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研究
——以在孵企业为例

蒋永康,梅 强

(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摘 要:知识转移粘滞现象会阻碍知识流动和分享,厘清知识转移粘滞的过程机制有助于进行高效的知识管控。通过对16家在孵企业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ISIA理论模型,具体包含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发送粘滞、知识互动粘滞和知识吸收粘滞4个主范畴,以及对应的18个子范畴。在此基础上,对理论模型进行饱和度检验,探讨主范畴的作用路径,并提出知识转移粘滞的管控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知识转移粘滞理论体系,并为知识转移粘滞治理提供启示。

关键词: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扎根理论;ISIA模型;在孵企业

The Process Mechanism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A Case Study of Incubated Enterprises

Jiang Yongkang, Mei Q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In the era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nowledge has emerged as the most potent driving force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both within enterprises and at the national level. Recogn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es, enterprises rely on them as critical channels for acquiring knowledge. Start-up enterprises, characterized by limited establishment time, small scale, and inadequate knowledge accumulation, face an urgent need to obtain external knowledge i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necessary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However, the phenomenon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hinders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pos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rt-up enterprises, including the incubated enterprises. Although extensive research on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ases involving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parent-subsidiary companies has been conducted, limited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start-ups. Additionally,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unraveling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is yet to be established. Thu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ncubated enterprises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and investigates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by utilizing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study selects 16 incubated enterprises from eight business incubators located in Nanjing, Suzhou, Changzhou, and Shanghai, covering seven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such 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oftware, bi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new energy, advanced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for they represent the diverse spectrum of knowledge-intensive sectors prevalent in the current business landscape. In-depth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with key personnel and stakeholders from the selected incubated enterprise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dur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total of 16 first-hand interview materials provide rich insights into the complexities and nuanc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within the incubated enterprises.

Utilizing the established coding methodology outlined by Struss and Corbin in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the study analyzes the interview materials systematically in three distinct coding stages: open coding, axial coding and selective coding. Through this rigorous process, key themes and categories related to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have emerged, promot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process mechanisms. To ensure the validity and saturation of the collected data, a subset of two interview materials is used for saturation testing, further reinforcing the cred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 integrated stickiness interaction approach (ISIA) model for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is constructed based upon these findings. The ISIA model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that encapsulates the intricacies and interdependenci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It comprises four main categories: knowledge initiating stickiness, knowledge sending stickiness, knowledge interaction stickiness, and knowledge absorption stickiness. These categories are further supported by 18 subcategories, offering detailed insights into the specific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and their interplay. The ISIA model highlights the temporal progression and developmental nature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its dynamic and evolving characteristics.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are not isolated entities but rather interconnected and mutually influencing. At each stage of the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ss,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impacts subsequent stages, creating a continuous spiral-like evolution. This dynamic nature underscores the need for a holistic perspective when addressing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within the incubated enterprises. While knowledge transfer participants, including knowledge senders and receiver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The control and governance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require the active eng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of these participants.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motivating knowledge transfer participants and enhancing their capabilities and willingness to facilitate successful knowledge transfer within incubated enterprises.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ncentivizing knowledge participants, such as providing appropriate recognition, rewards, and opportunities for knowledge sharing, can foster a positive knowledge transfer culture and mitigat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incubated enterprises and utilizing grounded theory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by shedding light on the process mechanisms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it also enhances the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in the context of incubated enterprises and provides a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Process Mechanism; Grounded Theory;ISIA Model;Incubated Enterprises

收稿日期:2022-12-05

修回日期:2023-05-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208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BJY105)

作者简介:蒋永康(1969-)男,江苏丹阳人,博士,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知识与创新管理;梅强(1961-)男,江苏镇江人,博士,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2212012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4)15-0109-09

0 引言

在知识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作为可再生资源,是弱国进行强国追赶最有效的资源工具[1],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2]。除自身创造知识外,企业利用知识转移获取外部新知识,成为非常重要的知识来源。然而,知识转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使得知识转移无法顺利完成,形成知识转移粘滞现象[3],降低企业经营绩效和创新能力,甚至导致经营失败。知识转移粘滞现象具有普遍性,且这种现象在广大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中更加严重[4]。近30年来,知识转移粘滞现象引起企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很多学者针对跨国公司之间、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探究知识转移粘滞成因、影响因素、管控措施等问题,知识转移粘滞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然而,鲜有学者关注知识转移粘滞的过程机制,即知识转移粘滞是如何产生、发展和形成的?知识转移过程中存在哪些知识转移粘滞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产生的?各种因素之间存在什么内在联系?为了诠释和解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具有典型知识转移特征的初创型企业——在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究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主范畴,揭示主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理论框架,以丰富和完善知识转移粘滞理论体系,并为企业知识转移粘滞治理和管控提供指导。

