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舆论压力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
——领导环保意识与组织绿色学习的链式中介效应

戴万亮,路文玲

(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媒体带来的舆论压力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对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问题,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和高阶认知理论,分析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讨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的中介效应。基于201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环保舆论压力能够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发挥中介效应;并且,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保舆论压力;绿色创新能力;领导环保意识;组织绿色学习;制造企业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on Manufacturing Firms' Green Innovation Capability:the Chain Mediating Role of Leader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Organizational Green Learning

Dai Wanliang,Lu Wenling

(College of Management,Bohai University,Jinzhou 121013,China)

AbstractBased on agenda setting theory and high-order cognitive theor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on firms' green innovation ability,and also explor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leader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organizational green learning. Using the test method of chain mediating role,the empirical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based 201 manufacturing firm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On the one hand,environmental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has a significant direct impact on manufacturing firms' green innovation cap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organizational green learning plays a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and firms’ green innovation capability; furthermore,leader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organizational green learning play a chain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and firms' green innovation cap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practices suggestions to improve green innovation capability effectively are proposed.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Green Innovation Capability; Leader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rganizational Green Learning; Manufacturing Firms

DOI10.6049/kjjbydc.Q20190868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0)09-0131-07

收稿日期:2019-10-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502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YJC630256);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19AGL005);辽宁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育苗”项目(WQ2019001)

作者简介:戴万亮(1981-),男,辽宁盘锦人,博士,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路文玲(1994-),女,辽宁朝阳人,渤海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本文通讯作者:路文玲。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广泛重视,并逐渐成为制约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2018年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民共识。绿色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必须重视绿色创新,降低生产经营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创新除具有一般意义上创新特点外,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①绿色创新既具有技术溢出效应,还存在环境成本问题,因而具有双重外部性[1];②绿色创新需要企业自身技术与环境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这些特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绿色创新难度,也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积极性。

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因素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总体来说,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规制[2]和外部网络关系[3];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知识管理能力[4]、领导环保意识等[5]。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网络舆论对企业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少有研究探讨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李大元等[6]基于2008-2014年中国100强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100强企业通常需要披露的信息更多,媒体关注程度也更高。企业需要对各种利益相关者负责,对于某些问题,100强企业和普通企业的重视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以100强企业为研究对象所得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考量。

领导作为企业战略决策者,其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直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行为。领导较强的环保意识有助于构建绿色企业文化,进而影响员工绿色意识,激发员工绿色创新动机[7]。潘安娥和郭秋实[8]通过对有污染倾向的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领导环保意识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有正向影响,还会调节政府监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曹洪军和陈泽文[9]研究发现,领导环保意识可以正向调节强制性政策与绿色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调节市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往关于领导环保意识的研究多将其看作企业绿色创新的一个边界条件,对于其能否直接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及其前因变量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学习能力一直被认为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郭尉(2016)通过对225家创新型企业实证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曹勇等[11]认为,组织学习在企业创新氛围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具有完全中介效用;胡石其和熊磊[12]实证研究发现,组织学习的二元平衡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本研究认为,组织绿色学习的含义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组织学习,其更加强调环保知识的形成、吸收与转化。因此,本研究将组织绿色学习纳入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探究其在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的作用机制。

学者对于绿色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一定不足。特别是对于舆论压力影响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因此,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和高阶认知理论,本文探究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的中介作用,以期揭开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黑箱”,并为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提出可行性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

