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台包络视角的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构建路径研究

葛安茹1,唐方成1,2

(1.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2.北京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摘 要:通过对美团的发展历程和平台包络路径进行案例研究,梳理平台企业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如何通过平台包络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研究发现,生态系统情境中竞争优势的构建路径与传统企业存在差异,平台包络战略通过“以用户需求为起点,利用横向包络和纵向包络获取互补性资源,最终实现全系统协同”路径获取竞争优势;平台利用相同组件进行包络,促进供给端效率性协同产生,进而实现供给端范围经济;利用重合的用户群体进行包络,激发需求端价值性协同产生,从而实现需求端范围经济,并通过用户数据资源的积极共享与深度使用,实现全系统协同,最终完成竞争优势构建;平台发起包络战略的过程也是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其中横向包络助益平台扩大用户规模,推动平台演化进程。

关键词:平台生态系统;平台包络;平台演化;竞争优势

Competitive Advantage Building Mechanism of Platform Eco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tform Envelopment

Ge Anru1, Tang Fangcheng1,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Meituan as a case to figure out how platform companies can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latform envelopment strategy. The research found that:In the context of the ecosystem, the way to buil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The platform envelopment strategy takes users' need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n acquires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throug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nvelopment, and finally achieves system synergy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platform uses the same components to envelope so as to promote efficient synergy on the supply side, thereby realizing the scope economy of supply-side; uses overlapping user groups to envelope and stimulates value synergy to achieve economies of scope of demand-side, and through using users' data resources, to achieve system-wide synergy, and finally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process of platform envelopment strategy is also the evolution process from platform to platform ecosystem, in which the horizontal envelopment helps the platform expand the installed base and acceler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platform.

Key Words:Platform Ecosystem; Envelopment;Platform Evolution;Competitive Advantages

收稿日期:2020-10-26

修回日期:2020-12-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32003,7207200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buctrc201804);北京化工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K1802-5)

作者简介:葛安茹(1991—),女,吉林白山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创新生态系统;唐方成(1972—),男,四川乐山人,博士,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创新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2010054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1)16-0084-07

0 引言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的兴起颠覆了许多传统行业价值创造逻辑,同时也催生出大量新兴产业。以数字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在逐渐影响、改变着当代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和竞争优势。在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中,除传统资源垄断型企业外,一部分以提供数字平台为核心业务的科技企业,如亚马逊、Alphabet等也出现在榜单中。以平台为核心的企业之所以可以获取高额收益,主要是因为平台具有标准化开放接口,可以联结丰富的异质性互补企业,实现互补企业与平台的价值共创,进而吸引大量用户使用平台。随后,平台企业利用相同客户基础开发新的关联性功能,从而进入邻近市场,通过不断丰富平台功能进而扩大平台客户基础。这种通过充分利用通用组件或相同客户基础将平台自身功能与目标平台进行捆绑,从而进入到新的利基市场的战略选择行为被称为平台包络战略[1]。通过实施平台包络战略,企业一方面可以进入新的利基市场,连接异质性互补资源,推动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另一方面,通过连接丰富的互补性资源,平台企业可为用户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功能选择,并通过大数据等对用户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进而反向指导企业产品与服务开发,从而打通系统内生态循环,实现生态系统层面的协同,并最终获取竞争优势[2]。然而,一味追求功能上的丰富多样,并不一定能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平台间竞争也不是简单地构建最大网络[3]。那么,平台包络战略是如何促进平台构建竞争优势的?平台包络战略的边界条件又是什么?上述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经济运行中的动态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企业间竞争方式正进一步向复杂化方向发展,并逐渐演变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4]。在平台经济与生态系统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除获取用户外,平台型生态系统之间竞争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能够为用户创造价值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参与者网络[5]。具体而言,由于双边市场的性质,当平台任意一侧用户未能达到足够规模时,生态系统将无法成功构建[6],而平台获取新用户的途径之一是进入新的利基市场。然而,在管理实践中,乐视、小米、美团等企业均通过平台包络战略进入新的利基市场,以获取新用户,但乐视却最终以退市收场,美团市值是小米的数倍之多。那么,企业在实施平台包络战略时存在哪些边界条件?应当如何应用平台包络战略才能使得平台获得竞争优势?上述问题成为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本文以平台包络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协同理论,探讨平台包络战略的边界条件,并提出平台包络战略在促进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和竞争优势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创业企业、平台企业等获取动态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丰富生态系统研究,助力我国创新创业型企业扩大竞争优势,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1 文献综述

