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阈下创新理论研究脉络与热点分析
——基于WosSSCI/SCI数据源

张 璐1,2,赵 爽1,任 慧1,张 强1,长昊东3

(1.内蒙古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2.中国人民大学 商学院, 北京 100872;3.美国普渡大学西北校区 商学院,美国 印第安纳州 46323)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87-2016年国际创新理论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际视阈下创新理论研究进行述评。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创新理论研究的科研力量分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文献共被引和研究热点演化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创新理论研究热门区域主要集中于美国和欧洲;开放式创新、农业创新系统、青光眼诊断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指标是国际创新理论的5个主要学术集群;组织创新、吸收能力、动态能力、开放式创新和产品结构创新是国际创新理论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关键词创新理论;文献计量;CiteSpace III;HistCite;研究热点

0 引言

Schumpeter[1]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理论体系。随后,学者们进一步深化了创新理论研究、拓展了创新主题范围,使创新相关学科更加多样化。最初的创新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于企业内部技术创新,随着创新活动扩展,创新理论相关研究也逐渐扩展到不同产业、区域创新以及创新系统构建层面。随后,国家经济增长、国家竞争力、国家政策等研究也逐步涉及到创新理论。当前,国际学者从不同层次和角度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开放式创新[2]、破坏性创新[3]、商业模式创新[4]等。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工程与创新理论融合产生了众多研究领域,创新理论成为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力量。然而,创新理论学科领域研究视角繁杂,学者们无法对创新理论达成统一见解,难以推动创新理论进一步发展,也无法为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因此,有必要对国际创新理论领域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热点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探索创新理论及应用前沿。

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对创新理论进行综述。然而,一方面,现有相关综述多针对创新理论的某一分支,未能系统反映创新理论整体研究进展,如Kovács等[5]对open innovation进行了文献计量研究;郑刚等[6]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创新管理文献进行了综述。另一方面,部分学者选取小范围样本对创新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综述,缺乏对创新理论研究的全面分析,如许振亮[7]对国际创新10本代表性期刊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周新川等[8]以定量方式探讨了管理科学文献中的创新议题。鉴于此,本文展现了近30年国际创新理论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一方面,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梳理创新理论领域的相关文献,对创新理论文献中的科研力量分布、高水平科研机构、核心作者及高被引文献等外部特征进行分析,描述创新理论研究领域的整体概况。另一方面,通过对关键词共引网络进行聚类分析,探索创新理论研究的前沿热点并深入剖析其主题内容,为进一步揭示创新理论前沿的发展规律奠定基础,推动国内创新理论研究,为未来创新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遴选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运用CiteSpaceIII软件和HistCite软件对国际创新理论进行分析。CiteSpace软件是一种可视化分析工具,能以知识图谱视图方式探索某学科主题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HistCite软件则能够清晰展示某一领域不同文献之间的关系,快速帮助研究者绘制该领域发展历史,定位该领域重要文献。

1.2 数据遴选

Web of Science数据库是以社会科学文献为主的综合性数据库。本研究具体选取了WOS数据库下SSCI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和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期刊数据库作为期刊来源数据库,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innovation”为标题,检索时间为1987-2016年,共得到37 454条有效记录,构成本次研究的数据源。

2 国际视阈下创新理论的科研分布、重要团队与作者

2.1 科研力量分布情况统计

文献发文量反映了不同国家的研究水平。国际创新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以191 8篇的产出量位居榜首,在创新理论研究领域最为突出;英国以616篇位居第二,是对创新理论研究领域贡献较大的国家;德国、加拿大、荷兰、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发文量均在100篇以上;中国在创新理论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为32篇,为美国的1.7%左右,在全球位于第十九位。此外,研究成果较少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南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以及俄罗斯。

在明确了各国科研产出能力后,以科研机构为对象进一步研究创新领域内作者群体的地域分布。近30年来,在国际前10位高发文量机构中,排名第一的是国际一流大学哈佛大学(Harvard Univ),共发表期刊文献365篇;其次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 Toronto)、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 Manchester)、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 Calif Berkeley),分别发表期刊文献251篇、208篇、203篇,以上4所机构是国际创新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Univ London Imperial Coll Sci Technol & Med)、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 Penn)、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Univ N Carolin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的发文量均在150篇以上。在前10位高发文量机构中,美国占7所,可见美国对国际创新理论研究发挥着重要影响。

2.2 国际重要研究团队及其领域

有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团队是某一学科领域科研活动的缩影之一。图1为高产作者合作网络,主要形成了以下5个团队的主流思想:

