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产业融合能力理论解构评价方法及时空分异分析

程广斌,杨 春

(石河子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在梳理分析产业融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产业融合需求拉力、供给推力及环境支撑力角度,对产业融合能力进行理论解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产业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2005-2016年的产业融合能力,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与区域产业融合能力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区域产业融合的供给推力、需求拉力和环境支撑力与产业融合能力的关联度依次下降;从时间维度看,2005-2016年我国各地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呈稳定上升趋势,地区产业融合能力逐渐增强;从空间维度看,我国产业融合能力地区差异明显,且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强北弱的分布格局;从全国平均水平看,我国整体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较低,产业融合能力不足。

关键词产业融合能力;理论解构;评价方法;时空分异

0 引言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更被认为是除创新以外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的关键钥匙[1]。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革命后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的助推下,进一步激发了产业融合,产业边界逐渐模糊,不同产业间的联系与互动、摩擦与碰撞加剧,进而涌现出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及新产品,产业融合逐渐成为传统产业成长的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产业融合现象的频发、涉及范围的广泛化以及融合程度的深化,产业融合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及学者的关注。近年来,中国经济由近10%的高速发展进入到6.5%的中高速发展新常态,经济上升乏力,其表面上看是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动力转换问题。可见,中国经济发展亟需新动力。产业融合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2],具有划时代的研究意义。

现有文献中,对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融合内涵、分类、动因、绩效及相关实证等方面。其中,对产业融合进行实证研究时,其研究视角主要是从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3-4],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农业与服务业、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5-7]等两类产业融合,以及从旅游、养老和物流[8-10]等某个产业的融合角度出发,很少涉及对整体产业融合的研究,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省市区层面[11-12],对全国范围的产业融合[13]研究则寥寥无几。在产业融合测度方法方面,主要包括赫芬达尔指数法[14]、专利系数法[15]、投入产出法[16]、综合指标法[17]、产值贡献度法[5]等,尚没有形成统一、全面以及科学的产业融合测度方法,且现存方法皆具有各自的片面性,不能全面、科学地测度产业融合的真实水平。可见,人们对产业融合的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考虑到现阶段产业融合研究视角的单一性、数据获取方面的缺失性及产业融合测度方法的局限性,本文尝试在对产业融合能力进行理论解构的基础上,构建区域产业融合能力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市区产业融合能力进行初步探究,从而为产业融合研究提供新思路,为各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产业融合能力内涵及理论解构

能力,在词典中的定义是达成一项目标或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藉此,可以解释产业融合能力是指产业能够产生融合所需具备的综合条件,即影响产业发生融合的综合因素。所以,本文对产业融合能力的理论解构将建立在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产业融合作为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是大环境下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研究产业融合,关键在于弄清楚产业融合的真正动因。综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影响因素主要有:①技术创新说。国外学者Lei、Yoffie、植草益以及国内学者马健[18-21]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解释产业发生融合的动因,即产业之间具有共同技术基础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首先发生技术融合,才会发生产业融合;②政策宽松说。有学者[20-21]将政府管制作为除技术创新之外的另一重要动因;③需求拉动论。学者钟若愚、罗月江等[22-23]从需求角度出发,认为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是适应需求变化,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使服务变得更为便利、简单,因而最终是消费多样化要求的反映;④利益驱动论。班子嫣、孙永波[24-25]从利益驱动角度出发,分析并认为产业关联性和效益最大化追求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⑤综合因素论。还有一些学者,如李晓丹[26]、秦嗣毅[27]、班子嫣[28]、王金友[29]及朱维洁[30]等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认为导致产业融合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创新、政府放松管制、企业跨产业并购、组建战略联盟以及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见,产业融合动因十分复杂,主要涉及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行业竞争、经济水平、政府管制等影响因素。本文将产业融合动因归结为三点:需求拉动、供给推动和环境支撑。需求拉力是指人们对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多样化、高级化及多功能化,促使各产业技术不断更新,产业联系不断增强,导致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产业部门整合重组,从而产生新产业、新业态或新产品。供给推力指的是不断创新的科技、丰富的资本以及人力资源支撑,促使各产业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加速了产业融合。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科技的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产业转型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国家和各地区多年来积累的财富以及人才战略成果的初显都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最终促进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环境支撑力是指由于一国或地区经济水平提高、政策力度加大、行业竞争加强以及社会环境改善,为产业融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撑环境。