1.1 平台与平台生态系统

平台理论研究始于产品研发领域,是指在满足客户定制需求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产品开发平台。随后,关于平台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学[7-8]和技术管理[9-10]两个视角逐步展开。经济学视角通常将平台称为双边市场、多边市场或多边平台[11-12],并认为平台是一种特殊市场,可以促进原本无法相互交易的用户群体之间交流。经济学视角认为,平台之所以能够获取竞争优势,是因为网络效应的存在[11,13]。网络效应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直接网络效应(由用户数量增加导致)和间接网络效应(由互补产品的可用性和多样性增加导致)。从本质上看,直接网络效应通过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并形成循环反馈构成需求方的规模经济,而间接网络效应通过不断增加互补品数量并形成循环反馈构成需求方的范围经济[14]。总而言之,从经济学视角看,平台通过连接双边或多边消费者创造价值,平台所有者和平台用户通过增加客户基础、互补品数量和多样性增强网络效应,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进而构筑平台竞争优势。技术视角将平台视为一种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模块化产品创新的技术架构。技术视角的平台研究最早始于产品平台,产品架构上的某种特殊设计可以帮助企业生产系列产品[15],通过重复使用该项共同资产更加迅速、系统地进行产品创新和生产[16]。随后,大量研究围绕产品平台展开,学者们对于产品平台的定义逐渐趋同,大多认为产品平台是不同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共同使用的某一或某些组件[9,16-17]。其后,平台研究由产品平台拓展到供应链平台[18-19]、产业平台[20-21]。产业平台是指一个或多个企业开发的产品、技术或服务,被用作其它企业创建互补品的基础,从而共同为用户提供综合性产品、技术或服务[14]。总之,技术视角将平台视为旨在促进创新的具有目的性设计的技术体系结构。也就是说,平台设计与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和设计的范围经济,即实现供给端范围经济。

尽管对平台的研究分别从技术和经济视角同时展开,但关于平台生态系统的研究,学者们仍更倾向于围绕技术视角展开。无论是在游戏平台[22]、智能手机产业[23]还是企业IT系统[24]情境中,都存在着由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管理现象,正如Boudreau[25]指出,技术型平台通常是整个产品系列中的一组通用部件,其功能可以由应用程序扩展。为了满足异质性用户的需求并利用网络效应,平台所有者常常通过吸引外部资源提供互补性创新,这种获得互补性创新的范式逐渐催生平台生态系统[26-27]。除技术视角外,McIntyre & Srinivasan[28]在其关于网络、平台、生态系统的综述文章中并未区分技术视角与经济学视角,而是统一将平台生态系统解释为由平台和大量互补商共同构成的合作网络结构,其中平台提供基础设施,以吸引双边用户,而互补商连接平台并提供互补品,以使平台更具价值。相比之下,从经济学视角探索平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的研究较少。从上述研究中不难看出,大量平台逐渐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演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活动之一就是使平台联结更多异质性互补资源。因此,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探索交易平台如何通过平台包络战略联结更多互补性资源,实现由平台逐步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

1.2 平台包络理论与竞争优势

平台包络是实现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是指平台提供者通过利用通用部件(如标准化接口等)或共同用户,将平台自身功能与目标市场进行捆绑,从而进入到另一个市场[1]。在实施平台包络的过程中,平台功能的极大丰富不断吸引新的用户接入平台,用户间、用户与供给端的互动导致网络效应产生,同时平台又促进用户之间互动,形成循环反馈进而构建竞争优势(Eisenmann等,2006)。Eisenmann等[1]从市场进入和捆绑销售角度描述平台包络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机理,并指出通过利用相同组件和用户关系,将其自身功能与目标市场进行捆绑,从而使平台提供者能够进入另一个市场;Casey & Toyli[29]通过研究移动通信行业发现,由于处于相邻服务市场,应用程序平台提供商如Apple、Google等公司与通信行业用户存在大面积重合,上述平台提供商可以通过补贴最终用户实现平台包络,并颠覆移动通信市场;Yadav & Pavlou[30]也证实,在电子商务情境下,平台面临的威胁可能来自邻近平台,邻近平台可以从当前平台的一侧或两侧争夺用户从而对平台进行包络;Appleyard & Chesbrough[31]发现,谷歌通过不断推出各类应用丰富安卓系统功能,对邻近应用程序市场进行包络,并成功构建以安卓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目前,学者们关注到平台包络战略是平台型企业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范式之一,并指出平台包络战略有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然而,传统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异质性资源、动态能力和社会网络关系等,平台包络战略对平台型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的作用机理是否相同?此外,现有研究尤其缺乏从动态视角观察,平台包络战略在加速实现企业由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同步促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因此,本文基于这一理论空白,思考并梳理平台包络战略对平台演化和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构建的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2.1.1 研究方法