(1)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Klerkx带领的研究团队,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农业创新系统”。该团队主要对农业创新平台[9]和农业创新体系[10]进行研究。其中,Klerkx最早发文于2008年,2008—2016年共发表期刊文献28篇,被引10次以上的文献有20篇,主要发表于Agricultural Systems期刊(影响因子2.571)。Klerkx[10]于2010年发表的《Adaptive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heir environment》一文至今被引187次,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家禽养殖体系创新过程,发现个体农场间的创新网络与环境相互作用有利于农业创新体系创新,强调农业创新体系主体参与的重要性,为今后农业系统扶持和培育主体的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

(2)由Chesbrough带领的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团队,该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放式服务创新[11]和开放式研发[12],并对开放式创新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13-14]。2004-2015年,Chesbrough共发表文献8篇,其中被引10次以上的文献有7篇。在开放式创新研究过程中,Chesbrough[15]曾发表过3篇高被引文献,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Managing open innovation》共被引157次。其研究成果表明:随着工业创新的开放和外部知识来源的多样化,企业为通过外部渠道进入市场需要改变其管理创新方式,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其研究为开放式创新在其它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3)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Weinreb等[16]带领的研究团队,其研究方向集中于“青光眼诊断创新”,主要是青光眼早期诊断。其中,2005-2016年Weinreb共发表期刊文献22篇,研究时段主要集中于2005-2007年,2008年后该团队研究力度迅速削弱。

图1 高产作者合作网络

(4)由加拿大渥太华大学Doloreux和加拿大拉法尔大学Amara等带领的“知识密集型服务”研究团队,该团队主要研究知识密集型创新绩效[17]、服务创新策略[18]、创新影响因素[19]等。Doloreux首次发文于1999年,1999—2016年共发表期刊文献24篇,被引10次以上的文献有8篇。其中,Amara[20]对1993-2003年发表的有关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至今被引248次,指出为实现创新目标,管理者应鼓励实施差异化战略,政策制定者应制定和传达明确的政策以鼓励各经济部门之间的竞争。上述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促进创新,深化研究者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认识,并能够更好地引导未来创新实现机理研究。

(5)由美国Rose & Associates公司,以及Paddock、Thomas等7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其研究方向集中于“创新指标”。其中,Paddock[21]首次发文于2014年,共发表文献8篇,主要研究癌症领域的创新指标,探究PACE持续创新指标对抗癌进展的影响,并开展药品动态价值评估,指出PAEC持续创新指标能够将癌症研究领域的创新速度可视化,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癌能力。

2.3 核心作者分析

高发文作者和高被引作者的研究方向反映了多数学者的关注点,体现了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以上两个指标全面了解国际创新理论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及其重要研究成果。

2.3.1 高发文作者

Kitaiskii、Euchner、Klerkx的发文数量分别为54篇、32篇、30篇,是国际创新理论研究领域的高发文作者。

(1)前苏联的Kitaiskii V[22]是目前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最丰富的学者,发文数量达54篇,专注于冶金工程专业创新与发明,对Dnepropetrovsk冶金研究所提出的可以提高薄片平整度的冷轧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探讨了冶金工程专利技术及专业创新。

(2)美国的Euchner J发文数量达32篇,对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模式创新[23]和开放式创新[24],并涉及到中国的创新[25]

(3)荷兰的Klerkx发文数量达30篇,其在创新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创新平台[9]和农业创新体系[10],其发表的《Adaptive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heir environment》一文共被引187次,该文献内容上文已经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2.3.2 高被引作者

Chen、Li、Wang的文献被引频次分别为97次、74次、69次,是国际创新理论研究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作者。

(1)Chen是目前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被引频次最多的学者,累计达97次,其研究主要关注多元创新[26]和开放式创新[27]两个方面,并介绍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管理演进过程[28]

(2)Li的研究文献被引频次达74次,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29],通过建立系统概念模型描述企业家定位、战略灵活性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30]

(3)Wang[31]的研究成果共被引69次,其研究侧重于产品创新,根据产品设计特点,将认知心理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融入设计技术,提出了产品创新定性模型。

3 国际视阈下创新理论引文知识流动网络分析

文献被引次数能够客观反映文献影响力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文将数据导入HistCite软件,以LCS大小对文献记录进行排序,选取LCS值排名前50的文献,根据时间顺序生成引文编年图,并选取被引频次排名前5的文献进行分析。

表1 高被引文献分析

序号文献编号文献标题第一作者发表期刊发表年份本地被引频次11989Absorptive-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Cohen WM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1 26922667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Damanpour F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55231988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Henderson RM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4654402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Teece DJResearch Policy198645455358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 Powell WW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409

