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省域比较优势测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万 科1,刘耀彬2

(1.华东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南昌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加剧的“比较优势陷阱”,中国亟需通过国内价值链省域比较优势的互补协同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在价值链产品内,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框架,兼顾增值能力与劳动生产率两个维度,使用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设计一个评测国家内部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真实比较优势的新指标。结果表明,东部沿海省域比较优势强度与广度最为显著,内陆省域比较优势集中于上游能源型部门;制造业部门比较优势凸显,服务业部门比较优势相对薄弱;比较优势高省域集中度与低省域集中度的产业部门中,均存在整体比较优势强弱差异,其中,高省域集中度产业部门比较优势强度更高。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比较优势;国内价值链;投入产出模型;空间差异

The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Difference of Provinc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National Value Chain

Wan Ke1, Liu Yaobi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13,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With the tension tension of Sino-US game,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strengthened the technological blockade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against China. The external crises and challenges have further highlighted the bottlenecks and disadvantages of at the present stage, which is mainly embedded in the middle and low end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with low factor costs (especially labor)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an not rise from low-tech industry to high-tech industry with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China to cros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p and even threat national security. As a large country with a vast territory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omestic resource endowments, China has the great potential to use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provinc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 build an inter-provincial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system on national value chain, so as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ertical division of labor within products, the total trade statistic method of the tradi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can not avoid the "statistical illusion", resulting in the falseness of the conclusion.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 scientific proposition with research value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inter-provinc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national value chai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value chain product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wo dimensions of value-added capacit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designs and puts forward a new index to evaluate the re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region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within the country. By using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model and non-competitive input-occupancy-output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China Provincial Input-Output Table and China Labor Statistics Yearbook. The research firstly takes into account the value-added ability index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dex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esigns a two-dimensional evaluation index of provincial industr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at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statistical illusion. Then it measures and screens the core related industries of the national value chain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evaluate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31 provinces i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division of labor, and analyzes their spatial differences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region, province and industrial sector. Thirdly the study design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vincial primac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analyzes the provincial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each division of labor of the national value chai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national value chain are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and breadth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whil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inland provinces is concentrated in the upstream energy sector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s prominent, whil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s relatively weak.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s with high and low provincial concentra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strength of the overall comparative advantage at the same time. Among them,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ensity of industrial sectors with high provincial concentration is relatively higher.

The possible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ly, since the one-dimensional index is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to evaluat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regional industries, the RCA index is transformed into VRCA index with trade added value and the VRCA index is used to weight the domestic added value and construct the value-added ability index. whil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index is constructed by measuring the complete employment demand coefficient of provincial industries, and finally a two-dimensional evaluation index of provincial industr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statistical illusion is designed. Secondly, in order to fit the trad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value chain, this paper makes an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provincial domestic value-added capacity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uses the improved non-competitive input-occupancy-output model to decompose the foreign export added value and domestic output added value of the provincial industry. Thirdly, with reference to the law of the primate city,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provincial primac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explores the provincial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each division of labo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national value chain.

Key Words: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mparative Advantage; National Value Chain; Input-output Model; Spatial Difference

DOI10.6049/kjjbydc.C20210726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2)09-0053-11

收稿日期:2021-07-20

修回日期:2021-1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11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72163005);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类项目(20192BAA208017)

作者简介:万科(1989—),男,江西南昌人,博士,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刘耀彬(1970—),男,湖北麻城人,博士,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生态经济。

0 引言

2020年5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华为公司采购美国境内外所有企业生产含有美国技术或设计的半导体芯片时,都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证。这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由其境内价值链上游技术的断供转变为全球价值链封锁。外部危机与挑战下,现阶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以低廉要素成本(尤其是劳动力)和环境资源嵌入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瓶颈与弊端凸显[1-2],若不能实现比较优势从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攀升,中国将难以跨越“比较优势陷阱”并威胁国家安全[3-5]。作为一个疆域辽阔且国内资源禀赋差异显著的大国,中国具备利用省域比较优势空间差异构建国内价值链(NVC)省际分工协作体系,从而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自主技术研发与整体比较优势的巨大潜力[6-8]。正因为如此,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中明确要求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基于国内各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不断强化东、中、西部省域互动合作,最终实现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全面提升。

