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领域跨界行为研究热点与前沿
——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陈 云1,杜鹏程2

(1.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2.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当前,跨界行为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且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基于此,在厘清跨界行为内涵的基础上,使用知识图谱法对中国和国际跨界行为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当前,国际跨界行为研究热点是探讨跨界行为的前因及结果变量、信息技术在跨界中的应用,中国主要研究了跨界搜寻与组织绩效、创新的关系;②国际跨界行为的研究前沿是探讨跨界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制度逻辑在跨界中的应用以及跨界角色等。在此基础上,对跨界行为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及权变因素进行梳理,构建国际跨界行为研究整合性框架,提出推动跨界行为研究建议。

关键词:跨界行为;知识图谱;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框架

0 引言

2015年12月,马云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言时指出:“当今的时代是大跨界的时代,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大到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融合、企业跨界营销和跨界搜寻,小到个体职业跨界、身份跨界等,跨界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早在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就注意到了跨界现象。随着研究深入发展,跨界行为逐渐成为近年来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中国知网跨界相关文献的统计发现,在企业经济领域89篇有关跨界行为的CSSCI期刊文献中,发表于2015-2017年的文章比例高达62%。这些研究成果的涌现推动了跨界行为研究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导致其理论体系愈发繁杂。当前,跨界行为研究涉及到组织、团队、个体等多个层次,研究内容呈现碎片化特征,缺乏系统性和整合性,使人们很难对这一领域研究现状与理论边界有清晰的把握。因此,有必要对该领域进行系统梳理,了解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并发现不足,为该领域研究指明方向。

然而,通过文献检索和回顾发现,该领域综述性成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该领域总结性成果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10年前后[1-4]。然而,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尤其对中国而言,跨界行为研究在2010年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研究成果才逐渐丰富起来。相较于国际跨界行为研究和中国跨界实践,中国跨界行为研究相对滞后。此外,现有研究方法多采用传统文献归纳法,在文献深度挖掘方面效果良好,但会在较大程度上受研究者主观意志和能力的影响[5]。知识图谱法作为一种文献计量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文献归纳法的主观性,将大量繁杂、无序的文献信息转化为结构化、有秩序的知识体系,从而揭示科学知识发展规律[6]。此外,知识图谱法功能强大,在分析某一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拟通过知识图谱法、文献归纳法对中国和国际跨界行为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及对比,构建跨界行为研究整合性框架。在此基础上,发现当前研究不足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相较于传统文献综述,本研究具有如下特色:首先,构建多层跨界行为整合性框架,实现了跨界行为的跨层次研究,有利于将碎片化的跨界行为研究系统化。其次,综合使用了知识图谱法和文献归纳法,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文献综述法的主观性局限。此外,利用知识图谱法分析跨界行为研究热点、前沿并构建多层跨界行为整合性框架,丰富了跨界行为领域研究成果。最后,从中国和国际比较视角出发,有利于为中国跨界行为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

1 跨界行为理论渊源与定义

20世纪50年代,随着组织理论开放视角研究兴起,边界和边界活动开始得到关注[7]。基于开放视角下的组织理论,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必须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互动[8]。随后,学者们将跨界行为引入到组织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中。Aldrich&Herke[9]认为,组织和环境相互影响,虽然组织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约束和限制,但组织可以通过跨界行为影响甚至改变环境,从而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关于跨界行为的界定,学者们并未形成一致观点,这主要是由于跨界行为的界定受到跨界主体、边界类型、跨界行为具体表现形式等限制。表1罗列了部分跨界行为定义。

表1 跨界行为分类及定义

研究层次表现形式定义组织跨界搜寻(索)Boundary-spanning search跨越组织地域、时间及认知边界,搜寻新知识的行为(张文红等,2011)跨界营销Crossover Marketing不同特征的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开展合作营销的行为[10]跨界经营Crossover administration实体产业价值链环节解构并与互联网价值链“跨链”重组的共生现象[11]团队使节行为Ambassador activities任务协调行为Task-coordinator activities搜寻行为Scouting activities团队外部活动包括向高层管理者寻求资源和支持的使节活动,与供应链上的行为主体就技术问题、产品问题等进行沟通的任务协调活动以及在市场上搜索信息和创意等的搜寻活动等[12]联络行为Relating activities搜寻行为Scouting activities 劝说行为Persuading activities自我管理团队领导者的跨界行为包括建立团队外部关系的联络行为、搜寻外部信息并澄清组织需求的搜寻行为以及说服他人支持团队活动的劝说行为[13]个人代表行为Representational activities信息行为Informational activities代表行为是指跨界员工作为组织的代表,从事的服务传递、协调、监管、外部沟通等行为,信息行为包括跨界员工从事的外部信息收集、内部信息收集和传播行为[14]服务传递行为Service delivery外部代表行为External representation内部影响行为Internal influence behavior一线服务员工的服务传递行为是指其能够为顾客提供必要的、周到的服务;外部代表行为是指促使外部人员对团队形成好的印象;内部影响行为则是指通过沟通、知识共享等方式促进团队成长[15]

