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创新能力
——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庄旭东,王仁曾

(华南理工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结合区域创新能力相关理论,探究市场化进程、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能通过缓解创新主体的外部融资约束、激发创新主体内在创新动力,进而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数字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效果更显著。结论可为政府加速市场化改革与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经验证据及政策启示。

关键词:市场化进程;区域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创新动力

Marketization Proces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Zhuang Xudong,Wang Renz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It is an indispensable premise to keep improving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for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uch a competitive world now, and it is also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country's core competitiveness. Improv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new engi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novative country.

The cor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lies in the interaction and connection among regional innovation institutions,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 capabilities to transform knowledge into new products and new services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few related studies on the internal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on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 intern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has not been clarified, and further exploration is needed. Moreove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is the general trend.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he rol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marketiza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ies is worthy of in-depth discussion.

Based on China's provincial panel data,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internal connections among marketization proces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t is found that promoting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role of marketization in promo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fter examining the impact mechanism, it is found that promoting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can alleviate innovation subjects, the external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the stimulating internal innovation motivation of innovative entities, thereby indirectly improv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Further discussion shows that the impact of marketization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heterogeneous. In regions with high degree of digitization, the effect of marketization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better and more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 marginal contribution of this research mainly reli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internal influence logic of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on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which helps to affirm the importance of market mechanism orientation theoretically. It plays a role in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Second,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positive moderating rol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discusses the issue of heterogeneity, which will help the government to formulate differentiated policies to accelerate market-oriented reforms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t can promote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hina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ird,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seldom discusses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and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in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even less. This research helps to extend the theor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enriches the documents related to marketization process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Marketization Proces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novative Motivation

收稿日期:2021-04-12

修回日期:2021-06-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JY025)

作者简介:庄旭东(1996—),男,广东汕头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创新与社会责任;王仁曾(1964—),男,甘肃舟曲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科技与金融市场。

DOI10.6049/kjjbydc.20210403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2)07-0044-09

0 引言

自《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政策发布以来,中国正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共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其代表了国家核心竞争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区域创新能力备受国内外学者青睐,学者们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并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各种要素投入综合作用形成的产出。一些学者不仅从多个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测度与评价[1-2],还进一步分析其对企业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3-4]。此外,更多学者研究了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例如从财政分权、政府偏好、高铁建设、国际技术溢出等方面进行分析[5-7]

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在于促进地区创新机构间的互动和联系,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将新知识转化成新产品与新服务,这与市场化、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区域创新环境建设息息相关。基于中国转型经济背景,当前有研究从企业层面,聚焦于市场化进程对创新投资、技术进步、技能溢价等方面的影响[8-9],或者关注某行业市场化改革对企业创新的作用[10-12],而关于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影响机制探索较少,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也尚未厘清。此外,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0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要求加快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在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间扮演什么角色值得深入探讨。

因此,本研究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市场化进程、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探索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影响机制。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研究的边际贡献表现在:第一,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动力能力理论,尝试厘清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影响逻辑,从而从理论上确定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为政府推动市场化改革、加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第二,探究数字化转型在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间的正向调节作用,并进行异质性问题讨论,有助于政府制定差异化政策,加速市场化改革与数字化转型,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进而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第三,已有文献较少讨论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当前数字化转型大背景下的分析更是鲜见,本研究有助于拓展区域创新能力相关理论,对现有的市场化进程、数字化转型研究给予补充。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市场化进程会通过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直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一方面,促进市场化改革有助于培育和发展要素市场,促进包括人力、资本、技术等在内的生产要素高效合理地流向真正的创新活动,进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已有研究表明,行政审批、市场准入控制等政府干预行为不利于企业良性竞争,由此形成的垄断可能会降低市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13],并且要素市场扭曲会极大地抑制创新活动[14-15],而推动市场化进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方政府干预,通过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实现优胜劣汰,优化社会创新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此外,技术要素市场化水平提高有助于先进技术扩散与溢出,促进区域技术进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推动市场化进程可通过改善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创新投资具有高风险性,市场主体往往十分谨慎,而推动市场化进程能促进产品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信息披露质量[16],使得市场信息透明度更高,避免由信息不对称导致创新投资价值被低估,缓解创新资源错配问题,为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环境,繁荣区域创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此外,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产品市场化水平提高,由于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市场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此时的市场价格信号更加明确、有效,更能充分反映产品供给与需求关系,有助于市场创新主体更好地了解产品市场需求动向,进行有效创新,进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市场化进程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1.2 数字化转型对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的调节效应