产品垂直化分工条件下,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总量统计法难以破解“统计假象”从而造成结论失真。因此,在创新理论与实证测度中,全面客观评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省域比较优势及其空间差异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科学命题。本文研究思路为:首先,兼顾比较优势的增值能力指标与劳动生产率指标,设计出能够有效破解“统计假象”的省域产业比较优势双维度评价指数;其次,测度筛选电子信息产业NVC核心关联产业,据此评测中国内地31个省域上下游各分工环节的比较优势,并从地区、省域、产业部门3个层面分析其空间差异;第三,设计提出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并分析电子信息产业NVC各分工环节比较优势的省域集中程度;最后,针对研究问题,提出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整体比较优势的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价值链理论研究源于Porter[9],最初被用于描述单个企业一系列彼此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该过程中每一环节创造的价值集合形成价值链的最初形态。得益于运输成本下降和通信技术升级,企业之间基于价值链的协作逐渐从单个区域或单个经济体内演化扩展为跨地区、跨国贸易[10-11]。在此基础上,Gerefi等[12]进一步提出全球价值链(GVC)的概念,GVC更强调生产过程全球化中的价值创造过程。随后,GVC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对于GVC,国内价值链(NVC)则是一个国内资源配置和整合的概念,即国家内部区域凭借各自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整合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到产成品物流配送等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形成基于内生增长能力的体内循环[13]。在参与GVC分工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被持续锁定在低附加值环节的初级产品加工中,国内学者率先意识到将NVC作为主体培育内生增值能力对于破解全球价值链外部“比较优势陷阱”困局的重要意义[13-15]。与价值链不同,产业链是一个中国化的经济学概念[16],目前在国外学术界使用频率较低。产业链是依据一定经济技术联系形成的链条式产业活动,其优区位指向性特点客观上要求链条各环节落位于一定地理空间[17]。相比于价值链的价值属性,产业链更加强调链式分工的地理属性。鉴于产业比较优势以增加值为衡量标准,因此本文采用学界广泛使用的价值链概念。

作为自由贸易学说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力源。以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为代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要素质量与数量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产品无差异等静态前提假设之上[18]。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依存的区域间经济与贸易形式是基于某一区域进行产品整体生产,而区域间贸易垂直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使得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被重新审视[19-20]。梳理学界对比较优势的测算方法,其中Balassa[21]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应用最为广泛。该指数采用产品出口总额进行测算,但容易造成“统计假象”,导致无法准确评判一国或地区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和比较优势。部分学者尝试基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对RCA指数进行改良,如Lafay[22]剔除宏观经济波动造成的偏差,根据产品在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设计出测算比较优势的国际专业化指标(LFI);Hoen等[23]针对RCA指标的不对称性问题设计出additive RCA指数,但仅适用于测算产品间的比较优势,无法分析区域间的比较优势;Yu等[24]则提出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另有学者基于产业比较优势对RCA指数进行创新,如Hidalgo等[25]将区域内两种产品具有相同比较优势的条件概率定义为产品邻近度,据此提出产品空间模型;Hausmann & Klinger[26]基于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重新阐释一国初始能力禀赋对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的影响;Koopman等[27]提出KWW法,将一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分解为4大类9个细分项,并提出基于出口增加值的RCA指数计算方法;蒋为和宋易珈[28]以中间产品投入额占投入总额比例为权重,对上游行业中间产品进口RCA指数进行加权。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知,区域产业比较优势指数测算是现阶段相关研究的重点,其中,RCA指数以及基于RCA指数的不同类型指数主要是对产业比较优势的“事后性”测算,而基于产业生产率的比较优势则是能够体现产业发展现状的“事前性”测算方法[29]。垂直专业化分工背景下区域比较优势评测需要兼顾“事前性”与“事后性”两个维度,以破解“统计假象”,但现有相关文献较少且主要局限于“事后性”单一维度。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事后性”测算需要对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贸易增加值进行分解,现有文献主要从国家层面聚焦全球价值链的出口增加值分解,国内价值链相关研究则相对缺乏。

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首先,针对一维指标评测区域产业比较优势不够全面的局限,一方面采用贸易增加值将RCA指数改造为VRCA指数,并转变前人以RCA指数为核心主体评测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思路,采用VRCA指数对国内增加值进行赋权构建增值能力指标;另一方面,通过测算省域产业就业完全需要系数,构建劳动生产率指标,最终设计出能够有效破解“统计假象”的省域产业比较优势双维度评价指数。其次,为契合NVC贸易特征,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省域国内增值能力进行客观全面分析,使用改进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对省域产业的国外出口增加值、国内输出增加值进行双层分解。最后,参照城市首位度(Law of the Primate City),测度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并在其基础上探究电子信息产业NVC各分工环节比较优势的省域集中程度。

