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机制研究
——区域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

曹 薇,董文婷

(太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人才流动是影响地区间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缩小区域人才流动差距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前提。鉴于此,将政府竞争行为细分为财政、规制、引资3个维度,利用2010-2019年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同时,实证检验区域对外开放在该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从财政、规制、引资三方面对区域人才流动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上述三方面竞争性越强,越有利于人才流动。同时,区域对外开放在政府竞争行为影响区域人才流动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上述研究结果启示,在中国的特定情景下,不同地区在吸引人才时应重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与区域对外开放的有效衔接,实现两者良性互动。

关键词:政府竞争行为;区域对外开放;区域人才流动;中介效应

Study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on Regional Talent Flow: Mediating Effect Analysis of Regional Opening Up

Cao Wei, Dong Went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ompetition for high-end tal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 are fierce talent competitions in major and medium-sized cities in China, triggering an unprecedented war for talent. As an important resource to drive the flow of regional talent, government competi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ddi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gional opening-up, an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regional opening-up, the flow of tal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 Does regional opening-up play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government competition and affect the flow of talents? How should researchers study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and regional opening-up to help attract talents? These practical questions are worth exploring and there is the need of rigorou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robustness tests to provide scientific solu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and the regional talent flow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Some scholars have been made aware of the impacts of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many studies have verified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can affect the regional talent flow, and the level of regional opening-up can also affect the flow of talents, bu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seldom deals with the impa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and regional opening-upon regional talent flow.

Therefore compared with the above studies, this study uses an intermediary effect model to explore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on the regional talent flow through the regional opening-up. It takes three factors of finance, regulation, and investment attraction to measure the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Then it chooses the talent location entropy to measure the regional talent flow. Technology openness, economic openness, and social opennes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regional opening-up, and regional economic distance is the control variable. Furthermore, to refine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model,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reasonable assumptions about the regional talent flow caused by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opening-up.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s two hypotheses.

Hypothesis 1. The competitiv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reducing the difference in regional talent flow, which is specifically manifested as the influence of finance, regulation, and investment attraction on regional talent flow.

Hypothesis 2.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indirectly affects regional talent flow through regional opening-up, that is, the level of regional opening-up is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variable for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to affect regional talent flow.

This study selects 48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9 as the research samples, the differentiated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of pilot listed regions in 2017 and non-pilot listed regions until 2019 before and after the talent competition was examine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data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China Urban Statistical Yearbook.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and the level of regional opening-up ar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regional talent flow. Specifically,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regional talent flow, which can directly promote the flow of regional talents, and it is embodied in the fact that the greater the investment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finance, regulation and investment, the stronger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more conducive to the flow of talents. Furthermore, the competitiv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still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low of regional talents through regional opening-up. To conclude, it shows that the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not only directly promotes the flow of regional talents, but also indirectly promotes the regional talent flow through the regional opening-up.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some feasible policies are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how to narrow the gap of regional talent flow.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on narrowing the gap in regional talent flow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hich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regional talent flow literature. Secondly,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regional opening-up, and regional talent flow into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uses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model.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on regional talent flow under the role of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of regional opening-up is analyzed, providing guidance for China's regional talent flow.

Key Words:Governmental Competition Behavior; Regional Opening Up; Regional Talent Flow; The Mediation Effect

收稿日期:2021-08-24

修回日期:2021-10-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YJC7900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51831);山西省软科学项目 (2019041004-2)

作者简介:曹薇(1983-),女,山西临汾人,博士,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管理;董文婷(1996-),女,山西运城人,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计量模型构建与应用。本文通讯作者:曹薇。

DOI10.6049/kjjbydc.202108066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1)00-0042-10

0 引言

人才作为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合理有序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短缺,迫使各地方政府采取力度空前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落户,形成蔓延至全国范围的“人才争夺战”[1]。在这场争夺战中,政府竞争行为成为引致区域人才流动的重要推手,在加速人才流动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基础性作用。在政府主导下,人才流动红利带来的发展动力愈加明显,同时,人才资源有序流动促使区域资源得到优化和重组,有助于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地增长。伴随GDP“锦标赛”越演越烈,政府竞争行为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如政府过度竞争引致人才流动不合理,从而引发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加剧。相较于区域经济 “硬实力”——要素禀赋与引资优惠,由政府代表的“软实力”——政府竞争行为成为影响区域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2]。鉴于此,在颇具政府色彩的主导模式下,如何引导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实现“人才扎根”的预期效果成为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热点。