1 文献回顾

1.1 知识转移粘滞内涵界定

目前对知识转移粘滞尚未形成统一定义,与之相近的概念较多,如知识粘性、知识粘滞、知识风险、知识模糊、知识破碎等。Nonaka[5]最早注意到粘滞知识现象,并将结构不良、难以编码、难以传播和学习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Von Hipple[6] 于1994年首次提出粘滞信息概念,并使用信息获取成本衡量粘滞度,即成本越高,粘度越大;Szulanski[7]认为,知识转移成本不足以解释知识转移粘性,使用“知识转移困难”定义知识粘滞更加准确;Simonin [8]等采用知识模糊概念描述知识难以流动和转移的特性,与之对应的是容易流动的易漏知识;刘芹和陈继祥[9]认为,广义的知识粘滞性不仅是指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流动性差,而且包括知识吸纳、创新等方面缓慢;翟运开[10]、王文韬[11]认为,应从知识转移的全过程视角研究知识转移困难现象,这样的知识转移粘滞概念更准确和全面。本文认为,知识转移粘滞概念反映了知识转移全过程的动态性和知识难以流动性两个重要特征,能够比较全面和准确地描述知识不易转移的情形。

1.2 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

Szulanski[7]认为,组织内部存在4个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即知识特性、知识源、知识接收方和转移环境,知识的模糊性、缄默性特征导致知识编码困难,知识源与知识接收方的转移意愿以及能力影响知识发送和吸收。此外,缺乏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成员联系较少等组织环境也会影响组织内部知识转移。Simmon[8]认为,知识的缄默度、资产专用性、先前经验、复杂性、合作伙伴的保护倾向、文化距离、组织距离等因素导致知识模糊;有研究从知识转移过程分析知识粘滞的4个影响因素,即知识源(转移意向、保护意识、信任、转移能力)、知识属性(复杂性、专用性、形态、数量)、知识受体(知识吸收、挖掘能力)和距离(文化距离、空间距离、知识距离)(王毅等,2001);还有学者认为,知识粘滞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内隐性和因果模糊性、知识发送者的转移意愿、接收者的吸收能力(冯帆等,2007);翟运开[10]认为,知识转移粘滞的影响因素包括知识性质、知识转移渠道、知识转移双方的知识基础、吸收能力、发送意愿、接收意愿、知识差异性等;李纲和巴志超[12]认为,知识粘滞与个体认知、转移动机及转移情景3个因素有关;孙金花等[13]认为,社会资本中的人际关系和信任等因素对企业孵化器知识转移粘滞有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知识转移客体(知识本身)、知识转移主体(知识源、知识受体)和知识转移情景。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学者采用案例研究或者文献分析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些成果为知识转移粘滞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然而,现有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清晰回答“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二是尚未形成能解释和涵盖已有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框架。

1.3 知识转移过程

目前尚未检索到知识转移粘滞过程的相关文献,有些学者关注了知识转移过程,并提出相应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主要有SECI、四阶段、五步骤、二阶段等模型。

SECI模型最早于1991年由Nonaka提出。Nonaka[5]认为,根据知识被语言、文字、图形等工具进行描述和再现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知识转移包含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4个过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4个循环往复过程中交替转化。Gilbert&Cordey-Hayes[14]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获取、交流、应用、接收和同化的五步骤知识转移模型。首先,学习者进行知识搜索,然后召集专家进行知识价值判断,接着进行知识试用,有效果就大规模应用到实践中,完成隐性知识的个人内化。Szulanski[7]认为,知识转移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出—接收的复制过程,而是调整和重构的过程,故提出知识四阶段转移模型,包括开始(Initiation)、实施(Implementation)、调整(Ramp-up)和整合(Integration)。王开明和万君康[15]将知识转移过程分为知识发送与接收两个过程,知识由发送方借助媒介发送给接收者,知识发送过程中会出现噪音干扰。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首先,既有的知识转移粘滞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成熟量表;其次,知识转移过程与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研究有较多重合,是相同问题不同视角的呈现。因此,本文认为将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纳入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研究框架是必要且可行的。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理论不仅可以系统地指导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研究,改变碎片化研究状态,而且可为知识转移粘滞成因、影响、管控等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目前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研究缺乏成熟的理论框架,故采用广泛运用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扎根理论根植于研究资料,运用系统化程序对某种现象的研究资料进行归纳,生成或发现理论并构建理论框架,是具有灵活性、完整性和合法性的质性研究范式[16],适合对缺乏成熟理论框架的领域或现象进行研究[17]

