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创业如何提高创业活动创新性
——对两家“科技小巨人”企业的跨案例研究

宋正刚1,2,张玉利2,何良兴2

(1.天津中医药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193;2.南开大学 商学院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随着创业普及率的提升,国家乃至整个社会亟需加强对创业质量的关注,鼓励高质量、创新型创业活动开展。但学者对于什么是创业活动创新性、应如何提升创业质量等问题的认识依然模糊。从技术与非技术双元创新角度,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策略及其演化机制。结果发现,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融合对于创业质量提升至关重要,非技术类创新是目前制造型企业提升创业质量的主要方式;其次,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策略演化路径不同,但均体现出从用户需求出发、权衡新颖性与实用性要求、持续提升产品或服务增值能力的机制特征,这对揭示创业活动创新性来源、推动创业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元创新;创新型创业;创业质量;高质量创业

0 引言

在政策、技术、经济结构转型等内外部环境综合作用下,近年来我国创业活动表现出强劲势头。因此,随着创业普及率提升,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创业质量的关注,鼓励创新型创业活动开展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从双元创新观点出发,研究创业活动创新性来源与提升问题,旨在激发更多高质量创业活动涌现,促进创业质量全面提升。

1 研究述评

1.1 对创业活动创新性的认识

在关于创业活动创新性研究中,一种观点认为创业活动创新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创业动机性质,并将创业活动划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两种[1],指出相对于生存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在创新程度、市场开发程度、成长性、中高技术所占比例、创造就业和国际导向等创新性评价关键指标上具有一定优势;刘刚[2]将知识属性及价值网络、风险程度、选择成本视为评价创业活动创新性的重要标准;而在2013年卡夫曼基金会发布的一份题为《经济系统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创业》报告中提出,可从能力属性角度评价经济系统中创业活动创新性,并依据这一标准将创业分为中小企业(SME)和创新驱动型企业(IDE)两类。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创业活动创新性内容、内涵及表现进行了完整概括,但在评价创新关键性要素、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结合方式、转换机制及演化路径等方面则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很难为提升创业活动创新性提供理论指导。

实际上,学术界对于创业活动创新性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熊彼特的研究,其认为创业者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此后,研究者对创新性内涵和维度展开了广泛探讨,整体上可划分为基于新颖性的定义和多属性定义两大类[3]。基于新颖性的定义是指,如果想法是新颖的,就被认为是具有创新性的,但不管这些想法是否有效,是否适用于解决问题以及能否实施;基于多属性的定义是指,想法不仅仅应该是新颖的,它们还必须具备其它一些属性。例如,Plucker等[4]对90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将新颖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是对创新性最普遍的定义。Hennnessey& Amabile[5]指出,创新想法应该既新颖又实用。当人们判断是否该选择一个创意想法时,该创意想法如果包含新颖性特征则有助于产生积极评估。也即,评估者在将新颖性和实用性同时作为考虑属性时将面临艰难选择,因此人们经常将新颖性和实用性视为负相关,即如果一个创意想法越新颖,则这个想法是否实用、有用、无差错或者可重复就越不清晰。

1.2 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

鉴于很多高质量创业普遍具有依托于某项特有技术能力的特点,使得源于技术基础的创新研究一直是创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研究者提出,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创业具有高资源投入、高不确定性、短期可带来高额垄断性收益,以及机会窗口短暂、创新易模仿等特征。这导致技术创业企业凭借单一优势往往无法获取满意绩效,而需要其它多种非技术领域创新活动支撑,如新技术采用、产品和流程微调及模仿式创新等。

事实上,非技术创新一直以来都被传统创新研究所忽视。研究发现,在有关欧洲创新活动的176篇文献中,只有5%关注非技术创新企业,而对非技术创新活动的忽视也体现在创新项目资金支持上,欧洲大约95%的资金用于直接支持研发创新活动,只有不到5%的资金用于支持非技术创新活动[6]。从企业创新产出看,并非每个企业都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也不一定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首要选项[7]。而非技术创新投入较低,创新风险可控,有些情况下也能产生与技术创新同样的创新绩效[8]。这是因为:首先,企业创新活动不仅仅是采用、开发新技术,同时也包括内部组织变革、外部资源整合及产品与服务流程创新等;其次,将产品、工艺及组织创新集成在一起,更有助于使新想法和市场机会转变为成功的商业实践。对于创新的研究应该全面了解企业所有创新努力和尝试,创新内涵应该延伸至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融合领域,而这对于经营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创业企业尤为必要。

