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视角下创新成功率与创新周期对两类创新模式的影响

余素霞

(重庆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创新模式选择有着复杂的内外部因素,现有研究缺少对核心因素与不同创新模式之间影响机理、影响结果的详细刻画。鉴于此,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影响因素集中于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抓住企业发展过程中生产销售、创新、贷款、还款等核心环节,建立基于主体的仿真模型。结果表明:①创新成功率对两类企业存活数量有正向影响,且对渐进式创新企业影响更显著,创新成功率与企业平均资金余额正相关,当突破式创新成功率超过渐进式创新成功率一半时,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大于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②创新周期与突破式创新企业存活数量、渐进式创新企业存活数量之间不存在明显关系,但与两类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呈负相关;③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对两类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变化有正向协同作用,且该协同作用对突破式创新企业更显著。

关键词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创新成功率;创新周期;复杂适应系统

0 引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强调以创新驱动作为基本方针,推动“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技术创新已成为制造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1,2]。技术创新是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动态过程,从创新的目标追求和投入强度出发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这种划分方式得到了学界普遍认同[3]。突破式创新是对技术或工艺进行大幅改造,甚至创造出新行业、新产品或新市场并且显著改变消费者的消费模式;渐进式创新则是对现有技术的渐进、连续式创新,重点在于改进现有产品市场领域[4-6]。两种策略在业界具有各自拥趸,前者如苹果、特斯拉,后者则见于大多数传统制造业。虽然在现实环境下,一个企业可能在不同阶段或不同项目上采用不同创新策略,但就特定阶段或项目而言,同时追求上述两个目标是不可能办到的[7],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始终需要在有限条件下选择合理的创新策略。

在提及两类创新时,多数学者认为突破式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征。创新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具有较高风险。风险存在于创新各个阶段,一个企业能否创新成功,不仅与企业各项能力有关,更与行业技术水平、政府政策、要素产品市场相关。从研究思路上看,比较有影响的首先是资源基础观。它强调资源稀缺性和地理邻近效应,因此地域分布、产业集聚等外部环境中的资源禀赋成为决定企业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5,8-10]。网络结构理论、结构洞理论被认为是在该观念下对环境和资源关系的另一种探索[11,12]。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思路是动态能力观,它是对资源基础观的补充,在认可资源价值的基础上更强调企业根据创新需要具有资源筛选能力和吸收能力,其中,供应商整合能力、企业合作能力是目前讨论的焦点[7,13-15]。上述思路有利于从内外部环境梳理影响创新绩效和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较少将内外因素结合起来,从相互作用机理上开展研究。

从研究方法看,学者们主要运用演化博弈模型[16]、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17]、系统动力学[18]、实证[19-21]等方法研究企业创新问题。但是应该注意到,创新是企业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制定、实施和动态调整创新战略的过程,其选择机制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因此,对创新模式影响机理的研究不应只从企业外在表现刻画,也应尝试从企业内部交互过程角度描述。

基于此,本文引入创新成功率概念,以综合描述创新行为中技术、推广、政策、环境等因素带来的创新风险;引入创新周期概念,以综合描述企业综合能力、行业技术水平等因素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从企业运营行为建模角度,探讨企业内外部关键因素对企业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模式的影响,为企业创新研究提供一条新路径。同时,考虑到企业内外部环境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涌现现象很难用数学方程表示,将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运用多主体技术仿真,通过主体交互表征这些非线性因素,从而突破已有研究中条件较多的局限。

1 文献回顾

1.1 创新模式比较

技术优势不仅是行业进入壁垒之一,也是部分企业获取高额市场利润的有力武器。因此,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决策内容。Rice等[22,23]的研究表明,突破式创新比渐进式创新要承担更大的投入和更多风险,同时,具有更高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性,但突破式创新能使组织改变传统竞争规则、改变现有市场规模,一旦成功,将会为企业带来较高收益和长期利益[24]。渐进式创新对企业技术、规模等要求较低,周期性较短,能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一定利润,但面临挤出市场风险[6,25]。不同创新模式的特点是构建模型的关键。

