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到底是什么
——基于分工与协调视角

王馨博,李春利,高良谋

(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摘 要:以技术管理、战略管理、产业组织和生态系统为代表的研究视角,对平台本质的限制性理解直接导致学术界对平台到底是什么存在异议,将平台本质限制性理解为特定情境的平台功能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突破现有研究视角局限,引入分工与协调视角,对平台本质特征进行阐释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方案。在梳理平台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平台是一个以共享界面和接口为黏合剂的互补性自治主体进行分工与协调的元组织。通过解决平台本质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与问题,揭示平台到底是什么,进而深化对平台的理解及在现实中的应用。

关键词:平台理论;平台本质;分工;协调;元组织

What Exactly is the Platform: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

Wang Xinbo,Li Chunli,Gao Liangmou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Dongbei Universtiy of Finance &Economics,Dalian 116023,China)

AbstractAs the basis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platform research, there is no widely accepted interpretation of what platform is.Since the 21st century, Amazon, Google, Alibaba, Jingdong, Uber, Airbnb and other enterprises have successfully applied the platform concept into practice.Platfor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conomic phenomenon and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c community.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latform research, the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platform are different.Then, it is vital that we could recognize the differences and explor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lly define what platform is.

Exploring the nature of platform is the basis for promoting academic research on platform.Therefore, a large number of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nature of platform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ut they are limited to a specific context or field of research, and have not formed a recognized definition of "what platform is".In fact,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history and context, existing studies on the nature of platform only focus on some images of platform funct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leading to disagreement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platforms.At the same time, most of the existing theories of platform nature regard the platform as a static structure, which is obviously inconsistent with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he reality.We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platform is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forms unde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each platform is characterized by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 namely division of labor is represented by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a set of core"components of a platform with a few variants and a set of complementary peripheral components with multiple variants.In essence, platform is represented as platform division of labor within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platform is represented as platform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cosystem.Therefore,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 are intrinsically linked, which constitut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 solves the problem of lack of connection between existing researches on the nature of platform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creates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and reveal what platform really is.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orts ou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platform nature theory, explores "what platform really is", and finally draws two main conclusions.First,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 from differ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are all manifested as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ision and coordin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 of product platform;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the division of the labor and coordination of platform enterprise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s the division and coordination of bilateral (multilateral) market platform, and ecosystem is the division of the labor and coordination of platform ecosystem.Second, the nature of platform is a kind of meta-organization.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 platform is a meta-organization which takes the shared interface and interface as the glue of the complementary autonomous body to carry out the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two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al modes of bureaucracy and market.

By conceptualizing the platform as a meta-organization, two basic problems facing the nature theory of platform could probably be solved.First of all, platform, as a meta-organization, can cover and include the basic theoretical elements of the four research perspectives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cosystem, and find a common basis and joint point for these research perspectives, which provides a direc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ally recognized nature theory of platform.Secondly,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platform as a kind of meta-organization can break the static view prevailing in most of the existing platform research.According to the organization theory, we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platform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nature of platform.

The main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Firstly, it reviews and sorts out the nature theory of platform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clarifies the research context of nature theory of platform.Secondly, it explor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rdination among the four research perspectives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ecosystem, and deepens the research on the nature of platforms.Finally, by redefining the connotation of platform, it advanc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 "what platform is".

Key Words:Platform Theory; Nature of the Platform;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e; Meta-organization

DOI10.6049/kjjbydc.202107034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2)03-0153-08

收稿日期:2021-07-13

修回日期:2021-09-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53);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项目(GSY2021011)

作者简介:王馨博(1981—),女,辽宁本溪人,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李春利(1985—),男,内蒙古突泉人,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组织理论;高良谋(1959—),男,辽宁鞍山人,博士,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组织理论。本文通讯作者:李春利。

0 引言

作为平台研究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平台到底是什么至今尚无广泛认可的阐释。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京东、优步、爱彼迎等企业成功将平台理念应用于实践后,平台成为一种重要经济现象,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然而,在现有平台研究中,对平台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异议。因此,如何克服对平台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差异,探究平台的本质特征及平台到底是什么,是平台研究的重要议题。

