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特征、演化及启示

曾龙基1,秦 颖2,邓娅娟1,王元地1

(1.四川大学 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1;2. 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在新战略背景下,成渝地区必须贯彻一体化发展理念,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是关键一环。技术作为生产要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分析其流动性不仅可以了解与掌握创新体系运行状况,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合作提供政策启示,还可以为促进技术、信息等流动提供科学建议。以成渝地区2002-2019年专利许可和交易数据为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UCINET软件构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基于拓扑结构和空间关联角度分析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结果表明,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呈现为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为核心的结构,成渝地区虽然存在技术流动但是缺乏深层次的跨区域交流,且社会关联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各子群内部融合性较差,地区内部流动分布不均衡。

关键词:成渝双城经济圈;UCINET;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人才流动;创新合作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Zeng Longji1,Qin Ying2,Deng Yajuan1,Wang Yuandi1

(1.School of Busines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1,China;2.Sich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Chengdu 610041,China)

AbstractThe essence of realizing the strategic goal of Chengdu Chongqing region becoming an important growth pole and a new power source for nation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s to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one game of chess",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flow and effective aggregation of various production factors. Technological factors are the core components of various production factors. Patent technology, as an output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can fully grasp the operation situation of the existing innovation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bidirectional flow of patent technology knowledge among regions, so as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alent flow and innovation cooperation. At present, China is facing great changes rarely seen in a centu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dual circ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in the western region is deeply concerned by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For a long time, China's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v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rketization level, product and factor market development degre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and so o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is in the western region with relatively backwar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realizing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and representing a model of high-leve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inland reg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and evolution law of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B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most research on technology flow network is based on the one-way innovation cooperation perspective of patent cooperation data or paper co-authorship, and there is littl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directional technology flow, and subject to the availability of data,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only subdivides the region to th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level, not to the district and county level. In this paper, 15 c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4 districts in Chongqing are included in the research scope to build a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of patent technology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Liangjiang New Area in Chongqing is a national new area and does not belong to Chongqing, bu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strategic engine of the economic circle. Therefore, it is retained and classified into the main urban area of Chongqing for analysis. Patent is the core presentation form of a technology. As an important way of technology flow, its licensing and trading both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of patent technology. In general, invention patents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highest technical content, the most economic and innovative value patents, and their signal effect is also more significant than other patents, while the patent licensing data has only been filed in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since 2002. Therefore, this paper selects the invention patent licensing and trading data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from 2002 to 2019 to build a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of patent technology. The patent data comes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Based on the topology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effec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law of the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of patent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UCINET software is mainly used to construct the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from 2002 to 2019, and draw the social network association diagram. Further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density, centrality, cohesive subgroup and intermediary role of the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Firstly, the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but it presents a "dual core" structure as a whole, Chengdu and the main urban areas of Chongqing are at the core of the social network. The phased evolution trend shows that the bidirectional technology flow network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but it has always maintained the "dual core" node structur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bidirectional flow of technology mostly occurs in their respectiv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Secondly, the overall density of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is at a low level, the density and quantity scale of each subgroup are quite different, along with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ubgroups is poor. Thirdly, the bidirectional flow of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regions within the social network of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is unevenly distributed. There are memb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subgroup of the bidirectional flow of technology network, playing different intermediary roles, and regions with more innovation resources and higher innovation ability are better at obtaining innovation benefits from other regions, which has a small radiation and driving effect on other regions.

Key Words: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UCINET; Innovation Linkage Network;Talents Flow; Innovative Cooperation

DOI10.6049/kjjbydc.20210404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1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2)03-0050-09

收稿日期:2021-04-14

修回日期:2021-07-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74136);四川省重大项目(SC21ZDCY004)

作者简介:曾龙基(1995—),男,湖南益阳人,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秦颖(1975—),女,四川温江人,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与科研管理;邓娅娟(1995—),女,陕西咸阳人,四川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王元地(1979—),男,四川峨眉人,博士,四川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