创新是创业活动的核心,也是高质量创业最重要的表现。已有研究从开始的单一技术角度对创业活动创新性进行考察,到后来发现非技术创新价值,再到进一步探讨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间的联系及对创业质量的影响,这一过程既体现了研究者对于创业活动创新性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化,同时也为探索创业质量提升路径与方法奠定了基础。但已有研究由于一方面未能对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间结合方式、转换机制及演化路径展开系统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也缺乏对创新性内涵的深入探讨,因此很难为创业活动创新性的全面提升提供实践指导。为此,本研究围绕如何提升创业活动创新性这一核心问题,一方面从双元创新角度,通过系统性分析创新策略,为创业活动创新性评价提供多种标准;另一方面,从新颖性与实用性相权衡视角,考察创业活动创新性持续提升内在机制,从而为高质量创业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

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鉴于本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要回答的是“如何(how)”的问题,因此选择案例研究方法是最适合的研究策略[9]。另外,鉴于本研究以发现共有模式为落脚点,多案例研究复制逻辑不仅有助于提高结论说服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结论外部效度。因此,本研究选择多案例研究方法,界定指导性问题:如何提升创业活动创新性?目标在于寻找提升创业活动创新性的行动策略及其演化机制。为了能够对搜集资料及得出的结论与准备研究问题间的逻辑联系进行清晰梳理,本研究先拟定以下研究方案。

2.1 分析框架

为分析两家企业创新实践,本研究首先以技术要素为主线,构建一个双元创新策略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将两家企业创新策略划分为4种类型: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技术驱动技术创新及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

图1 双元创新策略概念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企业是否能够挖掘市场需求,并将市场需求作为驱动力量,激发技术变革,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巨大、充满活力,这为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在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领域,主要表现为由市场需求引致管理能力提升、商业模式改进、流程优化,并进而导致企业经营效率整体提升;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主要是指纯粹基于技术导向的产品升级或服务升级;

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是指因为原发新技术涌现,导致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商业模式、组织结构等发生变革。然后,对这4类创新策略依照创新性评价二元维度(新颖性与实用性)进一步分类,以反映不同策略在细分水平上的差异。

通过前期探测性调研,本研究选择博苑新材料和重钢机械两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理由是:①博苑新材料与重钢机械作为先进制造行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代表,在创业与成长过程中均采取了大量双元创新策略,并有丰富的可识别创新性事件;②笔者作为科技小巨人企业的长期观察者和研究者,与两家企业高层管理者长期保持着紧密互动关系,这为完整、准确地搜集案例企业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样本企业概况见表1。

另外,本研究从设计阶段开始就严格遵循理论严谨性、逻辑严密性和过程规范性原则,并结合每一步研究策略进行信度和效度验证,如表2所示。

2.2 资料收集与分析策略

为提高案例研究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三角测量法,从多个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并整理出15万字的原始资料,案例资料来源信息如表3所示。

表1 样本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所处行业 经营领域 创业机会初始融资(万元)创立年份员工数量(人) 销售额(亿元)博苑新材料生产型先进制造业制卡高分子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开发制卡新型胶水天津磁卡投14019971603~5重钢机械加工型先进制造业非标机械装备和高端钢制品研发、制造、安装、维修及相关技术服务非标机械装备和高端钢制品的加工注册资金756020027502~3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下同

表2 信度与效度判定指标保证策略

判断指标案例研究策略使用阶段 具体实施建构效度多重数据来源访谈、观察、非正式渠道、二手资料人员校检数据收集被调查者对具体描述或主题进行核实、反馈证据链理论基础———原始数据———构念提取———初步建构———补充调研材料,修正———形成命题内在效度成员自查数据分析团队中其他成员对被调查者进行询问,以检查研究者得出的解释和结论反复观察、深度描述对访谈事件或现象进行丰富、扎实、细致的描述外在效度理论指导研究设计相关理论基础回顾,实现理论与案例对话提出命题数据分析理论与案件分析结合,提出命题,为研究者将研究结果迁移到其它方面提供基础信度案例研究方案研究设计撰写研究计划书,并进行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案例研究数据库数据收集建立资料和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分类