事实上,在区域导向型发展模式下,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与政绩观约束下展现的竞争行为是影响人才流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国人才流动呈现“孔雀东南飞”的分布格局,区域人才分布差异显著。相较人才持续流入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则尚未成为人才青睐的流入城市[3],如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依旧是人才流入的热点区域[4]。为了解决人才流动不均衡问题,地方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采用各种政策吸引人才,利用政府干预手段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因此,政府竞争行为无疑成为缩小区域人才流动差距的关键抓手。

此外,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财政分权形式以及经济结构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地方政府举措,进而导致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存在差异。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与区域对外开放息息相关,而人才流动的空间差异性也体现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贸易壁垒[5]。随着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区域对外开放不仅包括对外的国际开放,也包括对内的区际开放。在整个对外开放过程中,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集团”——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6]。地方政府通过不同方式提升或保持地方竞争力,如提高生产性财政支出加大地方教育、科技、医疗等投入,以吸引更多外来投资,从而促进本地区对外开放;通过优化政策体系、法律制度和规章等一系列制度因素,强化环境动因对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影响。因此,各级政府都致力于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力图提高本地区对外开放水平。随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不断深入,吸引了大量外资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经验和管理方法,从而集聚更多优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流动。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与区域对外开放无疑成为各区域招才引智的两大“主旋律”。透过该现象,很自然产生一个疑问,即政府竞争行为如何与区域对外开放相结合才能在招才引智中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鉴于此,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围绕地方政府的多维度竞争解析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能否成为缩小不同地区人才流动差距的关键抓手?同时,在政府招才引智的竞争战略下,能否通过区域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发挥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正外部性?本研究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并为政府实施人才政策、促进人才流动、缩小区域人才流动差距提供理论指导。

1 文献综述

近年来,“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而人才竞争与流动实质上是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王端旭[7]提出,人才争夺战促进了区域间人才流动,但这种流动也扰乱了人才流动的正常秩序,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同时,有学者指出,区域人才流动障碍成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掣肘。因此,为促进人才一体化发展,需厘清区域人才流动特征,而现有研究仍显不足。如曾凯华[8]借鉴欧盟人才流动政策,提出通过设立协调机构、建立流动人员保障机制等措施促进粤港澳人才流动;范柏乃[9]对影响人才流动的障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户籍与人事管理制度僵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才市场法律体系不完善是影响人才流动的三大障碍因素。总之,作为驱动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的流动受多种因素影响[10],可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11]。由于区域人才流动的差异性,加大了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难度与复杂性,使得人才政策不容易统一[12]。那么,如何消减区域人才流动差异性?根据上述分析,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是关键抓手,但现有文献针对政府竞争行为影响区域人才流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对策建议等,缺乏作用机制的探讨。事实上,人才争夺政策的制定也是一种政府行为,从该角度而言,区域人才流动与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试图探究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缩小区域人才流动差异的作用机制。

在政府竞争格局下,无论是基于地方财政的经济利益冲突,还是来自晋升锦标赛的政治收益矛盾,都会引发地区市场分割[13],而政府主导下的人才争夺亦存在同样现象,如人才流动的空间差异性体现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贸易壁垒[5]。在比较优势理论和经济地理学框架下,任何阻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政策都可能干扰其自然聚集与分工。同时,地方政府还会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对区域贸易产生影响。如朱慧和董雪兵[6]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分为3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并指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对外开放存在积极影响,因此各区域应建立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政府间的竞争行为将通过配套环境改善、财政结构优化和制度优化等维度影响区域对外开放。另外,随着国际经济合作和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人才作为区域最具流动性的要素资源,在开放型经济环境下的流动更频繁。由于人才资本具有趋利本质,对外开放水平则强化了这种人才流动[14-15]。目前,关于人才流动对区域对外开放影响的研究很多[16],但区域对外开放如何影响人才流动却鲜有研究。虽然有学者指出区域对外开放有利于人才流动,但缺少对二者间影响机制的研究。其中,易明等[17]提出,区域对外开放水平较高会侧面引发产业关联以及人才流动效应;喻佩[18]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得出,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快知识传播、技术普及和人才流动,实现知识外溢效应,进而强调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竞争行为既可以直接影响区域人才流动,也可以通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间接影响区域人才流动,但多数学者仅分析了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因素,指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产生影响,少有学者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外开放与区域人才流动三者关系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外开放与区域人才流动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分析政府竞争行为对缩小区域人才流动差距的影响机制,解析在政府招才引智的竞争战略下能否通过区域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发挥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正外部性。

