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倾向、吸收能力与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
—— 一项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王 芳1,2,张潇天1,2,王宛秋1,2,高 雅1,2

(1.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2.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北京 100124)

摘 要:在吸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业技术环境和企业双元创新倾向,提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实现机制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使用fsQCA对107个上市公司跨界技术并购案例进行构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高创新绩效构型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与吸收能力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化匹配关系;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对于创新绩效提高相对重要;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更有助于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拓展了吸收能力理论,丰富了跨界技术并购领域实证证据,可为不同特征企业制定跨界技术并购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跨界技术并购;创新倾向;吸收能力;创新绩效;定性比较分析

Firms' Innovation Tendency,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ical Mergers& Acquisitions:a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Wang Fang1,2, Zhang Xiaotian1,2, Wang Wanqiu1,2,Gao Ya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Beijing Modern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Base, Beijing 100124,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for enterprises to seek value breakthroughs by industrial integration or cross-border development in econom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are effective means for enterprises to cross borders, and they have become a new feature of M&A. In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technology is usually an important focus for the host enterprise. Therefore, this study centers on the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which is defined as a M&A of the principal merging party targeting a firm that spans its own technology or product area.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rn of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is whether a company can promot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M&A, and the key to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li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esources acquired through M&A. Due to the cross-domain nature of outsourced technical knowledg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fter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is more uncontrollable than that in technology M&A, and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host firm is also more demanding. In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host company plays a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mpany's ambidextrous innovation tendency, the external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ny other factors. The only way for an enterprise to effectively absorb and integrate knowledge from outside the "realm" and achieve leapfrogging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is to consider the match between its context and its own absorptive capacity. This paper applies the absorption theory and proposes an integrate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realizing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firms based on the external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ambidextrous innovation tendency of the firms. It adopts the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fsQCA) and takes the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stock markets of Shanghai and Shenzhen from 2007 to 2015 as a sample to investigate what kind of absorptive capacity needs to be built to match a firm's innovation tendency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a complex external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Three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constructs are found. First, in a situation with abundant external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a tendency to exploit innovation, if a firm has a high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it can achieve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ithout emphasizing real absorptive transformation capacity; if there is a shortage of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it can compensate for the shortage of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by increasing real absorptive capacity to achieve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Second,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abundant external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exploratory innovation tendency,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firms to have a diversified technological base, and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can be achieved even without high realistic absorption and conversion investment intensity. Third, under the situation where external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re not abundant, the chances of achieving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re small, and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strengthening the realistic absorptive capacity to digest external technologies under the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tendency. The results further confirm that in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rnal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merging firms, the ambidextrous innovation tendency and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ir absorptive capacity; there is a certain substitution between the potenti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he actual absorptive capacity; the breadth of technological base and the intensity of absorption investment are relativel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in term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rich external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ditions for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firms to produce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internal strategies,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an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tendency to achieve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is study extends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and provides an integrated verification of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theory. The results further develop the research content related to 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and enrich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n the field of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This study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for enterprises to comprehensively examine the environment, formulate a reasonable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focus on developing absorptive capacity before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to ensure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t also provides ideas for enterprises to fill in the gaps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o make 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y M&A decisions.

Key Words:Boundary-Spanning Technological M&A; Innovation Tendency; Absorptive Capacity; Innovation Performance;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DOI10.6049/kjjbydc.202102047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2)14-0083-11

收稿日期:2021-02-23

修回日期:2021-03-25

基金项目:北京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8JDGLA042)

作者简介:王芳( 1982-) ,女,山东枣庄人,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并购;张潇天( 1993-) ,女,陕西宝鸡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并购;王宛秋( 1971-) ,女,辽宁沈阳人,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并购;高雅( 1997-) ,女,安徽桐城人,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并购。本文通讯作者:王宛秋。

0 引言

近年来,由于传统行业发展遭遇瓶颈,企业通过产业融合或跨界发展寻求价值突破的行为愈发普遍。2018年11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企业联合创新、跨界互补,为企业资源融通发展注入活力。跨界并购作为企业跨界最有效的手段,已然成为企业并购行为的新特点。跨界并购中,主并企业和被并企业来自相关性较低的两个行业,技术往往成为主并企业的着眼点。因此,本文将主并方以跨越自身技术或产品领域的企业作为目标方进行的并购[1]界定为跨界技术并购,以此作为研究重点。

跨界技术并购令企业突破原有技术边界,从不同技术领域获得异质性知识,在夯实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弥补企业现有知识基础的不足,规避企业通过内部研发提升技术能力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本文推测,跨界技术并购很可能成为未来并购的常态。由于并购双方在主营业务方面关联性不强,对于主并企业来说,跨界技术并购机会和风险并存。一方面,主并企业通过跨界技术并购可以吸收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通过拓展自身业务分散风险,从而实现企业多元化战略和业务转型。另一方面,由于并购双方处于不同行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管理和整合难度较大,因而上市公司在跨界并购时面临较高的并购风险。跨界技术并购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并购现象,如何助力企业摆脱困境、防范风险、提升绩效水平成为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但仅少数学者对其价值创造机理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跨界技术并购的价值创造机制进行多层次、多维度探索。

