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而不业”为哪般?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刘立华,王炳成

(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摘 要:创业活动日益活跃的同时,“创而不业”现象也随之增多,此类创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在行为表现、创业动机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基于此,运用扎根理论选取13个案例,探讨象征性创业类型、形成路径与机理。研究发现:①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行为表现差异源于创业动机不同,后者追求创业的实质意义,即通过机会识别与开发实现价值创造,而前者则是在象征意义驱动下的行为选择;②根据外部诱因与动机不同,象征性创业具体细分为传染型、策略型和表演型3类,可分别采用社会比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加以解释;③3类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传染型创业是由同群创业唤醒负面情绪而引发的模仿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修复心理落差,策略型创业是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政策“套利”的一种手段,表演型创业则是为缓解社会规范压力而开展的印象管理行为。研究结论为深化创业动机研究和理解创业行为差异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创业;创而不业;象征性创业;创业动机;扎根理论

Why Pretend to Start a Busines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An Exploratory Study Based on Grounded Theory

Liu Lihua, Wang Bingche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90, China)

AbstractWith more people starting their own business, the phenomenon of "pretending to start a business" is also growing. This phenomenon doesn't reflec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entrepreneurship such as innovation, adventure, and value creation, and wastes a lot of social and policy resources. This kind of entrepreneurship is called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in this study. Drawing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ymbolic behavior,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is a behavior choice driven by the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s symbolic significance which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substantive entrepreneurship for creating value. Unfortunately, existing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substantiv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and the relevant results can′t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various forms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in practice. There is a lack of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specific types, formation paths, and mechanisms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this paper adopts an exploratory multiple-case study on 13 symbolic start-ups. Through the open coding of the main analysis data, 40 initial categories are summarized. Then, the initial categories are condensed into 11 main categories by axial coding. Finally, three paths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are summarized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main categories,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is defined as the core category in the selective coding stag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xternal incentives and motives,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infectious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and performance entrepreneurship.

Infectious entrepreneurship refers to the imitation behavior to repair the negative emotions generated by the entrepreneurial stimulation of partners.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ons of partners trigger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comparison, awaken unhealthy emotions such as envy and jealousy, and cause the loss of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To eliminate or alleviate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individuals imitate partners'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s. That is, the motivation of infectious entrepreneurship stems from the negative emotions aroused by partners' entrepreneurship, rather than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Its entrepreneurial purpose is to show self-ability and social status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djust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itself and the comparison object, and rebuild a new psychological balance. In essence, it is a psychological resource recovery measure taken when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are lost.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is an arbitrage behavior that uses the identity of entrepreneurs due to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entrepreneurs and the government. Because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high supervision cost, the government cannot comprehensively, accurately and timely judge the actual process and expected effect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usually determines the support strengt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entrepreneurs. As a result, some individuals have the motivation to make an adverse selection by using information advantage. Driven by the arbitrage motivation, some individuals take entrepreneurship as a strategic means to obtain various policy "dividends" through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behavior consistent with the institutional norms.

Performance entrepreneurship is an impression management behavior to meet social norms. In some regions or groups, the long-term commercial tradition or typical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entrepreneurship has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a cultural atmosphere highly recognized for entrepreneurship, which forms a generally recognized value orientation and social preference for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Individuals have pressure to keep consistent with group values,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public expectations. To obtain social recognition, individuals have the motivation to uphold their self-images and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society for their role. Therefore,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is a kind of resource conservation behavior to deal with external pressure and avoid the loss of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Based on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three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in external incentives,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motivation formation of the three types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is not a single incentive, but a complex process of the joint ac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external environment, social network,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in basis of classification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eading inducement and leading motivation.

This study defines the research boundary between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substantive entrepreneu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and substantive significance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entrepreneurial purpose, driving factors,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trepreneurs' attitudes. In addition, it explains "pretending to start a business " from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brought by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The study helps to expand the research scope of entrepreneurial typology and enrich the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Key Words:Entrepreneurship; Pretend to Start a Business;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Grounded Theory

收稿日期:2021-11-29

修回日期:2022-05-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GL037)

作者简介:刘立华(1980—),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王炳成(1974—),男,山东青岛人,博士,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与创业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2111077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2)24-0010-09