资料来源:个人整理

在组织层次,跨界行为包含多种类型,如跨界搜寻[16]、跨界营销、跨界经营等。在团队层次,学者们将其定义为团队为实现目标,主动与外部行为主体建立关系并不断互动的行为。然而,关于跨界团队跨界行为维度划分,学者们尚未形成一致观点。如Ancona等认为,团队外部行为包括使节行为、任务协调行为和搜寻行为,而Druskat & Wheeler则认为团队跨界行为包括联络行为、搜寻行为和劝说行为。在个体层次,跨界行为是指承担跨界角色的个体与外部群体或人员保持互动的行为[17]。Marrone等认为,个体跨界行为嵌入在团队跨界行为之中,将个体层次的跨界行为聚合到团队层次即为团队跨界行为,因此在实际研究中,可以使用同一测量方式对个体跨界行为和团队跨界行为进行测量。这一观点也得到了Marrone、袁庆宏[18]的认可。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不同个体的跨界行为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加以分析。如Bettencourt等认为,一线服务人员的跨界行为包括服务传递、外部代表以及内部影响行为。Alexander等通过访谈和内容分析法,将商店经理的跨界活动分为代表性行为维度和信息行为维度。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将跨界行为定义为跨界主体为了从外部获取资源,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19],主动跨越行业、组织、团队、知识等边界,与外部环境进行互动的行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主要使用知识图谱法。知识图谱是指以知识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技术展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20]。随着信息可视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绘制科学知识蓬勃发展,Citesapce是应用最广泛的信息可视化软件,该软件能够依据共现频次(citation)、中介中心性( betweenness centrality)、突现性(burst)等指标识别知识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通过对关键节点的解读,判别某一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其中,频次是指分析对象出现次数,出现次数越多,说明学者们对其的关注度越高。中介中心性是指在知识网络中,某一节点作为其它“点对”中介程度,中介中心性越高,说明某节点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越大。Burst包含激增、突变的意思,是指节点在某一阶段频次出现激增的情况,高burst值的节点往往隐含着研究前沿的相关信息[21]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数据库,数据检索过程如表2所示。在中国知网以“跨界”为主题、以CSSCI期刊为数据来源进行检索,得到1 914条检索记录。在此基础上,将学科类别设定为工商管理、区域经济等,通过逐条删选,最终得到147条有效记录。同理,英文数据的获取以“boundary spanning*”为主题,初步检索得到637条有效记录。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库的分析检索结果功能,根据研究方向、文献类型两个指标对文献信息进行分析,删除电脑科学(Compute Science)、环境科学(Environment Science)等领域文献以及会议论文(Meeting)、社论(Editorial)等文献类型,最终得到有效文献记录433条,每条记录包含包括标题、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信息。

表2 数据检索过程说明

数据来源检索标准检索结果有效记录检索时间Web of Science主题=“boundary spanning *”年份=1986-20186374332018-10-29中国知网主题=跨界,来源类别= CSCCI期刊,年份=1998-201819141472018-11-01

资料来源:个人整理

3 跨界行为知识图谱分析

3.1 知识图谱分析思路

本研究使用Citepace V绘制关键词、被引文献及特征词知识图谱,并通过对图谱的解读,得出跨界行为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具体来说,根据高频关键词、高中心度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分析跨界行为领域研究热点;根据近5年的高突现值关键词、特征词和被引文献,分析跨界行为领域研究前沿。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研究思路,笔者绘制了知识图谱分析框架(见图1)。

图1 知识图谱分析思路

3.2 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3.2.1 国际跨界行为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在Citespace V中选择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选择每年共现频次排名前80的关键词组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2),该图谱包含266个节点,120条连线,密度为0.002 4。

首先,图中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共现频次,节点越大,节点标签字体越大,表示节点所在的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李维安,2017)。由图2可知,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organizations (组织),其次为performance (绩效)、innovation(创新)、boundary spanning (跨界)等。综合来看,上述关键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跨界行为的实施主体,如industry、organizations、team、boundary spanner等;二是跨界行为产生的背景条件,如network、social network、collaboration、community等;三是跨界行为前因(antecedent)和结果变量(impact),如performance、innovation、competitive advantage、trust、leadership、knowledge、knowledge transfer等;四是信息技术在跨界中的应用,相关关键词包括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等。其次,根据知识图谱提供的信息,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包括organizations 、innovation、performance 、model、perspective、antecedent等,说明上述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张秀萍,2017)。此外,burst值较高的关键词表示该词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过共现频次激增的情况,是研究前沿的“脚印”[22],表3列出了burst值居于前15位的关键词信息。

由表2可知,organization这一关键词的burst值最高,为8.555 6,1986—2009年共现频率一直很高。此外,collboration、antecedent、program、consequence等关键词近年来出现激增情况,说明跨界行为前因及结果变量很有可能是当前国际跨界行为研究前沿。