相对于既有文献,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针对中国情境,从政府干预视角研究政府竞争行为对缩小区域人才流动差距的作用机制,得到不同于既有文献的研究结论;第二,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区域对外开放与区域人才流动统一纳入框架,借助中介效应,验证在对外开放中介变量的作用下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为缩小区域人才流动差距提供新证据。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政府竞争行为与人才流动

人才作为区域发展的稀缺性资源,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地方政府争夺的第一标的物。近年来各大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升级。有研究表示,此次大规模的“抢人大战”正是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阻碍了人才资源的自然流向。根据政府规制与市场设计理论,GDP晋升锦标赛下的激励扭曲使人才争夺在层层加码的行政发包中引发市场拥堵,衍生出“超常规”的人才定价机制以及人才错配等问题[19]。也有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对高素质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呈倒“U”型,而户籍壁垒和城镇化状况对高素质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有限[20]。事实上,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其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也存在差异,由于人才政策不统一,导致区域人才流动存在差异。此外,地方政府为谋求政绩而滋生不同竞争动机,具体表现为本级财政权利自由、环境规制的相机抉择以及招商引资的底线向下,继而衍化出不同竞争行为,主要体现在财政竞争、规制竞争、引资竞争3个维度上。据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缩小区域人才流动差距具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财政竞争、规制竞争、引资竞争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

2.1.1 财政竞争与人才流动

自亚当·斯密开启关于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研究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同时,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蒂布特提出的“用脚投票”理论,自由流动的居民为了最大化自身效用,会主动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政府服务与个体税收的理想组合,进而流向财政收入、支出结构满意的区域[21]。在这种自然流动下,各地区居民都会对所处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满意,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对地方政府而言,吸引更多“用脚投票”居民流入、避免本地区有税收贡献力的居民流失,无疑会带来更多财政收入。当然,地方政府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本地居民满意度。也就是说,地方财政在教育、福利以及科技方面的收入支出结构显著影响区域人才流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a:财政竞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人才流动。

2.1.2 规制竞争与人才流动

从城市角度,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根据Rosen-Roback的城市空间均衡理论,人才的空间流动受城市宜居性特征影响,而区域环境规制作为城市宜居性特征的重要组成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才流动,因此环境成为人才择业的新标准[22]

从体制机制角度看,环境资源很难依靠市场机制实现优化配置,必须依靠更多的政府力量,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推动政府的环境干预和治理行为。同时,从更深层次看,政府的环境治理决策又必然受到现行分级管理体制的影响,而该制度的鲜明特征之一便是“财政分权”。在中国现行体制下,财政分权与官员晋升的双重激励触发了地方政府之间的激烈竞争。因此,在属地治理背景下环境规制的竞争效应影响区域人才流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b:规制竞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人才流动。

2.1.3 引资竞争与人才流动

流动性较强的资本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一直是各级政府竞相追逐的目标。为更好地招商引资,各地方政府通过改善辖区基础设施、优化辖区制度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受“GDP锦标赛”的影响,引资一直是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手段[23]。由于政府官员晋升是一种锦标赛式的零和博弈,受官员任期等因素影响,出于政治生涯晋升的考虑可能使引资过度聚集于某个行业或项目, 甚至发生“恶性竞争”[24]。同时,从理论上讲,引资可通过竞争激励、示范模仿、人员流动等途径对东道国或区域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产业集聚和竞争力,进而影响区域人才流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c:引资竞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人才流动。

2.2 区域对外开放的中介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在形式上呈现出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人才流竞相迸发的态势,在内容上表现为对人才资源的深度发掘,而区域对外开放则成为政府招才引智的重要渠道。究其原因, 一方面,政府为了争夺各种有形、无形资源,会加大地方基础设施投入以吸引更多外资,促进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为区域人才流动搭建了桥梁,实现不同地区人才互联互通。

事实上,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将提高GDP、吸引外资作为政绩考核指标,并竞相采取一系列手段。从实际情况也可以看出,属地税收与土地优惠仍然是我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手段,同时,外商对地方政策的评价也逐步从外部因素向内部因素延伸。当前,各地方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提升本地竞争力并将吸引人才作为主要竞争目标,反映出“坚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的各地方政府对人才资本这一流动性较强的稀缺要素有着近乎本能的强烈兴趣”[25-28]。同时,我国区域对外开放的阶段性、差异性也与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区域差异性相吻合,因此,区域对外开放水平自然也成为政府招才引智的重要中介变量。为准确识别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人才流动的影响效应,本文将地方政府竞争、区域对外开放与人才流动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据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地方政府竞争行为通过区域对外开放间接影响区域人才流动,即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是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区域人才流动的重要中介变量。

