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善国外研究回顾与展望

王长征1,徐龙超2,王盟迪3

(1.重庆工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67;2.台湾暨南国际大学 人文学院,台湾 南投 54550;3.重庆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

摘 要:科技向善强调科学技术在与社会的关联过程中形成对社会公益和公共价值的关注,反映智能时代科学技术与企业组织实现责任联结的有效方式,对指导新兴科技企业参与良好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计量和文献分析法对986篇外文文献进行梳理,剖析科技向善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过程,并基于2010—2020年文献明确当前和未来科技向善治理场景。研究发现:①科技向善在面向社会、科学技术现代性认识以及社会影响方面具有社会预见、社会能力和价值尺度内涵特征;②在过程层面,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采纳和可持续发展是科技向善实现因素,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与个体伦理困境合作得以实现;③在当前和未来治理场景下,科技向善聚焦于技术治理、组织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治理。

关键词:科技向善;科学技术;企业社会责任;科技治理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A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Prospects

Wang Changzheng1,Xu Longchao2, Wang Mengdi3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2.College of Humanities, Jin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Nantou 54550, China;3.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China)

Abstract:In the era of Industry 4.0 dominated by intelligent network,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inly marked by machine lear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vides better tools and solutions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social welfare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thus formed the academic focus and research on how to construct and realize a good society by technology.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emphasizes the attention to social welfare and public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associ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t also reflects the effective way of conne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terprise organizations in the age of intelligence to achieve responsibil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merging technology compan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good society. Drawing on bibliographic analysis methods, this study analyzes 986 foreign language documents to describe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 real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good, and by the key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from 2010 to 2020 , it clarifies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ends for good governance scenarios.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also emphasizes h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applied to a good society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goodness, which has three connotations: social goodn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ir relations. Its primary response is h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improve society or social welfare. As an abstract ideal in the real world, such values can outline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good society brought about by technology. First,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has the foresight to care for and shape a good society in the future. Second, it is a kind of social ability containing scie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ociety. Third, its criterion is value.

The research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focuses on two aspects. The first is to focus on enterprises' maintenance of social public value and public interest, including on enterpris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and normative model, etc. The other is to focus on social individuals' perception and response to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with emphasis on health, attitude and perception. This paper further integrates and summarizes the factors,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play of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base of realization, the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way of rea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goal of realization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Hence the realization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needs to be realized from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dimension and the ethical situation of the individual dimension, as well as the various cooperative 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Furth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governance,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scene of modern governance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The modern governance scenario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technological governance focusing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 focusing o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making and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vernance focusing on climate challeng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Given the practice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realistic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g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is, technology bad for social good. Thu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realization elements and practice process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realization possibility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under the scenario of Chinese governance in the future.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system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and study the complex mechanism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and society. At the practical level,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realization factors and process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under different action subjects, and strengthe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in China's governance scenarios.

Key Words: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Governance

DOI:10.6049/kjjbydc.202205078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3)09-0151-10

收稿日期:2022-05-26

修回日期:2022-07-1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2CGL034);重庆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255003)

作者简介:王长征(1989-),男,山东泰安人,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技术治理;徐龙超(1988-),男,广东广州人,台湾暨南国际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王盟迪(1990-),男,河南汝州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科技企业。

0 引言

在以智能网络为主导的工业4.0时代,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标志的科技创新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方案,科技创新在社会公益领域的定向研究和应用受到学者广泛关注[1],如芝加哥大学的Data science for social good与微软的Microsoft AI for humanity等方案和实验。早在1967年,学者Kenyon[2]对贫民窟教育进行研究时就提出企业不应仅追求产品利润,还应该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随后,伴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历史演进,学者Chapman[3]于2000年提出较为系统的“科技向善”概念,其基于强烈技术需求下“技术必要性”对社会价值侵害的考虑,强调技术趋势应与社会价值相联结。这种将技术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的“科技向善”观点在信息时代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并由此形成学界对“技术如何构建和实现良好社会”[4]问题的聚焦与研究。

在此背景下,现有关于科技向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社会应用领域,涉及医疗健康、智慧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转型、教育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产和信息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已有研究指出,技术作为一种优化工具或方案可对社会问题进行处理,但关于技术与良好社会科技向善关系缺乏完备的解释,即并非所有旨在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技术都能实现既定目标,技术只是与人的意图保持一致并提升了人的能力,人类主导下的科技产品和信息数据极易产生技术“黑匣子”困境[5],缺乏对技术社会意义和社会潜力的分析与评估。同时,已有研究关照科学技术应用,对于科技向善非技术性问题的思考较少,多是基于“善”探讨科技向善的内涵,表现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科技如何向善问题的“设计和规划”,受限于特定应用情境,忽略了信息网络时代科技向善的新内涵。因此,开展科技向善研究,理论上可明晰和丰富当前社会背景下科技向善的新时代内涵,实践上可以指导以新兴科技为主导的企业更好地参与良好社会构建。