总体上看,对渐进式创新的定义主要集中于:第一,创新基础是现有行业知识;第二,创新目的是为满足主流市场需求;第三,创新幅度小。突破式创新则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技术足够新颖,带来新的技术空间;第二,对产业影响大,可能使行业格局发展变化。这样,从客观表现上,资源投入多少、周期长短和风险高低成为区别不同技术创新模式的重要指标。

1.2 创新模式影响因素

当前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内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涵盖3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企业技术水平;二是企业家知识、背景;三是企业各项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利用外部资源能力、供应商整合能力等。外因也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政府政策,包括政府补贴、税收、专利审查等;二是市场环境因素,包括金融市场环境、要素市场环境、产品市场环境等;三是行业环境,包括行业技术水平、行业发展阶段和行业竞争等[26,27]。在企业背景方面,Christensen[24]认为小公司偏向渐进式创新,大公司偏向突破式创新;在企业家个人背景方面,企业家最终学历、理工科背景对创新决策和风险偏好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企业能力方面,企业对既有能力的拓展是导致实施渐进式创新的主要原因。在外部因素方面,盛光华等[28]利用演化博弈模型,指出当政府补贴水平较低时,企业倾向选择渐进式创新,且产品补贴方式对其演化速度影响更显著。另外,环境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与突破式创新负相关[17,29],行业因素对创新模式无显著影响[30]

1.3 企业创新复杂性

复杂适应系统(CAS)从生物演化规律出发,反映出系统或事物为维持生存和发展而适应环境,在与其他主体交互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并以此改变自身结构、行为方式[31]。霍兰认为CAS都有4个特性(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和3个机制(标识、内部模型、积木),其方法是自下而上的,相较于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无需确定系统所有规则和方法,只需赋予单个主体属性和方法,就能通过仿真方法涌现出系统的复杂性和规律性,因而被广泛用于社会、经济、生态等领域研究,并产生了一大批基于CAS的计算机仿真模型[32; 33]。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的反复振荡和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面对的环境日趋动态化和复杂化,企业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而创新,这是企业经过内外部环境分析,在有限信息下作出的理性决策。决策者具有主动性、智能性、反应性、交互性等特点,决策过程需要不断感知外界及自身状态变化。因此,创新过程就是一个复杂适应过程,采用复杂适应系统建模分析企业创新机理具有内在一致性。

综上所述,前期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有助于理解不同创新模式的主要差异,以及影响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工作丰富了本研究背景,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参考。可以发现,创新模式选择有着复杂的内外部因素,现有基于数量模型和实证方法的分析大都就其中的某些因素开展分析,揭示影响关系。但这些因素之间,尤其是这些因素与不同创新模式之间的具体影响机理和影响结果缺少进一步刻画。鉴于此,本文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将内外部影响因素集中于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抓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销售、创新、贷款、还款等核心环节,建立企业在不同创新模式下的经营决策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揭示各因素之间的量化影响关系和创新效果。