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被引频次为1 269次(编号1989)。作者将吸收能力定义为将基于学习竞争对手获取的新知识引入到新产品开发中的能力。同时,从组织层面讨论了吸收能力对于其它创新活动的影响,认为企业可以依靠组织吸收能力和自身研发能力实现组织创新[32]

被引频次排名第二的文献共被引552次(编号2667)。作者对组织变量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专业化、功能差异化、管理强度等都会影响组织创新,组织类型在组织变量对创新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33],该文献为未来组织创新和实证研究的基奠性文献。

被引频次排名第三的文献于1990年发表在《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上,共被引465次(编号1988)。Henderson & Clark[34]通过对已完成产品结构创新的半导体平板印刷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产品结构创新通过嵌入组织结构和信息处理过程,能够帮助企业在技术竞争战略上获取优势,进而超越根基扎实的主导企业。

Teece[35]发表在《Research Policy》上的文献共被引454次(编号402),排名第四。作者认为,当创新技术容易被模仿时,创新所获得的利润可能会积累到某些补充资产所有者的手中,而不是知识产权开发者。因此,企业需要在补充资产中确立优先地位,否则即使企业极具创新能力,创新收益最终也会流入竞争者手中。

被引频次排名第五的是1996年发表在《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期刊上的文献,共被引409次(编号5358)。Walter W Powell[36]以1990-1994年生物技术公司为样本进行假设检验和汇总分析,发现当一个行业的知识基础复杂,且专业知识来源分散时,创新将会发生在学习网络而非个别企业中。企业在学习网络中可以通过与其它企业合作保持现有学习能力并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4 国际视阈下创新理论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核心内容的精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科研究重点,因此,本文根据高频关键词确定创新理论研究热点。在表2中,按照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列举了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由表2分析可知,创新理论研究的关注点集中于创新理论溯源和相关概念、创新理论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及研究内容等方面。本文将整个样本期划分为15年一期的2个子样本集,分别根据关键词分析创新理论研究动态演化过程。

表2 高频关键词中英文对照

序号英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频次中心性1innovation创新4 1800.082performance绩效2 2760.073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和开发1 8360.114technology技术1 6630.055firm公司1 6200.056model模型1 4480.037knowledge知识1 3450.058management管理1 3110.059industry产业1 2300.0610system制度1 0480.03

4.1 1987-2001年研究热点分析

共引网络聚类分析可以深刻地反映相关研究的理论知识基础,是衡量学科主题的重要测度指标[37]。本文以两年为时间单位,阈值为50,绘制文献共被引聚类图。对聚类标签及施引文献集分析得出1987-2001年主要包含以下4个研究热点:

图2 文献共被引聚类图谱

(1)Innovation performance标签由96篇施引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innovation、national system、implications、innovation market approach、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构成,主要研究创新绩效和创新系统。在创新绩效研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MacPherson[38-39],其探讨了外部技术支持和专业技术服务对纽约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2)Regional innovation 标签由117篇施引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innovation、systems、influen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olicy、networks构成,主要研究内容是区域创新、区域政策对创新的影响和区域创新系统等。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是研究热点。在区域创新研究中,重要文献是《The role of the region for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SMEs》,Todtling[40]指出,在一定程度上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融入区域网络和区域创新系统克服因资源少而面临的不确定性与障碍。

(3)Accelerating adaptive processe标签由84篇施引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innovation、service innovations、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effects、developments构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和吸收能力等。在吸收能力研究过程中,《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32]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在对组织创新的研究中,《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33]起着重要作用。以上两篇文献的内容上文已经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4)Opportunity recognition标签由72篇施引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innovation、developing countr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organizational control、process innovations构成,主要研究机会识别和突破性创新。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in large established firms》,O'Connor[41]对通过机会识别获得突破性创新的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

4.2 2002-2016年研究热点分析

时区视图将关键词按时间顺序从左至右排列,重点展示了相关领域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具有动态性特征,图3为2002—2016年关键词TimeZone View图。2002—2016年前10位高频关键词为innovation、performance、research and development、technology、firm、knowledge、model、management、industry、system,上述关键词的共现频率均在1 000次以上,且学者们对其关注力逐年提升,体现了这一时期国际创新理论研究热点。

2003年,关键词absorptive capacity在保持原有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凸显出来,共现频次达到722次。2005年,关键词collaboration以374次成为凸显词,创新协作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market orientation和dynamic capability在2006年首次成为高频关键词且具有代表性,故可认为“市场定位”和“动态能力”是这一时期创新理论研究主题。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有关中国的研究开始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关键词China的共现频次达到了331次。同年,关键词open innovation共现213次,开放式创新研究开始受到国际学者们的关注。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现有关于创新理论发展和演变的总结概括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本文运用CiteSpaceIII 软件对近30年国际创新理论的核心作者合作网络、研究力量分布、文献共被引和研究热点演化等进行分析,探索创新理论研究的知识基础和主题演化路径,得到如下结论:

