇, 王满. 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下联盟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 37(3):16-23.

[21] 李梓涵昕. 产学研合作主体差异性、关系强度对知识转移的调节效应研究[D].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22] RAJALO S, VADI M. University-industry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reconceptualization[J].Technovation, 2017(4):42-54.

[23] BALDWIN C Y, CLARK K B. Design rules: the power of modularity[M].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24] HOETKER G. Do modular products lead to modular organization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6):501-518.

[25] EISENHARDT K M.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532-550.

[26]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ed)[M].CA: Sage Publication, 2003.

[27] SALDANA J. The coding manual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M].Thousand Oaks, CA: Sage, 2013.

[28] 张雷勇. 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D].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29] 刘连峰, 刘凤朝. 促进校企间深度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以沈鼓—大工研究院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4, 7(5):407-415.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