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搜寻、组织复原力与企业绩效
——基于278家瞪羚企业的实证分析

付丙海,高德芳,孙秀梅

(山东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淄博 255102)

摘 要:不确定情境下,企业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成为关键问题。引入组织复原力和跨界搜寻概念,从资源和动态能力视角回答上述问题。对278份瞪羚企业调查问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跨界搜寻和组织复原力均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跨界搜寻有助于组织复原力培育和提升,但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组织复原力能够将跨界搜寻所得资源转化为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绩效提升,即组织复原力在二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结论可为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实现发展提供一定思路,同时可为企业更好地提升动态性、建立更加柔性化的组织、培养更强的复原力提供解释路径。

关键词:跨界搜寻;组织复原力;环境不确定性;瞪羚企业

Boundary-spanning Search,Organizational Resiliency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278 Gazelle Companies

Fu Binghai,Gao Defang,Sun Xiumei

(School of Busines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12, China)

AbstractUnder uncertain circumstances, how to better respond to challenges and seize opportunities has become a key issue for enterprises. The concepts of "resiliency" and " boundary-spanning search" are introduced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s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Based on 278 questionnaire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gazelle enterprises, it was found that boundary-spanning search and resiliency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oundary-spanning search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and cultivation of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y, but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y can further promot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by transforming resources used in cross-border search into capabilities, that is, there is a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them.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some ideas for enterprises to cope with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provide an explanation path for enterprises to better improve their dynamic nature, build more flexible organizations and have stronger resiliency.

Key Words:Boundary-spanning Search;Organizational Resiliency;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Gazelle Enterprises

收稿日期:2020-12-14

修回日期:2021-01-18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BG005);山东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19RZB01026);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1DGLJ18)

作者简介:付丙海(1985—),男,山东济阳人,博士,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高德芳(1995—),女,山东济宁人,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孙秀梅(1976-),女,山东聊城人,博士,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通讯作者:高德芳。

DOI10.6049/kjjbydc.202012035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1)23-0104-09

0 引言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生产生活节奏,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不少企业因此一蹶不振,走向破产重组边缘。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给企业发展也带来一定冲击,不确定、不稳定已然成为经营常态。企业会受到环境约束,同时也有能力适应环境[1],适应能力有利于企业对外部环境进行有效搜索和认知,帮助企业快速调整战略目标、有效重组资源,以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2]。为确保企业持续经营与发展,组织需要具备一种在逆境中恢复的能力。组织复原力(resiliency)作为企业从危机中恢复到原始状态的动态能力[3],是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积极主动行为,能够帮助企业“转危为安”,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实现发展[4]。组织复原力强调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重视组织由内到外变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一定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复原力强的企业更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5],复原力作为企业的一项独特资产,有助于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从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组织复原力在当下企业经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复原力的构建受企业资源影响,并且依赖于广泛的资源网络和社会资本[3],企业有限的内部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其需求[6]

跨界搜寻源于组织搜寻,是企业跨越组织边界与其它组织进行联结的行为[1,7],是促进知识转移、获取异质性资源的重要途径,在企业资源补充与竞争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跨界搜寻的知识与信息属性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组织复原力构建提供资源供给和关系网络支持,但现有关于跨界搜寻对组织复原力作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为更进一步探究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发展轨迹,本文引入组织复原力这一新颖性概念,明晰跨界搜寻对组织复原力和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构建理论模型。此外,本文将研究对象锁定为同时具备创新性和成长性特质的瞪羚企业,从资源和能力视角切入,对以下问题作出回答:组织复原力作为有效应对危机的能力,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跨界搜寻作为资源获取的重要方式,在复原力构建和企业绩效提升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否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跨界搜寻越能够促进复原力提升?组织复原力作为一种动态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能否进一步将跨界搜寻资源转化为企业绩效,即组织复原力在跨界搜寻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以期拓展组织复原力和跨界搜寻相关研究,为企业化解危机、利用机会提供路径机制借鉴。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相关研究述评

