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间微休息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的解释

戴万亮1,吴 洁1,路文玲2,金彦龙1

(1.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6)

摘 要:员工是组织创新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如何激发员工创造力成为企业创新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对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间关系进行分析,解释工作繁荣与员工特质正念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采用经验取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5个连续工作日的多时点追踪调查,利用SPSS23.0、Mplus7.4等统计软件对655份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在个体内层次,每日工间微休息对当天员工创造力不具有显著直接影响;每日工作繁荣在当天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员工特质正念不仅可以调节每日工间微休息对当天工作繁荣的影响,而且可以调节工作繁荣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工间微休息;员工创造力;工作繁荣;特质正念;经验取样法

The Impact of Micro-breaks on Employee Creativity: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 System Theory

Dai Wanliang1, Wu Jie1, Lu Wenling2, Jin Yanlong1

(1.College of Management,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121013, 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China)

AbstractEmployees are the basic unit of a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ow to stimulate employee creativity has become a key problem in enterprise innovation.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has brought enterprises complex and dynamic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In order to gain an advantage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some enterprises impose more work intensity to prevent employees from committing negligence. Long working hours in high-intensity environment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employe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academia, scholars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micro-breaks 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mployees. Compared with rest outside the workplace, micro-breaks have an immediate effect on the recovery of employees' working ability and working state. At present, most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micro-breaks explain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micro-breaks on employe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ositive emotions, work status and work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mited personal resource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systematically explain the impact of micro-breaks on employe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mited resources; meanwhile employee creativity is crucial to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can it be affected by micro-breaks The answer has not yet been given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u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reaks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vent system.

This study uses the multi-level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The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the R&D personnel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Beijing, Tianjin, Shandong, Jiangsu and Liaon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order to avoid any social weighing problems caused by common method deviation and self-reporting, this study adopts the matching survey method of superiors and subordinates. The superior questionnaire mainly complet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daily creativity of employees. The subordinate questionnaires include the evaluation of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daily micro-breaks, daily thriving at work, daily sleep status and daily employee creativity. Finally 655 valid questionnaires out of a total of 740 are obtained to meet the research needs of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firstly, the micro-breaks do not have a significant direct impact on the employee creativity. Secondly, the thriving at work plays an mediating role between the micro-breaks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Thirdly, employee trait mindfulness plays a moder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reaks and thriving at work, such that the relationship will be stronger when employees have high rather than low trait mindfulness. Fourthly, employee trait mindfulness can further moderate the indirect effect of micro-breaks on employee creativity via thriving at work, which means that the higher the employee trait mindfulness level is, the stronger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hriving at work.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val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practice. 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t expands the impact of micro-breaks to employee creativity and opens the "black box"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reaks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the event system theory which can examine how micro-breaks affect employees from a dynamic perspective, this paper provides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realistic description of the changes that occur in individuals, and deeply explor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micro-breaks. At last, it investigates the mechanism of micro-breaks by using a cross-level research framework and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effectively reveal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breaks and employee creativity, and make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more reliable. In practice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nterprise leaders on how to promote employees creativity. Firstly,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strengthen the attention of micro-breaks. Managers could set up the rest areas for employees to take micro-breaks. Secondly, managers should help employees maintain work vitality and provide convenient channels for learning knowledge. Thirdly, managers should regularly organize employees to conduct mindfulness training, encourage employees to learn mindfulness decompression or mindfulness cognitive therapy, and ultimately improve employees' trait mindfulness levels.

Key WordsMicro-breaks; Employee Creativity;Thriving at Work; Trait Mindfulness;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DOI10.6049/kjjbydc.Q20220733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3)20-0141-09

收稿日期:2022-07-25

修回日期:2022-12-1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YJC630018);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LJKMR20221513)

作者简介:戴万亮(1981-),男,辽宁盘锦人,博士,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吴洁(1995-),女,江苏连云港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路文玲(1994-),女,辽宁朝阳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金彦龙(1963-),男,辽宁北镇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创新管理。本文通讯作者:吴洁。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协办

0 引言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然而,随着VUCA时代的到来,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科技、经济与社会深度融合,使得企业面临复杂动态的环境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一些企业对员工施加更高的工作强度,但员工在高强度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人格权部分明确加上休息权,这是回应员工健康需求的一种宣示。