基于此,本文以“tech*”和“social good”或“society”为主题检索词,在SSCI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将文献类型限定为article,语言类型限定为English,学科类型限定为business、economics、management、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computer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s、social issues、computer sci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时间跨度为1999—2020年,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收集的986篇文献样本进行分析。首先,参考文章被引频次,筛选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24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对986篇样本进行分析,探究科技向善焦点领域或重点要素;最后,对近10年科技向善文献进行梳理,明确当前和未来科技向善应用场景,为我国科技向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科技向善内涵与特征

1.1 科技向善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环境改善,良好社会构建成为全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技术改变和服务于社会的理念促进科技向善概念不断发展。科技向善强调的是面向过程、结果和未来发展的“善”,具有社会的善、科学技术及两者关系三方面内涵。

(1)科技向善源于对“善”的研究。已有学者认为“善”是一个道德范畴,反映人类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观,是评价社会行动和价值体系的道德标准[6]。在经济生活领域,“善”被视为一种面向个体利益的社会福利,可以减轻消费者等社会群体的生活压力[7],企业营销行为也被赋予对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进行维护的责任[8]。因此,当“善”被视为一种面向公共利益或社会利益的道德标准时,其在社会生活、医疗健康、企业市场等不同领域外化为社会福利、社会利益、公共利益等形式,具有区别于“正当”和“权利”的意义。其中,正当侧重于对他人从事某项行为的评价,依据成文规范或不成文规范,即法律和道德,而善的行为更侧重于从道德或价值判断上获得证成;一般意义上的权利是指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的法律权利,拥有权利意味着个体可从他人负担的义务行动中受益,但权利并不能覆盖所有使公众受益或可接受的行为,还需要道德上的善作为补充。因此,基于对“善”所面向对象和具体表现的考虑,将其定义为关照社会认同和社会道德的社会公益价值观,以此反映个人、商业结构和整个社会在维持生活条件及减少不利影响等方面所采取行动的一致性程度,即在环境正义、包容、和平等领域,以道德系统和技术实现个人、社区与社会福利,旨在促进社会正义[9]

(2)科技向善基于对科学技术的现代性理解和认识。良好社会本质上是在善的原则下对技术创新伦理进行评估,社会是认识和研究科学技术的基础。对科学技术的接纳和认可不仅表现为技术变革,还表现为社会设计和规划方式,是一种过程而非形式,运用科学技术创建良好社会反映的是科学技术如何体现采纳者或创新者信念、社会关系以及环境变化等[10]。从科学技术工具性角度看,科学技术可以超越传统资源限制,通过技术特性和共享特点扩大服务范围,在社会不同主体间建立跨领域跨平台新型社会联系;同时,技术带来的先进生产力也会创新社会生产方式,为社会发展和公益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在科学技术价值层面存在技术中立性和技术决定论两种观点,技术中立性认为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只有在特定使用情境下才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但这种使用情境会限制技术研究范围,而脱离技术工具意义和优势,则会破坏技术中立性。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与社会后果存在因果关系,排除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显然不合理。两种视角提供了对科学技术的综合性认识:科学技术与某些社会影响存在因果关系,即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引入和使用科学技术产品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后果,且科学技术通过创造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约束情境使技术产品有益于社会。因此,如果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有可能会产生技术使用个体或企业的“私人”问题,但从社会意义上讲,却是“公共”问题[4]。基于此,对技术的认识需要考虑技术人员、企业或者社会等行动主体,在社会关联情境中把握科学技术对良好社会的贡献。

(3)科技向善强调科学技术及其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在微观层面,科学技术产品通过3种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首先,科学技术会影响用户行为以及用户与他人建立的社会关系,这取决于科学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重塑,也取决于科学技术拥有者、使用者与其他社会用户的差异,如出行工具创新影响人们的住所分布。其次,科学技术不一定适合每位用户[11],某些用户可能无法有效使用科学技术,这是由用户身体特征、知识、技能、兴趣或社会地位(资源获取能力)差异所致。科学技术产品的出现虽然会使部分用户受益,但同时也会排斥或边缘化其他用户。最后,科学技术产品在社会中的良好应用需要与客观物质条件及社会背景相匹配。一方面,物质基础和社会背景为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新的科学技术会刺激社会创造新的背景条件以使自身发挥良好功能,这种新的社会背景条件可能是某类基础设施或社会组织,抑或是新的社会制度,从而促进新文化形式和系统的形成[12]。因此,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影响,科学技术为政治概念的提出提供实现路径,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这些反过来会塑造科学技术的特定应用或赋予科学技术以新的社会意义。