3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3.1 基准回归模型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以及差异化的战略实施均会影响区域人才流动。因此,要准确测度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人才流动的影响机制,首先需要测度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借鉴已有文献成果[29],从财政、规制、引资三方面测度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具体为,参考Spolaore & Wacziarg[30]的研究,初步设定基准回归模型(1),以刻画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

tfit=β0+β1finit+β2regit+β3capit+β4xit+εit

(1)

其中,被解释变量tf表示区域人才流动情况,核心解释变量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主要从财政fin、规制reg、引资cap3个方面衡量,X是控制变量集合,ε为误差项。

3.2 中介效应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区域人才流动,而且通过区域对外开放间接影响区域人才流动,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三变量中介效应
Fig.1 Three-variable intermediary effect

其中,直接效应为

Y=cX+e1

(2)

中介效应为:

M=aX+e2

(3)

Y=cX+bM+e3

(4)

对于中介效应的检验,参考温忠麟和叶宝娟[31]的研究,采用逐步检验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其检验步骤为:第一步,构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X对区域人才流动差距Y的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回归系数c是否显著,若不显著则停止检验,表明不存在中介效应,若显著则进行第二步检验。第二步,构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X对区域对外开放M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地方政府竞争行为X与区域对外开放M对区域人才流动Y的回归方程,检验中介效应是否存在。若两个方程的回归系数abc都显著,则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若两个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ab都显著,而c不显著,则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由上述理论分析可知,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可能通过区域对外开放影响区域人才流动。为检验该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借鉴已有文献[31-34],采用中介效应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如下:

extit=α0+α1actit+α2xit+ε1it

(5)

tfit=β0+βactit+β5xit+ε2it

(6)

tfit=γ0+γ1actit+γ2extit+γ3xit+ε3it

(7)

显然,式(5)—(7)分别对应于直接效应检验模型的式(2)—(4)。其中,ext代表区域对外开放。在检验过程中,如果act确实有一部分效应是通过中介机制产生的,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政府竞争行为差异act对中介变量ext具有正向影响,即α1> 0;②在区域人才流动差异计算方程中,中介变量ext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γ2>0,且引入中介变量后act系数有所下降,即γ1<β

3.3 指标选取

3.3.1 被解释变量

区域人才流动是本文测度的被解释变量。人才在区域间的流动会形成人才集聚,因此区域人才流动差异可用区域人才集聚水平衡量。作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区位熵是应用较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和分析指标,通常用来反映产业相对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35]。此处,参考楚尔鸣等[36]的做法,用人才区位熵衡量区域人才流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8)

其中,Ti,t表示t时期i地区大专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员数,Li,t表示t时期i地区全部就业人员数。

3.3.2 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核心解释变量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而政府竞争包括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同层级不同地域政府之间、同层级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其它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在任何形式的政府竞争中,无论采用何种竞争手段,政府竞争理论隐含的逻辑一致,即在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政府通过财税、招商引资、环境规制等手段吸引要素流入,从而带来规模收益,由此进一步强化政府权力和提升影响力[37]。此处,针对地方政府间的区域横向竞争,借鉴已有成果,主要从财政、规制、引资3个维度刻画地方政府竞争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26]。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地方政府竞争指标
Tab.1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indicators

竞争指标计算方法财政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收入规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SO2去除率+粉尘去除率)/3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GDP