2 评测指标构建

2.1 省域比较优势双维度评价指数构建

根据计算所得ri产业的国内完全增加值对Balassa[21]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公式进行改造,得到基于增加值分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VRCA。借鉴Haruna等[30]的方法,对赋予指数的权重,以反映ri产业的国内完全增加值在全国的比较优势。

(1)

式中,表示r(r∈[1,m])省i(i∈[1,n])产业的国内完全增加值。以增加值分解的进行赋权,得到加权的国内完全增加值。

(2)

越大,表明ri产业的国内完全增加值在全国的比较优势越大;越小,表明ri产业生产1单位产品使用的劳动力数量越少,即劳动生产率越高。由于上述两个变量分别从正反两个方向反映产业部门i的NVC分工地位,因此考虑用除以得到ri产业单位产品使用劳动力创造的加权国内完全增加值并以此作为电子信息产业NVC省域比较优势产业评测指标。

2.2 比较优势增值能力指标测算

将各个省域视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中的一个基本构成单元,其体系中的省域贸易增值传导涉及境外它国、境内外省两类主体。鉴于此,本文在中国省域投入产出模型原表内,最终使用部分新增出口和外省输出,中间投入部分新增进口和外省输入,将其改造为中国省域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见表1)。

表1 中国省域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Tab.1 China's provincial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table

投入中间使用产业1产业2…产业N最终使用产业1产业2…产业N出口外省输出总产出中间投入产业1X11X12…X1nY11Y12…Y1nE1C1X1产业2X21X22…X2nY21Y22…Y2nE2C2X2………………………………产业NXn1Xn2…XnnYn1Yn2…YnnEnCnXn进口M1M2…Mn外省输入R1R2…Rn增加值V1V2…Vn总投入X1X2…Xn

基于表1,Aij表示直接消耗系数,则存在以下等价方程:

(3)

式中,分别为VjRjMj在总产出中所占比重,因而对于产业j存在以下等式:据此定义本省增加值系数矩阵境内外省输入增加值系数矩阵境外它国进口增加值系数矩阵为如下对角矩阵:

(4)

分别与里昂惕夫逆矩阵B相乘得到3个增加值份额矩阵在矩阵中,表示省域内所有其它产业部门的本省国内增加值中源于产业部门j的比值,表示省域内产业部门j的本省国内增加值源于本部门的比值;在矩阵中,表示省域内所有其它产业部门的国内外省输入增加值源于产业部门j的比值,表示省域内产业部门j的国内外省输入增加值源于本产业的比值;在矩阵中,表示省域内所有其它产业部门的国外进口增加值源于产业部门j的比值,表示省域内产业部门j的国外进口增加值源于本部门的比值。因此,存在以下等式:

(5)

其中,

定义国内外省输出矩阵C、国外出口矩阵E为如下对角矩阵:

(6)

分别计算

(7)

据此,可将省域内产业j的增加值来源分解为本省境外出口中的本地增加值(DVAj)、省外增加值(RDVj)、国外增加值(FVSj)以及本省境内输出中的本地增加值(DVSj)。

(8)

其中,RDVjFVSj分属境内外省与境外它国,仅DVAjDVSj反映省域内产业j的国内增加值,将二者之和记为国内完全增加值NVAj。据此,可测算省域内产业j的境内输出国内增加值所占比值DVSRj、境外出口国内增加值所占比值DVARj以及国内完全增加值垂直专业化综合比值NVARj

(9)

2.3 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指标测算

选取《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产业从业人员数作为劳动力指标插入占用部分,将省域投入产出表改造为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见表2),据此测算就业完全需要系数就业完全需要系数能够反映省域内产业i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国内劳动力数量。越小,表明生产1单位产品使用的劳动力越少,即产业i的劳动生产率越高。

表2 中国省域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

Tab.2 China's provincial non-competitive input-occupancy-output table

投入中间使用产业1产业2…产业N最终使用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其他最终使用合计总产出投入部分中间产品投入产业1X11X12…X1nC1F1E1Y1X1产业2X21X22…X2nC2F2E2Y2X2…………………………产业NXn1Xn2…XnnCnFnEnYnXn增加值V1V2…Vn总投入X1X2…Xn占用部分资金K1K2…Kn劳动力L1L2…Ln