表3 案例资料来源

类型来源 重钢机械 博苑新材料一手资料调研访谈会同中小企业研究专家与总经理进行了3.5h访谈,并对两位长期跟踪观察重钢机械发展的行业专家各进行了1h访谈对总经理访谈5次,历时7.5h;对书记访谈2次,历时3h;分别对总工程师、各部门负责人及2名优秀班组长各进行1h访谈二手资料内部文档公司年报;公司宣传材料、公司简介;总裁个人微博;公司微博;网页及公司网站相关信息公司季报、年报、宣传册、内刊、大事记、管理规程、会议记录、年终总结、网站信息外部文档媒体报道;公开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评论、书籍或杂志媒体报道;公开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商学院教学案例

同时,课题组还利用参与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的调研课题、经验交流会、专家研讨会等机会,征求各方意见,交叉验证调研资料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研究方案、提炼观点。根据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开放式编码、轴心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挖掘资料范畴,识别范畴性质及范畴间关系[10-11]。然后,依据Yin提出的分析框架,经由模式匹配、解释建构、时间序列分析与程序逻辑顺序,螺旋式提升研究概念及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抽象层次,并最终发展理论。

3 数据分析过程

3.1 博苑新材料案例内分析

3.1.1 双元创新策略类型

遵循多案例数据对比分析次序,首先进行案例内分析,再进行跨案例分析[9],以此完成单案例所得典型引用向多案例分析所需范畴的转换。此过程中,笔者依据3条线索:①创新驱动因素,即是技术驱动创新还是非技术驱动创新;②创新形式,即是非技术创新还是技术创新;③创新性质,是指侧重于创新新颖性还是创新实用性。从操作上分3步进行:第一步,遵循独立性原则,对从每个案例获取的原始数据,结合构念相关变量和支撑性问题及测度变量进行“三角验证”,然后进行叙述性精简,作为初步编码范畴,本研究从资料中抽象出创立代工企业、产权结构调整、细分领域技术快速迭代等共计79个初始范畴概念;第二步,采用归纳思想和持续比较原则,在不同初始范畴概念语句描述间进行比较,抽象出共同元素和普遍特征;第三步,遵循显著性和适切性原则,将符合多重类别的条目划归到最合适的副范畴中。

上述过程是对创新事件进行区别、归类的开放式编码过程,共得到32个相对完整、语义涵盖确定的创新事件。此时,每个创新事件能够显著刻画创新策略的某一活动或某一方面,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创新事件且没有语义重复,它们也是接下来编码分析的基础单元。表4中,创新事件含义是对数据、条目进行了初步概念化的结果。

接下来进行主轴编码,这是对一阶概念进行范畴化的过程,旨在发现数据间的深层结构。根据概念间内在一致性,运用创新形式—驱动要素—创新性质典范模型,在案例企业数据整理和既有文献间不断迭代和归纳,将32个概念进一步归纳为8个二阶范畴,见表4。最后是选择性编码,即根据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将它们进一步归结为4个主范畴,构建初步的理论框架,见表5。

表4 博苑开放式编码示例

典型引用事件天津磁卡需要从英国进口制卡胶水,36万元/t,我们开发的替代新材料5万多元成本就能做下来开发低成本高技术材料在1997年5月我还没毕业时,与磁卡达成协议,磁卡投600万元,另外再给我100万元,这个企业100%归磁卡,由我来负责运营创立代工企业6月2号注册验资本金,到了6月5号,磁卡姜总就找我要借回注册的钱,我不懂这些事情,哪还有注册完企业还有要回去的?最后留了140万元应对撤资危机在队伍拉起来之后,我们最先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的产品先做起来,那就不仅仅是卖天津磁卡了,还去其它做卡的工厂。7月份开始做,一直到1997年11底才在国内拿下第一个订单,虽然那个订单只有200kg,但对我来说却是终生难忘第一个市场订单…………