1.1.1 组织复原力

复原力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压力和威胁时表现出良好的恢复和适应能力[9],主要回答的是个体如何在逆境中战胜压力[10]。Anthony(1974)研究发现,某些来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并没有因为身处此种环境而患有心理疾病,反而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卓越的能力。其具备有效应对逆境困难的因素,帮助其有效缓解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学者将这种应对压力的特质称为复原力。此后,心理复原力被用于解释个体在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创伤后仍然能恢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心理发展现象[11],其核心特征是积极恢复和迅速应对[12]。这种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受到学者广泛关注[13],逐渐向主体多元化发展。组织复原力从个体复原力演化而来,主要是指组织在逆境中恢复和反弹的能力。从被动视角看,组织复原力强调组织从意外、充满压力和不利环境中迅速恢复过来的能力,是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被动反应;主动性视角主要强调组织复原力是一种主动过程,即组织复原力是组织为了能够更好或更及时地应对危机,有计划、有目的培养的一种能力[14-15]。Lengnickhall等[3]将组织复原力定义为组织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能力;朱瑜等[4]认为,组织复原力是指组织通过整合资源,及时解决当前困境,并充分利用机遇,构建组织成功未来的能力,强调的是组织在应对危机时的一种积极建构能力;Ishak等[16]则认为组织复原力是组织动态能力的构建。

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认为组织复原力是企业创造性解释经营环境中出现的不确定性情况,并通过整合资源的形式化解困境,从而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一种建构能力,同时又是企业应对危机的一种机会能力,更强调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积极主动的反应行为。组织复原力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尤其在当今环境不确定性背景下,组织复原力对企业能否承受住危机考验并获得新的发展十分关键。现有复原力研究较少聚焦于组织层面,对驱动组织复原力的前因因素以及组织复原力对企业绩效结果效应的研究相对缺乏,尤其在疫情之下不少企业发展受到影响,拓展组织复原力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1.2 跨界搜寻

复杂环境背景下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是具备动态整合、重构内外部资源的能力[17]。不同来源知识的融合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知识多样化和异质性资源形成,而企业知识基础是其发展的动力来源。现实中,有限的资源和外部需求多样性使企业进一步陷入资源约束困境,获取外部知识资源成为必须。跨界搜寻是促进知识转移、获取异质性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企业自身持有资源具有一定补充作用。具体来说,外部搜寻能够帮助组织获取关键信息资源,使组织适应环境转变,从而有效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扩充知识基础,进而促进企业绩效提升[8]

现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对跨界搜寻进行定义与划分,如Laursen&Salter[18]基于企业现有不同知识基础将跨界搜寻划分为搜寻深度和搜寻广度,其中搜寻广度主要是指涉及的外部知识渠道数量,搜寻深度则强调对外部知识源的利用程度;Katila等[19]根据搜寻涉及范围,将跨界搜寻划分为本地搜寻和远程搜寻;Sidhu等[20]基于不同知识搜索类型将跨界搜寻定义为技术知识搜寻和市场知识搜寻;Rosenkopf等[21]则更注重跨界搜寻对知识资源的寻求,将跨界搜寻界定为组织为获取外部知识资源解决问题、实现创新而进行的信息搜寻活动,侧重于企业积极主动寻求知识资源;肖丁丁等[22]也认为跨界搜索在资源获取和组织学习能力提升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跨界搜寻是企业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寻求知识资源,以扩充企业知识基础为目的而进行的跨越组织边界的信息搜寻活动,更强调企业应对资源问题的一种积极主动行为及寻求外部资源补充企业知识基础的目的。

1.2 研究假设

1.2.1 跨界搜寻与企业绩效

外部需求与企业自身知识资源不适配对企业经营提出挑战,仅依靠组织内部现有能力无法保持竞争力(邬爱其和方仙成,2012),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不断促使企业打开组织边界[23],向外部寻求资源,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作为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跨界搜寻将组织内部知识与外部异质性资源进行有效衔接,实现对企业知识基础的补充[24],一定程度上使企业避免核心刚性和陷入能力陷阱。此外,组织开放性交流是促进外部知识内部化的必要前提,也是利用机会视窗红利的有效途径,搜寻来自不同边界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异质性知识获取、转移、整合及应用。企业跨越组织边界获取知识和资源是因为边界行为对降低成本、减少冗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跨界搜寻还是实现资源组合效益最大化的主要方式[25]。跨界搜寻能够帮助组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减少跨领域知识搜索成本,并促进对异质性知识的理解,为知识转化提供前提。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价值获取和利用是形成组织独特资源基础的重要方式,对组织建立长期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也是促进新旧知识结合从而实现创新的关键举措[26]。因此,跨界搜寻作为获取异质性资源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实现自我更新和学习的有效途径[27],对企业缓解资源困境、提升自身应对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根据不同标准对跨界搜寻进行划分,探究跨界搜寻对创新的积极影响,而本文则着重从跨界搜寻对资源获取的动态性作用入手对其进行分析。