0 引言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唱好“双城记”,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使成渝地区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其本质是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发展理念,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技术要素是各类生产要素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专利技术作为创新活动的一种产出,通过分析地区间专利技术知识的双向流动,能充分掌握现有创新体系运行状况,进而为人才流动和创新合作提供启示。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而西部地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深受国家和政府关注。同时,作为国内大循环中的重要组成,技术的顺畅流动有利于海量创新资源优势发挥、产业基础能力以及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长期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水平、产品与要素市场发育程度、知识产权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成渝地区处于知识产权保护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融合发展和代表内陆区域高水平融合发展典范,分析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特征、现状及演化规律至关重要。

国内外学者主要运用社会网络模型,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技术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及空间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从宏观层面看,TAALBI探讨了瑞典技术流动网络结构演变规律,认为该网络具有稳定性、层级性和不对称性[1];苏屹等[2]对我国29个省份技术知识网络的整体特征和子群特征进行探索,认为我国各省市技术流动分布不均衡且内部子群之间融合度较差。从中观区域层面看,学者们分别以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揭示地区网络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3-5];此外,还有学者们从行业角度出发,探索不同行业的创新网络结构特征[6-7]。从微观层面看,胡海波等[8]以贵州茅台和均胜电子作为探索性双案例研究对象,考察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内外部不同驱动路径和不同阶段发展差异;王海军[9]构建模块化的企业专利合作网络模型,揭示了ICT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伙伴的专利网络构建与治理问题;FISCHER等[10]则以巴西12所著名高校为研究对象,评估其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创新网络中的嵌入性和创新活动现状。

通过回顾文献发现,第一,关于技术流动网络的研究大都是基于专利合作数据[11]或者论文合著[12-13]的单向创新合作视角,很少有从技术双向流动视角展开分析;第二,由于数据可得性,国内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合作的研究只是将地区细分到省市层面[14],未深入到区县层面。基于此,本文将四川省15个城市和重庆市4个片区纳入研究范畴,构建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基于拓扑结构和空间关联效应,对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综合性分析。其中,拓扑性结构特征分为整体网络、凝聚子群和中间人角色3个层次,空间尺度主要研究不同空间范围内各主体在创新能力上的空间关联程度。

1 研究设计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专利是一项技术的核心呈现形式,其许可和转让作为技术流动的重要方式在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发挥巨大作用[15]。专利许可能够降低交易双方在技术双向流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促进专利联盟形成,减少产品开发者与专利持有者间的交易费用,促进技术知识转移[16];互补型资源和知识是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核心原动力,专利转让能够帮助各主体实现战略需要,有效整合互补性专利,促进技术知识流动[17-18]。一般而言,发明专利被认为是技术含量最高、最具经济性和创新价值的专利,其信号效应也比其它专利显著[19-20],而专利许可数据从2002年才开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因此本文选取2002-2019年成渝地区发明专利许可和交易数据构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数据处理过程如下:①对专利许可和交易原始数据进行省市筛选,保留双方所在省市为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专利交易数据;②根据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文件,将四川省15个城市和重庆市4个片区作为样本研究对象,具体城市及片区数据见表1;③对筛选后的专利流动数据进一步识别,分别精确到具体地级市或者市辖区县,其中,重庆市两江新区为国家级新区,不隶属于重庆市,但其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引擎和开放高地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将其保留并归入重庆主城区内一并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本文研究对象城市和市辖区县(含两江新区)的专利数据。专利流动数据如图1所示。

表1 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构成
Tab.1 Composition of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样本省市/片区城市/市辖区县四川省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重庆主城渝中区、渝北区、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巴南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两江新区渝西片区永川区、江津区、合川区、大足区、綦江区、南川区、荣昌区、铜梁区、璧山区渝东北片区梁平区、长寿区、丰都县、万州区、开州区、奉节县、巫溪县渝东南片区石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图1 成渝地区2002-2019年专利流动数量变化
Fig.1 Changes in patent flow from 2002 to 2019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从图1可以看出,成渝地区专利流动呈显著的阶段性特征。2002-2010年成渝地区专利流动数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增长缓慢,而2011年专利流动数量大幅跃升,这与2011年国务院通过将成渝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有着密切关系;2012-2019年成渝地区专利流动数量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而2014年专利流动数量下降,可能与专利侵权、专利代理乱象等相关,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年颁布新的《专利代理管理办法》以整治专利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2015年专利流动数量出现较大回升,2016年专利流动数量又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当年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降低有关。综合来看,2011-2016年成渝地区专利流动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国家财政部联合国家发改委根据现行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了《专利收费减缴办法》,极大程度上激发了中小企业申请专利,此后专利申请呈现“井喷”现象。为了更好地规范专利申请行为,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修改《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专利相关法律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非正常专利申请情况,维护了专利申请及后续交易秩序,使专利交易渠道更加通畅;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更加规范了知识产权交易秩序;2019年第九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又一次强化对知识产权保护、交易以及后续维护秩序的决策部署,最大程度上优化了知识产权交易机制。自2017年以来,伴随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成渝地区专利流动数量保持持续上升态势,专利流动进入活跃期。