通过对产业融合影响因素的梳理分析,本文认为,区域产业融合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一个地区在当前经济水平、政策取向、行业竞争和社会基础等大环境下,响应市场需求,利用科技、资本和人才的充分供给,实现产业融合的能力集合,是一个地区有利于产业融合的需求拉力、供给推力和环境支撑力组成的合力。即地区的需求拉力越强、供给推力越大、环境支撑力越强大,则该地区的产业融合能力越强,发生产业融合的几率越大。综上,本文将区域产业融合能力的理论内容解构为有利于产业融合的需求拉力、供给推力和环境支撑力3个方面。

2 区域产业融合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体系

通过对产业融合能力的理论解构,本文将从产业融合的需求拉力、供给推力以及环境支撑力角度,依据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实施性以及数据可得性设计原则,构建区域产业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级,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23个。一级指标反映产业融合能力的三个分力,即产业融合的需求拉力、供给推力和环境支撑力,三力共同决定区域产业融合能力。

(1)产业融合需求拉力下设3个二级指标,分别为消费者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三大需求形成产品多样化、高级化以及多功能化的巨大市场需求,共同作用于产业,促使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不断融合。根据各需求主体的需求特征,参考已有文献,本文用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人均进口总额和居民消费水平3个指标,从体现需求多样化、高级化、多功能化以及消费者消费能力角度,衡量消费者需求拉力;用政府消费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指标,从体现政府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角度,衡量政府需求拉力;用出口总额与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双指标,从体现国外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角度衡量国外需求拉力。三大需求拉力共同拉动产业走向融合。

(2)产业融合的供给推力包括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技术支持、人力支持和资本支持,共同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根据三大供给主体特性,参考已有文献,本文选择用R&D经费投入强度、每百人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3个指标,从体现科技投入、产出和使用角度衡量产业融合技术支持力度;用每10万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和就业人口密度两个指标,从体现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角度,衡量产业融合人力支持情况;用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金融机构单位数两个指标,从体现资本数量和密度角度,衡量产业融合资本支持力度。技术、人力、资本三大供给推力共同推动产业走向融合。

(3)产业融合的环境支撑力主要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行业竞争环境以及社会设施环境4个二级指标。①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是指为了促进产业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政府不仅会放宽产业融合相关管制,还会加大相关财政支出,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地方财政支出,从体现政策投入力度视角衡量产业融合的政策环境支撑力;②产业融合的经济环境是指一国或地区经济水平越高,经济结构越合理,越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换而言之,稳健运行的经济环境为产业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反映经济环境支撑力的三级指标选取方面,本文主要从体现经济总量、经济质量以及经济运行效率角度考虑,选取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3个指标;③产业融合的行业竞争环境是指,面对企业数量增加,各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而行业竞争压力是促使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反映行业竞争环境的指标选取中,主要从体现数量和集中视角度考虑,选取了企业法人单位数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企业法人单位数两个指标;④产业融合的社会设施环境是指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的社会基础设施环境,其三级指标主要包括互联网普及率、公路网密度和铁路网密度。一方面,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越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该地区信息化水平越高,而产业信息化是产业融合的主要形式之一。另一方面,公路网密度与铁路网密度说明一个地区的物流运输频繁程度,而产业业务往来频繁有利于产业融合发展。综上,四大环境共同支撑产业融合发展。

