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创新文化诉求与建构

王 娜1,2,王 健1

(1.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110169;2.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摘 要:基于共享经济、企业战略导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创新文化对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推动作用。从现有创新要素,即创新基因、创新人才与创新环境、创新科技与创新资源出发,探讨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对创新文化的需求。通过剖析我国保守性的农耕文化和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反思传统文化的制约作用。最后,结合文化进化论,深入研究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进而建构创新文化以推动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有效实施,促进国家和企业在观念变革、制度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实现共享经济及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共享经济;企业战略导向;创新文化

The Demand and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Culture of Enterprise Strategic Orientation under the Sharing Economy

Wang Na1,2,Wang Jian1

(1.Marxist College,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9,China;2.School of Mining Engineering,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1130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ing economy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orientation and culture,this paper reveals the role of innovation culture in promoting corporate strategic orientation under sharing economy.Based on the existing innovation elements,i.e.innovation gene,innovation talents and innovation environment,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resourc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mand of enterprise strategic orientation for innovation culture under the sharing economy.By analyzing the conservative farming culture and the self-sufficient consciousness of small farmers in China,we can reflect on the restri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Finally,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cultural evolution,the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culture,system culture and utensil culture,and then constructs the innovation culture,so a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orientation of enterprises under the sharing economy,so as to promote the state and enterprises to take 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concept change,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haring economy and enterprises.

Key Words:Sharing Economy; Corporate Strategic Orientation; Innovative Culture

DOI10.6049/kjjbydc.201910076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0)08-0019-08

收稿日期:2019-10-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AZX004);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L2017WQN008)

作者简介:王娜(1982—),女,满族,辽宁抚顺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王健(1967—),女,辽宁沈阳人,博士,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

0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蓬勃发展,共享经济兴起,企业所面对的技术创新情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由此发生根本性转变。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创新战略和创新计划,试图引导企业战略导向,抢占创新制高点。共享经济以移动互联网平台为依托,基于协同分享的价值理念,促使资源供需双方缩减中间交易环节,使技术与市场无缝对接、同频共振。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更加迫切需要技术与文化深度融合。共享经济下企业拥有知识、人才和技术等全部创新要素,但难以产生创新力量,企业战略导向无法带动其获得竞争优势,甚至一些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归根到底是创新文化供给不足所致。创新文化对创新要素具有滋养、催化和支撑作用,能够促进创新要素连接、整合与优化,影响企业知识转化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企业绩效[1]。新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共享经济普及,企业对创新文化的敏感性更强、依赖度更高,创新文化在企业战略导向和企业绩效之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是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只有扎根于创新文化中才能摆脱传统文化制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基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范式,围绕创新文化和企业战略导向展开系列研究。王玉琴和张德[2]通过对45家企业512名员工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创新文化和文化强度对企业财务绩效与总体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持同样观点的还有Panagiotis等[3]、Whittinghill等[4];王平聚和曾国屏[5]认为,创新文化使可支配资源和力量有效组合,环境和需求变化成为推动创新文化不断优化的重要动力;陈衍泰等[6]基于江浙沪闽4地241家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结合结构方程建模(SEM)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创新战略成功实施在于组织内部开放的创新文化,后者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不同的战略导向会影响企业对所拥有优势的理解,决定企业外部知识获取情况,影响创新方式和创新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绩效[7-8]。可见,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创新文化对企业战略导向和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但面对共享经济新的技术情境和市场环境,基于哲学维度的研究尚属空白,无法有针对性地指导企业创新战略实施。因此,本文旨在诠释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对创新文化的需求,通过对传统文化制约作用的反思,运用文化进化论深入研究创新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以建构创新文化,从而推动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有效实施。本研究不仅可以敦促国家和企业从观念变革、制度建设、技术创新等创新文化建设方面采取措施,而且有利于提升文化进化论研究的普适性,推动共享经济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共享经济、企业战略导向与文化互动关系