图2 国际跨界行为研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3 高突现值关键词信息

关键词Burst值起始年份结束年份1986—2018organization8.555 619862009▃▃▃▃▃▃▃▃▃▃▃▃▃▃▃▃▃▃▃▃▃▃▃▃▂▂▂▂▂▂▂▂▂performance2.844 420052007▂▂▂▂▂▂▂▂▂▂▂▂▂▂▂▂▂▂▂▃▃▃▂▂▂▂▂▂▂▂▂▂▂integration2.544 420052011▂▂▂▂▂▂▂▂▂▂▂▂▂▂▂▂▂▂▂▃▃▃▃▃▃▃▂▂▂▂▂▂▂innovation3.124 420062007▂▂▂▂▂▂▂▂▂▂▂▂▂▂▂▂▂▂▂▂▃▃▂▂▂▂▂▂▂▂▂▂▂information technology3.016 820062009▂▂▂▂▂▂▂▂▂▂▂▂▂▂▂▂▂▂▂▂▃▃▃▃▂▂▂▂▂▂▂▂▂community3.511 420062012▂▂▂▂▂▂▂▂▂▂▂▂▂▂▂▂▂▂▂▂▃▃▃▃▃▃▃▂▂▂▂▂▂knowledge2.951 920062010▂▂▂▂▂▂▂▂▂▂▂▂▂▂▂▂▂▂▂▂▃▃▃▃▃▂▂▂▂▂▂▂▂trust2.588 020072008▂▂▂▂▂▂▂▂▂▂▂▂▂▂▂▂▂▂▂▂▂▃▃▂▂▂▂▂▂▂▂▂▂network3.730 320082011▂▂▂▂▂▂▂▂▂▂▂▂▂▂▂▂▂▂▂▂▂▂▃▃▃▃▂▂▂▂▂▂▂power3.226 620102011▂▂▂▂▂▂▂▂▂▂▂▂▂▂▂▂▂▂▂▂▂▂▂▂▃▃▂▂▂▂▂▂▂conflict3.038 720102011▂▂▂▂▂▂▂▂▂▂▂▂▂▂▂▂▂▂▂▂▂▂▂▂▃▃▂▂▂▂▂▂▂consequence3.323 820122014▂▂▂▂▂▂▂▂▂▂▂▂▂▂▂▂▂▂▂▂▂▂▂▂▂▂▃▃▃▂▂▂▂program2.660 520122015▂▂▂▂▂▂▂▂▂▂▂▂▂▂▂▂▂▂▂▂▂▂▂▂▂▂▃▃▃▃▂▂▂antecedent4.400 920132014▂▂▂▂▂▂▂▂▂▂▂▂▂▂▂▂▂▂▂▂▂▂▂▂▂▂▂▃▃▂▂▂▂collaboration2.935 920162018▂▂▂▂▂▂▂▂▂▂▂▂▂▂▂▂▂▂▂▂▂▂▂▂▂▂▂▂▂▂▃▃▃

注:数据来源:通过对CITESPACE软件的生成结果整理获得

3.2.2 中国跨界行为研究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同理,在Citespace V中选择关键词(Keyword)为分析对象。由于中国跨界行为研究正式起步于2010年前后[1-4],因此将分析区间设置为2010—2018年。将每年作为一个分析区间,选择每个分析区间内共现频次居于前50的关键词,构成如图3所示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该图谱包含25个节点,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2。

由图3可知,在中国跨界行为研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包括跨界搜索、创新绩效、商业模式创新、制造业、产品创新等,说明上述关键词得到了学者们的较多关注。从中心度看,跨界搜索、动态能力、跨界营销等关键词的中心度较高,说明上述关键词在网络中具有重要位置。综合来看,这些关键节点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跨界知识管理,相关关键词包括跨界搜寻、跨界搜索、知识管理、市场知识跨界搜寻、技术知识跨界搜寻、吸收能力等,学者们主要探讨了组织跨界搜寻对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新绩效)等的影响;二是组织的其它跨界行为,如跨界营销、跨界融合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相关关键词包括企业绩效、组织绩效、价值共创、转型升级等;三是员工层次跨界行为前因变量,相关关键词包括谦卑型领导,如邓志华(2018)探讨了谦卑型领导影响员工跨界行为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

图3 中国跨界行为研究关键词时区分布

3.3 被引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文献是施引文献的参考文献,在Citespace软件中被称为Cited reference。将节点类型设置为Cited reference,选择每年出现频次排名前80的文献构成年份网络,再将所有年份网络通过Pathfinder算法合并,得到如图4所示的被引文献知识图谱。该图谱包含374个节点,703条连线,整个图谱的网络密度为0.010 1。

图4 被引文献知识图谱

为了更为直观、详尽地展示图谱中节点信息,表4和表5列出了被引频次与突现值排名前10的文献信息。

通过文献阅读发现,以上高被引文献主要涉及如下内容:一是团队跨界行为,如文献1对团队跨界行为进行了系统回顾,文献[4]对个体与团队跨界行为效果进行了对比,文献[8]实证分析了3种团队跨界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二是跨边界知识管理,相关文献包括[3]、[5]、[7]、[9]。如文献[9]指出,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跨界角色是促进离散知识转移的有效方式,但是其对促进集体性知识转移的作用不显著[23];三是跨界行为的具体实践,如文献[2]探讨了信息系统在组织跨界中的应用[24],文献[10]构建了有效的组织跨界模型[25];四是有关跨界行为的研究方法,如文献[6]对案例研究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表4 高被引文献信息