在学界,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工作场所休息活动对员工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Trougakos &Hidge(2009)指出,相较于工作场所外的休息,工间微休息对于员工工作能力、工作状态的恢复具有即时效应。目前关于工间微休息的研究大多从个人资源有限的视角展开,解释了工间微休息对员工身心健康(Hunter等,2016)、积极情绪(Kim等,2018)、工作状态(Sonnentag等,2017)以及工作绩效(Lim等,2016)等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现有研究仅从资源有限视角展开,单方面因素很难系统解释工间微休息给员工带来的影响,不利于全面认识工间微休息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关于员工创造力是否受到工间微休息的影响,现有研究尚未给出答案。基于此,本研究从事件系统理论视角出发,试图厘清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倘若工间微休息能够影响员工创造力,那么,其内部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引入工作繁荣作为中介机制。工作繁荣指个体在工作中同时体验到活力和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2]。一方面,工间微休息可以帮助员工从工作任务中脱离出来,恢复活力;另一方面,工间微休息这一中断性事件会促使员工改变注意力焦点,打开员工学习的机会之窗(Marcie &Wanda,1994)。因此,本研究分析工间微休息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以此解答“工间微休息如何影响员工创造力”。

倘若工间微休息能够通过工作繁荣激发员工创造力,那么,其是否存在边界条件?根据事件系统理论,应同时考虑实体内在特征与经历事件对结果变量的交互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引入员工特质正念作为工间微休息与工作繁荣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特质正念反映的是一种以正念为基础的能力,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4]。Rich等(2010)研究认为,正念能迅速灵活地将员工意识和注意力从工作压力源中分离出来,使得员工从繁重的工作中获得精神休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特质正念将影响员工对工间微休息的体验感知,从而影响工间微休息的作用效果。具体来说,一方面,特质正念是个体对当下所经历事物的注意力和觉知,特质正念高的员工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正在发生的事情上,在工作任务与工间微休息的转换中更有效地实现恢复,增强工作活力[5];另一方面,特质正念强调不加评判地接纳,特质正念高的员工倾向于保持开放性,关注新信息,接纳多种观点(Langer &Moldoveanu,2000),进而有利于工间微休息过程中吸收新知识。因此,本研究将结合员工内在特征差异的作用,考察特质正念对工间微休息与工作繁荣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试图解答“工间微休息何时能够影响员工创造力”。

综上,本研究将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深入探讨工间微休息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过程及作用边界。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将工间微休息的影响结果拓展至员工创造力,打开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黑箱”。第二,以事件系统理论为基础,相较于以往个人资源有限视角来说,事件系统理论能够以动态视角考察工间微休息如何对员工产生影响,并对个体内发生的变化提供更全面和更真实的描述,深入挖掘工间微休息的内在作用机理。第三,采用跨水平的研究框架和经验取样的研究设计考察工间微休息的作用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揭示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动态关系,而且研究结论更具可靠性。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工间微休息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

在移动化和数字化时代,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方式给员工带来巨大压力。为有效促进员工健康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工间微休息所带来的积极效益。Kim等[6]将工间微休息视为一种自愿行为,即员工在任务期间自愿发起的、短暂的、与工作无关的、非正式的轻松休息活动。工间微休息区别于其它制度化的休息,员工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休息及休息时长,持续时间通常在十分钟以内。

创造力起源于心理学领域。Amabile等[7]认为创造力是指与产品、服务、流程相关的新颖而有用的想法或观点的产生。员工创造力是个体特征和情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Zhou &Shalley,2003)。Shally &Gilson(2004)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员工认为他们在时间分配上以及如何工作方面拥有一定自主权时,会促进其对新想法的探索和创造力提升。

根据事件系统理论,事件是实体的外在动态经历[3],对于事件中的任一实体,事件都是其外在情境[8]。首先,Woodman等(1993)认为,创造力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工间微休息作为员工的外在动态经历,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与员工创造力产生交互作用。其次,事件强度(包含新颖、颠覆、关键3个维度)越大,越能改变和影响实体的内部特征,激发创新与变革[3]。国内学者魏巍等[9]实证证明,工作场所中的事件强度能够显著影响员工创造力。本研究认为,相较于持续的办公室工作任务,工间微休息具备新颖性、颠覆性和关键性特征。具体来说,员工在工作场所进行短暂休息活动,属于不同于工作任务活动的新颖性事件;员工注意力从工作任务转移到微休息活动上,是对其持续工作状态的一种颠覆;已有研究证实,工间微休息对员工工作状态的恢复、任务绩效的完成具有关键作用[10]。因此,工间微休息在工作场所中具有事件强度,能够激发员工创新与变革,有利于员工创造力提升。最后,事件系统理论将事件分为两类,一类为主动型事件,一类为被动型事件。个体可以通过主动创造事件改变所处情境,主动型事件更有利于个体从事创造性活动[3]。工间微休息是由员工发起的主动型事件,有利于涌现更多新想法。因此,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工间微休息作为员工的外在动态经历,属于工作场所中的高强度事件,由员工主动发起,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内部动机,促进新想法的产生,从而提升员工创造力。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工间微休息可以显著提升员工创造力。

