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演进对比分析:理论回溯、热点发掘与整合展望

王高峰,杨浩东,汪 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6)

摘 要:创新生态系统已逐渐成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的重点关注领域和热点话题,但鲜见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的对比研究。借助科学计量方法,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主题进行系统分析,探析国内外研究主题及知识基础异同点。结果发现:国外对于开放式创新、服务创新涉及较多,而国内较侧重于协同创新,创新创业成为中外共同关注主题。此外,中外同时关注创业、知识生态构建,相较于国外注重对商业、平台、服务生态的研究,国内较倾向于信息、产业、技术生态构建。进一步,对相关创新范式及生态系统类型词进行系统梳理,明晰相关概念间关系,构建主题分布框架,揭示未来研究方向与思路。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式创新;服务创新;知识生态;创新创业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Research Domestic and Overseas: Theoretical Retrospection, Hot Spot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Prospect

Wang Gaofeng,Yang Haodong,Wang Che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Abstract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key focus area and hot topic for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but there are few domestic and foreign comparative analyses in existing research.With the help of scientific measurement method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topics of innovative ecosystem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y and similarity of research topics and knowledge base at home and abroad.It is found that foreign countries are involved in open innova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while domestic ones focus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have become the common concern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In addition, China and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entrepreneurship, knowledg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compared with foreign research on business, platform, service ecology, domestic more inclined to informa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Further, the relevant innovation paradigm and ecosystem type words are systematically comb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the thematic distribution framework diagram is constructed to try to reveal the possible research ideas and directio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Innovation Ecosystem; Open Innovation; Service Innovation; Knowledge Ecolog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DOI10.6049/kjjbydc.202008014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091.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1)04-0151-10

收稿日期:2020-08-06

修回日期:2020-12-18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AHSKY2017D1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文科基金项目(YD2110002014)

作者简介:王高峰(1983—),男,江苏沭阳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杨浩东(1998—),男,安徽蚌埠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汪琛(1996—),男,安徽合肥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与社会。本文通讯作者:汪琛。

0 引言

21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产品迭代速度持续加快,个性化需求增加了创新难度,组织资源与能力有限性阻滞了组织创新活力,价值创造逐步转向多元群体协作模式[1],创新范式正由机械式创新系统向有机式创新生态系统转变。构建切实有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对创新范式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2004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发布《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体系、信息技术制造和竞争力》和《维护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美国科学和工程能力之实力》两份报告,明确表示美国繁荣与领先得益于一个精心设计的创新生态系统。日本、欧盟也于2006年和2010年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强调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我国也在加速推进和布局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生态体系。理论层面,学界多将创新生态系统视作第三代创新范式,其演进可回溯至20世纪初的线性创新[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复杂科学的兴起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变,创新过程的复杂本质日渐显现,创新系统理论取代线性创新范式,研究范围拓展至国家、区域、企业等多层次视角。另外,也有突破区位限制的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改变了以企业为单核心的研究模式,转向以用户、顾客为导向的开放式创新。同时,社会系统中各要素越发相互依赖,不同行动者间交互作用不断增强,使得系统呈现出动态演化的结构性特征,生态思想被引入创新研究。部分学者基于生态视角探究创新理论发展本质。1935年,Tansley[3]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随后,Hannan等[4]著作的《组织生态学》一书将组织研究转向种群层次,以整体视角揭示组织及社会变革规律。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末,凡勃伦就已发现制度具有历史传递的生态特征,演化经济学开拓者纳尔逊和温特皆以达尔文主义作为其隐喻类比的基础[5]。整体上,无论是理论视角迁移,还是学科方法借鉴,皆表明生态化转向已逐步成为创新范式研究的主流趋势。

简言之,创新生态系统可被理解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新范式不断更替演进、生态隐喻思想与哲学观点相互交织,从而聚合形成的一种新型创新研究范式。已有研究大致分为3类:一是对先前文献进行回顾与分类评述,在探讨理论演进与知识本原的基础上,对创新生态系统概念、主体、功能、治理等进行理论阐释与完善[6-8]。如曾国屏等[6]在回顾创新范式演进历程后,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内涵与边界暂无统一界定。随后,针对曾国屏指出的层次多样性,赵放[8]从多重视角进行整合,把微、中、宏观各层面要素纳入一个“重心—外围”分析框架;二是立足于创新生态理论,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9-10]。如Adner等[9]以半导体光刻行业为背景,阐述核心企业在生态系统中面临的风险挑战;三是部分学者基于创新生态理论,实施多层面测度检验。如柳卸林等[11]基于创新生态背景,探讨不同生态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刘兰剑等[12]从创新政策视角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发展实施综合测度。