随着 Uber 、Airbnb等独角兽企业兴起,共享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29 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平台员工数为598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7.6亿人,其中服务提供者人数约7 500万人,同比增长7.1%[9]。可见,近年来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扩张迅猛,涉及行业和企业数量呈井喷趋势,已渗透到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共享经济发展与完善,企业为求生存、谋发展,开始制定指向创新的战略。共享经济和企业战略导向都是一种创新活动,从创新思想产生、创新技术研发、创新成果广泛应用到社会接受的整个过程都存在文化浸润,反映了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技术以“技术文化”角色存在于文化之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推动文化进化。同时,文化以技术为基础并对技术发展目标和方向进行宏观调控,技术与文化既独立又统一[10]

1.1 共享经济与文化互动关系

197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在所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共享经济。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大众消费能力提高,共享经济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共享经济指南”征求意见稿(2017)指出,共享经济主要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新型经济形态,包含三大主体,即共享经济平台、产品或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11]。共享经济是技术与文化有效结合所形成的新经济模式,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涌现的新业态,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共享经济发展,其蕴含的技术与文化互动关系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共享经济下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科学技术发展是共享经济的物质基础。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化共享交易平台颠覆了传统经济,使供给方更方便快捷地找到需求方,突破了原有时间和空间限制,使资源、信息和服务有效匹配,提高交易撮合率,降低交易成本,形成一个新的需求匹配模式。科学技术发展促使信息传递、识别、加工和认知能力提升,为共享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12]。共享经济下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创新,促使企业形成创新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制度体系和企业产品,拓展了企业网络文化发展空间。同时,共享经济下文化创新对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文化的凝聚和推进功能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与智力支持,并提供技术创新方式和策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驱动企业研发投资[13],从而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成功。

(2)共享经济下共享理念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共享理念普及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内在实质。“闲置即浪费,分享产生价值”是共享经济下共享理念的核心,共享理念促使产权私有观念向产权共享观念转变,有利于转变“物质化”的消费观,增强节约意识,减少过剩资源浪费。风靡美国的Airbnb短租在我国难以成功,重要原因是文化差异导致的供给问题,因国人缺乏共享理念,很难接受把房子短租或拼租给陌生人[14]。共享经济下共享理念培育与推广促使企业形成创新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和品牌形象等,从而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同时,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有利于推动共享理念普及,引导人们参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和共享厨师等活动,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心理和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实现多元化和个性化消费体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柔性需求,从而为共享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文化动力,推动人类向更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

(3)共享经济下政策体系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共享经济政策体系是共享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共享经济具有跨行业、跨区域和网络化特点,需要政策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保障。在英国,共享经济得到政府组织机构与政策制度体系的支持和保障,政府决心把该国打造成为欧洲共享经济中心,促进共享经济快速发展[15]。国家一系列政策制定与实施可以推动共享文化氛围营造、共享理念普及和企业共享文化构建,有利于鼓励共享经济发展,支持和推进有条件的行业和地区先行先试。同时,文化浸润和滋养促进共享经济良性发展,推动国家政策制度体系构建和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建设。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处理共享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利益关系,实现制度文化供给与共享经济制度需求相匹配,提高制度适应性效率,切实给予共享经济更多支持和保障。

1.2 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与文化互动关系

企业战略导向是指企业对新事物的开放程度,通过采用新的技术、资源、技巧和管理系统进行创新与变革的倾向[16],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导向和市场创新导向两种类型[17]。企业战略导向通过一套根植于企业内部的创新价值观和信念反映企业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创新战略方向和发展重点,进而决定企业绩效[18]。技术创新导向与市场创新导向从不同维度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竞争优势获取,只有将二者融合起来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19-20],企业战略导向才能更有效。企业战略导向反映企业的使命和前景,具有企业文化烙印,通过有效活动为顾客创造产品和价值,进而为组织带来绩效[21]。企业战略导向和文化呈现出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市场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适应。