不同于量化实证研究,扎根理论遵循“问题界定→资料采集→数据分析→理论描述”这一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18]。确定问题边界是因为某个给定现象的相关概念不够明确或没有充分发展,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本研究问题界定为知识转移粘滞的过程机制。资料收集可以采用访谈、观察、日记、回忆录、录像、图画、报纸、档案等渠道,本研究主要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形式形成原始资料及数据。数据分析采用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方法[19]。三级编码完成后,需要对理论模型进行饱和度检验和内在机理讨论。

2.2 研究样本

访谈对象选择遵循理论抽样和数据可获得性两个原则[20]。在孵企业是初创型企业的典型代表,其成立时间短、人才短缺,知识生产和积累不足,经营所需的市场、管理、技术等知识主要依赖外界获取,且所需知识种类和数量较多,知识转移频次较高。由于缺乏知识转移经验和机构,知识转移粘滞现象比较普遍,阻碍了在孵企业成长和创新[21]。此外,知识转移粘滞问题在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中具有普遍性,即使成熟的大企业也可能面临类似问题。因此,在孵企业作为知识转移粘滞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孵化器知识服务能力对在孵企业知识转移具有重要影响,而孵化器知识服务能力与当地知识服务环境密切相关。孵化器所在地应具有以下特点:①拥有较多管理规范、孵化能力强的国家级、省级孵化器;②集聚较多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能为在孵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来源;③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投融资机构、管理咨询机构等知识服务体系。基于以上要求,本研究选择南京、苏州、常州、上海四地的8家孵化器,在每家孵化器中选择2家共16家在孵企业作为调研和深度访谈对象。为了保证样本行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在孵企业涉及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医药等7类知识密集型行业,每个行业不超过3家企业,访谈对象是深度参与知识转移的企业创始人或负责人。基于尊重受访者意愿和商业机密的考虑,本研究隐去受访者单位及其个人姓名。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受访对象基本情况
Table 1 Interviewee profile

在孵企业基本情况家数比例(%)受访者基本情况人数比例(%)成立年限≤1年212.5性别男1168.752~3年850女531.254~5年531.25年龄≤30岁425>5年16.2531~40岁743.75企业规模1~20人42541~50岁318.7521~50人743.75>50岁212.5>50人531.25学历博士425所在行业电子信息212.5硕士531.25互联网212.55本科425生物医药318.75大专及以下318.75软件318.75专业背景文史类16.25先进制造212.5经管类531.25新能源212.5理工类637.5新材料212.5其它425

2.3 资料收集

本研究数据全部来源于访谈获得。访谈开始前,设计了访谈提纲,内容包括开场白设计、访谈问题、访谈技巧、问题顺序以及追问的附加问题等。正式访谈之前联系受访者,说明访谈的相关情况,对有疑问的地方作出解释。为了防止受访者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出现歧义,对访谈主题和知识转移粘滞概念进行解释,确保受访者理解。访谈的问题包括:①贵公司开展过哪些知识转移项目?②你认为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和障碍有哪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③在你看来,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知识转移顺利进行?

本研究采用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时间控制在90-120分钟。在征得受访者许可后,访谈过程中进行了全程录音,并由研究辅助人员进行记录。除记录访谈内容外,还要记录受访者表情、目光、语气、肢体语言和类语言等非语言交流信息,以便准确理解和解读受访者的真实意思。在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字材料,在对应的文字处标注受访者表情、语气等非语言信息,作为开展后续分析编码的基础。本文共获得16份原始访谈资料,14份用于扎根分析,2份用于理论饱和度检验。

2.4 分析原则

本文采用Struss &Corbin[20]的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和步骤开展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范畴归纳与模型构建。在分析过程中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编码一致性原则。编码工作由两位硕士研究生承担,一位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方向,另一位是知识管理方向。编码采用背靠背的独立工作方式,当编码中遇到争议和分歧时,两人进行讨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以确保所有范畴的一致性,避免因个人主观偏差导致的误差。第二,持续比较原则。研究小组在编码过程中保持谨慎和审视心态,不断进行资料、概念、范畴之间的相互比较,一旦发现问题,即从其它渠道获取新资料并进行核实,以确保资料、概念、范畴之间内在的一致性。