序号标题年份被引频次1Team Boundary Spanning: a Multilevel Reviewof Past Research and Proposals for the Future2010262The Emergenceof Boundary Spanning Competence in Practice: Implic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03Transferring, Translating, and Transforming: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Managing Knowledge Across Boundaries2004174Amultilevel Investigation of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eam Member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2007155Activating Cross-Boundary Knowledge: The Roleof Simmelian Ties in the Generation of Innovations2010136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and Methods (4th Ed.)2009137A Pragmatic Viewof Knowledge and Boundaries: Boundary Object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2002118Boundary Workin Knowledge Teams2009109Beyond Boundary Spanners: The ‘Collective Bridge’as an Efficient Interunit Structure for Transferring Collec-tive Knowledge2013910Boundary Spanningin Global Organizations20179

表5 高burst值文献信息

序号被引文献发表年份Burst值起始年份结束年份1986—20181A Pragmatic View of Knowledge and Boundaries: Bounda-ry Object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20028.555 619862009▃▃▃▃▃▃▃▃▃▃▃▃▃▃▃▃▃▃▃▃▃▃▃▃▂▂▂▂▂▂▂▂▂2Transferring,Translating,and Transforming: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Managing Knowledge Across Bounda-ries20042.844 420052007▂▂▂▂▂▂▂▂▂▂▂▂▂▂▂▂▂▂▂▃▃▃▂▂▂▂▂▂▂▂▂▂▂3Sharing Meaning Across Occupational Communit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Understanding on a Production Floor20032.544 4 20052011▂▂▂▂▂▂▂▂▂▂▂▂▂▂▂▂▂▂▂▃▃▃▃▃▃▃▂▂▂▂▂▂▂4Freeto be Trusted? Organizational Constraints on Trust in Boundary Spanners20033.124 420062007▂▂▂▂▂▂▂▂▂▂▂▂▂▂▂▂▂▂▂▂▃▃▂▂▂▂▂▂▂▂▂▂▂5The Emergenceof Boundary Spanning Competence in Prac-tice: Implic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053.016 820062009▂▂▂▂▂▂▂▂▂▂▂▂▂▂▂▂▂▂▂▂▃▃▃▃▂▂▂▂▂▂▂▂▂6Lifein the Trading Zone: Structuring Coordination across Boundaries in Post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s20063.511 420062012▂▂▂▂▂▂▂▂▂▂▂▂▂▂▂▂▂▂▂▂▃▃▃▃▃▃▃▂▂▂▂▂▂7 Common Methods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20032.951 920062010▂▂▂▂▂▂▂▂▂▂▂▂▂▂▂▂▂▂▂▂▃▃▃▃▃▂▂▂▂▂▂▂▂8Boundary Spanners' Identification, Intergroup Contact,and Effective Intergroup Relations20062.588 020072008▂▂▂▂▂▂▂▂▂▂▂▂▂▂▂▂▂▂▂▂▂▃▃▂▂▂▂▂▂▂▂▂▂9A Multilevel Investigationof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eam Member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20073.730 320082011▂▂▂▂▂▂▂▂▂▂▂▂▂▂▂▂▂▂▂▂▂▂▃▃▃▃▂▂▂▂▂▂▂10Brokerage, Boundary Spanning,and Leadership in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20073.226 620102011▂▂▂▂▂▂▂▂▂▂▂▂▂▂▂▂▂▂▂▂▂▂▂▂▃▃▂▂▂▂▂▂▂

由表5可知,近年来突现值较高的文献包括文献8、9、10。其中,文献[8]《Boundary Spanners' Identification, Intergroup Contact, and Effective Intergroup Relations》[26]考察了跨界员工认同感对团队间关系的影响。53个工作团队的实证研究表明,团队认同与团际关系质量的关系受到组织认同和团队互动的正向调节。在文献[10]《Brokerage, Boundary Spanning, and Leadership in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27]中,作者探讨了开放创新社区中领导者识别问题。研究发现,这些领导者不仅在专业上有所建树,而且拥有良好的社会资本,会表现出更多的跨界行为。

3.4 特征词知识图谱分析

特征词是从每条文献题目、摘要、关键词以及数据库附加关键词中抽取的。突现特征词(Burst Terms)是指短期内词频有较大幅度变动的词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前沿。使用Citesapce V中的突现词探测(Burst detection)功能,以特征词(Term)为分析对象,选择每个时间切片中排名前50的特征词构成网络,得到如图5所示的特征词时区视图。该图谱包含151个节点,44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 9。

图5 国际跨界行为研究特征词时区分布(2002—2018年)

图5中横轴表示时间,由图谱可知,近年突现特征词包括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组织认同)、case study(案例研究)、boundary-spanner(跨界者)、social-capital(社会资本)、institutional-logics(制度逻辑)等,说明与上述特征词相关的研究主题可能是当前研究前沿。综合来看,上述特征词既涉及到个体层次,如organization identification、boundary-spanner,也涉及到组织层次,如social-capital、institutional-logics。此外,还涉及到研究方法如案例研究法(case study)等。

3.5 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分析

研究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有内在关联且数目较多的一组文献所关注的主题或视角[20]。在Citespace中,学者们通常根据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加以识别。本研究综合高频关键词和高被引文献的分析结果,认为国际跨界行为热点主要包括:①跨界行为前因及结果变量,尤其是组织跨界搜寻和团队跨界行为结果变量,如跨界行为对创新、绩效、竞争优势等的影响;②信息技术在跨界中的应用。Van de Wetering等[28]指出,信息技术是实现跨界的有效方式,能够在与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国跨界行为研究则主要探讨了组织跨界行为,尤其是组织跨界搜寻与组织创新、组织绩效等的关系。