基于表2,与xij对应的直接消耗系数为Aij,将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表示为A,里昂惕夫逆矩阵表示为B,则存在以下等价方程:

X=(I-A)-1Y=BY

(10)

转换成矩阵形式为:

(11)

令劳动力完全需要系数行向量劳动力直接增加值系数行向量其中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存在以下等价方程:即:

(12)

由此,可加总测算产业j的就业完全需要系数

3 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关联产业测度

为便于数据采集,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的产业名录,将电子信息产业归并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与完全分配系数,据此评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上下游直接(间接)关联核心产业部门[31-32]。分析其中8个关联性最强的核心产业部门可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由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均衡构成(见表3),体现出较强的制造+服务关联性和协作性特征。其中,上下游直接关联核心产业部门、下游间接关联核心产业部门均由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平均组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的关键支撑部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在上游直接关联核心产业部门中的关联系数却最小,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增值能力不强,上游技术研发能力仍较弱。

表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核心关联产业部门

Tab.3 Core industrial sectors in national value chain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关联性上游部门(关联系数值)下游部门(关联系数值)间接关联非金属矿物制品(0.555)金属矿采选产品(0.254)专用设备(0.092)非金属矿和其它矿采选产品(0.080)废品废料(0.206)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0.13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0.087)批发和零售(0.083)直接关联化学产品(0.057)电气机械和器材(0.046)金融(0.02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0.01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0.036)通用设备(0.034)租赁和商务服务(0.023)交通运输设备(0.017)

4 省域比较优势双维度评价指标测算

4.1 比较优势增值能力指标测算

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省域产业增加值来源分解得到本省出口的本地增加值(DVA)、本省国内贸易的本地增加值(DVS)两个部分,加总得到国内完全增加值NVA。基于式(2),使用VRCA对NVA进行加权,测算得到加权国内完全增加值WNVA。分析可知,DVA排名前3位的省域分别为广东、江苏、上海,排名末3位的省域分别是青海、宁夏、西藏;DVS排名前3位的省域分别为江苏、上海、天津,排名末3位的省域分别是青海、宁夏、西藏;NVA排名前3位的省域分别为江苏、广东、上海,排名末3位的省域分别是青海、宁夏、西藏。由此可知,DVS、NVA、NVA的省域排名之间具有高度一致性,且东部沿海省域国内增加值普遍高于中西部内陆省域。与NVA衡量的绝对值不同,NVA排名前3省域的NVAR排名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江苏NVA排名第1,NVAR排名降至第7;广东NVA排名第2,NVAR排名降至第13;上海NVA排名第3,NVAR排名降至第18。这突显出传统贸易总量统计法导致的“统计假象”以及东部省域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国内增值能力较弱。与之相反,中部地区的湖北(NVAR为77.50%)、湖南(NVAR为68.60%)呈现出较强的国内完全增加值能力与产业集聚性。如表4所示,电子信息产业的省域WNVA总额为33 603.81,其省域增值能力均可分为4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广东与江苏,其WNVA分别高达14 269.52、13 118.97,合计占全国的81.50%;第二层级为上海、四川和天津,其WNVA区间为1 000~1 500;第三层级为福建、河南、重庆、山东、湖北、湖南、浙江和北京,其WNVA区间为100~900;其余省域为第四层级,其WNVA区间为0~50,其中8个省域的WNVA为0。

表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省域增值能力与劳动生产率指标值

Tab.4 Provincial value-added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dicators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省域加权国内完全增加值就业完全需要系数省域加权国内完全增加值就业完全需要系数北京108.7351.01湖北151.44134.54天津1 047.59118.63湖南151.44128.92河北1.23104.37广东14 269.52100.04山西1.0678.97广西6.28129.01内蒙古07.06海南0.1520.23辽宁15.3771.49重庆377.7894.88吉林024.14四川1 159.25105.97黑龙江011.94贵州0.158.69上海1 417.1672.58云南015.98江苏13 118.9772.71西藏00浙江123.5168.16陕西0.31149.15安徽44.971.35甘肃0.0872.45福建850.65185.28青海09.01江西7.09104.35宁夏00.19山东197.22165.51新疆029.6河南553.99159.72