2 模型设计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建模方法开展系统复杂性研究,其主要特征是自下而上,通过对个体属性和行为的定义涌现系统的复杂性。NetLogo是一个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仿真的软件,特别适合对随时间演化的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建模人员能够向成百上千独立运行的主体发出指令。这使得探究微观层面的个体行为与宏观模式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这些宏观模式是由许多个体的交互涌现出来的。以多主体建模的思想探究创新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如前所述,影响创新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模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影响因素全部纳入考虑范围。为此,需要提炼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并将非核心因素影响通过模型参数和随机变量反映。以制造型企业为例,首先,采购、生产、销售是企业维持生存、发展的最基本行为,是从资源到效益,再到价值增值的核心过程,也是企业实现管理、进行创新等其它行为的载体。该过程的主要特点是资源消耗和利润产生,为此,可以资金流变化为刻画角度,通过引入生产销售函数反映投入产出的资金增值过程。当资源补充不足以维持其基本生产消耗时,企业会死亡。其次,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和被影响因素都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创新面临较大风险,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涉及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等多种因素。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企业中的创新行为是附着于生产销售过程的价值提升行为,它对企业有更高的资源要求(如较大的创新启动资金),产出则以效率和技术水平提升等方式通过生产销售环节反映。为此,可以在突出创新价值提升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不同创新模式的差异性,将建模研究重点放在:①创新条件,即不同创新模式阈值;②创新成本,即不同创新模式的成本差异;③创新效益,即不同创新模式的效益提升水平;④创新周期,即不同创新模式的时间延迟;⑤创新成功率,即不同创新模式的成功几率。其中,创新周期和创新成功率是刻画重点,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很好地对影响创新效益的主客观和内外部因素进行梳理、归纳,是企业创新能力和环境创新友好程度的综合体现。再次,贷款还款。企业生产或创新的资源投入、价值和利润增加都是通过资金刻画,资金水平的变化也是刻画企业生存发展状态的主要指标。为突出创新行为的刻画,模型主要考虑企业在达不到创新资金要求(小于创新资金阈值)时可向银行贷款,贷款成功将增加企业资金余额,同时,在贷款周期内产生还款成本。贷款环节涉及的企业贷款能力、环境资金压力和环境创新友好程度等因素通过贷款成功率刻画。

结合CAS理论和两类创新模式的特点,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基于多主体的仿真模型,讨论企业内外部环境与创新模式的关系,重点讨论创新成功率、创新周期对两类创新模式的影响。为更好模拟开放市场环境,揭示结果内在规律,模型将建立一定数量的企业主体,每个主体被赋予资金余额水平、创新模式等基本属性,同时赋予生产销售、创新、贷款、还款等相应行为准则。不同创新模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主要通过两个指标刻画:①企业平均资金余额,该值由同类型创新模式企业的资金余额取平均值得到;②存活企业数量,该值为同类型创新模式企业的存活数量之和。两个指标数值的高低,可作为一定条件下不同创新模式效果的直接反映。采用两个指标刻画,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考虑:一方面,两个指标可以提供更多的仿真分析信息,有利于不同创新模式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当两个指标出现冲突时,隐含着一些值得重视的实践启示。如存活企业数量很多但平均资金余额偏低,说明该类企业(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低、风险小、竞争尚不充分;如平均资金余额很高但存活企业数量较少,表明该类企业(行业)竞争充分、风险大。

2.1 企业行为规则

企业主体行为是仿真建模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行为:①生产销售。即企业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行为,其特点是投入产出稳定;②创新。企业通过创新可有效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生产销售产出,其特点是投入较大、风险较大;③银行还款。有创新意愿但资金不足的企业可向银行申请借贷,贷款成功后可提高企业资金余额;④银行还款。企业贷款在还款期限内,无论经营状况如何,均需偿还贷款;⑤死亡。当企业资金余额小于每环节需要的生产销售成本时,企业则死亡。

生产销售行为的刻画重点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为此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突出成本投入,得到式(1)。

Ipd(t+TP)=A(t)Cpd(t)βPpd

(1)

其中,Ipd(t+TP)为TP时间步长后的生产销售收入,TP为从投入到产出的延迟。A(t)为当前技术水平,Cpd(t)为生产成本投入,β为弹性系数,Ppd为随机干扰项。

创新分为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两者在成本投入(Cb(t)或Cg(t))、创新阈值(TSBTSG)、创新成功率(RBRG)、创新成功效益系数(MbMg)、创新周期(TBTG)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以突破式创新为例,见式(2):首先,创新将承担一定的成本投入Cb(t);其次,创新收益受创新阈值和创新成功率影响,一旦创新成功,企业资金余额将在创新周期(TB)后获得创新效益系数比例的提升(Mb);若创新失败,收益为0。

Ib(t+TB)=

(2)

其中,P(Pb(t)=1)=RBBLC(t)为当前企业资金余额水平。同理,可得渐进式创新投入产出模型,见式(3)。

Ig(t+TG)=

(3)