1.2 研究方法

社会关系网络分析认为,社会个体的互动联系十分重要。利用可识别的矩阵和图表征社会网络,并在此基础上使用代数模型及相关图论分析工具研究社会关系模式,有助于深入探讨社会关系模式对网络中个体及整体网络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UCINET软件构建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并绘制社会网络关联图,进一步对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及中间人角色进行分析[21]

2 实证分析

2.1 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分析

2.1.1 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整体分析

利用UCINET软件绘制以地区为节点、地区之间专利技术双向流动为边的创新网络图。图中节点越大,代表双向流动对象越多,在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图中也越重要;地区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地之间的联系以及发生的技术双向流动。箭头方向代表关系的因果性。

从图2可以看出,成都、渝北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和南岸区等地区节点较大,表明这些地区在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尤其是成都地区。成都作为成渝地区的核心重点城市之一,其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显著,与成都联系密切的地区既包括四川省的德阳、绵阳、眉山、遂宁,又包括重庆主城区的渝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西片区的永川区、荣昌区,而与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的联系较少,表明成都虽与重庆地区存在一定的技术流动关联,但与重庆主城区之间的联系比与重庆其它地区更密切;渝北区和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地区发生技术双向流动次数最多的地区,在重庆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庆主城区的技术流动性比重庆其它区域更显著。

总体而言,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无论是创新收益还是流动影响都存在中心城市效应,即成都、德阳、九龙坡区等地区影响了较多地区的技术流动。此外,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还存在不受其它地区影响,仅作为诱因节点的地区,如眉山、达州等。除开州区、梁平区和奉节县外,成渝地区各城区在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均有参与,表明成渝地区创新联系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此外,从图2可以看出,成渝地区的技术合作在各自区域内较密切,跨区域的专利技术流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2 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
Fig.2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social network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2.1.2 各阶段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演化分析

国务院在2011年通过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将成渝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本研究以2011年为节点,考察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演化情况。分别将2002-2011、2012-2019年两阶段专利交易数据转化为n×n邻接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UCINET绘制两阶段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图,考察各阶段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具体情况及演化趋势,具体见图3、4。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越来越复杂,创新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创新主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具体分析如下:

图3 2002-2011年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
Fig.3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from 2002 to 2011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图4 2012-2019年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
Fig.4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from 2012 to 2019 in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第一,2002-2011年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关系网络较稀疏,创新联系较弱,空间上形成以成都、渝北区、南岸区和九龙坡区为主要节点的创新网络,处于网络边缘节点的地区较多且成渝地区均有分布,成都在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重庆主城区则发挥重要作用,而渝西片区(永川区和璧山区)在社会网络中的作用有限,还有许多地区并未加入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成渝地区整体上在各自区域内存在创新联系,仅渝北区、南岸区和荣昌区与成都产生了创新联系,跨区域的技术流动较少。这可能是由于成渝地区在该阶段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意识较弱,相关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交易体系与秩序还处于探索和建设阶段,导致成渝地区专利技术流动还未形成可观的流动规模。

第二,2012-2019年由于发展成渝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川省和重庆市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联合推进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建设,极大促进成渝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特别是专利技术保护、利用和有效流动水平。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相较于第一阶段明显密集,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加入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网络边缘节点地区从第一阶段的5个下降为3个,地区间的创新联系不断增强。渝东北片区(梁平区、开州区和奉节县)取代渝西片区成为社会关系网络边缘地区,渝北区、南岸区和九龙坡区进一步建立了新的协同创新关系,成为第二阶段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的重要节点,表明这些地区重视创新投入,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建设,而北碚区、沙坪坝区和巴南区则成为重庆地区的新重要节点,成都和重庆主城区在第二阶段社会网络中处于关键地位,扮演 “桥梁”作用,对社会网络中其它节点的控制和资源分配能力较强。虽然该阶段成渝地区跨区域协同创新活动明显增加,但行政区划内的技术流动仍占主流。

