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生成:回顾、演进与展望

冯 潇,李赋薇,李慧慧

(南开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新企业生成是创业研究谋求学术贡献的基本支撑。当前组织实践深化与技术创新驱动引发企业生成内涵、边界和行为逻辑变化,导致新企业生成研究面临方向转型与内容深化。弄清新企业生成研究的学术演化趋势和理论发展方向是应对变化的必要选择。首先,从新企业生成研究演化历程中抽取出两条主要研究思路,即要素—行为和企业创建行为规律/模式,作为指引后续文献研究的基本线索;其次,采用内容编码方式提炼出9个新企业生成研究的核心主题,并对各主题随两条主要研究思路发生的理论演进展开阐述;最后,重新回到两条思路,分别提出潜在的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明晰和理解已有新企业生成研究的根基、关注焦点和演进过程,也可为未来继续在这一核心研究领域挖掘更深、更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指引方向。

关键词:新企业生成;创业;研究思路;研究主题;研究展望

New Firm Creation: Review, Progress and Prospects

Feng Xiao, Li Fuwei, Li Huihui

(Business School,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New firm cre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issue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continuously contribute important academic inspiration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to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other research fields. The early studies on the new firm creation were based on the front end of firm's life cycle, and constantly extended to the persons, and things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s, thus extensively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new firm creation. Most researchers agree and encourage the complexity and dynamics of the process of new firm creation. However, most of the early literature reviews focu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 summary of new firm creation, which were unable to explai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new firm creation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some researchers review on the progres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d add more cutting-edge academic insights to the research on new firm creation. However, these studies focus more on describ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lack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new firm creation. In addition, scholars' understanding of the scope and depth of the process of new firm creation is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 leading to the disunity of existing research topics on new firm crea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some core concepts is also controversial. Under such a background, some important issues need to be solved. For example, what logics or clues the research on new firm creation have been evolving over the decades? What research topics are discuss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se clues? What theoretical progress has been made on these research topics in recent years? What other theoretical gaps may exist in the future research on new firm creation in the context of dramatic changes? And what aspects can be addressed and developed for these theoretical gaps?

Focusing on the above issues, this paper firstly summarizes and extracts two leading logics from the research evolution process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analysis, namely the "factor-behavior logic" and the "behavior rules/patterns of new firm creation". Second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wo leading logics, the latest studies of new firm creation a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and nine core themes are extracte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coding method. Specifically, entrepreneurs, entrepreneurial teams,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entrepreneurial networks, new firm creation strategies, new firm creation activities and progress, new firm legitimacy, founder exit and external enablement are included. The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of eachtheme under the two main research logics.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new firm creation research in the fu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wo research logics.

Three main research contributions are made. Firstly, two research logic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evolution of new firm creation research, which provide clues and starting points for integrating the scattered academic viewpoints in the research of new firm creation, framing the research boundary of new firm creation, and developing the new theory more widely. Secondly, the nine researchthemes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coding complete some areas neglected by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such as external enablement, so that the academic focus and key issues in the field of new firm creation can be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presented. Thirdly, by comparing and summarizing the previous theoretical accumulation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each research theme,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emerging changes of each core research topic, and they could help researchers to find out the shifting path, direction, and law of the field in recent years. More importantly, it provides an academic basis for better integrating the research on new firm creation with other cross-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analyzing the emerging complex entrepreneurial phenomenon. In the future research work, it may form a meaningful supplement and extension to the research logic of "factor behavior performance" by considering the interse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various research topics and the possible nonlinear impact of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of new enterprises. Future research can also continue to advance in the direction of enterprise creation timing, priority and rhythm.

Key Words:New Firm Creation; Entreprenurship;Research Logics; Research Themes; Research Propects

DOI10.6049/kjjbydc.202110062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2)17-0152-09

收稿日期:2021-10-26

修回日期:2022-02-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532005,71732004)

作者简介:冯潇(1993—),女,四川南充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数字化转型;李赋薇(1993—),女,陕西咸阳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商业模式创新、女性创业;李慧慧(1993—),女,江苏南通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本文通讯作者:李赋薇。

0 引言

新企业生成历来是创业研究的核心议题,相关研究证据与成果持续不断为创业研究乃至战略管理、组织行为等研究领域贡献重要学术灵感和理论支撑[1]。早期新企业生成研究立足于企业生命周期前端,不断向与企业创建相关的人、事、物扩展,由此广泛探索新企业生成机制与发展路径。学者们也在不同时期对新企业生成研究进行总结和述评,大多认同并鼓励继续发展新企业生成过程的复杂性与动态性[2-4]。然而,早期相关文献回顾大多侧重新企业生成的基本概念推介与模型总结,难以诠释新企业生成研究的新近发展与演进。周冬梅等[5]、蔡莉等[6]针对创业研究进展的文献回顾与述评为新企业生成研究补充了更前沿的学术洞见,但这些研究更侧重描绘整个创业研究领域的宏伟画卷,缺少聚焦新企业生成的系统性梳理与审查。此外,由于学者们对新企业生成过程范围与深度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导致现有新企业生成研究主题划分并不统一,对部分核心概念的理解也存在争议。在此背景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企业生成研究依循怎样的逻辑或线索持续演进尚不清楚。在这些研究线索牵引下,新企业生成着重讨论哪些研究主题?这些研究主题在近几年又取得了哪些理论进展?在剧烈情境变化下,未来新企业生成研究还可能存在理论缺口?针对这些理论缺口可以从哪些方面予以应对和发展?