其中,P(Pg(t)=1)=RG

银行贷款行为由创新行为驱动。当企业资金余额达不到创新要求(BLC(t)<TSBBLC(t)<TSG)时则自动推动贷款行为,见式(4)。贷款行为成功与否由贷款成功率RCR决定,如成功则在下一次仿真时刻获取收益Mcr(t),否则为0。

(4)

其中,P(Pcr(t)=1)=RCR

银行还款行为由贷款行为带动,只要有未还清贷款,则还款持续。每个时刻的企业待还款额度由式(5)得到,确定后从企业资金余额扣除。

(5)

其中,Rcr(t)为当前银行贷款利率,RT为贷款周期。

这样,可以得到企业实体在每一个仿真时刻的资金余额水平,见式(6)。其中,生产销售收入、创新收入、贷款收入为资金增项,生产销售成本、创新成本和银行还款为资金减项。

BLC(t+1)=BLC(t)+Ipd(t)+Ib(t)+Ig(t)+Icr(t)-Cpd(t)-Cb(t)-Cg(t)-Ccr(t)

(6)

当资金余额小于生产销售成本时(BLC(t)<Cpd(t)),企业无法通过基本的生产销售行为维持发展,表明企业死亡。

2.2 基本假设

根据以上模型设计思路,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调研数据,作如下假设:①模型中只存在两类企业,即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企业,初始化仿真时随机产生不同类型企业,产生两类企业的概率均等;②在一次仿真中,初始企业是固定的,不考虑新企业进入,利用不同条件下存活的企业数量和资金余额作比较分析;③突破式创新成本投入大于渐进式创新成本(Cb(t)>Cg(t)),突破式创新阈值大于渐进式创新阈值(TSB>TSG),突破式创新成功率小于渐进式创新成功率(RB<RG),突破式创新效益大于渐进式创新效益(Mb>Mg),突破式创新周期大于渐进式创新周期(TB>TG);④不考虑不同银行间的竞争,同时,银行具有充足资金。

2.3 仿真参数设置

仿真初始时,需要对各项参数进行设置,在NETLOGO环境中参数可通过滑行条进行设置,以便进行多次仿真。

在已有研究成果和调研数据支持下,考虑一个充分开放的工业专业品制造市场,设定企业总数范围为400~800个,企业每个时间步的生产销售成本Cpd(t)初始值为5个资金单位,初始技术水平A(t)为1.2,随机干扰Ppd在[0.9,1.1]间均匀分布。参考盛光华、张春辉等在研究补贴方式对两类创新影响中得到的结论,合适的突破式创新成本与渐进式创新成本比例应该在(2,4)之间,设置Cg(t)和Cb(t)的初始值分别为150、400,创新阈值TSGTSB分别为173、320。创新周期TGTB是仿真分析关注的重要参数,结合假设条件,初始值分别设置为4和8,并在仿真分析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根据Sorescu、Chandy等人的研究,突破式创新对企业净现值的贡献大约是渐进式创新的3~4倍,假设一旦创新成功,突破式创新带来的企业收入是渐进式创新的3~4倍,在考虑两种创新模式成本差异的基础上,渐进式创新成功效益系数Mg的初始值设定为1.5,突破式创新成功效益系数Mb的初始值设定为3.5。渐进式创新成功率RG和突破式创新成功率RB也是讨论重点,结合文献和假设条件,初始值设定为80%和40%,仿真分析中再根据需要调整。考虑到银行是各类资金提供者的抽象代表,贷款成功率RCR可适当提高,初始值为65%。各参数初值如表1所示。仿真步长设为60个时间步,为使模型更具效度,所有仿真结果均由5次仿真平均值求得。初始化仿真得到图1。

表1 主要参数及初值

参数解释说明取值范围初值参数解释说明取值范围初值Num企业总数[400,800]500BLC企业初始资金余额[0,500]N(320,102)Rcr银行贷款利率[0,1]0.02RCR银行借贷成功率(%)[0,100]65TSB突破式创新资金阈值[0,400]320TSG渐进式创新资金阈值[0,400]173RB突破式创新成功率(%)[0,100]40RG渐进式创新成功率(%)[0,100]80TB完成一次突破式创新所需要的时间[0,15]8TG完成一次渐进式创新所需要的时间[0,10]4Cb突破式创新成本[0,10]400Cg渐进式创新成本[0,50]150