(1)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将市场需求作为驱动力,激发技术变革,不断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例如,本案例中博苑接受天津磁卡邀约,研发出一种价格更便宜的替代品。在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方面,可再分为两项子策略,即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和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用户需求,满足实用性要求的新技术产品研发,对应的细分策略是A101~A104四项。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对用户和市场的判断,研发出具有新颖性特征的新技术产品,对应细分策略是A201、A202两项。

(2)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基于纯技术导向的产品研发或服务升级,在技术驱动技术创新方面,可再分为两项子策略,即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和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已有技术优势,通过持续不断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对产品便利化、普及化的需求,B101个性化卡类产品开发即属于此种类型。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是指通过持续不断进行新技术研发,推出新产品,以开辟市场创造新机会,对应的细分策略是B201~B204四项。

(3)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主要是指由市场需求引致的管理能力提升、商业模式改进、流程优化以及企业经营效率整体提升。在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方面,可细分为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和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两项子策略。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是指从生产需要或用户需求出发,以实用性为目的开发新流程、新服务、新商业模式或新制度、新文化、新组织形式等,对应的细分策略是C101~C105五项。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是指从生产需要或用户需求出发,以新颖性为目的开发新流程、新服务、新商业模式或者新制度、新文化、新组织形式,对应的细分策略是C201~C202两项。

(4)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是指由原发新技术涌现引致的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商业模式、组织结构等领域变革。在博苑案例中,所有创新事件采用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策略数量最多,该策略也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另一类是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是指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实用新型商业模式、生产流程、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等,对应细分策略是D101~D1055项。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是指博苑基于技术特色,在非技术环节实践进行探索,对应细分策略是D201~D2088项。

3.1.2 博苑双元创新四大策略与创新维度交叉分析

在双元创新四大策略与创新维度交叉事件数所占比例中,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比率最高。另外,从交叉分析数据也可以看出,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与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比率偏低。以下是对四大创新策略及创新性的进一步分析,见表6。

表5 博苑新材料双元创新策略类型分布比率分析

四大策略事件数比率(%)排序创新策略子分类事件数比率(%)排序创新事件A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412.53A101.开发低成本高技术材料A102.与标杆用户协同创新A103.构建技术市场一体化优势618.83A104.用户导向的研发创新A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A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A201.聚焦核心领域的持续创新26.35A202.全流程技术嵌入B1.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13.16B101.个性化卡类产品开发B技术驱动技术创新515.64B2.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B201.开发小型制卡设备412.53B202.细分领域的技术快速迭代B203.带胶膜产品研发B204.惠普产品研发C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515.62C101.引入标准化认证C102.应对债务危机825.02C103.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C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C104.应对撤资危机C105.形成团队凝聚力C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39.44C201.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C202.产权结构调整C203.分散研究团队D1.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515.62D101.创立代工企业D102.第一个订单D103.建立团队研讨机制D104.生产流程再造D105.试错型市场开发D2.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825.01D201.明确高分子材料产业定位D202.开发国际高端客户D203.建立多元分配机制D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1340.61D204.抵制国企文化D205.反思学习能力的提升D206.赢得尊重重于获得财富D207.高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创新D208.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合计件次3210032100

表6 博苑双元创新四大策略与创新维度交叉分析结果

四大创新策略实用性创新件数/%/排序新颖性创新件数/%/排序创新策略子分类创新件数/%/排序A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4/26.7/22/11.8/4A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4/12.5/3A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2/6.3/5B技术驱动技术创新1/6.7/34/23.6/2B1.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1/3.1/6B2.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4/12.5/3C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5/33.3/13/17.6/3C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5/15.6/2C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3/9.4/4D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5/33.3/18/47.1/1D1.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5/15.6/2D2.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8/25.0/1合计件次15/100 17/100 -- --32/100

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

3.1.3 博苑双元创新四大策略历程分析

本研究根据对博苑案例资料的梳理,结合访谈对象报告信息,将博苑成长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2002年),靠单一创新技术或产品占领市场;第二阶段(2002-2006年),突破多元化陷阱,明确企业发展定位与公司战略,做强产品、品牌,开始靠品牌盈利;第三阶段(2006-2014年),靠细微差异化、市场细分、技术细分获取竞争优势。然后,依据统计资料分析各阶段事件所占比例,最后整理出博苑公司创新策略演化发展历程如表7所示。