因此,科学技术产品在与社会的关联过程中形成对社会公益和公共价值的关注,科技向善作为一种价值或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刺激社会创新,实现技术与个体或企业责任的联结,同时以公平、包容原则驱动社会公益可持续发展。

1.2 科技向善特征

科技向善首先需要回应的问题便是科技如何带来良好社会或社会公益的善。良好社会应保证个体享有最低限度福利,以机会均等为目标,并将其抽象化为价值观,即人们在现实世界努力实现的理想[13]。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一是对社会商品或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加以安排,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弱势群体受益,为其提供机会均等的生活和发展条件;二是对个体信息加以保护,个体有权管理或控制与自身有关的信息;三是个体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并且不受限制地作出选择和计划,以他们认为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和价值的方式行动;四是制度安排不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4]。社会正义、信息隐私、人的自主性和发展可持续作为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观,勾勒出科技带来良好社会的意义和特征。

(1)科技向善具有关照和塑造未来良好社会的预见性。技术创新不仅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而且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变革效应。一方面,预见性允许更包容性的政策制定,主张邀请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和设计关键技术决策方案;另一方面,预见性着眼于长期发展,以寻求与未来目标相关性更密切的整体性解决方案。预见的目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塑造未来,技术预见性意味着要了解技术创新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技术社会维度代表技术塑造良好社会的影响因素,针对技术的社会意义进行“谈判”和讨论,以确保技术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益服务。技术预见性关照公共价值,即技术是否被赋权[14],而不是要求人们采取以技术为主导的生活方式,更不是以牺牲他人或其他生活方式为代价。因此,技术应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福祉是技术预见性的主要核心,因此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往往会将技术与政策实施结合起来,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预见目标,这样才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15]

(2)科技向善是一种内含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的社会能力。科学技术具有面向社会公益的特性,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只有当其表现为非对抗性(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和非排他性(一个行为者使用并不妨碍其他行为者利益)时,科学技术才被视为一种公益或公共物品。考虑到现实情况,无论是私人产品还是公共产品,科学技术都必须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实现其公益特性需要一个集体系统的过程。首先,科学技术的社会公益性体现为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即能否促进创新和社会发展,并对个体价值予以关注。也即,科学技术的社会能力价值只有在改善个人生活时才能建立与社会的相关性,科学技术应用是科学技术社会能力的直观体现;其次,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并不总是成正比,科学技术的社会能力需要根据其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判定,需要接受集体赋权和道德评价[16]。因此,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能力需要集体的共同努力以及不同机构之间的通力合作;最后,科学技术所需的集体赋权不仅需要个体努力,还需要考虑赋权发生和实现的场所,即社会结构。通过赋权获得科学技术生产和社会能力意味着需要承担相应义务,即通过共同规范使科学技术与社会个体产生联系。基于此,科学技术作为面向社会公益的社会能力,一方面表明科学技术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质,另一方面表明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对社会有益。

(3)价值是科技向善的尺度。面向良好社会构建的科学技术不仅应具备为良好社会提供幸福和正义的内在价值,还应具备为维护良好社会提供基本支持的工具价值。科学技术在技术设计和开发阶段就需要作出政治或道德选择以及特殊努力,以确保科学技术考虑到良好社会的基本价值,即“设计中的价值”。换言之,促使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科学技术开发和设计需要将价值观作为设计规范,具体包括与所有人利益都相关的价值[11]。同时,科学技术的影响不是由技术产品和系统本身造成的,而是嵌入特定社会结构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引入一项新技术,需要利用社会结构重置规则或规范,以促进科学技术所期望的社会结果的实现,而这种社会结构或规范是价值外化的体现[17]。良好社会构建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个体差异导致道德评判不同,因此技向善需要考虑价值的多面性以及不同概念。价值是科技向善的尺度,科学技术产品和服务应呈现更多社会视角,所有个体都应参与科学技术发展决策,并对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保持警惕和预防。

2 科技向善实现机制

本文利用Citespce文献计量软件对986篇文献样本进行分析发现(见图1),科技向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社会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围绕企业(company)、企业社会责任(CSR)、行为(behavior)、规范模式(model)等展开研究;二是社会个体对科技向善的感知和反应,重点表现为健康(health)、态度(attitude)和感知(perception)。本文对科技向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和归纳,展现科技向善的实现过程。

图1 科技向善研究核心关键词分布
Fig.1 Distribution of core keywords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2.1 科技向善实现影响因素