VUCA(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时代背景下,不确定、不稳定成为常态,尤其在疫情冲击下,企业发展能力遭受严峻考验,自身知识基础难以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跨界搜寻能够帮助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中解决问题、发现机会,增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28],成为资源重要来源渠道[22]。同时,资源获取对资源整合具有显著影响[29],而资源整合可以有效满足企业需求,并且可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绩效[30]。因此,企业主动跨越组织边界获取异质性资源的行为可有效弥补稀缺资源,在主动整合资源过程中不断提升企业学习能力,更好地发挥内外部资源之间的桥接作用,促使两者之间有机结合。尤其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情境下,跨界搜寻的补充作用能够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能力,促进绩效提升。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1:跨界搜寻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1.2.2 组织复原力与企业绩效

在企业发展环境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面对危机,不同企业作出的反应大相径庭,有些企业积极应对危机并获得新发展,而有些企业则一蹶不振。应对危机的方式决定企业未来走向,在突发事件下“转危为安”的关键能力对企业成长尤为重要,这种从危机中实现成长的关键能力称之为组织复原力。组织复原力源于心理学领域的复原力,但两者在概念上存在差异,个体复原力是指个体在应对压力时的一种心理情感或状态,能够帮助个体迅速从逆境中恢复并进行有效调整[31];组织复原力是指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在面对危机时,对不确定性情况进行创造性解释,并通过整合资源的形式化解困境、提升企业能力的一种建构能力,同时也是企业应对危机的一种机会能力,更强调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环境时积极主动的反应行为。动态能力是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时,表现出有效构建、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32]。组织复原力作为一种积极的动态能力,能够为组织提供恢复和改进的动力。疫情暴发是环境中的突变性行为,而适应能力更注重环境变化的持续性[4],组织复原力强的企业具有持续的能力和适应性,能够在出现问题时成功使用资源解决问题[33],对企业绩效产生多层次影响。

具体来说,认知层面的组织复原力使企业能够创造性解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34],增强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危机意识[4],从而客观冷静地对待外部经营环境中出现的危机与变革。资源整合强调借助关系网络等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35],知识资源整合作为弥补企业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对企业经营成功具有重要意义[35]。从能力提升上看,组织复原力还强调学习能力,复原力强的企业往往将危机视作学习机会,通过增加信息流的形式带动组织学习[34],实现从危机中学习和成长。组织复原力能提高企业理解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进而促进绩效提升。综上,复原力强的企业通过对外部环境中的危机和不确定性进行创造性解释,以整合利用资源的形式,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化解危机、利用机遇,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组织复原力从认知、行为、情景层次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组织复原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1.2.3 跨界搜寻与组织复原力

企业通过跨界搜寻将组织边界外的知识资源转化为内部知识,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补充企业知识基础[25]。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获取更多潜在资源是提升创造力的基本途径[36]。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倾向于从各种渠道搜寻知识资源,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37]。企业陷入困境也意味着自身知识基础难以满足需求,跨界搜寻在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和拓展企业知识基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复原力作为企业有效应对危机的关键能力,能够帮助企业缓冲疫情带来的压力,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培养组织变革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作用[4]

跨界搜寻和组织复原力均从不同角度促进企业发展,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联系。组织复原力的培养和提升不仅需要企业树立危机意识,同时对资源也有更高要求,而企业不可能拥有发展所需全部资源,仅依靠内部资源无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6],外部资源获取在复原力构建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复原力依赖于广泛的资源网络和社会资本[3],外部提供的资源、支持与自身特质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个体复原力[38]。组织复原力与个体复原力相似,资源在组织复原力提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跨界搜寻作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有效途径,为提升组织复原力提供一定资源基础,并且从异质性资源视角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应对危机时的反应力。同时,跨界搜寻是企业跨越组织边界、开放式地对外部资源进行整合的行为,因而一定程度上桥接企业外部主体,打通与外界沟通的渠道,而沟通则能够提升组织复原力[16]。综上,跨界搜寻不仅可以为组织复原力提供可利用的资源和社会网络,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外部主体的联系促进复原力提升。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跨界搜寻对组织复原力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1.2.4 组织复原力在跨界搜寻与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