(1)国际视阈下创新理论领域研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欧洲是最大的学术优势区域,值得各国学者重点关注;美国发文量占全球总发文量的一半以上,是创新理论领域学术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处于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创新理论领域研究最为活跃的科研机构大多分布于美国,其中Harvard Univ具有最高的发文量和中心性。

(2)通过对创新理论的高产作者进行聚类,整理得到创新理论研究的5个学术集群:开放式创新学术集群、农业创新系统学术集群、青光眼诊断创新学术集群、知识密集型服务学术集群、创新指标学术集群。其中,由Chesbrough带领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团队是最具影响力的学术集群。

(3)通过梳理国际视阈下创新理论研究脉络与热点发现:国际创新理论涉及不同的学科、研究主题和层次,且研究内容呈现动态调整趋势。创新绩效、企业研发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的焦点,前期学者在组织创新、区域创新、创新扩散等方面的研究对创新理论领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理论相互渗透,共同构成重要理论知识基础。近年来,对开放式创新、产品结构创新、吸收能力和动态能力的关注度大幅提升。

5.2 展望

基于上述对国际创新理论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的分析,对未来创新理论研究进行展望,为后续学者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1)进一步梳理国内创新理论。由于创新理论与管理科学、经济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等学科相关联,国际视阈下的创新理论数据无法全面解释大中华地区的现象。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为创新理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因此,未来研究可对创新理论作进一步梳理,并对比国内外研究,从而更全面、深入地剖析该研究领域,完善创新理论研究。

(2)加强创新理论实践研究。理论发展离不开实践,任何理论都必须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与完善。如今,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已被广泛证实,未来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企业创新实践中的创新理论进行具体分析,以检验创新理论演化过程。近年来,创新理论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企业发展相融合,从而产生了众多研究领域,探究创新理论研究成果向管理实践转化现象的内在逻辑是一个长期问题。

(3)提高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研究。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颠覆性技术与现有技术相融合或在创新活动中形成新技术,会对现有技术产生重大冲击,扩大产业发展空间,对市场竞争格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3D打印和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中国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也指出,要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以此提升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创造发展新优势。因此,未来研究可探讨在全球化开放创新与后发国家技术追赶背景下如何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进而抢占竞争制高点,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SCHUMPETER J, BACKHAUS U.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 Springer, 2003:61-116.

[2] HEWITT-DUNDAS N, ROPER S. Exploring market failures in open innovation[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18,36(1):23-40.

[3] GARCIAMACIA D, HSIEH C T, KLENOW P J. How destructive is innovation[J]. Working Papers, 2017(7).

[4] CASADESUS-MASANELL R, ZHU 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imitation: the case of sponsor-based business model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4(4):464-482.

[5] KOVACS A, LOOY B V, CASSIMAN B. Exploring the scope of open innovation: a bibliometric review of a decade of research[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4, 104(3):951-983.

[6] 郑刚, 朱凌, 陈悦. 中国创新地图——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力量分布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8, 26(2):442-448.

[7] 许振亮, 陈悦, 葛莉,等.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创新管理前沿与热点的分析[J]. 管理评论, 2009, 21(5):13-18.

[8] 周新川, 陈劲. 创新研究趋势探讨[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28(5):62-66.

[9] SCHUT M, KLERKX L, SARTAS M, et al. Innovation platforms: experiences with their institutional embedding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for development[J].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2016, 52(4):537-561.

[10] KLERKX L, AARTS N, LEEUWIS C. Adaptive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heir environment[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10, 103(6):390-400.

[11] CHESBROUGH H, EUCHNER J. Open services innovation: an interview with Henry Chesbrough[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1, 54(2):12-17(6).

[12] LIM K, CHESBROUGH H, YI R. Open innovation and patterns of R&D compet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0(3).

[13] CHESBROUGH H,BRUNSWICKER S.A fad or a phenomenon:the adoption of open innovation practices in large firms[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2014,57(2):16-25.

[14] CHESBROUGH H. Open innovation: where we've been and where we're going[J].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2, 55(4):6-7.

[15] CHESBROUGH H. Managing open innovation[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 47(47):23-26.

[16] SAMPLE P A, MEDEIROS F A, RACETTE L, et al. Identifying glaucomatous vision loss with visual-function-specific perimetry in the diagnostic innovations in glaucoma study[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6, 47(8):3381-3389.