关于科技向善如何实现,现有研究多关注科学技术在现实社会场景中的应用以及社会公益价值如何体现,以反思如何更好地使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场景发展,这种应用型研究在科技向善实现的影响因素方面达成共识,即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通过对科学技术的采纳,构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

(1)科技创新是科技向善实现的基础。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伴随着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的到来,各种科学技术层出不穷,大数据、智能商业、大数据分析、云系统等技术创新为社会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条件。科技创新更多体现为对非技术层面的影响,即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和社交网络,使人们跨越地域限制便可实现新价值或新想法交流和合作,能够融合各种思维方式促进文化多样性,从而推动社会和政治变革。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价值创造方式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也改变着社会结构,推动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出现,对社会基础设施、工作教育、日常生活、身心健康等产生显著影响[15]。因此,科学技术创新是良好社会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驱动力,脱离科学技术对良好社会和社会公益的讨论只是一种“理想”设计。

(2)科学技术的采纳和使用是科技向善的实现方式。科学技术只有被运用到社会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科学技术被采纳和使用主要发生在企业、社会机构等组织,对采纳和使用的讨论本质上是对科学技术采纳动机进行分析。组织机构采纳和使用科学技术的动机主要表现为4种形式:一是研发动机。信息社会和新技术产品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们对科学技术知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变得复杂多样,这种外部需求会影响企业科学技术投入和产出;二是学习动机。科学技术已成为企业或组织机构创新发展的主要来源,缩小与其它企业之间的差距、学习新科学技术以平衡已有不足、发挥科学技术的最大化价值成为企业获取更高绩效和加强合作的重要选择[18];三是战略动机。经济市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多,企业或组织机构发展除追求利润最大化外,还应兼具道德和社会责任[6,15],需要将企业或组织战略定位与良好社会构建相联结;四是竞争动机。科学技术作为核心要素,是企业或组织机构突破竞争、寻求发展的重要方式。

(3)可持续发展是科技向善实现的目标。科技向善对于社会公益和良好社会的追求意味着科学技术应用应面向未来[4],这种可持续性一方面是对社会公益的维护,即“向善”方向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技术本身除关照绿色环境和资源循环外,还需要供应多样充足的科学技术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

2.2 科技向善的实现过程

科技向善意味着科技对良好社会公益的追求,需要通过科学技术使用者和享用者之间的互动得以实现。将科技向善置入企业,其对社会公益的维护赋予企业运用科学技术获取社会价值,体现为社会用户或个体对企业技术产品或服务所作出的评价或反馈。因此,科技向善实现过程需要从主体和行动视角加以考察,即企业维度、社会个体维度以及两者行动关系维度。

(1)企业维度:企业社会责任(CSR)。在可持续性市场导向下,企业技术产品被赋予社会公益的价值意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必要条件[19]。作为社会公益的重要主体,企业通过对社会责任(CSR)的塑造实现社会公益目标。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将环境发展作为企业决策的自愿管理模式,是企业对所有社会关系主体(合作伙伴、消费者、公司员工)所履行的责任。社会公益是对企业公共关系进行调节的一种动机或措施,如企业树立关心社会公益的正面形象,或用对社会负责的结果弥补商业营销不足[20]。由此形成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强调企业和工会独立性的中欧模式、国家对各级社会和劳动关系积极调适的北欧模式、以企业高度自愿为特征的英国模式以及以政府对企业行动激励和监管为特征的欧洲大陆模式[6]。无论是企业自愿还是国家调控,企业社会责任都体现出一种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模式指向企业营销市场实践,认为企业应以道德原则为指导,以实现有效、高效、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8]。尽管企业市场营销和公益社会营销可能会采用相同的市场运作方式,但遵循社会责任的社会营销旨在提高与社会福祉相关的社会公益,关注制度认可和资源支持,追求企业竞争优势和盈利基础[21],是一种双赢模式。

(2)社会个体维度:伦理情境。相较于企业,社会个体层面更关注伦理情境。Cicmil &O'Laocha在社区发展和社区参与研究中指出,社会公益具有地方性和情境性要求,需要通过共同定义和创造面向社会公益的人的集体行动来实现,这种共同性特点反映出伦理要求[22]。美国气象局在推行有利于公共环境改善的国家纳米技术倡议(NNI)时,由于没有充分回应技术如何改善和减损人类福祉的社会伦理问题而未实现社会公益[23]。在政治话语情境下,对残疾人的健康护理被视为社会公益的一种附属品,医疗健康因其政治价值而被证明是一种社会公益[24]。即使在企业内部,企业高管个人态度和利益选择也会影响社会公益[20]。虽然在不同情境下社会公益表现方式不同,但社会公益的实现需要不同社会、生活或工作情境具有包容性,在此基础上所有成员都可以依赖道德伦理而感知个体价值[25]。伦理影响个体面对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时所作的选择[26],尤其在社会公益活跃领域,个体态度与社会公益结合能够激发个体兴趣,是社会公益伦理形成的基础[27]。因此,在社会公益视角下,个体自我感知和态度形成社会公益的伦理基础以及个体对社会公益回应与选择的依据。

