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陈思杭1,雷 礼2,周中林2

(1.长江大学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长江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摘 要: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构建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响应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短期抑制作用与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较显著;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进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

关键词: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绿色经济发展;长江经济带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Empirical Research of PVAR Model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Eleven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Chen Sihang1,Lei Li2,Zhou Zhonglin2

(1.Hubei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Yangtze University;2.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China)

Abstract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Exist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but there are many disputes and no clear conclusion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bout their mechanism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ecoming a national strategy, green development has been determined as the main tone, and the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l with high emission, high pollution and high investment is unsustainable. Therefore, scientifically clarif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basic issue to realizing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the research on this issue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of 1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2005 to 2019, constructs a PVAR model to test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and introduces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o construct the response model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the role and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three from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spectives. The advantage of this method is that i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and panel data analysis, and can control the unobservable individual effects and time effects caused by spatial changes. More importantly, it can intuitively display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three in the face of impact. It can clearly describe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caused by various shocks and observ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ach random disturbance term that affects the variabl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has a long-term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gress of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And green technology progress has a long-term positive promoting effect o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 short-term inhibiting effect and a long-term positive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and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a strong impact o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has a long-term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ut its contribution to both is small.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the promot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the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dynamic process that gradually increases, and will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Therefore,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complex in the short term, and will form a benign interaction that promotes each other in the long run, and can realize the self-reinforcing effect among various variables.

The possible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that is, with the help of PVAR mode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placed in the same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e three are regarded as the endogenous variables. Second, this study expands the selection of indicators in the current study, that is, it sets up relevant indicators in the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dicators to investigate their indirect effects, highlights the green bias and regional integrity in the calculation of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icators, and uses the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onsider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in the measurement of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rd, this study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single dimension and static research, that is, it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and role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a two-way and dynamic perspective, and carries out Granger causality two-way test and dynamic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between the three, and clearly shows the trend and function degree of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Key Words: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Gr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DOI10.6049/kjjbydc.C20210604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1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2)10-0052-09

收稿日期:2021-06-11

修回日期:2021-12-08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EGA190473);长江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D202002)

作者简介:陈思杭(1987-),男,江西丰城人,长江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雷礼(1997-),男,湖北十堰人,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周中林(1965-),男,湖北公安人,博士,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本文通讯作者:周中林。

0 引言

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政策,积极发展绿色技术,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发展动能。已有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进步是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学术界针对其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尚未达成一致结论,争议较多。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环境规制会抑制绿色技术进步,进而抑制绿色经济发展,尤以新古典经济学派为代表。如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从成本角度出发,认为在技术水平、资源配置不变的情况下,环境规制会增加生产成本,削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制约绿色技术进步[1-3],进而阻碍绿色经济增长。另一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会促进绿色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如Porter & Linde[4]认为,一定的环境规制会促使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企业绿色技术进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发展被确定为主基调,高排放、高污染、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通过实施严格的环境规制和大力发展绿色技术,长江沿江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然而,严格的环境规制也引发人们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担忧和绿色经济发展的热议。为此,明晰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鉴于此,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从静态和动态双重视角分析并实证检验三者关系及作用机理,从而为长江经济带政策制定和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1.1 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

环境规制作为社会规制的一种方式,是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环境标准或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的直接或间接调节,其同时兼顾环境质量改善与经济增长。绿色技术进步是指能够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不断发展完善、迭代以及替代旧技术的过程。国外研究较早指出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成本效应[5]和创新补偿[4]双重效应。其中,成本效应的作用机理是环境规制导致污染治理成本增加,对生产资金形成挤出,进而减少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抑制绿色技术进步。创新补偿效应的作用机理是环境规制通过促进企业绿色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改善,最终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当前学者们普遍验证了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甚至是主导性作用,并指出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作用在发展中国家更显著[6]