围绕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归纳新企业生成的两条主要研究思路,即要素—行为和新企业生成的行为规律/模式,作为后续文献研究的基本线索。然后,在研究线索牵引下,基于文献编码方法对新企业生成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提炼出9个核心主题。随后,对各主题在两条主要研究思路下的理论演进进行阐述。最后,再次回到两条研究思路,相对应提出未来新企业生成研究的潜在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研究贡献在于:第一,从新企业生成理论演化历程中抽取出两条研究思路,为整合新企业生成研究中分散的学术观点、框定新企业生成研究边界以及更广泛地发展新理论提供了线索与抓手。第二,基于文献编码识别出9个研究主题,补全了已有文献研究忽视的某些版块,如外部支持因素,使新企业生成研究领域的学术焦点与关键议题得以全面系统呈现。第三,通过对比归纳和阐述各研究主题的先前理论积淀与最新研究进展,识别出近几年新企业生成各核心研究主题的新变化,帮助研究者摸清近年新企业生成研究视野的转移路径、方向和规律,为更好地整合新企业生成研究与其它交叉研究视角从而剖析新兴的复杂创业现象提供学术依据。

1 新企业生成研究思路归纳

新企业生成研究兴起于从关注创业者特质转向挖掘创业行为与过程的阶段[4]。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新企业生成是一个复杂过程而非零散事件[7]。自20世纪80年代Gartner等的标志性成果发表后,新企业生成研究经历了较长的理论探索期。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创业动态跟踪调查(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PSED)等大型项目的实施,试图解释和提炼新企业生成过程内在规律的实证研究开始成为主流[6],文献数量也随之出现跨越式增长。总体来看,关于新企业生成的学术探索逐渐分化出两条主要研究思路。

第一,基于要素—行为分析框架,探讨哪些要素或行为会导致或有助于新企业创建,从而为新企业生成过程中各种行为的发生以及不同新企业创建行为带来的绩效差异提供机制解释[8]。遵循这一研究思路,学者们将学习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等成熟理论应用于创业领域,从创业参与主体的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等外显化特征视角探讨和论证新企业属性来源以及新企业创建行为的成因,回答了为什么有的人/团队能成功创办新企业的问题。对要素—行为思路的深化和拓展还启发了后续创业认知研究中的情境—思维—行为分析框架,使学者注意到那些不易被直接观察但又在更深层次影响新企业生成行为的要素。

第二,总结和提炼新企业生成的行为规律或模式,勾画创建新企业的路径图。企业创建行为规律或模式既包括某些关键行为及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乃至速度与节奏等,也涵盖新企业生成过程中多个行为的累积、流程和协同。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企业生成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及其合理性,回答了为什么大多数创业活动,特别是初始条件非常优秀的创业活动均以失败告终的问题[8]。大量有关组织生成过程轮廓描绘和生成过程特征提炼的研究在这一阶段涌现。但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新企业生成过程并不是简单线性的连续进化过程,而是偶然、混乱和高度迭代的,精确识别新企业从孕育到出生的转变点十分困难[9]。并且新企业生成过程在持续时间、内容和顺序上都极为多变,因此很难总结出一套新企业通用的行为模式或序列。

综上,以上两条研究思路尽管在研究视角和侧重点上存在差异,但都是在解答新企业从何而来这一本源性问题。新企业生成研究在概念与理论建构、生成过程描述和规律提炼等方面已经取得重要成果。随着近年来新企业生成研究方向转型和研究内容深化,前述理论积淀成为牵引新企业生成研究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线索。

2 文献筛选与编码

首先,遵循权威性、全面性原则,确定期刊范围,在考量期刊本身定位和影响力基础上,基于国际认可的UTD24和FT50期刊列表确定期刊范围框架。其次,根据Shepherd[1]、Davidsson&Gruenhagen[7]的建议,对期刊进行初次筛选。然后,由两位创业管理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再次判断和收敛,确保期刊选择范围兼顾新企业生成研究的全面性与专业性。最终确定创业研究领域的6种重要专业性期刊和管理学研究领域的10种高水平综合性期刊。利用Web of Science详细检索并获取以上期刊发表于2014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的全部文献。

对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逐一筛选,具体过程为:①4名创业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两两一组,基于文章标题、摘要和内容逐篇判别文献的研究主题,据此初次筛选出457篇关注新企业生命周期全阶段的文献;②删除特刊征稿和短论等特殊类型文章;③由于本文关注从0开始的新企业生成过程,故排除公司创业、裂变创业和风险投资组合等研究主题的文献;④再次查漏补缺,最终得出完全符合条件的220篇文献作为后续编码分析基础。全程优先遵循博士生独立判断、独立工作的原则,同时配合分歧讨论、交叉检验、专家学者判断等反复核查手段,以最大程度确保筛查结果的信度。