绿色创新是与生态系统有关的创新活动[12]。绿色创新的外延比较宽泛,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界定方式。李杰中[13]提出,绿色创新包括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工艺创新和末端技术处理创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绿色创新还应包括绿色营销、制度安排、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创新。本文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因此,采用李杰中(2016)及杨发明(1998)关于绿色创新的定义,即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是企业将已有知识与环保知识相结合,在产品、工艺、末端技术处理3个方面进行创新,以期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习惯于在网络上传播消息,表达自己的想法,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15]。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媒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是企业议题,这些内容无疑会对企业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中,舆论压力被称为一种非正式制度。通常,新闻媒体对企业的报道与公众对企业的评价正相关,正面报道越多,公众对企业的正面评价越多,反之亦然。根据报道内容不同,舆论压力分为正面舆论压力和负面舆论压力。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面临的环保舆论压力也与日俱增。正面新闻报道可以增强企业经营合法性,扩大企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但相对于正面报道,公众对负面报道更有兴趣,因此,媒体更倾向于报道负面新闻。负面舆论有损企业形象,影响企业业绩。企业为了长远发展不得不重视舆论压力,将舆论作为引导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媒体对企业的负面报道越多,企业越会披露更多正面的环境信息[16]。环保舆论压力主要从3个方面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①新闻媒体通过曝光某企业生产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引起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17]。政府出台相应环境政策,将给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带来制度压力。企业处于媒体和规制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考虑技术革新,以减少生产行为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②新闻媒体是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渠道。当投资者通过新闻媒体得知企业存在有损环境的生产行为时,考虑到企业未来形象及盈利能力等问题,会减少甚至放弃投资。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必须增加绿色创新投资,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企业形象,以吸引更多投资,提高市场竞争力[6,18];③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环境效应,也越来越愿意为产品的绿色成本买单。当企业产品被曝光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力时,消费者会降低对企业的认可度,并可能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企业迫于这种压力,会对自身产品进行改良,减少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而赢得大众认可,争夺更多市场份额[19]。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1.2 领导环保意识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高阶认知理论认为,领导对于组织环境的理解认知决定了企业战略决策,而这种理解是领导个性认知、经验、价值观共同作用的结果[20]。领导环保意识是指领导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解读,环保意识较强的领导对企业面临的环境问题更加敏感,能够积极应对企业面临的的环境问题;而环保意识较弱的领导对环境问题较为迟钝,一般是被动处理环境问题[8]

然而,领导的认知会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外界环保舆论压力也会对领导环保意识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当企业某项绿色技术受到媒体关注时,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提高竞争对手进入壁垒,会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不断完善和更新技术。另一方面,当企业污染行为被媒体曝光时,不仅会使企业受到惩罚,而且对企业领导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会增强领导的环保意识。

领导环保意识可以分为领导环保风险意识和领导环保收益意识[21]。其中,领导环保风险意识是指领导对环境问题给企业发展所带来负面影响的敏感程度;领导环保收益意识是指领导从环境发展问题中捕捉新机遇和利润源的敏锐度。一方面,为了避免被媒体曝光或者被政府批评指责,企业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改进,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和其它环境治理措施,并及时披露这些环保信息[8]。同时,环保风险意识较高的领导会将减少环境负面影响视为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改进生产技术是制造企业减少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因此,高环保风险意识的领导具有较强的绿色技术创新动机,有助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另一方面,高环保收益意识的领导会把供应商和客户对企业产品绿色技术的要求看作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能够敏锐地识别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绿色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合理地应用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企业也会通过改善自身技术水平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绿色需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末端治理这种低水平的环境治理上[9]

综上,外界环保舆论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领导环保意识提升,使企业领导意识到绿色行为对企业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领导作为组织重要的主体力量,其认知行为决定了企业发展战略。领导环保意识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制定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2:领导环保意识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