为了更加合理地分析成渝地区两阶段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整体特征演化,本文选取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平均度和平均路径长度等网络结构指标,应用UCINET和R软件的Igraph包测量两阶段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拓扑结构特征。网络密度主要衡量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的疏密程度,是节点实际拥有的关系连接数与整个网络理论上最大关系连接数之比,数值越大,表示各节点关系越紧密;网络中心势衡量社会关系网络的集中程度,数值越大,表示地区间联系越频繁,社会网络也越集中;平均度主要衡量网络节点的平均连接对象数量,数值越大,表明各节点的平均连接对象越多,是各节点度数中心度的平均值;平均路径长度主要衡量整体网络中所有可达节点最短路径长度的平均值,数值越大,表明各节点间实现连接的效率越低,沟通交流越困难。具体测算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阶段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整体结构指标测算结果
Tab.2 Calculation results of overall structure indicators of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network in different stages

发展阶段节点数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平均度数平均路径长度2002-2011300.0770.0664.2002.6142012-2019430.1860.10213.4093.475

由表2结果可知:

(1)成渝地区技术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规模节点数在2002-2011年的第一阶段为30,有13个地区未加入技术双向流动网络,而到2012-2019年的第二阶段,成渝地区所有43个节点均加入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结合演化进程研究发现,成渝地区创新主体间的技术交流不断增多,关系网络发展不均衡程度进一步降低。

(2)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连接紧密程度不断提高,网络密度值从0.077增长到0.186,但密度值与其它城市群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虽然成渝地区创新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而网络内创新主体技术双向流动频次增长幅度能够跟上创新主体规模扩充幅度,表明成渝地区具有较高的创新潜力与协调性。

(3)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表现出一定的集中趋势。网络中心势从0.066增长到0.102,这得益于国家对打造成渝地区城市群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创新主体增多,关系网络内部成员间的竞争也会加剧,导致创新资源集中于少数创新主体并产生“虹吸效应”,久而久之,会加剧关系网络中心节点对其它节点创新资源的掠夺效应。

(4)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的平均合作伙伴数量显著增加,平均度从4.200增长到13.409。在演化过程中,成渝地区各节点城市间的创新联系不断加强,前后两阶段的网络规模扩大带来创新合作机会以及潜在合作伙伴增加,有助于成渝地区整合各方资源、加速地区创新协同发展。

(5)成渝地区创新成果和技术知识转移难度不断增大。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由2002-2011年的2.614增长至2012-2019年的3.475,意味着成渝地区任意两个可达节点需要通过长度为3.475的最短路径才能实现关联。随着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规模扩大,创新主体间资源、信息和技术知识的传递便利性有所下降,创新成果转移难度也因此增大。得益于成渝地区良好的政策环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创新成果日趋复杂和地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造成的社会网络平均路径延长问题。

2.2 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密度分析

使用UCINET软件对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进行密度分析,测算出成渝各地区社会网络密度值为0.221,远低于长三角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密度值0.611[22],但高于京津冀地区城市群创新网络密度值0.153[5],说明成渝地区的技术双向流动网络较稀疏,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成渝地区可以在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下合理利用人才、知识流动带来的创新便利,同时规范知识产权交易配套措施,充分促进地区技术知识流动,深入挖掘成渝地区技术创新合作交流潜力,极大释放技术创新动力,使成渝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大开发平台、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撑、新型城镇化重要示范区和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2.3 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中心度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便于下一步分析,通过UCINET软件计算出各城市和地区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点度中心度指标。度数中心度用于衡量节点的中心性地位,数值越大表示该节点在网络中的中心性地位越高,获取资源的能力越强;接近中心度用于衡量节点间距离,表明一个地区对其它地区创新收益和创新影响的独立性与稳定性;点度中心度用于衡量节点是否在社会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数值越大表明该节点在社会网络中越重要,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越处于中心位置。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各节点中心度
Tab.3 Each nodes' centrality of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social network