完成文献筛选后,进一步针对每篇文献的具体研究主题进行编码处理。4名创业研究方向的博士生通过独立精读文献,对220篇文献展开初次背对背编码。完成初次编码后,博士生再次对编码结果进行逐篇交叉校对核查,期间结合专家指导,对不一致的编码进行讨论并达成共识。最终编码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新企业生成研究编码结果
Tab.1 Coding results of papers on new firm creation

初始编码聚焦编码主轴编码年龄;性别;家庭状况;受教育程度;配偶;种族/民族;生育状况;婚姻;房屋所有权;方言等人口特征创业者(59)多动症;注意力缺陷;性取向;产前睾酮暴露(PTE);性格偏好;睡眠状况;韧性;过度自信;个性;乐观主义者;意志力等人格特征与生理属性创业失败经历;先前工作经验;顺序工作经历/平行工作经历;先前就业经历多样性;职业生涯历史;创业前经历;职业牺牲经历;创业前工作类型;辍学经历;财富持有量;医疗保障;创业者人力资本;创业资本结构;个人净资产等个体经历与禀赋团队构成与结构的错配;团队构建;团队行为整合;团队共同身份认同;团队资源异质性;创始团队人力资本;团队更替等团队组成与特征创业团队(7)直觉型/分析型倾向;直觉型认知风格/分析型认知风格;理性判断;冲动创业等认知风格创业认知(55)认知偏差;创业警觉;身份认同;认知进化;创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感知;失败归因;悲伤恢复;情绪调节;行业性别偏见;性别语言结构/性别刻板印象;文化认知;元认知;创业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健康状况感知;创业进步感知;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激情;主观规范;个体认知差异;失败耻辱感;认知灵活性;风险认知;认知脚本;正念等认知过程与思维模式认知启发式;即兴而作;创业倾向传递;创业制约感知与应对;机会识别;机会评估与开发;创业意图转化;创业收益预测与机会成本评估;创业机会认同;个人抱负参考点等认知决策机制女性创业网络;社会交往;亲属关系;师徒关系;本地网络嵌入;同伴网络;创业集群网络;社会关系;人员流动网络等网络关系与结构创业网络(15)密切创业关系;社会资本;家庭资本;家庭财务支持;父母创业经验和财富的传递;家庭非正式资本等网络中嵌入的社会资本与无形资源创业策略选择;创业领域抉择;新市场进入决策;制度规避策略;新企业最优独特性策略;创业信号策略;区别策略;创业前景传递;社会排斥应对策略;间接竞争策略;确定初始创业理念;跨组织实践迁移;初次市场定位;重复创业时机选择;市场进入位置选择;经营策略;行业选择等新企业生成策略选择/制定新企业生成策略(18)创业融资;创业准备;专利申请与商业化;设计组织记忆;转移知识;公司经营方向转变;创业过程叙述;创业行动规划与管制;创业资源保存/资源运作;初始员工招聘;发起众筹;共益企业(B-CORP)认证;初始员工流失/关键员工离职;纳税行为;正式商业计划书;雇佣行为;寻求专家建议;参加创投选秀比赛;偿还创业贷款等企业创建行为/活动新企业生成活动与进展(36)创业里程碑;创业强度;创业速度;初始销售速度;新企业增长速度;创业轨迹转变;IPO速度等新企业生成进度/速度制度合法性;合法性宣告/说服利益相关者;制度规范遵从;独特性彰显;获取受众支持;合法性获取;合法性管理;新企业正规化;合法性阈值;最优独特性;企业合法性建立;弥补合法性差距;维护合法性;企业合法化程序;跨越政治监管等新企业合法化机制新企业合法性(14)创业者心理脱离;多个创始人退出;自愿退出;创始人退出意图;退出模式;职业经理人取代创始人;创始人-CEO更替等创始人退出机制创始人退出(7)数字技术;制度变革;自然灾害;产业政策干预;政治;战争;重大经济事件;地域差异;区域政策;区域竞争;妇女政治权力;移动宽带;(本地)零工经济平台;本地金融体系;国家宪法;外商直接投资(FDI);社会文化环境;劳动力市场;证券交易所;区域的国际化水平;国家脆弱性;经济制度等新企业生成的外部条件外部支持因素(29)

注:括号中的数字代表主题计数,同一篇文献可能包括多个研究主题

3 新企业生成研究的核心主题及其持续演进

梳理已有研究基本分析思路可知,早期有关新企业生成的学术研究主要分化出两条思路,即要素—行为和新企业生成的行为模式/规律,各自为解答新企业从何而来这一本源性问题贡献了不同研究视角。本文尝试将以上两条研究思路作为探查新企业生成核心研究主题理论演进的线索和依据,对新企业生成研究的核心主题及其持续演进作进一步阐述。

