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政策能否营造系统化军民资源拓展空间
——基于军民资源政策的实证评价

刘纪达1,2,董昌其1,安 实1,王 健1,2

(1.哈尔滨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2.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摘 要:拓展军民资源是我国破解资源约束、实现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基于1978-2021年出台的79份军民资源政策,通过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构建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军民资源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从政策属性、政策内容、政策理念、政策实施4个维度刻画军民资源政策对军民资源拓展的支撑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等级军民资源政策均较好地贯彻了军民资源拓展的指导思想。其中,PMC指数得分较高的军民资源政策场域广阔,能够为更多场景中的军民资源拓展提供空间;PMC指数得分较低的军民资源政策能释放更多的治理资源存量,发挥政策聚焦优势和比较优势,提升军民资源拓展水平。

关键词:军民资源;政策评价;资源拓展;PMC指数模型;军民融合

Could Relevant Policies Create Systematic Space for the Expansion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An Empirical Evaluation Based on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y

Liu Jida1,2, Dong Changqi1, An Shi1, Wang Jian1,2

(1.School of Manage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b 150001, China; 2.Research Center for National Defense Development Strate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tAs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enters the stage of in-depth development, how to scientifically coordinate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and speed up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civil-military elem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the need of further analysis. The full expansion and smooth interactions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func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the civil func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resources are both the key signs that the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has entered a deep pattern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maximum benefits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The resource expansion is the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of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expansion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to push through the resource limitation, optimize the resource structure and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ssued supporting policies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in the fields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vironment, transportation and so on. As the direct or indirect tool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the series of policies have certain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will map the expansion space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by evaluating and discussing the architecture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y.

Firstly, this study designs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resource expansion space created by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y. The basic contents of 79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from December 1978 to June 2021 are preliminarily identified by policy quantitative analysis. Secondly, based on the 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 (PMC) index model,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y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es 16 first-level evaluation index variables and 55 second-level evaluation index variables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policy attribute, policy concept, policy content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Furthermore, th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grad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the PMC index scores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y are introduced respectively. Thirdl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patial effect of policies on the expansion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making, 10 representative policies issu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ere selected from 79 typical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to carry out an empirical study on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scores of the first-level evaluation index variables of the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y, the study drew four grade PMC index radar charts of A (P4, P6, P7), B (P1, P2, P5, P8), C (P9, P10) and D (P3) respectively.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research discrimin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presentative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and their supporting effects on civil-military resource expansion on the whole. Further,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the evaluation paradigm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the study selected one typical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y from above four levels respectively for description. Then, the P7 (level A), P5 (level B), P9 (level C) and P3 (level D) are interpreted in detail in combination with PMC surface diagram and contour diagram.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Although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and 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MC index scores of various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the policies with different ratings have implemented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which provide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civil-military resource expansion. Meanwhile, the expansion direction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is different in each period. The "two-way" 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the policies at the present stage. (2) The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with high PMC index scores generall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ensive use, comprehensive resources and rich elements. This kind of policies have broad policy space and prominent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provide space for expanding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in more scenarios. (3) The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with low PMC index scores are mostly supporting policies for the weak links of the policy system and action guidelines for specific fields with the overall plan of top-level design. Although such policies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in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coverage due to limited types of resources, they can better use and release the limited governance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licies can als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ocu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special policies to further deepen the expansion level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By taking the expansion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as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target, the study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policy attribute, policy concept, policy content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

Key Words: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y Evaluation;Resource Expansion; PMC Index Model;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OI10.6049/kjjbydc.202110055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E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2)21-0124-11

收稿日期:2021-10-25

修回日期:2022-0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7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ZD084)

作者简介:刘纪达(199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军民一体化;董昌其(1998—),男,河南巩义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军民融合;安实(196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军民融合;王健(1974—),男,安徽砀山人,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军民一体化。本文通讯作者:王健。

1 问题提出

军民资源拓展,是既以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牵引国家工业基础中的优势资源保障强军目标,又在满足自身需要和保密条件下发挥国防资源溢出效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科技进步,实现富国强军目标的战略构想[1-2]。从“军转民”“民参军”时期发展至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时期,军民资源与要素流动经历了由单向到双向、由借用到共享、由分设到共建的演进历程[3]。充分拓展社会资源的国防功能与国防资源的民用功能、实现二者间顺畅互通是军民融合深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军民融合发挥最大效益的必要条件[4]。随着我国向军民深度融合阶段迈进,以及构建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时代性要求,如何科学统筹军民资源,加快资源要素的军民互动和有效转化,充分释放军民资源在国防与经济建设中的价值,有效化解资源需求无限性和资源总量有限性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5]