序号度数中心度InDegreeOutDegree接近中心度InClosenessOutCloseness点度中心度Degree1成都88.00成都51.00璧山区11.98达州9.03成都53.492渝北区47.00渝北区46.00巫溪县11.97内江8.96渝北区39.543沙坪坝区40.00九龙坡区32.00雅安11.88铜梁区8.88九龙坡区32.564南岸区30.00沙坪坝区24.00渝北区11.75南充8.85北碚区30.235九龙坡区23.00德阳22.00九龙坡区11.65万盛区8.72巴南区25.586德阳21.00眉山20.00成都11.62成都8.67南岸区25.587江北区19.00长寿区18.00北碚区11.47万州区8.60沙坪坝区25.588巴南区17.00北碚区17.00巴南区11.46九龙坡区8.58长寿区18.619璧山区16.00江北区16.00沙坪坝区11.26南岸区8.55江北区16.2810北碚区14.00绵阳15.00南岸区11.20渝北区8.43渝中区16.28……………………………39万盛区0.00开州区0.00达州2.27雅安2.33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3340南充0.00梁平区0.00梁平区2.27巫溪县2.33资阳2.3341开州区0.00巫溪县0.00丰都县2.27奉节县2.33奉节县0.0042梁平区0.00奉节县0.00铜梁区2.27开州区2.33开州区0.0043奉节县0.00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0.00万盛区2.27梁平区2.33梁平区0.00

注:限于篇幅,仅披露各项排名前十和后五位的城市与地区

在度数中心度方面,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和成渝地区核心城市,拥有较高的内向中心度(InDegree),并显著高于自身外向中心度(OutDegree),表明具有较多创新资源的成都虽然对其它地区产生了较强的技术流动影响,但其效用弱于从其它地区获得的技术流动收益;与成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阳、眉山、绵阳、自贡、遂宁等城市的外向中心度均大于内向中心度,结合图2可知,绝大部分四川省城市的箭头方向均指向成都,这种具有虹吸趋势的发展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将少数城市(成都)发展为创新优势城市,但从长远看,势必会加大成都与四川省其它城市的创新水平差距,产生马太效应;同样的情况出现在重庆市,在成渝地区内向中心度排名前十的地区中,除成都和德阳外,剩下的8个地区有7个地区属于重庆主城区,而这些主城区的内向中心度绝大部分高于外向中心度,表明重庆城区之间具有一定的创新差距,重庆主城区对重庆其它地区的技术双向流动有限,甚至从其它地区获得了可观的技术流动收益。

对于接近中心度而言,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具有较低的外向接近中心点出度(outCloseness),而该项指标值在创新能力较强且存在显著差异的长三角城市群中则是50~90,表明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虽然形成了较好基础,但在该指标上表现得较为平均,缺乏长足的发展动力。对于内向接近中心点出度(inCloseness),成渝地区拥有较高内向中心度(InDegree)的地区通常也有着较高的接近中心度,如成都、渝北区、沙坪坝区和璧山区等地区在上述两项指标中均位列前十位,说明这些地区在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善于吸收其它地区创新资源和成果,但这种创新性收益容易受到其它地区制约,其自身也具有较大变动性,因此能进一步驱动技术流动网络发展;而较低外向中心度(OutDegree)的地区,如梁平区、开州区、奉节县和巫溪县,这些地区创新资源较匮乏、创新关系网较稀疏,导致其创新性收益不稳定,未来需要提升自身在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的创新收益潜力,构建新的创新关联网络。

点度中心度(Degree)是揭示节点在社会关系网络中重要程度的指标,节点越重要,点度中心度值就越大。根据Degree值可以发现,成都在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排名前十的地区中有8个地区隶属于重庆主城区,而渝东北地区(奉节县、开州区和梁平区)中心度值最低,这与2012-2019年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特征一致,表明这些地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处于边缘地带。

2.4 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心势分析

使用UCINET软件对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进行点入度和点出度中心势计算,其中,点入度中心势为8.895%,点出度中心势为4.703%。点出度中心势的值较低,表明成渝地区各主体在技术双向流动方面具有较大差异;点入度中心势高于点出度中心势,表明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在关联性收益方面较集中,仅有少数地区能获得较多的创新关联性收益,绝大部分地区只能获得有限的创新关联性收益。