表7 博苑双元创新四大策略3阶段历程分析

四大策略第一阶段创新件数/%/排序第二阶段创新件数/%/排序第三阶段创新件数/%/排序呈现趋势创新策略子分类第一阶段创新件数/%/排序第二阶段创新件数/%/排序第三阶段创新件数/%/排序呈现趋势A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3/37.5/11/12.5/32/12.5/3递减A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2/25.0/11/12.5/32/12.5/3--A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1/12.5/200递减B技术驱动技术创新1/12.5/33/37.5/11/6.3/4倒UB1.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001/6.3/4--B2.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1/12.5/23/37.5/10倒UC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2/25.0/22/25.0/24/25.0/2--C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1/12.5/21/12.5/33/18.8/2递增C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1/12.5/21/12.5/31/6.3/4--D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2/25.0/22/25.0/29/56.3/1增长D1.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1/12.5/22/25.0/27/43.8/1增长D2.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1/12.5/202/12.5/3U型合计件次8/1008/10016/1008/1008/10016/100

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

从博苑案例来看,其创新历程经历了从第一阶段以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为主,到第二阶段以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为主,再到第三阶段以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为主3个阶段的转变,这一转变历程较为清晰地呈现了生产制造型企业创业活动创新性提升路径。

3.2 重钢机械案例内分析

3.2.1 双元创新策略类型

根据案例研究复现逻辑,遵循同博苑新材料同样的个案分析程序,对重钢机械案例材料进行梳理。首先,通过开放式编码从案例资料中抽象出构建可追溯制度、形成自营销模式等37个初始范畴概念;其次,采用归纳和持续比较原则,抽象出共同元素和普遍特征,形成了23个相对完整、语义涵盖确定的创新事件,这也是接下来编码分析的基础单元。表8中的创新事件就是对数据、条目进行初步概念化的结果。

表8 重钢开放式编码示例

典型引用事件公司先对订单产品进行二次设计,然后负责加工制造,为保证上万个构件在组装过程中不出问题,公司设定了一套严格的产品可追溯制度构建可追溯制度公司倡导靠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吸引客户,所以营销部门人员很少,销售费用很低形成自营销模式每个客户最多接受三成订单,如果一个客户30%的订单降到10%,可以让另外一个客户将给别人做的订单转到这里来,使我的经营不至于出现空挡,保有灵活度三成定单限额天津重钢机械产品没有定位在一个行业上,而是定位在世界多行业非标机械装备和高端钢制品上,多行业特点使公司经营受单一行业市场不景气影响较小多行业定位非标准特点使公司产品需量身定做,由于工序繁杂、工种需求多、制作难度大、系统管理要求高,竞争者难以模仿和取代非标准制造…………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案例资料整理

本研究通过对案例企业数据和既有文献进行迭代与归纳,将23个概念进一步归纳为8个二阶范畴,见表9。例如,将构建可追溯制度、探索适配规模等事件,在范式模型下整合成由技术因素驱动的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战略创新等实用性非技术创新轴线,并纳入到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范畴中。最后是选择性编码,即根据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将其进一步归结为4个主范畴,构建出初步的理论框架,见表9。

表9 重钢机械双元创新四大策略类型分布比率分析结果

四大策略事件数比率%排序创新策略子分类事件数比率%排序创新事件A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521.72A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28.73A101.产品服务升级A102.顾客价值创造A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313.02A201.“专精特新”技术认定A202.非标准制造A203.附加值提升B技术驱动技术创新28.73B1.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14.34B101.系统研发能力提升B2.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14.34B201.强化高端认证C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834.81C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521.71C101.三成定单限额C102.管理模式变革C103.平衡式增长C104.用人机制创新C105.强化成本控制C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313.02C201.多维协同创新C202.多行业定位C203.提升价值链竞争力D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834.81D1.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313.02D101.构建可追溯制度D102.培育螺丝钉精神D103.探索适配规模D2.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521.71D201.聚焦高端用户D202.确立生命力重心D203.构建命运共同体D204.形成自营销模式D205.提升先进制造的系统能力合计件次2310023100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从市场需求出发,激发技术变革,推动技术持续提升,不断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在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方面,可再分为两项子策略,即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和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用户需求,满足实用性要求的新技术产品研发,对应细分策略是A101、A102两项。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对用户和市场的判断,研发出具有新颖性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对应的细分策略是A201~A2033项。