图1 初始化仿真结果

从图1可知,各参数取初值时,由于有大量同类企业直接开展竞争,企业死亡率较高,在约20个时间步后市场趋于稳定。总体来看,渐进式创新企业存活数量高于突破式创新企业数,但平均资金水平低于突破式创新企业水平。这基本反映了制造业真实的竞争环境,即目前环境可保证更多的渐进式创新企业存活,相对而言,突破式创新企业存活率较低,但存活企业的资金余额较高。

3 仿真实验

3.1 创新成功率对两类创新的影响

(1)创新成功率对两类企业存活数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创新成功率对两类企业存活数量的影响,研究RB(突破式创新成功率)取10~80,RG(渐进式创新成功率)取值40~90两种情况下模型均衡后(本文取第31~60个时间步)企业平均存活数量。随着RB从10变动到80,企业存活数量均值依次为3、10.7、22.2、38.27、55.76、67.2、87.24、92.13,得到图2。随着RG从40变化到90,企业存活数量均值依次为3.42、9.84、24.33、47.75、95.8、160.47,得到图3。

可以看出,RB、RG对创新企业最终存活数量影响巨大,当RB为10时,接近250家突破式创新企业仅有3家存活下来,而当RB等于80时,有92家企业存活。当RG=40时,仅有3.42个企业成功存活,当RG=90时,有160.47家企业存活,占初始渐进式创新企业数量的64.17%。这说明创新成功率与存活企业数量有正相关关系,即创新成功率越大,企业存活数量越高,表明当前环境越利于企业生存。

比较图2和图3可知,随着创新成功率提升,渐进式创新存活企业数量增幅更大(见图3表现为凸函数,二阶导数为正),表明创新成功率对渐进式创新企业生存数量影响更显著,这是由于渐进式创新企业单次创新获得的利润较少,所以更依靠持续创新获取更多利润,对创新成功率依赖更高。

(2)创新成功率对企业平均资金的影响。创新成功率关系到企业创新成功或者失败,该因素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多寡,为探讨其对两类创新平均资金的影响,分别讨论了固定RG、变化RB、固定RB、变化RG时对突破式创新与渐进式创新的影响。

令RG为80,RB依次取20、30、40、50,仿真得到结果,如图4所示。

图2 RB对突破式创新企业数量的影响

图3 RG对渐进式创新企业数量的影响

图4 RB对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的影响

比较图4可以看出,随着RB上升,突破式创新企业的平均资金不断增加,即突破式创新成功率与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正相关。当RB为20、30时,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小于渐进式创新企业的平均资金,当RB=40时,即RB≥1/2RG时,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逐渐大于渐进式创新企业资金。

继续讨论该结论在渐进式创新企业RG变动时是否仍旧成立。令RB为40,RG依次取60、70、80、90,仿真得到结果如图5所示。

比较图5可知,随着RG的上升,渐进式创新企业的平均资金不断增加,即渐进式创新成功率与企业平均资金正相关。但当RG为90时,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开始大于突破式创新企业的平均资金,即当RB≥1/2RG,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始终大于渐进式创新企业资金,反之亦然。为进一步确定该数量关系,观察RG=70,RB为30、35、40时的仿真结果,可知当RB值≤35时,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开始高于渐进式创新平均资金,即突破式创新成功率对两类创新均有影响,随着创新成功率提高,对应的创新企业平均资金增大,并且RB≥1/2RG时,突破式创新企业的平均资金将高于渐进式创新平均资金。

图5 RG对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的影响

3.2 创新周期对两类创新的影响

创新周期影响企业创新投入时间、资金回笼时间等。当创新周期短时,企业可以进行多次创新,获得更大利润;当创新周期过长时,一次创新耗费的时间、资源会非常多,使得创新能否成功对企业而言更加重要。创新周期变化对两类创新模式的量化影响是探究的重点。