事实上,探清平台的本质是推进平台学术研究的基础,如果不弄清楚平台到底是什么,则平台无法成为一个清晰的科学问题。因此,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平台的本质进行探索。其中,技术管理视角主要关注企业内技术或产品平台的生产和创新功能,企业利用平台共享资产和界面生产多样化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1],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价值;战略管理视角主要关注平台型企业如何协同资源和能力[2],获取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增长;产业组织视角主要关注企业间双边(多边)市场平台如何协同不同类型市场交易[3],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撮合效率创造价值[4];生态系统视角主要关注平台生态系统如何协同平台所有者、互补性参与者、消费者进行创新、管理和交易等活动,通过提高产品多样性、效率、创新能力和可靠性创造价值[5]。然而,上述探索仍然存在两点不足:一方面,平台从诞生起就具有争议,但现有研究却鲜有对存在争议的平台本质特征进行详细讨论;另一方面,现有研究对平台到底是什么尚未达成共识。

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商业、经济及管理相关的平台本质研究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然后引入分工与协调视角,对不同视角下的平台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平台是基于分工与协调的元组织,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本文主要理论贡献在于:首先,回顾和梳理不同视角下平台的本质理论,明晰平台的本质理论研究脉络;其次,从分工与协调角度探究不同视角下平台的本质特征,深化平台的本质研究;最后,通过重新界定平台的本质内涵,推进对平台到底是什么这一研究问题的探索。

1 平台本质研究综述

1.1 技术管理视角下平台的本质

依据模块化理论,技术管理研究者将平台定义为一个共同次级系统或者通过共享产品结构生产一系列单个产品的系统[6]。也就是说,平台是由一个稳定的核心组件、一组互补组件及界面接口构成的模块化系统集成载体[7]。在此基础上,Baldwin&Woodard[8]将平台描述为一种由核心组件和外围组件构成的模块化架构,其中,平台界面和接口在平台设计与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平台的模块化架构中,模块之间的界面和接口表明各个模块如何在彼此之间以及在更大系统内部进行交互[9]。因此,技术管理研究者运用模块化理论将平台视为一种促进创新而设计的模块化技术架构,通过平台能够提升运营弹性和效率,实现生产、设计与创新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其中规模经济表现为低成本大规模定制生产、设计和创新,范围经济表现为低成本生产多样化产品。

同时,技术管理视角的研究也将平台视为一种能够促进多样化产品创新设计的技术结构[10-11],并由一组相互支持、功能互补的子系统模块构成[12]。依据这一观点,平台架构被视为一种确定性模块化技术结构,由模块化支撑,有助于降低管理结构复杂性,并确保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组件的开发和编排的灵活性[13]。技术管理研究者通过强调平台作为构建模块化技术架构的附加功能和作为其它公司构建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基础扩展这一概念,平台通过网络效应提高建立在平台上的产品和服务的网络价值。

总的来说,技术管理视角的研究将平台描述为模块化系统,从微观层面对大规模定制、模块化、结构创新和产品开发展开研究,通过将复杂系统分解为核心组件和外围组件,促进产品创新。然而,技术管理研究者对于平台的定义大多从技术架构角度出发,主要关注微观层面的企业内技术平台或产品平台,强调通过模块化和界面标准表达产品技术架构如何实现平台优势。同时,将平台视为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系统,进而创新发生在稳定的系统架构模块与稳定接口之间,因而缺少对平台的动态与演进研究,显然不能反映和解释平台本身动态发展的事实。此外,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意味着平台技术架构是动态的,并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因而需要集中探讨平台技术架构如何在新兴技术应用背景下进行创新活动。

1.2 战略管理视角下平台的本质

战略管理学者将平台定义为能够在新兴商业机会和挑战中构建灵活的资源、惯例和结构组合的一种组织结构[2]。也就是说,平台是为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市场机遇与挑战,能够将资源和能力灵活整合而形成新的组织结构,并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和捕获市场机遇[14]。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下,企业可以利用平台对内外部资源和能力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新的资源和能力结构,进而形成由敏捷前台、共享中台和基础后台构成的三台组织架构[15-16],颠覆职能部门相互割裂的传统金字塔式组织结构,整合更多内外部资源和能力,解决企业经营内容有限、经营范围受到约束、企业边界难以突破与延伸等问题[17],实现资源与能力整合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换言之,平台具有感知、把握和适应能力,从而可以重组和开发企业内外部特有的能力,拥有对资源和能力进行塑造、重塑、配置和再配置的不可模仿性特殊能力,以快速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机遇和挑战,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平台作为一种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可以促进企业快速灵活地重组内外部资源,有助于企业获得持续竞争能力,以适应动态复杂环境。