表1 区域产业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指标属性X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人)正向消费者需求X2人均进口总额(美元/人)正向X3居民消费水平(元/人)正向需求拉力政府需求X4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正向X5政府消费支出(亿元)正向国外需求X6实际对外直接投资额(万美元)正向X7出口总额(万美元)正向X8R&D经费投入强度(%)正向科技支持X9每百人专利申请受理量(件/百人)正向X10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正向供给推力人力支持X11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数(人)正向X12就业人口密度(人/km2)正向资本支持X13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正向X14每万平方公里拥有金融机构单位数(个/万km2)正向政策环境X15财政支出(亿元)正向X1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正向经济环境X17人均GDP(元/人)正向X18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正向环境支撑力行业竞争环境X19企业法人单位数(个)正向X20每万平方公里拥有企业法人单位数(个/km2)正向X21互联网普及率(%)正向社会设施环境X22铁路网密度 (km/万km2)正向X23公路网密度((km/万km2)正向

资料来源:根据现有文献及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因数据缺失未纳入统计)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域产业融合能力评价分析。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来验证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可以从整体上定量研究我国地区产业融合能力。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201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各地区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统计公报等,部分指标均以2005年数据为基期进行相应价格平减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熵值法

在选择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时,为保障计算结果的纵向可比性,本文采用既适用于面板数据又能降低人为因素干扰的熵值法。计算步骤如下[13,31]

(1)为了消除原始数据量纲影响,采用均值化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式中,ytij代表标准化后的值,xtij代表第ti省、市、区j指标的数值, 代表j指标的平均值。

(2)为保证权重确定过程中取对数有意义,此处对数据进行非负化处理:

(3)求比重矩阵:

(4)计算各指标熵值:

•lnptij

(5)计算各指标差异系数:Fj=1-Hj

(6)计算各指标权重:

通过确定各指标权重与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运用加权平均法进行测算,最后得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公式如下:

式中,Zti即代表ti省、市、区的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且Zti越大,表明i省产业融合能力越强。利用上式,计算出各地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

表2 区域产业融合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X10.017X20.108X30.013X40.025X50.022X60.117X70.091X80.019X90.058X100.101X110.007X120.052X130.031X140.104X150.017X160.002X170.013X180.013X190.027X200.115X210.012X220.023X230.014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地区统计年鉴计算而得(下同)

2.3.2 灰色关联法

为分析区域产业融合能力与子系统需求拉力、供给推力及环境支撑力三分力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其以各序列的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度描述序列关系的强弱,若样本数据反映出两序列变化态势基本一致,则它们之间的关联度较大;反之,关联度较小。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步骤如下[32]

(1)对各样本序列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yi(k)=xi(k)/xi(1)=yi(1),yi(2),···,yi(n) ,i=0,1,2,…,mk=1,2,…,n。

(2)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对应元素的绝对差值:di=|x0(k)-xi(k)|,i=1,2,…,m;k=1,2,…,n。

(3)确定两级最大差和最小差:

(4)计算关联系数:ζi=(Min+ρMax)/(di+ρMax),i=1,2,…,m。式中,ρ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1)。ρ越小,关联系数差异越大,区分能力越强,通常取ρ=0.5。

(5)计算关联度:通过上式,计算出产业融合能力与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产业融合能力指标关联度分析

通过对各省市区产业融合能力与各子系统分的关联分析,得到如表3所示结果。其中,产业融合能力与子系统产业融合的供给推力关联度最大,约为0.864,说明我国产业融合能力与促进产业融合的供给推力关系紧密,即来自技术、资本及人力等供给方面的充分支持对产业融合影响巨大。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不断积累;另一方面,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战略实施使得我国技术不断革新,人才不断涌现。丰富的资本和大量人才为我国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而技术进步、高科技产业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其次是产业融合的需求拉力,其与产业融合能力的关联度为0.862,略低于产业融合的供给推力。长时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依赖于投资和人口红利,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在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着重拉动内需,需求拉力的提升增强了产业融合能力,进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最后,产业融合的环境支撑力与产业融合能力表现出较低的关联性,关联度约为0.535,说明中国的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尚有很大改善空间。