与技术并购类似,跨界技术并购最关注企业能否通过并购行为促进创新绩效提升,而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对并购中获得的资源进行整合。并购获取的资源通过企业吸收整合成为异质性资源,该过程不仅可以驱动企业成长,而且是驱动并购绩效提升的关键[2]。但由于外部技术知识的跨领域性,与技术并购相比,跨界技术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具有更强的不可控性,这对主并企业吸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识别、消化并应用外部新知识的能力[3],良好的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独特性资源和能力培育,进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4]。Zahra&George[5]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吸收能力包括知识获取、消化、转化和应用4个维度,并将其细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企业培育吸收能力的意愿、方向受外部行业环境和内部战略的影响;Cohen[3]通过构建吸收能力模型发现,行业环境在企业吸收能力塑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Doz等[6]认为,行业环境通过影响企业战略间接影响吸收能力构建。创新倾向是企业战略在创新活动决策方面的具体表现,当并购双方技术领域跨度较大时,是采用利用式创新还是探索式创新作为知识吸收的主要方式将直接影响创新资源配置[7],并进一步影响企业吸收能力培育,从而表现出创新绩效差异。在跨界技术并购中,一方面,企业外部环境及创新倾向通过影响企业对知识的识别、理解、吸收与应用,进而影响并购后的吸收行为;另一方面,企业禀赋各异,在吸收能力不同维度上各具优势,因而对并购后技术吸收的影响亦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研究在跨界技术并购中,在不同行业环境下主并企业创新倾向与何种特征的吸收能力相适配才能有效促进界外技术吸收,从而提升创新绩效。

目前,国内外有关创新倾向、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大多使用多元回归等传统分析方法,分析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方式。然而,吸收能力理论表明,吸收能力从来都是在与企业创新倾向、行业环境等因素交互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此,企业只有考虑所处情境与自身吸收能力的匹配性才能有效吸收整合界外知识,从而实现创新活动跨越。组态理论为上述现象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Miller[8]最早将运用于社会学领域的组态视角引入战略管理领域,从整体出发,较好地解决了前因条件间组合关系及其共同作用对结果的影响问题。考虑到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实现过程中吸收能力与多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展开研究,从整体视角出发,探讨形成某一结果的组态效应,有效处理多个因素并存交互的构型[9-10],实现殊途同归。

综上,本文研究问题如下:第一,在不同行业环境下,主并企业特定的创新倾向需要何种吸收能力相匹配才能提升跨界技术并购后的创新绩效?该问题的解答有助于主并企业在并购前有侧重地培育自身资源利用能力,确保自身有足够的吸收能力消化跨界并购获取的异质性知识。第二,在跨界技术并购中,主并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哪个更重要?企业吸收能力的不同维度能否相互替代?该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在不同情境下,根据自身技术禀赋选择合适的吸收能力维度,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107个沪深上市公司发生的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吸收理论构建在复杂外部行业环境和内部创新倾向下实现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整合性框架,分析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差异的条件组态和作用机制,有助于完善我国企业跨界技术并购相关理论,可为不同情境下技术基础异质性企业跨界技术并购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文献综述

1.1 跨界技术并购

对于跨界并购,现有研究尚未给出统一界定。本文对跨界并购的理解如下:主并企业和被并企业来自相关性较弱的两个行业,其经营范围或产品具有显著差异。跨界技术并购是指以跨界技术或产品发展为动因,以跨越主并方自身技术或产品领域的企业为目标方的技术并购[1]。目前,学术界对跨界技术并购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跨界搜索及技术并购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跨界技术搜索是指跨越现有组织边界的知识搜索与超越现有知识的探索活动[11]。跨界技术搜索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2]。企业通过技术知识跨界搜索突破思维定式[13],了解界外技术资源,拓展企业技术认知,可为自身适应外部环境动态变化奠定基础。技术并购则是企业获取界外技术资源的有效途径,能够降低企业通过内部研发提升技术能力的滞后风险和创新不确定性。

企业通过跨界技术并购获取跨领域技术知识和资源,在并购过程中,可以对自身技术水平及所处技术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有利于企业突破创新路径的核心刚性[14]。在吸收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促进新技术、新产品产生,降低内部研发中成本与潜在收益的不确定性[15]。与同领域技术并购相比,跨界技术并购所获技术知识整合内化难度较高,导致企业在价值判断、资源整合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1.2 双元创新倾向

利用(Exploitation)和探索(Exploration)的概念来源于March[16]关于组织学习方式的研究。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代表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不同方式,利用式创新聚焦于既有知识的深挖与再利用,对现有技术进行渐进性创新;探索式创新聚焦于新技术轨迹的探索与开拓,企业通过脱离原有技术轨道进行突破式创新[17]

目前,针对企业创新倾向如何影响创新绩效这一问题,现有研究尚未达成一致观点。吴航等[18]发现,当企业国际化战略倾向于利用式创新时,企业知识识别能力提升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开展;Ojha等[19]发现,在供应链组织学习中,企业探索式创新更有利于新产品研发;Lennerts等[20]认为,二者是互补关系,发现仅实施利用式创新容易使企业产生能力刚性问题,而仅关注探索式创新会使企业面临极大的创新风险,保持两者平衡对实现创新绩效目标至关重要。以上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既可能是研究情境或背景差异所致,也可能是仅考虑了创新倾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并未考虑企业能力特点能否支持其创新倾向。因此,本文借鉴吸收能力理论框架,在研究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实现机制时,把双元创新倾向和吸收能力纳入统一框架。

