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
——双重关系嵌入的调节作用

王庆金,王 强,周 键

(青岛大学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社会资本作为推动新创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资源效应是提高新创企业绩效的主要内容。而创业拼凑作为突破新创企业资源约束的关键因素,成为社会资本向绩效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枢纽。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结合双重关系嵌入的差异化表现,分析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发挥作用的路径机制以及外部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拼凑在社会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内外部关系嵌入正向调节创业拼凑和新创企业绩效间关系。

关键词:社会资本;创业拼凑;内部关系嵌入;外部关系嵌入;新创企业绩效

Social Capital,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s
——Based 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Double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Wang Qingjin,Wang Qiang,Zhou Jian

(School of Business,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

AbstractSocial capita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ventures, and its resource effect is the main content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And as a key factor to break through the resource constraints of new ventures,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hub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social capital to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and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tial forms of double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ath mechanism and external impacts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cial capital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s;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s; the internal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external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positively regulate the effect of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on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s.

Key Words:Social Capital;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Internal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External Relationa1 Embeddedness; the Performance of New Ventures

收稿日期:2019-10-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95)

作者简介:王庆金(1972-),男,山东临沂人,博士,青岛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王强(1994-),男,山东临沂人,青岛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管理;周键(1990-),男,山东平度人,博士,博士后,青岛大学商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管理。本文通讯作者:王强。

DOI10.6049/kjjbydc.201906007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0)20-0049-09

0 引言

作为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引擎,高水平与高质量创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对此,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为大众创业清障搭台,使大量社会资本涌向创业领域。专家强调,蕴藏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是支撑新创企业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1]。社会资本作为创业主要推动力量,其资源效应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决定性因素[2]。社会资本已得到越来越多创业领域研究学者的关注,成为解释复杂创业现象和问题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源于社会网络,同时涵盖企业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所能获取和吸收的信息、知识等资源的总和[3]。此外,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资本不仅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种获取资源的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信息和知识等资源流动[4]。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类型,社会资本建立在有助于其它资源交换和获取的基础上,间接实现自身价值[5]。需要说明的是,企业社会资本通过获取和利用资源从而加快技术创新,可有效提高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6]。而新创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拼凑对现有可利用资源进行“将就”和重构,尤其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资源进行创造性整合,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新创企业资源约束问题,还能增强竞争优势并提高企业绩效[7]。总之,企业拥有的资本是创业拼凑的基础,会对拼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8],即社会资本能够影响创业拼凑能力的发挥[9]。但现有文献更多聚焦于社会资本或创业拼凑对绩效的直接影响,尚缺少两者之间协同作用的研究。

关系嵌入性源于社会资本理论,代表社会关系网络的凝聚性[10,11]。它强调经济行为主体经济活动嵌于与其它主体的互动关系网络中,感情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性原则都会对主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新创企业面临资本市场动荡以及资源匮乏等环境特征,所以,关系嵌入对其自身行为的影响尤为显著。特别地,Luo(2000)把经济活动放到更为宽泛的社会和人际关系背景下,认为经济行为实际上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或非正规社会关系之中[12],并且从内、外部关系嵌入视角进行研究是适用的[13]。但以往研究在探讨关系嵌入发挥的效应时,大多进行直接考察,较少关注其内、外部双重性的差异化表现和各自发挥的重要作用[14]。实践表明,双重关系嵌入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加信任、开放和互动的内外部环境,使组织间或组织内具有频繁互动的特点,这为新创企业高效整合并利用资源提供了良好情景。而且,成功获得高绩效的企业,也总在积极主动地进行内外部良性互动,并借助深度与广度关系嵌入,促进知识和信息等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应用,即内外部关系嵌入影响资源利用[15]。需要强调的是,新创企业在蕴含创业资源的内外部环境中,其创业拼凑能力正是体现资源整合与利用的特征变量,是对内外部环境中创业资源的探索性学习。因此,在探讨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影响时,离不开对内外部关系嵌入的理解与认知。

综上,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探讨社会资本、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新创企业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的差异化表现,从双重关系嵌入视角创新性地探究内、外部关系嵌入在创业拼凑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为新创企业社会资本影响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与实证依据。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新创企业社会资本与创业拼凑间关系的认知,而且从内、外部关系嵌入角度解答社会资本如何通过创业拼凑能力提高企业绩效,为新创企业绩效研究增添新的解释逻辑,也可为新创企业资源获取和利用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社会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