1.2 工作繁荣的中介效应

Spreitzer等[2]将工作繁荣定义为,员工在工作中同时具备活力和学习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活力和学习分别与个人成长中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相对应,二者相互结合能够带来个体心理成长。

第一,事件系统理论认为事件是实体的外在情境[3]。Spreitzer等[2]构建了工作繁荣的社会嵌入模型,指出个体能否繁荣取决于其所嵌入的工作情境。当个体处于积极的部门情境与丰富的工作资源之中时,其更可能繁荣。一方面,促进工作繁荣的部门情境特征包括自由裁量权、信任和尊重的气氛等[11]。工间微休息使得员工休息的需要得到尊重,组织给予其自主安排工作时间的权利,员工能够充分体会到组织的信任,从而产生激励动因,促进工作繁荣。另一方面,促进工作繁荣的工作资源包括积极情感资源和关系资源。Chong等(2020)指出,工间微休息显著影响员工积极情绪。Owens &Baker(2016)的研究表明,员工可以从工间微休息中收获关怀、鼓舞、帮助等社会支持。因此,工间微休息使员工置身于能够促进工作繁荣产生的工作情境中。

第二,Zellmer(2003)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指出,中断性事件有益于知识获取与学习,从而促进新程序与规则的建立。一方面,Weick(1990)认为员工能够在中断事件中体验到更多唤醒,并改变注意力焦点;Marcie等(1994)研究指出,当员工进行中断性事件时,学习的“机会之窗”会出现。因此,当员工从持续的工作任务中脱离出来进行工间微休息时,有利于其通过与同事的社交活动或娱乐认知活动等获取新信息,带来学习感知。另一方面,工间微休息可以帮助员工恢复活力。Zacher等(2014)采用日记研究法,探索工间微休息与员工疲劳及活力的关系,发现工间微休息能够缓解疲劳,增强活力;Bennett(2015)研究发现,工间微休息的员工可以通过放松体验恢复活力。

第三,事件系统理论强调综合变异导向和过程导向两种理论范式[8]。一方面,结合变异导向范式研究事件属性。工间微休息具有事件强度,容易引起个体开展深入的信息加工,提升个体繁荣状态;另一方面,结合过程导向范式关注事件如何影响实体,工作繁荣恰是一个反映个体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易受到工作情境的影响(Ryff,1989)。综上所述,工间微休息可以正向影响员工工作繁荣。

事件系统理论指出,事件能够通过调动个体内部资源,激发创新与变革[3]。个体内部工作繁荣水平越高,越容易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新想法(Wallace等,2016)。就活力维度而言,创造性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主动性工作行为,需要个体花费精力寻找、发展、实施新想法,而活力使得员工愿意思考创新性想法,帮助员工拓宽认知视角(Carmeli等,2009),促进员工参与创造性工作(Kark等,2009)。就学习维度而言,个体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素质和能力是创造力产生的基础[7],处于学习状态中的员工更有信心超越现状,尝试新事物,从而产生创造性想法(Kleine等,2019)。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工作繁荣可以激发员工创造力。

事件系统理论为揭示工作繁荣在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提供了逻辑依据。根据事件系统理论,事件强度越高,越会引发个体对事件的信息加工,从而调整或改变现有行为或特征[3]。一方面,工间微休息属于高强度事件,易引发员工对工间微休息所带来的积极情境资源和情感资源进行深入信息加工,形成较高的工作繁荣感。另一方面,工作繁荣的自我适应功能不仅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而且能够帮助个体通过感知到工作活力和学习变化,进而确定是否应该及如何在工作情境下采取变革,从而促进创造力提升(Kolb,2014)。因此,工作繁荣可以成为解释工间微休息激发员工创造力的有效作用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工作繁荣在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1.3 特质正念的调节作用

Kabay-Zinn(2003)将正念定义为“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察觉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不作任何判断和反应”。当前,管理研究领域普遍借鉴Brown &Ryan[12]对正念的定义,“一种对当前事件和经历可接受的注意力与觉知”。这里的正念既可以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一种个体特质。状态正念是指当下注意力的集中,特质正念强调正念固化为个体的一种稳定特质,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Mesmer等,2017)。本研究借鉴Brown &Ryan[12]的定义,将正念视为一种特质,特质正念是个体对此时此刻保持觉知和专注的能力,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的稳定性。