为了持续推进军民资源拓展,国家在经济、科技、环境、交通等领域出台了相应配套政策,军民两用标准建设、军地通用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社会化等一系列措施相继实施[6]。狭义上的军民资源拓展空间可以理解为军民资源交互的存量与流量,而广义上的军民资源拓展可以理解为军民资源拓展的相容性、融合度、可塑性。上述系列政策作为推动军民资源深度融合的直接或间接工具,具有体系架构特征,形成的空间场域也是军民资源拓展的立体体现。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和评价军民资源政策的体系架构映射军民资源拓展空间。现阶段军民资源政策颁布存在追逐热点的倾向,政策重点趋同造成了资源配置不合理。既有政策体系形成的军民资源拓展空间是否有利于军民资源深度融合共享有待进一步评估与考察。为此,从政策制定层面探讨军民资源拓展空间、厘清影响与制约军民资源拓展的现实归因与制度困境、开展军民资源政策评价研究,对于指导科研工作具有积极意义[7]。本研究将通过梳理军民资源政策基本特征,构建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军民资源政策评价体系,并结合PMC指数计算、图示表达等方式对代表性军民资源政策进行实证分析,探究该类政策对军民资源拓展的支撑效果,探索军民资源政策与军民资源拓展需求间的内在关系,为提升军民资源拓展的持续动力提供政策支撑,有助于优化军民资源拓展的制度环境,为军民资源拓展提供持续动力。

2 文献回顾

2.1 军民资源研究

军民资源是对涉及军民两方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相互转化的资源统称,主要包括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才资源等[8]。其中,军民技术资源转移与溢出机制、促进信息资源融合决策机制、军地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军民人才结构培养机制是军民资源研究的主要目标[9-10]。从内容看,军民资源与要素类型、军民资源配置模式、军民资源实践路径均是军民资源研究的重要议题[11-12]。如有学者以商业航天领域为例,探讨了军民科技资源融合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军民科技资源融合的机制设计与对策建议;或通过界定军民资源效率与风险概念、辨析军民资源效率与风险关系,提出规避军民资源风险的对策建议;方正起与黄达[13]基于资源调控理论,设计了创新需求、资源需求、资源供给与预期价值函数,提出基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案;冯媛等[14]结合军民科技资源共享问题,利用资源共享量与资源吸收量等策略参数,讨论军民科技资源主体博弈关系,提出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策略;杨渝南与张勇[15]从军民产业制度安排、军民产业发展技术、军民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3个方面,系统梳理军民产业资源配置相关研究。由此可知,以往研究比较关注军民资源内涵界定、军民资源种类厘清,并止步于促进军民资源共享或融合的体制设计,从政策供给视角探讨军民政策支撑与保障军民资源拓展作用的研究成果鲜见。

2.2 政策评价研究

公共政策是各级党政机构处理公共事务的外化表现和印迹,是政策内容的基本载体与表现形式[16]。政策核心内容评价与实施效果反馈是完善、优化政策体系的双重指导路径[17-18]。同时,政策制定与发布是政策执行及实施的先决条件,是贯彻落实政策精神、实现政策总体目标的重要基础。为清晰把握政策意图、了解政策演进脉络,学者们围绕政策效力、政策工具、政策对象、政策空间或政策场域等内容开展了评价研究[19]。通过考察与揭示政策背景、政策属性、政策内容等典型特征,能够有效帮助学者与管理人员准确洞悉政策导向、清晰把握政策价值、系统了解政策措施、科学预测政策趋势,进而确保政策有效“落地”,提升政策执行效率。政策体系的系统性与协调性、政策执行的可行性与实施效率是现阶段国内外政策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重点议题[20]。一方面,学界从政策体系与政策内容着眼,关注不同领域、不同层级政策间的协调性与政策内容完备性,探讨不同领域政策的“留白”“缺口”“漏项”问题。另一方面,相关学者从政策实施与政策执行方面入手,讨论政策内容与政策治理实际结合程度,抑或是分析政策实施效果。从政策实施经验与反馈视角提出政策完善优化建议的质性研究与基于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视角的政策评价实证研究是现有政策评价研究的主要模式。近年来,为降低以往政策评价研究的主观性和模糊性,提升政策评价研究的客观性、复现性与准确性,学界引入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21],从可视化视角对科技、创新、产业、互联网、农业等领域政策制定与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实现了主观与客观、模糊与准确的二元统一。