组织复原力是企业的一种独特资产,有意识培养和提升组织复原力有助于企业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保持持续性健康发展态势。在当今VUCA时代背景下,组织复原力作为一种动态能力对企业尤为重要[16],但其培育和提升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能力和基础,外部资源和社会资本同样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跨越组织边界获取资源,可拓展企业知识池[25],并通过资源供给形式支持复原力培育,现有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广泛的资源网络和深层的社会资本对复原力建设的关键性作用[3]。因此,跨界搜寻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直接资源基础,还能将整合的异质性知识转化为动态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拥有较强复原力的企业,通过创造性解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34],对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利用,从而抓住机遇,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跨界搜寻通过培养组织复原力将内外部资源转化为动态能力,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由此,组织复原力作为资源转化为能力的有效中介,对企业绩效提升具有拉动作用。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4:组织复原力在跨界搜寻与企业绩效间发挥中介效应。

1.2.5 环境不确定性在跨界搜寻与组织复原力间的调节效应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依靠外部环境提供资源,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企业资源获取与转化过程[39],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资源获取能力(陈逢文和冯媛,2019)。环境不确定性是指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给企业经营带来模糊性,同时又蕴含着大量机会,处理好不确定性中的机遇与威胁对企业至关重要。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表明企业所处市场、技术和顾客需求变化越迅速、不可预测性越高。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企业需要借助更多资源,以充分利用机会、化解危机。换言之,环境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对资源的需求量[40],驱使企业协调内外部资源、匹配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不断提升企业动态能力,进而激发企业进行高水平跨界搜寻活动,以满足应对不确定性时企业的资源性需求。企业拥有较强的资源搜寻和整合能力,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间接增加资源供给,为企业发展提供一定资源基础。组织复原力作为有效应对危机和不确定性的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复原力的培养依赖于企业资源基础和社会网络[3],对企业资源要求较高。

在环境不确定性情景下,当企业所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企业为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及因自身资源的限制,会对外部资源产生更强的依赖。此时,跨界搜寻对资源的搜寻与整合可及时补充信息、资本、知识等重要资源,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企业缓解压力。但由于企业时间与精力有限,在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有限范围的资源搜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困境,但对资源要求较高的组织复原力提升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对较低程度的环境不确定性会刺激企业对外部资源进行搜寻与整合,从而缓解企业应对突发事件与复原力提升两者对资源需求的张力。相较于高环境不确定性,低环境不确定性更有利于跨界搜寻对组织复原力的提升。综上,提出如下假设:

H5: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跨界搜寻对组织复原力的影响。

1.3 概念模型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本文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为瞪羚企业,主要考虑瞪羚企业是在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强、发展速度快,探究组织复原力对该类企业的影响具有典型性。同时,瞪羚企业发展对环境具有依赖性,组织差异化显著,市场开拓风险性较大,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1],本研究聚焦于瞪羚企业能够一定程度上对其发展提供指导,以保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活力。本文样本企业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和山东地区,根据《2020胡润中国瞪羚企业》报告以及2019年瞪羚企业地区分布状况,北京、上海和山东地区企业数量均排在前10,因此将其作为样本来源区域具有代表性。同时,借助团队成员校友关系,在上述地区内获取样本具有一定便利性。由于问卷中包含跨界搜寻和组织复原力等题项,涉及问题较为深入,而只有管理者才能更清楚地理解企业现状和发展态势,因而将问卷发放对象限定为部门经理以上的管理人员。本次问卷通过专业数据网站和线下问卷两种方式发放,共发放问卷397份,回收303份,剔除填写不完整和存在明显错误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7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0%。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结果(N=278)

样本特征分类标准样本数量占比(%)企业年龄2年以下4315.52~5年9835.35~8年7125.58年以上6623.7员工人数100人以下3813.7100~300人12243.9300~500人6021.6500~1 000人4616.51 000人以上124.3近3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下20.7100~1 000万元5820.91 000~5 000万元8831.65 000万元以上13046.8所属行业新医药和生物技术4817.3人工智能4415.8教育科技4415.8电子信息3211.5电商领域4215.1金融科技3412.3新能源和新材料207.2其它145.0

2.2 变量测量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信效度,本文测量题项选取均在国内外成熟量表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情景进行修改调整,采取李克特5级量表对变量进行测量,1~5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具体变量及说明如表2所示。