3 编码过程

3.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根据原始访谈资料中的原词、原句,通过微分析和不断比较的办法逐步抽象概念的过程,包括“贴标签→概念化→范畴化→修正比较”4个步骤[19]。编码过程要求基于客观、开放的立场,抛开已有理论影响,对原有资料进行分解后逐步抽象化,然后再重新组织和拼接(梁朝高等,2019)。第一步贴标签(现象),即对访谈资料进行拆解,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具有完整信息的原始语句摘出来做上标记,用“aa+编号”表示;第二步是初始概念化,对贴上标签的现象内涵进行抽象和界定,形成概念,用“a+编号”表示;第三步是范畴化,对概念价值和内在联系进行反复比较、识别以及合并,从更高层次将具有相同内涵的概念合并为一个范畴,完成范畴化,用“AA+编号”表示。在范畴化时,选择重复次数在3次以上的初始概念,剔除小于等于2次或者前后有矛盾的初始概念,以保证范畴真实有效;第四步是修正比较,一般由第一个受访者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得到的概念和范畴不够完整与准确,在完成第一个案例的微分析后,需要对第二个案例进行相同的开放式编码流程,丰富和修正之前获得的概念及范畴,直至再也无法获得新概念和新范畴为止(饱和)。

通过4个步骤的开放性编码,共获得203个现象、145个概念、18个范畴。这18个范畴分别是:问题界定、组织战略、知识渠道、评价方法、利益分配、知识属性、转移意愿、转移能力、发送渠道、信任与态度、双方距离、社会资本、沟通能力、关系协调、理解能力、接收意愿、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开放性编码示例见表2。

表2 开放性编码示例
Table 2 Examples of open coding

原始材料现象概念范畴我们公司在知识转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较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由于缺乏经验,或者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或者问题牵涉到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复杂,没有头绪,无从下手,不清楚解决问题的关键知识是什么。即使清楚需要什么知识,有时因为关键性技术路线选择摇摆不定,或重要的合作伙伴终止合作关系,人事出现重大变动,或公司发展方向不明确等原因,对技术或知识不确定。在进行知识搜寻的时候,也不太清楚从哪里能获得该类知识或技术,和高校、科研院所不太熟悉,很难直接联系到他们,只能通过朋友、同行、企业孵化器等介绍,由于不太了解情况,信息不一定准确,有的根本就不是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对各种信息要搜寻、筛选,获取知识信息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aa001知识转移问题a001知识转移粘滞AA01问题界定(a001,a002,a003,a004)aa002缺乏经验a002经验不足aa003牵涉多方面a003问题复杂aa004非常复杂aa005不清楚关键知识a004 知识缺乏aa006 技术路线摇摆不定a005技术路线不定AA02组织战略(a005,a006,a007)aa007 伙伴合作终止a006 战略失败aa008 发展方向不明a007愿景不明aa009 知识搜寻a008知识搜寻aa010 获取知识aa011 和高校科研单位不熟a009知识来源AA03知识渠道(a008,a009,a010,a011,a012)………aa012 朋友、同行、孵化器a010社会资本aa013信息不准确a011知识不匹配aa014 不是所需知识aa015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a012搜寻成本aa016 时间成本………

3.2 主轴编码

主轴性编码是开放性编码完成之后的第二级编码,按照“前因条件→现象→情景→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的逻辑顺序[22],将频次和重要性较高的范畴筛选出来,通过语义相关性、同义性和层次性,挖掘、探索和建立范畴间的相互关系。围绕某个“重点”范畴层层向外扩展,将已经分解的资料数据重新聚合起来,确定主范畴、副范畴、主题及其内在关系(赵红丹,2014)。前因条件是指现象产生或发展的条件;现象是指针对某事件的处理行为;背景是指采取行动/互动策略的一系列特殊条件;中介条件是指采取推动或者阻止行动的策略;行动/互动策略是指针对某现象所采取的处理策略;结果是指行动或互动策略的后果。在通过开放性编码得到18个范畴的基础上,利用典范模型分析,形成证据链,得到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发送粘滞、知识互动粘滞和知识吸收粘滞4个主范畴,具体见表3。