(3)行动维度:合作关系。社会公益在互动过程中形成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表现为基于决策者判断的工具利益关系,以促进和支持对社会利益的主张,判断动机是构成群体身份的价值观或核心规范[28-29],因此社会价值取向对于理解社会公益运作机制至关重要。在经济学视角下,尤其在共享经济和信息时代,企业市场行为表现为一种交换形式,受市场契约精神的影响,企业产品需要对消费者或合作方负责。但在面向社会公益的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营销活动存在对立关系:一方面,为提高行业利润率而采取的商业营销活动会促进不健康或违背社会公益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向消费者传递社会公益信息,这可能会损害企业利润。因此,在社会公益要求下,企业行为选择是一种公益博弈过程,理性利己主义者会关注利益和风险,无法为社会利益作出贡献[30]。因此,企业与社会公益间从“零和博弈”交换方式转向“互动双赢”合作方式。美国、欧盟和英国人工智能报告都明确提出合作在社会公益互动中的重要性,指出应将合作与价值观紧密结合,企业不同产业链在关系、教育、沟通和共同责任等领域的合作有利于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31]。对于社会个体而言,从合作中受益,个体态度和感知是社会公益合作行动的体现,对合作具有指导作用[32]。个体对社会公益合作形式作出反馈和评价,个体需求影响社会公益合作范围、深度和形式,社会公益合作面向整个社会福祉,在此情境下社会与个体均会受益。

2.3 科技向善实现的合作形式

科技向善通过一系列合作行动实现,这种合作并不特指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互动,而是指企业或社会机构如何将科学技术与社会公益及良好社会的“善”融合或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两者合作绩效和目标。科技向善面向过程、结果和未来,意味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公益价值贯穿于每个环节,在科学技术不同采纳动机下呈现出不同合作形式(见表1)。第一,价值内嵌合作形式。在科学技术研发采纳动机下,社会公益价值观嵌入到科学技术研发设计之中,即科学技术在研发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其对社会价值的维护,是一种面向社会价值的技术设计,这种技术设计将工具性和价值性联结起来。第二,价值重塑合作形式。学习动机要求对科学技术进行更新、引入和平衡,而社会公益价值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附加值进入原有科学技术之中,通过对原有科学技术价值的重塑,实现向社会价值的延伸。第三,价值扩大合作形式。在战略动机下,企业或组织机构需要提高社会责任标准,企业社会活动中的社会价值要求日益凸显,从以经济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价值导向逐渐转向如何与社会价值建立关联的战略发展层面[6]。第四,价值工具合作形式。在竞争动机下,企业或组织为获取更多市场资源、客户和利润,会采取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竞争策略。在信息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价值的关照成为企业竞争或发展的有力工具,在利益驱动下,企业会以社会公益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工具。

表1 不同采纳动机下科技向善合作形式
Tab.1 Cooperation forms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with different adoption motivations

动机合作形式特征研究案例 研发动机价值内嵌关注设计阶段内部化处理人工智能(AI)如何用于社会公益分析与设计[33]学习动机价值重塑关注价值延伸移动大数据技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促进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实现[34]战略动机价值扩大关注未来发展与社会责任欧盟、乌克兰将社会公益的根本价值作为社会责任,以对社会关系进行调节[6]竞争动机价值工具强调价值驱动发展3家企业竞争优势得益于通过社会公益获得创新资源[21]

社会个体在科技向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表现为价值利益及价值评估合作。一方面,科技向善能够解决社会个体面临的部分社会问题或满足其相应需求,社会个体从中可以获取科学技术所附加的社会价值。如科学技术升级对智能社会进行“简化”,社会个体可以付出较少成本使用新技术产品,改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享受到技术红利,并创新消费、医疗、教育等形式,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12];另一方面,社会个体在科技向善合作中扮演着反馈者角色,即作为科技向善行动者参与科技向善过程,以面向社会公众的“反思性调查”对科技向善进行讨论、评估和反馈[35]

相较于企业而言,尽管社会公众在科技向善合作行动中处于相对“隐性”位置,但社会公众的价值需求与科学技术所追求的良好社会要求一致,只有公众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科学技术面向整体社会的建构才足够牢固,因此社会公众可对科技向善合作过程和价值进行修正。