3.1 创业者

创业者通常是指具有潜在创业意愿或正在开展创业活动的个体,历来是新企业生成研究中的重要主题。总体看,围绕创业者展开的研究持续在要素—行为思路下深化。早期研究从微观层面论证了创业者在特质、经验、身份、个性和情感等方面展现出的独特性和异质性及其对新企业生成的重要影响。基于此,近期研究进一步加大了对创业者多维属性的挖掘,从创业者的人口/人格属性向社会/生物属性等维度深化,将创业者还原为更立体的人,从而为更好地理解新企业创建行为的发生以及不同行为之间的绩效差异提供基本抓手。

图1 新企业生成研究整合框架
Fig.1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new firm creation

在社会属性方面,创业者被嵌入到更丰富的社会化场景中,突出社会对创业者形象的建构。先前工作经历赋予创业者具体的岗位职能经验和产业背景[10],创业失败经历则与创业者重新创办企业的决策、时机和速度存在重要关联[11]。某些个体特殊经历(如辍学经历、职业牺牲经历、遭受家暴经历等)也零散出现在近几年新企业生成研究中,为理解创业者乃至整个组织的属性形成与塑造提供了更丰富的证据和见解。在生物属性方面,研究者开始关注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生理因素在新企业创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产前睾酮暴露(PTE)[1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13]、睡眠状况[14]等。这些研究揭示了生理因素对创业态度、行为和结果的长期影响机制,在提高已有研究中关于人格特质、人口特征解释效力的同时,也扩展了新企业生成过程的因果链条。

3.2 创业团队

创业团队是指一群共同参与创建企业的个体。新企业生成过程中的创业团队研究更侧重创始团队的组建与磨合。从文献编码结果看,尽管近几年新企业生成议题下的创业团队研究在数量上并不突出,但是根据其关注的团队错配、团队行为整合、团队共同身份认同、团队更替等研究问题,不难发现,创业团队研究在两条思路下各有推进。

在要素—行为思路下,相较于早期研究更关注团队成员个别属性(如人口特质、经历、人力资本等)及其导致的成员间异质性,近期研究更关注创业团队中基于团队成员多重属性和互动机制带来的复合异质性(包含学历、技能、资历和共同身份认同等),从而调和了既有研究中因只关注单个团队结构因素得出的部分矛盾结论[15]。延循新企业生成的行为模式/规律思路的研究,开始尝试从单时点的团队招募与构建行为研究转向多时点的团队更替动态研究。通过更细致地考察诸如多位创始人退出团队的时间间隔以及退出成员与新加入成员的时机等团队动态问题,可以打破先前研究更关注团队截面特征或初始资本状况的静态制约,从而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初期配合良好的团队在进入企业发展新阶段后运转失灵”、“为什么同样存在团队更替,有的新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而另一些则饱受打击”等问题[16]

3.3 创业认知

创业认知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情境中展现出的独特认知过程与思维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创业认知研究就一直在要素—行为思路下持续深化,在创业意图及其成因、创业认知独特性、认知决策过程机制等方面进行理论探索,同时在创业认知启发式、创业警觉/知觉过程、创业信息加工等方面也有较多积累[17]。近几年的创业认知研究继续在情境—思维—行为基本框架下纵深推进相关议题。

其中,情境—思维关注嵌入在创业情境中的人及其独特的思维和认知过程。相关热点研究议题包括:第一,创业失败等极端情境可能塑造出独特的创业者认知特征。创业失败可能作为创伤性事件,为创业者带来消极情绪体验,降低创业者信心、自我效能和冒险倾向[18]。一些创业者积极从失败经验中学习、反思并调节情绪,在收获有关商业信息判断和创业机会价值评估能力的同时,减少认知偏见和过度自信[12]。第二,创业者可以依据创业任务规划和执行编写独特认知脚本。认知脚本可以定义创业者如何行动和互动,也可以解释拥有类似脚本的创业者如何概念化不同机会并制定解决方案[19]。思维—行为则揭示出创业认知如何导致行为意图的过程机制。认知引导创业者产生指向创业行动的意图,并且创业者对行为的态度会影响其执行该行动的意愿,进而影响其对该行动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其它资源。

3.4 创业网络

创业网络是创业者构建的用于连接外界的关系网络集合[20]。早期创业网络研究在两条思路下均有所发展。要素—行为思路主要体现在网络关系与结构、网络能力、网络关系流动方向以及基于创业网络造成的绩效差异等方面的学术探讨中。在行为模式/规律思路引领下,已有研究更多在创业网络构建、网络治理和网络动态演化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此基础上,近几年新企业生成研究下的创业网络研究相对收敛,更多地在要素—行为思路下,聚焦创业网络关系与结构、网络支持与资源对新企业生成的影响。

在创业网络关系与结构方面,近期研究广泛分析了基于性别(如女性网络)、血缘(如亲缘网络、家庭网络)、社会分工(如师徒关系、同伴网络)和空间等不同社会关系连接而成的网络结构。不同类型的创业网络关系不仅会在激发创业动机、影响创业决策与偏好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还会直接影响创业者和新企业获取的资源数量与质量,从而影响新企业的持续性和其它绩效结果。在网络支持/资源方面,相较于早期研究更强调依赖家庭关系的优势,近期研究发现,基于家庭网络的财政支持可能对新企业生成存在负向影响[21]。类似的思辨在其它类型下的创业网络研究中也有体现。