表3 主范畴典范分析
Table 3 Canonical analysis of main categories

前因条件现象情景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主范畴问题界定、组织战略、知识渠道、评价方法、利益分配知识启动阶段发生知识转移粘滞知识转移启动阶段存在的问题会导致知识转移粘滞产生知识背景、战略能力、决策机制、谈判能力提升问题的分析、判断和知识搜寻能力,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提升谈判水平知识启动阶段的知识转移粘滞减弱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属性、转移意愿、转移能力、发送渠道知识发送阶段发生知识转移粘滞知识转移在发送阶段存在的问题会导致知识转移粘滞产生知识复杂、激励不足、逻辑与表达能力弱,发送渠道不畅面对面交流,合理的激励机制,提升逻辑和表达能力,选择合适的发送渠道知识发送阶段的知识转移粘滞减弱知识发送粘滞信任态度、双方距离、社会资本、沟通能力、关系协调知识转移互动阶段发生知识转移粘滞知识转移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障碍会导致知识转移粘滞产生价值观不同、情商不高、人际关系不佳、利益冲突等建立合作机制,真诚的态度,扩大个人资本,提升自身情商、利益平衡知识互动阶段的知识转移粘滞减弱知识互动粘滞理解能力、接收意愿、吸收能力、迁移能力知识吸收阶段发生知识转移粘滞知识消化、吸收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会导致知识转移粘滞产生学习能力不足、接收意愿不强、知识吸收应用能力不足完善激励机制,创造团队学习氛围,对失败的宽容,建立鼓励创新的文化知识接收阶段的知识转移粘滞减弱知识吸收粘滞

4个主范畴的对应范畴分别是:知识启动粘滞包含问题界定、组织战略、知识渠道、评价方法、利益分配;知识发送粘滞包含知识属性、转移意愿、转移能力、发送渠道;知识互动粘滞包含信任与态度、双方距离、社会资本、沟通能力、关系协调;知识吸收粘滞包含理解能力、接收意愿、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主范畴与对应范畴内涵见表4。

表4 主范畴与对应范畴内涵
Table 4 Connotations of main categories and corresponding categories

主范畴对应范畴范畴内涵知识启动粘滞问题界定判断当前问题性质、结构以及解决方案组织战略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影响整个组织发展方向的规划知识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来源评价方法评估和判断知识的技术、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方法利益分配知识转移双方合作中的收益和成本博弈知识发送粘滞知识属性知识的内隐性、复杂性和嵌入性等难以编码化特征转移意愿知识发送方愿意分享知识的程度转移能力知识发送方对知识的编码和传授能力转移渠道知识发送方向接收方传输知识编码的途径和方法知识互动粘滞信任与态度知识转移双方互信和尊重的程度双方距离知识转移双方在空间、知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沟通能力知识转移双方的表达、倾听和设计能力社会资本知识转移双方社会关系网络状况关系协调知识转移主体之间矛盾的协调处理能力知识吸收粘滞解码能力知识接收方将编码还原成知识结构的能力接收意愿知识接收方学习、吸收知识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吸收能力知识接收方对被转移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迁移能力知识接收方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通过挖掘范畴与范畴关系、提高范畴内涵抽象程度,从主范畴中提炼出能涵盖其它范畴的核心范畴,并以故事线将原始资料中的现象和前因条件予以呈现,将主范畴之间的典型关系嵌入紧凑而简单的结构中,形成研究理论框架[23]。选择性编码过程主要包括:识别核心范畴、验证主范畴与副范畴关系以及持续开发故事线以确保完备性。围绕核心范畴“在孵企业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故事线为:知识转移粘滞启动(Initiating)→发送(Sending)→互动(Interacting)→吸收(Absorption),简称ISIA模型。主范畴的关系结构及代表性访谈语句见表5。

表5 主范畴典型关系结构
Table 5 Typical relationship structure of main categories

典型关系结构关系结构的内涵代表性语句(提炼出的关系结构)知识启动粘滞→知识转移粘滞知识转移启动阶段出现的问题会导致知识转移粘滞产生我们企业在确定引进什么技术或知识之前的困惑是有时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问题,什么样的技术或知识能解决该问题,也不知道谁有这样的技术或知识,不确定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看不清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前景知识发送粘滞→知识转移粘滞知识发送阶段出现问题会导致知识转移粘滞产生新知识或新技术复杂深奥,专家的专业术语也比较难懂,只听专家讲解和自己阅读资料,脱离具体的应用场景就很难理解,有的专家思路不清、表达能力不佳,问多了态度不耐烦,不愿意多解释,似乎有意隐瞒核心知识知识互动粘滞→知识转移粘滞知识转移主体间的沟通交流问题会导致知识转移粘滞产生专家和企业员工的态度、性格、沟通方式等会影响沟通交流的开展,有时双方的知识背景差距较大,会形成“鸡同鸭讲”无法理解的情况,合作双方难免会产生不同意见和矛盾,沟通协调不畅会影响双方合作积极性知识吸收粘滞→知识转移粘滞知识吸收阶段的问题会导致知识转移粘滞产生知识接收者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对知识转移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有的能力很强但积极性不高,有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但经验和能力欠缺,只有那种既有学习能力又有工作积极性的员工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和技术的转移工作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theoretical saturation)是指即使通过采集额外数据也不能再发展出新范畴、不再产生新理论[24]。本研究保留2份原始访谈资料作饱和度检验,经过重复前述检验步骤,没有出现新范畴,每个范畴内部也没有产生新概念,而且结果符合前面三级编码形成的初始理论模型,说明本次扎根理论研究得到的范畴和理论模型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