3 科技向善现代化治理场景

现代化治理是科学技术活跃的新社会场景,在科学技术视角下,治理所要求的公众参与被视为一种将公众观点纳入科学决策的技术治理工具,此时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能够实现需求或引起物质变化的技术和实践上来,这为公众参与科技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可能,并促进现代化治理绩效提升。因此,治理体现出向善的意义,科学技术在现代化治理场景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向善的重要实践。本文对2010—2020年文献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当前科技向善的研究重点和未来现代化治理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将科技向善现代化治理场景划分为3部分:聚焦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augmented-realiy、big data等)的技术治理,聚焦于组织决策和创新(adoption、decision-making、innovation等)的组织治理,以及聚焦于气候挑战、环境污染(climate、air pollution等)的可持续发展治理。

图2 2010—2020年科技向善重点研究领域
Fig.2 Key research fields of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from 2010 to 2020

(1)技术治理层面研究强调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层出不穷的科学技术创新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大数据分析方法、商业智能化、云系统以及VR增强技术,为传统经济、科学和社会生活注入新元素。当技术被置于社会情境时,其被赋予面向良好社会构建的治理意义,这种意义除能够创新良好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环境外,还能够创新社会政策。科学技术创新政策以技术发展和工业增长为重心来应对当前社会、经济和环境挑战,不仅强调企业的积极作用,而且还主张由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如创新型公私伙伴关系、新型监管政策等,是科学技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协调性和系统性社会技术创新解决方案[36]。在此之下,技术发展的工具性创新与社会发展的价值性要求在技术治理层面得以共生。

(2)在组织治理层面,科技向善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组织战略、决策、文化等要素变革和应用。相较于以组织结构为特点的传统组织治理,科技向善更突出公众参与和公共部门治理的意义。一方面,增加公众参与机会。在科学技术视角下,治理的本质是科学技术与公众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和技术关系[37],科学技术能够创新国家和社会治理手段,将更多行动主体或利益相关者纳入治理行动框架,使得公众参与治理的机会以及表达需求的方式愈发丰富,公众可参与到关乎个人利益发展的相关决策中来;另一方面,促进公共部门开放式创新。科学技术更新、公众参与促使越来越多的公共部门采取开放式创新模式,科学技术推动开放式创新以一种超越预先定义的边界管理范式,通过非传统机制使外部创新者(公众公民、私营部门、研究教育机构等)参与公共部门决策,促进创新和社会价值实现[38];同时,科学技术还为公共管理部门提供开放式创新技术支持,如公共部门Web2.0升级、App应用以及云数据处理等新技术治理形式。

(3)在可持续发展治理层面,科学技术发展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其本质是对未来的预测和塑造。基于对未来社会福祉和正义的考虑,可持续性是建立良好社会的标准和必要的工具价值。一方面,可持续性要求科学技术设计、研发和产品可持续。首先,科学技术产品要求使用可生物降解或可循环利用材料,这些材料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并且必须嵌入自身可持续性生命周期;其次,科学技术设计要考虑社会整体利益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以技术远见性将设计置于未来发展情境之中[39];最后,科学技术作为可持续性的维护系统,通过刺激可持续行为限制不可持续行为。另一方面,传统预测通过线性过程接近未来,但不足以响应那些需要对计划进行根本性调整所引发的不连续性和不适应性。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变革与社会分析交织相联,以治理发展和社会价值为导向的技术预测方法倾向于促进面向未来良好社会构建及治理绩效的技术创新或治理行动;同时,当某些结果不符合治理或价值要求标准时,技术预测可使某些行动措施暂停[15]

4 结语

4.1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科技向善在科学技术和良好社会的交织与发展中逐渐清晰,其广泛的治理应用成为当前科技向善的研究焦点,这也是技术信息时代和社会治理背景下多重现实发展的需要。本研究从科技向善内涵特征、过程实现、治理场景等方面呈现科技向善研究分析框架(见图3)。研究发现,科技向善置于社会向善或良好社会研究视角下,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聚焦于在科学技术应用中重塑科技向善的内涵,突出表现为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个体伦理要求在科技向善中的价值合作,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场景是科技向善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图3 科技向善研究分析框架
Fig.3 Analysis framework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for social good

回归到我国科技向善的实践情境,科技在向善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性困境,即“科技不善”。科技向善是指科技开发者或使用者(尤其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和应用时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可持续创造。基于对科技向善内涵特征的考察,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向善存在一个核心问题,即企业科技向善的动力是追逐利益还是注重价值。基于逐利的考虑,多数企业不会把“向善”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甚至还会利用科技“黑箱”谋取私利[40]。换言之,企业逐利目标建立在遵循社会向善价值逻辑之上[41],映射科技向善实现过程,科技向善既要解决不善的问题,也要规避不善的可能,以社会向善的伦理规范约束科技创新与应用[42]