Yin(1994)指出,对于“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更适宜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本文旨在探究平台企业如何通过平台包络战略构建竞争优势,是探讨“怎么样”问题的研究。因此,从研究问题出发,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更为合适。同时,平台企业采取包络战略是一项长期性、动态性活动,宜选择一家代表性企业从纵向视角进行深入探索。因此,本文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探究平台包络战略对平台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2.1.2 案例选择

本文研究目的是建构理论而非检验理论,因而所选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甚至是极端案例[32]。在对大量平台企业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案例进行梳理和筛选后,本文选择美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美团成立初期主要经营团购业务,后逐渐发展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完成了由O2O电商平台向以餐饮为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转型,符合本文研究所需的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特征。其次,美团创立之初,不断实施平台包络战略,其平台连接了餐饮、住宿、旅游、休闲(如电影)、出行等多项生活服务,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美团多次实施平台包络战略并取得一定成功,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最后,美团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完备,能够更有效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获得性。综上所述,本文以美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

2.2 数据来源

为保证案例分析的信效度,本文通过多个渠道获取数据。数据主要来源包括一手数据(视频访谈)和二手数据(文献资料、各种公开渠道发布的资料),以确保案例分析的严谨性。首先,通过在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搜索平台包络(platform envelopment)、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演化(evolution)等关键词,对平台包络、平台竞争优势等关键概念及相关研究有一定积累和理解,为后续访谈作好准备;其次,检索公开报道、研究报告、企业高管公开演讲和财务报告等内容,对美团发展过程、主营业务、竞争优势等有更进一步了解;最后,拟定调研提纲,共进行3次半结构化访谈,完成案例数据收集。

3 案例分析

3.1 美团平台包络路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以移动定位为前提条件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业务逐渐兴起。在此期间,美团多次实施平台包络战略,进行业务架构调整,先后进入到店、到家、旅行、出行等LBS应用场景,联结丰富、异质的互补性资源,完成由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程。本文根据美团业务范围变化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期,美团主要聚焦团购业务;第二阶段为成长期,美团不断进行横向扩张,业务范围也由团购业务逐步拓展为本地生活服务;第三阶段为成熟期,美团在产业链上进行纵向包络,并购、投资大量如餐饮管理系统等赋能商户经营的企业,确立美团“Food+Platform”战略,完成由O2O平台向生活服务生态系统的演化。

(1)初创期:团购业务,搭建地推团队,提高店铺互联网渗透率。美团成立于2010年,早期从事在线上向消费者提供折扣券、为线下商家提供推广为主的团购服务。通过O2O业务,美团在B端通过将店铺部分业务以互联网团购方式进行线上销售,在地推过程中,美团一方面与众多中小型商户建立良好的联系,另一方面,美团逐渐组成一支经验丰富的地推团队,为后续外卖、酒店业务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C端,美团因其相对丰富的团购服务内容及较大的活动优惠力度,获得大量初始用户,为后续美团不断扩张奠定一定基础。随后,由于团购业务本身存在用户粘性弱、与商家关系脆弱、流量获取成本持续上升等问题,团购行业于2012年出现大面积关停现象,美团因其对商户补贴力度较大,成为少数幸存者,并最终获得红杉和阿里的投资,实现进一步扩张和发展。