综上可知,东部省域的国内完全增加值占据优势,但相较于境内外贸易收入总额而言,其内生增值能力仍相对不足;中部省域的国内完全增加值不足,但相较于境内外贸易收入总额而言,其内生增值能力较强;东北部、西部省域的国内完全增加值及其内生增值能力均较弱。

4.2 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指标测算

通过分析中国31个省域电子信息产业就业完全需要系数BL,发现其与表征国内完全增加值比重的NVAR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关联性(相关系数为0.75),而与表征国内完全增加值规模的NVA之间关联性则较弱(相关系数为0.15)。从数值上看,说明随着单位产品生产劳动力投入数量增加,国内增加值在国内外贸易中的比重会大幅提升,但并不能有效增加省域国内完全增加值数额。换言之,从相关系数结果看,就业完全需要系数的增大,可能伴随省域国内外贸易总额显著下降。然而,由于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大小不能反向推导存在因果关系的强弱,因而造成以上结果。虽然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会导致劳动生产效率下降,但由于不同省域生产的单位产品质量存在差异,劳动力数量居高可能是由于其产品生产工艺落后或生产管理无序造成的,也可能是源于产品功能完善或品质升级导致其制造流程趋于复杂化。

综上分析可知,就业完全需要系数与NVAR、NVA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因果逻辑关系。以就业完全需要系数排名前10的省域为例,其区间跨度为105.97~185.28。这10个省域在国内各地区分布较为均衡,其中东部地区4个、中部地区3个、西部地区3个。湖北的就业完全需要系数(134.54)略低于陕西(149.15),但前者的NVAR(77.5%)远高于后者(17.2%);福建的就业完全需要系数(185.28)高于天津(118.63),同时前者的NVAR(58%)也高于后者(44.5%);四川的就业完全需要系数(105.97)略低于广西(129.01),但前者的NVA(609.42)显著高于后者(40.34);山东的就业完全需要系数(165.51)高于湖南(128.92),同时前者的NVA(437.67)也高于后者(281.15)。即使就业完全需要系数一致的省域,其电子信息产业的国内完全增加值数值和比重均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如河北的就业完全需要系数(104.37)与江西(104.35)相当,但前者的NVA(31.77)低于后者(47.35),同时前者的NVAR(27.8%)高于后者(18.3%)。因此,仅凭就业完全需要系数(单位产品劳动生产率)无法准确衡量省域产业的真实比较优势。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省域比较优势空间差异分析

基于式(3),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内生增值传导结构图中21个关联产业部门的省域比较优势进行评测。通过测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的省域WVP值,筛选出各个嵌入位置最具比较优势的3个省域(见表5)。从地区层面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上中下游21个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前3强共涉及18个省域(以下简称比较优势省域),其中东北地区3个(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地区8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中部地区4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西部地区3个(内蒙古、重庆、西藏)。分析各地区比较优势省域数量可知,东部地区优势明显,其它地区相对均衡。考虑比较优势省域占各地区省域数量比例后,东北地区为100%,东部地区为80%,中部地区为66.6%,西部地区仅为25%。结合图1进一步分析各地区比较优势产业数量和NVC嵌入位置可知,东北地区全域具备比较优势产业,其比较优势产业部门数量为5个,分布于上游间接关联部门和下游直接关联部门,省均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为1.6个。东北地区房地产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在全国前3中占据两席;东部地区实现比较优势产业部门在NVC上中下游全覆盖,同时其比较优势产业部门数量(20个)位居全国首位,省均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为2.5个。东部地区囊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金属制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化学产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6个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全国前3。此外,东部地区在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电气机械和器材,金融,通用设备,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废品废料10个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全国前3中占据两席。中部地区比较优势产业部门数量为7个,主要分布于上游关联部门和下游间接关联部门,省均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为1.75个。中部地区专用设备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在全国前3中占据两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产业部门数量为9个(其中6个为上游关联部门),分布于除中游外的NVC各个位置,上游比较优势相对明显,省均比较优势产业部门(3个)位居全国首位。

图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地区比较优势产业部门数量

Fig.1 Numbers of industry sectors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national value chain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by region