(1)技术创新导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共享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导向是指共享平台与资源供需双方更加关注产品和服务技术创新,将知识应用于网络技术、数字信息、电子通讯、生产工艺、产品服务、发明创造、外形设计和软件研发等领域的创新倾向。技术创新导向对创新文化塑造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技术创新导向代表文化发展方向,可以提升文化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丰富文化表达载体和传播工具,影响文化内涵和性质,有利于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同时,文化对技术创新导向具有反作用,文化对技术创新导向的影响贯穿于技术创新发展的全过程,文化孕育科技,为科技创新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引领,是技术创新导向战略实施的动力和源泉。技术创新导向与文化互动有利于鼓励员工树立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价值观念,对原有技术路线的颠覆和替代进行探索,加强技术转化激励机制和制度管理,不断研发个性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推动技术与文化深度融合。

(2)市场创新导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共享经济下企业市场创新导向是指企业关注消费者,以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为目标,通过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认可度和忠诚度,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市场创新的倾向[22]。共享经济下企业市场创新导向需要建立一种柔性、敏感性和灵活性组织,通过资源优化配置丰富共享资源品类,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从而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共享经济下市场创新导向能够推动企业形成竞争意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激发消费兴趣,提高消费能力,拓展消费平台;有利于培育具有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有助于推动共享经济下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供需对接和资源整合,从而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同时,文化是共享经济下市场创新导向的精神动力,能够培养人们的文化品味和文化情趣,促进消费市场兴旺;文化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有利于企业科学决策和开放合作,实现企业产品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2 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创新文化诉求

新时代,面对共享经济呈现的新模式、新特征和新市场,基于共享经济、企业战略导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可见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创新文化明显供给不足,制约了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有效实施。自1912年熊彼特[23]在《经济发展理论》中从经济学视角提出“创新”之后,创新文化在技术、组织和制度的共同演化中逐渐发展起来。所谓创新文化,是指在组织创新活动中形成的内在创新精神形态和外在创新物质形态的统一体。创新文化影响个体和机构的个性与行为,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创新成败[24]。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25],人与环境的互动体现出人对环境的需求。斯图尔德[26]指出,人的进化与文化进化密切相关,文化与环境相互适应、互为因果,因而可以说人和环境的需要是创新文化进化与发展的动力。创新文化受企业家精神、创新理念、组织结构、保障机制和科技资源等创新要素的影响[27]。共享经济下,企业现有创新要素主要包括创新基因、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创新科技和创新资源,如图1所示。目前,企业仅依靠创新战略和创新要素难以产生创新动力,只有在创新文化滋养和催化下,促使创新要素重新组合和优化,才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使其获得竞争优势。创新文化能够形成一种无法估量的能量、动力和激情,推动企业形成持续创造力。

2.1 创新基因是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核心

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创新动力和引导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创新基因或存在不利于创新的基因。创新基因是指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遗传功能的因子,这些因子综合作用形成创新力量,是创新的基础[28]。英国进化生物学家道金斯[29]认为,基因通过模仿过程从一个脑子转到另一个脑子,从而在基因库中进行繁殖。共享经济下培育创新基因就是培育一种具有开放共享、自由平等、崇尚个性、多元融合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信任伦理和文化心理等精神因子。在创新活动中,各种元素犹如生物学中的基因,经过复制、表达和修复过程而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创新基因具有复制性和变异性。生物基因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出现相似性状,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基因突变。创新基因通过自我复制,将企业创新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精神信仰等传承下来,内化为员工观念共识。当创新情境发生变化时,创新基因发生变异,产生新基因并优化原有基因,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二是创新基因具有再分性和重组性。生物基因不可再分,但创新基因可以再分,基因再分有利于为企业创新基因提供诊断和治疗。创新基因以开放结构面对创新环境,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重组,强化优势基因,消除和修正劣势基因;三是创新基因具有先天性和生长性。生物自孕育之日起就以基因形式植入生物细胞,在基因的作用下逐渐成长。类似地,在企业初创期,企业家精神也以创新基因的形式融入企业建设中,伴随企业成长并不断进化。