4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根据三级编码可知,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包括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发送粘滞、知识互动粘滞和知识吸收粘滞4个主范畴。主范畴按照故事线从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发送粘滞→知识互动粘滞→知识吸收粘滞依次展开。每个主范畴中对应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知识转移粘滞,在任何阶段一旦发生知识转移粘滞,知识转移过程将停滞或终止,只有消除导致知识转移粘滞的因素,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直至知识转移顺利完成。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次知识转移过程,每次都会遇到新问题和新困难,随着环境和条件变化,以往的经验不一定适用,新的知识转移粘滞会不断涌现并得到解决,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逐步完成知识转移和积累。每次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过程,进而形成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闭环ISIA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ISIA模型
Fig.1 ISIA model for the process mechanism of knowledge transfer stickiness

4.1 理论模型与相关研究比较

在建立理论模型后,需要对本研究与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和区分[25]。李柏洲等(2014)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出知识转移风险的6个主范畴,即知识特性、知识转移过程、知识发送方、知识接收方、主体距离、主体关系,并将知识特性归为物理范畴,知识转移过程归为事理范畴,知识发送方、知识接收方、主体距离、主体关系归为人理范畴,构建了“物理—事理—人理”(WSR)模型。按照物理、事理、人理的分类虽然可以概括全部因素,但三者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主线不清晰。本研究将知识转移粘滞的全过程发展顺序作为构建理论的内在主线,按照时间和运动逻辑梳理知识转移粘滞的发生、发展与形成,具有哲学性和科学性。所有事物发展过程都遵循时间和运动主线,而时间和运动具有不可分割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中写道:“只有当我们已经把握住运动时,我们才能领悟到时间。”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表现,而时间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26]。因此,从知识转移过程(时间和运动的顺序)分析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的ISIA模型具有严密而清晰的逻辑主线。

此外,现有知识转移粘滞研究大多重点关注知识发送、知识互动和知识吸收阶段,忽视知识转移启动阶段的影响因素。知识转移启动阶段的组织战略、问题界定等因素影响知识判断和选择,错误的知识选择会影响知识发送、互动和吸收,形成知识转移粘滞。4个阶段的知识转移粘滞不仅在时间上具有承前启后的联系,在内在联系上也具有密切相关性,知识启动粘滞是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理论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ISIA理论模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是与现有相关研究最重要的区分。

4.2 知识启动粘滞分析

知识启动粘滞包括知识需求确认、搜索、匹配、评估和签约等环节,涉及的范畴包括:问题界定、知识渠道、组织战略、评价方法和利益分配。当企业遇到问题时,首先要界定问题性质和结构,确定所需知识或技术类型。其次,对知识来源(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咨询机构、中介组织等)进行捕获(capture)和采集(collect)[27]。知识信息获取渠道会影响知识搜寻效率,在孵企业可以通过自身或者孵化器的社会资本网络进行搜寻。搜寻到目标知识源后,需要建立知识评估机构,对目标知识的技术、经济和社会价值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及筛选[28]。企业的组织战略和评价方法对评估结果有较大影响。最后,在选定目标知识源后,需要与知识源进行知识转移协商和谈判,只有公平、公正且兼顾双方利益的合作才有可能成功。

4.3 知识发送粘滞分析

知识发送粘滞包括知识编码和发送两个环节,涉及知识属性、转移意愿、转移能力和发送渠道4个范畴。知识属性是指知识本身具有的内隐性、嵌入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知识内隐性是指知识不可编码和不易表达;知识嵌入性是指知识嵌入到某种载体中。Argote &Ingram[28]认为,知识嵌入组织及组织网络内个体、任务和工具三种要素中,嵌入工具的知识具有较好的编码性,而嵌入个体和任务的知识具有内隐性。知识发送方的转移意愿越强烈,被分享和转移的核心知识数量就越多。Simonin[8]认为,知识发送方采取知识保护措施,会导致知识接收方无法了解知识的因果关系,造成知识模糊。知识发送方的转移能力越弱,知识编码度就越低,越不利于知识接收方解码和吸收。缺乏知识传授经验会导致知识发送方难以采取合适的知识转移方式,而不恰当的知识转移渠道和时机易形成知识转移的遗漏、破损以及滞涩 [29]