2.5 凝聚子群分析

利用UCINET软件中的迭代相关收敛法进行聚类分析,将最大分割深度设置为2,得到表4的凝聚子群分析结果,说明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成员不再以地理距离作为建立关系的首要考虑因素。表5是各子群密度数据,第一行和第一列表示子群间的相互影响。可以看到,第二子群和第三子群拥有更高密度值,说明其内部各地区联系密切,且组成地区分布于成渝两地,各子群内部联系程度和分组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地理划分特征。第一子群和第四子群密度值均低于成渝地区社会网络密度平均值,表明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矩阵内各地区的局部技术双向流动并不均匀,第二子群和第三子群的影响力明显大于其它两个子群。

表4 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凝聚子群分析结果
Tab.4 The agglomerative subgroup's analysis results of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social network

子群划分所属成员子群一巴南区、巫溪县、梁平区、綦江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涪陵区、丰都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江津区、万盛区、开州区、铜梁区、渝中区子群二璧山区、北碚区、江北区、南岸区、大足区、达州、奉节县、广安、合川区、万州区、长寿区、两江新区、沙坪坝区、渝北区子群三成都、宜宾、荣昌区、德阳、眉山、绵阳、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内江、永川区、乐山子群四遂宁、雅安、泸州、资阳、自贡

表5 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凝聚子群密度
Tab.5 The agglomerative subgroup’s density results of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social network

123410.170.200.010.0020.110.590.030.0130.010.030.810.2840.000.030.340.10

2.6 中间人分析

表6显示的是成渝地区在不同子群间以及子群内部关系中扮演不同中间人角色的次数,每个子群均有地区担任中间人角色,但是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协调员的角色由成都、北碚区、长寿区、自贡、渝北区、沙坪坝区和绵阳担任,成都是最重要的协调员,说明其在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能够充分获得流动信息,但同时受其它地区的约束更大。第二子群中担任协调员角色的地区最多,表明该子群在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最活跃;第二子群的北碚区和渝北区分别担任守门人与代理人角色,发挥将创新资源带入其它子群以及带出自身子群的作用,而其它子群并无守门人或代理人角色,表明绝大部分子群内部的技术双向流动并不需要子群以外其它地区的协助,第二子群则需要通过北碚区和渝北区并借助外部力量构建子群关联网络;九龙坡区在担任顾问角色的同时还兼顾联络人角色,说明各子群可以依靠自身引导促进技术双向流动,但是各子群成员之间不存在进一步扩张趋势。由于子群成员扩张能够有效提升地区创新影响力(于明洁,郭鹏,张果,2013),因此成渝地区需要提高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开放性,继而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表6还可以发现,成渝地区拥有优势创新资源地区的作用有限,虽然成都和重庆主城区(主要为渝北区、沙坪坝和北碚区)的创新资源共享和流通较为有效,但整体网络的创新性收益潜力有待提升,这可能与跨区域交流较少、技术双向流动多发生在各自行政区域内相关,导致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在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中仍有大部分地区未担任任何角色,它们往往处于网络边缘位置,在协同创新中十分被动,其中,大多数为创新资源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由创新实力导致的差距会随时间进一步拉大。

表6 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社会网络地区中间人次数
Tab.6 Number of regional intermediaries of patent technology bidirectional flow social network

子群地区协调员守门人代理人顾问联络人合计一九龙坡区000527二渝北区101002沙坪坝区100001北碚区8200010长寿区200002三成都23000023绵阳100001四自贡200002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使用成渝地区2002—2019年专利许可和交易数据构造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研究该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不断复杂化,但整体上呈“双核”结构,成都和重庆主城区处于社会网络核心位置,分阶段的演化趋势表明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不断趋于复杂化,但也始终保持着“双核”节点结构。总体上看,技术双向流动大多发生在各自行政区域内;②成渝地区技术双向流动网络整体密度值处于较低水平,各子群密度和数量规模存在较大差异且子群间的融合性较差;③成渝地区社会网络内部各地区技术双向流动分布不均,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子群中存在不同地区成员,扮演着不同中间人角色,并且具有较多创新资源和较高创新能力的地区更擅于从其它地区获取创新收益,对其它地区产生较小辐射带动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成渝地区专利技术双向流动网络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1)成渝地区应该增加跨区域技术双向流动,打破以各自领域创新交流活动为主的现状。除中心城市区间的联合外,还应加强与中心城市之外其它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突破城市的区域功能规划边界,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区域的双向流动网络和新布局。