新创企业绩效是衡量创业行为和创业成功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反映短期目标和长期绩效实现程度,代表创业活动成果与成效[16]。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认为,创业活动实质上是新创企业获取、维持和利用社会资本提高绩效的行为过程[17]。实践表明,新创企业绩效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是指创业过程中企业成长程度或实现价值,具有成长性和获利性两个明显特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社会资本作为弥补新创缺陷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影响创业活动中作用于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进而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首先,新创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初创资金,改善新创企业绩效[18]。新创企业在社会资本培育过程中,通过社会网络与不同主体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增强与外界的联系[1]。而任何与风险投资者的联系,都有可能转化为新创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19]。其次,拥有更多社会资本的新创企业可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和建议,从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促进企业成长[20]。例如,新创企业与经销商等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社会关系,当企业面临产品开发和销售困难时,通过经销商可及时获取消费者偏好等信息,从而迅速改善产品,避免由此引发经营风险而导致创业失败。此外,依靠传统闭门造车方式从事经济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而拓展和利用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发展和绩效提高[21]。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2 社会资本与创业拼凑

“创业拼凑”这一概念由 Baker & Nelson[22]于2005年正式提出,主要指新创企业为了解决新问题或应对新挑战,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创造性整合的创业活动。在此基础上,挖掘所能接触到的社会关系,有效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行为即“网络拼凑”,主张建立非正式社会关系进行拼凑。社会资本理论有关研究表明,蕴藏在无形社会网络关系中的社会资本,可以为新创企业迅速补充创业资源[4],而新创企业创业拼凑能力受到企业所能利用资源的影响。因此,新创企业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能力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获取和利用资源,可有效提高企业对创业资源的整合能力[6];另一方面,创业拼凑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资源进行网络拼凑,可以有效解决新创企业资源约束问题。总之,企业资本是创业拼凑的基础,对拼凑效果产生重要影响[8]。分析现有资料发现,从结构、关系和认知等3个维度对社会资本进行研究已经得到学者的认可[23]。由此,本研究拟从3个维度对新创企业社会资本与创业拼凑的关系进行探讨。

(1)结构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内外部社会网络、网络结构及网络稳定性[24]。结构社会资本描述了企业的社会联系强度,通过这些联系能够获取社会网络中大量信息资源[25]。因此,结构社会资本有利于新创企业挖掘关键信息,充分利用手头资源解决问题,有效加快创业拼凑速度。

(2)关系社会资本是指通过社会网络关系进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信任、团结和友谊等[26]。研究发现,关系社会资本代表社会网络质量,可以通过关系创造和维持获取大量稀缺性资源[24]。新创企业通过关系社会资本增加手头稀缺性资源数量,提高新创企业资源拼凑质量,进一步提高创业拼凑能力。

(3)认知社会资本是指网络成员之间的共同愿景、观点和立场,代表价值观近似程度[23],强调企业间一致的目标,对任务实现方式有认同感[27]。分析文献资料发现,社会关系网络中认知资本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对知识等资源的转移和管理[24]。新创企业通过资源有效转移和适当管理,能够加强资源整合与利用,保障创业拼凑便捷性和效率。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2:社会资本对创业拼凑具有正向影响。

1.3 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

社会资本源于社会网络,涵盖了由社会关系网络企业所能获取和吸收的资源总和[3]。但由于新进入缺陷,新创企业社会资本有限,可能严重制约新创企业利用资源提高绩效并增强竞争力的能力。而通过创业拼凑能够对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进行“将就”与重构,创造性利用现有资源摆脱资源稀缺困境。因此,创业拼凑能力成为提高新创企业绩效并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新创企业需要借助社会关系网络对资源实施“网络拼凑”,使企业降低成本并提高绩效[8]。实践表明,当新创企业面临资源约束困境时,如果不利用社会网络关系进行创业拼凑,而只通过搜寻新资源的方式解决问题,会使新创企业产生大量时间成本。创业拼凑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寻找新资源时的拖延问题。另一方面,创业拼凑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社会网络资源,对解决企业难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创业拼凑通过创造性利用现有资源摆脱资源稀缺困境,并提升新创企业绩效,已得到大量学者的广泛认同[28]。在此过程中,新创企业会充分运用其社会关系网络,对一切可利用资源进行有效拼凑,通过交叉和低成本使用资源,尽可能处理企业目前面临的各方面问题,实现企业绩效最大化。总之,创业拼凑为受到资源约束的企业提供发展路径,成为新创企业突破资源约束的有效战略[29]。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3: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1.4 创业拼凑的中介作用