图1 共享经济下企业创新要素构成

2.2 创新人才与创新环境是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动力

企业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共享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熊比特式”创造性破坏,改变了传统就业领域和人才发展空间,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工作岗位去全职化、工作内容弱职能化和工作理念自由灵活等。共享经济下除网络平台上负责维护和运营的员工外,其他员工以兼职形式参与工作,工作成为一个分配时间、置换资源和享受利润的过程。共享经济下企业创新人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创新人才实际上是“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二是企业创新人才注重与消费者互动,通过文化力量创造消费感受、绘制消费者心理轨迹;三是企业发展扩充了创新人才队伍,拓宽了就业领域,催生了新的职业,如网络架构师、云管理员、大数据分析师和人工智能运维工程师等;四是共享经济催生了大量自由职业者。共享经济只需要身份和资质认证,无需进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工作素养考察,不受工作时间、职位升迁、上下级关系、攀比和面子等世俗观念影响,解放出很多自由职业者。

随着共享经济兴起,具有共享理念的创新环境逐渐形成,为创新基因孕育和成长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企业战略导向只有在开放共享、平等自由、和谐向上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实施,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共享经济首先在经济发达、移动互联网普及、人口密集、时间成本宝贵和人口流动性高的创新环境中兴起;二是共享经济发展有助于形成崇尚节约、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环境;三是共享经济发展对政府服务与监管、法律法规制定、信用体系构建和企业规范发展等产生“倒逼”效应,促使资源供需双方行为合法化、规范化,有利于形成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环境价值相协调的创新环境。

2.3 创新科技与创新资源是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支柱

创新科技与创新资源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是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实施的支柱。科技创新是知识生产、存储、转化和反馈的结果,其中,知识转化显著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各方面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共享经济繁荣,科技具有全球性视野,科技与文化逐渐融合。创新科技可以促进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有效实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科技可以不断丰富企业知识体系。共享经济平台为科技交流、整合、匹配和产学研有效合作提供众多机会,有利于将知识转化为技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消费,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导向和市场创新导向战略实施;二是创新科技促进知识呈现方式多样化。创新科技带来数字化技术、虚拟技术、网络技术和新型影视技术等,使科技与文化相融合,加大产品或服务的表现力、创作力和传播力。创新科技研发出新型科技产品与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价值需求,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战略导向实施。

创新资源是支撑共享经济创新发展的战略资源,创新资源整合共享、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共享经济的本质要求。创新资源是支撑和推动创新的资源要素,包括人才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金融资源和条件资源等,分为财产性创新资源和知识性创新资源[30],是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支柱,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财产性创新资源有利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导向战略。财产性创新资源具有私有性和稳定性,企业利用已有财产性创新资源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渐进式改进,属于开发性创新。开发性创新可以深入挖掘其内部知识,促进知识完善与改进,提升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含量,有利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导向战略;二是知识性创新资源有利于企业实施市场创新导向战略。知识性创新资源具有模糊性和难模仿性,需要企业设置知识壁垒加以保护,知识性创新资源越多,知识壁垒越可靠。但企业创新资源越复杂,企业就越倾向于探索新知识、寻求新消费者,开展探索性创新。探索性创新既有利于满足消费者价值需求,也有利于企业实施市场创新导向战略。

3 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传统文化制约

企业战略导向实际上是一种组织文化,是指导企业经营实践的哲学。共享经济下企业高效实施战略导向,首先要树立共享理念,形成创新文化,使其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并内化为自觉行为习惯,从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导向和市场创新导向战略实施。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对延续和发展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化对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影响是最根本的,影响民族创造潜能发挥。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中保守性的农耕文化和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阻碍了共享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导向战略的实施。