(1)自变量:跨界搜寻。跨界搜寻测量借鉴Rosenkopf等[21]对跨界搜寻的定义,同时参考Laursen & Salter[18]、肖丁丁等[22]的研究,并结合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对测量题项进行删减和修改,然后对涉及量表进行预调研,进一步对测量题项进行保留和修改,最终得到6个题项。

(2)中介变量:组织复原力。组织复原力的概念参考Lengnickhall等[3]、朱瑜等[4]的界定,由于目前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参考高静美等[38]对个体复原力的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组织实际发展情景进行调整,邀请专家对量表进行修改,然后在预调研阶段根据反馈对相关题项进行合并和调整,最终得到5个测量题项。

(3)因变量:企业绩效。参考Chandler等[42]、Shu等[43]对企业绩效的测量,并结合企业经营现实情景进行调整,最终确定8个题项。

(4)调节变量:环境不确定性。环境不确定测量量表借鉴Miller等[44]的研究,并在预调研基础上进行修改,主要包括5个题项。

(5)控制变量。已有研究表明,企业年龄、规模、所属行业等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45],因而本文选取企业年龄、员工人数、销售额和所属行业作为控制变量。

表2 变量及说明

变量类型名称释义因变量企业绩效主要从销售额增长速度、市场份额增长性、利润增长速度以及企业开发新产品与新服务的速度等方面测度自变量跨界搜寻主要从企业主动跨越边界与外部主体联系进行资源搜索与寻求行为方面测度中介变量组织复原力主要从企业面对危机时积极主动的反应行为等方面测度调节变量环境不确定性主要从市场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技术变革速度等方面测度控制变量企业年龄企业成立时间员工人数企业目前拥有员工人数销售额企业近3年销售收入所属区间范围所属行业企业经营所属行业类型

2.3 信效度检验

为检验问卷的质量和有效性,本文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所有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7,说明适合作因子分析;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7以上,除环境不确定性外,其它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8以上,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各潜变量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AVE均大于0.5,表明采用的量表具有较高的收敛效度;所有变量测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6,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同时,任何一个潜变量的AVE平方根大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4),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判别效度)。此外,由于本文采用的量表均是在参考借鉴国内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研究需要进行修改与完善,因此具备良好的内容效度。

3 实证检验

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表4为各变量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其中,跨界搜寻、组织复原力和环境不确定性均值均在4左右,企业绩效均值为3.664,可认为变量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在相关性分析中,跨界搜寻与组织复原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684;跨界搜寻、组织复原力均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系数范围为0.683~0.726。变量之间的正相关性均与本文研究假设方向一致,因而初步证实了本文研究假设。

3.2 假设检验

表5为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在回归过程中进行共线性诊断,所有VIF值均严格低于3,表明本研究并不存在严重共线性问题。在主效应回归分析中,模型1检验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中销售额和所属行业类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模型2在模型1基础上引入自变量跨界搜寻,结果显示,跨界搜寻(β=0.665,p<0.001,F=54.935)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H1得到验证。表明企业通过跨界搜寻能够获取异质性资源,对企业自身知识基础进行补充,进而整合内外部资源,在保证资源供给的前提下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绩效提升。模型3在模型1基础上引入组织复原力,结果显示,组织复原力(β=0.719,p<0.001,F=63.753)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绩效提升,H2得到验证。表明当企业处于危机之下或经营面临严重不确定性时,组织复原力强的企业能够创造性解释和看待外部出现的不确定性事件,并通过积极整合资源应对危机,通过迅速作出反应降低不确定性事件对企业的消耗,凭借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促进绩效提升。模型4检验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组织复原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销售收入和所属行业类型对组织复原力具有显著影响。模型5在模型4基础上引入跨界搜寻,检验其对组织复原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跨界搜寻(β=0.658,p<0.001,F=60.338)对组织复原力具有显著提升作用,H3得到验证。说明跨界搜寻通过为组织复原力提供可利用资源和社会网络的形式,加强与外部主体的联系,进而促进复原力提升。