从省域层面看,江苏、上海、广东分别以9个、8个、6个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位居全国前3,且其比较优势产业部门均覆盖NVC上中下游。江苏的9个比较优势产业部门在NVC分布位置相对均衡,其中上游4个、中游1个、下游4个,表明江苏参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分工的广度和竞争力均居全国前列。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的9个直接关联核心产业部门中,江苏有6个具备比较优势,凸显出江苏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中的关键地位。江苏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中有7个属于制造业(77.7%)、2个属于服务业(22.3%)。其中,废品废料(WVP值为353.09),化学产品(WVP值为237.10),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WVP值为180.42),电气机械和器材(WVP值为153.04)的比较优势最为突出;租赁和商务服务(WVP值为11.1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WVP值为19.80)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小。综上可知,江苏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服务业则有所欠缺。上海的8个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中有5个分布于下游位置,其比较优势最突出的产业部门为上游的金融(WVP值为76.49)。与江苏一样,上海的9个直接关联核心产业部门中也有6个具备比较优势,凸显出上海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的重要地位。与江苏不同的是,上海的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中5个集中于服务业(占比62.5%),但总体比较优势仍待提高,尤其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WVP值仅为8.92。广东的6个比较优势产业部门在NVC中分布位置相对均衡,其中上游3个、中游1个、下游2个。广东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的9个直接关联核心产业部门中有4个具备比较优势,反映出广东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中的重要地位。广东比较优势产业部门的行业分布较为均衡,其中4个属于制造业、2个属于服务业。但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广东的比较优势偏重于制造业,如其比较优势最强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WVP值为142.64),电气机械和器材(WVP值为74.30)。

从产业部门层面看,通过测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中21个产业部门比较优势前3强省域平均WVP值(以下简称WVP省域均值),进一步得到NVC的WVP总体均值为52.91(见表5)。仅8个产业部门的WVP省域均值超过NVC总体均值,占比为38.09%。这8个产业部门均属于制造业,其中5个为上游部门、1个为中游部门、2个为下游部门,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上游制造业部门的比较优势相对显著。鉴于非金属矿物制品(WVP省域均值为55.28)、交通运输设备(WVP省域均值为54.09)仅微幅超过NVC的WVP总体均值,因此只有其余6个产业部门(化学产品,废品废料,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专用设备)具备较为显著的比较优势,占比进一步下降为28.57%。此外,服务业部门的WVP省域均值无一超过NVC的总体均值。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WVP省域均值为33.3),租赁和商务服务(WVP省域均值为29.8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WVP省域均值为15.36)等直接关联核心部门的比较优势均明显偏小,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WVP省域均值仅为9.75)成为21个产业部门中WVP省域均值低于10的唯一部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的8个直接关联核心产业部门平均分属制造业和服务业,其中直接关联服务业部门的WVP省域均值为31.14,直接关联制造业部门的WVP省域均值为72.24,前者仅为后者的43.1%。这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整体,尤其是服务业部门比较优势强度不足。

表5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省域比较优势产业部门

Tab.5 Provinc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y sectors in national value chain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NVC关联产业部门比较优势前3强省域(WVP值)嵌入位置非金属矿和其它矿采选河南(82.09)黑龙江(22.99)天津(8.81)上游间接关联非金属矿物制品山东(114.51)辽宁(41.69)内蒙古(9.64)建筑江苏(54.55)河南(40.52)西藏(23.56)房地产辽宁(49.43)重庆(24.23)黑龙江(6.51)专用设备湖南(82.51)湖北(67.89)江苏(43.48)金属制品浙江(23.46)广东(12.59)河北(7.41)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河北(226.08)内蒙古(57.73)山东(43.23)金属矿采选产品河北(29.72)内蒙古(18.90)安徽(14.37)化学产品江苏(237.10)浙江(44.69)广东(31.77)上游直接关联核心金融上海(76.49)北京(46.03)重庆(15.4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北京(77.99)天津(12.98)上海(8.92)电气机械和器材江苏(153.04)广东(74.30)安徽(55.90)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江苏(180.42)广东(142.64)上海(19.52)中游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江苏(19.80)上海(14.50)北京(11.78)下游直接关联核心租赁和商务服务广东(44.93)上海(33.60)江苏(11.13)交通运输设备吉林(65.99)重庆(63.32)上海(32.97)通用设备江苏(55.02)浙江(32.07)辽宁(20.70)批发和零售上海(58.65)内蒙古(35.40)广东(32.24)下游间接关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内蒙古(57.80)上海(23.40)河北(23.05)废品废料江苏(353.09)天津(21.81)安徽(9.67)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河北(18.12)山东(9.94)湖南(1.19)