1.3 吸收能力理论

并购获取的资源只有通过吸收整合才能够完成从外获知识到能力内化再到创新活动的跨越,这一过程效率将直接影响创新绩效产出。Cohen&Levithal[3]于1990年提出吸收能力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企业识别、消化并应用外部知识的能力;Zahra&George[5]于2002年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吸收能力包括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是指企业拥有能够获取并消化外部有价值知识的能力,现实吸收能力是指企业转化并应用所消化知识的能力。潜在吸收能力是现实吸收能力的前提,现实吸收能力则是潜在吸收能力在知识吸收过程中的延伸。在此基础上,他们将吸收能力的先行条件、调节因素和结果联系在一起,构建吸收能力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Zahra&George的吸收能力框架
Fig.1 Absorptive capacity framework for Zahra and George

目前,吸收能力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知识获取及整合领域的研究中。已有文献表明,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可以迅速转化和应用外部知识和内部现有资源,进而提高创新绩效[21]。企业在知识获取、消化、转换和应用4个维度上的能力有助于其对既有及外部获取知识的辨别、筛选及吸收,进而促进创新绩效提升[22],这证实了Zahra的观点。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和研发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即吸收能力越强,研发团队越能更好地理解内外部知识资源,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基础[23]。Lane等[24]认为,吸收能力是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吸收能力受企业战略、内外部知识特征等因素影响,并最终影响企业绩效。利用式创新倾向和探索式创新倾向的关注点不同,因而其对企业吸收能力的要求也不同。跨界技术并购是一个技术吸收和转化问题,在凭借吸收能力对知识进行获取、重整及内化过程中,辨别、筛选、改进、完善及创新等积极作用被广泛证实。因此,进一步探究企业双元创新倾向与吸收能力在上述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既是对双元创新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的拓展,也可为跨界技术并购相关决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2 理论框架

加速创新活动、提高创新产出是企业跨界技术并购的主要动因。企业创新绩效能否提升的关键在于并购后整合,这一过程效率取决于企业自身吸收能力,而吸收能力构建受行业环境和企业战略的影响[6]。基于企业跨界技术并购行为特征,借鉴Zahra&Lane的吸收能力构成模型,本文以企业外部环境条件(外部技术资源)、内部创新战略(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潜在吸收能力(技术基础广度、技术资产存量)以及现实吸收能力(吸收转化投入强度)作为前因条件,构建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实现机制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企业外部环境、内部创新战略、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四大因素如何共同影响跨界技术并购主并企业创新绩效?本文利用fsQCA方法,探究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匹配吸收能力与创新倾向解决跨界技术并购后的创新绩效问题,从而揭示创新绩效的复杂因果关系。

图2 理论研究框架
Fig.2 Theoretical research framework

2.1 外部环境条件:外部技术资源

跨界技术并购是一个将外部技术资源内化的过程,行业环境活跃意味着企业所处行业和技术发展周期较短,更新速度快,大量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使其行业技术资源比较丰富。对企业而言,外部技术资源条件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一方面,随着外部技术资源增加,企业核心技术过时风险提升[25],因而企业必须加快核心技术与产品更新速度;另一方面,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技术机会[26],企业更加容易整合内外部技术,从而提高创新绩效。

研究表明,企业所处环境会对其吸收能力产生影响,活跃的外部环境能够促使企业加强对吸收能力构建所需资金的投入,上述举措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对行业环境的适应性,而且可以使企业在动态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27]。同时,技术环境变化会影响企业对技术知识的搜索、识别与理解,从而间接影响企业吸收能力构建[26]。综上,外部技术资源会影响外部资源供给和内部研发投入,通过直接影响企业吸收能力构建,间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因此,外部技术环境是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2.2 内部创新战略:双元创新倾向选择

在跨界技术并购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决定了对其具有价值的知识领域及吸收活动的聚焦点,进而影响创新资源配置[17]。利用式创新倾向强调主并企业原有技术创新路径,通过跨界技术并购进一步促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探索式创新使主并企业的关注点锁定在新技术轨迹探索与开拓上。由于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聚焦点不同,因而两者对主并企业吸收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企业必须有针对性地提高吸收能力,配置更多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类资源[7],才能提高知识转化效率,为后续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在跨界技术并购中,新技术领域的知识往往与既有知识相关性较低,因而会提升知识吸收难度与不确定性。由此推知,企业探索式创新倾向将对其吸收能力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2.3 吸收能力:潜在能力与现实能力的不同作用

在跨界技术并购中,主并企业和被并企业来自相关性较低的两个行业,外部获取的技术知识具有跨领域性,在新知识与现有知识或技术整合利用过程中,对企业吸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潜在吸收能力的作用。潜在吸收能力促使企业识别并消化所获知识,重新配置其运转所需的资源,不仅提升了企业战略灵活性,也提升了企业环境适应度[5]。创新资源和经验积累是潜在吸收能力的外化特征,因而本研究采用技术基础广度和技术资产存量对潜在吸收能力进行度量。技术基础广度是企业既有技术所在领域和范围的体现;技术资产存量是企业对于技术知识资源的占有量,具备时间和空间双重特性[28],可以体现企业已有技术积累。因此,两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衡量企业内在资源潜在吸收能力。