根据事件系统理论的综合理论建模范式,在事件研究中需要同时考虑实体的内在特征与所经历的事件,进而研究内在特征与所经历事件对结果变量的交互作用[8]。工间微休息发生在工作的短暂休息时间,工间微休息之前和之后,员工必须将其意识和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任务上(Trougakos等,2009)。由于工间微休息涉及时间较短,员工可能很难在工作任务与休息活动之间灵活地调整其意识和转换注意力。因此,当员工具有较高水平的特质正念时,能从多个角度看待事件,将精力集中于最重要的方面,察觉到事物变化过程并作出改变[13]。Hülsheger等[14]研究认为,高特质正念的个体能够有效控制意识和注意力,进而成功地管理其心理状态。

工作繁荣作为员工心理状态,易受到工间微休息与特质正念交互作用的影响。一方面,高特质正念的员工对当下时刻保持开放意识和非判断性的注意[15]。Mrazek等[16]认为,高特质正念的员工拥有更高的自我觉知性,能够增强个体对自身和环境的感知。Eckhardt &Dinsmore[1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专注度较高的人听舒缓音乐时善于从音乐中体验到更大程度的平静。因此,高特质正念的员工在工间微休息时能够体会到更多积极情境因素,并在工间微休息前后灵活地转换注意力,获得高效的恢复,体会到更多繁荣状态。另一方面,高特质正念的个体能够对意识和注意力进行有效控制[12]。Marzuq &Drach[18]认为,高特质正念的员工更容易从工作问题中分离出来,有效避免工作需求和工作压力的干扰。基于此,Sonnentag等[19]指出,当个体注意力集中时,可以在工作任务和休闲活动之间灵活地切换。因此,高特质正念的员工进行工间微休息时能够有效避免工作要求所带来的干扰,从而感知到更高水平的活力感。Garland等[20]指出,正念会扩大个体注意力,并触发信息加工过程。因此,高特质正念的员工在工间微休息时,能够对捕捉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形成更多学习感。

与之相反,当个体特质正念水平较低时,可能持续被工作相关想法和压力所干扰,无法完全投入到工作日的休息活动中[21],导致其较少从工间微休息中体会到活力感。同时,当个体特质正念水平较低时,其对各类新信息缺乏敏感性,难以在工间微休息中积极接纳新知识,甚至原本的工作节奏容易被打乱。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特质正念正向调节工间微休息对工作繁荣的影响。即相比于低特质正念的员工,高特质正念的员工更能体会到工间微休息带来的工作繁荣。

特质正念高低不同的员工进行工间微休息,会通过工作繁荣表现出不同创造力。Garland等[20]认为,高特质正念的个体会意识并体验到更微妙的环境特征和心理状态,从而允许他们“品味环境背景的积极特征”。因此,高特质正念的个体能够更多地关注到工间微休息所带来的工作繁荣感,推动其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对工间微休息时获得的新想法保持开放态度,进而促进个体创造力提升。与之相反,低特质正念的个体在工间微休息时,依然被工作相关要求所扰,由此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使得员工在工间微休息时沉溺于压力,与同事互动时抱怨工作问题,无心留意新想法与新创意,从而阻碍其创造力产生。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特质正念正向调节工作繁荣的中介作用,即员工的特质正念越高,工间微休息越能通过工作繁荣积极影响员工创造力。

本研究运用经验取样法动态追踪个体内层次的工间微休息、工作繁荣和员工创造力变化情况,而员工的特质正念是个体间层次的稳定影响因素,需要建立跨层线性模型,以排除个体特征差异在考察个体内层次变量间关系时可能存在的干扰。本文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Fig.1 Conceptual model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为契合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多层数据分析技术和经验取样法考察变量间关系。一方面,根据变量性质区分个体内和个体间两个层次,避免个体间层次变量对个体内层次变量之间关系的干扰。同一员工个体工间微休息、工作繁荣、员工创造力的每日水平存在显著变化,属于个体内变量,而特质正念是一种相对稳定且不易改变的个体特征,属于个体间变量。另一方面,事件系统理论是动态性理论,事件及其反应是动态变化过程[8]。本研究从事件系统理论视角探索员工工间微休息,理论上的动态性需要一种动态的数据收集方式(孙利平等,2021)。因此,为准确测量个体内变量,本研究引入经验取样法,通过对每日的工间微休息、工作繁荣、员工创造力进行测量,将不同工作日的时间截面嵌入个体内构成一个动态过程,精准把握工间微休息所带来的个体内状态变化,以呈现更为严谨可信的结果。

2.2 样本及其特征

本研究的被试样本为来自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和辽宁等地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人员,涉及行业包括信息产业和制造业。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和自我报告导致的社会称许性问题,本研究采用上下级配对调查法。上级问卷主要完成对员工每日创造力的评价,下属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每日工间微休息、每日工作繁荣、每日睡眠状况、特质正念的评价。