1.3 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组织学习是组织通过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共享产生新知识的过程。一直以来,组织学习被认为是企业创新能力与绩效提升的重要预测变量[22]。不同于一般组织学习,组织绿色学习更强调环保知识学习,更加注重如何将环保知识与企业现有生产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外界环保舆论压力的逐渐增大,组织绿色学习将成为一种应对舆论压力的重要方式。当存在较大的负面舆论压力时,企业将面临被行业淘汰甚至逐出市场的风险。企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并谋求组织长远发展,必然积极进行组织绿色学习。一方面,要对现有绿色知识进行整合、深化,提高现有知识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开放程度,向行业内领先企业积极学习,不断引进新的知识和技术。将环保知识与企业技术知识有效耦合,使企业创新方向与环境政策更加匹配,推动企业技术获得质的改变。当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良好形象和美誉度时,会经常被各种媒体当作典范来宣传。面对这种正面的环保舆论压力,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形象,会不断更新组织知识,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些企业的绿色知识基础、经济基础都比较坚实,利用自身现有资源进行学习相对容易,有利于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同时,这些企业具有良好的形象,各种利益相关者为了自身利益也愿意与其交流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知识广度,使得环保技术与企业生产技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创新能力的提升源于知识积累及新旧知识的碰撞。作为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分支,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组织绿色学习实现。一方面,企业可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内其它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丰富自身绿色知识积累,增强知识异质性。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摩擦碰撞中,产生新的绿色创意火花,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获得突破性进展[11]。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内部知识融合,提高组织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降低部门间知识传播壁垒。在不同部门知识共享过程中,完善创新想法,减少技术漏洞,降低环境污染[23]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当面对较大的环保舆论压力时,企业更能够形成良好的组织学习氛围,从而帮助企业打破原有组织边界进行知识融合,为创新提供新方向。此外,良好的组织绿色学习氛围可以激发组织内员工互动,将个体或部门内隐性知识不断显现出来,或者将已有的显性知识加以实践,组织成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3: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

1.4 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初步推测,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首先,由于网络的发展,企业破坏性生产行为很容易受到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必然会给企业带来影响。此时,企业领导无论是出于企业利益还是企业形象的考虑,都会对企业生产行为进行反思,进而提高环保意识。高环保意识的领导会将环境保护措施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引导企业发展方向[24]。在环保发展战略的驱动下,企业会形成一种绿色企业文化。绿色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各个领域,影响企业学习氛围。一方面,企业会积极整合内部知识,提高知识利用率,在原有技术上不断改进,持续创新,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向行业领袖学习新的绿色技术知识,应用于绿色技术改进,在绿色创新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另外,当媒体连续报道某企业的生产行为或产品对环境产生较大污染时,也会引起政府重视,政府会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企业领导为了顺应这种制度要求,也会提升环保意识。如此,企业领导不再被动地进行环保生产,而是积极探索绿色技术,整合组织绿色能力,不断改善现有企业生产工艺和流程,提升绿色创新能力。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4: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构建了一个链式中介模型,解释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

本文研究对象为制造企业,调查对象为企业中高层领导。数据收集时间为2019年4-6月。共发放问卷284份,收回243份,有效问卷20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0.77%。其中,从企业产权性质来看,私营企业109家,占总样本量的54.2%;从企业年限来看,成立6~10年和11~15年的企业分别有78家与76家,分别占38.8%、35.8%;从领导所在部门来看,来自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的领导分别有112位与87位,分别占总样本量的55.7%、43.3%;从企业规模来看,员工数为101~500人和501~1 000人的企业分别有116家与71家,分别占总样本量的57.7%、35.3%。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中小型私营企业中的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鉴于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更了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展情况,并且数据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因此,可以进行后续研究。

2.2 变量测量

相关变量测量量表均以国内外成熟量表为基础,结合研究实际情况,并通过与3位企业高管、4位专家学者的访谈,对原始量表进行修改完善后确定最终量表,具体题项如表1所示。对33个小样本进行测试,初步验证了研究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研究量表均采用Likert7点量表进行计分,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

(1)环保舆论压力。目前关于舆论压力的研究较少,并且以往关于舆论压力的测度多是依据知网、报纸等关于企业的报道数量确定企业面临的舆论压力,但这种测量方式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借鉴Zhang等[25]编制的制度压力测量量表,根据舆论压力的特点,对量表进行改编,确定本文最终量表。从环保舆论规制压力、环保舆论规范压力、环保舆论模仿压力3个方面进行测量。此量表共5个题项,其中,环保舆论规制压力1个题项,即“企业面临来自媒体的监管压力”;环保舆论规范压力1个题项,即“如果企业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的环保需求,将面临被举报的压力”;环保舆论模仿压力3个题项,例如,“如果竞争者采用的生产技术更环保,我们将面临被披露的压力”等。量表信度为0.821。