(2)成渝地区可以通过转移核心城市部分功能,丰富周边城市内部各地区承载功能,推动周边城市产业发展,实现创新资源要素更高效的流动和转化。成渝地区分属于不同区域,竞争动力大于合作动力,并且发展成渝地区仅靠成都和重庆主城区的双核支撑,难以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还会造成地区发展存在明显梯度差异以及资源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的老问题出现。通过转移部分功能,缓解上述问题,能够进一步提升创新辐射能力,实现创新辐射从地区内部到周边省份的跨越。

(3)充分发挥成都和重庆主城区的中心节点作用,在吸引其它地区创新资源不断流入、提升自身创新实力的同时,也要对所在子群内部成员进行创新成果共享和输出。以产业集聚和人才流动为契机,利用技术双向流动网络的通达性向网络边缘节点传递知识技术,减少其它节点在创新流动过程中的阻碍,在巩固现有关系网的基础上,扩大子群规模,构建新的创新网络。

(4)在网络边缘地区培养多个联络人角色,实现自身创新实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边缘地区联络人要加强与核心节点城市的交流,充分发挥联络人在挖掘其它地区创新收益资源方面的作用,增强自身子群对外子群创新资源的输出能力,实现与核心城市的战略结盟,促进自身创新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TAALBI J.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an innovation output network[J]. Research Policy. 2020,49(8):1-24.

[2] 苏屹,韩敏睿,雷家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区域创新关联网络研究[J]. 科研管理,2018,39(12):78-85.

[3] 许培源,吴贵华.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兼论深圳科技创新中心地位[J]. 中国软科学,2019,34(5):68-79.

[4] 王海花, 孙芹, 杜梅,等.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及形成机制研究——依存型多层网络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9):69-78.

[5] 吕拉昌, 孟国力, 黄茹, 等. 城市群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与组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38(1):50-55.

[6] JAMES A. Work-life 'balance' and gendered (im)mobilities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in high-tech regional economie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4,14(3):1-28.

[7] 高霞, 陈凯华. 基于SIPO专利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其合作网络结构演化研究——以ICT产业为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11):34-43.

[8] 胡海波, 管永红, 费梅菊, 等.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制双案例研究:企业家精神与关系嵌入驱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4):89-98.

[9] 王海军, 陈劲, 成佳. 基于模块化视角的ICT企业专利合作网络研究:华为案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7):74-87.

[10] FISCHER B B, SCHAEFFER P R, VONRTAS N S. Evolu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Brazil from a technology upgrading perspective[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9,145:330-340.

[11] 宋潇.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合作创新特征与网络结构演化[J].软科学,2021,35(4):61-67.

[12] 李建成,王庆喜,唐根年.长三角城市群科学知识网络动态演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7,35(2):189-197.

[13] 谢伟伟,邓宏兵,苏攀达.长江中游城市群知识创新合作网络研究——高水平科研合著论文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6):44-50.

[14] 吕丹,王等.“成渝城市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演化及其协同创新发展[J].中国软科学,2020,35(11):154-161.

[15] NARULA R. R&D collaboration by SMEs: new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face of globalisation[J]. Technovation,2004,24(2):153-161.

[16] SANTORO M D, BIERLY P E. Facilitator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 a knowledge-based perspective[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6,53(4):495-507.

[17] VUOLA O, HAMERI A P. Mutually benefiting joint innovation process between industry and big-science[J]. Technovation,2005,26(1):3-12.

[18] 张春博, 杨阳, 丁堃,等. 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移模式分析与展望——以985工程高校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33(6):117-121.

[19] MOTOHASHI K, YUN X. China's innovation system reform and growing industry and science linkages[J]. Research Policy, 2007,36(8):1254-1261.

[20] 郑莹, 贾颖颖. 企业专利与外部融资——信号情境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0):111-119.

[21] 刘军. 整体网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2] 胡艳, 时浩楠. 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创新的空间关联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 上海经济研究,2017,34(4):87-97.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