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作为一种资源和资源获取能力,社会资本可以为新创企业迅速补充创业资源[4]。研究发现,将手头创业资源进行有效拼凑,会对新创企业绩效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8]。毫无疑问,新创企业通过创业拼凑有效发挥社会资本的资源效应,可以为新创企业绩效带来积极影响。首先,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认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资本不仅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获取资源的能力[4],有助于其它资源交换和获取[5]。因此,新创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本越多,越易于企业获取社会关系网络内其它主体的资源,进而转化为自身创业资源,并用于创业拼凑。其次,新创企业对社会资本带来的资源进行“将就”与重构,通过创业拼凑创造性利用自身资源并解决企业问题,从而提高新创企业绩效[28]。部分学者也指出,拥有较强创业拼凑能力的新创企业可以对自身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转化为创新产出[7]。在这个过程中,“拼凑”能力越强,资源越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增加对创业机会的把握,进而转化为创新产出,因而越有利于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绩效。基于此,并综合考虑H1-H3可得,新创企业社会资本能够增强创业拼凑能力,并进一步提高新创企业绩效。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4:创业拼凑在社会资本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1.5 双重关系嵌入的调节作用

关系嵌入性源于社会资本理论,是指网络参与者之间以互惠预期为目的而发生联系,主要表现为参与者之间互相承诺、理解和信任的程度[10]。就新创企业而言,在“新创缺陷”的不利影响下,要降低创业风险,就必须快速嵌入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充足、优质的创业资源[14],而不同程度的嵌入性又会影响企业利用资源的数量和能力[30]。因此,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新创企业,通过创业拼凑对网络内外资源进行绩效转化过程中,必然受到关系嵌入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从企业双重关系嵌入视角进行研究已得到专家的认可,其包括内部关系嵌入和外部关系嵌入[13,15]

一方面,良好的内部关系使成员之间更加信任和团结,并期望制裁个人的自私行为[31]。特别地,在企业内部关系网络中,如果成员能够实现有效互动与合作,将促进企业创新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32]。当内部关系嵌入程度较高时,企业能创造一个更加开放、信任和合作的内部环境氛围[15]。而组织内信任与合作,能促使知识、信息和经验等重要资源在企业内部有效流动和传播,有利于制定新颖拼凑方案并提升拼凑效果,从而提高新创企业绩效[33]。另一方面,外部关系嵌入解释了企业如何存在于一个复杂社会关系网络中,并体现在与网络其它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决定企业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聚集、整合和配置的资源数量,进一步影响企业行为[30]。研究表明,当外部关系嵌入程度较高时,能够促进新创企业在社会网络关系中获取创业资源[14],从而加强创业拼凑能力,提高企业绩效。此外,良好的外部关系嵌入有利于社会关系网络形成耦合效应,拓展创业拼凑空间。总之,新创企业通过双重关系嵌入的有效互动,可以最大程度上挖掘蕴藏在社会和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资源,以保证企业提高创业拼凑能力和效果,并顺利提高企业绩效。综合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5a:内部关系嵌入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即内部关系嵌入水平越高,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越强。

H5b:外部关系嵌入正向调节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即外部关系嵌入水平越高,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越强。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研究模型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与数据收集

2018年上半年,本团队深入我国东部创业活跃省市的众创空间以及创业孵化中心,将参与企业创建的创业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纸质版问卷和电子版问卷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首先,邀请部分创业者及其创业伙伴对纸质版问卷或电子版问卷直接填答;其次,研究团队直接到创业孵化中心,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向创业者发放纸质版问卷并现场填答;最后,请创业孵化中心工作人员将电子版问卷推送给创业者进行网上填答。本次调研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其中纸质版问卷150份,回收105份,电子版问卷150份,回收148份,共回收253份。剔除填答率90%及以下的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9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3.67%,具体样本基本信息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2.2 变量测量及信效度分析