2.3 军民政策研究

军民政策尤指政府与军队在治理具有跨军地属性的公共事务中所制定、颁布的政策文件,其具有典型的复杂性与交叉性特征。军民政策多面向科技、产业、创新、社会保障等领域,如国防工业政策、军民科技人才政策、国防科技奖励政策、退役军人安置保障政策等。自2015年以来,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军民融合政策已成为学界的热点研究问题[22]。现有研究多面向军民融合政策体系建设,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政策体系梳理、政策工具解读,探究军民融合政策体系发展现状与问题[23-24]。同时,有学者从军民融合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出发,探究财税、金融支持等激励措施的作用效果[25]。综上,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军民政策体系的讨论,缺乏从深层次角度挖掘提升军民政策执行效率的内核动因。虽然有研究关注了军民政策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制约军民政策实施的症结问题。军民政策以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有序衔接、协调发展为目标,其政策导向与实施从根本上讲是以促进军民资源拓展与军民要素的全面融合为根本目标。近年来,军民政策在政策内容与政策导向上均呈现出显著的融合特征,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军民成果双向转化、军民设施共享共用、军民人才联合培育等关键词成为军民政策演化的主旋律。

3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3.1 分析框架

军民资源拓展空间的系统性、完备性与由军民资源政策构筑的政策空间息息相关。本文设计军民资源政策拓展空间评价机制,如图1所示。军民资源政策拓展空间由政策属性、政策理念、政策内容和政策实施等共同组成。其中,政策时效、来源、发布机构和性质等属性决定政策理念达成并统揽政策内容部署。政策理念引导空间共识达成,政策内容则负责搭建军民资源政策空间的具体场景,二者作为先导和指引作用于政策实施,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通过执行结果对军民资源政策空间进行反馈。

图1 军民资源拓展空间评价机制

Fig.1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expanding space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s

同时,军民资源拓展方向的畅通性、军民资源类别的丰裕性、政策工具与激励措施的实践性、军民资源拓展场景的完整性、政策作用对象的多元化以及政策目标的清晰度是判断军民资源政策能否营造系统化军民资源拓展空间的重要外化表现,搭建起利用军民资源政策空间刻画军民资源拓展空间的机制与桥梁。本文将基于军民资源拓展空间的创设机制,应用PMC指数模型构建军民资源政策评价体系,结合代表性军民资源政策开展实证分析。利用PMC指数得分与图示直观呈现军民资源政策评价结果,刻画军民资源政策与解读政策向军民资源拓展提供的发展空间。

3.2 PMC指数模型

PMC(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指数模型由Ruiz Estrada[26]率先应用于政策评价研究,其遵循政策评价变量间皆相互关联的基本命题。开展政策评价研究,有助于规避以往政策评价研究中存在的模糊性、片面性等问题。政策评价指标在与不同领域、不同区域政策相匹配的过程中形成差异化、多元化内涵,为本文开展军民资源政策评价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同时,PMC指数模型方法不仅包括指数数值计算,还可以通过雷达图、曲面图等可视化方式直观刻画政策完备性与优劣势,并描摹政策一致性水平。

3.3 数据来源

本次研究将对中央层面,即国务院与各部委制定、颁布的军民资源政策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首先以1978年12月至2021年6月为时间区间,在北大法宝数据库分别以“军民两用技术”“军转民”“民参军”“军民结合”为标题内容或主题词进行检索。同时,在中国政府网与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技工业局等中央机构门户网站上检索相关政策,以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上,筛选并剔除虽包含“军民资源”关键词但并非实际部署军民资源工作的政策,以及标准、批示、奖励等类型政策文件,进而得到有效军民资源政策文件79份。

3.4 政策文本数据处理

为进一步明晰军民资源政策内容、挖掘军民资源政策内涵,进而为军民资源政策评价提供参考,首先采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得到军民资源政策的高频关键词集合。在剔除无明显指向意义的助词后,分析得到军民资源政策的关键词矩阵,绘制政策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图中,节点越大代表其出现频次越高,与其它关键词节点的联系越紧密[27]

图2 军民资源政策关键词共现图谱

Fig.2 Co-occurrence of keywords in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4 军民资源政策评价模型构建

4.1 军民资源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军民资源政策分词统计结果和军民资源政策特征,结合军民资源拓展空间构建机制,参考相关政策评价研究中的指标设置[28-30],构建军民资源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从政策属性、政策理念、政策内容、政策实施4个维度设计16个一级评价指标变量和77个二级评价指标变量,具体见表1。其中,16个一级评价指标变量依次为政策公开、发文机构、政策性质、政策时效、政策来源、政策需求、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领域、资源类目、资源要素、激励保障措施、资源拓展方向、资源拓展领域、政策作用对象、框架结构。