本研究遵循经验取样法的一般程序,将数据收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测量员工特质正念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第二阶段,持续5个工作日,测量每日的工间微休息、睡眠情况、工作繁荣以及员工创造力。为使研究数据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被试者的工间微休息及其心理状态,在第二阶段调研中,员工在每个工作日上午(T1)和下午(T2)各进行一次问卷填写,上级主管在下班后(T3)进行一次问卷填写。T1时间点的问卷在每个工作日上午10∶30发放,由员工反馈前一晚睡眠情况及当日工间微休息行为;T2时间点的问卷在每个工作日下午15∶00发放,由员工反馈工作繁荣状态;T3时间点的问卷在17∶30发放,由上级主管评价员工当日创造力。为准确记录,T1时间点的问卷链接在当天12∶00自动关闭,T2时间点的问卷链接在当天17∶30自动关闭;考虑到上级主管工作任务较重,存在加班或开会等情况,T3时间点的问卷链接在当天24∶00前自动关闭。若被试者没有按时填答,之后不能补答。

本次调查共发放740(148×5)份问卷,筛查并剔除漏填、无法实现早间午间匹配以及上下级匹配的样本后,得到655(131×5)份有效数据,满足经验取样法的研究需要(张银普等,2016),问卷整体回收率为88.51%。在性别方面,男性83人,占比63.4%;女性48人,占比36.6%。在年龄方面,26~35岁55人,占比42.0%;36~45岁64人,占比48.9%;46~55岁12人,占比9.1%。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大专9人,占比6.9%;本科87人,占比66.4%;硕士及以上35人,占比26.7%。

2.3 测量工具

本研究以国外成熟量表为基础,采用“翻译—回译”将英文量表翻译成中文量表,并在正式发放前将问卷发给企业相关负责人阅览,确保问卷内容清晰并符合企业情境。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进行评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

(1)个体内层次测量。工间微休息:采用目前使用最多的Kim等[6]开发的量表,该量表共包含9个条目,例如“在工作间隙中,我会与同事聊一些与工作无关的话题”。量表的信度为0.869。

工作繁荣:采用Porath等[22]开发的工作繁荣量表,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学习维度和活力维度,删除2道与正向题意义相同的反向条目[23],剩余8个条目,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学到的越来越多”。量表的信度为0.870。

员工创造力:采用Oldham &Cummings[24]开发的量表,包含3个条目,例如“该员工经常会想出一些新颖的、实用的方法来改进工作”。量表的信度为0.715。

(2)个体间层次测量。特质正念:采用Browm等[15]开发的MASS量表,该量表采用反向计分,共包含15个条目,例如“我发现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处理当前正在发生的事情”。量表的信度为0.915。

(3)控制变量。睡眠情况:鉴于已有研究发现员工每日睡眠质量正向预测员工创造力[25],本研究控制被试员工前一晚的睡眠情况,该变量采用Buysse等[26]的单条目量表测量,为“你觉得昨晚睡得如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控制员工的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特征变量。此外,为更准确地考察工间微休息的即时影响,本研究在预测员工当天感知的工作繁荣及员工创造力时,均控制该变量前一天的水平。

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一方面,本研究通过多来源、多时点收集数据以控制同源偏差,并根据Podsakoff等(2003)的建议,使用Harman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未旋转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个因子方差解释量占所有因子解释方差的20.98%,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另一方面,本研究利用方差膨胀因子(VIF)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Mean VIF为1.07小于2,且各变量VIF值均大于0小于10,即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3 实证分析

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检验各变量测量之间的区分效度,本研究使用Mplus7.4对工间微休息、工作繁荣、员工创造力、特质正念等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四因子模型拟合最为理想,各指标拟合度均明显优于其它模型,达到经验标准,即本研究模型的4个变量测量具有较高区分效度。

表1 主要变量的区分效度
Tab.1 Differentiation validity of main variables

模型χ2dfχ2/dfRMSEACFITLI四因子模型(MI、MB、EC、TW)1 073.4805541.9380.0380.9390.935三因子模型(MI、MB+EC、TW)2 934.6675575.2690.0810.7230.704二因子模型(MI+MB+EC、TW)4 845.1285598.6670.1080.5000.468单因子模型(MI+MB+EC+TW)5 219.9425609.3210.1130.4560.422

注:MI表示特质正念;MB表示工间微休息;EC表示员工创造力;TW表示工作繁荣

3.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基于SPSS23.0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得到各研究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和信度系数,如表2所示。在个体内层次,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β=0.298,p<0.001),工间微休息与工作繁荣(β=0.126,p<0.001),工作繁荣与员工创造力(β=0.309,p<0.001)均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了假设H1与H2。此外,本研究基于Mplus7.4,对工间微休息、工作繁荣和员工创造力进行零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工间微休息的个体内方差占总方差的11.23%,工作繁荣的个体内方差占总方差的7.27%,员工创造力的个体内方差占总方差的18.81%,表明这3个变量在个体内层次存在较大动态变化。Cohen(1988)指出,当ICC(个体内方差占总方差之比)大于5.9%时,必须考虑多层次统计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其作为个体内层次变量并设计跨层调节模型是合理的。