社会资本借鉴Nahapiet & Ghoshal[23]的研究成果,采用10个题项量表进行测量,主要包含创业者认知、关系和结构3个方面内容;创业拼凑以Senyard等[7]开发的量表为基础,借鉴于晓宇等[34]对量表的调整,采用8个题项量表进行测量,主要包含并行型拼凑和选择型拼凑两个维度内容;内部关系嵌入与外部关系嵌入结合Granovetter[35]、李志远和王雪方[15]的研究成果进行改编,分别形成4个题项的量表进行测量,主要包含感情强度、信任、互惠性和共同解决问题4个方面内容;新创企业绩效借鉴朱秀梅和费宇鹏[36]的研究成果,采用8个题项的量表进行测量,主要包含成长性和获利性两个维度内容;控制变量借鉴欧绍华和张志伟[37]等的研究成果,选取代表创业者背景特征变量的性别、年龄和学历,以及代表新创企业特征变量的企业年龄、企业规模和年销售额等6个变量。一方面,不同个体特征的创业者为新创企业带来的社会资本具有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多年龄层次和规模企业样本往往拥有不同经营水平和灵活性,并且能较好缓解资源不均情况。因此,对上述变量进行控制,可最大程度减少这些要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具体变量测量及信效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样本基本信息

样本数量比例(%)性别男12364.40女6835.60年龄30岁及以下9348.69创业者31-40岁9147.6441-50岁73.66学历高中及以下21.05专科168.38本科13369.63研究生4020.94企业年龄1年及以下2412.572-3年8443.984-5年5126.706-8年3216.75企业企业规模10人以下2312.0410-50人10957.0751-100人3015.71100人以上2915.18年销售额100万元及以下4925.65100-500万元6031.41500-1000万元3819.901 000万元及以上4423.04

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运用Amos22.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本文模型的区分效度进行验证,并以相邻因子合并方式,构建单因子、两因子、三因子和四因子模型。对比分析模型之间拟合指标,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五因子模型(χ2(80)/Df=2.03,RMSEA=0.07,CFI=0.93,TLI=0.91,SRMR=0.06)拟合指标最优,并且各项拟合指标均符合标准,从而证实量表具有良好区分效度,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此外,共同方法偏差是问卷调查研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本文采用Harman单因素方差检验方式,对问卷所有条目进行未旋转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主成分解释的变异量为27.21%,未占到总变异解释量62.93%的一半。为进一步检验该问题,采用偏相关分析法,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分离出第一个未旋转的公因子,然后控制公因子得到变量间偏相关系数,并与表4中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发现原本显著的相关系数仍显著,说明共同方法偏差对本研究影响较小。

表2 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

变量测量指标因子载荷AVECRCronbach’s α社会资本创业成功的人会得到许多人的关注和钦佩0.80 0.73 0.96 0.86 与亲朋好友能相互理解0.74 与亲朋好友具有相似的价值观0.95 与亲朋好友能有效沟通0.87 年轻人被鼓励要独立开创自己的事业0.86 政府为新公司的建立提供了良好支持0.88 银行和其他投资者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新公司起步0.91 其它社区团体为创办新公司的人提供了良好支持0.84 许多亲朋好友创建了新公司0.85 遇到困难时,有很多亲朋好友提供帮助0.81 创业拼凑偶尔利用低成本资源处理新问题0.79 0.60 0.92 0.90 利用手头资源处理某些部门、某些环节的新问题0.70 偶尔在多个项目中交叉使用资源0.67 偶尔使用手头资源开发新机会0.74 总是利用手头资源解决新问题0.83 擅长利用成本低廉的资源处理新问题0.72 总是在多个项目中交叉使用资源0.83 总是利用手头资源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0.90 内部关系嵌入员工之间愿意为完成工作分享关键资源和关系0.76 0.64 0.88 0.86 员工之间能够彼此信任0.81 员工之间能够互相帮助0.84 员工能够共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0.78 外部关系嵌入能够分享同工作任务相关的密切社会关系0.85 0.65 0.88 0.85 能够互相信任0.78 能够“互相合作”0.79 能够共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0.81 新创企业绩效员工数量增长速度0.79 0.68 0.94 0.86 销售额增长速度0.84 净收益增长速度0.88 市场份额增长速度0.90 新产品或新服务增长速度0.71 市场占有率0.82 净利润率0.87 投资收益率0.76

表3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模型χ2Dfχ2/DfRMSEACFITLISRMR五因子模型162.17802.030.070.930.910.06四因子模型a1 088.36 521 2.09 0.08 0.75 0.73 0.08 四因子模型b1 063.84 521 2.04 0.07 0.76 0.74 0.08 三因子模型c1 158.05 524 2.21 0.08 0.72 0.70 0.08 两因子模型d1 204.74 526 2.29 0.08 0.70 0.68 0.08 单因子模型e1 357.73 527 2.58 0.09 0.63 0.60 0.09