4.4 知识互动粘滞分析

知识互动粘滞是指知识转移双方的沟通、交流和反馈,包含信任与态度、双方距离、社会资本、沟通能力和关系协调5个范畴。Davenport &Prusak[29]指出,信任是知识转移的前提,特别是隐形知识转移的先决条件。在不信任情形下,恐惧、警惕、怀疑等心理易引起不友好和敌对态度,抗拒输出或者拒绝接收,导致知识转移活动难以进行。知识转移双方距离表现为知识距离、文化距离和物理距离。知识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知识转移[30],知识距离过大易导致知识接收者难以理解和吸收,知识距离过小则没有转移价值。文化差异会影响价值判断、组织交流、人员流动等方面。物流距离会影响沟通交流频率,距离越远,知识转移速度越慢,距离越近,知识转移越容易发生(陈怀超等,2017)。企业与知识网络成员的空间邻近有利于双方互动和交流,增进相互信任和感情,非正式接触更容易触发隐性知识转移[31]。知识转移双方的社会资本数量和质量影响知识双方信任度,拥有共同信任的第三方能增强双方信任和合作意愿,并有效化解矛盾、减少利益冲突。

4.5 知识吸收粘滞分析

知识吸收粘滞包含知识编码接收意愿、理解、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4个环节,涉及知识接收方理解能力、接收意愿、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4个范畴。知识吸收方理解能力是指知识吸收者对知识编码的解码能力,包括聆听、快速反应和知识还原能力[32],理解能力影响知识吸收和整合。Gupta &Govindarajan[32]强调知识转移中激励知识吸收个体的重要性(知识吸收意愿),知识吸收者由于对外来知识不了解会产生抗拒、消极怠工和假意接收等问题[33],严重时会直接拒绝或抵制外来知识。知识吸收能力涉及知识理解、整合和应用3个过程,不仅影响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融合,还会影响知识发送方对知识转移效果的预期和转移动机[34]。知识迁移能力是指知识整合后在新问题情境下创造性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基础是组织惯例和过程,对知识消化、吸收、转化和开发有重要影响[35]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在孵企业半结构化访谈获取的原始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构建了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ISIA理论模型。主要发现:第一,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包括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发送粘滞、知识互动粘滞和知识吸收粘滞4个维度的主范畴和18个子范畴。4个知识转移粘滞维度清晰展示了知识转移粘滞发生、发展、形成的完整过程,勾勒出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的全景图。第二,知识转移粘滞维度之间存在相互影响。首先,在知识转移中,前向阶段的知识转移粘滞会对后续阶段的知识转移粘滞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次,每次知识转移中的知识转移粘滞均会对后续的知识转移造成正面或者负面影响,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第三,知识主体(知识发送者和接收者)在知识转移粘滞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个不同阶段知识转移粘滞的形成大多与知识主体密切相关,18个子范畴中除知识属性和知识渠道外,其余范畴都与知识主体有关。因此,知识转移粘滞的管控和治理需要知识主体积极参与,如何更好地激励知识主体并提高知识主体能力是关键。

5.2 理论意义

首先,本研究对在孵企业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了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ISIA理论模型,梳理出4个知识转移粘滞主范畴,揭示了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论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其次,ISIA理论模型不仅能为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对知识转移粘滞其它相关研究也具有理论价值。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现有研究采用的归纳和总结方法容易忽视或遗漏一些潜在的知识转移粘滞因素。而ISIA理论模型以运动和时间为主线,贯穿知识转移全过程,所有的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都不可能脱离知识转移过程,终究会被一一发现。ISIA模型揭示了知识转移粘滞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机理,对知识转移粘滞的成因、演化、管控和治理有一定理论价值。最后,本研究首次提出了知识启动粘滞维度。已有研究大多只关注知识发送、互动和吸收阶段的知识转移粘滞,忽视了知识启动粘滞,本研究在知识转移粘滞理论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转移粘滞理论框架。