3.3.3 中介变量

(1)区域对外开放指标体系构成。根据前文理论分析,本文将区域对外开放作为中介变量纳入模型,旨在研究政府竞争行为、对外开放与区域人才流动之间的关系,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表征了地方政府为改善区域人才流动而作出的行为选择。因此,区域对外开放水平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各级政府竞争行为与区域人才流动的差异性。学界通常采用贸易开放度进行测度,但是该指标仅限于反映贸易与资本的跨境流动,过于单一,具有片面性。因此,本文借鉴对外开放指数报告的研究思路,在充分考虑政府竞争、对外开放与区域人才流动关系的基础上,选择从经济、技术、社会三大维度表征区域对外开放水平,这也符合现行管理体制下我国人才流动的宏观管理特征,避免了不合理的人力资本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因此,鉴于影响机制的复杂性和数据可获得性,本文从技术开放度、经济开放度和社会开放度3个维度对区域对外开放水平进行表征。其中,经济开放度用贸易往来、投资往来和对外金融3个变量测度;技术开放度用科技成果国际化和技术交易2个变量测度;社会开放度用人员交往、信息流动和文化吸引3个变量测度[38],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2)指标权重。在构建经济指标体系时,权重确定是核心问题。如前所述,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尽可能降低主观随意性,本文在测度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时利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均方差法进行赋权,具体见表3。采用均方差法进行赋权,是因为与客观赋权法中常用的熵值法相比,虽然两者都是根据多指标提供的信息差异性进行赋权,但均方差法受数据无量纲化后的影响较小。因此,本文选用均方差法进行赋权,既减少了主观随意性,又可以保留原始数据信息,使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测度更精确。

表2 区域对外开放指标体系
Tab.2 Regional opening-up indicator system

区域对外开放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经济开放度贸易往来货物进出口总额投资往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对外金融银行机构对外开放比率证券投资对外开放比率技术开放度科技成果国际化高技术产业出口交货值占总出口比重技术交易技术市场成交额社会开放度信息流动邮电业务总量人员交往每万人接待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文化吸引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表3 区域对外开放指标体系权重
Tab.3 Weight of regional opening-up indicator system

指标权重(w)货物进出口总额0.24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0.158银行机构对外开放比率0.131证券投资对外开放比率0.118高技术产业出口交货值占总出口比重0.097技术市场成交额0.077邮电业务总量0.066每万人接待入境外国游客人数0.06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048

3.3.4 控制变量

在控制变量选取方面,由于诸多因素都对区域人才流动产生影响,为了避免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模型中的控制变量集仅引入区域人才流动这组核心决定因素。同时,根据已有文献,人才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朱桂龙,李兴耀,杨小婉,2020)。为了便于估计,将从我国地方政府更关注的经济增长绩效视角分析区域人才流动机制。考虑到该视角下区域经济、技术发展与社会协同可能成为不同于内生增长模型变量的一个外生约束,有助于提高本文量化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将受到经济、技术、社会等综合影响的区域经济距离(eco)作为控制变量,主要借鉴楚尔鸣[36]的方法,利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的组间差异测度区域经济距离。该方法不仅同时考虑了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空间原因和产业原因,而且可以更好地表征经济、技术、社会间的协同影响。另外,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将各区域名义GDP换算为以2010年为基期的实际GDP。计算公式为:

(9)

式中,表示t时期i区域的实际人均GDP,Nitt时期i区域的人口数,表示t时期全国人均GDP,Nt表示t时期全国人口数。

3.4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该报告中的“城市”包括县级市、地级市和直辖市,也是本文主要涉及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在研究样本的确定中,首先以媒体的人才争夺报道为线索,实时更新本次研究城市名单;其次,在各城市政府网站上搜索最新人才文件,筛选与本轮“人才争夺战”相关的文件,从而确定样本城市。

经过上述处理,最终选取2010-2019年中国内地的4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同时,实证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控制变量数据主要源于各城市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实证分析采用Stata软件。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前,首先需要对研究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以检验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以及选取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共线性。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人才流动(t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落差较大,初步说明各区域人才流动存在很大差距。另外,所有变量的标准差均明显小于均值,表明数据不存在极端值情况,也不存在异常值,均在合理范围内,从而保证了研究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利用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自变量多重共线性问题,如表5所示。结果显示,所有自变量的VIF显著小于10,因此可排除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4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Tab.4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variables

VariableObsMeanStd.Dev.MinMaxtf4801.0330.4260.2736.103fin4801.6571.1270.22119.953reg48092.6866.69749.915100.000cap48037.32424.7940.044110.364ext4804.1682.6890.45117.848eco4800.0060.0020.0000.042

表5 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结果
Tab.5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 test results

VariableVIF1/VIFext1.3700.727eco1.2800.779fin1.1200.889reg1.0900.915cap1.0800.924Mean VIF1.190

4.2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

利用基准回归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检验假设H1是否成立。首先,采用Stata软件对面板数据作LLC和IPS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结果显示,数据都是平稳的。然后,对回归模型进行选择。由Hausman检验结果可知,p值为0.001,因此选择固定效应回归。