在跨界技术并购中,无论是技术基础广度还是技术资产存量均可以促进主并企业潜在吸收能力提升。首先,并购前技术基础广度为企业识别有助于其技术升级或产品创新的资源提供认知基础,使其能够准确评价所获界外知识价值;其次,企业在以往拓展技术基础广度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处理技术元素间相似度不高的经验与方法,后者可以降低并购后界外知识消化难度,促进知识吸收效率提升;最后,技术资产存量代表主并企业对已有知识元素的熟悉程度[28],当存量达到一定水平时,会提升企业知识辨别能力,进而促进企业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消化。

(2)现实吸收能力的作用。现实吸收能力是指企业在知识吸收过程中转化与利用知识,并以此实现内外部知识有效整合的能力。已有研究证实,企业内部研发资源投入与现实吸收能力具有密切关系,并强调企业吸收与利用新知识的能力源于内部研发投入[29]。对跨界技术并购企业而言,整合利用界外知识既是并购的主要动机,也是创新绩效目标实现的基本表现。因此,并购后企业在吸收转化上的资源投入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现实吸收能力。通过提高知识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加快界外知识在主并企业内的转化利用速度,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综上所述,外部技术资源、双元创新倾向、吸收能力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对跨界技术并购后的创新活动产生影响。在组态视角下,上述条件对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通过多方交互方式发挥作用。因此,本文在组态视角下探索三者如何交互影响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QCA即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不同于传统统计方法聚焦于解释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单独作用,其将一系列要素视为原因条件,并将原始数据通过集合运算与布尔运算进行匹配、简化,最终得到一个或多个能够引致某一结果的不同因素组合[30]。QCA为解决组态等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因而被应用于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研究领域[31]

跨界技术并购后的创新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比传统统计学方法,QCA更适合本文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3个层次6个变量的共同相互作用对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而QCA能够处理3个以上变量交互作用的关系[9]。其次,导致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低的因素组合并非是高创新绩效因素组合的简单对立,而QCA可以处理变量间的非对称关系[9]。最后,不同因素组合可能引致相同的结果,而QCA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种完全等效的因果关系[9]

本研究采用fsQ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其通过布尔代数将管理事件中的前因条件和后发结果对应数据转化为0~1间的数值[8],这一特殊数据处理方式使fsQCA兼具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双重功能[10]。上述方法能够解释外部技术资源、双元创新倾向及吸收能力等因素多重交互作用如何引起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变化,可为主并企业提供更丰富的路径选择及决策参考。

3.2 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样本源于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披露的并购公告,按照如下标准进行筛选:

(1)该并购隶属于跨界技术并购范畴:①并购公告中明确了主并企业通过并购获得目标公司的技术或技术人员;②双方企业分属于不同产品或技术领域;③公告中明确表示了主并企业旨在跨界发展的动机。

(2)为获取较为规范的披露信息以及并购后创新绩效滞后期(3年)数据,本文选取首次公告日期在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之间的跨界并购事件,并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企业创新数据。

(3)主并企业完整披露了各项财务信息且交易完成后其所获目标公司的股权不低于20%。

(4)剔除交易未完成和ST类公司的并购事件。

(5)为保证并购发生前后企业创新倾向的稳定性,剔除董事长或总经理之中至少一人发生变化的样本。经过以上筛选,最终得到107个跨界技术并购事件样本。

本研究数据源自以下数据库:①专利数据来自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②创新倾向、技术资产存量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等相关数据通过手工整理上市公司年报获取;③外部技术资源相关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行业数据计算得到。

3.3 变量测量

3.3.1 结果变量

创新绩效(IP)。借鉴Ahuja&Katila[32]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中我国专利研发周期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以主并企业并购当年至并购后第3年申请的专利总数进行测度。

3.3.2 前因变量

外部技术资源(TEA)。外部技术资源包括研发人才、技术服务、既有技术基础等,主要来自于企业依托的技术环境。研发投入能够综合反映技术资源丰富程度,参照已有文献的测量方法[33],本研究使用主并企业所处行业的3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行业研发投入/行业销售收入)反映其外部技术资源环境。

创新倾向表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双元创新倾向,包括利用式创新倾向和探索式创新倾向。

利用式创新倾向(LIT)。借鉴吴建祖等[34]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并购前一年主并企业年报中管理层分析和讨论部分提及利用式创新的句子占创新总句子数的比例衡量利用式创新倾向。

探索式创新倾向(TIT)。借鉴吴建祖等[34]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并购前一年主并企业年报中管理层分析和讨论部分提及探索式创新的句子占创新总句子数的比例衡量探索式创新倾向。

吸收能力包括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其中,潜在吸收能力主要由企业技术存量和结构决定,包括技术基础广度和技术资产存量;现实吸收能力表现为一段时间内企业研发投入力度,采用吸收转化投入强度表示。

技术基础广度(TB)。主并企业并购前的技术基础广度代表其既有知识多元化程度,本文采用技术多元化衡量技术基础广度。对于技术多元化的衡量,本文采用Herfindahl 指数法[35],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1)

其中,pi表示企业拥有隶属于第i种专利类别的专利数,企业技术基础越广,∑(pi/p)2的取值越小,TB数值越大。

技术资产存量(TAS)。技术资产存量可以体现企业在并购前的技术投入力度与既有成果,本文以主并企业并购前一年技术类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商标等非技术类资产后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加以衡量。