在初创期,美团主要提供团购业务,其业务涉及生活服务领域的方方面面,使得美团在B端用户(商户)与C端用户(消费者)的初始积累过程中,获得大量优质用户,为后续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成长期:立足餐饮业务,丰富服务内容,扩大用户基础。获得红杉和阿里投资后,美团逐步实施平台包络战略。2013年美团推出酒店预订和餐饮外卖业务,分别完成由餐饮业务向非餐饮业务包络、餐饮业务内部包络正式进入外卖送餐服务领域;2015年美团网通过并购方式将大众点评纳入旗下,实现餐饮服务内部包络。2013—2015年间,美团立足餐饮业务,为商户、用户提供大量补贴,使得平台两侧用户数量均有大幅上升。与此同时,美团向多个邻近市场发起包络战略,其业务范围逐渐覆盖电影票、景点门票、火车票、机票等多个到店服务领域,逐渐形成融合餐饮、本地休闲、旅行三大生活服务场景的平台生态系统。从2017年起,美团开始涉足出行业务,并于当年开始试点打车业务,正式进入中长距离出行领域;2018年4月,美团收购共享单车主要运营商摩拜,开始涉足短途出行领域。至此,美团通过多次投资、并购,对餐饮、住宿、出行等多个生活服务业务进行横向包络,完成了由团购平台向生活服务平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程。

在成长期,伴随着横向包络战略的实施,美团逐步涉及多个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丰富的业务品类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打通了不同生态场景之间的有机循环通路,业务之间关联紧密、相互导流,实现了需求端的价值性协同,提升了美团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增加了美团的用户规模和用户粘性,进一步激发美团生态系统的网络效应。以出行业务为例,美团于2017年开始布局出行业务,首先进入网约车领域,该项业务除贡献收入外,还为美团提供大量路径数据。网约车业务提供的路径数据因包含行动路径特点、停留点、结束点等特征要素,对消费者需求特征判断相较于以往的区域点数据更加丰富,对消费者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也更为精准。除长距离出行业务(如网约车、打车等)外,美团于2018年进入短距离出行(如共享单车等)市场,共享单车除为用户提供基本出行功能外,同样也能够为美团提供路径数据。与网约车不同的是,共享单车服务的是短距离出行场景,能够更加清晰地捕捉用户短途出行场景下的路径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加了解用户消费需求,可实现更为精准的服务信息推送。此外,共享单车和网约车用户与其它本地生活服务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如摩拜单车用户同时可能是饿了么用户),将摩拜单车入口接入到美团APP,将会使一部分摩拜单车用户转化为美团用户,通过扩大用户规模,形成供求两侧正反馈循环,实现需求端范围经济,产生价值性协同。

(3)成熟期:面向产业链,赋能商户经营,激活协同效应。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与每一个参与者密切相关,尤其是为系统提供异质性功能的互补企业。通过对餐饮及预期紧密关联的其它生活服务实施包络战略,美团在丰富消费者服务内容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用户,随后重点开展面向产业链的纵向包络,完成为商户赋能的活动。2016年以来,美团积极实施纵向包络战略,布局B端业务,如向商家提供餐饮开放平台“聚宝盆”,该平台聚合了600余家餐饮系统方案提供商,共同为餐饮商家提供包括堂食、团购、外卖等在内的一站式运营服务。其后,美团不断实施纵向包络战略,逐渐向商户提供智能支付平台、进货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多项增值服务,从采购、营销、财务和支付等多个维度赋能商户,大大提高了商户运营效率,也提高了商户对平台的依赖程度,将商户保留在美团生态系统内。除进行纵向包络外,美团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提升生态系统整体运行效率。2013年,美团开始布局外卖业务,伴随着平台交易规模不断扩大,运力需求也日趋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所有配送平台均需面对的需求“潮汐”波动,即在用餐午高峰和晚高峰时段,运力会出现显著供给短缺,配送时效下降,而在其它时段,配送运力会大量闲置,出现闲置运力的成本问题。2015—2017年间,美团逐步开展其它到家外送业务,如生鲜、商超和送药上门等非餐饮外送服务。餐饮外卖配送高峰期集中在午餐和晚餐时段,而非餐饮品类配送大多集中在非餐时段,美团成功将餐饮外卖O2O升级为同城短距离即时配,有效提升了配送员闲暇时间的产能利用率,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多元化需求。