表3 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与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

产业融合能力子系统关联度排名产业融合需求拉力0.8622产业融合供给推力0.8641产业融合环境支撑力0.5353

3.2 省域产业融合能力整体时序变化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我国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通过对区域产业融合能力的测度,研究我国产业融合能力变化情况。本文测算了我国内地各省市2005-2016年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与各子系统指数。

从图1可以看出,2005-2016年我国内地各省市产业融合能力综合平均指数在0.525~1.787之间,整体水平较低,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地区产业融合能力越来越强。其次,增长率整体上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巨大波动,其中,大多数年份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增长幅度较大。2008年和2009年的增长率分别降至为5.09%、7.05%,然而2010年又突然增至18.53%,地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平均指数增长率的波动主要是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图1 我国各省市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平均指数总体变化趋势

从产业融合能力各子系统看,我国产业融合的需求拉力、供给推力以及环境支撑力的平均综合指数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三大系统的变化区间分别为(0.413,2.016)、(0.590,1.713)和(0.550,1.464),可以看出,我国产业融合能力三大子系统的综合平均指数依然比较低,说明整体上中国产业融合的需求拉力、供给推力及环境支撑力皆不足。就波动情况来看,产业融合的需求拉力和供给推力平均综合指数受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分别在2008年和2009年有所下降,但随后迅速上升。此外,产业融合能力三大子系统的分布格局也发生变化,由2005年的供给推力>环境支撑力>需求拉力的分布格局,变成2016年的需求拉力>供给推力>环境支撑力的格局。具体来说,产业融合需求拉力的平均综合指数变化最大,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49%;其次是产业融合供给推力的综合平均指数,以年均10.18%的增长速度稳步上升;而三大子系统中,最为稳定的是产业融合环境支撑力的综合平均指数,以年均9.3%的速度呈稳步直线上升态势。

图2 我国各省市区产业融合能力子系统平均综合指数变化趋势

从省级层面来看,各省市区2005-2016年的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整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增长最快的5个省市有青海、天津、山东、浙江和陕西,增长速度分别为16.81%、15.74%、15.53%、15.11%及14.99%,间接说明了这5个省市具有很强的产业融合潜力。而增长速度靠后的5个省市有北京、黑龙江、吉林、上海和辽宁,分别为10.21%、9.99%、8.81%、7.59%和7.54%,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增长迟缓,究其原因,从5个省市的年均值4.597、0.381、0.357、5.010和0.835来看,北京和上海主要是因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起点较高,2005年就分别达到2.457和3.542,在全国排名前二,到2016年,更是增长到7.159、7.919。可见,北京和上海主要是受融合基础的影响,才表现出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其它4个省市则是因为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阻碍了产业融合发展。

3.3 省域产业融合能力空间分异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各地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在时间上呈现出上升趋势的同时,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的分异。从综合指数历年均值排名来看,排名前五的地区有上海、北京、广东、天津和江苏,排名后五的地区包括内蒙古、贵州、宁夏、新疆和青海。其中,排名第一的上海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均值为5.010,是排名最后的青海(0.206)的24倍。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省域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空间分布特征,借助ArcMap 10.5软件对2016年我国省域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布进行系统分析。由图3可见,2016年我国省域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差异明显。以各省市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为依据,把全国各省市分为5个等次。综合指数高的省市包括上海、北京、广东和天津,均值高达6.38;综合指数较高的地区有江苏、浙江和山东,均值为3.357;综合指数一般的地区有福建、河南、湖北、陕西、重庆、辽宁、安徽和河北,其均值有1.194;湖南、四川、江西和广西四省区则拥有较低的综合指数,均值为0.763;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最低的地区包括山西、云南、甘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海南、宁夏、贵州、青海以及新疆,其均值只有0.492。其中,综合指数最高的地区均值是最低地区均值的近13倍,地区差异巨大。此外,我国各地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南强北弱分布格局。