0 引言

“双创”政策鼓励下,我国创业活动日益活跃,为经济转型、居民就业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巨大动力。作为理性经济人,创业者投入资源并承担风险是为获取创新和经营管理回报[1],但实践中却存在大量“创而不业”的现象,如众多明星、网红在税收洼地开办空壳公司,大学生为比赛或获取补贴而创业等。这些活动名为创业,但实质上不以机会租金创造为目的,经营过程中创业表现较为消极,没有体现冒险性[2]、创新性[3-4]和价值创造[5]等创业精神,反而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和政策资源,本文统称为象征性创业。象征性创业显然背离了传统意义对创业的认知,但学界未对其给予足够关注,更未深刻揭示该类创业者行为动机和背后机理,无法有效指导创业实践。

当前,关于创业的文献比较丰富,其中作为创业研究基础之一的类型学研究受到学者普遍关注。例如,全球创业观察(GEM)根据创业动机不同,将创业划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Bruyat & Julien(2001)依据创业对个人和市场的作用程度,将其划分为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安家型创业和冒险型创业4类;Bhide(2004)基于不确定性和投资双重维度,将创业细分为边缘型企业、冒险型创业、风险投资融合型创业、公司内部创业和革命性创业5类;Pisani & Richardson(2012)依据创业活动程度,将其划分为正式创业与非正式创业两大类。此外,学术界关注的创业类型还包括社会创业、衍生创业、制度创业等。多维度创业分类为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相关学者均将财富创造作为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6]。本文将上述创业统称为实质性创业,其与实践中观察到的象征性创业有本质区别。

资源保存理论指出,当个体所珍视的资源面临损失时,个体会采取行动以避免损失的发生[7]。从创业实践看,象征性创业者投入资金、场地、时间、精力各类创业资源却不进行实质经营,其目的不仅为避免物质资源损失,还为维护面子、自尊心等心理资源。在创业象征意义驱动下,创业者的动机存在显著差异,但鲜有研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刻阐释。因此,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象征性创业概念、类型与机理进行探讨。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体现在:①从行为实质意义和象征意义视角解释创业行为表现差异,界定象征性创业的内涵与边界,拓展创业研究范畴;②从典型案例中挖掘象征性创业的动机和行为表现,细化象征性创业类型,为全面认识象征性创业提供理论框架;③阐释每类象征性创业的内在机理,可丰富创业理论研究成果,并为象征性创业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1 文献综述

1.1 象征性行为

象征是指传达超越其功能用途的社会建构意义[8],载体可以是语言、物品、行为或者关系[9]。其中,象征性行为是在展示行动本身内容和内在功能之外,试图吸引他人联想其内在意义的行为[10],具有内在维度和象征维度双重特征,前者指行动本身的实质意义,后者反映客观内容或实际功能用途的象征意义。象征性行为主要是有意识地引导特定对象联想到行为本身以外的意义,已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各个领域。Westphal & Zajac[11]研究发现,象征性公司治理行为可以带来积极的股东反应,并阻止企业更加实质性的改革进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可通过象征性创新管理政企关系[8]。在创业领域,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合法性理论等解释象征性沟通、象征性演讲、象征性制度管理等行为对于提高企业合法性[12]、获取外部资源持有者认可[13]或者改变外界对创业者印象[14-15]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多研究实质性创业中的某些具体行为,未将创业本身作为一种象征性行为进行深入探讨。综上所述,从双重属性视角分析行为动机虽然为深入理解“创而不业”现象提供了重要启发,但对该行为的内在机理尚需进一步探究。

1.2 创业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发展的心理倾向或动力,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动力基础[16]。创业动机则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创业活动,并引导创业活动朝某一目标发展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17]。关于创业动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学者进行了广泛讨论,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均认可追求财富是创业行为与过程的核心[18-19],也是创业动机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认识到从纯粹经济理性角度看待创业者行为是不完备的,非经济动因也是考察创业动机差异的重要视角[20]。杨婵等[21]研究发现,追求财富与快乐最大化的创业者在决策逻辑和创业绩效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非经济动因主要指创业活动对创业者心理需求的满足,如独立性追求[22]、成就动机、创业乐趣[19]、幸福感[23-24]等。可以看出,创业动机差异受经济动因和非经济动因的共同影响,非经济动因的引入为阐释象征意义驱动下的创业动机分化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1.3 文献述评

综上所述,象征性行为与创业动机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为深入探究象征性创业现象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关于行为实质意义和象征意义双重维度的讨论为界定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研究边界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而多角度创业动机研究则为阐释象征性创业者的非经济理性行为拓宽了观察视角。由于目前研究对象多为实质性创业或某些具体创业行为,相关研究不足以解释实践中形式各样的象征性创业行为,对各类象征性创业行为的具体类型、形成路径与机理等缺乏深入探讨,影响学者对象征性创业行为的理解。鉴于此,本研究按照“理论抽样—资料编码—理论建构”研究范式,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创业动机视角探究象征性创业形成路径与机理,以期为象征性创业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设计