数字化转型可通过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融合应用,对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产生调节效应。在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扩大自身知名度、拓展业务子链与增加消费者粘度的机会,并且基于数字科技便捷化的消费体验,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这种市场需求扩张与价格竞争可以提升产品市场化水平。同时,对产品的质量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促使市场主体进行技术创新活动[17],即数字化转型增强了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随着数字科技与经济加速深度融合,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也开始从消费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一方面,数字技术工具的广泛应用便捷了市场化进程下企业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增强了创新主体与目标客户间的交互性,加速了产品和流程创新[18],有助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新一代数字科技可以提升创新主体搜集、挖掘、分析各类网络数据的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化进程带来的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效应,提高市场主体融资效率[19],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为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条件,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数字化转型增强了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

1.3 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路径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市场化进程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的研究假设,而基于已有研究并结合现实,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视角,本文认为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可能通过缓解创新主体的外部融资约束与激发创新主体的内在创新动力两个渠道得以实现。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市场化程度较高有助于缓解创新主体的外部融资约束,为市场创新主体提供更广的融资渠道和更低的资金成本,进而提供良好的技术创新基础,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信贷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是完全对称的市场信息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而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市场环境更接近理想状态,市场主体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及规模均有显著提升[20],并且市场化进程有助于提高市场主体信息披露质量[16],而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越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21]。此外,在加快市场化进程中,随之配套的金融、法律、制度等环境也会得到很大改善,并且各类市场与中介组织的发育更成熟,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22],为创新活动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间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从动态能力理论出发,市场化程度提高有助于完善市场机制,通过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进而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一方面,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各类市场与中介组织发育较完善,直接为市场主体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纪晓丽,2011),而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也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有效规避市场主体进行简单、重复的技术模仿,进而激发其进行技术研发创新 [23],间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由于政绩考核、晋升压力等原因往往偏好于短期回报高、风险小的产业,产生一定导向示范效应,从而削弱市场主体创新热情,并且企业高管出于自身利益、业绩考评等考虑,也倾向于规避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这也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24]。而加快市场化进程能通过优化市场环境,规避上述问题,进而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创新动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因此,基于以上推论,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市场化进程通过缓解创新主体外部融资约束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H4:市场化进程通过激发创新主体内在创新动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图1 市场化进程、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框架
Fig.1 Analysis framework of marketization proces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2 变量说明与模型设计

2.1 变量选取与说明

2.1.1 被解释变量

已有文献一般采用专利数、新产品数、新产品产值等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衡量,相较于新产品相关统计数据,专利数据更为常用且易获得,且由于中国专利制度统一,不同地区之间具有可比性,因此专利数据能较好地代表地区创新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专利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较高,创新过程较完整,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创新能力。因此,参考李习保[25]、杨浩昌等[26]的研究,选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的自然对数衡量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Inv)。同时,本文采用三类专利申请授权总数的自然对数替代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

2.1.2 解释变量

本文选用王小鲁等[27]编译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中的市场化指数对解释变量市场化进程(Market)进行衡量。并且,由于该报告中披露的指数只更新到2016年,参考俞红海等[28]的做法,以历年市场化指数的平均增长幅度进行测算并扩展至2018年。此外,考虑到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可能存在滞后影响,并且进行滞后项模型估计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选用上一期的市场化指数(Lmarket)衡量解释变量并进行回归分析。