表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变量 MSD1234个体间变量1.特质正念3.010.93(0.915)───个体内变量2.工间微休息3.040.830.131(0.869)0.126***0.298***3.工作繁荣2.971.09-0.206* 0.140(0.870)0.309***4.员工创造力3.071.280.0480.342***0.343***(0.715)

注:M、SD分别为变量在个体间层次的均值和标准差(即5天测量的总平均值和标准差);对角线下方是个体间层次的相关系数(N=131),对角线上方是个体内层次的相关系数(N=655);对角线括号内为5天测量的平均信度系数;***p<0.001,**p<0.01,*p<0.05

3.3 假设检验

本研究使用Mplus7.4软件,采用跨层路径分析进行假设检验。首先,参照Hayes(2015)的方法,对个体内层次的预测变量进行组均值中心化,对个体间层次的预测变量进行总均值中心化。其次,在个体内层次,本研究控制前一天(Dayt-1)工作繁荣,用当天(Dayt)工间微休息预测当天的工作繁荣。同样地,本研究控制前一天的员工创造力,用当天工作繁荣预测当天的员工创造力。在个体间层次,将特质正念作为工间微休息(Dayt)和同一天工作繁荣在个体内层次的跨层调节变量。最后,参照Selig &Preacher(2008)的做法,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迭代20 000次)估计95%置信区间以检验有调节的中介。其中,基于全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如表3和图2所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首先,由表3可知,在个体内层次,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并不显著(β=4.233,p>0.1)。因此,假设H1未得到支持,即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并无直接关系。

表3 基于全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
Tab.3 Path analysis based on the full model

变量工作繁荣(Dayt)bse员工创造力(Dayt)bse个体内层次预测变量工间微休息(Dayt)-0.1370.1104.2333.377睡眠状况(Dayt)0.0180.0100.1440.113工作繁荣(Dayt)──-6.2364.696工作繁荣(Dayt-1)-0.0670.074-0.4810.634员工创造力(Dayt-1)──0.4180.353个体间层次预测变量年龄0.1300.1700.8740.879性别-0.0990.199-0.6950.629教育程度0.1250.1800.0120.154特质正念-1.126***0.3130.0580.328跨层次交互项工间微休息×特质正念0.297**0.099-0.0050.102

注:个体间层次的路径分析N=131,个体内层次的路径分析N=524;***p<0.001,**p<0.01,*p<0.05

其次,本研究参照张健东等(2020)的做法,运用MSEM检验多水平中介效应以有效减少估计偏差,避免混淆组内和组间效应。结果表明,工作繁荣在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组内间接效应值显著为正(β=0.311,p<0.05)。因此,假设H2得到验证。

再次,加入个体间的控制变量,检验特质正念的调节效应。特质正念与工间微休息的跨层次交互项显著正向作用于工作繁荣(β=0.297,p<0.01)。这说明特质正念在工间微休息与工作繁荣的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此外,本研究采用简单斜率检验方法进一步展示特质正念在工间微休息与工作繁荣之间的调节效应,如图2所示。在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1SD)时,特质正念对工间微休息与工作繁荣之间的关系影响显著(β=0.490,CI=[0.355 ,0.625]),在低于均值一个标准差(-1SD)时,特质正念影响不显著(β=-0.114,CI=[-0.248 ,0.020]),这进一步表明特质正念强化工间微休息与工作繁荣之间的正向关系。因此,假设H3得到支持。

图2 调节效应
Fig.2 Moderating effects

最后,蒙特卡罗20 000次重复抽样的结果显示,特质正念对工作繁荣在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间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由表4可知,当员工特质正念为高出一个标准差(+1SD)时,工作繁荣的中介效应显著(β=0.152,CI=[0.100,0.211]);当员工特质正念为低于一个标准差(-1SD)时,工作繁荣的中介效应不显著(β=-0.035,CI=[-0.083,0.008]);在特质正念不同水平,工间微休息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的差值显著(β=0.187,CI=[0.118,0.269]),即特质正念显著正向调节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经由工作繁荣的间接关系。因此,假设H4得到验证。

表4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Tab.4 Results of moderated mediating effect

调节变量间接效应值标准误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高特质正念0.1520.0280.1000.211低特质正念-0.0350.023-0.0830.008差异值 0.1870.0390.1180.269