虽然已有研究成果颇丰,但鲜见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进行系统性国内外对比分析,国内外发展模式不同,创新演进模式势必存在一定差异,且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理解与核心概念界定模糊不清。鉴于此,本文对近20年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文献进行梳理,从创新范式与生态系统类型双重视角出发,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热点和前沿进行归纳总结,可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完善与政策实践提供借鉴。

1 方法选取与数据来源

1.1 方法选取

借助Citespace & VOSviewer软件,对近20年来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创新生态系统领域主题热点、理论基础及知识演进路径,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1.2 数据获取

本文数据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6月26日。外文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Innovati* Ecosystem”为主题词,选择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s”,文献语言为“English”。考虑到文献质量与横向对比,进一步将范围限定为SSCI,在检索结果的基础上排除“environmental Sciences”及其它相关类别,最终得到1 590篇文献。中文数据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限定篇名(词)或关键词为“生态系统”,发文年代设置为2000-2020年,共得到2 734篇相关文献。由于操作受限且考虑到计量数据获取应优先考虑查全率,检索结果暂不精炼,分析时再进行人工筛选。

2 研究热度与主题对比

2.1 发文量

一定时期内,文献发表数量能够反映该研究主题的受关注程度。因此,本文统计20年间国内外以创新生态系统为主题的文献,以便了解该领域整体研究趋势。如图1所示,国外实际发文量曲线和模型于2000-2015年基本重合,即使后期拟合误差较大,考虑到模型自身存在一定误差,且在创新重要性日益凸显背景下,2013年以后国外实际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因此从大时间跨度看,趋势基本拟合。国内方面,曲线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早期文献大多集中于环境科学等领域,跨学科、多视角交融使发文量呈扁平化发展趋势。之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以及相关研讨会议、交流活动的举办,文献增幅有较大提升。2019年之前,虽然实际发文累计量高于拟合曲线,考虑到较为宽泛的检索标准,这也与实际情况相吻合。整体而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研究在经历初始阶段萌芽期后,皆步入文献快速增长阶段。

2.2 主题词

如图2、3所示,在国外研究中,创新、平台、商业生态系统等词频出现次数较多,而国内研究中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等词频出现次数较多。为进一步探析国内外不同时间段热点主题变化,参照图1发文量变化趋势,发现在不同时期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主题演化存在以下异同:①早期,国内外研究共同关注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国外较早将其引入创新研究中,并从产业竞争优势、资源异质性角度分析企业、组织发展战略。国内研究则较多关注商业、企业、产业生态等主题,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成为早期中文文献的主要特征词;②在此后的研究中,国外侧重于开放式创新与治理研究,在该模式下,组织边界变得模糊,不同创新主体相互连接形成创新网络,调配各方优势资源,实现组织绩效提升。此外,对社会、用户、服务等各种类型创新范式的研究相继涌现,国内在强化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主题研究的同时,还有对信息、知识生态等创新要素的探讨;③近年来,国内外多围绕创业、企业家精神展开讨论,国内研究则更倾向于生态系统背景下的协同创新。

图1 国内外累计发文量统计

图2 国外关键词变化趋势

图3 国内关键词变化趋势

为进一步挖掘关键词,本文借鉴Gionvanni Dosii[13]的研究,对创新生态系统涉及的创新主题词按照是否隶属于相互冲突或对立的创新活动组合,将其划分为双元性和非双元性两种关系。

表1 国内外创新范式双元性隶属对比

隶属关系国外创新范式国内创新范式隶属双元创新范式Open Innovation(2016,63)协同创新(2016,20)Serviece Innovation(2016,23)Disruptive Innovation(2018,10)开放式创新(2017,5)Radical Innovation(2016,6)Collaborative Innovation(2015,3)自主创新(2011,5)隶属非双元创新范式Social Innovation(2016,11)User Innovation(2016,4)知识创新(2011,5)Responsible Innovation(2017,3)