5.3 实践启示

首先,应重点关注知识启动粘滞。所谓“万事开头难”,知识启动粘滞是知识转移过程的首要阶段,对后续知识转移粘滞产生潜在和深远的影响。知识启动阶段要组织专家做好问题界定、战略与知识匹配、知识评估等工作,减少后续知识转移过程中形成知识转移粘滞的隐患。其次,树立知识转移系统观。各知识转移粘滞维度相互作用和影响,每个因素都影响整个知识转移的成败,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要从系统和整体角度研究与解决问题。再次,成立专门的知识转移机构。企业负责人担任机构领导,抽调生产、技术、市场等部门骨干力量,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对知识转移粘滞问题和经验加以交流总结,形成标准化规章和文件,加以学习和推广,提升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转移粘滞管控水平。最后,重视人的因素。知识转移粘滞形成大多与知识转移主体意愿、能力有关,既有能力又有意愿的知识转移主体才是知识转移成功的保证。要采用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包括提供绩效奖励、学习机会、晋升和挑战性工作,更大程度地赋予员工建议权和自主决策权,提高员工自由度和对失败的宽容度,鼓励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挫折的精神,营造尊重人才、宽松自由、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提高知识转移主体的知识转移意愿和能力。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文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研究尚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有待在后续研究中不断完善。①由于样本数量和代表性不足,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检验,后续研究可以选择更多行业类型、更多数量以及不同区域的知识密集型在孵企业进行研究;②作为一项探索性质性研究,在访谈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选择性记忆、理解偏差、主观臆断等现象,可能对研究结论效度产生一定影响,需要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多案例印证,以提高研究结论可靠性和有效性;③后续可以基于不同规模、不同性质(如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进行分析,以提升研究结论普适性。

参考文献:

[1] DRUCKER P.The post-capitalism[M].New York:Harper &Row Publisher,1993.

[2] 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83-103.

[3] 蒋永康,梅强. 基于鱼骨图和层次分析法的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169-177.

[4] 梁祺,苏涛永.孵化器知识服务对创新孵化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22,43(1):98-104.

[5] NONAKA.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1, 69(6):96-104.

[6] VON HIPPLE ERIC. Sticky information and the focus of problem solving: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J].Management Science,1994, 40(4):429-439.

[7]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2):27-43.

[8] SIMONIN BL. 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7): 595-623.

[9] 刘芹,陈继祥. 粘滞知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7,28(5):776-779.

[10] 翟运开. 组织间合作创新中的知识转移粘滞:内涵分析与要素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1):16-19.

[11] 王文韬,温佳怡,张震,等. 在线健康社区知识转移粘滞:从隐私计算视角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43(2):121-128.

[12] 李纲,巴志超. 科研团队中知识粘滞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1): 89-106.

[13] 孙金花,吴璨,胡健. 知识交流效率视角下虚拟学术社区社会资本对用户粘性的影响——基于知识权力的调节作用[J].知识管理论坛,2020,5(6):337-348.

[14] GILBERT M, CORDEY-HAYES M.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vation, 1996, 16 (6):301-312.

[15] 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22(10): 2-7

[16] 梅士伟.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17] PANDIT N R. The creation of theory:a recent application of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J].The Qualitative Report,1996, 2(4):1-14.

[18] 卞良. 中国研究型大学二级学院内部治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77.

[19] JULIET M CORBIN,ANSELM L STRUSS.质性研究的基础[M].朱光明,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27-28.

[20] STRUSS A,CORBIN J.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M].Sage Publications:Newbury Park,1990:25-36.

[21] GLASER B G. Theoretical sensitivity[M].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1978:35-60.

[22] 周鼎,夏立新,秦晓琪,等. 在线学习社区知识交流行为模型构建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J].现代情报,2022,42(1):54-63.

[23] 孙建军,王树祥,苏志文,等. 双元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创新模式研究[J].管理评论,2022,34(5):340-352.

[24] 卡麦兹K . 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边国英,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5] 陈雁北,范锡龙. 时空与物质、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完美结合——深度科普解读双中子星并合多信使观测[J].物理,2017,46(12):817-827.

[26] LAURSEN K& SALTER. A Searching high and low: what types of firms use universities as a source of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 2004, 33(8):1201-1215.

[27] 魏江,冯军政. 企业知识搜索模式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6):55-60.

[28] ARGOTE L , INGRAIN P. Knowledge transfer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 150-169.

[29] DAVENPORT T H, PRUSAK L. Information ecology: maste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environ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7, 15(3):86-90.

[30] BRESMAN H, BIRKINSHAW J.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9, 30(3):439-462.

[31]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1): 99-119.

[32] GUPTA A K, GOVINDARAJAN V. Knowledge flows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 21(4):473-496.

[33] BIERLY P CHAKRABARTI A. Generic knowledge strategies in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 , 17 (Winter Special issue): 123-135.

[34] LANE P J, SALK J E, LYLES M A. Absorptive capacit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6): 1139-1161.

[35] 孟凡臣,刘博文. 跨文化吸收能力:跨国并购背景下知识转移过程的探索[J].管理工程学报,2019,33(2):50-60.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