研究前沿是指某一研究领域最新、最前卫的研究主题。本研究参照陈超美教授的做法,根据近几年的突现特征词、高突现值关键词以及高突现值被引文献综合分析研究前沿。根据上文知识图谱的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国际跨界行为研究前沿包括:①跨界行为前因及结果变量研究,尤其是跨界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如Shah等[29]另辟蹊径,提出二手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相对于个体直接社会网络的间接社会网络。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个体表现出跨界行为,利用二手社会资本促进知识共享和合作时,个体绩效会得到提升。此外,有学者指出,社会资本和跨界行为相互影响,社会资本是个体进行有效跨界的重要条件,同时跨界也会带来社会资本[30],但是上述观点并未得到实证支持;②制度逻辑在跨界中的应用。如Nicholls等[31]对制度逻辑在促进不同组织关系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探讨;③跨界角色相关研究等。如Ryan&O'Malley[32]研究了跨界角色在跨部门合作中对创新的影响,指出跨界角色在创新过程中承担了网络建设者、企业家以及调解者3种重要角色。

4 跨界行为文献总结及研究框架构建

由知识图谱分析可知,跨界行为前因及结果变量既是跨界行为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前沿。然而,知识图谱分析只能从整体上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全貌,要对跨界行为研究有清晰的把握,还必须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据此,本研究通过使用Citesapce软件中的引文历史(Citation History)功能,对重要关键词的来源文献及关键节点文献的施引文献进行分析和阅读,从组织、团队及个人3个层次梳理跨界行为前因变量、结果变量及权变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如图6所示的跨界行为研究框架。

4.1 跨界行为前因变量

(1)组织跨界行为前因变量。首先,组织特征如组织结构、战略、能力等会对跨界行为产生影响。根据Leifer&Huber的观点,有机式组织会表现出更多的跨界行为,因为该种类型组织的渗透性、开放性程度更高。Aldrich&Herker指出,组织对信息的需求是其与环境进行互动的重要动因。Stock等[33]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创新战略的交互作用会对产品开发产生积极影响,而交易型领导风格与创新战略的交互作用会对产品开发产生消极影响。

此外,组织所处的环境也会对组织跨界行为产生影响。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很难获取充足的信息进行理性决策,因此,组织必须通过跨界活动搜寻相关信息和资源。从这一角度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也是促进组织跨界的重要因素。另外,当组织当前绩效与理想绩效存在较大差距时,跨国公司会跨越组织边界开展搜寻活动。但是在不同条件下,其搜寻活动的目的、形式都存在差异。在紧急条件下(当前绩效低于理想绩效),组织以解决当前问题为驱动力,跨越部门、组织以及国家边界开展外部知识搜寻活动,该活动通常具有一次性、直接了当的特征,搜寻获取的外部知识更有可能作为研发活动的一种替代。而在宽松条件下(当前绩效高于理想绩效),组织以解决潜在问题为驱动力,外部搜寻活动的范围更广,搜寻获取的外部知识更有可能作为研发活动的一种补充[34]

(2)团队跨界行为前因变量。基于Joshi等[35]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团队跨界行为前因变量包括团队特征和团队任务特征。首先,从团队特征看,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的认知、能力,以及团队发展阶段都会对团队跨界行为产生影响。团队领导的战略导向、跨界行为会影响团队成员对外部环境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影响团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活动。此外,团队成员的团队关系取向也会影响跨界行为。Lee&Sawang[36]实证研究表明,团队成员希望被团队接纳的意愿越强,就越能感受到团队内部竞争,从而表现出更多的跨界行为以促进团队发展。反之,当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信任度较低时,会对团队形成负面认知,从而减少跨界行为。另外,在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跨界行为类型也存在差异。如在过渡阶段,团队成员倾向于评估团队绩效并为实现团队目标争取资源和支持,因此会表现出更多的使节活动;在行动阶段,团队更加关注目标进程、团队外部环境变化等,因而会表现出更多的任务协调活动。此外,团队任务特点也与团队跨界行为相关。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团队对其它群体技术、专业等资源的依赖程度是决定其开展跨界活动的重要动因。据此,Joshi等指出,团队任务依赖性与团队任务协调活动积极相关。

(3)个体跨界行为前因变量。从当前研究看,个体跨界行为受到领导和个体特征两类因素的影响。领导者外部战略既能为个体处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指明方向,也能够为个体评估外部环境提供必要支持。张华磊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授权型领导风格有利于促进研究人员的跨界行为产生。此外,个体的动机、能力、人格等因素对于员工在跨界活动中的参与度、有效性和持久性提升至关重要。Marrone[37]通过对27个咨询团队的实证研究发现,个体自我监测水平、主动性人格、自我效能感与个体跨界行为积极相关。袁庆宏等实证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较高的个体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跨界行为。