总的来说,战略管理视角的研究将平台视为一种组织结构,关注企业如何通过重构组织结构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行为,强调企业利用平台获取竞争优势和持续经营能力。虽然战略管理视角专注于平台型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研究,并关注影响竞争优势的其它驱动因素,如平台启动战略、进入战略等,战略管理学者也试图研究新兴平台如何与在位平台竞争,以及在位平台如何保持其竞争优势。然而,战略管理学者基本上采用静态或横截面视角,没有集中于平台战略如何随时间推移动态发展。同时,对于技术演进、新的平台架构引入以及新跨界标准的出现在改变平台战略方面的作用,尚未进行系统研究[18]

1.3 产业组织视角下平台的本质

产业组织研究者将平台视为一种市场交易中介[19],关注焦点是网络效应,强调平台与平台参与者互动受到网络效应影响[20]。平台被概念化为界面或接口,通过这些界面和接口协调买卖双方或多方交易,如亚马逊、淘宝、拼多多等多边市场平台互补者与用户之间的交易。Hagiu&Yoffie[21]认为,与传统市场交易中介不同,双边(多边)市场平台不拥有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权,通过提高两边或多边客户之间的交易效率获取利润,扮演“红娘”角色或承担交易中枢的作用[22]。双边(多边)市场平台为价值创造提供最基础的运行规则、基础设施和环境,而自身不创造价值,因而可以视为一种增值平台[23]。这类平台将过去线下交易转移到第三方共享平台上进行交易,能够突破时空约束,提高交易匹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平台可以利用网络效应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实现“赢者通吃”,通过非中立的价格机制协同不同群体之间交易进行价值创造。也就是说,平台在交易中扮演信息枢纽、信任背书等第三方市场交易中介角色,提升产品和服务交易效率。

产业组织研究者也将平台视作一种现实或虚拟交易空间或场所,本质上是促进不同类型消费者之间交易的特殊类型市场。Rochet&Tirole[24]将平台定义为一种具有网络外部性的双边市场,其能够有效在交易各方不同类别的最终用户之间进行交叉补贴。这意味着,与传统市场不同,平台是一种非中立的价格制度[25]。也就是说,平台采用非中立的价格制度,使得平台中“看得见的手”配置资源的能力提高,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从本质上看,平台凭借信息和数据分析优势,将“看得见的手”引入双边或多边市场交易中,利用“看得见的手”协调买卖双方交易,并行使权力。“看不见的手”体现平台与买卖双方遵循市场规则,自主决定自身行为,通过交叉补贴和定价结构形成网络效应,促进交易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现“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握手”,进而推动双边或多边市场快速增长。

总的来说,产业组织研究者关注宏观层面的双边(多边)市场平台,强调平台是促进双边或多边用户(个人或企业)之间交易的“管道”,受到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的影响。同时,产业组织研究者习惯于从市场角度切入,假定平台为外生给定的,视平台为隐藏在双边或多边市场中的一个质点。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组织视角的研究存在两方面局限:一是仅将网络效应视为分工水平依赖市场容量,而网络效应体现了市场容量同样依赖于分工水平及分工的不断演进。也就是说,网络效应本质上体现了分工经济效果。二是将平台视为隐藏在双边市场中的一个“黑箱”,假设双边(多边)市场平台为静态和外生给定的,不涉及双边(多边)市场平台的动态演化,也没有考虑什么因素决定双边(多边)市场平台的形成和演化,缺少从动态角度关注双边(多边)市场平台。

1.4 生态系统视角下平台的本质

生态系统视角的研究主要有作为结构的平台生态系统和作为从属关系的生态系统两种。从作为结构的平台生态系统视角看,平台是平台生态系统的“轮毂”或控制中心。Tiwana[26]认为,平台生态系统是由平台所有者、自治互补者、消费者组成的模块化和相互依赖系统,这些系统的核心与互补组件通过设计规则和总体价值主张绑定在一起。作为结构的平台生态系统是由价值主张定义获得的结构配置,取决于构成价值主张基础的相互依存获得结构。其特点是基于平台架构,并辅之以一套必要的平台治理机制,协同与整合一系列不同组织、参与者、活动和接口,从而通过定制平台服务为客户增加平台价值[5]。平台具有促进与协调创新、改善企业运营、促进消费者间互动以及多边用户交易等多种功能[27]。因此,平台是平台生态系统进行开放式创新的助推器,能够产生更有效的创新成果。事实上,作为结构的平台生态系统继承了技术管理视角的基本逻辑,平台提供整个平台架构,即技术系统及相关质量机制、控制机制、协调机制和界面规则。