(2)绿色创新能力。借鉴Hagedoorn等[26]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测量量表,结合企业绿色创新特点,对问卷进行改编。最终量表涉及6个题项,例如,“与同行相比,我们开发的环保产品数量较多”和“与同行相比,我们申请的绿色专利数量较多”等。量表信度为0.877。

(3)领导环保意识。借鉴Gadenne等[21]关于高管环保意识的测量问卷,从领导环保风险意识和环保收益意识两个方面测度领导环保意识。最终量表涉及6个题项,其中3个题项测度领导环保风险意识,例如,“本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环保问题”等;3个题项测度领导环保收益意识,例如,“本公司领导认为环保倡议对企业有很多好处”等。量表信度为0.884。

(4)组织绿色学习。借鉴Atuahene等[27]开发的组织学习测量量表,结合组织绿色学习特点,从利用式组织绿色学习和探索式组织绿色学习两个方面测度组织绿色学习。本量表共7个题项,其中4个题项测度利用式组织绿色学习,例如,“我们在开发新产品时会关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等;3个题项测度探索式组织绿色学习,例如,“我们搜寻信息的目的之一是学到更多环保知识”等。量表信度为0.871。

表1 旋转成分矩阵

变量题项载荷1234环保舆论压力企业面临着来自媒体的监管压力0.816如果企业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的环保需求,将面临被举报的压力0.684如果竞争者采用的生产技术更环保,我们将面临被披露的压力0.773如果替代者的生产工艺更环保,我们将面临被披露的压力0.779如果行业领袖使用了领先环保工艺,我们将面临被披露的压力0.660绿色创新能力与同行相比,我们开发的环保产品数量较多0.739与同行相比,我们的环保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较高0.828与同行相比,我们申请的绿色专利数量较多0.861与同行相比,我们开发环保新产品的成功率较高0.773与同行相比,我们开发新产品成功的速度较快0.797领导环保意识本公司领导认为环保倡议对企业有很多好处0.819本公司领导认为生产环保产品能提高企业销售收入0.781本公司领导认为采取环保措施会提高企业生产效率0.753本公司领导十分清楚环保法规对公司的影响0.726本公司领导十分清楚本行业最佳环保措施0.785本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环保问题0.745组织绿色学习我们搜寻信息的目的之一是寻找更节能解决问题的方法0.699我们搜寻信息的目的之一是保证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0.786我们在开发新产品时会关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0.750我们倾向于使用与现有项目相关的环保知识0.708我们搜寻信息的目的之一是学到更多环保知识0.768我们搜寻信息的目的之一是开发新的绿色项目,从而进入新市场0.808我们收集比现有市场中技术经验更绿色环保的信息0.756

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研究数据均来自领导自评,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共同方法偏差。按照Harman提出的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未旋转的第一个因子解释的方差占所有因子解释的方差的27.11%,不超过40%,所以,共同方法偏差不严重。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本研究所用量表均是在国内外成熟量表基础上改编而成,因此,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其效度进行检验。各变量KMO值均大于临界值0.6,Bartlett′s α球性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所有变量均适合作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各变量间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环保舆论压力、绿色创新能力、领导环保意识、组织绿色学习4个变量之间显著正相关,初步验证了本文研究假设。

3.3 假设检验

为检验本文提出的假设,使用SPSS宏程序Process(模型6),利用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1 000次,建立95%无偏校正区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对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直接效应进行检验。由表3可以看出,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BootLLCI=0.138 7,BootULCI=0.443 0),不包含0,作用大小为0.290 8,效应量为84.36%,假设H1得到支持;其次,对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由表3可知,“环保舆论压力→领导环保意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中介路径作用不显著(BootLLCI=-0.013 7,BootULCI=0.055 9),包含0,作用大小为0.014 6,效应量为4.24%,假设H2未得到支持;“环保舆论压力→组织绿色学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中介路径作用显著(BootLLCI=0.000 4,BootULCI=0.028 4),不包含0,作用大小为0.007 2,效应量为2.12%,假设H3得到支持;“环保舆论压力→领导环保意识→组织绿色学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中介路径作用显著(BootLLCI=0.001 3,BootULCI=0.086 8),不包含0,作用大小为0.032 0,效应量为9.28%,假设H4得到支持。总间接效应即总中介效应值为3条中介路径的中介效应之和,即0.053 8;总中介效果量为15.64%。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果讨论