注:a将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并为一个潜在因子;b将内部关系嵌入和外部关系嵌入并为一个潜在因子;c将内部关系嵌入、外部关系嵌入和社会资本并为一个潜在因子;d 将社会资本、创业拼凑、内部关系嵌入和外部关系嵌入并为一个潜在因子;e 将所有项目归属于同一个潜在因子

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将创业者性别、年龄、学历以及企业年龄、规模和年销售额作为控制变量,并采用SPSS22.0软件对涉及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社会资本与创业拼凑(r=0.42,p<0.01)、新创企业绩效(r=0.60,p<0.01)显著正相关,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r=0.61,p<0.01)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验证研究假设提供了依据。

表4 各主要变量均值、标准差及变量间相关系数

变量 12345678910111. 性别12. 年龄0.04 13. 学历0.09 0.09 14. 企业年龄-0.01 0.15∗0.08 15. 企业规模0.13 0.10 0.21∗∗0.44∗∗16. 年销售额-0.02 0.27∗∗0.03 0.35∗∗0.57∗∗17. 社会资本0.05 0.06 -0.01 0.09 0.22∗∗0.19∗∗18. 创业拼凑0.04 0.17∗0.07 -0.01 0.09 0.12 0.42∗∗19. 内部关系嵌入-0.03 -0.03 -0.02 -0.05 -0.07 0.05 0.48∗∗0.45∗∗110.外部关系嵌入0.00 0.02 -0.07 -0.02 0.05 0.11 0.55∗∗0.45∗∗0.72∗∗111.新创企业绩效-0.01 0.20∗∗0.08 0.11 0.13 0.20∗∗0.60∗∗0.61∗∗0.54∗∗0.52∗∗1 平均值(M)1.36 2.54 4.11 3.59 3.55 4.11 4.60 4.95 5.44 5.30 4.96 标准差(SD)0.48 0.58 0.70 1.90 1.66 1.85 0.96 0.75 0.92 0.93 0.79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3 假设检验

本研究运用SPSS22.0软件的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对H1-H3进行检验。在将创业者性别、年龄、学历以及企业年龄、规模和年销售额设为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借助分布检验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首先,检验新创企业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均存在显著正向相关关系(M4,β= 0.60,p<0.001;M5,β= 0.59,p<0.001),H1、H3得到数据验证;其次检验新创企业社会资本对创业拼凑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M2,β= 0.41,p<0.001),H2得到数据验证;再次,将新创企业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能力同时放入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显著(M6,β= 0.42,p<0.001),并且社会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仍然显著(M6,β= 0.42,p<0.001),表明创业拼凑在社会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H4得到数据验证;最后,在调节效应假设验证过程中,对创业拼凑、内部关系嵌入和外部关系嵌入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两个交互项,表5结果显示,创业拼凑和内部关系嵌入的交互项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M8,β= 0.20,p<0.001),创业拼凑和外部关系嵌入的交互项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M10,β=0.16,p<0.001),H5a、H5b得到数据验证。为了对调节效应进行更直观的展示,本研究进行简单坡度分析,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表5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解释变量创业拼凑M1M2新创企业绩效M3M4M5M6M7M8M9M10性别0.02 0.01 -0.02 -0.04 -0.03 -0.04 -0.02 -0.06 -0.03 -0.06 (0.26) (0.08) (-0.22) (-0.62) (-0.47) (-0.75) (-0.40) (-1.10) (-0.49) (-1.05) 年龄0.16∗∗0.15∗∗0.15∗∗0.14∗∗0.06 0.08 0.11∗ 0.13∗∗0.08 0.10∗ (2.07) (2.12) (2.05) (2.33) (1.00) (1.47) (1.89) (2.38) (1.48) (1.69) 学历0.05 0.07 0.06 0.09 0.03 0.07 0.04 0.08 0.06 0.09 (0.60) (1.00) (0.83) (1.59) (0.58) (1.26) (0.70) (1.42) (1.13) (1.57) 企业年龄-0.09 -0.08 0.03 0.04 0.08 0.08 0.08 0.06 0.09 0.07 (-1.11) (-1.13) (0.39) (0.63) (1.31) (1.33) (1.37) (1.00) (1.53) (1.10) 企业规模0.07 -0.01 0.00 -0.11 -0.04 -0.10 0.02 0.04 -0.03 -0.02 (0.68) (-0.10) (0.00) (-1.38) (-0.50) (-1.52) (0.30) (0.54) (-0.48) (-0.34) 年销售额0.07 0.03 0.15 0.10 0.11 0.08 0.07 0.02 0.08 0.05 (0.75) (0.38) (1.62) (1.29) (1.45) (1.26) (0.96) (0.34) (1.13) (0.78) 社会资本0.41∗∗∗0.60∗∗∗0.42∗∗∗(6.10) (10.12) (7.45) 创业拼凑0.59∗∗∗0.42∗∗∗0.42∗∗∗0.42∗∗∗0.45∗∗∗0.45∗∗∗(10.11) (7.43) (6.91) (7.12) (7.31) (7.56) 内部关系嵌入0.35∗∗∗0.39∗∗∗(5.88) (6.59) 外部关系嵌入0.32∗∗∗0.33∗∗∗(5.35) (5.58)创业拼凑×0.20∗∗∗内部关系嵌入(3.61) 创业拼凑×0.16∗∗∗外部关系嵌入(2.83) R20.05 0.21 0.07 0.40 0.40 0.54 0.50 0.53 0.48 0.51 ΔR20.05 0.16 0.07 0.33 0.33 0.14 0.10 0.03 0.08 0.02 F1.49 6.85∗∗∗2.31∗∗17.71∗∗∗17.66∗∗∗27.00∗∗∗22.61∗∗∗22.87∗∗∗21.37∗∗∗20.62∗∗∗ΔF1.49 37.21∗∗∗2.31∗∗102.44∗∗∗102.13∗∗∗55.24∗∗∗34.56∗∗∗13.03∗∗∗28.66∗∗∗8.03∗∗∗