表1 军民资源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序号评价维度一级评价指标变量二级评价指标变量1政策属性X1政策公开-2X2发文机构X2-1表示党中央机关,X2-2表示国务院机构,X2-3表示中央军委机关,X2-4表示群团组织3X3政策性质X3-1表示调节,X3-2表示保障,X3-3表示引导,X3-4表示监管,X3-5表示规范,X3-6表示激励,X3-7表示支持4X4政策时效X4-1表示长期,X4-2表示中期,X4-3表示短期,X4-4表示临时5政策理念X5政策来源X5-1表示贯彻落实指示精神,X5-2表示政策配套与衔接6X6政策需求X6-1表示服务国防军队建设,X6-2表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7X7政策目标X7-1表示提高科研水平,X7-2表示军事人才培养,X7-3表示军民两用标准制定,X7-4表示基础设施建设与共享,X7-5表示武器装备发展,X7-6表示军队保障社会化,X7-7表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X7-8表示科技成果转化8X8政策工具X8-1表示强制型,X8-2表示服务型,X8-3表示市场型,X8-4表示支撑型9政策内容X9政策领域X9-1表示经济金融,X9-2表示科技创新,X9-3表示信息工业,X9-4表示规划发展,X9-5表示人才教育10X10资源类别X10-1表示技术资源,X10-2表示科研资源,X10-3表示人才资源,X10-4表示基础设施资源,X10-5表示资本资源,X10-6表示信息资源11X11资源禀赋X11-1表示资源供给,X11-2表示资源丰裕度,X11-3表示资源获取,X11-4表示资源应用,X11-5表示资源影响力12X12激励保障措施X12-1表示财税优惠,X12-2表示金融支持,X12-3表示人才保障,X12-4表示专项奖励,X12-5表示风险补偿13政策实施X13资源拓展方向X13-1表示民→军,X13-2表示军→民,X13-3表示双向融合,X13-4表示走出去14X14资源拓展场景X14-1表示航天航空,X14-2表示交通运输,X14-3表示能源发展,X14-4表示环境生态监测,X14-5表示民生保障,X14-6表示生物医药,X14-7表示海洋领域,X14-8表示农业林业,X14-9表示空间信息,X14-10表示应急管理15X15政策作用对象X15-1表示政府,X15-2表示军队,X15-3表示民营企业,X15-4表示军工集团公司,X15-5表示高等学校,X15-6表示科研院所16X16框架结构X16-1表示目标清晰,X16-2表示步骤合理,X16-3表示依据充分,X16-4表示符合实际,X16-5表示遵循保密原则

4.2 军民资源政策PMC指数计算方法

根据政策评价PMC指数模型构建原则,均衡考量同级评价指标影响力,以使各政策维度或同级评价指标作用相同。首先,采取相同权重对77个军民资源政策评价体系的二级评价指标变量赋值,满足公式(1)、(2)。如果待评政策包含评价指标指代内容,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赋值结束后,构建军民资源政策PMC指数的多投入—产出表。

XN[0,1]

(1)

X={XR:[0~1]}

(2)

其次,按公式(3)将评价指标变量分别求平均和,对应得到军民资源政策评价体系一级评价指标的PMC得分。其中,n是一级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指标变量数,j为一级评价指标变量排序。

(3)

最后,依据公式(4)对一级评价指标得分进行加和,得到待评军民资源政策的PMC指数得分。由上述公式可知,军民资源政策的PMC指数得分范围应为[0,16]。

(4)

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中PMC指数得分划分标准,得出军民资源政策PMC指数得分对应评级,具体见表2。

表2 政策PMC指数得分等级划分标准

Tab.2 The grad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policy PMC index scores

政策评级ABCDEPMC指数得分[13,16][11,13)[9,11)[7,9)[0,7)政策概况政策合理完备政策符合预期政策有所侧重政策覆盖面窄政策适用性弱政策内涵政策完备,包含军民资源政策实施的各项基本要求,具有框架系统、内容完备、适用性强等特征政策各维度与政策预期的匹配度较好,较系统、完整地实现军民资源总体目标多为某军民资源领域的专项部署政策,PMC指数具有分散且各有侧重的特征政策的PMC得分较低,且不同维度政策得分不均衡,政策内容与措施设置有待进一步加强较难达到军民资源政策预期目标,政策在适用性、可行性、完备性上均有缺失