3.5 新企业生成策略

新企业生成策略是指创业者在组织创建过程中选择或制定的策略及相应流程。新企业生成策略研究的发展同样受益于两条研究思路指引,但研究侧重有所偏移。早期新企业生成策略研究在商业计划、新企业商业模式、进入模式等方面有较多探讨,而近几年的研究则更多在进入决策、竞争机制与战略以及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化。

在要素—行为思路下,新企业生成策略研究最关注创业者选择“做什么生意”的战略决策。在行业层面,创业行业进入选择不仅能够定义组织基本特征,而且还会塑造其绩效潜力。在个体层面,创业者先前失业持续时间变化以及创业失败后的再创业决策均可能对进入策略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新企业绩效与发展[22]。同时,创新策略也受到特别关注,新近研究发现,新企业可以从开放式创新中获益,利用流入或流出知识构建自身能力 [23]。在新企业生成的行为模式/规律思路下,新企业相较于竞争对手行为模式的竞争机制是近年讨论较多的话题。例如,虽然新企业常常被期待能创造出新颖的资源利用模式,但实际上那些偏离竞争对手的资源投资(低于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反而可能会抑制初创企业的增长和利润表现[24]。研究还发现,采纳多元化战略的非营利新生企业比经营范围单一的新生企业具有更高的生存几率,尽管这将以牺牲一部分组织效率为代价[25]

3.6 新企业生成活动与进展

新企业生成活动笼统地包含创业者开展有关行动意图实施、资源获取与编排、组织边界构建、跨组织边界交易的关键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分配。新企业生成进展是指在新企业创建过程中所能观测到的实质进展。早期相关研究主要以企业生成各行动节点为基本抓手,以行动间的时序关联为索引,在新企业生成的行为模式/规律思路下稳步推进。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在新企业创建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新企业生成行为在时间、成本、模式等方面发生重要调整,研究重点发生偏移。除在行为模式/规律思路下继续深耕外,研究者还在要素—行为思路下加强有关新企业生成行为如何与情境产生互动进而影响企业创建结果的讨论。

第一,推进新企业生成依赖于情境。基于此,新企业生成进度不再被简单视作一个线性线路地图,研究者开始将创业者职业转型、习惯性创业、重复创业、创业中断与恢复、阶段性进入和失败后再创业等周期性节点串联起来进行观测和探讨[12]。第二,企业生成进度与创业阶段有关。创业者资源和能力的影响在新企业生成不同阶段存在差异。资源禀赋的负效应(机会成本)在创业早期阶段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初步创建、实际经营等后续阶段则趋于逆转,其正向效应增强[26]。第三,新企业的初期生存与后续发展也颇受关注,创业进度可以作为评估新企业生存能力的有效指标[27]

3.7 新企业合法性

新企业合法性是指受众对创业者和新企业合法性的判断与评价[28]。已有研究主要围绕3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新企业获取合法性的受众对象是谁?创业者如何面向受众对象获取有利于新企业成长的合法性判断与评价?如何保持或持续获取有利于新企业成长的合法性判断与评价?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讨论更多遵循要素—行为思路的指引,对后两个问题的讨论则同时受益于两条研究思路提供的分析视角。

在合法性受众方面,相较于早期研究中仅笼统分析新企业如何寻求广泛受众(或某一特定类型受众)的认可,近期研究更细致地区分新企业受众的异质性,并探讨创业者和企业如何在不同受众(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乃至天使投资人或公司风险投资方)中管理其对新企业合法性的判断,揭示新企业合法性标准与合法化战略因受众异质性而有所差异的机制[29]。在合法性判断与评价方面,新企业创造并维持基于最优区分的竞争优势正变得越来越突出。新企业的一个紧迫任务是通过提出合法化主张快速跨越合法性门槛,但是独特性主张又往往对吸引独特利益相关者和创新型员工等方面有益。因此,解析有关新企业合法独特性[30]和最优独特性[31]等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涉及对合法性阈值的定义与跨越[28, 31]

3.8 创始人退出

创始人退出是指组织创始人辞去企业所有者角色并退出企业管理。区别于创业失败或创业退出等企业层面退出事件,创始人退出是一种对企业有深远影响的个体行为。受限于创始人退出概念界定的模糊性和数据的难获取性,大多数研究含混地将创始人退出置于创业失败或退出的大框架下,并消极地假设创业退出的负面性,将退出等同于失败[32]。因此,创始人退出属于一个新兴细分研究主题。当前研究主要沿着行为规律/模式思路提炼不同创始人退出模式,并沿着要素—行为思路探讨影响创始人退出模式的因素。