吸收转化投入强度(RD)。企业吸收转化投入强度是指为推动新技术知识发展而进行的资源投入,本文采用并购后主并企业对内部研发活动的投入表示。计算跨界技术并购当年至并购后第二年研发投入金额的平均值,为方便分析,本文对数值进行对数化处理。

3.4 变量校准

在fsQCA中,校准(Calibrating)是指对案例赋予集合隶属的过程[8]。具体而言,研究者需要根据已有理论知识和案例情景将变量校准为集合,校准时需设置3个锚点值,即完全隶属、交叉点及完全不隶属,校准后的集合隶属度介于0~1之间。目前,主流 QCA 研究使用客观分位数值的方法确定3个定性锚点的位置。借鉴Fiss[36]、Misangyi等[37]的研究成果,结合案例实际情况及变量取值分布情况,本文采用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及二者均值作为锚定值,锚点赋值标准见表1。

表1 结果变量与前因条件锚点
Tab.1 Anchor points for outcome variables and antecedents

前因条件完全不隶属交叉点完全隶属High IP15.00068.250121.500Low IP121.50068.25015.000TEA0.0170.0510.084LIT0.3300.4150.500TIT0.5000.5850.670TB1.6502.9604.270TAS0.0010.0130.007RD17.22217.94618.669

4 数据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表2为变量校准前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反映跨界技术并购后创新绩效的专利申请数最大值为1 651,平均值为106.617,说明主并企业跨界技术并购后的创新产出存在较大差异。初步推断,除企业规模等固有因素影响外,不同吸收转化路径会导致跨界技术并购企业的创新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变量样本量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IP10701 651106.617192.229TEA10700.1520.0530.055ITL1070.1400.7500.4270.137ITT1070.2500.8600.5730.137TB107012.7943.3002.479TAS10700.1380.0130.022RD10713.73121.68817.9121.113

注:根据fsQCA软件结果整理得到

表3为变量校准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除外部技术资源和技术资产存量外,其它前因条件均与结果变量创新绩效显著相关。因此,有必要针对各层面前因条件组合进行分析,探究其影响创新绩效的具体路径。

表3 相关性分析结果
Tab.3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变量1234567IP1TEA0.0561ITL0.215*0.1441ITT-0.215*-0.144-1.000**1TB0.265**0.211*-0.010.0011TAS-0.148-0.099-0.0970.0970.061RD0.463**0.085-0.0870.0870.1770.1651

注:**表示1%水平下显著相关;*表示5%水平下显著相关

4.2 变量必要性与充分性检验

在组合路径分析前,有必要对各单个前因条件是否为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进行检验。如表4所示,所有前因变量的一致性水平均不超过0.9,说明任一单一前因因素均无法成为高/低创新绩效产生的充要条件[9]。这一结果表明,导致结果发生的条件是多元化的,外部技术资源、双元创新倾向和吸收能力需要联动匹配才能共同影响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创新绩效。

表4 单项前因变量的必要性与充分性检验结果
Tab.4 Tests of necessity and sufficiency of single antecedent variables

前因条件前因条件的充分性一致率(consistency)高创新绩效低创新绩效前因条件的必要性覆盖率(coverage)高创新绩效低创新绩效TEA0.4030.3540.5190.559~TEA0.6580.696 0.4530.588ITL0.5860.4980.5210.545~ ITL0.4880.5620.4420.625ITT0.4880.5620.4420.625~ ITT0.5860.4980.5210.545TB0.5900.4170.5950.517~ TB0.5210.6730.4210.668TAS0.4360.4610.4730.614~ TAS0.6450.6050.4930.568RD0.6880.4340.6160.478~ RD0.4170.6510.3750.719

4.3 条件组态分析:高创新绩效

参考Ragin[9]、Fiss[36]的研究成果,●表示条件存在,⊗表示条件不存在,空白表示条件既可存在,也可不存在。同时,采用圆圈大小区别条件的核心性,大圈表示核心条件,小圈表示非核心条件或边缘条件。跨界技术并购情境下实现高创新绩效有5条路径(见表5),解的总体一致性为0.826,大于0.8的阈值,表明在满足5条路径的跨界技术并购企业中,82.6%的并购企业呈现出较高的绩效水平,解的总体覆盖率为0.313,表明5条路径共解释了31.3%的高绩效跨界技术并购案例。

表5 高创新绩效实现路径
Tab.5 Pathways to hig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前因条件H1H1aH1bH1cH2H3外部技术环境外部技术资源●●●●内部创新倾向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潜在吸收能力技术基础广度●●●技术资产存量●现实吸收能力吸收转化投入强度●●●Consistency 0.8180.8970.9020.8070.887Raw coverage0.0940.1740.1620.1330.071Solution Coverage0.313Solution Consistency0.826

注:频数阈值=1,一致性阈值=0.8;结果根据fsQCA软件处理结果整理得到,下同

跨界技术并购中,在不同外部技术资源环境下,主并企业创新倾向只有与吸收能力的不同维度进行有效匹配才能获得高创新绩效。将5条高创新绩效实现路径进一步归并为以下3种跨界技术并购的高创新绩效模式。