注:括号内代表创新词的平均发表年份及出现频率

由表1可见,国外研究集中于开放式创新。起初,研究侧重于企业层面,信息、知识等创新要素也仅局限于流入或流出的单向模式,此后,随着理论延伸至非商业领域,核心主体扩展至高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与开放创新类似,虽然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过程存在明显的宏观指引,但国外研究较多集中在产业、企业战略等层面[14],创新生态系统与企业、区域、国家创新系统并列,被视作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延伸[15],从而聚合形成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国内研究则强调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建构,即基于生态逻辑,将开放性视为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之一[8],物种与环境要素的改变推动主体之间与外界环境协同交互,进而实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相较于传统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主体间的紧密关联推动创新效率提升,共享技术模式与用户创新、价值共创理念持续深化,研发专业化与市场规模化程度提高。总之,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研究、开发和应用三大群落均衡协同,而开放式创新更注重创新主体、要素、环境间的开放特征。一定程度上,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不同创新主体协同共享,是创新生态建设与开放式创新理论发展的共同目标。

对比来看,协同创新已成为国内重点研究方向,其可以理解为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模式,该模式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在多元主体间协同互动,以实现系统非线性效用,进而达到更高层次的价值创造(杨林等,2015)。

首先,协同创新是对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深化与发展(杨林等,2015)。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当外界条件变化到一定阈值时,非平衡态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出现自组织现象,使系统由无序态转变为具有稳定结构的有序态,而系统本身的开放性是实现该过程的前提。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系统内部包含不同生命个体、种群和群落,不同生命单元间竞合共生需要外部能量支持;相应地,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同创新主体通过开放共享,使信息、知识、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循环交互;其次,与单创新主体相比,基于创新生态的协同创新侧重于多种创新主体间整体协作,即开放式创新以单个企业或产业战略管理作为目标指向,而协同创新或宏观层面创新则趋向于制定区域、国家层面发展规划。因此,相比于单利益主体的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从整体利益出发,更关注不同创新主体间诉求的协调共议,这也与创新生态需要有目的、有导向性的构建相契合,无论是宏观层面上的国家、区域、产业,还是微观层面上的企业,生态系统构建皆需从整体视角进行政策指引;再次,虽然不同创新理论范式间呈现交融态势,但创新生态系统作为第三代创新范式,相比已有创新理论,更突出共生演化、自组织的动态特征,开放式、协同创新仅从静态截面视角研究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则更加强调各个要素相互依存、共生演化的动态特性,这种自组织、可持续性特征需要研究者对系统进行纵向审查。

国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多分布于开放式创新主题领域,且对破坏式创新、服务创新以及社会创新、用户创新、负责任创新等主题也有所涉及。

突破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作为双元对立创新范式,虽然在创新程度方面有质的不同,但皆遵循创新过程持续性。破坏式创新侧重于破坏性技术对现有市场的改变,强调技术建立在不同的原理之上。后发企业利用客户低端产品服务需求及成本优势,会给主导企业带来挑战。使用破坏性技术的企业进入市场并建立新生态系统后,将面临来自该生态系统内部(同质性技术原理)与其它生态系统(异质性技术原理)的竞合,加速生态系统萌发、成长与消亡。揭示两种创新范式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发生机制,可为认识生态系统发展全过程提供新视角。传统破坏式创新多集中于有形技术领域,数字经济时代凸显了无形创新的重要性,不同于以往将创新与服务创新进行差异化划分,服务主导逻辑以更加广泛的服务视角,认为产品只是提供服务的媒介工具[16]。一方面,这种逻辑弥合了消费者与生产者间对立的角色定位鸿沟,所有参与者都是其他参与者网络中的资源集成者,每个个体都是潜在的创新者和价值创造者。一般来说,单一用户很难实现完整的服务价值创造,因此用户创新常寻求其他个体,甚至通过组建团体、俱乐部等形式,讨论设计解决方案;或者企业通过提供工具或众包等方式,挖掘潜在创意,并在专家、管理层及创意提供方之间开展研讨,在实施层面进行磋商;另一方面,当服务主导逻辑导向从私人领域转向社会治理时,服务创新则延伸至致力于解决贫穷、饥饿、公平等问题的社会创新,基于生态理念的社会创新体现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行为者网络,拥有不受地理或行业边界限制的动态结构,旨在支持技术、过程、组织运作等形式发展与创新,从而解决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相互关联的众多复杂因素构成,不同利益主体拥有不同的需求指向,因此部门间需要相互协同,在有限资源约束下遵循共识价值观念,而负责任创新则提供了一个界定框架。同时,对这种复杂关系的调和亟需出台一套新制度和法律加以规范。