2.1 象征性创业概念

创业既是一项管理活动,也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25]。创业行为本身具有实质意义和象征意义两个维度,实质意义的核心是围绕创业机会的价值创造活动[3],而象征意义则是除商业性质外的某种特殊意义[26],如由创业联想到冒险、创新、财富,从而引导或控制他人形成对创业者的某种态度或印象,这种超越实体的联想促使创业者产生象征性创业动机。因此,本研究从创业属性维度,将创业划分为实质性创业和象征性创业两类。其中,实质性创业追求创业价值属性,而象征性创业则是象征意义驱动的不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行为选择。

由于创业动机不同,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在创业目的、驱动因素、行为特征与创业者态度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实质性创业由创业机会的商业价值驱动,创业者表现出较高的创业认同感,愿意为机会开发投入大量资源,承担较大风险;而象征性创业是创业象征意义驱动下的行为选择,创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创业者身份符号并追求该符号所带来的社会建构意义。

表1 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比较
Tab.1 Comparison between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substantive entrepreneurship

维度象征性创业 实质性创业 创业目的获取创业者身份符号价值创造主要驱动因素创业的象征意义创业机会的商业价值行为特征消极行动:有限投入,成本与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风险较小积极行动:根据需求投入资源,承担较大风险创业者态度创业认同感低,创业行为与创业认同感相背离创业认同感高,创业认同感引导创业行为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法研究象征性创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象征性创业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而扎根理论擅长对客观现象进行概念化分析;②象征性创业的发生是个体与环境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通过扎根理论分析能够发现和捕捉创业动态过程的内在逻辑[27];③通过象征性创业现象探讨象征性创业的模式分类、路径和内在机理,扎根理论适合构建基于具体情境的微观理论(李志刚等,2019)。

2.3 样本选取与资料收集

考虑到象征性创业动机内隐等原因,案例选取遵循以下标准:①所选案例创业者来自于研究者朋辈群体,以保证研究资料的可信度;②已注册市场主体但没有真实雇员,且年均营业收入少于20万元,此标准的确定主要考虑大部分行业销售净利率在8%以下,根据大部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1 500元推算企业年营业额至少超过20万元,创业者才能维持基本生存需求;③公司存续期超过2年,主要基于从公司成立到正常运营所需时间。根据以上标准,本研究选取13位创业者作为研究样本,市场主体注册地分布在山东、北京、广东、四川4个省市,其中已注销公司有6家,维持运营公司有7家。本研究采用案例1~7作为主分析资料,对案例8~13进行饱和性检验。案例样本具体信息见表2。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形式获取数据。访谈提纲主要包括5个问题:①公司运营情况如何?创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有多少?②当初为何想到要创业?③创业投入资金多少?每年运营成本多少?未来1~3年有没有继续投资的计划?④创业给自己带来哪些变化?⑤周围人(亲属、同事、朋友、同学)对你创业有何看法?为避免被访谈者由于访谈情景或其它原因造成记忆或回答偏差,通过多次访谈且间隔2个月以上,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具体见表3。

表2 研究样本
Tab.2 Information of the cases

案例创业者创业行业创业城市创业状况1李∗∗中医健康咨询北京男,专科,北漂,某外资保险公司经纪人,2019年创业,无雇员,未开展经营活动2赵∗∗装修与建材青岛男,专科,某建材企业区域销售负责人,2016年创业,法人为其妻子,无雇员,未实质运营,2019年注销3张∗互联网北京男,本科,某研究所(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负责电子政务系统开发,2016年创业,法人为其父亲,无雇员,有零星业务4刘∗∗文化传播北京男,本科,北漂,2017年创业,法人为其妻子,无雇员,未实质运营5张∗∗酒店管理青岛女,高中,某酒店基层管理人员,2017年创业,无雇员,未开展经营活动,2019年注销6李∗∗文化传播深圳男,本科,某企业职员兼职自媒体,2019年创业,无雇员,未实质运营,2021年注销7桑∗∗农业种植潍坊男,本科,某农药公司业务经理,2019年创业,未实质运营8杨∗咨询培训青岛男,博士,某民办高校教师,2016年创业,有零星业务9李∗∗互联网济南男,硕士,某央企负责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2018年创业,无雇员,未实质运营,2020年注销10刘∗∗文化传播成都男,本科,自媒体人,2016年创业,无雇员,未实质运营11张∗互联网青岛男,本科,2018年在校期间以大学生身份创业,未开展经营活动,2020年注销12孙∗∗农业种植潍坊男,高中,农民,2017年牵头成立生姜农业合作社,未实质运营,2019年注销13薛∗∗软件开发青岛男,博士,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2017年创业,未实质运营