(1)H1构型强调当外部技术资源丰富且主并企业具有利用式创新倾向时,为实现跨界并购后的高创新绩效而对吸收能力提出的要求。H1构型中有3条路径,刻画了相同情景下对主并企业吸收能力的不同要求,其中,H1a强调现实吸收能力的重要性;H1b强调潜在吸收能力的重要性;H1c强调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之间的平衡。H1构型下不同路径说明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路径H1a中,外部技术资源、技术基础广度和技术资产存量作为核心条件存在,利用式创新倾向作为非核心条件存在。这表明当企业处于技术资源丰富的行业时,在利用式创新倾向下,较好的技术基础使企业能够拥有更多技术机会,主并企业可以依托自身多元化知识基础和既有技术资产存量,消化所获的界外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获得高创新绩效。本路径对现实吸收能力没有要求,说明高水平的潜在吸收能力可以替代现实吸收能力。

路径H1b中,外部技术资源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作为核心条件存在,利用式创新倾向作为非核心条件出现,技术资产存量作为核心条件缺失。这表明当外部技术资源丰富时,如果跨界技术并购企业技术基础较差,尤其是已有技术资产积累有限,则可以通过提高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加强对所获资源的转化和运用,解决因技术基础薄弱产生的潜在吸收能力不足问题。由于企业自身技术劣势,此时主并企业实施利用式创新,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对既有技术领域知识进行深挖与再利用,从而产生高创新绩效。与H1a相比,此路径对潜在吸收能力没有要求,强调现实吸收能力会为跨界技术并购后的企业带来高创新绩效,说明较强的现实吸收能力可以替代潜在吸收能力。

路径H1c中,外部技术资源、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作为核心条件存在,利用式创新倾向作为非核心条件存在。本路径说明,当企业处于技术资源丰富的行业时,主并企业可凭借较高的多元化技术水平进行利用式创新,提高自身知识消化效率,并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对所获资源的转化和运用,从而获得高创新绩效。与H1a和H1b相比,此路径强调潜在吸收能力中技术广度和现实吸收能力的共同作用。

(2)H2构型强调当外部技术资源丰富且主并企业具有探索式创新倾向时,为实现跨界并购后的高创新绩效而对吸收能力提出的要求。路径H2中,外部技术资源和技术基础广度作为核心条件存在,探索式创新倾向作为非核心条件存在,技术资产存量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作为非核心条件缺失。如果外部技术资源丰富,企业会拥有更多技术机会。相较于路径H1a,主并企业虽拥有多元化技术基础,但技术资产存量较低,即企业技术深度不足,一方面表明企业已有技术积累不足,另一方面意味着企业对技术路径的依赖性较低。此时,跨界并购企业可以在探索式创新下,凭借多元化技术对并购获得的知识进行挖掘、整合、重组,寻求技术轨道突破,即使现实吸收转化能力较低,仍可以获得高创新绩效。与前文猜测不同,探索式创新倾向对主并企业的吸收能力没有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对主并企业的现实吸收能力没有要求,充分说明跨界技术并购本身对探索式创新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跨界技术并购与现实吸收能力具有相互替代关系。

(3)H3构型强调当外部技术资源不丰富且主并企业具有利用式创新倾向时,为实现跨界并购后的高创新绩效而对吸收能力提出的要求。路径H3是高创新绩效5条路径中唯一不强调外部技术资源的路径,可以为外部技术资源不丰富情况下的跨界技术并购提供参考。路径H3中,吸收转化投入强度作为唯一核心条件存在,利用式创新倾向作为非核心条件存在,技术基础广度和技术资产存量作为核心条件缺失。此路径表明,如果外部环境中技术资源不丰富,企业实现技术突破的机会不大,只有在利用式创新倾向下,主并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并购后的高创新绩效。此路径强调现实吸收转化能力的重要性,虽然已有技术资产积累有限,但跨界并购企业通过加大吸收转化投入促进外部技术消化也能实现高创新绩效。此构型进一步说明内部研发产生的创新成果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来源。

(3)构型间的条件共性和替代性分析。进一步对比高创新绩效的5条实现路径发现:第一,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是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实现高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上述结论与前文研究一致。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促使企业预见更多新技术机会,更注重技术创新,并通过提升技术获取、吸收、应用和转化水平确保跨界技术并购后的技术融合,从而提高创新绩效。第二,跨界技术并购主并企业采用利用式创新战略更容易获得高创新绩效。在高创新绩效的5条实现路径中,有4条强调利用式创新倾向,其覆盖率远高于探索式创新倾向。相对于同业并购,跨界技术并购具有更强的不可控性,除要克服所有并购面临的困难外,还要提防业务跨度过大导致的“消化不良”。因此,在跨界技术并购中,主并企业采用利用式创新战略更具稳妥性。第三,不同创新倾向对企业吸收能力的要求各有侧重,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创新倾向需要与企业潜在吸收能力或现实吸收能力相匹配才能使企业获得高创新绩效。首先,在利用式创新倾向下,当企业潜在吸收能力较强,既有宽泛的技术广度也有一定的技术深度时,可以不强调现实吸收转化能力就能获得高创新绩效(H1a);当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不足时,可以通过提高现实吸收能力弥补因技术基础薄弱而产生的潜在吸收能力不足,从而获得高创新绩效(H1b、H1c)。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其次,当企业采用探索式创新倾向时,跨界技术并购企业拥有的多元化技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条件,甚至不需要较高的现实吸收转化投入强度(H2)就可获得高创新绩效。第四,潜在吸收能力更注重技术基础广度,技术资产存量在各路径中的作用并不突出。在5条路径中,技术基础广度作为核心条件在3条路径中出现(H1a、H1c、H2),而技术资产存量只在路径H1a中作为核心条件出现。较高的技术资产存量一方面表明企业具有深厚的研发基础,另一方面表明企业存在较强的技术路径依赖。在跨界技术并购中,若企业难以吸收消化外部技术,会对创新绩效目标实现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在H1b和H3中尤为突出。第五,现实吸收能力在高创新绩效实现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在3条路径中出现,甚至出现了吸收转化投入强度作为核心条件存在而其余前因条件不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实现高创新绩效的路径(H3),说明主并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吸收转化投入超越现有技术能力存量和知识基础,持续高强度的吸收转化投入已成为创新绩效稳步增长的源动力。