近年来,随着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之间现实问题的突显,较多学者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指出二者关系取决于成本与创新补偿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结果,因此可能出现促进、先抑制后促进以及抑制3种结果。具体而言,一是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强制性环境规制倒逼企业进行绿色技术革新或是基于市场型环境规制激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研发[7-9],进而促进绿色技术进步,这从实证角度证明了波特假说。二是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如较多学者研究指出,两者间呈现“U”型关系,即短期内环境规制抑制绿色技术进步,长期内环境规制会促进绿色技术进步[10-12]。该类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波特假说,证实了波特假说的动态性。三是环境规制会抑制绿色技术进步,并且导致污染转移。这些研究主要从新古典理论的“遵循成本”视角展开实证检验[13-15]

1.2 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

环境规制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在控制环境污染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发展,最终服务于经济增长,尤其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经济增长。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及作用过程比较复杂,这是因为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环境规制可能产生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期望产出,也可能产生不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非期望产出。总体而言,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环境成本和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一是环境规制将通过挤占投资的挤出效应,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形成环境负外部效应,进而对绿色经济发展直接产生抑制作用。二是环境规制促使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绿色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绿色技术进步,进而通过绿色技术进步间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当前,国内外关于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有3种观点:第一种认为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存在正向激励效应或者负向挤出效应,理论依据是波特假说和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合规成本说”。如Boyd等[16]通过对美国玻璃行业的实证研究指出,环境规制不仅没有降低企业生产率,反而切实降低了污染排放,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双赢;国内学者陶静等[17]、史贝贝等[18]的研究也指出,单独的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激励效应。而Rassier & Eamhart[19]以美国化学行业为例,研究指出,高强度的环境规制会使企业利润下降,对生产力增长有负面影响;雷明等[20]也指出,环境规制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抑制效应。第二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且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呈“U”型关系,即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先抑制后促进[21-23]。第三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间接关系,即环境规制一般通过绿色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外商直接投资3种传导机制影响绿色经济发展,具体呈现何种影响要视具体情况分析,较多学者指出这种间接影响一般存在门槛效应,因此其关系是不确定的[24-25]

1.3 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

新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提升效率的决定性动力,学术界已经就此达成共识。如Rome[26]认为,因知识和技术引致的技术进步溢出效应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内生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Lucas[27]认为,由人力资本溢出导致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与传统的技术进步相比,绿色技术进步更加强调环境友好型、清洁生产型、资源节约型技术扩散,旨在促进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经济发展。其作用机理为通过改进绿色生产工具、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绿色生产标准等促使企业主动或被动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通过绿色技术进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从理论上而言,绿色技术进步长期将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但现实中由于绿色技术进步的成本高、周期长、成果转化难等原因,绿色技术进步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不一致性。国内外学者从微观层面对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得出截然不同的研究结论。一是绿色技术进步能显著提升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和竞争优势培育[28-30];二是短期内绿色技术进步将以成本形式存在,会对企业核心业务产生资源挤出效应,进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和绿色经济发展相悖[31-32];三是绿色技术进步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分工水平、技术创新形式、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表现出不同的间接影响效应[33-34]

基于以上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可知,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两两关系的分析,或将绿色技术进步作为中介变量分析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及传导机制,并预设其间的作用机制,但是忽视了不易观测的个体异质性。为此,本文拟从三方面进行拓展:①构建新的分析框架,借助PVAR模型,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内,将三者均视为内生变量。该方法无需事先提出研究假设和设置自变量、因变量,可通过模型直接验证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控制由于空间变化导致的不易观测的个体效应及时间效应,有助于清晰刻画各种冲击形成的传导机制以及观测对变量产生影响的随机扰动项的相对重要性;②拓展指标选择,在环境规制指标中设置了关联指标以考察其间接作用效果,在绿色技术进步指标测算中考虑到绿色偏向与区域整体性,采用绿色专利数与地区专利授权总数的比值衡量,以更加精准和便于比较,在绿色经济发展测算方面使用考虑环境效率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合理建构了非期望产出指标;③突破了单一向度和静态研究局限,对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及作用机理从双向和动态视角出发,进行两两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双向检验和动态脉冲响应分析,以清晰地展示短期与长期关系走向及影响程度。

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2.1 模型建构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长江经济带十一省市环境规制、绿色技术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的演化特征,以更准确地了解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效果。PVAR模型中需要采用的面板数据包含多维度,综合考虑到个体固定效应与时间效应,采用连续面板数据分析变量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同时,由于存在大量截面数据,继承了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优点,其结果预测的可靠性大大提升。PVAR模型设定如下:

(1)

其中,Yit为内生变量,包括环境规制(eri)、绿色技术(gti)与绿色经济(ged),it分别为区域与时间,j为滞后期,δt表示时间效应,γi表示个体效应,εit表示不包含时间与个体效应的随机误差。

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2.2.1 环境规制指数指标构建(eri)

当前,在测算环境规制指数时常常从污染排放或环保投入方面切入,如采用污染排放强度或污染治理投入等单个指标测度环境规制强度,由于单一指标往往聚焦于环境规制的某个方面,容易造成偏差,影响研究结论的客观性,本文参考李虹、邹庆[35]的做法,采用综合指数法量化环境规制强度,从污染排放和环保投入两方面综合考量环境规制的直接效果,并创新性设置关联指标以衡量环境规制的间接效果。环境规制的直接影响效果表现为三废污染物排放情况,借鉴沈坤荣等[14]的做法,在污染物排放上选取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作为污染物排放衡量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创新,选取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环保人力投入衡量各省市环境规制力度。环境规制的政策效果不仅表现在污染物排放与资源投入上,还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间接成效上,因此选用人均GDP反映环境规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选用单位能耗GDP反映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选用人工造林面积反映生态环境修复程度,选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及综合利用率反映环保技术使用情况。指标确定后,使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具体指标及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环境规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Tab.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层次指标单位类型权重污染物排放 废水亿吨-0.110二氧化硫万吨-0.140固体废弃物万吨-0.136环保投入资源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亿元+0.115环保人力投入万人+0.087关联 指标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万吨+0.068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0.053人均GDP元+0.115GDP/能源消费量亿元/万吨+0.122当年人工造林面积千公顷+0.053

环境规制指标数据处理及计算过程如下:

(1)数据平移化处理。为了避免求熵值时取对数无意义,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移化处理,公式如下:

(2)

(2)指标权重计算。

(3)

(3)指标熵值计算。

(4)

其中,k>0,ln为自然对数,k与样本数n有关,一般令k=1/ln(n)。

(4)差异系数。

gj=1-ej

(5)

(5)权重数计算。

(6)

(6)综合得分计算。

(7)

2.2.2 绿色技术进步指数指标构建(gti)

为充分展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绿色技术进步当期发展情况,借鉴齐邵洲等[36]的研究方法,选用绿色专利授权量与专利授权总量的比值表征绿色技术进步情况。未单独使用绿色专利授权量表征各省市绿色技术发展情况,是因为在科技创新较为发达的省市,其绿色专利授权量可能较多,但是相对该地的发明专利授权总量来说比重较小,因此不能客观反映该地绿色技术发展情况。上述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绿色技术进步的衡量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行业绿色技术专利数与专利授权总数的比值,既避免了依靠数据测算技术进步的误差,以及单纯选取某行业数据导致的选择性偏误问题,也考虑到区域间专利授权总量存在的差距,避免了策略性专利带来的偏差问题。绿色技术进步指标计算方式为gti=n/m,其中,n为绿色专利授权量,m为专利授权量。

2.2.3 绿色经济指数指标构建(ged)

本文借鉴胡琰欣等[37]、李勇刚等[38]的方法,使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绿色经济效率,以反映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在指标构建上考虑到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使用包含环境因素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绿色经济发展情况。投入指标选取劳动力、资本、技术、能源等常用指标,期望产出为GDP。同时,考虑到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负外部效应,选取废水、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排放表征非期望产出。具体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Tab.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单位投入指标 劳动力从业人员数(万人)资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技术专利申请授权量(项)能源煤炭消费总量(万吨)期望产出指标 GDP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非期望产出指标废水废水排放量(亿吨)二氧化硫废气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生产量(万吨)