表3 资料收集
Tab.3 Data collection

案例创业者资料来源案例创业者资料来源1李∗面对面访谈2次,80min;电话访谈2次,25min8杨∗∗面对面访谈2次,50min 2赵∗∗面对面访谈3次,95min;电话访谈电话2次,36min9李∗∗电话访谈2次,80min 3张∗面对面访谈2次,70min;电话访谈1次,18min10刘∗∗面对面访谈2次,50min 4刘∗∗面对面访谈2次,54min11张∗电话访谈2次,45min5张∗∗面对面访谈2次,48min 12孙∗∗电话访谈1次,20min;面对面访谈1次,30min6李∗∗电话访谈2次,36min 13薛∗∗面对面访谈2次,50min7桑∗∗面对面访谈3次,78min

3 象征性创业类型与形成路径

按照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构建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理论模型。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开放式编码对案例资料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形成初始范畴;其次,通过主轴式编码对初始范畴进一步聚类,形成主范畴并建立各范畴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选择性编码提炼核心范畴,构建象征性创业形成路径模型。

3.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的目的是进行现象归纳、概念界定和范畴提炼。该过程采用“背靠背”编码方式,由两个编码小组分别对每一份案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对一些共性内容进行抽象化命名。比如“有几个朋友公司不错,爸妈有意无意地说XX(小学、初中同学)当老板了”,首先贴标签“父母暗示创业”,隐含了父母对创业的认同,因此将其概念化为“父母期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范畴化为“家族规范”。第一轮编码结束后,对不一致的编码进行讨论,随后进行第二轮编码。两轮编码结束后,对不一致的编码进行反复讨论,直至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开放式编码,共提炼初始范畴40个,编码过程举例如表4所示。

表4 开放式编码过程(部分)
Tab.4 Open coding process (partial)

案例资料编码过程贴标签概念化初始范畴现在国家鼓励创业,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部门有4位同事辞职去创业(案例1)同事离职创业(a6)同事创业(A1)同事创业(AA1)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从我老家人民银行辞职去创业,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能够放弃金饭碗,需要很大的勇气(案例3)同学辞公职创业(a23)同学创业(A2)同学创业(AA2)我表姐夫是我们当地的公务员,让我表姐辞去工作,先是承包了我们当地的少年宫,做少儿艺术培训,后来在万达开了一个餐馆,又卖红木家具,折腾了很多产业,我妈和姥姥家的人都夸他俩能干(案例7)家人创业被认同(a3)家族创业认同(A3)家族规范(AA3)我从小到大学习都比较好,2002年本科毕业,当时还被称为天之骄子,收入反倒比有些没上过学的朋友少很多(案例4)收入与学历不匹配(a12)不服气(A5)痛苦(AA4)以前一个部门的同事也去创业了……我还是比较了解他,工作能力一般(案例3)工作能力比较(a18)贬低他人(A7)妒忌(AA5)XXX初中毕业后学电焊,后来买了台挖掘机干工地,现在都开公司了,现在回老家,都是他张罗聚会(案例7)羡慕伙伴创业(a38)羡慕(A10)羡慕(AA6)我老家经济比较发达,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大都在做蔬菜贩子(案例1)经商传统(a78)群体创业(A27)创业认同(AA7)

3.2 主轴式编码

进一步,对开放式编码得到的初始范畴进行分析和梳理,以厘清初始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据此对其进行聚类联结,形成更大的类属,凝练为主范畴。例如,初始范畴中的“同学创业”“同事创业”“朋友创业”“亲属创业”群体来自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某个维度上属于同一群体,因此概括为“同群创业”。通过主轴式编码,共凝练出11个主范畴,如表5所示。

表5 主轴式编码结果
Tab.5 Results of axial coding

序号主范畴释义初始范畴1同群创业社会网络中与自身特征相似的人开展创业行动同学创业、同事创业、朋友创业、亲属创业2社会规范感知到的社会对创业的态度和看法家族规范、价值观、习俗、创业认同3消极情绪同群创业唤醒的负面情绪羡慕、妒忌、失落感、痛苦4行为模仿模仿其他个体的创业行为创业尝试、机会复制5创业政策各类创业激励政策创业扶持政策、商事制度改革6“套利”机会基于创业者身份的政策“红利”零成本创业、避税空间、子女入学、创业落户、税费减免、创业补贴7表面服从规则形式上符合政策规制要求空壳公司、低注册资本、非实质性经营、创业者身份、开票公司8创业文化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心理意识与文化氛围容忍失败、组团创业、青年创业、行业文化9认同需求希望得到他人认可被冷落、边缘化、自尊、他尊10印象管理操纵和控制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衣锦还乡、融入群体、出人头地11心理修复缓解和修复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外部归因、心理建设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对样本资料进行次梳理,从主范畴中提炼出核心范畴,系统建立并考察各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主轴式编码形成主范畴后,对主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主范畴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同群伙伴的创业行为可以唤醒个体羡慕、妒忌等情绪,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故将同群创业与消极情绪相连,而消极情绪又会引发心理修复动机,因此将消极情绪与心理修复相连。主范畴之间的典型关系结构如表6所示。