国内研究除侧重于协同创新主题外,对自主创新与知识创新等领域也有所涉及。创新生态系统背景下的自主创新更加强调基于开放式协同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通过主动努力获得主导性创新产权,并获取主要创新收益,从而能形成长期竞争优势的创新活动[17],其具有鲜明的主动性、主导性特征,通过已有的创新效益,将政治、经济价值反馈于创新主体,基于自主价值需求,持续推动主体间创新要素投入与共享。自主创新绝非“闭门造车”,随着创新链全球化的持续推进,即使原有系统内部最为封闭的原始创新在区域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间交互合作中,其知识产生、转移和应用也在同步推进,而合作绩效取决于知识增值效率高低,作为基础环节,知识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有助于推动不同主体之间开展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

3 相关理论知识基础对比

3.1 基础性文献

(1)国外方面,Adner[18]的《将你的创新策略与创新生态系统相匹配》引用频次最高(131次);其次是Gawer[19-20]的《产业平台与生态系统创新》、《整合技术平台不同的观点:走向一体化框架》,分别为83次和71次。《平台拥有者在互补市场的进入与创新:英特尔的例子》一文的中心度达到0.2,位居首位。Adner率先指出,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除面临传统自身项目管理风险外,还需应对与互补者协同产生的依赖风险及由价值链集成而产生的整合风险。其中,依赖风险通过互补创新延误概率叠加进行估计,而整合风险则通过周期延长进行评估,由此印证了创新生态系统中组件挑战(Component Challenges)有利于巩固行业领先者主导地位;相反,补充挑战(Complement Challenges)则为后进者追赶提供了时机。Gawer于2013年将生态系统平台划分为公司内部平台和行业平台两种;次年,围绕弥合平台创新与竞争两大主题,依据不同创新主体协作接口开放度,进一步将供应链平台作为内部与行业平台的过渡,展现了平台如何进行运作与演变。相比Adner侧重于风险与战略分析,Gawer则更关注平台构建与演进。Gomes等[21]于2018年明确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更加侧重于价值创造,认为Adner的《将你的创新策略与创新生态系统相匹配》和《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创造:技术相互依赖的结构在新技术产生中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两篇文章暗含了概念转折,也即研究主题开始从商业生态系统转向创新生态系统。

(2)国内文献中被引频次前3的文章分别是曾国屏等[6]的《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梅亮(2014)的《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和吕一博等[10]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基因——基于iOS、Android和Symbian的多案例研究》。虽然国内文献中心性普遍较低,但曾国屏、陈劲、梅亮的文献仍呈现出相对较高的中心性指数。早期,国内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等领域。2013年,曾国屏等[6]从硅谷的成功经验出发,从政策端阐述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历程,强调系统动态、自组织等特征,指出应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创新主体相互协同、创新要素科学配置、创新环境有力支撑的创新生态系统;次年,梅亮等(2014)指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起源于商业生态系统,进一步明晰了系统共生演化的核心特征及经济、战略、创新三大理论基础流派;吕一博等[11]以移动通讯产业三大终端操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得出创新生产与创新消费是推动生态系统成长的主导因素这一结论。另外,赵放等(2014)基于已有文献类型,将多重视角纳入中心-外围分析框架,在明确各维度主体构成及特征后,探讨不同层次间的交互作用,认为应注重创新、创业、知识生态系统间的融合,并提出政策制定应倾向于低层生态环境营造的建议。总之,当下有关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涉及特定背景下的系统构建、演进路径、驱动因素、运行机理及健康度绩效评价,范围涉及企业、高新区、省域、产业、国家等不同维度,方法以案例分析、比较分析为主。