5.2 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分析

参照Jefferson[33]提出的城市首位度概念,即某一区域内人口数量第一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值,本文将各个产业部门比较优势最强省域与次强省域的WVP值比值定义为该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分析可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中21个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最大值为16.19,最小值为1.04,平均值为2.96(见表6)。城市首位度可用于衡量城市的区域主导性,同时反映区域中各种资源的集中程度。若该指标数值超过2,表明存在过度集中、结构失衡趋势;若小于2,则表明集中度适当、结构正常。参考这一标准,一方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有9个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超过2,占比为42.85%,其中7个为上游部门(占上游部门总量的58.33%),2个为下游部门(占下游部门总量的25%)。如废品废料的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高达16.19,同时其WVP省域均值(128.19)也位居NVC首位;化学产品的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较高(5.31),同时其WVP省域均值(104.52)也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这9个产业部门中有4个的WVP省域均值低于NVC总体均值(占比为44.44%),其中3个为上游部门。这一特征最为显著的上游服务业部门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其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较高(6.01),而其WVP省域均值仅为33.3。这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上游部门存在明显过度集中的单极化现象,部分上游部门存在过度集中与整体比较优势薄弱并存的问题。另一方面,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低于2的产业部门也普遍存在WVP省域均值低下的现象。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低于2的12个产业部门中,9个WVP省域均值低于NVC总体均值,占比高达75%。同时,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排名末尾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1.26),专用设备(1.22),交通运输设备(1.04),也是这12个产业部门中仅有的3个WVP省域均值高于NVC总体均值的部门。这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高省域集中度与低省域集中度的产业部门中,均同时存在整体比较优势强弱差异。其中,高省域集中度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强度更高。

表6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省域比较优势与省域首位度

Tab.6 Provinc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provincial primacy of Chin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national value chain

NVC关联产业部门WVP省域均值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嵌入位置非金属矿和其它矿采选37.96 3.57 上游间接关联非金属矿物制品55.28 2.75 建筑39.54 1.35 房地产26.72 2.04 专用设备64.63 1.22 金属制品14.49 1.86 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109.01 3.92 金属矿采选产品21.00 1.57 化学产品104.52 5.31 上游直接关联核心金融46.00 1.6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33.30 6.01 电气机械和器材94.41 2.06 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114.19 1.26 中游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15.36 1.37 下游直接关联核心租赁和商务服务29.89 1.34 交通运输设备54.09 1.04 通用设备35.93 1.72 批发和零售42.10 1.66 下游间接关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34.75 2.47 废品废料128.19 16.19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9.75 1.82

6 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研究结论

本文立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产品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框架,针对现有文献一维指标评测区域产业比较优势不够全面的局限,兼顾增值能力与劳动生产率两个维度,并转变前人以RCA指数为核心主体评测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原有思路,最终设计出一个能够有效破解“统计假象”的省域产业比较优势双维度评价新框架。其中,为契合NVC贸易特征,增值能力指标在前人国外出口增加值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国内输出增加值进行分解。据此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上下游关联产业部门的省域比较优势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对比剖析,并创新性地设计比较优势省域首位度,探究电子信息产业NVC各分工环节比较优势的省域集中程度。

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贯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NVC上中下游,同时其比较优势产业部门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均主要分布于上下游,区别在于东北地区为上游间接关联部门和下游直接关联部门,中部地区为上游关联部门和下游间接关联部门,而西部地区集中于上游但其省均比较优势产业部门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江苏、上海、广东的比较优势最为显著,且延伸到NVC上中下游。其中,江苏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服务业有所欠缺;上海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其中金融业比较优势最突出,但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总体比较优势仍待提高;广东的比较优势在NVC分布位置相对均衡,但偏重于制造业。第三,上游制造业部门的比较优势显著,而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服务业部门比较优势则相对不足。最后,上游部门比较优势存在明显的省域集中单极化现象,部分上游部门存在省域过度集中与整体比较优势不足并存的问题。同时,高省域集中度与低省域集中度的产业部门均同时存在整体比较优势强弱差异,且高省域集中度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强度更高。

6.2 政策启示

以上研究结论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

(1)沿海为主,内陆为辅。依托东部沿海省域的地理、资金、人才、科技、金融、资讯等多方优势,发挥其在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中的核心作用,内陆省域则主要聚焦能源开采冶炼、仓储运输等上下游配套及服务。