图3 2016年我国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分布情况

表4 2005-2016年我国各省市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及排名

地区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6均值排名北京2.4573.0933.4674.4725.9326.8887.1594.5972天津1.1251.3591.4882.1132.8333.7845.6182.3874河北0.2820.3380.4170.5360.6760.7891.0380.55015山西0.1870.2510.3320.3800.4870.5140.5950.37420内蒙古0.1380.1710.2320.2890.3610.3730.5160.29226辽宁0.5000.5690.7010.8680.9931.1001.1130.8359吉林0.2060.2520.3220.3620.4650.4780.5230.35721黑龙江0.1960.2580.3010.3980.5110.4850.5570.38119上海3.5424.0313.9334.8045.2087.6997.9195.0101江苏0.9331.2921.5152.2812.5803.1443.7452.1015浙江0.7260.9971.1811.6402.0132.7623.4151.6956安徽0.3190.3810.4040.5940.8081.0881.0860.62512福建0.3840.4980.6010.8521.0211.3681.5850.8378江西0.1880.2190.2660.3810.4860.6690.7220.39418山东0.5940.7290.9341.4071.7192.1792.9111.3827河南0.3430.4040.4580.5610.7230.9571.2820.61913湖北0.3030.3430.4420.6300.7901.0621.1990.63211湖南0.2610.3010.4450.5140.5510.6970.8350.48017广东1.1801.6631.6852.4603.0433.8104.8262.5163广西0.1730.1860.2340.3160.3800.5380.6690.32923海南0.1430.1660.2100.4400.4420.5240.4750.32324重庆0.3300.3760.4030.5960.7941.0851.1510.65110四川0.2160.2950.3590.4830.6040.7610.8260.48716贵州0.1180.1350.1660.2320.3150.3860.4220.23727云南0.1700.1750.2210.2700.4060.4800.5700.31725陕西0.2360.2790.4040.5970.8461.0531.0980.59814甘肃0.1920.2350.2440.3440.4200.4660.5640.34122青海0.0710.1320.1610.2030.2550.3550.3940.20630宁夏0.1230.1340.1500.1950.2610.4360.4280.22628新疆0.1260.1510.1620.2290.2650.3120.3710.22129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对产业融合影响因素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将产业融合能力解构为有利于产业融合的需求拉力、供给推力和环境支撑力3个分力,并构建了区域产业融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2005-2016年全国各地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的测算衡量我国产业融合能力的时空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产业融合的供给推力、需求拉力和环境支撑力与产业融合能力的关联度依次下降;②从时间维度看,2005-2016年我国各地区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均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地区产业融合能力逐渐提升;③从空间维度看,我国产业融合能力地区差异明显,且呈现出东高西低、南强北弱的分布格局;④从全国平均水平看,我国整体产业融合能力综合指数较低,产业融合能力不足。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尝试从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1)我国应该在保持较高需求拉力和供给推力的同时,着重提升产业融合的环境支撑力。具体应做到,在政策环境方面,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加大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支持,在放宽管制的同时,加大相关财政投入;在经济环境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应紧抓经济转型,在追求经济总量提高的同时,注重经济质量飞跃;在行业竞争环境方面,应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规范市场管制,为企业提供有保障的自由竞争环境;在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应加快基础设施完善进程,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最基础的条件保障。

(2)针对我国产业融合能力呈现东高西低、南强北弱的地域性差异,在保持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继续落实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落后地区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投入。此外,各地区应在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综合发展水平,加强区域合作,逐步缩小各地区发展差距。

(3)针对我国整体产业融合能力较弱的现况,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加速经济转型。一方面,我国需采取积极措施,激发内需,提高我国整体的需求拉力。人们对高质量、多功能、多样化产品需求的上升,会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快信息技术发展进程,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深化产学研结合,坚持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推进融资市场改革,从而提高我国整体供给推力,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此外,国家应高度重视地区间协调发展,发挥区域合作“1+1>2”的联动作用,通过建立区域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加强地区信息技术交流,促进产业信息化和服务化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带动作用,促进各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张杰,宋志刚.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是开启中国经济“新周期”的关键所在[J].河北学刊,2017,37(6):131-139.