在成熟期,美团更加注重打通生态系统内部循环,通过相同组件(即时配送系统)进行横向包络,降低单位运力成本,形成供给端范围经济,激发效率性协同效应,使得美团对餐饮商家的影响力继续得到提升,进而获得生态系统层面的竞争优势。同时,美团也在餐饮领域逐步进行纵向包络,为中小商户提供ERP管理系统、收银结算系统等,提升商户黏性,保持B端用户多样性,在激发网络效应的同时,实现生态系统内部基础数据共通、共享与高效利用,产生价值性协同,进而提升服务质量,吸引、留存C端用户,进一步促进美团生态系统的网络效应,最终使美团生态系统获得相应竞争优势。

美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着生活服务领域开展业务,在“百团大战”中幸存下来后,更是多次实施平台包络战略,实现由团购平台向生活服务平台生态系统演化,具体包络路径如表1所示。在初创期,美团以团购为主营业务,团购业务涉及生活服务领域的多个方面,为美团由团购服务提供商向生活服务提供商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成长期,美团通过多次横向包络活动进入住宿、休闲、外卖、出行等领域,完成由团购平台向生活服务生态系统演化,并因业务种类丰富多样,不同业务之间产生价值性协同,进一步激发平台生态系统的网络效应,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在成熟期,美团更注重畅通生态系统内部循环,通过纵向包络赋能商户,保持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并进一步提升系统组件(即时配送系统)利用效率,降低单位成本,产生效率性协同。除此之外,美团在由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中积累了消费、出行、人口统计等大量用户数据,通过对用户与平台互动内容和数据进行抓取、分析和应用,联动平台各个消费场景,形成交叉销售,增强用户黏性和活跃度。同时,丰富的用户数据对商户订货、仓储、运力等效率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实现全平台协同,最终提升美团的竞争优势。

表1 美团不同阶段平台包络路径

发展阶段业务类型代表性业务被包络业务包络路径协同效应类型初创期到店类餐饮团购成长期到店类餐饮团购大众点评横向包络价值性协同酒店预订榛果民宿横向包络价值性协同到家类外卖美团买菜横向包络效率性协同出行类共享单车摩拜横向包络价值性协同成熟期ToB类ERP管理方案快驴进货、别样红纵向包络效率性协同

3.2 平台包络战略、平台演化与平台竞争优势构建

(1)平台包络战略与平台演化:平台+物种。在生态学中,物种是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及一定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动、植物和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既是生物繁殖的单元,又是生物进化的单元。生态系统作为开放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经过选择、突变,最终通过物种间的协作实现动态演化。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在商业性生态系统情境中,平台通过实施横向包络战略,将新的物种纳入到平台中,实现产品或服务多样化,各个物种(如餐饮、外卖、出行)为生态系统提供互补性功能,并在用户消费活动产生时,通过互补、协作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产品或服务;平台通过实施纵向包络战略,将产业链上相关物种接入平台,连通供给端各环节,提升供给端效率。平台不断通过包络战略将新物种纳入到平台,使得系统中数据要素不断积累、流动,对数据要素的深度挖掘与使用,会促进平台与各物种间、各物种相互间的协同,使原本分离的物种之间产生联结,最终实现由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由于平台包络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包络新物种与当前平台中需拥有共同组件(如美团利用即时配送系统向买菜业务包络)或用户(如美团利用餐饮团购用户向外卖业务包络),因此其在促进各物种之间的联结与协作层面有着固有优势,可提升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成功率,其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包络战略与平台演化

(2)平台包络战略与平台竞争优势构建:积累—扩张—优化—协同。平台包络战略是平台竞争优势构建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演化过程中,平台不断通过包络战略将新的功能纳入到平台中,以促进效率性协同和价值性协同的产生,进而促进平台竞争优势形成。由案例可知,在初创期,美团通过团购业务完成用户初始积累。在成长期,美团利用平台包络战略实现平台大规模扩张。该时期,其包络战略主要为横向包络。横向包络是指基于重合用户群体向其它平台市场的包络,横向包络可根据平台主要业务与被包络业务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竞争性包络和互补性包络。其中,竞争性包络是指平台企业主营业务与被包络业务存在着竞争关系的包络,如美团与大众点评;互补性包络是指平台企业主营业务与被包络业务存在着互补关系的包络。通过横向包络,美团实现了多元化消费场景布局建设,在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提升互补品的多样性,激发直接和间接网络效应,实现由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同时,联通系统内多个业务单元,使不同业务单元之间产生效率性协同和价值性协同,为美团积累一定竞争优势。在成熟期,美团降低对业务种类丰富度的关注,将重点转向通过纵向包络优化企业当前运行效率。纵向包络是指平台企业沿产业链向其它生产环节发起的包络,与波特的一体化战略思想较为相似,如美团投资布局ERP管理系统。通过纵向包络,美团实现对互补性企业赋能,在提升互补性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美团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助力平台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构建。此外,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数据资源经过长期积累和深度利用,一方面可帮助商户实现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合理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可提升生态系统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促进平台多物种之间交叉联动销售,提升用户活跃度。通过上述过程,最终形成平台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具体逻辑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案例分析结果