(2)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主要是指基于技术导向的产品研发或服务升级,在技术驱动技术创新方面,可再分为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和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两项子策略。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已有技术优势,通过持续不断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以满足市场对产品便利化、普及化的需求,对应细分策略是B101。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是指通过持续不断的新技术研发,推出新产品,开辟市场创造新机会的策略,对应细分策略是B201

(3)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由市场需求引致的管理能力提升、商业模式改进、流程优化,并进而导致企业经营效率整体提升。在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方面,可再分为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和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两项子策略。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是指从生产需要或者用户需求出发,以实用性为目的开发新流程、新服务、新商业模式或者新制度、新文化、新组织形式等,对应细分策略有C101~C1055项。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是指从生产需要或用户需求出发,以新颖性为目的开发新流程、新服务、新商业模式或新制度、新文化、新组织形式等,对应细分策略是C201~C2033项。

(4)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是指由原发新技术涌现引致的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商业模式、组织结构等领域变革。本案例创新事件中采用技术驱动的非技术创新策略数量最多,该策略的细分策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另一类是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是指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实用新型商业模式、生产流程、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等,对应细分策略是D101~D103三项。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是指重钢机械基于技术特色,在非技术环节实践探索,对应细分策略是D201~D2055项。

3.2.2 重钢机械双元创新四大策略与创新维度交叉分析

在双元创新四大策略与创新维度交叉事件数所占比例中,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和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比率最高,其中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占41.7%,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占45.5%。另外,从交叉分析数据也可以看出,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与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比率偏低,以下是对重钢机械创新策略维度进行交叉分析的结果,见表10。

表10 重钢机械双元创新四大策略与创新维度交叉分析结果

四大创新策略实用性创新件数/%/排序新颖性创新件数/%/排序创新策略子分类创新件数/%/排序A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2/18.2/33/25.0/2A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2/8.7/3A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3/13.0/2B技术驱动技术创新1/9.1/41/8.3/3B1.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1/4.3/4B2.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1/4.3/4C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5/45.5/13/25.0/2C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5/21.7/1C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3/13.0/2D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3/27.3/25/41.7/1D1.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3/13.0/2D2.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5/21.7/1合计件次11/10012/100-- --23/100

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

3.2.3 重钢机械双元创新四大策略历程分析

本研究根据对重钢机械案例资料的梳理,并结合访谈对象报告信息,将重钢机械成长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2-2007年):从简单的钢制品加工,到做更复杂的机械装备;第二阶段(2007-2012年):从复杂的机械装备,到非标高端机械装备及高端钢制品;第三阶段(2012-2015年):从非标高端机械装备与高端钢制品加工制造,延伸至机电产品自己采购和高端机械装备整机组装。接下来,依据统计资料分析各阶段事件所占比例,最后整理出重钢机械公司创新策略演化发展历程,如表11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重钢机械创新历程经历了从第一阶段以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为主,到第二阶段以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为主,再到第三阶段以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为主3个阶段转变,体现了加工制造型企业创业质量提升路径。

3.3 跨案例分析

(1)从创新形式看,两个案均重视非技术创新价值,但在重视程度上重钢机械略高于博苑新材料。从表5可以看出,博苑新材料非技术创新比率(40.6%)显著大于技术创新比率(25%)。而表9则表明,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比率(34.8%)与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比率(34.8%)持平,但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比率低于博苑新材料公司。这表明,两家企业对非技术创新价值都很重视,但在重视程度上存在细微差异,这跟两者处于不同制造业类型有关。

(2)从创新驱动要素看,博苑新材料创新驱动因素以技术为主;重钢机械创新驱动因素以非技术为主,并且技术驱动与新颖性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非技术驱动与实用性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