表3 变量测量题项、因子载荷与信度值

变量测量题项因子载荷KMO值跨界搜寻(Cronbach's α=0.833,AVE=0.546,CR=0.878)企业主动提高知识储备,以满足当前需要0.7310.862企业主动跨越组织边界追求技术改进和完善0.761企业主动搜寻新知识、进入新的技术领域0.701企业主动与科研院所等机构保持联系0.775企业主动通过不同搜索方式寻找信息源,以获取知识0.732企业会投入更多时间识别可用信息0.733组织复原力(Cronbach's α=0.818,AVE=0.583,CR=0.875)企业能够积极地面对市场压力并适应压力0.8180.824企业能够采取措施有效应对逆境冲击0.732企业能够在面对逆境时快速调动各类资源0.777创业者和企业在危机中善于抓住机遇0.748企业在逆境中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反弹性成长0.740环境不确定性(Cronbach's α=0.702,AVE=0.642,CR=0.900)企业所处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剧烈0.8140.700企业所处市场中产品(服务)种类和数量不断变化0.852企业所处行业技术变革快0.732企业所在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且面临着较大竞争0.757企业所处市场环境无法进行有效预测0.845企业绩效(Cronbach's α=0.909,AVE=0.616,CR=0.927)企业员工人数增加很快0.6330.914企业销售额增长显著0.815企业以更快速度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0.768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增长显著0.806企业经营利润增长显著0.844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0.819企业获得更高经营利润0.821企业具有更高投资收益率0.752

表4 变量均值、标准差及相关系数

变量12341.跨界搜寻0.7392.组织复原力0.684**0.7643.环境不确定性0.336**0.401**0.8014.企业绩效0.683**0.726**0.311**0.785均值4.0323.9354.0003.664标准差0.6270.6330.5550.764

注:N=278,**p<0.01,对角线黑体数值为AVE平方根

3.3 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参考Hayes[46]提出的Bootstrapping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组织复原力在跨界搜寻与企业绩效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在分析过程中选取模型4,样本抽取量为5 000,置信区间选择95%,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取样,运行process程序,结果如表6所示。可知,企业绩效作为因变量,跨界搜寻作为自变量,组织复原力作为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为0.374,95%的置信区间为[0.266,0.506],不包括0,相对效应值为46.1%。表明组织复原力在跨界搜寻与企业之间存在中介效应,H4得到验证。说明跨界搜寻不仅对企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还进一步通过培养组织复原力将内外部资源转化为动态能力,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表5 主效应与调节效应回归结果

变量企业绩效模型1模型2模型3组织复原力模型4模型5模型6企业年龄-0.100-0.0210.011-0.154*-0.076-0.062员工人数0.0680.116*0.0580.0140.0610.037销售额0.164*0.076-0.0550.305***0.218***0.176***所属行业-0.213***-0.102*-0.089*-0.172**-0.062-0.075跨界搜寻0.665***0.658***0.556***组织复原力0.719***环境不确定性0.160***跨界搜寻×环境不确定性-0.191***R20.0810.5020.5400.1140.5260.585调整后的R20.0670.4930.5310.1010.5170.574F值5.995***54.935***63.753***8.739***60.338***54.347***

注:*p<0.05、**p<0.01、***p<0.001

表6 中介效应的Bootstrap检验结果

自变量效应类型效应值Boot标准误Boot CI下限Boot CI上限相对效应值总效应0.8110.0590.6870.918跨界搜寻直接效应0.4370.0770.2740.58453.9%组织复原力的中介效应0.3740.0620.2660.50646.1%

3.4 调节效应检验

调节效应的检验同样采取层级回归形式,在表5中模型4的基础上将跨界搜寻、组织复原力以及跨界搜寻与组织复原力去中心化后的乘积引入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跨界搜寻与环境不确定性的交互项系数为负且显著(β=-0.191,p<0.001,F=54.347)。同时,本文借助Bootstrap对调节效应进行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coeff值为-0.340 7,p<0.001,调节效应的上下界不包括0,其中,95%置信区间的下界为-0.465 9,上界为-0.215 5。说明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存在且显著,H5得到验证。调节效应显示,低分组的斜率显著高于高分组,也即高分组会削弱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表明高环境不确定性下,企业有限范围的资源搜寻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困境,但对资源要求较高的组织复原力提升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对较低程度的环境不确定性会刺激企业对外部资源进行搜寻与整合,缓解企业应对突发事件与复原力提升两者对资源需求的张力,因此资源需求的张力使得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跨界搜寻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疫情下的企业发展状况为背景切入,以提高企业绩效为目标,对北京、上海等地的瞪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复原力概念引入研究模型中,对跨界搜寻、组织复原力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跨界搜寻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为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跨界搜寻将组织内部知识与外部异质性资源进行有效衔接,实现对企业知识基础的补充,同时又作为企业实现资源组合效益最大化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对于瞪羚企业而言,即使拥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有限的内部资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发展。为抓住机会视窗的时效性,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网络等社会资本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开拓企业发展新路径,不断促进外部知识内部化,及时抓住外部环境中的发展机遇。尤其在环境不确定性情境下,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需要企业跨越边界,加强与外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组织复原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拥有较强复原力的企业能够积极应对不确定性变化带来的冲击,并在缓解压力的同时提升企业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疫情给企业发展带来冲击,造成许多企业发展停滞不前,但也有不少企业脱颖而出。不确定情境下危机与机遇并存,组织复原力作为企业有效应对危机的关键能力,对于企业的恢复和发展至关重要,企业不仅要在面对困难时具备这样的修复能力,更要发挥其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Adaptiv Learning Systems公司总裁迪安·贝克尔指出,一个组织能否取得成功,更多取决于复原力的强弱,复原力往往比教育、经验等更重要。作为企业的一项独特资产以及将“危”转为“机”的关键,组织复原力理应受到更多关注和认可,瞪羚企业尤为如此。因此,不管是成长势头较好的瞪羚企业还是新创企业,在今后经营过程中都应发挥自身主动性,从危机中学习经验、捕捉机会,不断提升自身复原力和柔性,构建企业自身免疫能力,掌握关键能力从而在竞争中发挥优势。