4 研究结论及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聚焦平台包络战略对平台演化的影响,并基于协同学视角探索平台包络战略对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构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平台包络战略通过利用通用部件或重合用户群体,将平台本身功能与目标平台功能捆绑,从而进入邻近市场,促进平台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同时激发效率性协同效应和价值性协同效应,为平台生态系统提供竞争优势。基于包络方式差异,其对平台竞争优势构建的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其中,利用相同部件实施包络战略,组织可以提升相同部件的使用频次,降低部件单位成本从而产生供给端范围经济,实现效率性协同;通过重合用户群体实施平台包络战略,组织可以吸引更多新用户接入平台,进而产生需求端范围经济,实现价值性协同。此外,需求端与供给端通过平台进行互动,使平台积累大量基础性用户数据,一方面服务于商家,提升商家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服务于用户,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丰富的服务,从而打通平台生态系统内循环机制,最终实现生态系统全业务范围的协同。

本文研究结论补充完善了平台包络与竞争优势理论,主要体现在:首先,在平台或平台生态系统情境中,平台包络是一种常见战略,而平台包络战略的实施存在一定边界条件,当目标市场与当前平台所涉市场具有重合用户群体或利用相同部件时,实施平台包络战略更有可能取得成功。通过利用相同组件可以降低企业进入新的利基市场产生的成本,减少风险;通过利用重合用户群体进入新的利基市场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功能选择,增强用户粘性。其次,经典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更多来自供给端,如异质性资源、企业核心能力等,即使实施多元化战略也应当进入与自身主营业务更为相关的行业。然而,在平台或平台生态系统情境中,平台可以通过平台包络战略进入看似无关的利基市场进而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来源也不再局限于供给端,而更多的是来自需求端——用户带来的优势。可见,在平台或平台生态系统情境下,竞争优势的获取更多转向用户端,这也促使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焦点由资源和能力支撑的供给端转向重合用户群体支撑的需求端。

4.2 管理启示

近年来,平台模式备受推崇,平台企业也通过不断实施平台包络战略进行扩张,企图将自身业务覆盖到用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平台包络战略的实施存在一定边界条件,并非所有利基市场都能随意开展包络战略,用户基础是实施平台包络战略的必要条件之一。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围绕平台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从而获取竞争优势,成为我国企业在当前国际环境中着力赶超发达国家的有效举措。无论平台是面向消费端还是产业端,中国都拥有海量用户基数,而用户数据的有效收集、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有助于明确平台发展战略,从而更为精准地向目标用户推广平台。一方面,进行纵向包络,构建上游部件商体系; 另一方面,基于不断增加的用户资源实施横向平台包络战略,实现业务多元互补和创新生态系统内部良性循环,不断与外部大环境交换信息和资源,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进而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此外,根据平台所处发展阶段,平台企业应当合理运用平台包络战略实现平台演化、应对行业竞争。处于成长期的平台企业应当选择进入与当前用户群体重合度较高的利基市场,一方面能够为现有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品或服务,提高用户活跃度和用户黏性,快速获取市场份额,以应对同类企业间的竞争;另一方面,利用相同用户进行平台包络将有效降低获取新用户的成本,进而降低企业在快速扩张时期面临的资金压力和风险。处于成熟期的平台企业在不断巩固当前市场地位的同时,应当着力构筑生态壁垒,利用相同组件实施包络战略,维持当前竞争优势,同时控制成本,以获取更多收益,并应对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由于案例材料的局限,本文仅通过美团案例探讨了平台包络战略对平台企业竞争优势构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适用于双边平台(经济学视角)向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情境,是否适合其它情境(如技术型平台等)仍需进一步研究。同时,本文仅定性分析了平台包络战略对平台演化的作用机理,后续研究可通过量化分析,验证通用组件与共同用户对两种不同类型协同的影响。此外,未来研究还可以探索平台包络战略影响平台企业与互补企业互动的经济和战略结果。

参考文献:

[1] EISENMANN T,PARKER G,VAN ALSTYNE M.Platform en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12):1270-1285.