3.2 知识基础差异

(1)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按照生态系统类型词,将文献主题划分为不同聚类模块进行分析,具体如下:①商业(企业)生态。商业(企业)生态系统源于将生态思想引入组织战略领域[1],当参与者难以依靠自身能力将产品或服务商业化时,商业生态系统能够帮助单个参与者实现价值获取。Iansiti & Levien从整体层面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由企业及其它对企业产品生产和流通产生影响的组织构成的松散网络,提出通过生产力、利基创造力、鲁棒性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Teece[22]从企业自身出发,认为企业绩效受外部环境与自身动态能力的双重影响,着重强调能力种类划分及其微观基础。总之,国外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从平台、网络及不同类型商业模式等角度对商业(企业)生态进行论述,内容多侧重于企业战略管理方向;②平台生态。这类研究大多围绕如何设计平台、如何成为平台领导者以及如何在生态系统中保持平衡与发展3个方面展开,而关于平台领导者如何与生态系统中其它组织合作共创价值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Gawer等[23]认为,平台进入者会挤压既有控制方的利润空间。在此基础上,针对平台领导者对平台的控制,Boudreau[24]根据外部创新者自由度由低到高排序,将其分为整合者平台、产品平台和双边平台3类平台商业模式。之后,Boudreau对不同模式进行实证考察,发现放弃平台控制权对设备开发增量效果的刺激小于允许平台访问这一开放程度。此外,企业战略与技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注重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双向发展是该类文献的另一个突出方向。Gawer等[19]从经济与工程双向视角阐述平台竞争与创新,探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提出推动组织及生态系统发展的路径;③服务生态。随着服务经济的兴起,传统产品设计思路逐渐被服务主导逻辑所取代。服务主导逻辑主要应用于营销与供应链管理领域,旨在提高组织为其他个体提供服务的能力。面对越来越多的无形创新产品,Lusch等[16]基于S-D逻辑构建服务创新研究框架,认为在服务生态背景下,完整的服务链条需要依赖多个组织实现。例如,买卖配送服务的完成不仅取决于配送员,还取决于店家出餐快慢、服务平台建设是否完备等因素。因此,市场运作及创新需要一整套制度的约束[25],相关研究比较侧重于组织内、组织间的对接运转。

(2)国内研究更倾向于信息、产业、技术等生态系统构建:①信息生态。现代化信息服务已成为科技可持续创新发展的支柱力量。在研究起步阶段,谢立虹[26]率先提出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自此学界开始关注信息生态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其中,蒋录全等[27]全面介绍了信息生态模型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为网络时代电子商务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马捷等[28]认为企业本身作为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其创新活动需要遵循信息生态演化规律,信息生态为技术创新提供主客体及环境支撑,二者相互作用、协同演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生态系统稳定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②技术生态。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区域及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来源。黄鲁成[29]借鉴信息生态运行机制,将生态思想引入区域技术创新研究,提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概念,并对其特征、发展机制进行了探析。在此之后,对系统健康度、适宜度的测度逐步展开。基于已有NIS(创新系统)理论,陈劲等[30]引入生态系统理论并形成E-NIS分析框架,从演化和优化两个方面构建国家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在技术生态背景下,生态系统中不同技术存在共生、相斥关系,技术间相互作用、技术生境变换对新技术与创新的涌现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技术生态研究多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为案例,探析支撑技术持续创新的生态框架;③产业生态。产业生态化基于环境保护与市场竞争的双重目而提出。当前,对产业生态的研究逐渐与创新、商业生态等理论相融合,研究重心多围绕高技术产业运行机制与耦合战略等展开,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研究范围扩展至电子商务等新兴生态领域。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创产业发展逐渐受到重视,有关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蔓延至文化等相关产业。随着国家《“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研究热点,而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也相继铺展开来[31]。当前,我国在积极寻求核心技术突破的同时,更应注重产业生态系统构建,一个动态发展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及优良的支持环境,更有利于创新不断涌现和创新效益持续增加。