2.1.3 中介变量

前文分析提出,市场化程度提高有助于缓解市场创新主体外部融资约束,激发市场创新主体内在创新动力,进而间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张良贵[29]、郭桂花等[22]的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对市场信息质量、融资成本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选用市场创新主体外部融资约束(Fc)作为中介变量。考虑到技术创新活动一般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持续性与不确定性,需要持续足够的资金投入,通常来讲,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技术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固定资产项目等,因此提升中长期信贷占比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30]。由于地区中长期贷款在总贷款余额中的占比可测度市场创新主体所获的外部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外部融资约束水平,因此本文选择用中长期贷款占比衡量融资约束水平。此外,地区规模企业R&D经费支出可衡量市场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方面的投入,能较好地反映其内在创新动力,因此本文选择用地区规模企业R&D经费支出的自然对数衡量市场创新主体的内在创新动力(Rd),以此作为中介变量。

2.1.4 调节变量

考虑到本文立足于消费领域与生产领域讨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数据挖掘、客户交互、居民消费、企业融资等方面影响,这些影响与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息息相关,本文参考王康仕等[31]的研究,选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衡量地方金融数字化水平。虽然使用该指数衡量数字化转型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考虑到已有研究对数字化转型尚未有精准、统一的定量衡量标准,且该指数可较好地测度数字化发展带来的移动化、便利化等优势,涵盖了信贷、支付、保险等多个与消费或生产活动相关的业务领域,是基于数字化应用程度构建的[32],因此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各省份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受限于数据可得性,本文将其作为调节变量数字化转型(Digi)的代理变量。

2.1.5 控制变量

参考干春晖等[33]、石大千等[34]、杜传忠和张远[35]的研究,引入可能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控制变量,分别为经济发展(Pgdp)、产业结构(Fn)、财政支持(Gov)、教育发展(Edu)、基础设施(Infra)、实业景气(Ume)。具体变量定义与说明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与说明
Tab.1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变量符号 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Inv用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的自然对数衡量Pat用专利申请授权总数的自然对数衡量中介变量外部融资约束Fc用中长期贷款占比衡量内在创新动力Rd用地区规模企业R&D经费支出的自然对数衡量解释变量市场化进程Market用王小鲁等(2019)构造的市场化指数衡量Lmarket用上一期的市场化指数衡量调节变量数字化转型Digi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衡量控制变量经济发展Pgdp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产业结构Fn非农业产值/农业产值财政支持Gov财政支出/地区生产总值教育水平Edu用高等学校数衡量基础设施Infra用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衡量实业景气Ume失业人口/总人口

2.1.6 数据说明

考虑到数据的科学性、连续性与可获性,选用2011-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西藏因数据不全,未纳入统计)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主要解释变量市场化进程数据来自王小鲁等[27]编写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调节变量数字化转型数据来自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第二期,2011-2018年)》;中介变量地区贷款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年鉴》,个别地区的缺失数据则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予以手动补充;其它统计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由EPS数据平台整理而得。

2.2 模型设计与说明

2.2.1 主效应模型

为了探究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考虑到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可能存在滞后效应,并且解释变量采用上一期的滞后项估计,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内生性问题,本文构建以区域创新能力为被解释变量、以市场化进程为解释变量的计量模型(1)与模型(2)如下:

Invit=α0+α1Marketit+α2Pgdpit+α3Fnit+α4Govit+α5Eduit+α6Infrait+α7Umeit+Yeart+Areai+εit

(1)

Invit=β0+β1Lmarketit+β2Pgdpit+β3Fnit+β4Govit+β5Eduit+β6Infrait+β7Umeit+Yeart+Areai+εit

(2)

其中,下标i代表省份,下标t表示年份,Yeart代表时间固定效应,Areai代表个体固定效应。此外,本文还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样本子区间、工具变量法等以作稳健性检验。