基于201家制造企业数据,利用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检验了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直接影响及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的中介效应,得到如下结论:

表2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变量均值标准差环保舆论压力绿色创新能力领导环保意识组织绿色学习环保舆论压力4.0561.634(0.821)绿色创新能力3.8921.7730.309**(0.877)领导环保意识3.9911.6110.194**0.157*(0.884)绿色组织学习4.1751.5410.276**0.221**0.283**(0.871)

注:**表示p<0.01,*表示p<0.05;对角线上括号内的数字为量表信度

表3 假设检验结果

假设路径影响系数标准误BootLLCIBootULCI假设检验效果量(%)直接效应H1CP→CG0.290 80.077 20.138 70.443 0支持84.36H2CP→EA→CG0.014 60.018 1-0.013 70.055 9不支持4.24中介效应H3CP→OG→CG0.007 20.006 00.000 40.028 4支持2.12H4CP→EA→OG→CG0.032 00.021 50.001 30.086 8支持9.28总效应 0.053 80.026 10.011 00.118 315.640.344 70.074 10.198 50.490 8

注:CP表示环保舆论压力;CG表示企业绿色创新能力;EA表示领导环保意识;OG表示组织绿色学习

(1)环保舆论压力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该研究结果与李大元等[6]的相关研究结论一致。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及资源日益短缺的背景下,相关媒体也更加关注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新闻媒体是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渠道。在环保舆论压力下,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增强自身竞争力,必须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以减少生产经营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2)领导环保意识在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没有得到证实。可能的原因有:①虽然企业领导在外界舆论压力的影响下具有足够的环保意识,但企业环境行为还受限于市场条件、顾客需求及企业能力等因素,企业领导还不足以完全影响企业环境行为[5];②领导环保意识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还可能存在其它传导机制。

(3)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依靠企业绿色知识积累。在外界舆论压力的作用下,企业从上到下逐渐意识到企业绿色行为的重要意义,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绿色知识学习。同时,企业也重视组织内部绿色知识共享,进而增强企业绿色创新能力。

(4)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领导认知决定了企业战略方向,当领导具有较强环保意识时,会带动企业绿色学习气氛,从而增强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组织绿色学习是传导领导环保意识影响绿色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

4.2 理论贡献

(1)随着环境压力的加剧,绿色创新近年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环保舆论压力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创新,以往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相关研究大多关注舆论压力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结论缺乏普适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环保舆论压力可以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这不仅证实了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同时为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理论基础。

(2)组织学习一直被认为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将组织绿色学习纳入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研究框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绿色学习在舆论压力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制造企业在环保舆论压力的影响下积极进行组织绿色学习,不断积累绿色知识,从而促进绿色创新能力水平提升。该研究结果不仅扩大了组织学习的研究范围,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3)验证了领导环保意识与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的链式中介效应,进一步明确了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在媒体舆论的影响下,企业领导不得不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引导员工不断进行绿色知识学习,从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该研究结果不仅打开了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黑箱”,同时扩展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4.3 实践意义

(1)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企业要将环保舆论压力转变成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的动力,持续创新,力争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政府要充分利用舆论力量加强企业环境行为监管力度;投资者应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获取更多企业生产经营动态信息,促使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消费者要善于运用媒体,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影响企业绿色创新。

(2)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因此,在环保舆论压力日益增长的环境下,企业要组织员工积极学习绿色知识。一方面,向行业绿色领袖学习,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适当引进新型绿色技术;另一方面,加强组织内部绿色知识融合,在知识交融过程中产生新的创意。