3.3 知识基础相同点

国内外都有关于创业、知识等生态系统构建的知识基础性文献:①创业生态。创业生态系统是由个人、创业团队、公司及政府、高校等一系列支持组织构成的生态结构。初始研究基于经济集聚、知识溢出等理论,突出创业空间维度特点。如Spigel[32]指出创业生态系统具有文化、社会、物质等特性,补充了创业区位选择条件;Isenberg[33]系统论述了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九大原则,认为创业环境、行为、类型、绩效及创业公司在生态系统中面临的挑战是当前及未来重点研究方向。林嵩[34]早期以生态系统视角研究创业机制,提出创业活动遵循优胜劣汰原则,系统内部资源汇聚、价值交换、平衡调节3种机制分别在各自维度上推动创业生态系统发展;之后,项国鹏等[35]、蔡莉等[36]分别对创业生态系统理论发展进行回溯,前者在比较不同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后者则在明晰系统特征之后,从政府参与程度与网络集中度两个方面对系统进行定性划分;②知识生态。国外研究早期围绕知识与人力转移成本,从知识流动视角出发,认为知识与人力转移成本下降是集聚优势的主要来源,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价值如何可持续性地创造和输送。在概念界定上,Clarysee等[37]认为,知识和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创造过程各异,不同策略需要针对不同环境制定。国内方面,蔺楠等于2005年首次明确引介知识生态系统,通过阐述其动力学机制,对知识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功能、演化等内容进行了探索与补充;之后,贺团涛等[38]将创新范式引入知识生态系统,基于DICE模型,探讨知识创新生态系统运作模式。理论完善对于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如何将知识资产转化为竞争优势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内外关注焦点。

3.4 国内外理论基础异同点总结

本文发现,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理论知识基础存在较为明显的异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在类型词演进模块划分方面,国内外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国外对平台、服务生态、商业战略研究较为侧重;国内研究虽较多源于国外,但一般倾向于针对国内具体现状实现理论迁移,较多集中在对信息等要素的研究、应用、开发三大群落作用机制的探讨上;②在理论基础演化趋势方面,国内呈现出明显的时政特点,如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翼、雄安新区等战略区域,或是针对高新技术、文化等战略性产业,抑或是创新创业背景下的产学研对接;③研究方法上,总体来说,国内外皆以理论及案例分析为主。目前,国外研究多以具体行业、区域案例进行实证检验,而国内研究逐渐出现诸如生态系统适宜度、健康度等综合评价测度,在质性分析基础上,从不同学科角度运用宏微观数据进行量化检验的文献数量也呈现一定增长态势。

4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相关概念对比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知识基础存在大量交叉领域,对创新生态系统目前尚无明确界定[7],概念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性,同一个词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如部分学者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可以等同[21];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26]。缺乏理论一致性解释可能会加剧研究的模糊性,因此本文基于引文分析,进一步对与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的概念词进行比较,如表2所示。

通过对核心主体、构建目的及与创新生态系统的比较,呈现不同概念间的异同,可见尽管不同生态系统间存在一定重叠,但可按照类型词划分为9种生态系统类型,其既是构成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创新生态系统领域进一步研究的不同视角。

5 结语

5.1 研究结论

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理论、多种视角切入。本文通过对中外近20年发表的成果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对于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演进,整体来说,早期中外皆侧重于可持续发展、动态演化等主题,创新、平台、治理、绩效等相关研究较先出现于国外,国内则集中在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自主创新上。近期,国内外同时注重创业等相关主题。国外对开放式创新、服务创新的研究颇多,且范围涉及社会、用户、负责任创新,而国内较倾向于协同创新与知识创新。

(2)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类型词进行划分,国内外研究都比较注重创业生态系统和知识生态系统。国外研究对商业生态、平台生态、服务生态的影响关注较多;而国内研究则更多地关注对信息生态、产业生态及技术生态。

本文在明晰生态系统不同类型词概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中外研究特点,从创新范式与生态系统类型双重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主题框架,如图4所示。

5.2 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对比分析,结合创新发展现状,提出以下7个未来创新生态领域研究重点主题。

(1)加强生态化视域下的自主创新研究。自主创新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方面,中国科技发展应体现主动性与主导性,需要大力推动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建设与发展,创新主体发展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在解决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同时,推动社会创新、服务创新等非技术性创新发展,如研究制度、市场、文化与创新间的交互作用,从公共政策、社区生活、健康医疗等角度对社会、服务创新生态进行拓展;抑或者从微观层面,研究个体行为、社会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细化至具体案例或跨案例对比及整合分析。