在形成各种典型关系结构后,反复比对主范畴之间的典型关系结构,进一步归纳出各路径所属类型,即传染型创业、策略型创业和表演型创业。再对各路径进行整合提炼,凝练出核心范畴“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以统筹编码结果,并得到故事线。

3.3.1 传染型创业

身边朋辈群体的创业行为使原来的同群印象被打破,产生妒忌、羡慕等情绪反应,伙伴的高创业绩效会进一步强化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并且原本在同群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个体,其心理失衡感会更强,从而带来痛苦、失落等心理体验。为修复心理创伤,个体会模仿同伴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以缓解或消除消极感受。如案例2中,赵**是某建材公司区域负责人,业绩突出。后来,徒弟离职创办了装修公司并邀请其加入,原本的心理优势被打击,产生被羞辱的痛苦感,为了争口气,以妻子名义创办公司,对外展示自身能力,掩饰内心失落。同样,案例7中,桑**受同学刺激,不甘心丧失在学生时代建立的优越感而寻找“当老板”的感觉。从两位创业者动机看,均不是对价值创造或创业成就感的追求,而是受同群创业刺激产生的攀比心理。

表6 主范畴典型关系结构
Tab.6 Typical relational structure of main categories

类型典型关系结构内涵典型语句传染型创业同群创业→消极情绪同群创业行为唤醒内心的羡慕、妒忌等情绪,造成心理失衡原来我带出来的一个同事出去单干了,原来的小兄弟成了竞争对手,心理多少有点不舒服(案例2)消极情绪→心理修复心理失衡的痛苦体验促使创业者采取心理修复措施每次看他朋友圈,都会刺激一下。后来直接不看他朋友圈,但还是觉得不服气(案例2)心理修复→行为模仿通过模仿他人行为修复心理落差我也开了一家公司,不指望它赚钱,主要是争口气(案例7)策略型创业创业政策→“套利”机会各类创业政策提供的创业“红利”想让孩子进一所好点的学校,但房子和户籍均不在青岛,朋友介绍说可以注册一家公司,虽然入学排位比较靠后,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案例5)“套利”机会→表面服从规则为获取各类政策“红利”,采取形式上符合规则的行动策略原来交个人所得税,税挺多的,如果是小微企业,几乎可以不用交税。现在注册公司大部分手续网上办就行,不花钱就注册了一个公司(案例6)表演型创业创业文化→社会规范创业文化形成群体内对创业认同的价值观、习俗等互联网行业创业的人很多,一是创业成本低,二是相互之间有很多资源可以共享。干到一定年龄,干不动了,许多人就考虑创业试一下(案例3)社会规范→认同需求社会规范压力下,感觉被边缘化男人在家带孩子不太像回事,特别是家里老人接受不了(案例4)认同需求→印象管理为满足归属需求,采取印象管理措施消除别人的消极对待虽然收入不低,但家里人始终觉得“卖保险”没出息,“开公司”说出去多好听(案例1)

3.3.2 策略型创业

创业政策中各类税费减免、贷款担保与贴息、免费场所、创业培训以及落户、入学等扶持政策给予创业者诸多政策“红利”,在推动创业活动日益活跃的同时,也产生了政策“套利”机会。在“套利”机会的驱动下,部分个体采取象征性创业的形式,通过注册公司获取政策认可身份资格,以套取政策“红利”。如案例5中,张**由外地迁往青岛生活,由于没有青岛户籍和房产,女儿上学成为“心里的一块石头”。为让孩子能够入读更理想的小学,她发现创业是成本最低且简便易行的方式,于是便注册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为女儿获得了更好的入学排位资格。在案例6中,李**则是利用小微企业税负与个人所得税之间的差异,以创业的名义进行纳税筹划。可以看出,策略型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均是创业者身份带来的政策“红利”,特别是随着创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创业“零成本”和开办流程便利化降低了创业门槛,强化了部分个体的策略型创业动机。