(1)创新周期对两类创新企业存活数量的影响。将其它参数设为初始参数值,令渐进式创新周期TG为4,突破式创新周期TB取值6、7、8、9,计算模型内企业数量变化,得到图6。

图6 突破式创新周期对突破式创新企业数量的影响

比较图6可以发现,突破式创新周期对突破式创新企业数量几乎没有影响,或者说影响非常小,均衡后(取第31~60个时间步)企业数量分别为37、32、30、31、29,说明突破式创新周期对企业存活影响较小。

将其它参数设为初始参数值,令突破式创新周期TB为8,渐进式创新周期TG取值2、3、4、5,计算模型内企业数量变化,得到图7。

比较图7可以发现,渐进式创新周期对渐进创新企业数量几乎没有影响,或者说影响非常小,均衡后(取第31~60个时间步)企业数量分别为114、112、112、110、106,说明渐进式创新周期对渐进式创新企业存活率影响较小。

综合图6和图7可知,创新周期与企业存活数量几乎没有关系,即创新周期长短与企业是否倒闭不存在较强关系。进一步分析模型条件,仿真世界中所有同类企业都面临同一个创新周期,在行业均等前提下创新周期与企业存活数量无关,现实世界中每个企业的创新周期都不同,创新周期长的企业会耗费更多资源,跟不上行业变化,因此也会面临倒闭风险。

图7 渐进式创新周期对渐进式创新企业数量的影响

(2)创新周期对两类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的影响。将其它参数设为初始参数值,即渐进式创新周期TG取40,突破式创新周期TB取值6、7、8、9,计算模型内企业平均资金变化,得到图8。

比较图8可以发现,随着突破式创新周期的延长,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不断减小,说明突破式创新周期与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负相关。

将其它参数设为初始参数值,即突破式创新周期TB取8,渐进式创新周期TG取值2、3、4、5,计算模型内企业平均资金变化,得到图9。

比较图9可以发现,随着渐进式创新周期的延长,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不断减小,说明渐进式创新周期与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负相关,且渐进式创新周期延长会导致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剧烈变化,说明相对于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周期对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影响更大。这主要是因为渐进式创新每次创新的收益相对较小,如果创新周期延长,维持企业持续创新的资金水平会受到较大影响。

图8 突破式创新周期对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的影响

图9 渐进式创新周期对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的影响

3.3 创新成功率与创新周期对两类创新平均资金余额的协同作用

从上述讨论结果可知,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对两类创新的平均资金余额均有影响,且突破式创新成功率RB大于或等于1/2渐进式创新成功率RG时,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将高于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在讨论协同作用时,根据上述讨论可知,创新成功率与企业资金余额正相关,创新周期与企业资金余额负相关。为比较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单独作用与协同作用下的差异,本文提出验证思路:①以一个固定数值下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得到的企业平均资金余额随时间变化的曲线S1,作为比较基准;②提高创新成功率得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曲线S2;③压缩创新周期得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曲线S3;④同时变化相同范围的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得到曲线S4。若记S2-S1=y1,S3-S1=y2,S4-S1=y3,则比较增量y1+y2与y3的大小就能得知同时变化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对平均资金余额的效用是否大于单独变化创新成功率或创新周期对企业平均资金余额的效用,即创新成功率和周期是否对平均资金余额有显著协同效应。

在其余各值设为初始值的情况下讨论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增量的变化情况。令RB=40,TB=8,得到曲线S1;令RB=40,TB=6,得到曲线S2;令RB=50,TB=8,得到曲线S3;令RB=50,TB=6,得到曲线S4,分别求得增量y1、y2、y3,作图10。

图10 RB-TB对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的协同作用

在其余各值设为初始值的情况下讨论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增量的变化情况。令RG=80,TG=4,得到曲线S1;令RG=80,TG=2,得到曲线S2;令RG=90,TG=4,得到曲线S3;令RG=90,TG=2,得到曲线S4,分别求得增量y1、y2、y3,作图11。