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使用超效率SBM模型,相比一般的径向DEA模型(径向BCC/CCR),该模型将松弛度纳入并对所有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和排序。在超效率SBM模型中,假设有n个被评价的决策单元,记为DMUj(j=1,2,…,n),每个决策单元有m个投入与q个产出,第k个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分别记为xik(i=1,2,…,m)与yrk(r=1,2,…,q),ρ表示效率值。当ρ≥1时,说明被评价决策单元有效。λ表示权重向量;Si-表示剩余变量,Sr+表示松弛变量,具体公式如下:

(8)

(9)

2.3 数据来源

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9年环境规制、绿色技术与绿色经济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计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由于数据的时间跨度较大,在实证计算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以缓解数据波动幅度偏大的情况。之所以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作为案例城市,一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是其经济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近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的加强,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问题备受关注,亟需厘清三者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二是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样本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基于数据可获性、完整性及可比性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各省级行政区划为研究单元。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通过建构P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建模前,首先对研究采集的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防止出现伪回归现象,确保模型精度;其次,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判定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影响关系;然后,利用系统GMM估计变量间的回归结果,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内生变量对单位变化产生的影响;最后,运用方差分解研究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率。

3.1 平稳性检验与滞后阶数确定

本文使用LLC检验、IPS检验、Fisher-ADF检验3种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lneri、lngti、lnged均通过LLC检验、IPS检验、Fisher-ADF检验,因此为平稳序列,可进行PVAR模型估计。同时,根据AIC准则、HQIC准则与SBIC准则,确定模型的最佳滞后期为1。

表3 单位根检验结果
Tab.3 Results of unit root test

变量 LLC检验 IPS检验 Fisher-ADF检验 平稳性lneri-6.334(0.000)-3.959(0.000)-3.793(0.001) 平稳lngti-5.150(0.000)-3.498(0.000)-1.741(0.041) 平稳lnged-10.924(0.000)-7.062(0.000)-3.415(0.001) 平稳

表4 PVAR模型最佳滞后期
Tab.4 Optimal lag period for PVAR model

AICHQICSBIC1-0.4660.404*-0.113*2-0.4380.6750.0143-0.5400.846 70.023 54-0.561 9*1.1320.012 55-0.5111.5330.031 6

3.2 面板向量自回归分析

使用系统GMM法进行估计,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根据结果可知,在环境规制方程中,绿色技术进步滞后一期的估计系数在5%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在滞后一期内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具有正向作用,即短期内绿色技术进步能促进环境规制;绿色经济发展滞后一期的估计系数虽然为正,但是对环境规制的作用不显著,说明短期内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的作用不强。在绿色技术进步方程中,除绿色技术进步滞后一期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外,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滞后一期的估计系数都不显著,表明短期内绿色技术进步不能促进环境规制和绿色经济发展。在绿色经济方程中,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表明短期内环境规制不能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技术滞后一期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绿色技术进步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表5 参数估计结果
Tab.5 Results of parameter estimation results

变量L.lneriL.lngtiL.lngedlneri0.7410.2630.0340.000***0.023**0.565lngti0.0040.904-0.054 30.9750.000***0.622lnged0.0700.3240.1030.5030.063*0.236

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深入研究三者间是否具有稳定的因果关系,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由结果可知,在10%的显著水平下环境规制是绿色技术的格兰杰原因;在5%的显著水平下环境规制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环境规制是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该因果关系较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随着环境规制水平提升,其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渐显现。

表6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Tab.6 Results of Granger causality test

变量 因果关系 Chi2Prob>chi2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不是环境规制的因5.4660.362绿色经济发展不是环境规制的因6.0320.303两者联合起来不是环境规制的因13.0160.223绿色技术进步环境规制不是绿色技术进步的因15.0200.010绿色经济发展不是绿色技术进步的因33.7400.587两者联合起来不是环境规制的因33.3380.000绿色经济发展环境规制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因13.1780.022绿色技术进步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因3.8590.570两者联合起来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因16.6170.083