从作为从属关系的生态系统视角看,平台是平台生态系统的协调者。平台生态系统关注平台协调者与其他行为人的链接和联系,尤其是平台与平台参与者的从属关系。Astyne等[28]认为,平台生态系统由控制知识产权与治理的平台所有者、连接平台与用户的平台提供者、生产创造产品的平台生产者及使用消费产品的平台消费者组成。由此可知,平台是控制和限制生态系统中互动的瓶颈[29]。Tiwana等[30]也指出,平台是平台生态系统设计和治理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平台是拥有共享平台的法律实体,决定生态系统中的权力分配和合作关系。平台放弃产品系统组件与模块的所有权和互补性参与者的控制权,通过网络效应和市场势力进行价值创造和获取,互补性参与者利用其互补性资产进行价值创造和获取。平台也凭借对平台生态系统的技术架构控制,使用边界资源作为标准化形式,使大量互补者能够开发各种各样的互补产品,促进形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叠加效应,实现平台与互补者之间的价值共创。因此,平台促成的活动往往能够更独立地构建,依赖于模块化的任务、标准化的技术接口及技术促成的沟通渠道,而不是许多传统组织中普遍存在的高度相互依赖的任务、严格的等级控制与协调[31]

总的来说,平台生态系统研究者认为平台本质上是平台生态系统的“轮毂”或协调者。从理论上看,平台生态系统研究者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关注宏观层面相互共生依赖的半自治组织网络,平台通过相互作用构建其集体环境、规则和选择。平台是平台生态系统的DNA,表现为相对稳定的核心部分不随外部环境变化而轻易改变,平台能够构建平台生态系统的底层运行规则,进而在平台生态系统中形成共同遵守的可遗传惯例,决定可行的组织逻辑,描绘平台生态系统的演化轨迹。虽然生态系统视角融合了技术管理视角、战略管理视角和产业组织视角的基本逻辑和理论要素,如技术管理视角的模块化架构、战略管理视角的价值共创和产业组织视角的网络效应等,但是生态系统视角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平台生态系统中,平台所有者与互补参与者之间的互补性分工如何影响平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平台所有者的战略决策;二是采用静态或横截面视角,没有集中于平台生态系统如何随时间推移动态发展。

综上,虽然上述研究视角极大提高了对平台本质的认知和理解,但这些研究视角仅限于一个特定情境或领域,并没有对平台到底是什么达成共识。事实上,现有平台的本质研究受历史和情境局限,都仅着眼于不同层面平台功能的某些映像,致使对平台的本质认识产生异议。同时,现有多数平台的本质理论将平台视为一种静态结构,显然与现实中平台不断演化的事实不相符。因此,为回到问题的根本,必须清晰明确所谓的平台到底是什么。

2 平台的本质特征:分工与协调

2.1 技术管理视角下平台的本质特征:产品平台内分工与协调

技术管理视角下,学者们以产品平台为研究对象,认为产品平台是由核心模块和相互独立的子系统模块构成的,任何一个子系统模块内部的技术结构创新都不会影响到产品平台的稳定。在产品平台中,子系统模块都具有半自律结构[32],子系统模块与核心系统模块存在一个标准化界面和接口,只要满足界面和接口的条件,子系统模块之间就可以随意进行组合。正如Baldwin[33]指出,产品平台中,模块之间的物理界面和接口是不同团队之间分工的物理表现,是协调不同模块之间分工与信息交互的枢纽和通道。因此,产品平台的界面和接口不仅是一个不同团队之间劳动的分配器,而且也是一个连接器,一个促进互联的选定信息管道。

由此,产品平台分工具体表现在核心系统模块(共享界面和接口)与子系统模块之间、子系统模块之间的模块化分工。由于产品平台进行了专业化和创新劳动分工,平台的模块化架构不仅促进模块内部自主创新,而且还通过模块间重组实现混合创新。产品平台协调体现在通过共享平台的标准化共享界面建立协调机制,提升产品平台的灵活性和创新效率。从本质上看,模块化分工的标准化界面和接口协调是产品平台的两个本质特征。因此,产品平台建立在模块化分工基础上,利用产品平台的标准化界面和接口进行协调,不仅能够利用其提高创新的灵活性和效率,实现复杂性产品开发的目的,从而应对不可预测的多样化需求,而且能够在各模块边界上节约交易成本,实现创新效率与多样化需求的统一。