2.2.2 调节效应模型

为了进一步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参考温忠麟等[36]设计的调节效应层次回归分析法,在主效应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调节变量数字化转型(Digi),并将解释变量与调节变量中心化,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如下:

Invit=δ0+δ1Marketit+δ2Pgdpit+δ3Fnit+δ4Govit+δ5Eduit+δ6Infrait+δ7Umeit+Yeart+Areai+εit

(3)

Invit=γ0+γ1Marketit+γ2Digiit+γ3Marketit×Digiit+γ4Pgdpit+γ5Fnit+γ6Govit+γ7Eduit+γ8Infrait+γ9Umeit+Yeart+Areai+εit

(4)

2.2.3 中介效应模型

为了进一步厘清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影响机制,运用中介效应逐步回归法进行检验[37],并参考温忠麟和叶宝娟[38]的中介效应分析流程,构建以市场创新主体外部融资约束、内在创新动力为中介变量的两组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如下:

第一,外部融资约束中介效应模型组:

Invit=a0+a1Marketit+a2Pgdpit+a3Fnit+a4Govit+a5Eduit+a6Infrait+a7Umeit+Yeart+Areai+εit

(5)

Fcit=b0+b1Marketit+b2Pgdpit+b3Fnit+b4Govit+b5Eduit+b6Infrait+b7Umeit+Yeart+Areai+εit

(6)

Invit=c0+c1Marketit+c2Fcit+c3Pgdpit+c4Fnit+c5Govit+c6Eduit+c7Infrait+c8Umeit+Yeart+Areai+εit

(7)

第二,内在创新动力中介效应模型组:

Invit=a0+a1Marketit+a2Pgdpit+a3Fnit+a4Govit+a5Eduit+a6Infrait+a7Umeit+Yeart+Areai+εit

(8)

Rdit=b0+b1Marketit+b2Pgdpit+b3Fnit+b4Govit+b5Eduit+b6Infrait+b7Umeit+Yeart+Areai+εit

(9)

Invit=c0+c1Marketit+c2Rdit+c3Pgdpit+c4Fnit+c5Govit+c6Eduit+c7Infrait+c8Umeit+Yeart+Areai+εit

(10)

3 实证结果分析与检验

3.1 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2为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本文选择用方差膨胀系数(VIF)对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的VIF值非常小,远小于10,说明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表2 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
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multicollinearity test results

变量NMeanS.dMinP25P50P75MaxVIF1/VIF市场化进程2406.621.932.335.176.567.8310.834.050.25经济发展2405.433.731.153.524.496.3848.801.620.62产业结构24024.5449.552.836.769.7713.90312.162.630.38财政支持2400.250.100.110.180.230.280.633.800.26教育水平24084.7738.599.0057.0084.50118.00167.002.630.38基础设施24015.324.594.0412.7414.7617.8925.821.580.63实业景气2403.290.641.203.003.403.704.501.130.88

3.2 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3.2.1 主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表3给出了市场化进程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主效应模型估计结果。从表中第1列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解释变量市场化进程对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随着市场化水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即市场化发展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从表中第2列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上一期的解释变量市场化进程对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也显著为正,说明推动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存在滞后性,市场化能持续影响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综上,推动市场化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假设H1得到验证。

表3 主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Tab.3 Main model estimation results

变量模型1Inv模型2InvMarket0.080 5**(2.586 5)Lmarket0.069 1**(2.210 7)控制变量YesYes个体效应YesYes时间效应YesYesN240240R20.906 10.905 3

注:*、**、***分别代表变量系数在10%、5%和1%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t值。省略了控制变量与常数项的报告,下同