4.4 条件组态分析:低创新绩效

为检验高/低创新绩效构型是否具备非对称性,本文构建跨界技术并购情境下企业产生低创新绩效的两条等效路径,如表6所示。通过对比发现,低创新绩效产生路径并非是高创新绩效实现路径的简单对立面。

表6 低创新绩效产生路径
Tab.6 Pathways to low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前因条件构型L1L2外部技术环境外部技术资源创新倾向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潜在吸收能力技术基础广度技术资产存量现实吸收能力吸收转化投入强度Consistency0.8560.896Raw coverage0.285 0.173Solution Coverage0.403Solution Consistency0.874

在L1路径中,利用式创新倾向作为核心条件存在,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作为核心条件不存在,强调即使企业聚焦于利用式创新,但技术范围狭窄会对企业识别所获知识资源产生限制,研发投入缺失则会进一步阻碍所获资源为企业所用,从而导致并购后的创新绩效差强人意。

在L2路径中,探索式创新倾向作为非核心条件存在,技术基础广度、技术资产存量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作为核心条件不存在,强调企业聚焦于探索式创新,但由于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缺失,即便企业通过跨界技术并购获得界外技术,也会因无法消化、转化、吸收而导致较低的创新绩效。

将高创新绩效构型与低创新绩效构型进行比较发现:第一,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这一条件并未在低创新绩效产生的任一路径中出现,再次验证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是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实现高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第二,在低创新绩效构型中,技术基础广度与吸收转化投入强度没有在任一路径中出现,再次验证在跨界技术并购中主并企业的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对于创新绩效十分重要。

5 结语

5.1 结论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将外部技术资源、企业双元创新倾向、吸收能力纳入研究框架,以2007—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发生的跨界技术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fsQCA方法探讨外部技术资源、创新倾向、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多重因素对主并企业创新绩效的共同作用及作用机理,揭示高创新绩效实现的5条路径,分析跨界技术并购中具有不同创新倾向和能力特征的主并企业在不同外部环境下实现高创新绩效的多重路径。

(1)在跨界技术并购中,外部技术环境、双元创新倾向只有与企业吸收能力相匹配才能产生高创新绩效,表明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同时,高、低创新绩效组合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颠覆了传统回归分析中“非黑即白”的观点。

(2)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基础广度和吸收转化投入强度对于创新绩效相对重要。当企业潜在吸收能力不足时,可以通过提高现实吸收能力解决因技术基础薄弱产生的潜在吸收能力不足问题。主并企业的多元化技术可以提高外部技术转化率,凭借较弱的现实吸收能力同样可以实现高创新绩效目标。

(3)主并企业不同的创新倾向对吸收能力要求不同。当企业倾向于利用式创新时,需要培育现实吸收能力,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外部技术整合利用;当企业倾向于探索式创新时,知识基础多元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识别、消化外获界外知识的过程中更具优势,因而潜在吸收能力更重要。

(4)就外部环境而言,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是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实现高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一方面,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促使企业采取主动方式进行应对;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环境压力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更注重技术创新,会持续进行技术获取、吸收、应用和转化。就企业内部战略而言,跨界技术并购企业采用利用式创新更容易获得较高的创新绩效。在跨界技术并购中,界外技术吸收整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企业通过利用式创新更容易实现知识吸收转化,进而促进创新绩效产出增加。

5.2 贡献

(1)跨界技术并购中,如何合理利用和吸收外部技术是主并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着眼于跨界技术并购的外部技术环境并聚焦企业内部,从企业双元创新倾向和吸收能力联动视角,探讨主并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路径,丰富了跨界技术并购价值实现的相关研究。

(2)本文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理论,以创新战略和资源整合为基础,构建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吸收能力整合性分析框架。在充分考虑外部技术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倾向与吸收能力的匹配关系,从整体吸收能力视角,检验双元创新倾向、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共同作用机理。

(3)本文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构型观视角探索跨界并购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双元创新倾向和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复杂因果关系,分析实现创新绩效提升的等效路径和替代条件,进一步丰富了跨界技术并购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研究。

5.3 建议

(1)丰富的外部技术资源给跨界技术并购企业带来了更多机会,故企业应充分利用外部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并购后核心技术整合与产品更新,促进自身创新绩效提升。

(2)利用式创新倾向下,如果企业技术基础较好,可以在跨界技术并购前注重多元化技术发展以及技术资产积累,尽可能地提升自身潜在吸收能力,从而实现创新绩效提升;如果并购前企业技术基础较差,潜在吸收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加强吸收转化投入提升自身现实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外部技术资源整合效率。