[2] IANSITI M, LEVIEN R.The keystone advantage: what the new dynamics of business ecosystems mean for strate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J].Future Survey, 2004, 20(2): 88-90.

[3] CENNAMO C,SANTALO J.Platform competition:strategic trade-offs in platform marke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3,34(11):1331-1350.

[4] CUSUMANO M A, GAWER A, YOFFIE.The business of platforms: strategy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nd power[M].New York:Harper Business,2019.

[5] SHAPIRO C, CARL S, VARIAN H R. Information rules: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M].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8.

[6] EVANS D S,SCHMALENSEE R.Failure to launch:critical mass in platform businesses[J].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2010,9(4): 1446-1256.

[7] ROCHET J C,TIROLE J.Platform 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3,1(4):990-1029.

[8] ARMSTRONG M.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37(3):668-691.

[9] MEYER.The power of product platforms:building value and cost leadership[M].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1997.

[10] JIAO J,SIMPSON T W,SIDDIQUE Z.Product family design and platform-based product development:a state-of-the-art review[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007,18(1):5-29.

[11] ROCHET J C,TIROLE J.Two-sided markets:a progress report[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37(3):645-667.

[12] RYSMAN M.The economics of two-sided market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9,23(3):125-143.

[13] ARMSTRONG M.Competition in two-sided markets[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37(3):668-691.

[14] GAWER A,CUSUMANO M A.Industry platforms and ecosystem innovation[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1(3):417-433.

[15] SANDERSON S,UZUMERI M.Managing product families:the case of the Sony Walkman[J].Research Policy,1995,24(5):761-782.

[16] KRISHNAN V,GUPTA S.Appropriateness and impact of platform-based product development[J].Management Science,2001,47(1):52-68.

[17] MUFFATTO M,ROVEDA M.Product architecture and platforms:a conceptual framework[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2,24(1):1-16.

[18] ZIRPOLI F,BECKER M C.The limits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outsourcing:performance integration and the unfulfilled promises of modularity[J].R&D Management,2011,41(1):21-43.

[19] JACOBIDES M G,MACDUFFIE J P,TAE C J.Agency,structure,and the dominance of OEMs:change and stability in the automotive secto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6,37(9):1942-1967.

[20] ADNER R,KAPOOR R.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3):306-333.

[21] DOUGHERTY D,DUNNE D D.Organizing ecologies of complex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11,22(5):1214-1223.

[22] CECCAGNOLI,FORMAN,HUANG,et al.Cocreation of value in a platform ecosystem: the case of enterprise software[J].MIS Quarterly,2012,36(1):263-290.

[23] PARKER G,COLLEGE D,VAN ALSTYNE M,et al.Platform ecosystems:how developers invert the firm[J].MIS Quarterly,2017,41(1):255-266.

[24] TIWANA A.Evolutionary competition in platform ecosystem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5,26(2):266-281.

[25] BOUDREAU K J,LACETERA N,LAKHANI K R.Incentives and problem uncertainty in innovation contests:an empirical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2011,57(5):843-863.

[26] CENNAMO C,OZALP H,KRETSCHMER T.Platform architecture and quality trade-offs of multihoming complements[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18,29(2):461-478.

[27] CUSUMANO M A,GAWER A.The elements of platform leadership[J].IEE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view,2003,31(1):8.

[28] MCINTYRE D P,SRINIVASAN A.Networks,platforms,and strategy:emerging views and next step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7,38(1):141-160.

[29] CASEY T R,TOYLI J.Dynamics of two-sided platform success and failure:an analysis of public wireless local area access[J].Technovation,2012,32(12):703-716.

[30] YADAV M S,PAVLOU P A.Marketing in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research synthesis and new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2014,78(1):20-40.

[31] APPLEYARD M M,CHESBROUGH H W.The dynamics of open strategy:from adoption to revers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17,50(3):310-321.

[32] EISENHARDT K 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4):532-550.

(责任编辑:陈 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