注:所列数据为标准β系数;*在P<0.1水平上显著;**在P<0.05水平上显著;***在P<0.001水平上显著;括号内表示t值

图2 内部关系嵌入的调节效应

图3 外部关系嵌入的调节效应

4 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资本、创业拼凑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引入内、外部关系嵌入作为情境要素,分析两者调节效应,结论及理论贡献如下:

(1)新创企业社会资本对创业拼凑和新创企业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一方面,新创企业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稳定性、网络质量、网络成员间价值观相似程度等3个方面影响创业资源参与,为企业带来“拼凑”所需资源,提高创业拼凑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本身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约束局面,从而释放企业活力和提高创业能力,而拥有较多社会资本的新创企业,可以更大程度上发挥资源效应,有助于解决问题并降低风险,进而提高绩效。但在理论层面,对于“哪些因素可以提高新创企业能力和绩效”,以往研究虽然证实了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却较少强调社会资本的资源效应。本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从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出发,对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探索,结论明确了社会资本与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丰富了社会资本通过关系网络进行网络拼凑的有效性研究,也深化了社会资本资源效应是企业绩效决定性因素观点的完整性研究。结论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有效补充和拓展,提高了社会资本的解释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新创缺陷关注的不足。

(2)新创企业创业拼凑在社会资本和新创企业绩效中具有中介作用。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解释框架,证实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新创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增强创业拼凑能力,并进一步提高新创企业绩效。即新创企业将蕴藏在社会网络关系中的社会资本转化为自身创业资源,使企业资源的质和量均得到有效提高,而新创企业资源的这一变化会提高其创业拼凑能力,进而改善新创企业绩效。以往研究聚焦于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大多数学者针对较为成熟的企业,鲜有研究针对社会资本、创业拼凑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因此,在理论上,该结论证实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可以通过创业拼凑实现,因而为社会资本的资源效应界定了中介条件,不仅为进一步理解社会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开辟了新的思考路径,还进一步拓展了社会资本应用领域。研究结果对揭示社会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具体作用机理的“黑箱”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有利于深层次厘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双重关系嵌入在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认为,创业拼凑是对内外部环境中创业资源的探索性学习,内、外部关系嵌入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新创企业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从而提高绩效。首先,内部关系嵌入通过营造良好组织氛围,加强员工间信任与合作,促进知识和信息传播,从而通过提出更多拼凑方案提高企业绩效;其次,良好的外部关系嵌入会加强企业在社会关系网络中集聚资源的能力,从而使拥有大量可拼凑资源。总之,内、外部关系嵌入通过有效互动,为企业实现拼凑到绩效的转化提供了保障。以往大量文献将关系嵌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探索,在平衡中实现其自身价值。在将其作为情景要素进行分析时,关系嵌入的内外差异性驱动部分学者对其进行分割,分为内部关系嵌入和外部关系嵌入。因此,从内、外关系嵌入双重视角,研究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间关系,响应了相关专家的呼吁,能够加深对关系嵌入的理解并使研究结论更具针对性,对深入挖掘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结论也是对现有关系嵌入领域的一个重要补充,可为后续研究理解企业行为与嵌入的关系提供新视野。