(3)探索式创新倾向下,跨界技术并购企业的技术广度尤为重要,故实施探索式创新战略的企业应谨慎评估其技术广度,确保自身有足够的吸收能力消化并购获取的异质性知识。

5.4 不足与展望

首先,在理论框架构建方面,本文主要从跨界技术并购主并企业创新倾向和吸收能力视角探讨创新战略及资源基础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未考虑被并企业的技术水平、成长性等因素,未来可以从被并企业的技术、资源、经营等特征角度,以及主并企业、被并企业匹配角度开展更多探索,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其次,本文虽然分析了影响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的复杂互动机制,但未对样本中个案进行深入研究,未来可以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解释跨界技术并购企业战略倾向和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深入分析上述前因因素的现实表现及其与跨界技术并购创新绩效之间的动态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宛秋,张潇天.谁更易在跨界技术并购中获益[J].科学学研究,2019,37(5):898-908.

[2] VOLPE L,BIFERALI D EDITH TILTON PENROS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J].Journal of Management & Governance,2008,12(1):119-125.

[3] 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128.

[4] SHENG M L,CHIEN I.Rethink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rientation on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 in high-tech firm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6):2302-2308.

[5] ZAHRA S 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6] DOZ Y L,OLK P M,RING P S.Formation processes of R&D consortia:which path to take? where does it lea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239-266.

[7] 岑杰,杨燕,张翠艳,等.技术知识系统与创新跳跃:基于双元转换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9,37(11):2073-2081.

[8] 杜运周,贾良定.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J].管理世界,2017,33(6):155-167.

[9] FISS P C.A set-theoretic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configur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4):1180-1198.

[10] RAGIN C C.Re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fuzzy sets and beyond[M].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2008: 44-70.

[11] WHALEN R.Boundary spanning innovation and the patent system:interdisciplinary challenges for a specialized examination system[J].Research Policy,2018,47(7):1334-1343.

[12] FLOR M L,COOPER S Y,OLTRA M J.External knowledge search,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adical innovation in high-technology firm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18,36(2):183-194.

[13] 胡保亮,赵田亚,闫帅.高管团队行为整合、跨界搜索与商业模式创新[J].科研管理,2018,39(12):37-44.

[14] SEARS J B.Post-acquisition integrative versus independent innovation:a story of dueling success factors[J].Research Policy,2018,47(9):1688-1699.

[15] 张学勇,柳依依,罗丹,等.创新能力对上市公司并购业绩的影响[J].金融研究,2017,60(3):159-175.

[16] 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71-87.

[17] CHO S Y,KIM S K.Horizon problem and firm innovation:the influence of CEO career horizon,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on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J].Research Policy,2017,46(10):1801-1809.

[18] 吴航,陈劲.探索性与利用性国际化的创新效应:基于权变理论的匹配检验[J].科研管理,2019,40(11):102-110.

[19] OJHA D,STRUCKELL E,ACHARYA C,et al.Supply cha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exploration,exploitation,and firm performance:a creation-dispersion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8,204:70-82.

[20] LENNERTS S,SCHULZE A,TOMCZAK T.The asymmetric effects of 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 on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 uneven affair[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20,38(1):121-134.

[21] SCHWEISFURTH T G,RAASCH C.Absorptive capacity for need knowledge:antecedents and effects for employee innovativeness[J].Research Policy,2018,47(4):687-699.

[22] 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26(5):118-129.

[23] 李金生,乔盈.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团队沟通行为对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知识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1):136-144.

[24] LANE P J,KOKA B R,PATHAK S.The reification of absorptive capacity:a critical review and rejuvenation of the construc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1(4):833-863.

[25] BRUTON G D,SU Z F,FILATOTCHEV I.New venture performa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from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18,56(3):374-391.

[26] BRADLEY S W,SHEPHERD D A,WIKLUND J.The importance of slack for new organizations facing 'tough' environment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1,48(5):1071-1097.

[27] 奚雷,彭灿,张学伟.外部学习与双元创新协同性的关系: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8):27-32.

[28] 韩国元,武红玉,孔令凯,等.知识存量对科技成果转化影响机理研究:知识距离的中介作用和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6):173-179.

[29] LEAHY D,NEARY J P.Absorptive capacity,R&D spillovers,and public polic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07,25(5):1089-1108.

[30] TIMBERLAKE M,RAGIN C C.The comparative method:moving beyo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rategies[J].Social Forces,1989,67(3):827.

[31] 张明,陈伟宏,蓝海林.中国企业“凭什么”完全并购境外高新技术企业:基于94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J].中国工业经济,2019,36(4):117-135.

[32] AHUJA G,KATILA R.Technological acquisition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a longitudinal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3):197-220.

[33] 贾慧英,王宗军,曹祖毅.研发投入跳跃与组织绩效:环境动态性和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3):130-141.

[34] 席龙胜,张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管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0-99.

[35] CHEN Y S,CHANG K C.Using the entropy-based patent measur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related and unrelated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upon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s and firm performance[J].Scientometrics,2012,90(3):825-841.

[36] FISS P C.Building better causal theories:a fuzzy set approach to typologies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1,54(2):393-420.

[37] MISANGYI V F,ACHARYA A G.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 a configurational examin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4,57(6):1681-1705.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