[2]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46-52.

[3] 张新,马建华,刘培德,等.区域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价方法及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47(3):71-76.

[4] 于长钺,王长峰,庄文英,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7,35(4):84-87+92.

[5] 梁君,陈显军,杨霞.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28-32.

[6] 王艳君,谭静,雷俊忠.农业与其服务业间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6(12):82-87.

[7] 王成东.区域产业融合与产业研发效率提升——基于SFA和中国30省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10):94-103.

[8] 严伟.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4,30(11):97-102.

[9] 苏昌贵,魏晓,刘雨婧,等.产业融合视域下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研究——以郴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8,38(1):135-141.

[10] 李敏. 物流产业融合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11] 王巧玲.河南省产业融合度分析[J].经济论坛,2015(6):20-23+34.

[12] 刘川.产业转型中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度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4,34(5): 59-65.

[13] 蒋辉,张康洁,张怀英,等.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J].经济地理,2017,37(07):105-113.

[14] GAMBARDELLA A,TORRISI F. Does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mply convergence in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J]. Research Policy,1998,27(5):445-463.

[15] FAI F,TUNZELMANN V N. Industry-specific competencies and converging technological system.:evidence from patent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1 (12) :141-171.

[16] 汪芳,潘毛毛.产业融合、绩效提升与制造业成长——基于1998-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科学学研究,2015,33(04):530-538+548.

[17] 唐晓华,姜博,马胜利. 基于ISCNFI分析框架的我国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商业研究,2015(5):1-10.

[18] LEI D T. Industry evolution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the imperatives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0,19(7-8):726.

[19] YOFFIE D B.e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M].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97:59-90.

[20]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24-27.

[21]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78-81.

[22] 钟若愚.产业融合:深圳服务业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33-37.

[23] 罗月江. 互联网产业与传统零售业产业融合度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24] 班子嫣,乔东亮.产业融合趋势下的出版产业链整合[J].科技与出版,2008(8):73-75.

[25]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5-110.

[26] 李晓丹.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54-57+139.

[27] 秦嗣毅.产业集群、产业融合与国家竞争力[J].求是学刊,2008(5):59-63.

[28] 班子嫣,乔东亮.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出版产业链整合[J].出版发行研究,2008(7):10-14.

[29] 王金友.基于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与创新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02-107.

[30] 朱维洁.试论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203-204.

[31] 程广斌,龙文.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超效率DEA—面板Tobit模型的实证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1):35-43.

[32] 王新越,吴宁宁,秦素贞.山东省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J].人文地理,2014,29(4):146-154.

China's Provincial Industry Convergence Capability: Theoretical Deconstruction, Evaluation Methods and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Cheng Guangbin, Yang Ch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pull, supply thrust and environment supporting , the paper deconstruct the Theories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capability. And then it build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capability. Th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bility in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in 2005-2016 years. The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bsystems and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thrust, demand pulling force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force of region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bility declined in turn; From the time dimension,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bility comprehensive index of all regions in China was steadily rising in 2005-2016, and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capacity increased gradu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dimension, China's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bility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obvious, showing a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ast, West, and south; From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China's overall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bility is relatively low,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capability is insufficient.

Key Words:Industry Convergence Ability; Theoretical Deconstruction; Evaluation Method;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DOI10.6049/kjjbydc.201809047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7-0061-07

收稿日期2018-11-12

基金项目兵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YB07)

作者简介程广斌(1976-),男,安徽淮南人,博士,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杨春(1993-),女,安徽宿州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