基于此,在对科技向善实现要素和实践场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考量中国治理场景下科技向善实现的可能。已有学者从理念、行为、内容和制度4个维度解析科技向善[43],本研究则呈现出科技向善的治理场景。具体而言,在技术治理场景中,科技创新和应用要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预防紧密相连,将科技的技术价值与向善的社会价值相融合,使科技向善成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治理的动力源。组织治理场景应指向多元科技创新主体理念及行为塑造,将企业资本逻辑和价值逻辑有效联结,使企业与社会需求建立有效对接,以科技驱动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价值创造。在可持续治理场景中,科技向善是面向整体社会的“善”,治理领域复杂交织且相互影响,除环境领域外,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44]等领域也应以制度性规范和使命实现科技向善的整合性发展。

4.2 研究启示

本文对科技向善的核心内涵和应用实践进行梳理,为洞察和推进我国科技向善本土性构建提供了认识基础。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科学技术整体社会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既是我国科技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构建良好社会的途径。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启示:

(1)完善科技向善概念体系。在工业4.0时代,科学技术变革对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学者们开始积极探讨科技向善的内涵。因此,对于科技向善的研究除从已有演变脉络和应用研究着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下科技向善的意义进行挖掘,形成广泛有效的概念体系。

(2)开展科技向善与社会动态关系复杂作用机理研究。科技向善主要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考虑到社会多元性、差异性和变迁性,科学技术与社会呈现出复杂的动态关系,因此需要运用多元整合视角解释这种复杂动态关系。一方面,科学技术虽然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构建,但社会个体成员在重要领域却对科技向善提出“善恶论”、技术责任和政治原则等伦理难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也可能存在负面影响,需要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复杂动态关系的作用机理进行阐释。因此,未来应基于科技向善概念和多元整合视角,结合丰富的应用研究案例和实证研究方法,揭示这种复杂动态关系的作用机理。

(3)积极探索不同行动主体科技向善实现过程。科技向善作为一种工具,将不同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以重构对未来社会的理解[15]。经济市场是科学技术发挥作用的主战场,也是科学技术效用最大化的直接体现,但科学技术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同时,也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因此对科技向善的研究要关照到尽可能多的行动者层面,探究不同行动者主体参与科技向善的动机,构建科技向善研究整体性解释框架。

(4)加强科技向善在我国治理场景的应用。科技向善在治理领域的现实关照不应仅局限于科学技术作为有效工具对治理效果所作的贡献,也要关注科学技术向善价值要求与我国治理现实之间的联结,即通过科技向善推进现代化治理进程也是科技向善在治理场景的价值反映,是一种立足本土、现实和未来的研究方式。

参考文献:

[1] ERCAN O, SAMET G. Literature review of Industry 4.0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20, 31: 127-182.

[2] KENYON R L. Industry's broader contributions:realization is coming that more than products and profits can be contributed to our society[J].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News Archive,1967,45(36):5.

[3] CHAPMAN G. Shaping technology for the "good life": the technological imperative versus the social imperative: 7th direc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advanced computing symposium, seattle, may 20-23, 2000[C].MIT Press,2004.

[4] MARK C. Technology and the good society: a polemical essay on social ontology, political principles,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echnology[J]. Technology in Society,2018,52:4-9.

[5] TOMASEV N, COMEBISE J, HUTTER F. AI for social good: unlocking the opportunity for positive impact[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11(1):2468.

[6] TETIANA G, NATALYA T, IVAN T.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conomic enterprises as a social good: practice of the EU and Ukraine[J]. Baltic Journal of Economic Studies, 2020, 6(3):24-35.

[7] MONICA R. Harnessing technology for the social good: empowering consumers with immediate feedback and self-directed means of care to address affordability, access, and stigma in mental health[J]. Health and Social Wwork, 2020, 45(2):135-137.

[8] NATALIA S, KRZYSZTOF K. A human rights-based approach to the social good in social marketing[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9, 155(3):871-888.

[9] BARAK M E M. Social good science and practice: a new framework for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rial research in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J].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Leadership, 2019, 43(4):314-325.

[10] SHIN D, LEE C. Disruptive innovation for social change: how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n be best managed in social context[J].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2011, 28(2):86-100.

[11] BREY P. The strategic role of technology in a good society[J].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18, 52:39-45.

[12] KACERAUSKAS T.Technologies in creative economy and creative society[J].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nomy, 2015, 21(6):855-868.