3.1 保守性农耕文化制约共享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导向战略实施

共享经济出现在美国和欧洲后逐渐席卷全球,这源于美国与欧洲国家较高的经济和科技水平以及开放创新的文化环境。共享经济需要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通用性关键技术均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研发,如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iOS(苹果移动设备操作系统)、Android(安卓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等移动互联网技术,CPU(中央处理器)、NAND Flash(存储器)、显卡和芯片等信息通讯技术,GFS(大规模分散文件系统)、Storm(流式数据处理系统)和Dremel (交互式数据处理系统)等大数据处理技术。共享经济在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迅速发展壮大,与西方国家倡导开放自由、崇尚创新、包容失败和合作共赢的文化密不可分。我国传统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形成保守闭塞、墨守成规和盲目乐观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共享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导向战略的有效实施,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守的农耕文化制约了知识整合与共享。尽管我国已经改革开放40余年,但受传统家族文化、村落文化和区域文化等农耕思想影响,人们的思维难以从“我的”转变为“我们的”,既不利于知识跨界与重组,也不利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整合与共享,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难以形成原始创新能力,从而制约企业技术创新;二是保守性的农耕文化制约了技术交流与合作。受保守性农耕文化影响,企业一味地复制和模仿,缺乏探究自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技术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不高,遏制了创新思想和创造行为。共享经济下保守的思想观念不利于技术交流和学习,难以满足开放合作、互动共赢的技术创新需求。

3.2 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制约共享经济下企业市场创新导向战略实施

当前,以零边际成本、协同消费为标志的共享经济给人类带来颠覆性转变。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共享经济发展迅速,除经济和科技优势外,还源于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市场经济体制。在西方国家,人们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思想意识和开放共享、平等信任的思想观念。例如,在Airbnb和WeWork平台上,人们租赁自家房屋或公司办公室的部分空间给陌生人使用;在Uber平台上,人们愿意与陌生人同车而行;在eBay和Craigslist平台上,人们相信陌生人分享商品或服务的体验和感受等。但在我国,受传统文化中自给自足、重义轻利的小农意识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企业经营行为与共享经济需求的共享理念不匹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制约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但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的不够充分,依然存在“自有自用自方便”、“租不如买”和“租没面子”等认识上的误区。这种思想观念既不利于共享经济下知识和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也不利于资源池里的资源数量增加。共享经济下资源供需双方具有互动性和体验性,狭隘的小农意识既妨碍了人们参与共享经济,也制约了信用评价体系构建,从而不利于企业市场创新导向战略实施;二是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制约了企业经营行为。共享经济下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合作性竞争,形成战略联盟共同维护市场空间,共同营造和谐共生的市场环境。受传统“种好自家地,莫管他人田”思想观念影响,我国企业一味谋求自身发展,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限制同行其它企业发展。这种矛盾性竞争忽视了市场平等、法治、开放、合作和共享的特性,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性,制约了共享经济下企业市场创新导向战略实施。

4 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创新文化建构

创新文化是一种高级文化形态,能够激发企业内创新思想和创新活动,进而引导企业战略导向设计,帮助其实现战略目标。企业拥有全部创新要素,但一般单线物理叠加和堆集难以产生创新的力量。共享经济下只有将创新要素置于独特的创新文化情境中,对创新要素进行建构与优化,使其多元化、网格化,从而实现螺旋式发展与进化,才能为企业战略导向提供持久的创新力量。企业是一个类生命体,企业文化元素犹如生物学中的基因,应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文化进化论,后者是19世纪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基础形成的人类文化演进学说。其基本核心内容包括人的心理一致说、逐渐进化、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等[31]。每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其进化过程中,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经历“适应”、“整合”与“创新”重构,当环境改变时,又会出现新一轮“适应”、“整合”与“创新”,文化便是在这种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完成自身进化的[32]。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所有文化形态同样具备相当的可塑性及一定的变化潜力,能够在一定情境下进行修正和构造。创新文化包含创新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共享经济下,需要培育优良的创新文化基因以建构创新观念文化,培养创新组织体系与组织环境以建构创新制度文化,整合多元化物质资源与信息资源以建构创新器物文化,以此促进创新文化进化,从而正确引导企业战略实施。