(3)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具有链式中介效应。由此可见,严峻的环保舆论压力可以促使领导形成较强的环保意识,企业可以定期对领导进行培训,增强其环保意识。领导意识是企业战略的缩影,较强的领导环保意识有利于企业加快绿色学习步伐,进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首先,本文实证研究以制造企业为对象,但绿色创新不仅局限于制造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也会涉及绿色创新。因此,后续研究可以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增强研究结果普适性。其次,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是一个过程,而本文所用数据为截面数据,后续研究可以分不同时间段分别收集环保舆论压力、领导环保意识、组织绿色学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相关数据进行跟踪研究,增强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最后,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可能受到企业资源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后续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考虑二者关系间边界条件,增强研究结果的完备性。

参考文献:

[1] RENN K.Redefining innovation-eco-innovation research and the contribution from ecological economic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0,32(2):319-332.

[2] 李广培,李艳歌,全佳敏.环境规制、R&D投入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8,39(11):61-73.

[3] 庞娟,靳书默,朱沛宇.外部网络关系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促进抑或抑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0):1-10.

[4] STRAMBACH S.Combining knowledge bases in transnational sustainability innovation:micro dynamic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J].Economic Geography,2017,93(5):500-526.

[5] 徐建中,贯君,林艳.制度压力、高管环保意识与企业绿色创新实践——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和高阶理论视角[J].管理评论,2017,29(9):72-83.

[6] 李大元,宋杰,陈丽,等.舆论压力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吗[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30(6):23-33.

[7] 姜雨峰,田虹.绿色创新中介作用下的企业环境责任、企业环境伦理对竞争优势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11(8):1191-1198.

[8] 潘安娥,郭秋实.政府监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基于高管环保意识的调节作用[J].软科学,2018,32(10):84-87.

[9] 曹洪军,陈泽文.内外环境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驱动效应——高管环保意识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6):95-103.

[10] 曹勇,杜蔓,肖琦,等.企业创新氛围、双元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0):17-22.

[11] 胡石其,熊磊.“组织学习”驱动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J].求索,2018(6):82-88.

[12] BRAUM E,WIELD D.Regulation as a means for the social control of technology[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1994,6(3):259-272.

[13] 李杰中.制浆造纸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2):16-19.

[14] 杨发明,吕燕.绿色技术创新的组合激励研究[J].科研管理,1998,19(1):41-45.

[15] 杨晶,吴翠凤.网络舆论压力对高管高薪酬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3(6):97-106.

[16] 沈洪涛,冯杰.舆论监督、政府监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2):72-78.

[17] 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45(4):14-27.

[18] BERRONE P,FOSTURI A,GELABERT L,et al.Necessity as the mother of “green” inventions:institutional pressures an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3,34(8):891-909.

[19] ZHU Q,SARKIS J,LAI K.Institutional-based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J].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2013,19(2):106-117.

[20] HOFFMAN A J.Linking organizational and field-level analysis the diffusion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ractice[J].Organizational and Environment,2001,41(2):133-156.

[21] GADENNE D L,KENNEDY J,MCKEIVER C.An empirical study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practices in SEM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9,84(1):45-63.

[22] 梁阜,李树文,孙锐.SOR视角下组织学习对组织创新绩效的影响[J].管理科学,2017,30(3):63-74.

[23] SCHILDT H A,MAULA M V J,KEIL T.Explorative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from external corporate ventur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5,29(4):493-515.

[24] PAPAGIANNAKIS G,LIOUKAS S.Values,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managers as predictors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venes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2,100(6):41-51.

[25] ZHANG B,WANG Z H,LAI K H.Mediating effect of managers' environmental concern:bridge between external pressure and firms' practic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5,43(1):203-215.

[26] HAGEDOORN J,CLOODT M.Measuring innovative performance:is there an advantage in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J].Research Policy,2003,32(8):1365-1379.

[27] ATUAHENE-GIMA K,MURRY J Y.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on new technology ventures in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2007,15(2):1-29.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