表2 生态系统类型词对比

类型代表作者核心主体目的与创新生态系统的比较创新生态系统 Adner[9,18] 曾国屏[6]陈健[8]赵放(2014)微观:核心企业/组织中观:产业宏观:国家/跨国利益及非利益群体通过价值共创提升企业、产业、国家或区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商业生态系统Moore[1]基石公司通过价值网络中互补性协作实现价值捕获/价值创造,提升企业及系统竞争力相比创新生态系统则更倾向于价值捕获,商业生态系统侧重于企业运作、战略、商业模式,虽然与中、微观层面上的创新生态系统有一定重叠,但对政府、高校等其它创新主体及环境因素的考虑较少创业生态系统Spigel[32]Isenberg[33] 林嵩[34]创业公司培育企业家精神、创造创业氛围、促进初创企业成长与微观层面上的创新生态系统类似,但前者以初创企业为中心、后者以创新企业为中心平台生态系统 Gawer[19-20]平台及平台拥有者鼓励互补发明、利用间接网络效应使平台更具有价值平台构建是微观层面创新生态系统内组织间协调的手段之一技术生态系统黄鲁成[29]技术/技术公司/科研组织技术创新与生产力良性循环技术创新是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方式之一,技术生态系统以技术视角研究技术与技术、技术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产业生态系统李晓华[39]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产业通过产业体系中各产业间协同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产业效用最大化与中观层面创新生态系统类似,研究产业间、产业与环境演化发展服务生态系统Lusch[16]服务交换参与者及共同遵循的制度通过服务交换及资源整合促进服务创新,实现价值共创相比创新生态系统产品主导逻辑,倾向于服务主导逻辑,强调制度约束信息生态系统蒋录全[27]马捷[28]信息与信息人促进信息良性流转,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离不开信息生态稳定,两者存在隶属关系知识生态系统Clarysee[37]贺团涛[38]高校、科研机构、研发部门(企业)促进知识生产、传播,提高创新、生产效率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离不开知识生产与传播,两者存在隶属关系

图4 创新生态系统主题框架

(2)注重产业、商业生态共建。相比于单个技术、模式创新,一个稳定发展的产业生态可为区域乃至国家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当今产业生态内部不仅局限于产业链上下游,更是涉及互补及竞争企业,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的关系同样影响生态系统构建。未来可从宏观环境、微观主体行为方面多角度分析系统演化机理,将产学研、多重螺旋、协同创新等理论置于中国特有情境下进行整合研究。例如,明晰核心、非核心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定位及作用,或者探究上下游产业技术断层与整合风险,亦可从不同学科视角对产业生态动态性、稳定性、健康度等特征进行定义和测度。

(3)在开放式背景下,应对国内外风险冲击。虽然创新、贸易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但受到政治、公共卫生等因素的影响,其强度必将出现波动。因此,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需拉动型经济转变,致力于国内创新生态构建,促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在疫情常态化局势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我国企业向国际价值链高端攀升,积极助推全球经济复苏,促进国际创新生态良性运转,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因此,未来研究可涉及跨区域、跨国协同合作案例,如“一带一路”创新生态合作发展机制,或者疫情后全球产业链重构及创新生态新动向。

(4)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因此应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注重信息、知识等要素的生态系统构建,深入探析不同主体间要素流通、不同要素间相互转化、要素与创新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探究诸如信息与知识转化新机制、互联网、通信技术在促进信息、知识生态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模式和新问题及其对组织绩效创新生态发展的现实影响等内容,促使信息与知识良性循环,激发创新活力。特别地,创新人才既是创新要素之一,又是信息、知识传递的载体,相关研究可从科研、创新人才角度解构创新生态系统,如探究人才共享模式的可行性。

(5)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模式。首先,扶持具有发展应用前景的大型平台企业;其次,鼓励“以大带小”,寻求具有弹性与演化特征的平台架构,通过各种治理举措,构建公平竞争、协同发展的企业生态环境,支持“中国品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打造更多孵化器、加速器等组织,通过先资本注入、再技术指导的方式,给予更多创业公司扶持与激励;再次,针对地区资源禀赋与已有产业,因地制宜地培育符合发展优势的小微企业,改善创新创业环境,避免众创空间成为“二房东”及政府“竹篮打水一场空”,同时避免当地精心孵化的企业被挖走。

(6)打造治理体系,营造创新环境。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探索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及法律体系。一方面,从行政和司法层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相关研究可从知识产权对生态系统创新要素流动、主体结构变化的影响等角度切入;另一方面,随着创新过程、科技发展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且利益相关者增多,潜在风险也会影响生态系统乃至人类社会长久发展。因此,应从发展方向、技术应用等多个环节设立科技风险防范机制,探究负责任创新理论下生态系统多主体联动机制,出台创新责任共同体可行性方案。

(7)在巩固与完善现有理论过程中,许多学者提出要更多以生态学视角解构创新生态系统,但同时也需要避免对生态思想的过度或盲目使用,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存在共同点的同时也存在本质差异,创新主体互动是“人”行为的外化,而这种行为的目的性并不能完全等价于自然生态发展的因果性,模糊类比可能会过度强调市场等因素的作用,因此需要辩证看待生态思想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MOORE J F.Predators and prey: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71(3):75-86.