5 军民资源政策实证评价

5.1 军民资源政策评价样本

为从政策制定层面探讨军民资源拓展空间效果,在79条军民资源政策中遴选出10条中央层面发布的代表性政策(具体见表3),开展军民资源政策实证评价。

表3 代表性军民资源政策汇总

Tab.3 Summary of representative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序号政策发文机关文号颁布日期P1国务院批转国防科工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军工科研院所与企业结合进一步促进军转民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7]28号1997.08.03P2关于印发《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技术开发“十五”发展指导性计划》的通知国防科工委科工民[2002]91号2002.02.25P3关于印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配套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防科工委科工法[2006]1189号2006.12.19P4关于印发《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发改高技[2007]3057号2007.11.16P5关于印发《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防科工委科工法[2007]179号2007.02.25P6关于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的通知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2016.08.01P7关于印发《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防科工局、国家发改委科工一司[2016]1199号2016.10.22P8关于印发《经济建设与国防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发改国防规[2017]2250号2017.1227P9关于印发《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和军队重大试验设施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的通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国科发基[2018]63号2018.06.22P10关于印发《遥感和空间科学卫星无线电频率资源使用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工信部联无[2019]77号2019.03.29

5.2 典型军民资源政策评价分析

为获得军民资源政策的PMC指数得分,邀请5位国防与军民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研究团队的5位研究人员,针对军民资源拓展的政策支撑效果,对军民资源政策的二级评价指标与政策内容的匹配度进行现场打分和集中论证。在统一二级评价指标得分的情况下,根据公式(3)、(4),计算军民资源政策体系一级评价指标得分,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一级评价指标得分,依次绘制A(P4、P6、P7)、B(P1、P2、P5、P8)、C(P9、P10)、D(P3)4个等级的PMC指数戴布拉图,如图3所示。戴布拉图是以圆心为起点、由16个一级评价指标值围成的闭环线圈。

图3 军民资源政策PMC指数的戴布拉图

Fig.3 Radar chart of the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y PMC index

表4 军民资源政策的PMC指数得分

Tab.4 PMC index scores of civil-military resource policies

政策指标P1P2P3P4P5P6P7P8P9P10均值X1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X20.5000.2500.2500.2500.2500.2500.2500.5000.5000.2500.325X30.8571.0000.7140.8570.7141.0001.0000.7140.8570.7140.843X40.7500.7500.75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0.925X51.0001.0000.5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0.950X61.0001.0000.5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0.950X70.3750.5000.3750.6250.5000.6250.7500.7500.3750.3750.525X80.7500.7500.5001.0000.7500.7500.7500.7500.5000.5000.700X90.6000.6000.4000.8000.4000.8000.8000.6000.4000.4000.580X100.6670.8330.3330.8330.6670.8330.8330.5000.6670.5000.667X110.6000.6000.4000.8000.6000.6000.8000.6000.4000.4000.580X120.6000.6000.4000.8000.8000.6000.8000.4000.2000.4000.560X130.7500.5000.5000.7501.0001.0000.7500.5000.5000.5000.675X140.4000.4000.2000.6000.5000.8000.7000.3000.4000.8000.510X150.6670.8330.6671.0000.5000.8330.6670.6670.8330.3330.700X161.0000.8001.0001.0000.8001.0001.0000.8000.8000.8000.900总得分11.5211.428.4913.3211.4813.0913.1011.0810.439.9711.39评价等级BBDABAABCC

从总体上看,10份代表性军民资源政策中,有3份政策评价等级为A(政策合理完备),4份政策为B级(政策符合预期),2份政策为C级(政策有所侧重),1份政策为D级(政策覆盖面窄),没有PMC指数得分的为E级政策。其中,一级评价指标变量中X3政策性质、X5政策来源、X6政策需求得分均值较高,而X7政策目标、X11资源禀赋、X14资源拓展场景得分均值较低。这说明现行军民资源政策积极贯彻军民资源拓展部署,能够准确把握军民资源政策导向。同时,由于军民资源类型众多,不同军民资源专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政策PMC指数均值。