表6 平稳性检验结果
Tab.6 Stationarity test results

变量LLC检验IPS检验tf0.0000.000fin0.0060.009reg0.0090.009cap0.0000.000eco0.0000.000ext0.0070.000

在进行初步检验后,接下来作基本回归分析。表7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回归结果,其中,第(1)列为不加入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第(2)列为加入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回归结果显示,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中的财政、规制和引资都对区域人才流动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①随着政府财政竞争力提升,一方面,地方政府在教育、科技、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投入增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补贴,这些行为有助于改善教育条件、营造科研氛围以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吸引人才提供了更优质的条件,从而加速人才流动;②政府规制的竞争性强,意味着政府通过出台严苛的规制政策,如环境规制,倒逼企业引入新设备、新工艺,促进人才流动;③高引资地区能为人才提供更优越的发展环境,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带来打包的资本、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可以进一步吸引大量优秀人才,促进人才流动。由此,验证了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影响的研究假设H1以及H1a~H1c

此外,从控制变量看,经济距离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显著为正,这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事实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吸引人才,形成人才集聚,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则不利于吸引人才,也进一步验证了文献[3,4]的研究结果。

表7 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直接影响
Tab.7 Direct impact of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on regional talent flow

变量名(1)(2)tftffin2.0462.047[0.009][0.009]reg4.3784.354[0.008][0.004]cap1.0031.002[0.001][0.001]eco0.837[0.006]_cons1.6061.604[0.000][0.000]时间效应YESYES个体效应YESYES

4.3 区域对外开放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于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根据检验步骤,可继续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具体来说,首先检验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与区域对外开放的关系。表8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中的财政、规制以及引资都与区域对外开放呈现显著正向关系,这也说明政府竞争行为有利于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主要表现为:①公共财政支出与对外开放有着共融互通的内在联系,区域对外开放必然要求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大,政府受到的外部激励越多,需要的政府投入也更大[39],同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提高本地区财政竞争力、营造良好财政环境,也有利于提高本地区对外开放水平;②高规制意味着本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较高,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如区域对外开放能够驱使各地区政府加强环境规制,而严格的环境规制反过来也有助于加速区域对外开放[40];③一个地区的引资竞争越激烈,即招商引资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如依靠招商引资带来的新思维与新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在此基础上,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步骤,引入区域对外开放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回归结果见表9。结果显示,政府竞争行为的3个维度,即财政、规制、引资与区域对外开放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且财政、规制、引资三项的回归系数均小于未加入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说明区域对外开放在政府竞争行为促进区域人才流动的过程中产生显著中介效应。同时,结合式(3)和式(4)可知,政府竞争行为对中介变量区域对外开放的回归系数、区域对外开放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回归系数和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的回归系数都显著,进一步说明中介变量区域对外开放在政府竞争行为促进区域人才流动过程中产生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事实上,政府通过加大投入、提高财政实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之对外开放水平较高地区更有利于吸引人才,因此政府会借助对外开放的“跳板”间接促进区域人才流动。这些说明较激烈的政府财政竞争行为有利于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并通过区域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区域人才流动。同理,政府的高规制竞争行为以及招商引资策略的有效实施均对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并都通过区域对外开放间接促进区域人才流动。可以认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通过提升本地区对外开放水平间接促进区域人才流动,因此假设H2得以证实。

表8 政府竞争行为与区域对外开放关系
Tab.8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competition behavior and regional

extCoef.pfin0.4990.000reg8.6450.000cap0.0100.002_cons-15.4890.000eco160.2170.000

表9 区域对外开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Tab.9 Test results of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regional opening-up

tfCoef.pfin1.0310.020reg3.0040.007cap0.9030.001ext0.1080.009eco3.4330.548_cons2.8830.000

5 稳健性检验

首先,为证实本文研究结论的可靠性,避免内生性问题,在上述基准回归基础上采用2SLS方法对模型重新估计,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内生性问题。相较于2SLS方法,采用GMM估计方法还需完成工具变量的过度识别检验和干扰项的序列相关检验。进行过度识别的Sargan检验时,若干扰项为同方差,可根据一阶差分GMM的估计结果进行Sargan检验;若为异方差且根据一阶差分GMM估计结果进行Sargan检验,则倾向于过度拒绝原假设,此时的结论并不可信。考虑到干扰性异方差的存在,选择2SLS方法重新估计(王曾,符国群,黄丹阳,等,2014),结果如表10所示。可以发现,采用2SLS方法的分析结果与表7-表9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核心解释变量除系数大小稍有变化外,符号与显著性均保持一致。因此,无论选择哪种估计方法,本文结论均没有实质性改变,因此回归结果具有可靠性。