[2] 刘雪芹,张贵.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驱动的本质探源与范式转换[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20):1-6.

[3] TANSLEY A G.The use and abuse of vegetational concepts and terms[J].Ecology, 1935, 16(3):284-307.

[4] HANNAN M T, FREEMAN J H.Organizational ecology[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5] 黄阳华.战后发展经济学的三次范式转换:兼论构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经济学[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11(2):109-136.

[6] 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31(1):4-12.

[7] 樊霞,贾建林,孟洋仪.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发展与演化分析[J].管理学报, 2018, 15(1):151-158.

[8] 陈健,高太山,柳卸林,等.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理论基础与治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7):153-160.

[9] ADNER R,KAPOOR R.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3):306-333.

[10] 吕一博,蓝清,韩少杰.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基因:基于iOS、Android和Symbian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33(5):148-160.

[11] 柳卸林,马雪梅,高雨辰,等.企业创新生态战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8):102-115.

[12] 刘兰剑,项丽琳,夏青.基于创新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评估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5):1-9.

[13] DOSI G.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J].Research Policy, 1982, 11(3):147-162.

[14] BOUDREAU K J, LAKHANI K R.How to manage outside innovation[J].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9, 50(4):69-76.

[15] WESTJ,SALTER A,VANHAVERBEKE W,et al.Open innovation:the next decade[J].Research Policy,2014,43(5):805-811.

[16] LUSCH R F, TUCSON U O A,NAMBISAN S,et al.Service innovation:a service-dominant logic perspective[J].MIS Quarterly,2015,39(1):155-175.

[17] 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21(6):60-66.

[18] 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4):98-107.

[19] GAWER A,CUSUMANO M A.Industry platforms and ecosystem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1(3):417-433.

[20] GAWER A.Bridging differing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ical platforms: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J].Research Policy,2014,43(7):1239-1249.

[21] GOMES L A D V,FACIN A L F,SALERNO M S,et al.Unpacking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Evolution,gaps and trend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8,136:30-48.

[22] TEECE D 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1350.

[23] GAWER A,HENDERSON R.Platform owner entry and innovation in complementary markets:evidence fromintel[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07,16(1):1-34.

[24] BOUDREAU K.Open platform strategies and innovation:granting access vs.devolving control[J].Management Science,2010,56(10):1849-1872.

[25] VARGO S L,LUSCH R F.Institutions and axioms:an extension and update of service-dominant logic[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Science,2016,44(1):5-23.

[26] 谢立虹.网络空间中的信息生态问题[J].图书馆,2000,28(2):11-13,24.

[27] 蒋录全,邹志仁.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J].图书情报知识,2001(3):2-6.

[28] 马捷,靖继鹏.论信息生态观对企业创新机理的阐释[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2(8):33-35,43.

[29] 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2003,19(1):23-26.

[30] 陈劲,李飞.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评估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33(1):61-66,123-124,127.

[31] 吴绍波,顾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创新的治理模式选择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1):13-21.

[32] SPIGEL B.The relational organiz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7,41(1):49-72.

[33] ISENBERGD J.The big idea:how to start an entrepreneurial revolu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0,88(6):41-50.

[34] 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31(4):58-62.

[35] 项国鹏,宁鹏,罗兴武.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述评及动态模型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2):79-87.

[36] 蔡莉,彭秀青,SATISH NAMBISAN,等.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56(1):5-16,187.

[37] CLARYSSE B,WRIGHT M,BRUNEEL J,et al.Creating value in ecosystems:crossing the chasm between knowledge and business eco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14,43(7):1164-1176.

[38] 贺团涛,曾德明.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8,27(6):23-25.

[39] 李晓华,刘峰.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3,30(3):20-32.

(责任编辑:王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