注:低和高的条件是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SD);蒙特卡罗估计值为95%的置信区间来自于20 000次重复抽样的结果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本研究分析了工间微休息作用于员工创造力的内部机理和边界条件,并采用经验取样法在高新技术企业连续5天收集不同时间段、主管和员工的配对数据,运用跨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检验理论假设,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工间微休息能够通过影响工作繁荣进而影响员工创造力。传统观点认为员工创造力是一种稳定的个体差异。人格特征或工作特征等是诱发个体间创造力高低变化的原因,但是,并不能充分解释创造力在个体内波动变化的原因。本研究发现,通过工间微休息,员工能够感知到工作繁荣并有效提升个体创造力。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直接效应并没有得到验证。一方面,该研究结论在某种程度上与霍桑实验中福利实验的结论一致,即员工在工作日的休息活动与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无直接关系。通常来说,员工创造力是一种角色外行为(刘云等,2009)。本文研究对象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相比其它岗位的员工,研发人员的创造力会转变为角色内行为,进而印证了工作场所中的休息活动与员工生产效率并无直接关系。另一方面,霍桑实验认为心理状态是影响员工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陈全明等,2012)。本研究进一步将心理状态细化至工作繁荣,揭示了工作繁荣在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这是对霍桑实验的一个有益补充。

(2)员工特质正念不仅可以调节工间微休息与工作繁荣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调节工作繁荣的中介效应。已有研究对工间微休息影响作用调节机制的讨论大多集中于组织情境或任务特征,缺乏对个体特征尤其是特质正念的关注。本研究发现,特质正念可以强化工间微休息的影响作用,这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工间微休息的调节机制。

4.2 理论贡献

首先,本文引入的事件系统理论可以为工间微休息后续研究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和实证支持。一直以来,学者们对工间微休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员工个人资源有限视角,忽视了工作场所微观事件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将事件纳入研究中,可以挖掘更多有用信息,使得研究模型更具解释力[8]。本研究从事件角度出发,考察工间微休息前后员工动态变化,剖析工间微休息通过影响工作繁荣状态激发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并讨论工间微休息与特质正念的交互作用,为解释和预测工间微休息如何影响员工状态与行为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

其次,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本研究将工间微休息的影响结果拓展至员工创造力,探究员工创造力在工作日动态变化的原因。运用经验取样与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工作繁荣在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工作繁荣是员工积极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志,代表个体成长和进步。现有研究普遍从享乐视角理解工间微休息所带来的主观体验,如积极情绪、放松体验、工作满意度等。工作繁荣则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关注员工发展和进步,探讨工间微休息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本研究实证结果验证了工作繁荣在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揭开了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黑箱”,并为探究工间微休息所带来的积极主观体验开拓了新视角。

最后,本研究揭示了工间微休息作用效果的边界条件。借助事件系统理论提出综合理论建构范式,即事件属性和内部特征对个体行为与态度的交互作用,引入特质正念这一调节变量,检验了特质正念对工间微休息与工作繁荣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工作繁荣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特质正念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若员工在工作日休息活动中保持觉知,则可以促使员工获得更佳的心理状态。研究结果不仅明确了工间微休息对工作繁荣影响的边界条件,而且将特质正念融入事件系统理论的建构范式,丰富了事件系统理论的内涵和应用范围。

4.3 管理启示

员工创造力是组织在动态环境下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本文研究结论可为管理者提升员工创造力提供以下启示:

(1)组织应加强对工间微休息的重视与管理。一方面,营造支持休息的组织氛围,管理者需要意识到工间微休息对组织长远发展的积极效应,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员工工间微休息的权利。另一方面,设立专门的休息区域,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员工拥有固定工位,并被隔板隔开,阻碍同事间社交也不利于开展需要空间的休息活动。设立专门的休息区域,如听音乐、做运动、喝咖啡等空间,有利于保障工间微休息的开展,从而有效激发员工内部动机,使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多创造力。

(2)管理者应关注员工工作繁荣状态,即员工在工作中活力和学习两方面的心理体验。一方面,当管理者发现员工缺乏活力时,可以鼓励员工开展放松活动等,以助其及时获得恢复,补充活力。另一方面,管理者应在组织内部建立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鼓励员工积极开展认知活动等,为员工获取知识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便利,促使员工体验更高的工作繁荣,最终促进创造力提升。