表11 重钢机械双元创新四大策略三阶段历程分析

四大策略第一阶段创新件数/%/排序第二阶段创新件数/%/排序第三阶段创新件数/%/排序呈现趋势创新策略子分类第一阶段创新件数/%/排序第二阶段创新件数/%/排序第三阶段创新件数/%/排序呈现趋势A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1/12.5/31/25.0/23/42.9/1增长A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1/12.5/203/42.9/1--A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01/12.5/20递增B技术驱动技术创新1/12.5/31/12.5/30递减B1.技术驱动实用性技术创新1/12.5/200--B2.技术驱动新颖性技术创新01/12.5/20倒UC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2/25.0/24/37.5/12/28.6/2递增C1.非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1/12.5/21/12.5/22/28.6/2递增C2.非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1/12.5/22/25.0/10倒UD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4/50.0/12/25.0/22/28.6/2递减D1.技术驱动实用性非技术创新3/37.5/11/12.5/20递减D2.技术驱动新颖性非技术创新1/12.5/11/12.5/22/28.6/2--合计件次8/1008/1007/1008/1008/1007/100

资料来源:本研究设计

表5、表9分别显示,博苑新材料创新驱动因素以技术为主,重钢机械创新驱动因素以非技术为主,两者在创新驱动因素上的差异跟产业类型相关。另外,综合考察两个案例中创新驱动要素与创新性关系(见表6、表10)发现,新颖性最高的是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博苑47.1%、重钢41.7%),实用性最高的是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博苑33.3%、重钢45.5%),表明技术驱动因素主要与新颖性相关,非技术驱动因素主要与实用性相关。

(3)从创新策略演化看,两家企业虽然演化路径不同,但均表现出从新颖性与实用性相权衡角度提升创业活动创新性的特点。依据表5、表7、表9、表11中四大策略关系及演化路径,本研究绘制了图2、图3,图中颜色越深代表该类策略所占比重越大。

图2 博苑新材料创新策略分类及演化路径

图3 重钢机械创新策略分类及演化路径

图中显示,无论是博苑新材料还是重钢机械3个阶段创新性都沿着“实用性-新颖性-实用性”路径演化,表明两家企业均从新颖性与实用性相权衡角度,持续提升创业活动创新性。

4 结论与展望

创新是创业活动的核心,也是高质量创业的重要表现。已有研究经历了从开始阶段单一技术角度考察创业活动创新性到关注非技术创新价值,再到进一步探讨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间联系及其对创业质量影响的演化过程。这一方面体现了研究者对创业活动创新性内涵理解的不断深入,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创业质量提升路径与方法奠定了基础。但已有研究由于一方面未能对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间的结合方式、转换机制及演化路径展开研究[12],另一方面也缺乏对创新内涵及基于市场和用户导向实用性特征的考察,因此很难为创业活动创新性全面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本研究围绕如何提升创业活动创新性这一核心问题,从双元创新角度,结合新颖性与实用性权衡观,对提升创业活动创新性策略及其演化机制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双元创新策略:非技术创新目前仍是制造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策略。研究发现,无论是生产型制造企业还是加工型制造企业,都在谋求通过推进非技术创新方式提升创业质量。但由于产品、服务性质及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两类企业非技术创新策略在细分层面略有不同,即生产型制造企业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导向,强于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导向;而对于加工型制造企业而言,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与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差别并不明显。因此,并非所有企业都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也不一定是企业进行创新的第一选择或最优选择。尤其是当企业面临资金短缺、人才不足、难以构建技术创新与品牌能力时更是如此。

(2)创新驱动要素: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驱动因素不同。对于生产型制造企业来说,驱动创新因素以技术为主;对于加工型制造企业而言,驱动创新因素以非技术为主。其中,技术创新与新颖性呈现出更高的相关性,非技术创新与实用性呈现出更高的相关性。但无论是加工制造业企业还是生产制造业企业,如果从驱动因素与创新性关系角度看,均体现了技术创新与新颖性高相关、非技术创新与实用性高相关的特点。

(3)创新策略演化机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基于新颖性与实用性权衡,沿着“满足-发现-超越-引导客户需求”路径,持续提升产品服务价值链增值能力,提升创业质量。 两家企业虽然创新策略演化路径不同,但均体现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基于新颖性与实用性权衡,从单品竞争开始到品牌信誉提升再到价值链整体增值能力持续提升,从而全面推进创业质量提升的演化机制。

(4)创新策略演化路径:不同类型制造企业创新策略演化路径不同。生产型制造企业主要是沿着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到技术驱动技术创新,再到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路径演化;加工型制造企业沿着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到非技术驱动非技术创新,再到非技术驱动技术创新路径演化。