在假设条件下调整参数,得到的结果与图10和图11一致。因此可知,两类创新模式下y3均会大于y1+y2,说明同时增大创新成功率和压缩创新周期对企业资金余额的影响大于单独增大创新成功率与压缩创新周期对企业资金余额的影响之和,即创新成功率和周期对两类创新企业的平均资金余额均有协同作用,企业在创新时应同时关注两个因素,不应顾此失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比较图10和图11可知,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对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的协同作用大于渐进式创新企业,且随着时间变化,该影响更加明显。因此,突破式创新企业更应利用好该协同作用,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图11 RG-TG对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的协同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多主体仿真模型,讨论创新成功率、创新周期对两类创新的作用,研究表明:①创新成功率对两类创新企业存活数量均有正向影响,即创新成功率越高越利于企业存活,且对渐进式创新企业影响更显著。创新成功率与两类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正相关,且当突破式创新成功率大于或等于1/2渐进式创新成功率时,突破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将高于渐进式创新企业;②创新周期与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企业存活数量不存在明显关系,但与两类企业平均资金余额负相关,而且相对于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周期对渐进式创新企业平均资金余额的影响更大,说明缩短创新周期对渐进式创新企业的积极意义更明显;③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对两类企业平均资金余额变化有正向协同作用,即企业通过同时提升创新成功率和缩短创新周期的效益增量超过单独提升创新成功率、缩短创新周期获得的效益增量,且协同作用对突破式创新企业更明显,说明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协调利用资源具有客观而现实的意义。

由于现实环境更复杂,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根据环境灵活选择创新模式,政府的作用则在于营造有利创新的环境。因此,可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梳理相关建议:对企业而言,①创新时应综合考虑各类创新影响因素,在创新过程中要致力于提高创新成功率和缩短创新周期,两个指标的改善具有普遍意义;②现实环境中选择突破式创新模式的企业受制于投入资金和创新风险,一般比渐进式创新企业更看重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等指标,但两个指标的改善对渐进式创新企业影响更显著。突破式创新企业要想获得更高收益,创新成功率应是关注重点;③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往往面临资源能力、资源有限等问题,使得企业不得不在创新成功率和创新周期中选择,但绝不应单方面追求创新率或者创新周期,尤其是对突破式创新企业而言,同时把控好创新周期和创新成功率能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

从政府角度来看,为使我国早日建成科技型强国,政府应引导企业进行创新,包括创新补贴、技术扶持、政策便利等一系列举措,提高企业创新成功率,同时推进各项措施,帮助企业缩短创新周期,尤其是突破式创新企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使得企业在提高创新率的同时缩短创新周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俊婉,赵良伟,冯秀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7):12-17.

[2] CARAYANNIS E G,SINDAKIS S,WALTER C.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s lever of organizational sustainability[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5,40(1):85-104.

[3] LASSEN A H,GERSTEN F,RIIS J O.The nexus of corportate entrepreneurship and radical innovation[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15(4):359-372.

[4] 张春辉,陈继祥.两种创新补贴对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比较分析[J].科研管理,2011(8):9-16.

[5] 程聪,曹烈冰,张颖.中小企业渐进式创新影响因素结构分析——资源基础还是能力制胜[J].科学学研究,2014(9):1415-1422.

[6] MCDERMOTT C M.Managing radical innovation:an overview of emergent strategy issue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2,19(6):424-438.

[7] G M J.Rationality,foolishness,and adaptive intellige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3):201-214.

[8] GÖK O,PEKER S.Understanding the links amo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market performanc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Review of Managerial Science,2016,11(3):1-27.

[9] GWARDA-GRUSZCZYNSKA E.Determinants of commercialization strategy choice in high-tech industries[C].International Atlantic Economic Conference,2011.

[10] ZHANG G,DUAN H,ZHOU J.Network stability,connectivity and innovation output[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7,114(Supplement C):339-349.