首先,在自愿或非自愿退出模式讨论框架下,研究者重点探讨创始人的控制困境[33],即创始人需要放弃对企业的决策控制权(如股权和董事会席位等),以吸引更多外部投资者和资源。对公司拥有更大控制权的投资者可能会启用职业经理人取代创始人,造成创始人被动退出。对此,一个折中解决方案是创始人部分退出,即创始人离开管理层但保留所有权的管理退出,或创始人剥离所有权但保留管理层席位的财务退出[34]。创始人也可能出于多种原因自愿退出企业,如出于家庭、健康或动机改变等个人原因,或是有其它机会或更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通过主动退出,创始人可以避免进一步的财务损失,或修复某些由于权力丧失而导致的消极情绪。其次,在物理或心理退出模式讨论框架下,分析创始人如何从心理上脱离组织,有助于理解创业者的退出路径选择、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义以及如何开始下一项事业。特别是创始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身份连接与破坏以及其所经历的情感体验可能是解答问题的关键[35]

3.9 外部支持因素

外部支持因素是指能够激发或促成单个或多个潜在行动者进行创业努力的独特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技术进步、政治变革、人口趋势以及社会、文化、经济、自然环境等[36]。至此,上述8个主题都侧重探究与单个组织创建相关的现象,而外部支持因素则是多个新生企业都可以从中受益的总体层面现象。先前研究在要素—行为思路引领下,关注创业行动主体特征如何有助于感知和评价储备着机会的客观环境,很少明确外部变化因素如何直接作用于新企业创建。近期研究则更关注外部独立于行动者的环境因素,并在其范围特征和作用机制方面有所推进。

外部支持因素的范围特征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展开。空间维度与国家、区域、行业相关,如3D打印等数字技术对整个行业的冲击造成对全行业的颠覆性机会[37]。时间维度则通常与时间变化相关,如火山喷发等具有时间突发性的外部灾害性事件对新企业创建的影响[38]。有关外部支持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大多落脚于外部因素如何影响新企业创办率、生成密度,外部因素如何改变新企业进入门槛或生存能力,以及外部因素对个体创业意愿水平的影响等研究问题上。

综上,通过对新企业生成研究9个重要学术主题的先前理论积淀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对比性阐述与归纳可知,近几年新企业生成研究的核心主题在两条主要思路引领下大致呈现出两种不同理论演进状态。第一种是沿着原有研究思路继续深化。其中,创业者、创业认知和外部支持因素3个研究主题持续沿着要素—行为单一思路纵深演进;创业团队、新企业生成策略、新企业合法性和创始人退出4个研究主题则更多地在两条主要研究思路牵引下分别推进。第二种是由于研究重点偏移和研究方向调整,围绕各研究主题的学术讨论研究思路发生转变。其中,创业网络相关研究思路转变更多体现在从两条研究思路并行收敛到要素—行为这一研究思路下,新企业活动与进展则更多从行为规律/模式这一思路逐渐向两条思路扩展。

随着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和细化,9个研究主题在文献中往往相互关联甚至嵌套,因此并不存在十分清晰的界限。例如,新企业合法性获取与合法性战略实施、单个创始人与由多个创始人组成的创业团队、社会网络中嵌入的社会资本与创业者个体禀赋等话题之间均存在交互关联。对此,本文在审慎参考已有重要文献(如Shepherd等[1])的基础上,始终将分析重点置于各研究主题在两条主要研究思路下的理论演进之上,力图完整清晰地呈现新企业生成在研究方向上的细致演化和在关键研究问题上的演进。当然,研究主题之间的联动与组合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4 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对新企业生成研究脉络和主题的梳理与整合,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已有研究问题,同时也提示未来仍有大量研究机会可以为创业文献作出贡献。在此基础上,为更广泛地发展新理论,再次回到新企业生成的两条主要研究思路,并以此为索引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4.1 从要素—行为思路展开

承接要素—行为—绩效的研究启示,在未来研究中,考虑各研究主题的交叉与融合以及各要素本身动态演化对新企业生成可能造成的非线性影响,可以对这一研究逻辑形成有意义的补充与延伸。

首先,新企业生成各研究主题之间天然存在一些关联,这些联系不仅为进一步通过重新组合不同概念模块从而发展新理论见解提供了机会,也驱使研究者重新思考这些研究主题之间可能牵涉的因果关系乃至反向因果关系。结合前文对新企业生成研究核心主题及其持续演进内容的梳理,对相关潜在研究方向作举例说明。

(1)结合创始人与创业团队分析,对已有工作进行合理延伸。超过一半的新企业是由多位创始人共同创建的,但仅有少量研究注意到创业团队中多位创始人共存的现象,更多研究专注于探索团队中的第一创始人,这导致对团队中多位共同创始人如何达成团队决策或工作共识等问题还知之甚少[20]。对此,一个潜在拓展方向是,基于创业团队治理视角,探讨第一创始人与其他联合创始人的决策权力是如何分配的,或者从创业承诺视角分析创业团队对新企业集体承诺的形成过程,以此理解团队共识机制的建立。