3.3.3 表演型创业

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创业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在一些地区、行业或家族内,创业文化氛围浓厚,由此逐渐形成一种对创业普遍认可的行为标准,不符合规范的个体容易产生被边缘化的感觉。为获取社会认同,个体需要作出迎合社会规范的必要反应,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原意[28]而开展创业活动。在案例3中,张*任职于创业活跃度较高的IT行业,遇到“35岁尴尬”,时常被问起“为何不创业”或听到“某某去创业了”,在圈子规范的驱动下“随大流”开展创业活动,以维护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形象。案例1、案例4中的李**和刘**则分别是为“孩子有出息”的家庭面子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而选择创业,以避免社会的消极看法。

综上所述,本文构建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
Fig.1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ship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检验本研究提炼的概念和范畴是否达到理论饱和,选取6个样本(案例8~13)进行编码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提炼出新初始范畴14个,经过小组讨论,14个新初始范畴分别归属于已有的5个主范畴,且未发现主范畴之间的联系,说明图1所示的理论模型通过饱和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Tab.7 Test results of theoretical saturation

主范畴 新初始范畴创业政策合作社补贴政策、大学生创业政策“套利”机会融资扶持、政治资源、竞赛规则、创业培训创业文化创业基因、区域创业氛围、资源共享、创业榜样认同需求父母面子、被认可、社会身份心理修复维持心理优势

4 象征性创业机理分析

4.1 传染型创业机理

传染性创业是指为修复受同群伙伴创业刺激而产生的模仿行为。社会比较理论指出,个体都存在与他人比较的动机[29],且通常会将熟悉的人作为比较对象[30],而比较结果会影响个体自我概念和情绪状态[31],进而作用于个体行为选择。一般来说,创业意味着向上社会流动、更高的财富追求和更强的能力展示,因此当个体观察同群伙伴的创业行动时,平行比较转换为上行比较,打破了原本的心理平衡状态,唤醒羡慕、妒忌等不良情绪,带来失落、痛苦等消极感受[32],并由此产生自我威胁。对于社会比较倾向高的个体而言,上行比较带来的消极情绪更强烈[33],会严重损耗心理资源。心理资源损失使个体作出消除或缓解心理失衡的行为选择,常用的策略是设置与比较对象近似的目标以缩小比较差距[34],即模仿同群伙伴的创业行为。可以看出,传染型创业动机源于同群创业唤醒的负面情绪而非创业机会的商业价值,创业者通过创业行为展示自我能力和社会地位,以调整自己与比较对象的相对位置,重新达到一种心理平衡状态,本质上是当心理资源发生损失时采取的心理资源恢复措施。

4.2 策略型创业机理

策略型创业是指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政策“套利”。创业具有正外部性特征,为鼓励创业,政府将部分稀缺资源用于对创业者和创业公司的扶持与激励,以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调动大众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5]。然而,由于信息不完备和监督成本过高,政府无法全面、准确、及时判断创业动机,由此造成部分个体利用信息优势进行逆向选择。特别是在政绩考核压力下,部分地方政府重创业数量而轻质量,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创业制度成本,扩大政策“套利”空间。在“套利”动机的驱使下,某些个体将创业视作一种策略性手段,通过与制度规范一致的组织形态和行为表现,得到制度制定者、执行者的认可和接受,进而获得各种资金补贴、税费与场地费用减免、创业培训、入学与购房资格、政治连接等政策“红利”。可见,策略型创业是创业者利用创业身份获取某些资源的“套利”行为,看似为非经济理性的“创而不业”,实为避免政策“红利”损失的理性选择。

4.3 表演型创业机理

表演型创业是为迎合社会规范而开展的印象管理行为。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36],社会规范虽然不具有强制性特征,但它以道德、习俗、价值观等形式约束个体服从和遵守,因此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会感受到较大的外部压力。在社会规范压力下,个体产生对其行为表现进行管理的动机,以使其看起来符合受众期望,即进行印象管理[37]。具体到创业领域,在某些区域或群体内,长期重商传统或创业典型示范效应形成对创业高度认同的文化氛围、价值导向和社会性偏好。尤其是在中国情景下,受集体主义、高度关系导向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个体更有压力与群体价值观、传统习俗和公众期望保持一致[38]。这种社会规范压力使部分个体产生脱离群体、被边缘化的感觉,极易面临心理资源损失威胁。出于对社会认同的需要,个体有动机主动控制自我形象,通过象征性创业这种符号化行为向外界传递自我的良好形象。象征性创业者构建创业者身份,展示其遵从社会规范的态度,满足社会对角色的预期,目的在于降低社会规范压力,实质上是一种应对外部压力、避免心理资源损耗的资源保存行为。