A级政策包括政策P4、P6和P7,其中,P4是加快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P6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管理规划,P7则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空间信息走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各指标得分情况看,政策P4、P6、P7在制定过程中考虑较全面,政策内容既平衡了政策理念与政策目标关系,又体现了政策内容向政策执行推进的逻辑链条。总体而言,以上3项军民资源政策具有较高创新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可有效助力军民资源拓展与要素融合。评价等级为B的政策有P1、P2、P5、P8,其中,P1主要是军转民领域中军工院所与企业结合的指导意见,P2是军转民领域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计划,P5则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而P8主要是军民相关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B级政策一级指标得分的均衡性较好,说明能够把握军民资源拓展的整体导向和政策着力点,未出现评价内容严重低于指标均值的情况。政策P9、P10属于C级政策,其中,P9是关于国家科研基础试验设施资源拓展问题的管理办法,P10是针对空间信息领域的专项规划,上述政策的PMC指数得分略低于平均水平。从政策客体角度而言,该级政策是面向某项特定事务,针对性较强或是聚焦某热点难点问题的指导性政策,其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领域与资源要素等一级评价指标上的得分较低,对军民资源拓展的支撑作用不突出。同时,由于不同资源领域的政策中心不同,因此C级政策的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呈现出不均衡性。P3主要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配套管理办法,在本次评价分析中,属于政策覆盖面较窄的D级政策。由于该等级政策通常只对特定军民资源领域发挥管理和规范作用,因此虽然具有较强现实意义,但是伴有一定约束性,推动军民资源拓展的效果有限。

5.3 军民资源政策分级评价

为提炼出不同等级军民资源政策评价范式与改进建议,分别在A、B、C、D等级中各选取1项军民资源政策进行分析,即P7(A级)、P5(B级)、P9(C级)和P3(D级)。对4项军民资源政策的一级指标得分进行4×4矩阵排布,并绘制对应图形。其中,PMC指数曲面图是将一级评价指标变量按政策维度划分为4×4矩阵的立体图示,PMC指数等高线图则是以比色卡对应表示各一级评价指标变量的得分情况。

(1)政策P7评价分析。政策P7是2016年10月由国防科工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是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其政策评价结果如图4所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较完善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政策P7旨在统筹建设和利用我国空间信息资源,增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该政策涉及军民技术资源、科研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信息资源等,军民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特征明显。从政策内容看,政策P7在把握国家整体需求的同时,结合空间信息产业、领域分布情况,厘清了政策方向和政策主题,制定了符合国情与行业特点、切实可行的军民资源拓展内容,具有较高权威性。同时,政策P7的PMC指数得分较高,说明在制定过程中较全面地衡量了各类军民因素,统筹性较强。由图4可知,X6政策需求、X7政策目标、X8政策工具、X9政策领域、X10资源类别、X11资源要素等一级评价指标得分均高于平均值,这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要求和空间信息领域涉及面广、覆盖性强等特点密不可分,尤其体现在搭建应急服务平台、完善海上空间信息保障、支持跨界河流沿线合作发展、支持企业开展公共服务领域合作经营等多个方面。

图4 政策P7的PMC指数曲面与等高线

Fig.4 PMC surface and contour of policy P7

(2)政策P5评价分析。政策P5是由原国防科工委发布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该政策是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积极响应,其PMC指数曲面图与等高线图如图5所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规范、有序的开放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格局。该政策是全面拓展、引导民用资源进入国防建设领域的指导性政策,对促进“民参军”发展、民用资本资源向国防发展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政策P5的PMC指数得分为11.48,由图5可知,仅有X7政策目标、X9政策领域和X15政策对象等指标得分略低于平均水平,表明上述政策覆盖面较小,这是由政策自身性质和政策服务范围所决定的。从内容看,政策P5具有清晰的政策目标和较高水平的可实施性,政策执行力较强,对军民资源融合等关键问题和目标群体产生的有形结果较丰富。同时,政策P5的X12激励保障措施和X13功能拓展得分较高,说明政策中包含多样化与可持续的军民资源拓展激励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发资源活力,实现政策预期。综上,政策P5的完善应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优先考虑X7政策目标、X9政策领域和X15政策对象等内容,扩大非公有资本向国防科技工业投资领域,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范围,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优势技术、投身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并根据不同政策对象制定具体发展目标。

图5 政策P5的PMC指数曲面与等高线

Fig.5 PMC surface and contour of policy P5

(3)政策P9评价分析。P9是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5家部门联合发布的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和军队重大试验设施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管理办法,政策评价结果见图6。政策P9属于军民科研资源、技术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拓展的专项政策,意在提高军民科研资源利用效率、激发军民要素融合潜能、提升军民协同创新能力。该政策在内容上表现出作用范围小、激励措施单一等特点,因此在图6中表现为X7政策目标、X8政策工具、X9政策领域、X11资源要素、X12激励保障措施以及X14功能拓展领域等一级评价指标得分较低,低于对应变量平均值。同时,由于军民科研资源和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具有跨部门、跨区域等特征,因此X2政策颁布机构、X15政策对象等指标得分高于平均水平,发挥了专项政策的聚焦优势。从总体看,虽然得分较低,但对于规范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科学数据、实验材料等军民科研资源管理工作,促进交叉学科、相近领域、相同地域的军民科研资源及设施资源共享仍可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由于政策领域的特殊性,政策制定部门主要通过X7政策目标、X8政策工具、X11资源要素、X12激励保障措施等,强化市场型和激励型政策工具使用,加大实验室、科技基础设施等科研资源建设力度,提升政策功能和实效,拓展政策适用性。