[17] THERRIEN P, DOLOREUX D, CHAMBERLIN T. Innovation novelty and (commercial) performance in the service sector: a Canadian firm-level analysis[J]. Technovation, 2011, 31(12):655-665.

[18] JBILOU J, LANDRY R, AMARA N, et al. Combin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til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anadian healthcare decision makers[J]. 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 2009, 33(4):275-286.

[19] AMARA N, LANDRY R.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s determinants of novelty of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firms: evidence from the 1999 statistics Canada innovation survey[J]. Technovation, 2005, 25(3):245-259.

[20] BECHEIKH N, LANDRY R, AMARA N. Lessons from innovation empirical studi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1993—2003[J]. Technovation, 2009, 26(5):644-664.

[21] PADDOCK S, BRUM L, SORROW K, et al. PACE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dicators——a novel tool to measure progress in cancer treatments[J].Ecancermedicalscience,2015, 18(3):A35-A35.

[22] KITAISKII V. Innovations[J]. Metallurgist, 1990, 34(3):60-62.

[23] EUCHNER J, GANGULY A.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n practice[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4, 57(6):33-39.

[24] CHESBROUGH H, EUCHNER J. The evolution of open innovation: an interview with Henry Chesbrough[J].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1, 54(5):13-18.

[25] TSE E, EUCHNER J. Innovation in China: an interview with Edward Tse talks with Jim Euchner about China′s rising entrepreneurialism and how multinationals can succeed in China[J].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7, 60(5):15-21.

[26] CHEN J, ZHANG Y, DING R. Auxiliary model based multi-innovation algorithms for multivariable nonlinear systems[J]. Mathematical & Computer Modelling, 2010, 52(9):1428-1434.

[27] CHEN J, ZHAO X, WANG Y. A new measur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an open innovation paradig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 67(1):1-25.

[28] XU Q, CHEN J, GUO B.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997, 45(4):381-387.

[29] LI Y, ZHOU N, SI Y.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fluence of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environment[J].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08, 1(3):297-316.

[30] LI Y.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strategic flexibilities and indigenous firm innov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8, 41(7):223-246.

[31] LI Y, WANG J, LI X, et al. Design creativity in product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7, 33(3-4):213-222.

[32] COHEN W M.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 (1) :128-152.

[33] DAMANPOUR 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34(3):555-590.

[34] HENDERSON R M, CLARK K B. Architectural innovation: 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established fir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9-30.

[35] 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J]. Research Policy, 1993, 15(6):285-305.

[36] POWELL W W.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 41(1):116-145.

[37] BORNER K, CHEN C, BOYACK K W. Visualizing knowledge domains[J].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03, 37(1):179-255.

[38] MACPHERSON A D. The role of external technical support i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firm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New York State[J]. Technovation, 1997, 17(17):141-151.

[39] MACPHERSON A. The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 outscourcing i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New York state manufacturing firms[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15, 87(1):52-71.

[40] TODTLING F, KAUFMANN A. The role of the region for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SMEs[J]. European Urban & Regional Studies, 2001, 8(3):203-215.

[41] O'CONNOR G C, RICE M P.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in large established firm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1, 43(2):95-116.

[42] TEECE D J.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organizing for innovation and growth[J]. R&D Management, 2009, 41(2):217-218.

Research Context and Hotspot Analysis of Innovation Theor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SCI/SCI Data Source based on Wos

Zhang Lu1,2,Zhao Shuang1,Ren Hui1,Zhang Qiang1,Chang Haodong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ohhot 010051,China; 2.Business School,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3.Purdue University Northwest College of Business,Indiana 46323,US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heory literature from 1987 to 2016 included in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review the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heory research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visual thresho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operation network of the core authors,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power, the co-cit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hotspots. Research findings: the hot areas of innovation theory research are main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open innovatio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glaucoma diagnosis innovation, 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 and innovation index are the five main academic clusters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heory;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dynamic capacity, open innovation and product structure innovation a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heory.

Key Words:Innovation Theroy; Bibliometric; CiteSpace III; HistCite; Research Focus

DOI10.6049/kjjbydc.201808019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091.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7-0153-08

收稿日期2018-11-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632004);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MS07012);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LH07006)

作者简介张璐(1985-),男,山东德州人,博士,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赵爽(1995-),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任慧(1972-),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创新与创业管理;张强(1991-),女,山东聊城人,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创企业创新行为与战略;长昊东(1994-),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美国普渡大学西北校区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本文通讯作者:任慧。

(责任编辑:张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