(2)在更广范畴下将创始人、创业团队、创业认知和社会网络等研究主题结合考察。尽管已有研究对团队成员的异质性资源如何影响新企业绩效进行了一些辩证性思考,但是对于每个团队成员的社会网络和资源贡献是如何有机结合并影响新创企业长期生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此的判断还不甚清楚。已有研究大多假设创始人特征、社会网络和创业团队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是独立的。然而,现实中的创业者常常借助其在先前工作经历中积累的工作关系网络,识别、激励并招募更有能力、经验的人员加入创业团队。考虑到早期员工招募的深远影响,探究这类问题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3)其它可能的拓展方向还包括从新企业生成活动进展、新企业生成策略以及新企业合法性的组合视角进行分析。新创企业在到达一个关键里程碑——形成独特知识产权时,在与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合作过程中,会面临保护与共享知识产权的紧张关系。新企业既有可能通过与关键客户建立合作关系提高自身防护能力,也有可能更谨慎地选择合作对象从而降低自身知识产权被盗风险。考察新企业如何应对这种紧张关系也是有趣的拓展方向。

其次,尽管动态研究设计已经成为新企业生成领域最突出的特征之一,研究者也持续呼吁关注新企业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制于数据获取和观测周期不连续等情况,真实追踪新企业生成要素动态演化的研究占比仍不高。例如,尽管有研究开始关注创业者生理因素,但尚未见有研究考察这些生理因素随个人和环境变化发生的水平波动。未来研究可更细致评估这些要素的实时变动情况对新企业创建与发展的影响。此外,围绕创业经历如何反过来促进特质发展等问题,未来研究也可以考察个体从其它社会角色(如企业雇员)过渡到创业者角色的特质发展及演变。

如果将研究观测周期延长到数年,则更有可能捕捉到创业者奋斗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其它因素,如战略、计划乃至一些偶发事件。例如,为何创业者一路披荆斩棘却依然愿意付出持续的创业努力?而努力是一种有限资源。在某一时期,创业者可能感觉进展顺利,而在其它时期则可能感觉进展寥寥,对这种差异的探讨很少体现在学术研究中。此外,创建企业非一日之功,如果持续保持高强度努力,创业者更有可能产生倦怠。对这些问题的追踪也可以链接到当前有关创业幸福感、创业压力的讨论中。

4.2 从企业创建行为规律/模式思路展开

行动是创业旅程的核心。尊重创业行动的个性化安排、承认创业行动的非线性化发生并侧重解读新企业创建行为的多面性,是未来进一步拓展新企业生成行为相关研究的关键。基于此,未来研究至少可以从企业创建行动时机、优先级和节奏等方向继续推进。

首先,创业者必须在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行动,“操之过急”或“错失良机”是创业者常常遇到的问题。对此,未来研究可以更广泛地整合创业认知机制与基于时间维度的创业行动理论。除创业者对新企业生成行动时机的主动预设与认知外,行动时机还受到外部冲击因素的强烈影响,如公共卫生危机、自然灾害、政策变动等。这些外部冲击因素既有可能打断既定行动节奏和行动安排,也可能因为打开新的机遇窗口而加速创业行动。这些都可为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思路。

其次,虽然创建一个新企业在本质上是混乱的,但创业者仍然会尽可能安排好创业活动秩序,或者至少尝试作一些预设与规划。已有研究证实,创业者对创业行动顺序的设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其最终达成某些创业里程碑的可能性。数字时代的新企业创建行动优先级正变得更加紧要。以数字创业众筹为例,数字众筹项目除能为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外,还可以帮助创业者更广泛地获取有关产品、市场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在此情形下,创业者是选择率先在数字平台上发布产品原型,以获取更多可供后续改进的反馈信息,还是完成产品或企业创造后再发起众筹,以获取更多资金支持,将成为重要问题。

最后,行动节奏与新企业生成进展的关联最为直接,反映创业者在新企业生成的某个阶段从初始行动到完成行动的时间间隔,并常常在有关创业里程碑的研究中隐晦体现。围绕新企业生成“最佳节奏”的争论,一些研究者认为行动节奏过快意味着创业者可能对创业过程投入的时间成本较低,因此更有可能中途放弃;也有研究者认为缓慢的行动节奏会消磨掉创业者的激情。这些尚未达成一致的学术争论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机会。从更现实的层面看,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演进与防疫新常态的存在,云上办公、混合办公、远程办公等新兴组织模式将融入到新企业生成过程中。借助日益普遍的数字化工具,如钉钉、飞书、ZOOM等,本身就具有灵活性的创业团队将更便利地实现协作与行动落地,这无疑会对新企业的行动节奏与速度造成影响。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兴现象可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素材与启发。

参考文献:

[1] SHEPHERD D A, SOUITARIS V, GRUBER M. Creating new venture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21, 47(1): 11-42.

[2] 张玉利, 杨俊. 组织生成过程研究:现状评价与未来趋势[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20(3): 65-73.

[3] REYNOLDS P D, CURTIN R T. New firm cre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 New York: Springer, 2009: 1-18.

[4] 龙丹, 姚晓芳. 新企业生成研究综述[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32(11): 58-67.

[5] 周冬梅, 陈雪琳, 杨俊, 等. 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 管理世界, 2020, 36(1): 206-225,243.

[6] 蔡莉, 于海晶, 杨亚倩, 等. 创业理论回顾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 41(12): 94-111.

[7] DAVIDSSON P, GRUENHAGEN J H. Fulfilling the process promise: a review and agenda for new venture creation process research[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21, 45(5): 1083-1118.