4.1 培育优良的创新文化基因建构创新观念文化

创新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创新观念文化。观念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形态的集合,包括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文化心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行为习惯等。观念文化体现一个企业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是促使创新文化进化的内在动力,既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又是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创新观念文化培育,需要深入其创新文化基因内核,由内而外地修正观念文化进化方向。创新文化基因具有开放、动态、非线性以及自组织等特点,优秀的创新文化基因应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特质。新时代,优良的创新文化基因培育要结合创新基因的复制性、变异性、再分性、重组性、先天性和生长性等典型特征,运用科学方法对创新文化基因进行诊断,分析基因的优良性、缺陷性和失活性。

运用基因自然重组与人工重组对我国传统文化基因和世界优秀文化基因进行加工,进而培育共享经济下创新观念文化,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挖掘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促进创新文化基因自然重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创新文化基因比比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倡导平等尊重、博爱和谐的共享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刚健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君子以厚德载物”倡导崇德重义、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观念等。创新文化基因自然重组需要开放、自由和宽容的创新文化土壤,在学习能力“酶”的催化下,基因通过自然接合、转化和转导实现成长与进化。具有元表征能力的人对其进行复制和表达,从而在组织内达成共识并广泛传播;另一方面,剔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劣势文化基因并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基因,促进创新文化基因人工重组。共享经济下,要摒弃传统文化中保守性的农耕文化和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利用法律、政策和制度等基因限制“酶”,抑制我国传统文化中劣势文化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吸纳世界优秀创新文化基因,如美国鼓励创新、包容失败、思想自由、开放分享和多元融合的文化;法国的环保意识、节约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等;英国政府决心打造共享经济全球中心的构想和理念,以及历史悠久的骑行文化等。创新文化基因的人工重组如生物基因重组,分为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和外源重组。创新文化基因的人工重组需要创新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吸纳同源的世界优秀文化基因并进行“克隆”重组,通过小范围的同源序列配对进行插入式“嫁接”、“杂交”重组,或通过外源基因进行人工异常激活重组,以此建构创新观念文化。

4.2 塑造创新组织体系与组织环境建构创新制度文化

共享经济下创新制度文化是指为适应共享经济发展和实现企业创新目标,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制定的、起规范作用的、带有强制性的组织体系与组织环境。人才是制度文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环境是制度文化培育的助推器。共享经济下,“互联网+”型全能创新人才是组织体系构建与组织环境营造的基础。早在20世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就提出“全人”的看法,实际上,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科学知识、集成的创新能力、严谨的学术态度、崇高的责任感、 荣誉感和道德修养等特征。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创新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为企业创新提供文化动力和智力支撑。因此,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应利用人才要素和环境要素,构建创新组织体系与组织环境,培育创新制度文化,为国家自主创新跃迁奠定健全的文化基础[33]

为培育创新制度文化,一方面,需要构建创新组织体系。利用创新人才完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培育企业创新制度文化,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出发:一是创新领导体制。为保证共享各环节领导活动的完整性、连贯性和一致性,企业需要构建集体领导、权力制衡和开放平等的领导体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支持、尊重、信任和激励,使员工拥有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员工创新能力;二是创新组织机构。共享经济下企业要改变传统机构模式,促进组织机构之间合作与互动,有效激发组织成员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组织机构的力量;三是创新管理制度。共享经济下传统管理制度已不再适用,要树立管理制度大于“人治”的思想,建立公平公正、规范有效、合理科学、以人为本的创新型动态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另一方面,需要营造创新组织环境。组织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前者主要是指学术传统、学术氛围和治学氛围等人文评价体系,后者主要是指管理制度、激励政策、信用体系等制度环境。二者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对其有效整合能够加快创新文化培育进程,直接影响物性人境和人性物境。共享经济下只有符合企业价值观,增强企业向上精神,营造可以提升员工积极性和自觉性的组织环境,才能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主动性,具体从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制度环境、市场制度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4个方面出发:第一,企业要培养具有创新文化基因和元表征能力的创新人才,积极传播勇于创新、敢于冒险、包容失败和激励共享的文化观念,营造节约生活成本、闲置共享获益、崇尚个性消费和享受多元体验的社会文化环境;第二,制定符合共享经济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及信用体系等,营造开放、公平、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环境;第三,通过完善移动互联网、金融和财税等基础性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制度环境;第四,企业内部要建立科学、规范、开放的规章或制度,保障共享平台上闲置资源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利益,提高大众共享消费行为参与度,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4.3 整合多元化物质资源与信息资源建构创新器物文化