4.2 跨界行为结果变量

(1)组织跨界行为结果变量。资源依赖理论指出,组织具有能动性,能够通过跨界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进而影响甚至改变环境。Leifer&Huber研究表明,组织结构、跨界行为、感知到的环境不确定性之间有一个循环过程,组织结构会影响组织跨界行为,进而影响组织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感知。反之,组织对环境不确定的感知会进一步促进组织跨界行为,并进而影响组织结构。

除了对环境、组织结构的影响,当前研究还探讨了组织跨界行为与组织绩效、创新的关联。研究表明,跨界合作有利于改善企业间关系,实现知识共享并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绩效[38]。然而,关于组织跨界行为与创新的关联,学者们并未形成一致观点。Laursen & Salter[39]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组织跨界搜寻宽度、深度都与组织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即一定程度的跨界搜寻能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但是一旦超过某一临界点,跨界搜寻就会对创新绩效产生抑制作用。然而,部分学者认为,组织跨界搜寻活动有利于组织获取异质性资源和知识,这对于促进企业变革有积极影响[40]。王建平、吴晓云[41]基于228家制造企业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制造企业跨界搜寻活动有利于促进其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此外,也有学者研究表明,跨界搜寻的不同维度对创新的作用具有差异性。D'Ambrosio等[42]通过对意大利研发活动非常活跃的特伦蒂诺区调查发现,企业跨界搜寻宽度与协调成本正相关,而搜寻深度有利于促进创新绩效提升。针对以上分歧,奉小斌等[43]通过元分析研究了跨界搜寻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组织跨界搜寻整体上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2)团队跨界行为结果变量。首先,学者们发现,不同类型的跨界活动对团队绩效的作用存在差异。如Ancona&Caldwell研究表明,使节活动与预算获取及进程推进正相关,任务协调活动与创新活动正相关,长久的搜寻活动与内部任务处理、凝聚力及绩效负相关,而外部活动数量并不能预测绩效。Brion等[44]发现,在任务协调、政治支持寻求、信息搜寻以及团队保卫4种类型的团队跨界活动中,政治支持寻求和信息搜寻是对绩效影响最大的边界活动,而团队保卫这一跨界活动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此外,关于团队跨界行为的有效性,学者们的观点也存在差异。部分学者研究表明,团队跨界行为有利于提升团队绩效和生存能力、促进团队学习与创新[45]。然而,部分学者指出,团队跨界行为负向影响团队绩效,因为团队外部活动会分散团队注意力,而且由于团队目标突然转变导致其与先前工作冲突,降低了团队凝聚力[46]。事实上,在团队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团队跨界行为与团队绩效负相关[47]。Gibson & Dibble研究表明,团队外部活动和团队效能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袁庆宏等研究也得出了类似观点,他们认为,研发团队跨界活动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

(3)个体跨界行为结果变量。已有个体跨界行为研究多从跨界角色的角度出发,而跨界角色是指处于系统边界、负责系统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个体。已有研究表明,承担跨界角色的个体能够积累较多的社会资本,在组织内部的影响力和地位相对较高。另外,相较于非跨界员工,跨界员工的创造力[48-49]较强且任务绩效水平较高(崔明明,2018)。然而,跨界角色往往也会给个体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跨界员工由于需要同时满足边界内外部多重需求,因而面临着较大的角色压力,Hodari等[50]对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证实了这一观点。此外,跨界行为会导致员工对工作的负面情绪。来自833名荷兰维和人员的样本显示,在多组织的复杂情境下,个体跨界行为会导致其与其他个体的消极关系,带来一系列工作问题和文化问题,进而导致跨界个体对自身工作的消极态度,如对组织和工作的信心、兴趣下降[51]

4.3 跨界行为权变因素

综合以往研究看,跨界行为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受环境特征、跨界主体特征以及变量测量方式等因素的调节。Faraj&Yan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团队任务确定性程度低、资源严重稀缺时,跨界活动与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Gibson & Dibble研究表明,团队外部活动和团队效能的关系受团队稳定性、团队流动性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当团队稳定性、流动性及外部环境动态性很高时,团队外部活动与团队效能呈倒U型关系。当团队高度稳定时,团队外部活动与整体效能负相关。此外,奉小斌等通过元分析发现,当环境动态程度较高或者研究情境为西方背景时,跨界搜索宽度更能显著影响创新绩效,跨界搜索维度及测度方式正向调节两者关系,即不同的跨界搜索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西方情境下跨界搜索量表在中国情境下的适应性有限。

图6 跨界行为研究框架

注:虚线表示高层次变量可以由相应的低层次变量聚合得到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基于当前跨界行为研究较实践发展相对滞后、内容呈现碎片化等特点,本研究综合使用知识图谱法、文献分析法对当前中国和国际跨界行为研究热点、前沿进行了计量分析与解读,总结了跨界行为类型、前因变量、结果变量以及权变因素,构建了跨界行为研究整合框架。