3.2.2 稳健性检验

(1)替代被解释变量的模型估计。考虑到变量遗漏与偏误问题,本文采用三类专利申请授权总数的自然对数衡量被解释变量(Pat),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Inv)进行稳健性检验。从表中可以看出,稳健性检验模型估计结果与原模型估计结果保持一致,即原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2)年份子区间模型估计。由于涉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持续影响了中国市场主体的投资与创新活动,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能会干扰实证结果,因此本文选择不考虑危机发生的后三年数据,即保留2012-2018年样本。并且,考虑到2012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开始持续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发展。因此,为了排除特殊年份对估计结果的干扰,本文考察年份子区间2012-2018年的模型估计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其模型估计结果也与原结果保持一致,即原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表4 替换变量后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Tab.4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after replacing variables

变量模型1Pat模型2PatMarket0.135 9***(3.627 9)Lmarket0.101 6***(2.675 7)控制变量YesYes个体效应YesYes时间效应YesYesN240240R20.843 10.838 5

表5 年份子区间估计稳健性检验结果
Tab.5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of sub-interval estimates for years

变量模型1Inv模型2InvMarket0.109 9***(3.240 7)Lmarket0.079 7**(2.455 0)控制变量YesYes个体效应YesYes时间效应YesYesN210210R20.896 20.893 5

(3)缩小地区样本模型估计。考虑到直辖市可能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本文剔除直辖市样本进行模型估计。从表6可以看出,其模型估计结果也与原结果保持一致,即原结论具有较好稳健性。

3.2.3 内生性讨论

前文主效应模型的解释变量采用滞后一期形式进行估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内生性问题,但为确保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选用工具变量法(2SLS)对内生性问题进行讨论,尝试削弱其带来的影响。本文认为市场主体是推进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地区市场主体数量与市场化进程息息相关,并且其对区域创新能力不存在直接影响。此外,地区市场主体繁荣与聚集是地区多方面发展的共同结果,具有较强的外生性。因此,本文选择地区市场主体数量(Enter)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模型估计。从衡量工具变量地区市场主体数量而言,采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进行衡量更为准确,但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完整性,本文只能选用规模企业单位数进行替换,即采用规模企业单位数的自然对数值衡量,由此得到的结果也可较好地满足预期。可以看出,相关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识别不足和弱工具变量问题,而且第一阶段的工具变量系数显著为正,符合前文预期。在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Market)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市场化进程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与原模型的估计结果保持一致,即内生性问题得到了较好控制,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定性。

表6 缩小地区样本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Tab.6 Robustness test results of reduced area samples

变量模型1Inv模型2InvMarket0.078 6**(2.159 7)Lmarket0.075 6**(2.078 9)控制变量YesYes个体效应YesYes时间效应YesYesN208208R20.903 80.903 6

表7 工具变量法内生性检验结果
Tab.7 Endogenity test results of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

变量第一阶段Market第二阶段Inv原模型InvIV:Enter1.155 6***(5.820 2)Market0.212 2***0.080 5**(2.593 9)(2.586 5)控制变量YesYesYes个体效应YesYesYes时间效应YesYesYesAnderson canon. corr. LM statistic30.946/Cragg-Donald Wald F statistic33.874/N240240

3.3 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分析

表8给出了数字化转型调节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模型4中的解释变量市场化进程和调节变量数字化转型的交互项与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数字化转型对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发展显著增强了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假设H2得到验证。

表8 调节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Tab.8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rating effect model

变量模型3Inv模型4InvMarket0.155 7**0.124 0**(2.586 5)(2.028 0)Digi0.021 7(0.106 8)Market×Digi0.030 2**(2.270 3)控制变量YesYes个体效应YesYes时间效应YesYesN240240R20.906 10.908 9

3.4 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检验

3.4.1 外部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分析

表9给出了外部融资约束中介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从表中第2列可以看出,模型6中的解释变量市场化进程对中介变量融资约束的影响系数b1显著为正,说明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地区中长期贷款占比提高,创新主体能获得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从而有利于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从表中第3列可以看出,模型7中的解释变量与中介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c1和c2均显著,并且系数b1c2与c1同号,说明市场创新主体的外部融资约束在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16.41%,即证实加速市场化进程能通过缓解创新主体的外部融资约束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从而验证了假设H3