4.4 三类象征性创业比较

综上所述,传染型与表演型创业者是当“自尊”“面子”等心理资源面临损失威胁时采取的创业行为,而策略型创业是避免政策“红利”损失的行为选择。3类创业者的行为动机虽然均由创业象征意义驱动,但在具体创业动机与内在机理等方面又有所不同。传染型创业是由同群创业触发社会比较,负面情绪导致心理资源损失,创业者将创业行为作为重新构建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策略型创业是个体利用信息优势将创业作为避免政策“红利”损失的对策;表演型创业则是为减轻社会规范压力并增强社会认同的印象管理行为。3类象征性创业模式比较如表8所示。

表8 3类象征性创业模式比较
Tab.8 Comparison of three types of symbolic entrepreneurial models

类型外部诱因创业动机 理论基础 传染型创业 同群创业重建心理平衡社会比较理论策略型创业 “套利”机会获取政策“红利”信息不对称理论表演型创业 社会规范减轻外部压力印象管理理论

需要注意的是,3类创业行为动机的形成并非单一诱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主导诱因和主导动机差异。对于传染型创业而言,同群伙伴的创业传染效应同时受创业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影响,且创业低制度成本、便利化政策催生新动机的产生;对于表演型创业而言,同群伙伴的创业行为本身就是社会规范表现形式之一,且创业政策也为其创造了条件;策略型创业的主导诱因相对明确,即创业政策“套利”机会,但同时也受社会网络中他人创业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象征性创业动机的形成是外部环境、社会网络和个体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从创业行为的双重属性维度界定象征性创业和实质性创业边界,应用扎根理论分析法,以13个典型案例为样本,基于创业动机差异,将象征性创业划分为传染型创业、策略型创业和表演型创业3类,并利用社会比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讨论3类创业行为的形成路径与机理,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传染型创业是在心理资源损失压力情境下采取的一种资源恢复策略。同群创业行为触发社会比较,导致心理资源失衡,为重构心理平衡,个体会选择比较近似的创业行为,用象征性创业的形式维护其在群体中的形象。

(2)策略型创业将创业作为跨越规制障碍以避免政策“红利”损失。政府与创业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政策“套利”空间,诱发个体逆向选择行为,该类创业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政策“套利”的行为。

(3)表演型创业是为增强社会认同而采取的资源投资行为。在创业文化和社会规范约束下,某些个体感受到较大的“面子”损失危机,会采用符合社会规范的创业行为展现其在群体成员中的形象。

5.2 理论贡献

本研究在对象征性创业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象征性创业具体类型,构建象征性创业形成机理理论模型,厘清同群创业、创业政策与创业文化对象征性创业的作用路径,为深入理解象征性创业动机及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1)象征性创业概念的提出丰富了创业类型学研究。已有研究虽然对创业构型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如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正式创业与非正式创业等,但未有效解释象征性创业现象。本研究从创业行为的双重属性界定象征性创业与实质性创业边界,讨论两者在创业目的、驱动因素、行为特征和创业者态度等方面的区别,拓展了创业类型研究范畴。

(2)从创业行为的象征意义解释象征性创业的内在机理,为理解“创而不业”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创业动机研究将财富创造作为逻辑起点[6],关注创业收益对创业者经济需求和非经济需求的满足[20]。本研究将象征意义作为象征性创业动机研究的出发点,从创业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建构意义而非行为结果解释象征性创业者的“非经济理性行为”,为创业动机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5.3 管理启示

本文关于象征性创业形成路径与机理的研究可为象征性创业治理提供如下启示:

(1)完善创业激励政策。创业政策尤其是地方政策相互攀比现象日益突出,造成资源浪费和错配,影响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创业政策效果。因此,创业政策的制定应尊重创业规律和市场规律,完善创业过程阶段性激励政策,加强对政策资源使用效率与效果的监督和考核,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社会、媒体应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引导创业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客观宣传创业成功案例,鼓励创业者基于创业机会开展创业行为。

(3)个体应理性看待创业与就业,加强创业学习,掌握发现、评价和开发创业机会的能力,避免盲目创业造成资源浪费,提高创业成功率。

5.4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①由于象征性创业动机内隐等原因,案例样本较少,没有覆盖全部象征性创业类型,未来将扩展样本库并持续跟踪样本企业发展,以完善理论模型;②主要从创业动机视角讨论3类象征性创业的内在机理,未来应对不同类型象征性创业者行为逻辑进行更深入的探讨;③未来应利用实证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林强,姜彦福,张健. 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 经济研究,2001,47(9):85-94,96.