(3)跨界搜寻对组织复原力具有显著提升作用,环境不确定性会削弱跨界搜寻对组织复原力提升的作用,跨界搜寻可通过提升复原力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跨界搜寻的资源整合属性有利于企业复原力提升,且其对企业发挥作用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组织复原力的提升对企业资源具有较高要求,高环境不确定性下,企业发展需求与复原力提升之间存在张力。因此,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不管是发展资源较为丰富的瞪羚企业,还是饱受资源约束的新创企业,都需要利用企业边界外的资源提供补充,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网络资源及与外部的沟通是提升复原力的关键。同时,应进一步提升跨界搜寻范围和程度,从而在环境不确定情境下,不断提升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2 贡献与展望

本文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拓展了复原力研究边界范围。复原力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当前对复原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较少将其拓展到组织领域,并缺乏相关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作为关键性能力存在的组织复原力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并从资源获取视角对其产生的前因变量进行分析,拓展了复原力研究边界。其次,从多层次视角对组织复原力的前置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将跨界搜寻纳入理论模型中,探讨跨界搜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对组织复原力在两者之间的作用进行探析,明晰了跨界搜寻对企业发挥作用的路径机制,同时为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资源利用提供了新视角。最后,丰富了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将两种理论放在同一框架下对瞪羚企业的成长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明确了动态能力的持有对资源获取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本文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但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复原力本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尽管本文从资源视角对组织复原力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由于组织复原力的概念界定尚不统一,本文对其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分析还较为浅显,因此未来可进一步对复原力的概念进行深化,同时进一步拓展对组织复原力提升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如从资源拼凑视角切入。另一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瞪羚企业进行实证分析,但仅涉及北京、上海和山东地区企业,今后可拓展至其它地区。同时,可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法进行追踪分析,以更全面、深层次地解答该问题。

参考文献:

[1] FENNELL M L, ALEXANDER J A.Organizational boundary spanning in institutionalized environme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7, 30(3): 456-476.

[2] 杨林,和欣,顾红芳.高管团队经验、动态能力与企业战略突变:管理自主权的调节效应[J].管理世界,2020,36(6):168-188,201,252.

[3] LENGNICKHALL C A, BECK T E, LENGNICKHALL M L, et al.Developing a capacity for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hrough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11, 21(3): 243-255.

[4] 朱瑜,王小霏,孙楠,等.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组织复原力研究[J].管理评论,2014,26(12):78-90.

[5] LENGNICK-HALL C A, BECK T E.Resilience capacity and strategic agility: prerequisites for thriving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M].San Antonio, TX: UTSA, College of Business, 2009.

[6] CHEN Q, LIU Z.How does openness to innovation drive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9, 66(2): 156-169.

[7] STUART T E, PODOLNY J M.Local search an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1): 21-38 .

[8] LEIPONEN A, HELFAT C E.Innovation objectives, knowledge sources, and the benefits of breadth[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1(2): 224-236.

[9] BELLIS M A, HUGHES K, LECKENBY N, et al.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 of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resilience to health-harming behaviors in England[J].BMC Medicine, 2014, 12(1): 72-79.