表9 外部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Tab.9 Estimated results of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model of external financing constraints

变量模型5Inv模型6Fc模型7InvMarket0.080 5**0.010 2*0.069 2**(2.586 5)(1.662 0)(2.255 8)Fc1.113 0***(3.138 1)控制变量YesYesYes个体效应YesYesYes时间效应YesYesYesN240240240R20.906 10.416 30.910 6

3.4.2 内在创新动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表10给出了内在创新动力中介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从表中第2列可以看出,模型9中的解释变量市场化进程对中介变量创新动力的影响系数b1显著为正,说明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市场创新主体更愿意加大创新活动投入,创新动力强劲。从表中第3列可以看出,模型10中的解释变量与中介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c1和c2也均显著,并且系数b1c2与c1同号,说明市场创新主体内部创新动力在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37.67%,即加快市场化进程能通过激发市场创新主体的内在创新动力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验证了假设H4

表10 内在创新动力的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Tab.10 Estimated results of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model
of the intrinsic innovation motivation

变量模型8Inv模型9Rd模型10InvMarket0.080 5**0.105 6***0.058 5*(2.586 5)(3.587 0)(1.851 4)Rd0.208 7***(2.812 0)控制变量YesYesYes个体效应YesYesYes时间效应YesYesYesN240240240R20.906 10.760 00.909 8

4 拓展性讨论

4.1 数字化程度异质性分析

目前,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数字化转型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的数字化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39],导致各地区的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管理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致使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考虑到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可能存在异质性问题,将研究样本根据数字化程度进行划分,开展分样本估计并作进一步讨论。其中,数字化较高地区包括样本期内调节变量数字化转型平均数值较大的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在内的15个省市,其余15个省市归为数字化程度较低地区。

4.2 数字化程度异质性检验

表11报告了按数字化程度分样本模型估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数字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而数字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影响程度较小。这可能是由于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经济更繁荣与开放,市场化程度普遍较高,市场中介组织较发达,推进市场化发展能更加充分发挥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并且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也极大地提升了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效果。而数字化程度较低地区相对闭塞且其市场化程度较低,并且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较落后,更加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仅仅依赖推进市场化发展实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不够的。

表11 按数字化程度分样本的模型估计结果
Tab.11 Model estimation results of samples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digitization

变量总样本Inv数字化较高地区Inv数字化较低地区InvMarket0.080 5**0.073 5**0.054 3(2.586 5)(2.069 7)(0.888 1)控制变量YesYesYes个体效应YesYesYes时间效应YesYesYesN240120120R20.906 10.931 70.910 3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了市场化进程、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明晰了数字化转型在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扮演的角色,并且深入探讨了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影响机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推动市场化进程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市场化程度加深能持续影响区域创新发展水平。此外,数字化转型发展通过在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融合应用对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产生调节效应,其显著增强了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并且数字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带来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效应更显著。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是通过缓解市场主体融资约束与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两大中介机制发挥作用的。

5.2 政策建议

本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肯定市场机制的重要导向作用,为政府加速市场化改革与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经验证据及政策启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加速推动市场化进程,健全市场微观基础,培育发展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优化社会创新资源配置,为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良好基础;第二,针对地区差异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市场运行机制,营造公平公开的创新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第三,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化与市场化融合,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充分发挥市场资源优势;第四,逐步缩小区际差距,实现地区市场化、数字化均衡发展,通过制定差异化政策加速市场化改革与数字化转型,增强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整体创新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ZHAO S L,SONG W,ZHU D Y,et al.Evaluating China's regional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from the innovation actors perspective—an AHP and cluster analytical approach[J].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13, 35(3): 182-190.

[2] 邓富民,张金光,梁学栋.基于协调度-管理熵的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度[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5):113-117.