2.2 战略管理视角下平台的本质特征:平台型企业内分工与协调

战略管理视角下,学者们以平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认为平台型企业是具有高度组织结构柔性和战略弹性并能够快速配置资源和组织资源的架构。平台型企业重塑传统企业分工与协调逻辑,利用共享中台灵活的协同资源与能力及基础后台的治理机制,使敏捷前台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捕获市场机遇[15]。因此,平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既能激活个人、赋能个人,实现有效分工,也能协调组织、赋能组织,实现有效协调,从而实现分工与协调的有效平衡。

事实上,平台型企业内分工具体表现为基于创业前台、赋能中台和治理后台的三台式水平分工,其中,创业前台面向客户进行灵活柔性执行具体任务,赋能中台为前台提供全面赋能服务,治理后台为前台与中台提供资源和机制支持,进而颠覆传统企业组织的金字塔式垂直分工[34]。同时,平台型企业的治理后台作为创业前台和赋能中台的治理中枢,确定前台、中台和后台之间的分工与协调规则,扮演“守夜人”角色。赋能中台作为前台与后台之间的连接器,能够协调分散的专业化资源和能力,进而实现对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自主性灵活整合[35]。创业前台在治理后台的战略指引下,能够充分利用赋能中台的资源和能力,实现敏捷的专业竞争力,从而应对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在某种意义上,平台型企业是通过治理机制协调创业前台、赋能中台和治理后台的三台式水平分工的新型组织结构。

2.3 产业组织视角下平台的本质特征:双边(多边)市场平台内分工与协调

产业组织视角下,学者们以双边(多边)市场平台为研究对象,认为双边(多边)市场平台交易结构由传统管道型交易结构向平台型交易结构转变,可以极大降低交易信息处理成本,提高交易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供求关系。正如Hagiu&Yoffie[21] 指出,双边(多边)市场平台主要通过激活两个或多个特定群体的直接互动创造价值,是一种独特的组织机制。双边(多边)市场平台架构特征表现为消费者群体与生产者群体之间的交叉网络外部性、非对称多边交易网结构及核心—边缘式模块化技术架构3个方面[36]。双边(多边)市场平台将使用平台的用户(需方)、互补品厂家(供方)及其他类别顾客作为平台的边缘要素,这些不同模块主体与平台运营商结合构成一种核心—边缘结构的超模块化系统。本质上,双边(多边)市场平台是一种基于交易结构的互补性供需分工,协调平台所有者、买方和卖方之间交易的组织机制。

双边(多边)市场平台作为一种独特的组织机制,其分工表现为买方群体和卖方群体围绕双边(多边)市场平台形成互补性供需分工,在互补性供需分工中,平台所有者与买方、卖方表现为松散耦合关系。同时,双边(多边)市场平台的协调表现为平台所有者通过规则和算法协调生产者群体与消费者群体之间的交易,满足不断涌现的多样化、个性化客户需求。本质上,双边(多边)市场平台的分工与协调能够突破传统企业组织边界,体现为企业间的分工与协调。因此,双边(多边)市场平台是基于互补性供需分工,通过规则和算法协调平台两边(多边)的跨时空交易,实现供需一体化。

2.4 生态系统视角下平台的特征:平台生态系统内分工与协调

生态系统视角下,学者们以平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认为平台生态系统是平台所有者、平台互补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分工与协调,实现价值主张和价值创造。平台所有者、平台互补者和消费者在平台生态系统价值创造中扮演不同分工角色,其中,平台所有者是平台生态系统设计和治理的关键因素[30],平台互补者提供有助于平台价值主张的互补性产品或服务,消费者作为产品和服务受益者,提供有助于平台价值主张的产品和服务改进见解[37]