[10] CHEWNING L V, LAI C H, DOERFEL M L.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and u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o rebuild communication structures[J].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2013, 27(2): 237-263.

[11] 雷鸣,戴艳,肖宵,等.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74-882.

[12] 杜恒波,林乐,刘世艳.职场隔离与研发人员创新行为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6):56-63.

[13] LUTHANS F, VOGELGESANG G R, LESTER P B.Developing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resiliency[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 2006, 5(1): 25-44.

[14] OUEDRAOGO A, BOYER M.Firm governance and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y in a crisis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a small research-based venture enterprise[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2012, 5(12):202-211.

[15] COUTU D L.How resilience work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2, 80(5): 46-56.

[16] ISHAK A W, WILLIAMS E A.A dynamic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adaptive and anchored approaches[J].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8, 23(2): 180-196.

[17] 周键,王庆金.创业企业如何获取持续性成长:基于创业动态能力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11):128-141.

[18] LAURSEN K, SALTER A.Open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manufacturing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2): 131-150.

[19] KATILA R, AHUJA G.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r an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45(6): 1183-1194.

[20] SIDHU J S, COMMANDEUR H, VOLBERDA H W, et al.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value of supply, demand, and spatial search for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 18(1): 20-38.

[21] ROSENKOPF L, NERKAR A.Beyond local search: boundary-spanning, exploration, and impact in the optical disk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4): 287-306.

[22] 肖丁丁,朱桂龙.跨界搜寻对组织双元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创新能力结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6,34(7):1076-1085.

[23] GARRIGA H, VON KROGH G, SPAETH S, et al.How constraints and knowledge impact open innov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4(9): 1134-1144.

[24] 刘力钢,董莹.大数据情境下民营企业政治关联、跨界搜寻与技术创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6):19-25.

[25] 张骁,吴琴,余欣.互联网时代企业跨界颠覆式创新的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9,36(3):156-174.

[26] 殷俊杰,邵云飞.跨界搜索均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2017,36(7):1-8,35.

[27] 朱益霞,周飞,沙振权.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吸收能力的视角[J].经济管理,2016,38(11):92-104.

[28] KATILA R.New product search over time: past ideas in their prim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45(5): 995-1010.

[29] 孙善林,彭灿,杨红.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对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以资源获取与资源整合为中介变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29(2):71-81.

[30] 李振华,刘迟,吴文清.孵化网络结构社会资本、资源整合能力与孵化绩效[J].科研管理,2019,40(9):190-198.

[31] TURNER S G.Resilience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three case studies[J].Families in Society, 2001, 82(5): 441-448.

[32] 李彬,王凤彬,秦宇.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13,29(8):136-153,188.

[33] SUTCLIFFE K M, VOGUS T J.Organizing for resilience[J].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Foundations of a New Discipline, 2003: 94-110.

[34] LENGNICK-HALL C A, BECK T E.Adaptive fit versus robust transformation: how organizations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5, 31(5): 738-757.

[35] ZAHRA S A.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as knowledge creation and conversion: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ial hubs[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5, 44(4): 727-735.

[36] 吴俊杰,戴勇.企业家社会资本、知识整合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1):84-88.

[37] DUTT N, MITCHELL W.Searching for knowledge in response to proximate and remote problem sources: evidence from the US renewable electricity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20,41(8):1412-1449.

[38] 高静美,何卫平.基于个体复原力的压力管理机制——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管理科学,2019,32(4):117-129.

[39] WANG G, JIANG X, YUAN C, et al.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n emerging economy: tests of 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effects[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 30(2): 537-559.

[40] 于晓宇,陈颖颖.冗余资源、创业拼凑与瞬时竞争优势[J].管理科学学报,2020,23(4):1-21.

[41] 胡海青,李浩.加速器支持、环境动态性与瞪羚企业突破式创新[J].科研管理,2015,36(12):47-55.

[42] CHANDLER G N, HANKS S H.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merging businesses: a validation stud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3, 8(5): 391-408.

[43] SHU C, LIU C, GAO S, et al.The knowledge spillover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in allianc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4, 38(4): 913-940.

[44] MILLER D.The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business strate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7, 8(1): 55-76.

[45] DE LUCA L M, ATUAHENEGIMA K.Market knowledge dimensions and cross-functional collaboration: examining the different routes to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rketing, 2007, 71(1): 95-112.

[46] HAYES A F.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M].Guilford Publications, 2017.

(责任编辑:陈 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