[3] PETTI C, RUBINI L, PODETTI S. Government support and R&D investment effectiveness in Chinese SMEs: a complex relationship[J]. Asian Economic Papers, 2017, 16(1): 201-226.

[4] 李二玲,崔之珍.中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分析[J].地理科学,2018,38(9):1412-1421.

[5] 靳巧花,严太华.国际技术溢出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7,43(3):14-25.

[6] 李政,杨思莹.财政分权、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18,34(12):29-42,110,193-194.

[7] 王春杨,兰宗敏,张超,等.高铁建设、人力资本迁移与区域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20,37(12):102-120.

[8] 杨飞.市场化、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J].世界经济,2017,40(2):78-100.

[9] 吴娜,于博,王博梓.市场化进程、创新投资与营运资本的动态调整[J].会计研究,2017,38(6):82-88,97.

[10] 戴魁早,刘友金.行业市场化进程与创新绩效——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30(9):37-54.

[11] 齐绍洲,张倩,王班班.新能源企业创新的市场化激励——基于风险投资和企业专利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7,34(12):95-112.

[12] 叶祥松,刘敬.政府支持与市场化程度对制造业科技进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20,55(5):83-98.

[13] 成力为,孙玮.市场化程度对自主创新配置效率的影响——基于Cost-Malmquist指数的高技术产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7(5):128-137.

[14] 张杰,周晓艳,李勇.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J].经济研究,2011,46(8):78-91.

[15] 白俊红,卞元超.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创新生产的效率损失[J].中国工业经济,2016,33(11):39-55.

[16] BURKS J J, CUNY C, GERAKOS J, et al. Competition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 Evidence from deregulat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8, 23(4): 1471-1511.

[17] 金晓彤,黄蕊.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要素配置分析[J].经济学家,2017,29(2):50-57.

[18] 荆文君,孙宝文.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9,40(2):66-73.

[19] DUARTE J, SIEGEL S, YOUNG L A, et al. Trust and credit: the role of appearance in peer-to-peer lending[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2, 25(8): 2455-2484.

[20] FIRTH M, LIN C, LIU P, et al. Inside the black box: bank credit allocation in China′s private sector[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9, 33(6): 1144-1155.

[21] 张纯,吕伟.信息披露、市场关注与融资约束[J].会计研究,2007,28(11):32-38,95.

[22] 郭桂花,池玉莲,宋晴.市场化进程、会计信息质量与融资约束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最终控制人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29(1):68-76,85.

[23] YANG L, MASKUS K 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expor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9, 90(2): 231-236.

[24] 王贞洁,王京.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战略变化幅度与投资行为[J].管理评论,2018,30(7):207-217.

[25] 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管理世界,2007,23(12):18-30,171.

[26] 杨浩昌,李廉水,刘军.高技术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比较[J].科学学研究,2016,34(2):212-219.

[27] 王小鲁,樊纲,胡李鹏.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8] 俞红海,徐龙炳,陈百助.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J].经济研究,2010,45(8):103-114.

[29] 张良贵.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外部融资成本间关系的演变——来自1990—2010年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经济问题,2013,55(3):32-44.

[30] 王玉泽,罗能生,刘文彬.什么样的杠杆率有利于企业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9,36(3):138-155.

[31] 王康仕,孙旭然,张林曦,等.金融数字化是否促进了绿色金融发展——基于中国工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20,36(9):44-53.

[32] 郭峰,王靖一,王芳,等.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J].经济学(季刊),2020,19(3):777-796.

[33]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6(5):4-16,31.

[34] 石大千,张琴,刘建江.高校扩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与实证[J].科研管理,2020,41(3):83-90.

[35] 杜传忠,张远.“新基建”背景下数字金融的区域创新效应[J].财经科学,2020,64(5):30-42.

[36]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50(2):268-274.

[37]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6): 1173-1182.

[38]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39] 刘军,杨渊鋆,张三峰.中国数字经济测度与驱动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0,65(6):81-96.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