(2)立足制造,升级服务。立足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导向,不断提高服务要素在投入与产出中的比重,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上下游服务环节具备比较优势的省域发展强化其竞争力,实现价值链整体从产品售卖向“产品+服务”转型,从单纯的产品加工组装向“制造+服务”升级。

(3)极化可控,整体攀升。过度集中短期内或许能够实现产业比较优势快速提升,但存在因垄断导致后续竞争力不足的长期隐患。同时,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域过度分散也将造成协同度不足、比较优势低下的弊病。因此,应避免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某一环节比较优势过度集中于某一省域的单极化现象,保持省域比较优势政策扶持资源分配差异可控,不断完善省域间差异化比较优势协同的长期良性机制,促进产业整体价值链攀升。

参考文献:

[1] 陈砺,黄晓玲.产品空间结构与动态比较优势研究:基于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产品数据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20,39(5):62-70.

[2] 黎峰.增加值视角下的中国国家价值链分工:基于改进的区域投入产出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16,33(3):52-67.

[3] 王磊,魏龙.“低端锁定”还是“挤出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GVCs就业、工资方面的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7,43(8):62-72.

[4] BEVERELLI C, KOOPMAN R B, KUMMRITZ V, et al. Domestic foundations of global value chains[EB/OL]. (2015-12-29). https://ssrn.com/abstract=2708980.

[5] 杨高举,黄先海.中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吗 [J].管理世界,2014,30(5):5-22.

[6] 赵婷,陈钊.比较优势与产业政策效果:区域差异及制度成因[J].经济学(季刊),2020,19(3):777-796.

[7] KRUGMAN P R.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9(4):469-479.

[8] DIXIT A E, STIGLITZ J 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67(3):297-308.

[9] WEIL K E 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J].Revista De Administracao De Empresas,1985,25(2):82-84.

[10] 迟晓英,宣国良.价值链研究发展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22(1):25-30.

[11] 杨翠红,田开兰,高翔,等.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及前景展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0,40(8):1961-1976.

[12] GEREFFI G,HUMPHREY J,STURGEON T.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5,12(1):78-104.

[13] 黎峰.中国国内价值链是怎样形成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9):76-94.

[14] 倪红福.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微笑曲线”存在吗:基于增加值平均传递步长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11):111-126,161.

[15] 苏庆义.中国省级出口的增加值分解及其应用[J].经济研究,2016,51(1):84-98,113.

[16] 傅国华.构建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专题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0(4):100-105.

[17] 刘友金,罗登辉.城际战略产业链与城市群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09,29(4):601-607.

[18] 李强.结构调整偏向性、比较优势变迁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研究,2017,276(2):114-125,137.

[19] 邱斌,唐保庆,孙少勤,等.要素禀赋、制度红利与新型出口比较优势[J].经济研究,2014,49(8):107-119.

[20] 房帅,田珺,程睿智.外国直接投资、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持续时间[J].世界经济研究,2020(7):120-134,137.

[21] BALASSA B.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 1965, 33(2):99-123.

[22] LAFAY G.The measurement of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M]//International Trade Modelling.Boston,MA:Springer US,1992:209-234.

[23] HOEN A R,OOSTERHAVEN J.On the measuremen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6,40(3):677-691.

[24] YU R,CAI J N,LEUNG P.The normalize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9,43(1):267-282.

[25] HIDALGO C A,KLINGER B,BARABASI A L,et al.The product space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J].Science,2007,317(5837):482-487.

[26] HAUSMANN R, KLINGER B.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spa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mbridge: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2007.

[27] KOOPMAN R,WANG Z,WEI S J.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4,104(2):459-494.

[28] 蒋为,宋易珈,李行云.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的演变、分布与贸易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9):3-21.

[29] 周江,胡静锋,宋彦,等.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与比较优势:基于长江经济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9,14(12):86-101.

[30] HARUNA S,JINJI N,ZHANG X Y.Patent citations,technology diffusion,and international trade:evidence from Asian countries[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0,34(4):365-390.

[31] 万科,刘耀彬,黄新建.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链区域间协同研究:以鄂湘赣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协同为视角[J].运筹与管理,2019,28(5):190-199.

[32] 万科,陈普,张莹,等.高技术产业国家价值链网络结构与省域增加值分解:来自电子信息产业的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10):65-74.

[33] JEFFERSON M.The law of the primate city[J].Geographical Review,1939,29(2):226-232.

(责任编辑:陈 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