平台生态系统内分工表现为平台所有者、平台互补者和消费者的超模块化分工,在超模块分工中,平台互补者增加会使消费者获得更多价值,反之亦然。在超模块分工基础上,平台所有者通过规则构建创新协调机制,营造分布式创新环境。在创新协调机制下,平台所有者为平台互补者创新提供工具和资源支持,平台互补者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和资源与平台所有者进行协同创新[38]。平台互补者可以通过共享知识,产生新的增值互补想法,进而形成自发创新的整体能力[39],使平台互补者能够创造与平台生态系统价值主张互补的解决方案[26]。因此,平台生态系统是由承担不同分工的多边、非通用互补性关系且不受层级制控制的平台所有者、平台互补者和消费者构成,并由平台所有者协调价值创造和分布式创新。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视角下平台表现为不同形式,但是每一个视角下平台的本质特征都表现为分工与协调,即分工表现为平台中一组具有少数变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和一组与之互补的具有多个变体的周边组成部分之间的分工。平台中少数变体的部分则扮演协调角色,是平台的长周期元素,因而隐性或显性地建立系统界面和接口,并管辖不同部件交互规则[16]。例如,技术管理视角下,平台通过标准化界面和接口协调产品平台内分工,促进产品创新与多样化需求的统一;战略管理视角下,平台通过治理机制协调平台型企业内分工,实现内外部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整合;产业组织视角下,平台通过规则和算法协调双边(多边)市场平台内分工,实现供需一体化;生态系统视角下,平台通过平台所有者协调平台生态系统内分工,促进分布式创新(见表1)。从本质上看,在技术管理视角和战略管理视角下,平台表现为企业内平台分工,而在产业组织视角和生态系统视角下,平台则表现为企业间平台分工。因此,分工与协调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构成平台的本质特征,解决了现有不同视角下平台本质研究之间缺乏连接的问题,并为探究和揭示平台到底是什么创造机会。

表1 不同研究视角下平台的本质特征
Tab.1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tforms from differ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研究视角技术管理视角战略管理视角产业组织视角生态系统视角研究对象产品系列平台型企业双边(多边)市场平台生态系统分工方式模块化分工三台式水平分工互补性供需分工超模块化分工协调方式通过标准化界面、接口协调产品平台内分工通过治理机制协调平台型企业内分工通过规则和算法协调双边(多边)市场内分工通过平台所有者协调平台生态系统内分工

3 平台是基于分工与协调的元组织

事实上,尽管不同视角下平台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不同分工与协调形式,但平台在组织层面是同义的,而不是仅仅用同一个词表达不同东西。Gawer[11]认为,产品平台是一种演化的元组织,其特征表现为连接、协调参与创新和竞争的成员、通过在需求与供给两侧生成和利用范围经济创造价值以及由一个核心组件和边缘组件构成的模块化技术架构;Ciborra[2]指出,平台型企业是一种元组织;Mcintyre 等[40]提出,双边或多边市场平台是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Kretschmer等[41]认为,平台生态系统是一种元组织,且与科层相比表现为非正式权威、层级结构更少,与传统市场相比表现为关系更紧密和稳定。因此,平台可视为一种元组织。进一步地,从分工与协调角度可以考虑平台本质中动态因素和人的因素,打破现有研究视角下平台本质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平台静态观点,借助平台的组织性质可以抓住平台的本质。

由此,平台可以概念化为一个以共享界面或接口为黏合剂的相互关联的个体或组织组成的社会实体,使人们在其中从事有目的的合作,以实现分工与协调的元组织。该定义蕴含着对平台的四层规定性:一是平台是一个以共享界面和接口为黏合剂的社会实体。平台组织本质上是一种元组织,是一个由组织或个体构成的社会实体,而不是交易关系。平台的实体性可以通过特定组织目标、组织成员、活动场所及规则等被认知。二是平台是具有系统目标的合作个体或组织。平台的系统目标体现为平台实现的共同目标,在平台中,平台共同目标与成员个体目标能够相互兼容。三是平台的基本功能体现为对组织成员实现共同目标进行的各种活动分工与协调。平台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进行分工与协调的载体,分工与协调是平台的基本特征。四是平台作为一种元组织,不仅具备组织的一般基本要素,而且具有4个方面的新要素:①具有非正式权威的核心成员;②通过系统层面的一致目标而形成分工与协调关系;③平台成员之间不依赖雇佣关系;④平台成员在法律上自治,且不通过雇佣关系联系在一起。平台成员本身可以是一个组织(其中很有可能是存在雇佣关系的科层),但是为了分析需要,其可以被视为单一行动者。因此,可以明确的是,本文定义的平台概念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技术平台、产品平台和平台型企业,而且也囊括广义上的平台,如平台型企业及其互补者、用户等,是一种以共享界面或接口为黏合剂的组织和个体分工与协调的集合体。