表10 2SLS估计结果
Tab.10 Estimated results of 2SLS

2SLS回归(1)(2)(3)变量tfexttffin2.0460.4961.042[0.000][0.000][0.002]reg4.0040.1093.005[0.000][0.000][0.001]cap1.0030.0021.003[0.001][0.007][0.001]eco0.837159.7252.641[0.007][0.000][0.410]ext0.009[0.003]_cons1.606-5.2161.645[0.000][0.001][0.000]

其次,为了检验中介作用的稳健性,借鉴Edwards & Lambert[41]的思想,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依次设置1 000次抽样次数,在95%置信区间(经偏差校正)观察间接效应系数上下限,结果如表11所示。由表11可知,当财政竞争为核心解释变量时,间接效应置信区间为[-0.084,-0.012],不包含0,即间接效应显著异于0,同时,直接效应置信区间为[0.217,0.269],也不包含0,即直接效应也显著异于0,表明区域对外开放在政府财政竞争影响区域人才流动过程中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同理,分别以规制竞争、引资竞争为核心解释变量时,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都异于0,表明区域对外开放在政府规制竞争、政府引资竞争影响区域人才流动过程中都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也就是说,无论是财政竞争、规制竞争,还是引资竞争,区域对外开放在政府竞争行为影响区域人才流动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与基准回归结果相同,从而验证了部分中介效应的存在。

根据上述分析,区域对外开放是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影响区域人才流动的重要中介变量,该中介变量的验证揭示我国人才流动中存在“地方政府竞争优势—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区域人才流动加剧”的传导机制,即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在对区域人才流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同时,也会借助区域对外开放路径间接影响区域人才流动,这为全面探究地方政府竞争对人才流动的作用路径和经济效果提供了经验依据,也为各地区充分发挥政府竞争对人才流动的正外部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表11 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Tab.11 Test results of Bootstrap intermediary effect

核心解释变量Bootstrap检验检验类型95%置信区间LLCLULCL财政直接效应0.2170.269间接效应-0.084-0.012规制直接效应0.0990.120间接效应-0.014-0.001引资直接效应-0.022-0.010间接效应-0.033-0.001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研究结论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区域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区域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财政竞争、规制竞争、引资竞争3个维度探究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我国区域人才流动的影响并以区域对外开放水平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①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能够直接促进区域人才流动,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在财政、规制、引资方面投入越大,竞争力越强,越有利于人才流动;②将区域对外开放作为中介变量时,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区域人才流动依然有显著影响,且通过区域对外开放进一步作用于区域人才流动,这说明政府竞争行为不仅会直接促进区域人才流动,还会通过区域对外开放的传导机制间接促进区域人才流动;③由稳健性检验结果可知,通过替换回归分析方法,也不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同时,由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可知,部分中介效应是稳健的,验证了本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6.2 政策启示

当前,各地区纷纷实施人才政策,以招才引智到本地区进行生产活动,加速人才流动,加快人才集聚,促进区域创新发展。鉴于此,结合本文研究结论,得到如下政策启示:

(1)地方政府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性保障投入,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一方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建设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适度提高福利性支出,增加人才发展投入比例,建立人才引进专项机制;另一方面,建立有助于扩大对外开放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加强地区间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发挥政府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区域对外开放,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吸引人才流入。

(2)地方政府应采取适当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环境规制对区域招才引智的正向效应。一方面,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吸引人才,依靠政府力量,通过制度改革和优化,加强环境治理,从而将人才关注的外在物质条件与内在激励政策相结合,彰显人才生态的环境聚才效用。另一方面,将环境规制政策的属地治理模式与区域联合模式相结合,提高区域对外开放水平,为区域人才流动搭建桥梁,实现不同地区间人才互联互通。

(3)地方政府应积极调整引资政策,提升本地引资能力,合理适度地引进优秀人才。一方面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地引进外资,提高外资质量,促使资金“落地”,形成人才集聚、人才扎根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将引资与对外开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对区域对外开放的带动作用,开拓市场、集聚资源,从而促进区域“引进来”和“走出去”,延展对外开放格局,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打破限制区域人才流动的藩篱。

参考文献:

[1] 师博,张新月. 技术积累、空间溢出与人口迁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2):156-165.