图6 政策P9的PMC指数曲面与等高线

Fig.6 PMC surface and contour of policy P9

(4)政策P3评价分析。P3是由国防科工委于2006年发布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配套管理办法,得到的PMC指数曲面与等高线见图7。从时间上,该政策取代了国防科工委于2001年12月发布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配套管理暂行办法。其在制定过程中聚焦于规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配套工作、确保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完成等功能实现。由于涉及的资源类型单一,该政策内容和实施适应面较窄。图7显示,在X5政策导向、X7政策目标、X9政策领域、X10资源类别、X12激励措施以及X14功能拓展领域等一级指标上的得分低于平均值,同时,PMC曲面的凹陷程度较大。另外,政策P3的整体性目标明确,符合时代背景和国情需要,即在适应武器装备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配套中引入市场机制,政策针对性和可执行性较强。下一阶段的改进应重点关注X5政策导向、X7政策目标、X12激励保障措施3个方面。在优化路径选择上,应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确定政策执行的指导思想,坚持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相结合、满足当前需要与着眼长远发展相结合、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在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军事人才、构建军民两用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优化,同时,制定多项激励保障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民用资源优势,帮助协作配套单位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鼓励具有先进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企事业单位通过竞争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作任务。

图7 政策P3的PMC指数曲面与等高线

Fig.7 PMC surface and contour of policy P3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与讨论

军民资源拓展是军民资源合理配置的发展与延伸,拓展军民资源是破解资源约束与资源配置瓶颈、发挥军民资源效益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探究现行政策是否有效支撑军民资源拓展,从政策供给视角设计了军民资源拓展空间机制。通过梳理79份军民资源政策文本,绘制了军民资源政策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进一步地,从政策属性、政策理念、政策内容、政策实施4个维度构建了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军民资源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包含1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77个二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遴选出10份中央发布的代表性政策,开展实证评价。在分析政策能否营造系统的军民资源拓展空间时,重点关注军民资源拓展方向是否畅通、军民资源类别是否充足、政策工具与激励措施是否到位、军民资源拓展场景是否完整、政策作用对象是否多元以及政策目标是否清晰等主要问题,以期为完善军民资源政策内容、优化军民资源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

(1)虽然不同军民资源政策在PMC指数得分上存在一定差异和层级特征,但不同等级的军民资源政策均较好地贯彻了军民资源拓展指导思想,为军民资源拓展提供了制度支撑与现实依据。同时,在不同时期军民资源拓展方向有所差异,军民资源的双向融合与拓展成为现阶段军民资源政策的重要议题,其异质性体现了各军民资源政策在静态结构和时序主题两方面的系统特征。

(2)PMC指数得分较高的军民资源政策具有使用范围较广、涉及资源全面、涵盖要素丰富等特征,在政策目标、资源类别、资源禀赋、资源拓展场景等评价指标上得分较高。该类军民资源政策空间广阔、系统综合性特征突出,能够为军民资源在更多场景中拓展提供空间。

(3)PMC指数得分较低的军民资源政策多是面向薄弱环节的配套政策,亦可能是顶层设计方案下具体领域的行动指南。该类政策因资源类型较少,在政策适用与政策覆盖范围方面具有一定局限,但能更好地利用与释放治理资源,发挥专项政策的聚焦优势和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军民资源拓展水平。该类政策特点表征了军民资源空间营造的系统匹配思想。

6.2 军民资源拓展建议

结合军民资源政策的PMC指数得分及评价结果,以军民资源拓展为政策执行目标,从政策属性、政策理念、政策内容、政策实施4个维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军民资源政策属性维度。一方面,由于军民资源政策具有跨军地、跨部门属性,在制定军民资源政策时需适时加强部门联合,并在政策实施、政策试点中广泛征询相关部门意见,丰富军民资源拓展的异质性治理资源,拓展军民资源适用范围并提升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应从政策时效性入手,加快军民资源政策的迭代升级,促进军民资源政策导向和政策内容适应国情、符合实际,支撑军民资源保持活力和充分拓展。