4.2 实践启示

(1)新创企业应提倡“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创业理念,想方设法扩大社会关系网络,从而拓展企业社会资本。身处“新创缺陷”的创业压力中,只有拥有大量社会资本,才能保持企业创业活力,降低经营风险。实践表明,拥有更多社会资本的创业者更容易获得成功。毫无疑问,加强社会资本参与、运营与建设,是新创企业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对新创企业来说,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招聘流程选择拥有丰富社会资本的员工,例如,以学历、专业、先前工作经验与背景、以往服务公司数等因素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另一方面,新创企业有必要对企业内部员工教育与培训、日常社交、企业声誉等进行投资,不断拓展企业社会资本的来源途径。更重要的是,新创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利于社会资本参与的体制机制,例如通过“拉赞助”、委托经营和整合改制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企业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

(2)新创企业应当保持“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创业精神,采取必要的创造性措施增加手头创业资源,促进新创企业资源拼凑,以低成本解决大问题。创业拼凑作为体现企业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就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新创企业可以将创业拼凑作为缓解新创缺陷并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提高新创企业创业人员对资源拼凑的敏锐度,增强创业者和员工的实践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不断提升新创企业自身创业拼凑水平,促进企业低成本处理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绩效。一方面,鼓励员工对企业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重构与利用,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和宣传,调动员工创业积极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讨论,加强谏言机制建设,减少妨碍性工作要求,方便员工提出新颖“拼凑”方案。此外,制定合适的企业资源管理机制,因需制宜,提高新创企业存活能力和创业能力。

(3)新创企业应当认识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性,无论是企业外部社会关系,还是内部人际关系,都要保持良好的关系嵌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社会关系网络的资源效应。首先,行业协会要做好本职工作,发挥枢纽作用,增进新创企业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及其它企业间联系,在进一步加强社会资源集聚工作的同时,为新创企业提供良好创业环境和外部关系嵌入机会;其次,对新创企业而言,要不断增加员工外出实践交流机会。一方面,让员工学习行业前沿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并引进先进方法;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更多机会,增强企业员工人际社会关系。需要强调的是,企业要创造融洽的工作氛围,鼓励具有优秀工作经验和知识的员工,以“先富帮后富”的慷慨精神,互帮互助,增进员工间合作与信任,促进良好内部关系嵌入的形成。

4.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首先,本研究部分量表来自国外,虽然得到国内学者的认可,但是直接应用到中国情景下的创业企业,尚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仅探讨了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未探讨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发挥作用的有效边界。例如,过高的社会资本可能造成新创企业降低创业“危机感”,忽视创业高风险,导致企业拼凑能力和创造力下降。最后,采用横截面的静态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新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是否仍然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是否还存在,均尚待考证。

未来可根据以上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探索更为可靠和普适的研究结论。例如,通过纵向研究设计,探索新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能力发挥作用的差异性。同时,还可以探讨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的有效边界,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创业拼凑的作用,降低其对新创企业的消极影响。此外,创业拼凑为新创企业成长提供了发展思路,但不同新创企业对创业拼凑的利用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后续研究可以探索不同创业拼凑方式(选择性拼凑、并行型拼凑)对新创企业的效用及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FOLEY D, O′CONNOR A J . Social capital and the networking practices ofindigenous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3, 51(2):276-296.

[2] CARLOS H, CAMARERO C, JESUS G. Entrepreneurs' social capital and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small business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ompetitive intensity and entrepreneurs' experience: entrepreneurs' social capital and performance of small businesses[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7, 11(1):61-89.

[3] 熊捷, 孙道银. 企业社会资本、技术知识获取与产品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 管理评论, 2017, 29(5): 23-39.

[4] BLYLER M,COFF R W . Dynamic capabilities, social capital, and rent appropriation: ties that split p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7):677-686.