[2] 袁晓玲,吕文凯. 从“资源引致”向“效率引致”——基于政府效率、引资优惠及溢出效应对FDI的影响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19,38(7):10-18.

[3] 董亚宁,顾芸,杨开忠,等. 公共服务、城市规模与人才区位——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1):132-139.

[4] 蒋小荣,汪胜兰.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流动网络研究——基于百度迁徙大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7,31(2):35-46,127.

[5] 陆铭,陈钊.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J]. 经济研究,2009,44(3):42-52.

[6] 朱慧,董雪兵.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对外开放——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0,26(4):19-26,125.

[7] 王端旭. 基于人才争夺的知识获取策略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4,22(2):197-200.

[8] 曾凯华.欧盟人才流动政策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3):87-90.

[9] 范柏乃.科技产业人才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3,17(3):78-82.

[10] 姚先国,冯履冰,周明海. 中国劳动力迁移决定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2021,35(1):117-125,128.

[11] 何德娟. 人才流动的障碍与对策[J]. 探索,1989,6(14):42-45.

[12] 王一凡,崔璨,王强,等.“人才争夺战”背景下人才流动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以中国“一流大学”毕业生为例[J]. 地理研究,2021,40(3):743-761.

[13] 马草原,朱玉飞,李廷瑞. 地方政府竞争下的区域产业布局[J]. 经济研究,2021(2):141-156.

[14] 郭东杰,王晓庆. 经济开放对中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J]. 西北人口,2015,36(2):1-5,12.

[15] 易苗,周申.开放与我国跨区域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理论解释[J]. 人口与经济,2014,35(4):51-64.

[16] 袁子馨,尹诚明,肖光恩. 人力资本、工资地区异质性与中国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J]. 现代经济探讨,2019,38(5):64-76.

[17] 易明,王腾,吴超. 外商直接投资、知识溢出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实证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3,59(3):98-105.

[18] 喻佩. 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性及差异性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19] 徐娟,贾永堂. 大学高层次人才流动乱象及其治理——基于政府规制与市场设计理论的探析[J]. 高校教育管理,2019,13 (3):97-106.

[20] 程璟昊. 人才流动、财政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J]. 经济研究参考,2020,42(14):38-48.

[21] CHARLES M T.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64(5):416-424.

[22] 蒋伏心,王竹君,白俊红.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双重效应——基于江苏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3,30(7):44-55.

[23] 陈斌,李拓. 财政分权和环境规制促进了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吗 [J]. 统计研究,2020,37(6):27-39.

[24]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 经济研究,2004,50(6):33-40.

[25] 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J].中国社会科学,2005,26(6):37-46,206.

[26] 沈坤荣,耿强.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22(5):82-93,206.

[27] 江锦凡. 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J].世界经济,2004,27(1):3-10.

[28] 王文剑,仉建涛,覃成林.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FDI的增长效应[J].管理世界,2007,23(3):13-22,171.

[29] 王雅莉,朱金鹤.地方政府间多维竞争对城市污染的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20,39(4):48-58.

[30] SPOLAORE E, WACZIARG R. The diffusion of developmen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124(2): 469-529.

[31] 温忠麟,叶宝娟.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5):731-745.

[32] BARON R M,KENNY 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33] PUTTERMAN L,WEIL D N.Post-1500 population flows and the long-run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nequalit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125(4): 1627-1682.

[34] ASHRAF Q,GALOR O.The "out of Africa" hypothesis, human genetic diversity, and compara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3,103(1): 1-46.

[35] 曹威麟,姚静静,余玲玲,等. 我国人才集聚与三次产业集聚关系研究就[J]. 科研管理,2015,36(12):172-179.

[36] 楚尔鸣,曹策. 人才流动缩小了区域经济差距吗——来自技术转移的经验证[J]. 财经科学,2019,63(9):99-112.

[37] 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 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 2004,25(1) : 56- 65.

[38] 冯德连,王锦,王若梅. 长江经济带OFDI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对外开放度门槛效应研究[J]. 财贸研究,2020,31(8):1-13.

[39] 肖鹏,樊蓉. 地方财政透明度对财政预决算偏离度的影响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41(3):3-14.

[40] 原毅军,谢荣辉.FDI、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2015,41(8):84-93.

[41] EDWARDS J R,LAMBERT L S.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moderation and mediation:a general analytical framework using moderated path analysis[J].Psychological Methods,2007,12(1):1-22.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