[2] SEGAL S. Corporate value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the next step in business management [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11.

[3] ANDERSON N, POTOCNIK K, ZHOU J.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a state-of-the-science review, prospective commentary, and guiding framework[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4, 40(5): 1297-1333.

[4] 张玉利,杨俊,任兵. 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8,24(7):91-102.

[5] SHANE S, 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25(1):217-226.

[6] 刘志阳,赵陈芳,杨俊. 中国创业学: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43(12):51-67.

[7] HOBFOLL S E, FREEDY J, LANE C, et al. Conserv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social support resource theory[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0,7(4):465-478.

[8] 江诗松,何文龙,路江涌. 创新作为一种政治战略:转型经济情境中的企业象征性创新[J].南开管理评论,2019,22(2):104-113.

[9] DANDRIDGE T C, MITROFF I, JOYCE W F. Organizational symbolism:a topic to exp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0,5(1):77-82.

[10] ZOTT C, HUY Q N. How entrepreneurs use symbolic management to acquire resourc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7,52(1):70-105.

[11] WESTPHAL J D, ZAJAC E J. The symbolic management of stockholders: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s and shareholder reaction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8,43(1):127-153.

[12] 韦慧民,潘清泉. 新生创业者象征行为研究评介[J]. 工业技术经济,2013,32(5):153-160.

[13] 薛红志,杨俊. 基于象征性行动的新企业资源整合机制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6):1-9.

[14] CLARKE J. Revitalizing entrepreneurship: how visual symbols are used in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1, 48(6):1365-1391.

[15] 于晓宇,陈依. 创业中的印象管理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J]. 管理学报,2019,16(8):1255-1264.

[16] 段锦云,王朋,朱月龙. 创业动机研究: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5):698-704.

[17] 曾照英,王重鸣. 关于我国创业者创业动机的调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20):85-287.

[18] BARON R A, DEW N, SARASVATHY S D, et al. Effectual versus predictive logics in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 ma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ts and novi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 24(4):287-309.

[19] 苏晓华,陈嘉茵,张书军,等. 求财还是求乐——创业动机、决策逻辑与创业绩效关系的探索式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2):116-129.

[20] RYAN R M, DECI E 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68-78.

[21] 杨婵,贺小刚,王博霖. 精英身份与农民创业:趋名还是逐利[J]. 南方经济,2021(4):69-85.

[22] KURATKO D F, HORNSBY J S, NAFFZIGER D W. An examination of owner's goals in sustaining entrpreneruship[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97,35(1):24-32.

[23] HMIELESKI K M, CORBETT A C. The contrasting interaction effects of improvisational behavior with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o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and entrepreneur work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8, 23(4):482-496.

[24] 程建青,罗瑾琏,李树文,等. 创业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社会规范的调节作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6):46-52.

[25] BARON R A, MARKMAN G D. Beyond social capital:how social skills can enhance entrepreneurs′ succes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2000,14(1):106-116.

[26] SHEPHERD D, HAYNIE J M. Birds of a feather don′t always flock together: Identity management in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24(4):316-337.

[27] 王炳成,王敏,张士强. 实践出真知:商业模式创新失败的影响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31(4):91-102.

[28] 文崇一,肖新煌. 中国人:观念与行为[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9] MENON T, THOMPSON L. Envy at work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0,88(4): 74-79.

[30] 韩晓燕,迟毓凯. 自发社会比较中的威胁效应及自我平衡策略[J]. 心理学报,2012,44(12):1628-1640.

[31] WOOD J V. Theory and research concerning social comparison of personal attribute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9,106:231-248.

[32] TAI K, NARAYANAN J, MCALLISTER D J. Envy as pain: rethinking the nature of env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ees and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2,37(1): 107-129.

[33] 车诚,吴国华,张志红.社会比较倾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基于情感—理性决策视角[J/OL].中国管理科学, https://doi.org/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20.1711.

[34] 刘得格,李文东,陈文晶. 恶意妒忌和善意妒忌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2017,25(2):342-357.

[35] 张超,官建成. 基于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的政策体系演进研究——以中国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为例[J].管理评论,2020,32(5):138-150.

[36] AKERLOF G A. A theory of social custom, of which unemployment may be one consequenc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0, 94(4):749-775.

[37] ASHFORTH B E, GIBBS B W. The double-edge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0,1(2):177-194.

[38] 郑馨,周先波,张麟. 社会规范与创业——基于62个国家创业数据的分析[J]. 经济研究,2017,52(11):59-73.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