创新器物文化属于物质层面的文化,是创新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享经济下创新器物文化是指企业在物质产品创新设计、物质资源创新整合和信息资源创新研发与共享过程中,运用科技手段产生的创新性文化成果,包括移动互联网设备、云计算设备、物质产品、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共享经济下互联网平台上的资源越多、市场越大,就越有利于共享经济发展。新时代,共享平台上的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所承载的文化因融入了新基因而呈现出新特点,如多元化、网络化、数字化、媒体化和可视化等。

为培育创新器物文化,一方面,需要整合多元化物质资源。共享经济下企业物质资源的自觉保护、挖掘、利用和开发是企业提升产品或服务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物质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文化则可注入多元物质资源中,物质资源与文化资源相融合,从而建构创新器物文化。物质资源具有相似性和互补性,整合物质资源可以从上述两个特性出发:一是整合相似性的物质资源。相似性的物质资源具有相似的文化,在文化滋养下,物质资源更易融合,有利于人们形成价值认同。通过文化与科技、市场互动和融合,可以利用无限的文化创造力突破有限的物质资源约束,实现器物文化的创新性建构与进化;二是整合互补性物质资源。多元互补性物质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在不同领域交叉、融合和碰撞,其界限趋于模糊并产生新的物质资源,从而提升物质资源的多样性。文化资源既是创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产业孵化器和创新经济载体。因此,物质资源整合就是文化资源整合,可以重新建构创新器物文化,促进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形成;另一方面,需要整合多元化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实际上是共享信息资源的使用权和文化理念。信息资源通过共享平台和信息技术,便捷、精确、全面地呈现其易用性和文化理念。信息资源本身蕴含着文化要素,信息资源经过整合、加工和优化配置,为共享过程注入新的文化。因此,整合多元化信息资源应从信息资源内部和外部出发:一是通过整合多元化信息资源内部蕴含的文化建构创新器物文化。共享经济下每个个体都是信息资源的有效载体,既是信息资源的需求者也是使用者。因此,整合多元化信息资源有利于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与内部文化理念融合,提升资源技术水平并丰富文化内涵,有利于建构创新的器物文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导向战略实施。二是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外部文化建构创新器物文化。信息资源通过整合、加工和优化配置等环节实现共享,每个环节都拥有共享文化理念和开放文化心理。整合信息资源内部和外部文化,实现信息资源聚合、互动和服务集成,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从而有利于器物文化进化,推动企业市场创新导向战略实施。

图2 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创新文化建构模型

5 结语

随着科技和文化迅猛发展,共享经济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共享经济对于化解我国经济难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倡导绿色环保十分重要。中国欲在共享经济下有所作为,需要透过共享经济和企业战略导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明晰创新文化对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实施的推动作用。目前,企业拥有创新要素中的创新基因、创新人才和创新环境、创新科技与创新资源等,但难以产生创新的力量,归根到底是因为缺少创新文化,导致创新要素之间难以连接、整合与优化。同时,应反思传统文化中保守性的农耕文化和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对企业战略导向的制约。为满足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创新文化诉求,基于文化进化论从创新的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3个方面对创新文化加以培育,以推动创新文化进化。培育创新观念文化,需要培育优良的创新文化基因,促使创新文化基因自然重组和人工重组,从而实现观念文化进化;培育创新制度文化,需要从数量与质量上选择、吸纳和培养“互联网+”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建构创新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营造创新社会文化环境、经济制度环境、市场制度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从而实现制度文化进化;培育创新器物文化,需要整合相似性和互补性的多元物质资源,整合共享经济下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器物文化进化。随着共享经济发展和创新文化普及,共享资源逐渐丰富,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共享经济下拥有创新文化供给的企业战略导向,能促使企业创新要素由量变走向质变,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导向和市场创新导向,从而实现共享经济下企业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LAU C.Team and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strategic orientations,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12):1344-1351.