[13] ETZIONI A. The good society[J].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1999, 7(1): 88-103.

[14] KERR A, HILL R L, TILL C.Technology in society the limits of responsible innovation: exploring care, vulnerability and precision medicine[J]. Technology in Society,2018,52:24-31.

[15] CAIXIA M, RYU K, ALEXANDER B, et al. Technology foresight for social goo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2050 from a global expert surve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20,153:119914.

[16] MORMINA M.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s social goods for development:rethinking research capacity building from sen′s capabilities approach[J].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19, 25(3):671-692.

[17] WEST R. Rights, capabilities, and the good society[J]. Fordham Law Review, 2001, 69(5):1901-1932.

[18] LAGES L F.VCW value creation wheel: innovation, technology, business, and socie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 69(11):4849-4855.

[19] VISWANATHAN M,SETH A,GAU R.Ingraining product-relevant social good into business processes in subsistence marketplaces: the sustainable market orientation[J]. 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 2009, 29(4):406-425.

[20] GAO F, LISIC L L, ZHANG I X. Commitment to social good and insider trad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4, 57(2-3):149-175.

[21] ROY K, KARNA A. Doing social good on a sustainable basis: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social businesses[J]. Management Decision, 2015, 53(6):1355-1374.

[22] CICMIL S, O'LAOCHA E. The logic of projects and the ideal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al good, participation and the ethics of know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ing Projects in Business, 2016, 9(3):546-561.

[23] SANDLER R, KAY W D. The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and the social good[J].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and Ethics, 2006, 34(4):675-681.

[24] WALKER G. Health as an intermediate end and primary social good[J]. Public Health Ethics, 2018, 11(1):6-19.

[25] BRIMHALL K C, SAASTAMOINEN M. Striving for social good through organizational inclusion: a latent profile approach[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2020, 30(2):163-173.

[26] RIXOM J, MISHRA H. Ethical ends: effect of abstract mindsets in ethical decisions for the greater social good[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4, 124(2):110-121.

[27] GARLINGTON S B, COLLINS M E, BOSSALLER M R D. An ethical foundation for social good: virtue theory and solidarity[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2020, 30(2): 196-204.

[28] HUO Y J. Justice and the regul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when and why do group members deny claims to social goods[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2, 41(4):535-562.

[29] REGE M, TELLE K. The impact of social approval and framing on cooperation in public good situation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4, 88(8):1625-1644.

[30] DIJKSTR J. Explaining contributions to public goods: formalizing the social exchange heuristic[J]. Rationality and Society, 2012, 24(3):324-342.

[31] CORINNE C, SANDRA W, BRENT M,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good society": the US, EU, and UK approach[J].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18, 24(2):505-528.

[32] BROMAN T. The semblance of transparency: expertise as a social good and an ideology in enlightened societies[J]. Osiris, 2012, 27:188-208.

[33] FLORIDI L, COWLS J, KING T C, et al. How to design AI for social good: seven essential factors[J].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20, 26(3):1771-1796.

[34] POOM A, JARV O, ZOOK M, et al. COVID-19 is spatial: ensuring that mobile Big Data is used for social good[J]. Big Data and Society, 2020, 7(2):1-7.

[35] KRABBENBORG L. Creating inquiry between technology developers and civil society actors: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s around nanotechnology[J].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thics, 2016, 22(3):907-922.

[36] BUGGE M M, COENEN L,BRANSTAD A,et al. Governing socio-technical change: orchestrating demand for assisted living in ageing societies[J].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18, 45(4):468-479.

[37] FLEAR M L, PICKERSGILL M D. Regulatory or regulating publics the European Unions regulation of emerging health technologies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J]. Medical Law Review, 2013, 21(1):39-70.

[38] MESO P, DATTA P, MBARIKA V. Moderat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fluences o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good governance: a study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86-197.

[39] LUBCHENCO J. Entering the century of the environment: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science[J]. Science, 1998, 279: 491-497.

[40] HOLZMEYER C. Beyond AI for social good(AI4SG): social transformations-not tech-fixes-for health equity[J].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2021, 46(1-2): 94-125.

[41] TIGARD D W, CONRADIE N H, NAGEL S K. Socially responsive technologies: toward a co developmental path[J]. AI &Society, 2020, 35(4): 885-893.

[42] 潘建红,杨利利.责任伦理与大数据语境下网络舆情治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1):62-67.

[43] 杨淼,雷家骕.科技向善:基于竞争战略导向的企业创新行为研究[J].科研管理,2021,42(8):1-8.

[44] 张颖熙,夏杰长.科技向善赋能共同富裕:机理、模式与路径[J].河北学刊,2022,42(3):115-122.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