[8] 张玉利. 创业研究经典文献述评[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78-86.

[9] GARTNER W B, GARTNER W C, SHAVER K G,et al. Handbook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 the process of business creation[M].London: Sage, 2004: 235-386.

[10] HSIEH C. Do the self-employed more likely emerge from sequential or parallel work experience in business-related func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6, 40(2): 307-334.

[11] BA M, SIEGER P, EDDLESTON K A, et al. Fail but try again?the effects of age, gender, and multiple-owner experience on failed entrepreneurs’ reentry[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7, 41(6): 909-941.

[12] BÖNTE W, PROCHER V D, URBIG D. Biology and selection into entrepreneurship:the relevance of prenatal testosterone exposure[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6, 40(5): 1121-1148.

[13] CANITS I, BERNOSTER I, MUKERJEE J, et al.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symptoms and academic entrepreneurial preference: is there an association[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9, 53(2): 369-380.

[14] GISH J J, WAGNER D T, GRÉGOIRE D A, et al. Sleep and entrepreneurs’ abilities to imagine and form initial beliefs about new venture idea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9, 34(6): 105943.

[15] FERGUSON A J, COHEN L E, BURTON M D, et al. Misfit and milestones: structural elaboration and capability reinforce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entrepreneurial top management tea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59(4): 1430-1450.

[16] GUENTHER C, OERTEL S, WALGENBACH P. It's all about timing: age-dependent consequences of founder exits and new member addi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6, 40(4): 843-865.

[17] 杨俊, 张玉利, 刘依冉. 创业认知研究综述与开展中国情境化研究的建议[J]. 管理世界, 2015,31 (9): 158-169.

[18] CAVE F, ECCLES S, RUNDLE M. An exploration of attitudes to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a learning experience or an indelible stigma[C]//Proceedings of the 2001 Babson College-Kauffman Foundatio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Conference: Jonkoping, Sweden (May),2001.

[19] PRYOR C, WEBB J W, IRELAND R D, et al.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influences on the entrepreneurship process[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6, 10(1): 21-42.

[20] 朱秀梅, 历悦, 肖彬, 等. 创业网络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元分析的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1, 43(6): 120-137.

[21] EDELMAN L F, MANOLOVA T, SHIROKOVA G, et al. The impact of family support on young entrepreneurs’ start-up activiti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6, 31(4): 428-448.

[22] NIKIFOROU A, DENCKER J C, GRUBER M. Necessity entrepreneurship and industry choice in new firm crea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9, 40(13): 2165-2190.

[23] SIMMONS S A, WIKLUND J, LEVIE J. Stigma and business failure: implications for entrepreneurs’ career choice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4, 42(3): 485-505.

[24] SYMEONIDOU N, NICOLAOU N. Resource orchestration in start-ups: synchronizing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leveraging strategy, and founder start-up experience[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8, 12(2): 194-218.

[25] 王秀峰. 创业者行为研究文献综述连接创业者个体因素与创业过程及结果[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 37(8): 3-19.

[26] MICKIEWICZ T, NYAKUDYA F W, THEODORAKOPOULOS N,et al. Resource endowment and opportunity cost effects along the stages of entrepreneurship[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7, 48(4): 953-976.

[27] KIM P H, LONGEST K C, LIPPMANN S. The tortoise versus the hare: progress and business viabi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conventional and leisure-based founder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5, 30(2): 185-204.

[28] 徐二明, 肖建强, 李维光. 创业中的合法性阈值跨越过程研究[J]. 管理学报, 2018, 15(4): 475-484.

[29] FISHER G, KURATKO D F, BLOODGOOD J M,et al. Legitimate to whom? the challenge of audience diversity and new venture legitimacy[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7, 32(1): 52-71.

[30] VAN WERVEN R, BOUWMEESTER O, CORNELISSEN J P. The power of arguments: how entrepreneurs convince stakeholders of the legitimate distinctiveness of their venture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5, 30(4): 616-631.

[31] MCKNIGHT B, ZIETSMA C. Finding the threshold: a configurational approach to optimal distinctiven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8, 33(4): 493-512.

[32] 曾楚宏, 王钊, 官志华. 创业团队成员变更:研究述评与展望[J]. 管理评论, 2020, 32(12): 112-124.

[33] WASSERMAN N. The throne vs. the kingdom: founder control and value creation in startup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38(2): 255-277.

[34] SOUITARIS V, ZERBINATI S, PENG B,et al.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founder power and exit via initial public offering[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20, 63(1): 6-95.

[35] ROUSE E D. Beginning's end:how founders psychologically disengage from their organiz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59(5): 1605-1629.

[36] DAVIDSSON P, RECKER J, VON BRIEL F. External enablement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a framework[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20, 34(3): 311-332.

[37] VON BRIEL F, DAVIDSSON P, RECKER J. Digital technologies as external enablers of new venture creation in the IT hardware sector[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8, 42(1): 47-69.

[38] WILLIAMS T A,SHEPHERD D A.Victim entrepreneurs doing well by doing good:venture creation and well-being in the aftermath of a resource shock[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6,31(4):365-387.

(责任编辑:陈 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