(2)军民资源政策理念维度。一方面,军民资源政策往往包含多元化的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应针对科研、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不同政策目标,有针对性地部署政策工具,提升军民资源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适配性,为军民资源拓展提供目标明确、手段清晰的指导性意见与支撑性措施。另一方面,由于军民资源拓展内涵丰富,其政策工具应呈现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因此,需在军民资源政策中加强强制型、服务型、市场型与支撑型等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实现军民资源拓展效率最大化提升。

(3)军民资源政策内容维度。由于各类军民资源分属不同领域与体系,因此在资源配置上往往缺乏持续动力,亟需不同类型激励保障措施,然而现行军民资源政策在激励保障措施上得分较低。为此,一方面需对财政、金融、税收、奖励、土地等激励保障措施进行细化,明确激励保障措施度量标准、作用对象和实施路径;另一方面,军民资源政策需兼顾不同政策客体的利益分配,通过激励保障措施促进不同政策客体收益耦合,实现政策客体在军民资源拓展目标上协调统一。

(4)军民资源政策实施维度。一方面,军民资源政策在制定时需遵循有利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同发展原则,强化对军民资源的一体化配置。同时,在资源拓展方向上深化资源“双向”拓展理念,统筹发挥国防资源的牵引与带动作用、民用资源的支撑与服务作用,盘活资源存量,释放资源“双向”效能;另一方面,需进一步拓宽军民资源政策作用对象与范围,搭建不同类型军民资源与作用对象的衔接平台,促进政府、军队、民企、军工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共同支撑军民资源有序流动,提升军民资源拓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军民融合发展论述摘编[J].人民论坛,2017(18):13.

[2] 崔向华. 国防资源亟待科学统筹[N]. 光明日报,2016-01-13(011).

[3] 游光荣,闫宏,赵旭.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7,33(1):150-156.

[4] 常朝稳.军民融合核心是资源、技术和人才[J].人民论坛,2017,26(18):39.

[5] 欧阳国华. 军民高效融合的三个规律[N]. 解放军报,2013-11-19(006).

[6] 唐兴霖,王双喜.军民融合政策工具应用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34(3):166-172.

[7] 王进富,杨青云,张颖颖.基于PMC-AE指数模型的军民融合政策量化评价[J].情报杂志,2019,38(4):66-73.

[8] 杜人淮.国防工业全要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及其实现机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31(4):57-63.

[9] 张胜,黄欢,郭英远,等.陕西省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实现路径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9):171-177,118.

[10] 刘纪达,安实,王健.高校国防科技智库的建设现状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20,34(10):33-37.

[11] 陈建. 如何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N]. 学习时报,2012-08-27(007).

[12] 王进富,潘毅,黄鹏飞.外部环境、资源拼凑与“军技民用”新产品开发关系研究——一个单案例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9):26-32.

[13] 方正起,黄达.基于资源调控理论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0):124-129.

[14] 冯媛,郭永辉,夏冬秋.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博弈与治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42-48.

[15] 杨渝南,张勇.军民融合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5):157-160.

[16] 黄萃. 政策文献量化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17] 朱亚鹏. 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18] 范柏乃,张茜蓉.公共政策质量的概念构思、测量指标与实际测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16(6):1-7.

[19] 杨雅南,钟书华.政策评价逻辑模型范式变迁[J].科学学研究,2013,31(5):657-665.

[20] 杨大楷,刘曦腾.政策过程概念框架重构下的政策评价维度识别与应用[J].理论学刊,2015,32(10):90-97.

[21] 傅雨飞.公共政策量化分析:研究范式转换的动因和价值[J].中国行政管理,2015,31(8):116-120.

[22] 余冬平,毛晨.中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3):96-104.

[23] 陈华雄,黄灿宏,赵理,等.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J].国防科技,2018,39(5):62-69.

[24] 阎波,张炜.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实施逻辑与路径选择[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6(6):73-80.

[25] 李娜,陈波.财税政策对军民协同创新的影响——基于DEA-Tobit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11):97-105.

[26] ESTRADA M A R. Policy modeling: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11, 33(4):523-536.

[27] 刘纪达,王健.变迁与演化:中国退役军人安置保障政策主题和机构关系网络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9,16(4):142-155,175.

[28] 王云,刘敏.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指标体系的维度与变量[J].情报杂志,2019,38(10):146-152.

[29] 张永安,郄海拓.国务院创新政策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7):127-136.

[30] 张永安,郄海拓.金融政策组合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113-121.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