3.4 脉冲响应分析

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某变量对其它变量动态冲击的反应,样本数据结构为10期滞后,结果如图1所示。具体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环境规制(lneri)受自身冲击的影响较大,说明自我强化效应显著。当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lngti)产生冲击后,该作用始终为正并逐渐趋于0,说明环境规制会促进绿色技术进步。当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发展(lnged)产生冲击后,其作用在第一期达到最大值并缓慢下降,在第十期趋近于0,说明环境规制会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2)当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产生冲击后,该作用在第一期最大而后整体呈下降趋势并趋于平稳收敛,说明绿色技术进步会促进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对自身的冲击在前六期内迅速下降,在第十期逐渐收敛于0,说明绿色技术进步对自身具有较显著的强化作用。当绿色技术进步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冲击后,该作用在前四期为负,在第五期开始转为正向冲击并平稳收敛、无限趋近于0,说明绿色技术进步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短期抑制作用和长期促进作用。

(3)当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产生冲击后,该作用在第一期最大而后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绿色经济发展长期对环境规制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当绿色经济发展对绿色技术进步产生冲击后,该作用在第一期最大而后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绿色经济发展会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从绿色经济发展对自身的脉冲响应来看,其作用整体呈现平稳收敛态势,在第一期为正且达到最大值,第二期转为负向冲击,而后平稳上升并趋近于0,说明绿色经济发展的自我强化效应较显著,发展环境健康与否深刻影响其自身发展。

图1 脉冲响应结果
Fig.1 Impulse response plot

3.5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可以说明PVAR模型内生变量变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模型各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率,有助于清晰描述变量间的解释程度,结果如表7所示。具体为:

(1)在环境规制方程中,环境规制对自身的方差解释度很高,始终保持在80%以上;而绿色技术进步的方差贡献率在第十期最高,为18.7%;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的解释度保持在1%左右,反映出环境规制具有高度的自我强化效应,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的强化作用会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显著。

(2)在绿色技术进步方程中,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对绿色技术进步的方差贡献率较低,但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解释力逐渐增强,绿色技术进步对自身的方差解释度较高,一直保持在85%以上,表明绿色技术进步主要受自身影响,随着环境规制水平提升逐渐显现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而绿色经济发展对绿色技术进步的驱动力尚未发挥。

(3)在绿色经济发展方程中,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方差贡献率较低,而绿色经济发展对自身的方差解释度较高,一直保持在70%以上,表明绿色经济发展受自身影响较大,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并将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表7 方差分解结果
Tab.7 Results of variance decomposition

变量变量贡献率Slnerilngtilngedlneri11.0000.0000.00020.9750.0160.00830.9420.4470.01140.9090.0800.01150.8800.1090..01160.8570.1330.01170.8380.1520.01080.8230.1670.01090.8120.1780.010100.8030.1870.010lngti10.0540.9460.00020.0660.9340.00030.0780.9220.00040.0880.9110.00050.0980.9020.00060.1060.8940.00070.1120.8880.00080.1170.8820.00090.1210.8780.000100.1250.8750.000lnged10.0630.0000.93720.0760.0660.85830.0840.1080.80840.0910.1310.77850.0970.1440.75960.1020.1510.74770.1060.1560.73880.1090.1600.73190.1120.1620.726100.1140.1640.722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滞后期下相互影响也不同,但是长期内三者会逐渐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结论具体如下:

(1)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规制是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充分说明在长江经济带内实施严格的环境规制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成效显著的。

(2)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短期抑制与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且作用显著。这充分反映出绿色技术进步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是该效应发挥需要一个过程。

(3)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对两者的作用较小,尚有提升空间。

4.2 对策

根据长江经济带11省市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三方面对策。

(1)建立健全环境规制体系,注重差异性作用。研究表明,环境规制能长期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为长江经济带实施环境规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此,一是要从立法、执法、监督等环节全方位推进环境规制,有效保证环境规制落实到位;二是探索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的差异化使用,今后,要不断完善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性、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的组合化使用,避免单纯依靠政府强制性措施,而是更多通过市场激励引导企业主动采取有利于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规制手段。

(2)鼓励发展绿色技术,释放绿色技术进步动力。研究表明,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和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期促进作用,且影响显著。为此,要运用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及绿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畅通绿色技术进步作用渠道,打通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和扩散的难点堵点,加大物资投入、强化人才支持、完善政策体系等,切实构筑起政府、企业、社会等关心和支持绿色技术发展的有利环境,切实发挥绿色技术进步的内生动力作用。

(3)深化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健全互动协同机制。研究表明,长期内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之间将形成良性互动机制,这是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一是要树立长远发展眼光,理顺并畅通机制,致力于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长期发展;二是加强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协同联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在政策制定、技术推广、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推进上下游各省市在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协同联动,共同促进区域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WILCOXEN J P J.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U.S. economic growth[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0, 21(2):314-340.