对此,本研究认为,从创新和营销两项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任务出发,企业只有推动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创业质量的全面提升,但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或者方式、方法则因行业差异、企业服务或产品特性,以及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差别而不同。

本研究突破技术导向创新思维惯性逻辑[13],从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相结合角度,探讨制造企业提升创业活动创新性路径与机制,从而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视角和更多路径选择。另外,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创新性特征和维度,基于新颖性与实用性相权衡视角,考察创业活动创新性持续提升内在机制,厘清创新策略新颖性与实用性间的逻辑关系,弥补了以往研究对于“什么是创业活动创新性”认识的不足,为提高创业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撑。

但由于方法受限,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的是针对两家制造企业的个案研究,由于缺少对更多案例素材的比较与验证,从而使得研究结论有一定局限。未来可选择多个行业创业企业,对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或者拓展,并进一步通过大样本调查方法提升研究命题的普适性。其次,对案例材料的回溯式分析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偏差,从而影响研究内部效度,未来研究可采用让受访者参与关键材料记录或验证的方法进行弥补。由于创新事件往往涉及一系列利益相关者,而且创业者在不同创业阶段对利益相关者优先性问题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未来研究还需要考虑更多利益相关者和不同创业阶段,从而实现多层次、动态性考察创新性提升路径、方法与机制。

参考文献:

[1] REYNOLDS P D, HAY M, CAMP S 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R].London: Kauffman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2002.

[2] 刘刚,创新型创业活动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革[J].社会科学辑刊,2014(5):93-104.

[3] WARD T B.cognition, 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4,19(3):173-188.

[4] PLUCKER J A, BEGHETTO R A, DOW G.Why isn' t creativity more important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potential, pitfall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creativity research[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4(39): 83-96.

[5] HENNESSEY BA, AMABILE TM. Creativit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0(61):569-598.

[6] THOMAS EISENMANNN, ERIC RIES,SARAH DILLARD.Hypothesis-driven entrepreneurship: the lean startup[J].Working Paper,2013(7).

[7] ARUNDEL A,BORDOY C, MOHNEN P, et al.Innovation surveys and policy: lessons from the CIS[M].Edward Elgar, 2008.

[8] GRANT AbM, & BERRY J W.The necessity of others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intrinsic and prosocial motivations, perspective taking, and creativ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1,54(1):73-96.

[9] EISENHARDT K M,GRAEBNER M E.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1): 25-32.

[10] GLASERB.Emergence vs forcing: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M].Sociology CA: Press Mill Valley, 1992.

[11] STRAUSS A,CORBINJ.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CA: Sage Newbury Park, 1990.

[12] 张玉利,宋正刚.创业活动创新性评价及提升创业质量的建议[J].社会科学战线,2015(7):25-30.

[13] MUELLER J S, MELWANI S, GONCALO J A.The bias against creativity: why people desire but rejiect creative ideas[J].Psychological Science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12,23(1):13-17.

Study of Evolution Paths of High Quality Entrepreneurship Companies ——A Cross Case Study Based on Two Enterprises of "Little Gia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ong Zhenggang1,2,Zhang Yuli2,He Liangxing2

(1.Mangement School,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 China; 2.Research Center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ME Management of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enhancing entrepreneurship penetration, the country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attention to qua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to encourage more high quality,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But what is the inno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understanding of such issues is still vague. To this e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its evolution mechanism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and non-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fus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non-technology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is essential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is a major way f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enhance the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secondly, enterprise innovation strategy of different types of manufacturing different evolution paths, but i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users, weigh the novelty and practicability based on continuously improve product or service value-added ability, promoting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haracteristics,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to reveal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Dual Innovatio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ntrepreneurship Quality;High Quality Entrepreneurship

收稿日期2018-06-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20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532005);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CE3312)

作者简介宋正刚(1977-),男,山东滕州人,博士,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商学院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成员,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张玉利(1965-),男,吉林集安人,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何良兴(1991-),男,山东郓城人,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成员,研究方向为创业管理。

DOI10.6049/kjjbydc.201804019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9)05-0001-10

(责任编辑:王敬敏)