[2] 王玉芹,张德.创新型文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s2):475-479.

[3] PANAGIOTIS E,PANTELIS C,DIONYSIS G.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culture as a long-term strategic instrument during the European great recess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5,68(7):1436-1438.

[4] WHITTINGHILL C,BERKOWITZ D,FARRINGTON P A.Does your culture encourage innovation[J].Defense Acquisition Research Journal,2015,22(2):216-239.

[5] 王平聚,曾国屏.创新文化系统分析的一个理论框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65-69.

[6] 陈衍泰,何流,司春林.开放式创新文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来自江浙沪闽四地的数据实证[J].科学学研究,2007,25(3):567-572.

[7] LAU C.Team and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strategic orientations,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1,64(12):1344-1351.

[8] KUMAR K,BOESSO G,FAVOTTO F,et al.Strategic orientation,innovation patterns and performances of SMEs and large compani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12,19(1):132-145.

[9]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9)[EB/OL].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3-01/doc-ihrfqzkc0293520.shtml,2019-3-1.

[10] 张明国.“技术一文化”论:一种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6):15-19.

[11]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分享经济发展指南(第二次征求意见稿)[EB/OL].http://gjss.ndrc.gov.cn/gjsgz/201704/t20170428_846368.html,2017-4-28.

[12] 李飞翔,谭舒.共享经济现象背后的四维伦理反思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21-27.

[13] 张玉明,李荣,闵亦杰,等.企业创新文化真实地驱动了研发投资吗[J].科学学研究,2016,34(9):1417-1425.

[14] 仲崇高,张勇.分享经济:逻辑、模式与边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23):48-53.

[15] 国际先驱导报.英国:打造全球“分享经济”中心[EB/OL].http://ihl.cankaoxiaoxi.com/2015/0316/706296.shtml,2015-3-16.

[16] 常晓然,陈小玲,姜源林.网络位置与企业战略导向的匹配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5.

[17] BERTHON P,HULBERT J,PITT L F.To Serve or create? strategic orientations towards customers and innov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9,42(1): 37-58.

[18] 史会斌,陈金亮,杨东.战略导向对外部创新搜索策略的影响——基于港资企业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7,36(1):14-21.

[19] MAKRI M,HITT M A,LANE P J.Complementary technologies: knowledge relatedness and invention outcomes in high technolog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602-628.

[20] SONG J,ALMEIDA P,WU G.Learning-by-hiring: when is mobility more likely to facilitate interfirm knowledge transfer [J].Management Science,2003(49):351-365.

[21] MOORMAN C,SLOTEGRAAF R J.The contingency value of complementary capabiliti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9,36(2):239-257.

[22] 孙永磊,宋晶,谢永平.企业战略导向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来自苹果公司的案例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2):101-110.

[23]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4] 柏林科学技术研究院.文化vs技术创新:德美日创新经济的文化比较与策略建议[M].吴金希,张小芳,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5] 李文阁.需要即人的本性——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J].社会科学,1998(5):29-32.

[26] 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世界民族,1983(6):1-7.

[27] 吕玉辉.企业创新的文化要素构成及其机理分析[J].商业时代,2016(10):89-91.

[28] 覃世利,张洁,杨刚,等.“基于双螺旋”的企业创新文化基因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

[29]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68.

[30] MILLER D,SHAMSIE J.The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in two environments:the hollywood film studios from 1963 to1965[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mal,1996,39(1):519-543.

[31] 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M].周星,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2] 章辉美,孙莉.文化进化的可能及其内在逻辑[J].天府新论,2009(4):109-113.

[33] 高锡荣,柯俊.中国创新文化之现状调查与问题剖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6(7).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