[11] ROSENBUSCH N,BRINCKMANN J,BAUSCH A.Is innovation always beneficial?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ME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1,26(4):441-457.

[12] BURT R S.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

[13] 李随成,武梦超.供应商整合能力对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基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96-102.

[14] 林春培,张振刚.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学习过程对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7(4):38-45.

[15] MARTNEZ-SENRA A I,QUINTS M A,SARTAL A,et al.How can firms′ basic research turn into product innovation? The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dustry appropriability[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15,62(2):205-216.

[16] 易余胤,盛昭瀚,肖条军.企业自主创新、模仿创新行为与市场结构的演化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1):14-18.

[17] 李柏洲,苏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2):120-127.

[18] ASHEIM B,COENEN L.The rol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a globalising economy:comparing knowledge bases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in Nordic Clusters[J].Papers in Innovation Studies,2005.

[19] CUI Z,LOCH C,GROSSMANN B,et al.How provider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contribute to successful innovation outsourcing:an empirical study at siemens[J].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21(1):29-48.

[20] 林海芬,苏敬勤.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6):59-65.

[21] 林萍.企业资源、动态能力对创新作用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10):72-79.

[22] CORPORAAL G,FERGUSON J,LEVINA N.Creating windows of opportunity:sustaining radical innovation when moving from R&D to produc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2015(1):187.

[23] RICE M,KELLEY D,PETERS L,et al.Radical innovation:triggering initiation of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nd evaluation[J].R&D Management,2001,31(4):409-420.

[24] CHRISTENSEN C M,RAYNOR M,MCDONALD R.What is disruptive innov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5,93(12):44-53.

[25] RITALA P,SAINIO L M.Coopetition for radical innovation:technology,market and business-model perspectives[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4,26(2):155-169.

[26] DEWAR R D,DUTTON J E.The adoption of radical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s:an empirical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86,32(11):1422-1433.

[27] ALI A,KALWANI M U.Selecting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pioneering versus incremental innovation strategies[J].Management Science,2011,22(24):30-30.

[28] 盛光华,张志远.补贴方式对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演化博弈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5(9):34-45.

[29] 梅德强,龙勇.不确定性环境下创业能力与创新类型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9):1413-1421.

[30] CLAUSEN T H.Firm heterogeneity within industries:how important is "industry" to innovation[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3,25(5):527-542.

[31] 龚艳萍,陈艳丽.企业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1):68-74.

[32] HOLLAND J H.Studying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2006,19(1):1-8.

[33] 尹智刚,王延章,倪子建.基于Agent的技术合作创新仿真模型[J].管理评论,2016(11):75-84.

[34] SORESCU A B,CHANDY R K,PRABHU J C.Sources and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radical innovation:insights from pharmaceutical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3,67(4):82-102.

[35] FORÉS B,CAMISN C.Does incremental and rad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depend on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 capabil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siz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6,69(2):831-848.

Impacts of Successful Probability and Innovation Cycle on Two Innovation Models in the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Perspective

Gao Bo, Yu Suxia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China)

AbstractThe selection on innovation models is affected by complex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More details abou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factors and innovation models need to be studied.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mpacts of successful probability and innovation cycle on enterprise radical innovation and incremental innovation in perspective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perspective.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successful probabilit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number of surviving enterprises, and it is more significant to the incremental innovation enterprises.Successful probabilit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average capital of the two types of enterprises.When the radical innovation successful probability is equal to or higher than 1/2 probability of incremental innovation, the radical innovative enterprises average funds is higher than incremental innovation enterprises.Secondly, there is not obv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cycle and the number of surviving enterprises, but there are obvious impacts on innovation average funds.Thirdly, the successful probability and innovation cycle have synergies effect on enterprises average funds.And it's more evidence on rad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Radical Innovation;Incremental Innovation;Successful Probability;Innovation Cycle; CAS

收稿日期2018-07-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GL001)

作者简介高波(1972-),男,重庆人,博士,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等;余素霞(1990-),女,江西赣州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

DOI10.6049/kjjbydc.201804053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6-0001-10

(责任编辑:胡俊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