(3)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正念训练。Eby等[27]发现,正念训练对个体特质正念水平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鼓励员工学习正念减压法或正念认知疗法,能够帮助员工构建和提升特质正念水平。此外,管理者还应给予员工正确引导,呼吁员工在工间微休息期间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的放松,促使工间微休息发挥最大效益,激发员工创造力。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首先,本文研究对象均是来自于信息产业和制造业的研发人员,研究结论的外部效度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可以将样本拓展至其它行业,以进一步检验本文研究结论。其次,虽然本文在研究之初参考了大量文献,考虑了个体内和个体间比较重要的控制变量,然而,一些重要的个体内控制变量(积极情绪、放松体验等)尚未被考虑到。后续研究可以添加上述控制变量,以使研究设计更加严密,研究结果更加准确。最后,未来可以将工间微休息和正念融入领导力相关研究。如果领导者在工间微休息时能够保持正念,则根据涓滴效应模型,领导行为将作用于员工态度和行为(戴万亮,2021),员工也会倾向于在工间微休息时集中注意力和觉知,促使工间微休息在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庄琦.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健康中国行动的成就与经验[J].管理世界,2022,38(7):24-37.

[2] SPREITZER G,SUTCLIFFE K,DUTTON J,et al. A socially embedded model of thriving at work[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5,16(5):537-549.

[3] MORGESON F P,MITCHELL T R,LIU D. Event system theory: an event-oriented approach to the organizational scien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5,40(4):515-537.

[4] 张静,宋继文,郑晓明,等.基于调节性中介模型的领导与下属特质正念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8,15(11):1629-1637.

[5] LEROY H,ANSEEL F,DIMITROVA N G,et al.Mindfulness,authentic functioning, and work engagement:a growth modeling approach[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3,82(3):238-247.

[6] KIM S P,ARK Y A,NIU Q. Micro-break activities at work to recover from daily work demand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7,38(1):28-44.

[7] AMABILE T M,CONTI R,COON H,et al.Assessing the work environment for creativ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5):1154-1184.

[8] 刘东,刘军.事件系统理论原理及其在管理科研与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学季刊,2017,12(2):64-80,127-128.

[9] 魏巍,白润泽,黄杜鹃,等.地位提升事件强度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自我效能与归因倾向的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38(11):80-93.

[10] BERMAN E M,WEST J P.The effective manager takes a break[J]. Review of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2007,27(4):380-400.

[11] 韩翼,魏文文.员工工作繁荣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8):46-53,62.

[12] BROWN K W, RYAN R M, CRESWELL J D. Mindfulness: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evidence for its salutary effects[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7,18(4):211-237.

[13] PAGNINI F,LANGER E. Mindful reappraisal: comment on "mindfulness broadens awareness and builds eudaimonic meaning:a process model of mindful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J].Psychological Inquiry, 2015,26(4):355-367.

[14] HULSHEGER U R,ALBERTS H J E M,FEINHOLDT A,et al. Benefits of mindfulness at work:the role of mindfulness in emotion regulation,emotional exhaustion,and job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3,98(2):310-331.

[15] BROWN K W,RYAN R M.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4):822-848.

[16] MARZEK M D, SMALLWOOD J, SCHOOLER J W. Mindfulness and mind-wandering:finding convergence through opposing constructs[J].Emotion,2012,12(3):442-458.

[17] ECKHARDT K J,DINSMORE J A.Mindful music listening as 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J].Journal of Creativity in Mental Health,2012,7(2):175-186.

[18] MARZUQ N,DRACH-ZAHAVY A.Recovery during a short period of respite:the interactive roles of mindfulness and respite experiences[J].Work &Stress,2012,26(2):175-194.

[19] SONNENTAG S,PUNDT A,VENZ L.Distal and proximal predictors of snacking at work:a daily-survey stud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7,102(2):151-162.

[20] GARLAND E L,FARB N A,R GOLDIN P,et al.Mindfulness broadens awareness and builds eudaimonic meaning:a process model of mindful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J].Psychological Inquiry,2015,26(4):293-314.

[21] KILLINGSWORTH M A,GILBERT D T.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J].Science,2010,330(6006):932-954.

[22] PORATH C,SPREITZER G,GIBSON C,et al.Thriving at work:toward its measurement, construct validation, and theoretical refinement[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2,33(2):250-275.

[23] 杨阳,林忠.员工工作——家庭增益中个体繁荣的形成机理[J].财经问题研究,2017,39(8):114-121.

[24] OLDHAM G R,CUMMINGS S.Employee creativity:pers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at 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3):607-634.

[25] 李宏利,段锦云,金云霞.员工日常睡眠质量与创造力的关系:一个双调节模型[J].心理科学,2020,43(6):1456-1462.

[26] BUYSSE D J,TU X M,CHERRY C R,et al. Pretreatment REM sleep and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distinguish depressed psychotherapy remitters and nonremitters[J].Biological Psychiatry,1999,45(2):205-213.

[27] EBY L T,ALLEN T D,CONLEY K M,et al.Mindfulness-based training interventions for employees:a qualitat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19,29(2):156-178.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