[2] BARBERA A J,MCCONNELL V D.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industry productivity: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0, 18(1):50-65.

[3] WALLEY N, WHITEHEAD B. It's not easy being gree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4, 72(3):46-51.

[4] PORTER M E,LINDE C.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5,9(4):97-118.

[5] JAFFE A B, STAVINS R N. Dynamic incentive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the effects of alternative policy instruments on technology diffusion-science direc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5, 29(3):43-63.

[6] MOHR R D. Technical change, external economies, and the porter hypothesi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2002,43(1):158-168.

[7] DU K,CHENG Y,YAO X.Environmental regulation,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the road to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ities[J]. Energy Economics, 2021, 98:105247.

[8] 孔繁彬,原毅军.环境规制、环境研发与绿色技术进步[J].运筹与管理,2019,28(2):98-105.

[9] 王娟茹,张渝.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J].科学学研究,2018,36(2):352-360.

[10] 姚小剑,何珊,杨光磊.强度维度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8,34(6):78-82.

[11] 陈超凡,韩晶,毛渊龙.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与中国工业绿色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非线性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0(3):65-80.

[12] 高志刚,尤济红.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31(6):111-123.

[13] 张海玲.技术距离、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62(2):147-156.

[14] 沈坤荣,金刚,方娴.环境规制引起了污染就近转移吗[J].经济研究,2017,52(5):44-59.

[15] 李胜兰,申晨,林沛娜.环境规制与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14,30(6):88-96.

[16] BOYD G A,PANG J X. Estimating the linkage between energy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J]. Energy Policy,2000,28(5):289-296.

[17] 陶静,胡雪萍.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6):85-96.

[18] 史贝贝,冯晨,张妍,等.环境规制红利的边际递增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7,35(12):40-58.

[19] RASSIER D G,EAMHART. The effect of clean water regulation on profitability :testing on porter hypothesis[J].Land Economics,2010,86(2):329-344.

[20] 雷明,虞晓雯.资本跨期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效率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33(11):5-17.

[21] SHUAI S,FAN Z.Modeling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n regional green economy efficiency of china: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uper efficiency DEA-Tobit mode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0,261(1):110-227.

[22] 李毅,胡宗义,何冰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效应分析[J].中国软科学,2020,35(9):26-38.

[23] 张小筠,刘戒骄,李斌.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绿色发展[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5(5):48-57.

[24] 范丹,孙晓婷.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6):105-115.

[25] 李斌,彭星.环境规制工具的空间异质效应研究——基于政府职能转变视角的空间计量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12(6):38-47.

[26] ROME P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u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5):1002-1037.

[27] LUCAS 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3-42.

[28] 关海玲,武祯妮.地方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变动[J].经济问题,2020,42(2):118-129.

[29] 马大来,杨光明.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中国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3):13-28.

[30] 尹传斌,蒋奇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下的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7,38(3):155-161.

[31] WANG H, WEI W. Coordina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CO2 mitigation: the optimal levels for OECD countries & emerging economies[J]. Energy Economics, 2019,87:104510.

[32] 李大元,孙妍,杨广.企业环境效益、能源效率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5,27(5):29-37.

[33] 徐薛飞,王丽丽,陈尚.不同技术创新形式在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增长关系中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19):68-76.

[34] 彭文斌,文泽宙.绿色创新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江汉论坛,2019,62(9):36-43.

[35] 李虹,邹庆.环境规制、资源禀赋与城市产业转型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分析[J].经济研究,2018,53(11):182-198.

[36] 齐绍洲,林屾,崔静波.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8,53(12):129-143.

[37] 胡琰欣,屈小娥,李依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管理,2019,41(6):5-21.

[38] 李勇刚.中国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经济发展影响机制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1,32(3):30-37,46.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