受跨界主体、边界类型、跨界行为表现形式的影响,跨界行为在实践中呈现出多种类型,但总体上可以分为组织、团队及个人3个层次。根据知识图谱分析结果,中国学者主要探讨了组织跨界搜寻与组织创新及绩效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国际跨界行为研究内容则非常丰富,涉及组织、团队、个人等多个层次,跨界行为前因及结果变量都得到了大量探讨,尤其是组织跨界搜寻和团队跨界行为的结果变量、互联网在跨界中的运用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此外,该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包括制度逻辑在促进跨界合作中的运用以及跨界行为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跨界角色相关研究等。然而,当前组织领域的跨界行为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已有研究多局限于同一层次的分析,跨层次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Hitt等[52]认为,大多数管理问题都涉及跨层次现象,然而大部分管理研究都采用单一层次分析。为此笔者呼吁,为了提升未来管理研究的影响力,有必要在跨界等领域开展跨层次研究。

(2)已有研究对于跨界行为的有效性并未行成一致观点,甚至存在自相矛盾的情况。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跨界行为测量方式、研究情境等方面存在差异。

(3)中国跨界行为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学者们大多使用问卷调查法、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而案例研究法、扎根理论、内容分析法的使用比例很低。在国际上,案例研究法已成为跨界研究的重要工具。

(4)研究视角相对狭窄。当前,学者们对跨界行为的研究主要从知识管理、社会网络、角色理论等视角展开。然而,跨界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跨界行为在组织日常运作中也十分普遍。因此,有必要拓展跨界行为的研究视角,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研究成果。

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拓展:①实施跨界行为的跨层次研究。如探讨组织跨界搜寻与团队效能的关联,以及团队跨界行为对团队成员创造力、适应性绩效等的影响。此外,可以借鉴学者Marrone等的做法,比较团队跨界行为对同一变量在不同层次上的影响差异;②厘清跨界行为与创新、绩效等重要结果变量之间的关联。为此,可以通过元分析、加强对情境变量的考察,以及开发中国情境下的跨界行为量表等方式提高研究信度和效度;③丰富跨界行为研究方法。诸多研究表明,不同团队类型及个体跨界行为存在差异,因此,可以使用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特定人群的跨界行为量表;④拓展跨界行为研究视角。当前,中国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加大。很多中国企业也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贸易往来。如何消除边界障碍,提升跨界领导力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将跨界理论与领导理论相结合,探讨跨界领导力相关议题。此外,已有研究指出,社会资本和跨界行为相互影响,社会资本是个体进行有效跨界的重要条件,同时跨界也会带来社会资本,但是这些观点并未得到实证支持。未来研究可以就社会资本在跨界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发挥何种作用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MARRONE JA, TESLUK PE, CARSON JB. A multilevel investigation of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eam member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6):1423-1439.

[2] MARRONE JA. Team boundary spanning: a multilevel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proposals for the futur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0, 36(4):911-940.

[3] 薛会娟. 国外团队跨界行为研究回顾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9):10-15.

[4] 张文红, 赵亚普, 施建军. 创新中的组织搜索:概念的重新架构[J]. 管理学报, 2011, 8(9):13-87.

[5] 陈云,杜鹏程,王雪. 持续创新研究主题及其动态演变——基于CITESAP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7):151-160.

[6] 颜志强,苏彦捷. 共情研究主题的变化——来自文献计量学的证据[J]. 心理科学,2017, 40(3):699-707.

[7] BOULDING KE. General systems theory—the skeleton of science [J]. Management Science, 1956, 2(3):197-208.

[8] 汤普森,詹姆斯.行动中的组织[M].敬爻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2.

[9] ALDRICH H, HERKER D. Boundary spanning roles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7, 2(2):217-230.

[10] 黄嘉涛.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跨界营销对价值创造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7,14(7):1052-1061.

[11] 赵振. “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15(10):146-160.

[12] ANCONA D G, CALDWELL D F. Bridging the boundary: external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2, 37(4):634-665.

[13] DRUSKAT VU,WHEELER JV.Managing from the boundary: the effective leadership of self-managing work team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46(4):435-457.

[14] ALEXANDER A, TELLER C, ROGGEVEEN AL. The boundary spanning of managers within service network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 69(12):6031-6039.

[15] BETTENCOURT LA, BROWN SW, MACKENZIE SB. Customer-oriented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test of a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antecedents [J].Journal of Retailing, 2005, 81(2):141-157.

[16] 肖丁丁,朱桂龙.跨界搜寻、双元能力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创新能力结构视角[J].经济管理,2017,39(3):48-62.

[17] 张华磊, 袁庆宏, 王震,等. 核心自我评价、领导风格对研发人员跨界行为的影响研究[J]. 管理学报, 2014, 11(8):1168-1176.

[18] 袁庆宏,张华磊,王震,等.研发团队跨界活动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双刃剑”效应——团队反思的中介作用和授权领导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5,18(3):13-23.

[19] LEIFER R, DELBECQ A. Organizational/environmental interchange: a model of boundary spanning activit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78, 3(1):40-50.

[20] 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AP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6.

[21] XIAO F, LI C, SUN J, et al. Knowledge domain and emerging trends in organic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a scientometric review based on citespace analysis[J]. Front Chem, 2017(5):1-12.

[22] 赵绘存. 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态势的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1):38-43.

[23] ZHAO Z J, ANAND J. Beyond boundary spanners: the 'collective bridge' as an efficient interunit structure for transferring collective knowledg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4(13):1513-1530.

[24] LEVINA N, VAAST E. The emergence of boundary spanning competence in practice: implic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and use of information systems[J]. Mis Quarterly, 2005, 29(2):335-363.