平台作为一种组织方式,有别于科层和市场两种传统组织方式(见表2),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平台不同于传统的科层。科层以资产所有权和雇佣关系为基础形成权威,通过命令和服从强制安排组织内分工。平台中成员之间通过共享平台进行自愿性分工,不存在权力上的隶属关系,因此平台和平台参与者不是命令或层级链中的一部分。平台中的组织或个人是独立自治的,没有正式权威关系。其次,平台与市场也不同。市场是以契约关系为基础,以价格信号为手段,赋予参与者高度灵活性决定彼此是否协作,而平台中的组织或个体行为不同于市场中的个体行为。平台中的组织或个体行为不是完全独立化的,而是以共同价值或规则为基础,通过共享界面和接口进行协调,其中共享界面和接口扮演着协同组织或个体行为的功能。在平台中,核心成员逐渐形成非正式权威,如共享平台所有者能够对其他成员进行监管、处罚等。因此,平台不是组织或个体间建立在契约关系上的交易活动,而是组织或个体间基于共享平台进行生产、管理和交易的协调行为。

表2 科层、市场与平台比较
Tab.2 Comparison of bureaucracy, markets and platforms

核心特征科层市场平台基本规范雇佣关系契约关系共生关系分工方式强制性分工自愿性分工强制性分工与自愿性分工混合协调方式权威命令价格信号共享协同灵活程度低高较高成员关系从属独立互补组织边界封闭开放开放/许可组织层级多无少

事实上,与科层相比,平台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过共享界面和接口的高度连通性,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直接连接,能够对不确定性环境作出快速反应,这是科层所不具备的。同时,与市场相比,平台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共享协同能力,这是市场所不具备的。总之,平台既不同于科层,也不同于市场,也不是科层与市场的一种简单组合,而是一种独特的具有自身统一逻辑的经济活动组织形式。

由表2可知,与科层和市场相比,平台的基本规范表现为共生关系,分工方式体现在强制性分工与自愿性分工混合,协调方式体现在基于界面与接口的共享协同,对环境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活度,成员关系表现为互补关系,组织边界呈现开放性与许可性,具有较少的组织层级。因此,平台能够综合科层式调控机制与市场化交易机制的优点,实现“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握手”。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回顾与梳理平台的本质理论研究现状,探究平台到底是什么,最终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不同研究视角下平台的本质特征都表现为分工与协调。从分工与协调视角看,技术管理视角表现为产品平台的分工与协调,战略管理视角表现为平台型企业的分工与协调,产业组织视角表现为双边(多边)市场平台的分工与协调,生态系统视角表现为平台生态系统的分工与协调。二是平台的本质是一种元组织。基于平台的本质特征,平台是一种以共享界面和接口为黏合剂的互补性自治主体进行分工与协调的元组织,有别于科层和市场两种传统组织方式。

通过将平台概念化为一个以共享界面和接口为黏合剂的互补性自治主体进行分工与协调的元组织,就可以解决现有平台本质理论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首先,平台作为一种元组织,可以覆盖和囊括技术管理、战略管理、产业组织和生态系统4个研究视角的基本理论元素,为这些研究视角找到共同基础和结合点,这就为构建普遍认可的平台本质理论提供了方向。其次,将平台概念化为一种元组织,可以打破现有多数平台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静态观点,通过借助组织理论,深入了解平台演化过程,进而深入探究平台的本质问题。

虽然本文明确了平台的本质特征及平台到底是什么,但至少存在3个方面值得学术界和实务界进行进一步探索与研究:首先,对同一研究视角下平台本质的研究,现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得到了一些彼此矛盾的发现,应如何理解这些发现背后的理论机制和边界条件?其次,学者们从各自角度对不同研究视角展开了激烈讨论,视角之间的对话却相对较少,不同研究话题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应如何更系统地分析平台的本质?最后,目前关于平台本质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西方特定情境,其背后隐含的基本假定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情境,应如何基于中国情境展开更细致的平台本质研究?面对这些未来研究方向,有必要对现有平台本质研究中的主要话题、研究发现、理论机制及其背后隐含的研究假定进行系统梳理,为中国情境下平台的本质理论探索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ROBERTSON D, ULRICH K T.Planning for product platforms[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 39(4):19-32.

[2] CIBORRA C U.The platform organization:recombining strategies,structures,and surpris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2):103-118.

[3] PARKER G, ALSTYNE M W V, CHOUDARY S.Platform revolution: how networked markets are transforming the economy-and how to make them work for you[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2016.

[4] ROCHET J C,TIROLE J.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3,1(4):990-1029.

[5] JACOBIDES M G,CENNAMO C,GAWER A.Towards a theory of ecosyste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8,39(8):2255-2276.