[5] KHAYESI J N O,GEORGE G,ANTONAKIS J . Kinship in entrepreneur networks: performance effects of resource assembly in Africa[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4, 38(6):1323-1342.

[6] LAVADO A C, RODNGUEZ G C, MEDINA C C.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capital building the context for innovation[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0, 39(4):681-690.

[7] SENYARD J M, BAKER T, DAVIDSSON P.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towards systematic empirical testing[J]. Thin-Walled Structures, 2009, 49(4):502-512.

[8] 邓巍, 梁巧转, 范培华. 创业拼凑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3): 145-156.

[9] HOLT D,LITTLEWOOD D. Waste livelihoods amongst the poor-through the lens of bricolage[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7, 26(2):253-264.

[10] UZZI B .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1):35-67.

[11] OZDEMIR S Z, MORAN P, ZHONG X, et al. Reaching and acquiring valuable resources: the entrepreneur's use of brokerage, cohesion, and embeddednes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4, 40(1):49-79.

[12] LUO P Y. 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the nature of a micro-macro link[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43(3):486-501.

[13] ANDERSSON U, FORSGREN M. In search of centre of excellence: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 subsidiary role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 Mir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0, 40(4):329-350.

[14] 杨震宁, 李东红, 范黎波. 身陷“盘丝洞”:社会网络关系嵌入过度影响了创业过程吗[J]. 管理世界, 2013,29(12): 101-116.

[15] 李志远, 王雪方. 组织学习与客户知识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关系嵌入的调节[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3): 152-162.

[16] 夏晗. 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13):145-152.

[17] WILLIAMS N,HUGGINS R,THOMPSON P. Social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ship: does the relationship hold in deprived urban neighbourhoods[J].Growth and Change, 2017, 48(4):719-743.

[18] JONSSON S, LINDBERGH J.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and financing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 from financial bootstrapping to bank funding[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3, 37(4): 661-686.

[19] ALVAREZ-GARRIDO E,DUSHNITSKY G . Are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 innovation rates sensitive to investor complementary assets? comparing bio-tech ventures backed by corporate and independent VC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37(5):819-834.

[20] KEATING A,GEIGER S,MCLOUGHLIN D . Riding the practice waves: social resourcing practices during new venture development[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4, 38(5):1207-1235.

[21] ZHONGJU LIAO. Social capital and firms'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scanning[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8, 27(8): 1493-1501.

[22] BAKER T,NELSON R E.Creating something from noth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through 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5, 50(3):329-366.

[23] NAHAPIET J, 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 Knowledge & Social Capital, 1998, 23(2):242-266.

[24] 侍文庚, 蒋天颖. 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和核心能力关系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 33(4): 62-72.

[25] LAWSON B, TYLER B B, COUSINS P D.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capital on buye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 26(3): 446-460.

[26] VLAISAVLJEVIC V,CABELLO-MEDINA,CARMEN,et al. Coping with diversity in alliances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rel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codifiability[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6, 27(2):304-322.

[27] CHANG, MAN-L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group conflict and social capital in teams: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in Taiwan[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7, 38(1):3-27.

[28] 王国红, 秦兰, 邢蕊, 等. 新企业创业导向转化为成长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以创业拼凑为中间变量的案例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8(5): 135-146.

[29] SENYARD J,BAKER T,STEFFENS P,et al. Bricolage as a path to innovativeness for resource-constrained new firm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4, 31(2):211-230.

[30] 许冠南, 周源, 刘雪锋. 关系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作用机制案例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1, 29(11): 1728-1735.

[31] GRANOVETTER M S.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3): 481-510.

[32] DE CLERCQ D,DIMOV D,BELAUSTEGUIGOITIA I. Perceptions of adverse work conditions and innovative behavior: the buffering roles of relational resource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16, 40(3):515-542.

[33] FERNELEY E,BELL F.Using bricolage to integrate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SMEs[J]. Technovation, 2006, 26(2):232-241.

[34] 于晓宇, 陈颖颖, 蔺楠, 等. 冗余资源、创业拼凑和企业绩效[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19(4):52-62+147.

[35] GRANOVETTER M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Social Networks, 1977, 78(6):347-367.

[36] 朱秀梅, 费宇鹏. 关系特征、资源获取与初创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3):125-135.

[37] 欧绍华, 张志伟. 创业激情、创业拼凑与新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 36(7):26-32.

(责任编辑:万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