[25] SCHOTTER A P J, MUDAMBI R, DOZ Y L, et al. Boundary spanning in global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7, 54(4):403-421.

[26] RICHTER A W, WEST M A, DICK R V, et al. Boundary spanners' identification, intergroup contact, and effective intergroup rela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49(6):1252-1269.

[27] FLEMING L, WAGUESPACK D M. Brokerage, boundary spanning, and leadership in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6, 18(2):165-180.

[28] WETERING R V D, MIKALEF P, HELMS R. Driving organizational sustainability-oriente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perspective[J].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2017(28):71-79.

[29] SHAH N P, LEVIN D Z, CROSS R. Secondhand social capital: boundary spanning, secondhand closure,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J]. Social Networks, 2018(52):18-27.

[30] MOELLER M, MALEY J, HARVEY M, ET AL. Global talent management and inpatriate social capital building: a status inconsistency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6, 27(9):991-1012.

[31] NICHOLLS A, HUYBRECHTS B. Sustaining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cross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power asymmetries: the case of fair trad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6, 135(4):699-714.

[32] RYAN A, O’MALLEY L. The role of the boundary spanner in bringing about innovation in cross-sector partnership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6, 32(1):1-9.

[33] STOCK RM, ZACHARIAS NA, SCHNELLBAECHER A. How do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styles jointly affect co-development and its innovation outcome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7, 34(2):201-222.

[34] KLUETER T, MONTEIRO F. How does performance feedback affect boundary spanning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sights from technology scout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7, 54(4):483-510.

[35] JOSHI A, PANDEY N, HAN G. Bracketing team boundary spanning: an examination of task-based, team-level, and contextual antecedents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9, 30(6):731-759.

[36] LEE S, SAWANG S. Unpacking the impact of attachment to project teams on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6, 34(3):444-451.

[37] MARRONE JA. Cutting across team boundaries: antecedents and implications of individual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within consulting teams[J]. Chemistry, 2004, 32(1):115-116.

[38] GRAWE SJ, DAUGHERTY PJ, RALSTON PM. Enhancing dyadic performance through boundary spanners and innovation: an assessment of service provider-customer relationships [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15, 36(1):88-101.

[39] LAURSEN K, SALTER A. Open for innovation: 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 manufacturing firm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6, 27(2):131-150.

[40] LOPEZ-VEGA H, TELL F, VANHAVERBEKE W. Where and how to search? search paths in open innovation [J]. Research Policy, 2016, 45(1):125-136.

[41]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企业知识搜寻对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的作用机制[J]. 经济管理, 2017(12):58-72.

[42] D’AMBROSIO A, GABRIELE R, SCHIAVONE F, ET AL. The role of op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a regional context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7(42):1-20.

[43] 奉小斌, 陈丽琼. 组织跨界搜索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元分析[J]. 技术经济, 2014, 33(10):41-50.

[44] BRION S, CHAUVET V, CHOLLET B, ET AL. Project leaders as boundary spanners: relational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2, 30(6):708-722.

[45] 张大力,葛玉辉.高管团队跨界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团队学习的视角[J].系统管理学报,2016,25(2):235-245.

[46] GIBSON C B, DIBBLE R. Excess may do harm: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team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external activities in team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3, 24(3):697-715.

[47] FARAJ S, YAN A. Boundary work in knowledge team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9, 94(3):604-617.

[48] SHIPILOV A, GODART F C, CLEMENT J. Which boundaries? how mobility networks across countries and status groups affect the creative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7, 38(6):1232-1252.

[49] SHAH N P, LEVIN D Z, CROSS R. Secondhand social capital: boundary spanning, secondhand closure,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J]. Social Networks, 2018(52):18-27.

[50] HODARI D, WALDTHAUSEN V, STURMAN M. Outsourcing and role stress: an empirical study of hotel spa manage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4, 37(1):190-199.

[51] RAMARAJAN L, BEZRUKOVA K, JEHN KA, ET AL. From the outside in: the negative spillover effects of boundary spanners' relations with members of other organizations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11, 32(6):886-905.

[52] HITT MA, BEAMISH PW, JACKSON SE, et al. Build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bridges across levels: multilevel research in manage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6):1385-1399.

Research Focuses and Frontiers of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in the Organization Fiel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Chen Yun1,Du Pengcheng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2.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Given to the fact that the research on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is relatively lagging and presents a fragmented feature, this research first clarified the connotation of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then used the knowledge map method to conduct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on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①the research hotspots are to explore the antecedents and outcome variables of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as well as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China mainl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undary-spanning search,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on;②the research frontiers of international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ar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and social capital, and application of institutional logic in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Besides, research on boundary spanner are discussed . On this basis, the antecedent variables, outcome variables and contingency factors of cross-border behavior were sorted out, the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international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research was constructed, and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research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Boundary-Spanning Behavior;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Research Hotspots;Research Frontiers;Research Framework

DOI10.6049/kjjbydc.L20180853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9-0151-10

收稿日期:2018-12-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7200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AHSKZ2017D02)

作者简介:陈云(1992-),女,安徽六安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杜鹏程(1964-),男,安徽阜阳人,博士,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