[6] DECK M.The power of product platforms:building value and cost leadership[M].New York:Free Press, 1997.

[7] EISENMANN T,PARKER G,ALSTYNE M W V.Strategies for two-sided market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10):92-101,149.

[8] BALDWIN C Y, WOODARD J.The architecture of platforms: a unified view[M].Cheltenha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9.

[9] BALDWIN C Y, CLARK K B.Desgn rules: the power of modularity[M].Cambridge: MIT Press, 2000.

[10] KRISHNAN V,GUPTA S.Appropriateness and impact of platform-based product development[J].Management Science,2001,47(1):52-68.

[11] GAWER A.Bridging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ical platforms: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Research Policy,2014,43(7):1239-1249.

[12] 王凤彬,王骁鹏,张驰.超模块平台组织结构与客制化创业支持:基于海尔向平台组织转型的嵌入式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9,35(2):121-150,199.

[13] HANSETH O,LYYTINEN K.Design theory for dynamic complexity i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s:the case of building Internet[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0,25(1):1-19.

[14] 胡国栋,王晓杰.平台型企业的演化逻辑及自组织机制: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34(3):143-152.

[15] 李平,孙黎,邹波,等.虑深通敏 与时偕行:三台组织架构如何应对危机[J].清华管理评论,2020(5):79-85.

[16] 曹仰锋.黑海战略:海尔如何构建平台生态系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

[17] 蔡宁伟.自组织与平台组织的崛起[J].清华管理评论,2015(11):70-76.

[18] 彭毫,罗珉.平台生态: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

[19] CAILLAUD B,JULLIEN B.Chicken & egg:competition among intermediation service providers[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34(2):309.

[20] SUAREZ F F.Network effects revisited:the role of strong ties in technology selec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4):710-720.

[21] HAGIU A,YOFFIE D B.What's your google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9,87(4):74-81.

[22] ARMSTRONG M.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37(3):668-691.

[23] EVANS D S, SCHMALENSEE R.Markets with two-sided platforms? issues in competition and law and policy[J].ABA Section of Antitrust Law, 2008, 1 (28):667-693.

[24] ROCHET J C,TIROLE J.Two-sided markets:a progress report[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37(3):645-667.

[25] SANCHEZ-CARTAS J M,LEóN G.Multisided platforms and markets:a survey of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21,35(2):452-487.

[26] TIWANA A.Platform ecosystems:aligning architecture,governance,and strategy[M].Burlington: Morgan Kaufmann, 2014.

[27] SIMPSON T W.Product platform design and customization:status and promise[J].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Engineering Design,Analysis and Manufacturing,2004,18(1):3-20.

[28] ASTYNE M W V, PARKER G G, CHOUDARY S P.Pipelines, platforms, and the new rules of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6, 94(4): 54-62.

[29] BOUDREAU K.Open platform strategies and innovation:granting access vs.devolving control[J].Management Science,2010,56(10):1849-1872.

[30] TIWANA A,KONSYNSKI B,BUSH A A.Research commentary—platform evolution:coevolution of platform architecture,governance,and environmental dynamic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0,21(4):675-687.

[31] MOORE J F.Business ecosystems and the view from the firm[J].The Antitrust Bulletin,2006,51(1):31-75.

[32]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3] BALDWIN C Y.Where do transactions come from? modularity,transactions,and the boundaries of firm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7,17(1):155-195.

[34] 穆胜.释放潜能:平台型组织的进化路线图 [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35] 陈新宇, 罗家鹰,邓通,等.中台战略:中台建设与数字商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36] 吴义爽,张传根.平台市场的产业组织研究:一个跨学科文献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6):155-160.

[37] LUSCH R F,NAMBISAN S.Service innovation:a service-dominant logic perspective[J].MIS Quarterly,2015,39(1):155-175.

[38] NAMBISAN S,WRIGHT M,FELDMAN M.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ogress,challenges and key themes[J].Research Policy,2019,48(8):103773.

[39] DOKKO G,KANE A A,TORTORIELLO M.One of us or one of my friends:how social identity and Tie strength shape the creative generativity of boundary-spanning ties[J].Organization Studies,2014,35(5):703-726.

[40] MCINTYRE D,SRINIVASAN A,AFUAH A,et al.Multi-sided platforms as new organizational fo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21,35(4):566-583.

[41] KRETSCHMER T,LEIPONEN A,SCHILLING M,et al.Platform ecosystems as meta-organizations:implications for platform strateg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20.

(责任编辑:陈 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